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boobanzhu

陳摶祖師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31-5-2011 10:5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紫微斗数创立者:陳摶(上)

  
  十年踪迹走红尘,回首青山入梦频。
  紫绶纵荣争及睡,朱门虽富不如贫。
  愁看剑戟扶危主,闷听笙歌聒醉人。
    携取旧书归旧隐,野花啼鸟一般春。

       ──陈抟

  按:紫微斗数是命理学术中的主要派别之一,其学说极尽星辰五行之理,判明今生吉凶祸福,推人命运,罕有失算者。关于四柱推命,自古以来广泛地为大家所认识,几乎是众所周知,但是紫微斗数推命术,不但实际内容不为人了解,甚至连名字也没有听过的人,大概也不在少数。紫微斗数在日本、港台等东南亚地区风靡,在中国大陆到现在仍没有被广泛介绍,进而联想到那些东南亚、欧美等国家和地区用电脑来研究中国古代周易、奇门遁甲、大六壬、四柱八字、阴阳风水等占卜预测学的时候,在吃惊的同时,我们禁不往也要愤怒起来。
  
  紫微斗数这一门伟大的预测学说是由陈抟创立的。陈抟是五代宋初的著名道士,字图南,自号扶摇子,生于唐末,举进士不第,隐居华山,宋太宗赐号“希夷先生”。著有《无极图》(刻于华山石壁),和《先天图》,认为万物一体,天人相应,只有超绝万有的“一大理法”存在。其学说经周敦颐,邵康节加以推演,成为宋代理学的组成部分。陈抟还是一位气功大师,以睡功扬名于世,还著有《指玄篇》81章,说导养和还丹之事。另外有《三峰寓言》、《高阳集》、《钓潭集》,有诗600余首。传本尚有《河洛理数》7卷、《麻衣道者正易心法》1卷、《紫微斗数全书》4卷。
  
  陈抟是一位易学大师,象数易学的开山鼻祖,他精研易理玄机,开创先天易学,是继文王、周公、孔子后一位伟大的易学家。没有他,当然出不会产生邵康节这样的天才人物和他的《皇级经世》、《观物内外篇》这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惊世学说。
  
  陈抟这个人实在不简单,是属于已得道成仙的那一类人,如果他没有超人的气功功夫,不可能做到未来先知,也不可能一觉就睡几个月,并活到一百一十八岁,死了七天肢体犹温,有五色云塞满洞口,一个月都不散去。陈抟能预知世界局势,洞悉三世因果。要把一个人的一生命运,甚至包括前世、来世一一说出,对他而言就简直易如反掌,无奈世人智识低下,并无他这种本事,于是传下先天图,道出易理玄机,创立紫微斗数、河洛理数等“预测术”,让人按一定的理论框架进行推算,但把这些东西学得再好,也不可能达到陈抟那种水平。所以,真正的预测大师必定有超绝的气功功夫,必定隐于民间,隐于山野,必定是那些已成仙成佛的人。靠易经八卦、五行干支进行推演,都落入中乘。
  
  可惜,自陈抟之后,中国就再也没有出过一个得道神仙。
  今列出正史中关于陈抟的两篇小传。

  1、陈抟传
  陈抟,字图南,亳州真源人。始四五岁,戏涡水岸侧,有青衣妪乳之,自是聪悟日益。及长,读经史百家之言,一见成诵,悉无遗忘,颇以诗名。后唐长兴中,举进士不第,遂不求禄仕,以山水为乐。自言尝遇孙君仿、獐皮处士。二人者,高尚之人也,语抟曰:“武当山九室岩可以隐居。”抟往栖焉。因服气辟谷历二十余年,但日饮酒数杯。移居华山云台观,又止少华石室。每寝处,多百余日不起。
  
  周世宗好黄白术,有以抟名闻者。显德三年,命华州送至阙下。留止禁中月余,从容问其术,抟对曰:“陛下为四海之主,当以政治为念,奈何留意黄白之事乎?”世宗之不责,命为谏议大夫,固辞不受。既知其无他术,放还所止,诏本州长吏岁时存问。五年,成州刺史朱宪陛辞赴任,世宗令赍帛五十匹、茶三十斤赐抟。
  
  太平兴国中来朝,太宗待之甚厚。九年复来朝,上益加礼重,谓宰相宋琪等曰:“抟独善其身,不干势利,所谓方外之士也。抟居华山已四十余年,度其年近百岁。自言经承五代逆乱,幸天下太平,故来朝觐,与之语,甚可听。”因遣中史送至中书,琪等从容对曰:“先生得玄默修养之道,可以教人乎?”对曰:“抟山野之人,于时无用,亦不知神仙黄白之事、吐纳养生之理,非有方术可传。假令百日冲天,亦何益于世?今圣上龙颜秀异,有天人之表,博古通今,深究治乱,真有道之主也。正君臣协心同德、兴华致治之秋。勤行修炼,无出于此。”琪等称善。以其语白上,上益重之,下诏赐号希夷先生,仍赐紫衣一袭,留抟阙下,令有司增葺,所止云台观,上屡与之属和诗赋,数月放还山。
  
  端拱初,忽谓弟子贾德升曰:“汝可于张超谷凿石为室,吾将矩焉。”二年秋七月,石室成,抟手书数百言为表,其略曰:“臣抟大数有终,圣朝难念,已于今月二十二日化形于莲花峰下张超谷中。”如期而卒。经七日肢体犹温,有五色云蔽塞洞口,弥月不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31-5-2011 10:5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紫微斗数创立者──陳摶 (下)  
  
   抟好读《易》,手不释卷,常自号“扶摇子”。著《指玄篇》八十一章,言导养及还丹之事。

宰相王溥亦著八十一章以笺其指。抟又有《三峰寓言》及《高阳集》、《钓潭集》,诗六百余首。
  
  能逆知人意。斋中有大瓢挂壁上,道士贾休复心欲之,抟已知其意,谓休复曰:“子来非有他,盖欲吾瓢尔。”呼侍者取以与之,休复大惊,以为神。有郭沆者,少居华阴,夜宿云台观,抟中夜呼令速归,沆示决。有顷,复曰:“可勿归矣。”明日,沆还家,果中夜母暴得心痛几死,食顷而愈。
  
  华阴隐士李琪,自言开元中郎官,已数百岁,人罕见者;关西逸人吕洞宾有剑术,百余岁而童言,步履轻疾,顷刻数百里,世以为神仙,皆数来抟斋中,人咸异之。
  
  大中祥符四年,真宗幸华阴,至云台观,阅抟画像,除观田租。

   2、陈希夷传
  陈抟,字图南,号“扶摇子”,毫州真源人。初生之时不能言,至四五岁戏涡水,水滨有一青衣老妪引置怀中而乳之,其后即能言,敏悟过人。及长,经史一览无遗。先生曰:“所学只足记姓名而已,吾将之游泰山,与安期、黄石辈论出世之法,安岂能与世脂韦汩没,出入生死、轮回人间哉。”乃尽散其家业,惟携一石铛而去。
  
  梁唐士大夫挹其清风,得识其面,如睹景星庆云,然先生皆莫与交。明宗亲为手诏召之。先生至,长揖而不拜。明宗待之愈谨,以宫女三人赐先生。先生赋诗,赋曰:“云为肌体玉为腮,多谢唐王送得来。处士不兴巫峡梦,空烦云雨下阳台。”遂遁去。隐武当山石岩,服气辟谷,凡二十余年。复移居华山,时年已七十岁矣。
  
  常闭门卧数月不起。周世宗显德中,有樵于山麓见遗骸生尘,迫而视之,乃先生也。良久起曰:“睡酣奚为扰我。”后世宗召见,赐号“白云先生”。一日乘驴游华阴,闻宋太祖登极,拍掌大笑,曰:“天下自此定矣!”太祖召不至,再诏,辞曰:“九重仙诏,休教丹凤衔来;一片野心,已被白云留住。”太宗初年,始赴召,惟求一静室,乃赐居于建隆观为户,熟睡月余方起。辞出,赐号“希夷先生”。
  
  一日,遣门人凿石,处于张超谷。既成,先生往造而曰:“吾其死于此乎?”遂以左手支颐而终。数日容色不变,肢体尚温,有五色去封谷口,弥月不散。年一百一十八岁。
  
  初兵纷乱太祖之时,挑太祖太宗于篮以避乱。先生遇之即吟曰:“莫道当今无天子,却将天子上担挑。”又遇太祖太宗与赵普,游长安市,入酒肆晋坐,太祖太宗左右。先生曰:“汝紫微垣一小星尔,轧处上次,可乎?”
  
  种放初从先生,先生曰:“汝当逢明主,驰名海内,但惜天地间无完名。子名将起,必有物败之,可戒也。”放晚年竞丧清节,皆如其言。
  
  有郭沆者,少居华阴,尝宿观下,中夜先生呼令速归,且与之俱往,一二里许,有人号呼报其母卒。先生遗以药,使急去可救。既至,灌其药,遂苏。
  
  华阴令王睦谓先生曰:“先生居溪岩,寝于何室?”先生且笑吟曰:“华山高处是吾宫,出即凌空跨晓风。台榭不将金锁闭,来时自有白云封。”
  
  一日,有一客过访先生,适值其睡,见旁有一异人,听其息声,以黑毫记之莫辨。客怪而问之,其人曰:“此先生华胥调混沌也。”
  
  先生尝遇山女,山女赠之诗,诗曰:“药而不满笥,又更上危巅,回指归去路,将相入翠烟。”
  
  太宗闻先生善相人,遣诣南山,见真宗及还。问其故。曰:“厮役皆将相也,何必见王乎?”于是建储之议遂定。
  
  先生以易数授穆伯长,穆授李挺之,李授邵康节。以象数学授种放,放授卢江、许坚,坚授范谔。至今糟粕犹存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6-2011 10:4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易》之第四座丰碑——巍巍壮观的宋代易学】

陈抟——宋代易学的奠基人



陈抟(约公元871——989年),字图南,自号扶摇子,是五代、宋朝的道士和道教学者。当年举进士不第,便退隐山林,隐居修道,先隐居武当,后居华山四十年,被称为“华山道士”,寿高118岁。他与麻衣道者、吕洞宾交往甚密,麻道者将道家秘藏传于陈抟。《佛祖统纪》载:“处士陈抟受《易》于麻衣道者,得所述《正易心法》四十二章,理及一天人,历诋先儒之失,抟始为之注。又受《河图》、《洛书》之诀,发《易》道之秘。”陈抟得到的易图有:一是《易龙图》,讲天地的变化和组合,此图再没有传下来,不过《河书》、《洛图》就是由此演化来的;二是《先天太极图》,又称《天地自然之图》,讲八卦之象和阴阳变化的法则;三是《无极图》,说《坎》《离》卦象和五行之象,据说陈抟曾将此图刻于华山石壁上,现已失佚。再有就是麻衣道者所著《正易心法》,陈抟为之作注。

陈抟的易学思想,在他所著的《龙图序》和《正易心法注》(也只有这两部书流传于世)里得到了集中表现。他说:“《易》之为书,本于阴阳。万物负阴而抱阳,何适而非阴阳也。”他特别强调乾和坤的作用,说:“凡阴阳之气,纯而不驳,是为乾坤。《老子》曰:‘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正谓此也。因知能尽《乾》之道,是为圣人;能尽《坤》之道,是为贤人。”这显然是老子的道家易学思想。

陈抟极力主张:《易》应该以象为主。麻衣道者说:“《易》道不传,乃有周、孔。周、孔孤行,《易》道复晦。”“世俗学解,浸渍旧闻,失其本始,《易》道浅狭。”有人说这是对《周易》的批判和否定,这是望文生义!麻衣道者和陈抟所说的《易》指的是象数,认为八卦才是《易》之根本,“正《易》者,正为卦划,若今经书正文也”,这是对的。“伏羲作《易》,为《易》之始祖;文王用《易》,以解世之利弊;孔子解《易》,以明《易》之真谛,这是易学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孔子解《易》,不只是解释了《易经》,而更多地是揭示了《易》之渊源及其原理,对阴阳、八卦、六十四卦乃至《河书》、《洛图》都作了精典的论述,如果没有孔子,《易》可能还传承不下来。陈抟说:“《易》之有辞,本为伏羲发扬”,明确说明《易经》的卦辞和爻辞也是发扬了伏羲之《易》,“经书正文”说的是伏羲的本义,是伏羲易的“注脚”。问题是“学者不知借辞以明其卦象,遂溺其辞,加以古今训注而袭谬承误,使伏羲初意不行于世,而《易》道由此浅狭矣!”这显然是对王弼“扫象”的批判。王弼全面否定象数,以经解易,使易界出现了“文字训诂”的恶劣倾向,把易学引向了歧途,陈抟此论是切中时弊的,起到了拨乱反正的作用。

陈抟主张《易》“不立文字”、“不作纸上功夫”。麻衣道者说:“卦象示人,本无文字。”这是客观事实,因为远古时期没有文字,也无法用文字传递消息,只有以图象示人,并一代一代传承下来。陈抟说:“羲皇始画八卦,重为六十四,不立文字,使天下之人嘿观其象而已。”主张“消息卦画”、“辞外见意”、“要须自悟”,这显然是道家的“参悟”思想,要靠自己去“悟”,“仁者见仁,知者见知”,悟性高的领悟就深,悟性低的所得就少,无须用文字语言去说明和解释,所以麻衣道者的书名就叫《正易心法》。陈抟不是一味反对用文字解《易》,而是反对那些胡诌八咧的语言,他本人就著有《指玄篇》、《钓潭集》、《龙图序》和《正易心法注》(前两篇已失佚),也是用文字解《易》的。

麻衣道者和陈抟都是得道高人,他们隐居山林,与世无争,一心修练。朝庭有四位君王下诏,陈抟都不出山;最后一次宋太宗赵匡宣诏,陈抟以106岁高龄入宫,在宫中住月余也只是长睡不起。我们不是绝俗之人,终不能把《易》像画一样挂在墙上,天天观摩欣赏,而不发议论。我们研易,是为了探索《易》之真谛,用古人的智慧匡世救民,“不作纸上功夫”是不行的。

陈抟的最大功绩就是把《易图》传承下来了。

陈抟将这些图传给了种放,种放(956—1016)是北宋的一个易学家,官至工部侍郞,晚年归居嵩山。种放又将《先天图》传给了穆修(979—1032),穆修传李之才(?—1045),李又传给邵雍(1011—1077),邵雍将其发展成为先天易学(后面将作介绍)。

种放将《河图》、《洛书》传给了李溉,李传给了许坚,许传给范谔昌,范传给刘牧(1011—1064)。刘牧经潜心研究,提出了易图三变模式,第三变便是这两张图,即五行生成图和九宫图,皆称为《龙图》。九宫图为《河图》,五行生成图为《洛书》,提出“图九书十”之说(后人对此有不同看法),著有《易数钩隐图》。

种放将《无极图》传给了穆修,穆又传给了周敦颐(1017—1073),周与其弟子程颢(1032—1085)、程颐(1033—1107)兄弟一起,将《先天太极图》和《无极图》融为一体,提出了“无极”和“太极”是宇宙万物本原之说。

至此,宋代易学的传承关系就比较清楚了,可见是人才辈出,研究硕果累累。本书的重点就是探索这些易图的秘密。

    在宋代,还有两个人物是必须提到的,那就是邵雍和朱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9-6-2011 12:1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陈抟老祖教你如何做个好女人

《心相篇讲记》之五十:若论妇人,先须静默;从来淑女,不贵才能。

    下面一节是妇德女相的专论。女人是世界的源头,人类的母亲,没有女人就没有这个世界,所以妇德女道是中国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学问。


    由于文章篇幅所限,陈抟老祖只能以白描的形式,勾勒出女性品行德相的基本轮廓。虽然只有寥寥数笔,百十余字,一个标准东方女性的美学形象,已然呼之欲出,跃然纸上。虽说相学十三家,各有自己的女相篇,但能够从形而下“术”的层面,上升到形而上的“道”,又谈出福德女相的心行之理,这在十三家中是绝无仅有的。


    因此《心相篇》这篇文章,不但受到历代男子钟爱,成为男人的心相准则,同时也是女子的闺房笺言,成了她们择婿的圭臬,育子的指南。


    妇德,又称坤德,世传始自周朝,周有三母,才生出圣帝明王,有孟母才有孟子,才有三娘教子、岳母刺字等母仪天下的典范。女人是世界的源头,源头清则水流清,源头浊则水流浊。例如中说:“周家母仪,太王有周姜、王季有太妊、文王有太姒;三代王国,夏桀以妹喜,商纣以妲己,周幽以褒姒”(《幼学琼林》)。


    我们下面看看,本文中具体的几条论述。


    若论妇人,先须静默;从来淑女,不贵才能。


    说到妇德女相,首先要沉稳安静,少言寡语,哪有淑女自显其能的呢?


    淑女是有教养、懂礼数、温柔文静、善良贤惠的女子。


    水流清澈、纯净为淑,此处假借为俶字,则有贤德、美善的意思。


    男人法乾道而行要有真刚,得往火上行;女人法坤道而行要有真柔,得往水上行。乾主动,坤主静,所以说“若论妇人,先须静默”,宁静寂默、不多言是女人的美德。这是根据女子性如水的特点而来的。《易经》言:“在天曰阴阳,在地曰柔刚,在人曰男女”。《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王善人讲道时说:女人性如水,性子要象水一般地温柔。水弯弯曲曲流去,说不定流几千里终归大海,做女人的意也要那么长,把所有人都托起来,象水漂浮东西一样。水能养育万物,又不与万物相争,处在最低的地方,随方就圆,合五色、调五味,原质总是不变。当女人的要能性如水,在家时是淑女,出嫁后是贤妻良母,能兴夫旺子。明坤德守妇道的女人,天命大的能母仪天下,做天下女人的榜样;天命小的能随富就贫、随遇而安,总不变它的本性,女人能如此,才是得到了“坤德”。


    中国文化中不标榜“才女”,因为做才女的多没有好结局,历史上的才女,无论是卓文君,还是蔡文姬结局都不好,所以古有“女子无才便是德”之说。“无才”当然是个相对概念,也就是这里“不贵才能”的意思,因为女人的本分并不在这里,而在于相夫教子,为世界培养合格的人才。一个社会里多几个、少几个“女强人”无关大局,如果没有了贤妻良母,自然也就没有孝子贤孙了,那后果就严重了。为了改种留良,重立人根,非得从妇德女道开始入手不可。



《心相篇讲记》之五十一:有威严,当膺一品之封;少修饰,能掌万金之重。


    “有威严”的女人天命大,掌天权,可封一品诰命;“少修饰”的女人宿命大,掌人权,能管理家中的库府家业。


    “一品之封”,是古代帝王最高的封赠令。明清时期,一品至五品的大员授以诰命,六品至九品的官员皆授以敕命。此处的一品之封,指有皇封的一品诰命夫人。


    人有天命、有宿命、有阴命。性与天命合,道义就是天命;心与宿命合,知识、能力、钱财都是宿命;身与阴命合,禀性就是阴命。有天命掌天权,有宿命得人权,造阴命地狱有份。所以《中庸》上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 ,不可须臾离也”。


    为人不为己的长天命,有天命掌天权,在男人是出将入相,在女人就是“当膺一品之封”,做天下女人的表率。古代受皇封膺一品诰命夫人,要授凤冠霞佩,挂匾额,建牌楼,是光宗耀祖的大事。


    为家庭任劳任怨,公正办事的长宿命,有宿命得人权,现代名词叫有管理权。古代大家庭内部的管理权,多由正房夫人职掌,下面有管家具体负责。这句话里的“掌万金之重”,就是对家庭财产的管理,也就是人权。作为“糟糠之妻”的正房夫人,大都很少修饰,一天到晚地忙正经事还忙不完,哪里有时间去描眉画眼,只有争宠的婢妾才会多修饰、斗艳丽,不干正经事。


    请注意,这里的要求是“少修饰”,不是蓬头垢面的不修饰。女人修饰太过实为诲淫诲盗,等于在做招蜂引蝶的广告,让轻浮子来擦油、吃豆腐。现代流行整容就更害人了,把有限的时间、精力、钱财都仍在这上面,内里的心性修养却少得可怜,如何行坤道做女人一点也不懂,一生可就苦了。这次发给大家的《行道做人的学问》这本小书,一定要多读,尤其是其中坤道一章,要仔细体会。



《心相篇讲记》之五十二:多言好胜,纵然有嗣必伤身;尽孝兼慈,不特助夫还旺子。


   这两句话的意思:

    多言好胜的女人,即使有后代,也必受伤克;尽孝兼慈的女人,不但助夫还能旺子。


    男子之开天,女子主辟地;男子主生,女子主成。五行生成之数是“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无阳不生,无阴不成,这是天地生成之理。对坤道母仪的第一个要求就是静默,


    要沉稳安静,少言寡语。多言好胜的女人,在五行中属火,火性炎上 ,浮躁多动,所以火性女子主伤财克子,所谓“火克金,爱操心;伤钱财,克子孙”。这里说的“纵然有嗣必伤身”,身是指嗣身,即子孙之身。


    火性女人,家里的孩子经常生病,一天到晚跑医院,还不知道为什么,其实原因就是“多言好胜”。孕妇多言好胜,会影响胎儿的发育。有些人怀孕以后,吃进去的营养只长自己的体重,肚里的胎儿却不长,也是这个道理。


    “五四运动”要打倒“三从四德”,“三从”(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确实要打倒,女人在经济上要独立。但四德(妇德、妇言、妇工、妇容)不能打倒,这是女人的本分,也是女人的天命。一旦打倒了,岂不是要了女人的命吗?


    “助夫成德,相夫教子”,是女人的本分。守本分,尽责任,不争不贪的人,家庭一定幸福美满。在家能尽孝道,出嫁后才懂得敬公婆、敬丈夫;懂得慈道就能做一个贤妻良母,所以这里才说“不特助夫还旺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9-6-2011 03:0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邪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9-6-2011 03:2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邪经。。。。。
goblinkaka 发表于 29-6-2011 03:04 PM


如何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30-6-2011 11:0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草药活人破迷信】
     以采药为生的何青泉,自从陈抟老祖的弟子张三丰救了他的女儿以后,便经常在采药之余来玉泉院看望陈抟老祖。

    太宗雍熙三年(986)春夏,渭南东部爆发了一次瘟疫,往往是一人得病,全家感染,有些村落竟是家家有病人,死亡者不可胜数。疫病向华阴蔓延,已成流行之势。其病症特点是:病人高烧寒战,上吐下泻。当地的名医把各种治疗办法都使用上了,皆无济于事,不能控制病势。到何青泉那里去买药者,每天达五六十人之多。一天,何青泉在山上采药,突然下雨了,他到玉泉院避雨时,发现周围种有各种草药,有些草药他还不认识,便问陈抟老祖:“请问老祖,周围的药材是你种的吗?”

    陈抟点点头说:“种些草药可以防病,又可用于医治病人。你想采点去吗?”
    “不,我是想你老人家一定会治病,所以才种了那么几十种草药。”

    陈抟点头微笑未答。

    这时何青泉的女儿也快步如飞地来到玉泉院,见陈抟同他父亲在一起交谈,高兴地向老祖问安,接着对他父亲说:“怎么办呀?昨天来了三四十人买药,今天又来了五六十人。”
    陈抟老祖问:“什么疫病?”何青泉父女还未回答,跟着何小女后面走来求药者已进了玉泉院。其中有一位约四十岁的郎中向陈抟老祖施礼,并抢先回答道:

    “这次爆发的疫病实属罕见,多为一人发病,全家感染,症状特点是上吐下泻,寒战高烧,高烧过后又大汗淋漓,死亡率很高。我们先辈传下来的一切治病办法都使用过了,就是控制不了疫病流行。”跟着郎中进玉泉院来的已达三十多人。

    陈抟老祖看了看大家的表情,也很担心疫病还会蔓延,于是站起来向大家说:“自古以来,济世救人,是做人的基本职责,大家应全力以赴。我给大家介绍几种草药,由何青泉老药工带你们去采集,一是仙鹤草,二是幕头回,三是白毛藤,四是算盘子。这四种草药华山地区都能采到,用刀切细,混合煎水服用。有病能治,无病能防。只要人人动手,就能控制疫病流行。”

    这四种草药何青泉从来不用,是他不知道能治疫病。便当即在玉泉院周围采来标本,要大家按标本采集。何青泉同女儿带领求药者,在山中采集四种草药,采好后由何青泉父女检验,确系无误才分别捆扎,交到求药者手中,带回家去煎水服用。

    第二天,服用了这四种药的病家都来报告,“陈抟老祖介绍的药方,服了果然灵验,上吐下泻的病人两个时辰后就得到了控制;无病的服用了,精神充沛,不曾染病。”由此,上山采药者越来越多。几天以后整个华州地区的疫病全都得到了控制。
    当地的百姓推荐何青泉牵头,给陈抟老祖送来巨幅匾额“草药救人,济世永恒”,赞扬陈抟老祖是百姓的救命恩人。

一天,何青泉同他女儿去华阴赶集,在路边看到挂着“神水治百病”的牌子,侧边一个巫婆正跪着烧纸钱,将纸灰撒入泉水凼中。何女便走去问巫婆:

    “你这是什么神水?真的能治病吗?”

    巫婆以为是来求“神水”治病的,说道:“这是普贤菩萨普施的神水,能治百病。”
    何女说:“这明明是从石缝中流出来的泉水,你却说是能治百病的神水!试问,你治好了哪些病人?”

    这时围观的路人有二十多个在看何女与巫婆对话。巫婆便虚张声势,编造谎言说:“某某的孙儿肚子痛,喝了这神水就好了;某某生病,百医无效,喝了这神水也好了;某某吐血不止,喝了神水,马上止了血,也好了……”

    殊不知站在旁边围观的一个人,当即揭巫婆的老底说:“你不要再骗人了!自古神农尝百草,说明草药能治病,但未听说用冷水能治病的。去年我家媳妇闹肚子疼,你说保证能治好,她喝了你的‘神水’后,反而越痛越厉害,险些丧命!结果还是陈抟老祖给的草药治好的。”

    何女见有了活教材,便宣传说:“这位大哥讲的是实话,哪有冷水能治病的?大家不要迷信有什么神水!这山上的玉泉院有个陈抟老祖,他种了很多草药,才是真正治病的。前次爆发的疫病遍及华州地区,无法控制疫病的蔓延,结果还是用陈抟老祖给的四种草药进行医治,才控制了病势的流行。我们也住在玉泉院,协助陈抟老祖为民治病,如果有需要草药医病的,请你们到玉泉院去,我们一定替你效劳。”

    人们听了何女的宣传,都七嘴八舌指责巫婆的欺骗行为!从此之后,华州地区的百姓,凡是有医治不好的病,都来找陈抟老祖医治。对富裕的人家求治,会要求他们向玉泉院捐资,对贫困的人家则分文不取。

    俗话说“人怕出名猪怕壮”,陈抟老祖是治病仙家的消息传开后,远近百里来治病者络绎不绝,陈抟老祖无法应付,只好把何青泉父女俩请到玉泉院来,专为求治者采配草药方,凡是有病人来求草药,皆由何青泉父女接待。由此,何青泉成了名医,他的女儿也成了专治妇科疾病的高手,在华州地区有很高的声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7-2011 01: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易卦实践破悬案

陈抟和麻衣道者是八卦预测学的专家,早在西蜀邛州天庆观时就名声远扬。这次在华山办易经八卦预测实践讲学,消息一传开,前来参加学习的弟子源源不断,而求预测吉凶福祸的人更多,但一般的预测多由他的弟子承担。
    一日,华阴县衙内派来两个公差找陈抟老祖。问有何事?那公差便把县令周正和的手谕呈交陈抟。老祖引公差后堂说话。
    公差说:“周大人接到一桩盗窃案子,至今两个月来未能破案,今特来请老祖以八卦预测。”
    陈抟说:“周大人是专门捕捉盗贼的官,他都无法破案,贫道哪来什么办法?”
    公差说:“周大人听他的朋友葛守忠说过,陈先生是预测高人,是最有办法的。因此前来烦劳陈先生想想办法。”
    陈抟一听说周大人是葛守忠的朋友,便问道:“你提到葛守忠,不知是哪个葛守忠?”
    公差说:“我听周大人说过,葛守忠曾是先生的弟子,现在洛阳为官。”
    陈抟想到:“我现住在华阴县管辖之地,县令又是我弟子葛守忠的朋友,若不帮助破案,今后恐不好相处。”于是对公差说:
    “你们先回去告知周大人,明天我去县衙与他晤面再谈此事。”
    第二天天刚发亮,县令周正和就派去八人大轿上华山接陈抟老祖。来到玉泉院不见陈抟,便问他的弟子,一弟子说:“老师已下山到华阴县衙去了。”
    陈抟老祖气功精深,本有凌虚跨风之能,哪里用得着派八人大轿去接?
    老祖来到县衙门口对门吏说:“快去禀告你们周大人,就说有位老道会他!”
    周正和一听说有位老道前来,料定就是陈抟老祖,便立即出来迎接。
    “陈抟老祖,快快请进,不知大驾光临,请予谅解!”周正和向老祖施礼后转身问门吏:“怎么?我派人去接陈老祖,为何无动静?”
    门吏道:“天刚亮就派去八人大轿……”
    陈抟笑着对周县令说:“哪里用得着如此麻烦!我自个儿来多省事!不要责备他们!”
    县令请陈老祖客厅坐下,沏好茶,便在老祖侧边陪坐说:“真是劳神你老人家了!”
    “说哪里话,既然周大人是弟子葛守忠的知交,本当效劳。你把这个案子的经过说一说。”
    周正和说:“去年腊月十六,王员外之子王林同张员外之女翠兰成亲,双方父母都为之办了丰盛的酒宴,张员外给翠兰的陪嫁很丰厚:绫绸十六匹、黄金十六锭、白银六十四锭,以及各种衣物、花被、家具等,共凑了三十二抬,敲锣打鼓送到王家。不想当天晚上就有盗贼把黄金白银及贵重物品全部洗劫一空。状子告到县衙,我们经过两个月的查寻,却未能发现任何线索。因此特请陈老祖帮忙。”
    陈抟看了看周正和郑重的表情说:“昨日两名公差走后,我以时间起卦得一涣卦,五行属火,而求卦时间是二月,五行属木,木能生火,知卦身自旺。然而卦中六爻皆无鬼,且无动爻,这说明所失之物非盗贼所为!”
    周正和说:“我们去看了案发现场,门窗被撬烂,锁黄金白银的箱子亦被撬烂,后花园的墙壁上还有盗贼翻墙的痕迹……照老祖的分析,岂不是王家报了假案?”
    陈抟说:“依我看,所报失物确有其事。但你们可曾留意新夫王林是否经常在外赌博或有不轨行为?如有赌博行为,就必定是输过钱,欠了人家的债。于是当晚趁新妇翠兰睡后,撬了锁把黄金白银等贵重物品拿了出来,另找人送去抵债了。”
    周正和连连点头:“我们恰好没有想到这一点。多谢老祖指点!”
    周正和把陈抟老祖送走后,即刻派人去探查王林,结果未出陈抟老祖的预料:
    王林为王家独子,平日一贯游手好闲,经常出入赌场。一年前就输钱太多,欠了十几个人的债,无力偿还。成亲这天,咸阳城关中当铺的老板秦森也来参加了宴会。王林与秦森都是社会“烂龙”,见翠兰的陪嫁如此丰富,两人就密谋以变卖翠兰嫁妆来偿还欠债。王林约定秦森在是夜三更来后花园墙下交货,全部金银和绫绸就这样被连夜运到咸阳变卖了。王林则把所得的钱财悉数拿去还了债。
    周正和将王林抓起来审讯,王林一一招认。这历时达两个月之久的案子终于真相大白,得以结案。事后,周正和以县令名义给陈抟老祖送去一幅“神通广大”匾额,将四个大字悬挂在华山玉泉院大门上,并亲自前来,以一百两银子酬谢陈抟。
    陈抟请周正和入正堂饮茶,周正和也正想了解陈抟用八卦破案的情况,便走进了正堂。陈抟的弟子拿来两个茶碗沏上茶,陈抟与周正和左右对坐。陈抟道:“周大人,请用茶!”
    “多谢!”周正和喝了一口茶道:“陈老祖,你的八卦预测,为何如此灵验?”
    陈抟道:“这非为我的八卦预测,而是古人的经验集成。你可知《书》有三而异用,卦皆八以为经。三者,一曰治天下,二曰论长生,三曰卜吉凶。这三件是古人的日常生活大事,故在古代很盛行。其中卜吉凶之事,古人是以天、地、人三才的变化所积累的经验来进行的,不是后人头脑中想象出来的。麻衣老师所著的《火珠林》说:‘四营为易,八卦为体。三才变化,六爻为义。’就是指古人利用八卦卜吉凶而言。”
    周正和问:“什么叫四营为易?”
    陈抟说:“四营者,即指少阴、少阳、老阴、老阳四象而言。乃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之谓也。故用八卦的阴阳变化之象,足以观万变之物,察万变之事矣。”
    周正和问:“三才变化,六爻为义是何意思?”
    陈抟说:“《火珠林》曰:卦定根源,六亲为主。爻究旁通,五行而取。这就是说,八卦的根源来于天地人三才,而观察三才的变化,要以水火木金土五种物质的运行,在六爻中的生克关系,来推断其吉凶福祸,即叫爻究旁通。八卦以六爻成卦,六爻配以六亲:官鬼、父母、子孙、妻财、兄弟、自己,特以五行相生相克去分析判断吉凶的过程,即八卦预测过程。”
    周正和说:“谢谢陈老祖的指点!请你讲讲你用八卦破王林一案,得到的是个什么卦?又怎样知道不是外来盗贼所为呢?”
    陈抟说:“这个案子,我占得的是个泰卦,泰者,太平、安定之谓也。该卦官鬼爻居内卦之中,毫无动象,便可知是自己人所为,非为外人所偷也。”(按:原说涣卦,今说泰卦,周正和却未生疑心。此反正乃不向局外人泄露“天机”而已。)
    周正和很高兴地道:“陈老祖,我能学会运用八卦预测的方法吗?”
    陈抟说:“八卦学说的道理任何人都能学会,但你是当官的,学会也用不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7-2011 01: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周正和问:“为何用不上呢?”

    陈抟说:“麻衣老师的《火珠林》说:‘易道逐心,出于混元。大道逐性,出于神仙。’易本逐心,天地合体;阴阳假神,出于混元。一得一失,皆在日月盈亏;一离一合,皆从无而立有。故易本逐心,人灵神辅,显明在乎信,吉凶在乎人。为官者,俗缘未了,无法丢掉私欲、官欲,所以学而无用也。”

    周正和听了陈抟的说法,觉得有些尴尬,便换个话题道:“陈老祖,你讲的不无道理。请你讲讲,你老师的八卦预测学为何叫《火珠林》?”

    陈抟说:“火者化也,阳气用事,乃万物变化之明征;珠者,蚌之阴精所凝,乃水性养育变化而成;林者,土生之丛木。此假水火木为万物变化之宗,本阴阳变化之性,用来观察万变之事物者,而故名也。”

    周正和连连点头,又喝了一口茶,为自己没有可能学到八卦预测的方法而遗憾,便起坐向陈抟告辞,离开华山,打道回府。

    自从华阴县令周正和给陈抟赠送“神通广大”匾额之后,远近百里来玉泉院求八卦测事的人络绎不绝,测官运、测财运、测婚姻、测疾病、测盗贼、测吉凶等等,比比皆是。因而为玉泉院增加了不少收入。这些收入,陈抟都用于建设玉泉院和扶持贫困的民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7-2011 11:3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解囊相助今得报

陈抟论财富分内外,亦不争外来财富的人生哲理,由金励传到京城,得到了许多仁人志士和官员的高度称赞,从而使陈抟的名声更加远扬,前往华山拜望陈抟老祖的人,也越来越多。
    一天,一个官员带着妻子和一个小女孩来到玉泉院。他见了陈抟就下跪施礼道:
    “陈先生,终于见到你了。请受我一拜!”
    陈抟俯身一看,却不认识那人,问道:“你是何人?我不认识你。”
    那人说:“陈先生,你是我的救命恩人呀!我姓施,名无疾。四十多年前,你路过通州,见我年幼,背着一个受烧伤的大伯;来到我家,又见母亲眼瞎,家庭贫困,你解囊相助,救济我六百两白银,又亲自处方为我母亲治眼病……”
    “啊,我想起来了,你叫施老三吧?”
    “正是。”
    “快起来,随便坐。”
    施无疾起跪后,妻子金氏便从囊中取出白银二百两、绸缎衣服两套,施礼道:“小女子金氏能同丈夫一起与先生晤面,真是三生有幸!这是我们的一点心意,请先生收下!”
    陈抟说:“你们何必这样客气!过去的事情何足挂齿?只要你们能升平发迹,日子好过,我就心满意足了!你们的好意我领了,衣服我收下,白银带回去给你们小女今后作读书开支。”
    施无疾说:“小女不是我们的,我们仅一子,已长大成人,安家了。”
    陈抟说:“啊,你们真有福气,儿子已安家能自食其力了!这小女孩是谁的呀?”
    施无疾说:“这是原江南节度使王克定大人的独生闺女。王大人不幸新近逝世,他的夫人也因之气急成病,相继去世,留下孤女无人抚育。念及王大人生前友情,我们夫妻俩决定收为养女。”
    “啊,原来如此。你们实乃好人。”陈抟又问:“你现在哪里发迹?”
    施无疾说:“说来话长。陈先生,你的药方真灵验!二十副药只服了十副,我母亲的眼睛就重见光明了。母亲的眼睛好后,家务事都由她一人承担,只叫我安心读书。十五年以后,我去京城谋事,正遇着妻子的父亲金顺田大人在京城开药店,生意很好,缺少人手,便雇我做帮工。他见我诚实勤奋,又有文才,就把独生女许配给我。我们成亲以后,岳父的至交王克定大人鼎力相助,推荐我在洪州供事。三年前王大人归值舍人院,于新近病故。我们来京城吊唁王大人时,才闻知先生住在华山,所以特来拜望先生,还请先生到我家安享晚年,以敬薄孝!”
    陈抟说:“你们夫妻俩不忘旧情,我心领了!送来的白银作为你们对玉泉院建设的捐资,你们那我就不去了。还是那句话,只要你们比我好,我就心满意足了。”
    陈抟在四十多年前面相施无疾,断定他将来必贵。今正证验了陈抟的相术高明。施无疾当了官,有了妻室儿女,不忘陈抟救助之恩,请之去他家安享晚年并以礼答谢,可见施无疾知恩图报,精神可贵!而陈抟不图享乐,不求外来财富,其精神更可贵!
    施无疾夫妇一再请求陈抟老祖去他家安享晚年,以敬其孝,但陈抟一一谢绝。施为了报答陈抟之恩,后来送去白银千两捐资修建玉泉院,既把陈抟住所修缮一新,也对陈抟的晚年给予了照顾,施无疾每半年必到华山一次,看望陈抟老祖。
    陈抟老祖的相术学根底很深,是世人皆知的,他的直接老师就是有名的麻衣道者。
    早在后唐末,陈抟同老师(麻衣)去龙门石窟考察北魏的石刻资料,在路上看见一妇人挑着竹篮而过,篮内两头各坐一小孩。陈抟向麻衣老师说:“老师,你看竹篮里那两个孩子的相貌可是分外不同?”
    麻衣定睛一看,果不其然,两个小孩都很特异,便问陈抟:“你看这两个孩子长大后有何作为?”
    陈抟顺口便道:“莫言皇帝少,用担两头挑!”
    麻衣高兴地点头:“有见解!”
    这两个孩子即后来建立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和他的弟弟赵光义。挑小孩的妇人即赵匡胤的亲娘杜太后。可见,陈抟老祖在几十年前就能识透真龙天子,其相学的精深,不言而喻。
    陈抟在华山时,又把他在后周时的相学评论专稿《龟鉴》修订了一次,成为宋代早期唯物相学评论专著。
    《龟鉴》说:“人之生也,受气于水,禀形于火。水则为精为志,火则为神为心。精合而后神生,神生而后形全,形全而后色具。是知,显于外者谓之形,生于心者谓之神,在于血肉者谓之气,在于皮肤者谓之色。是相者不外乎观形神气色而已。”
    陈抟的相术学说与人的生理密切联系,坚持“形、神、气、色”四大要点,在中国相学史上独树一帜,是古代唯物相学之宗。
    《龟鉴》中不仅阐明“人”是万物之“灵”,而且强调人的“形神气色”的统一性,注重人的外形与内心的一致性。认为人的形质有厚有薄,“厚者吉,薄者凶”,主张观察人体形质的厚与薄,不仅要看外形的强弱盛衰,而且要看内心的修持和度量容载的厚薄。只有外形与内心俱厚的人,才是真吉、全相的标志。因此,他十分注重人的修持的重要性。并指出由“人事不修”所致的内心薄,就是“大薄”。其大薄之人的表现是:
    “不度己短,专谈人过”,一也;
    “侵削人物,以为己恩”,二也;
    “前面说是,背后说非”,三也;
    “不睦亲长,却奉外人”,四也;
    “本性轻率,佯为深重”,五也;
    “改常弃旧,忘恩忽人”,六也;
    “未贵先盈,未富先骄”,七也;
    “未学先满,目中无人”,八也。
    “凡此种种,不惟破相,又损其寿,殃及子孙,乃真正的形薄、凶相也。”
    同时,陈抟还指出:“有天者贵,有地者富,有人者寿。有天、有地、人事不修,是徒有相也。”可知,陈抟《龟鉴》不仅以人的生理强弱论相,而且把人的体质锻炼、思想品德修养和处世为人的品格,都纳入相学研究范畴,不愧为古代人体科学的重要论著。
    施无疾带去王克定的独生女,请陈抟看手相,陈抟背着小女孩说:“这小女手相甚贵。若是男子,当白衣入翰林,女子将来为贵夫人矣。”
    后来这小女孩十九岁时嫁给一个姓程的参知政事,第二年被封为郡夫人,果真应验了陈抟的相法。
    陈抟相法,不从迷信之说,而是以“水火木金土”论五行之相,并把相面、相骨、相手、相心等,与“形神气色”相结合来观察判断,应验率很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2-7-2011 02:1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历史上的才女,无论是卓文君,还是蔡文姬结局都不好”

我挺欣赏这两位才女的。最后,因为她们的才华,都可以跟她的心爱的人在一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8-7-2011 07:5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的转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3-10-2024 05:52 AM , Processed in 0.124055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