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自组制作公司,是从2001年开始就存在的心愿。
那时候我加入Jetrave,一家主办不少大型娱乐活动的公司,其中更主办了声色俱全的“金曲红人颁奖礼”,后来心里头就一直在想,如果自己来处理的话,也许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这个心愿,我一直到2003年初正式实现。
只不过,这也是让我在这十年生涯里面,掉入深渊的开始。
由于长期在娱乐圈里边工作,环境造成我有良好的联络管道,歌手、唱片公司、赞助商等对我来说,不会是一件难事。
而且我常常有不少的点子,也一直觉得这一些点子肯定会为我带来不少的生意。
其实,在那一个年头,有不少的娱乐制作公司。
著名的有银河娱乐,到现在依然稳占本地娱乐事业的大哥位置。另外还有一些纷纷冒出来的小公司,倒也主办了不少大型演唱会和签唱会。
于是,我在2003年开始的时候,成立了Intouch Productions,我自己的制作公司。
我租用了朋友的一个商业单位,同时聘请了两位年轻的员工,呵呵,这两位员工其实是我在教广播课程里的学生,他们同样对这一行充满兴趣(坦白说,很多年轻人都非常向往这一个可以接触艺人的行业),所以准备大展拳脚了。
好了,兴致勃勃地成立了公司,要想想经费和利润怎么来了。
其实我之前已经作了一些规划,通常制作公司要赚钱,都必须靠主办演唱会,若门票反应理想,自然有不菲的收入。
不过,对一个刚刚成立的公司,歌手唱片公司或经理人是否愿意把演唱会主办权交给你,已经成为一个难题。
我之前一直天真地以为,那么多年在娱乐圈的“身份”,人家总会卖个面子给我吧?事实上,娱乐圈是现实的。
面子不值钱,钞票才是最重要的。
而且,要办演唱会,费用及工作量超高。
首先,是歌手的唱酬,便宜的肯定没有票房,出名的,都要五万美金以上。这还不包括歌手商务仓机票,以及一大堆工作人员的机票及住宿。
另外,场地租金也非常昂贵,普通的场地都要两三万以上,大型的,不只价格提高三倍,有些还必须和他分享票房。
考虑了一段时间,我打算从两个计划先下手。
第一是签唱会,费用没有演唱会那么高,一般上赞助商的资金也可以盖掉经费,虽然不赚钱,但可以打响知名度,累积经验,再来办演唱会。
第二,就是要有公司本身的“身份象征”,这一点,就要靠主办特别的活动来吸引人了。
而我当时就策划了马来西亚历史上创新的一个颁奖礼--金播奖。
下一篇,先谈谈金播奖,再来进入我的挫折风波。

Intouch Productions第一场活动,就是Jolin的签唱会
[ 本帖最后由 莫名 于 3-6-2006 05:53 PM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