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6-4-2012 11:1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6-4-2012 11:1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道法是自然的表現。
當人去區別事物、人物、物質等,某借鏡才導致高低之別。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6-4-2012 12:1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boobanzhu 于 7-4-2012 05:08 PM 编辑
慧字分解,是有兩個丰字。
丰卦,上卦是震卦,下卦是离卦,震代表东属木,木代表肝胆,是主动。离代表属火,火代表心,木能生火,木火通明,明白一切陰陽之理。
下部是山,心。山是艮卦,艮代表属土,土代表手、指、背、鼻,是主止。
止心离境,产生木火通明,就是慧的象征。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6-4-2012 04:0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boobanzhu 于 6-4-2012 04:03 PM 编辑
回复 boobanzhu
要离开文字才是文字
真够力 发表于 5-4-2012 11:32 PM 
從文化來講。
文,是紋理演化,從字記載,或從語言文字字跡某種象徵符號的代表。
化,能為成象。象,是從心中意會,或從文字、符號等去領悟,另一種意思,是造化,變化。
從文字之中有所領會文字意思的變化。
現今的人生活方式都是要透過文字、語言表達出來。
不同種族人生活方式,包括衣食住行等,不同階層制度方式,不同價值觀而產生當地文化,不同種族文化,也離不開語言文字的表達方式。 |
|
|
|
|
|
|
|
发表于 7-4-2012 12:3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81# boobanzhu
心境要如何转化,何法让俺们清净。。 |
|
|
|
|
|
|
|
发表于 7-4-2012 12: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83# boobanzhu
止心离境。。境要如何离,止心止什么。。 |
|
|
|
|
|
|
|
发表于 7-4-2012 12:3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84# boobanzhu
离开文字才是文字,不是叫人不用文字,你可要看清楚也。。 |
|
|
|
|
|
|
|
发表于 7-4-2012 12: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82# boobanzhu
以经跟你说了,你还看不明白,道法自然,自然生万法,万法在何处。。。。 |
|
|
|
|
|
|
|
发表于 7-4-2012 01:1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7-4-2012 01: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boobanzhu
心境要如何转化,何法让俺们清净。。
真够力 发表于 7-4-2012 12:32 PM 
心境轉化可以用念,想,觀。
念,口念心證,
想,想像意會,
觀,(念)心證,(想)意會,(觀)取象,心境自然轉化。 |
|
|
|
|
|
|
|
发表于 7-4-2012 01: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7-4-2012 01: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boobanzhu
止心离境。。境要如何离,止心止什么。。
真够力 发表于 7-4-2012 12:35 PM 
止心,是將本心定下來,心不亂,清淨下來,人的神識漸漸澄清,慧自然會產生。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7-4-2012 01:3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boobanzhu
离开文字才是文字,不是叫人不用文字,你可要看清楚也。。
真够力 发表于 7-4-2012 12:37 PM 
離開文字我連你都不知,如何稱得上文字?
若文化,經典,沒有文字記載無法讓人明白是否。除非是有圖形,象形,畫像,心想領會或表達出來。 |
|
|
|
|
|
|
|
发表于 7-4-2012 01: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90# boobanzhu
那你是念动先还是心动先。。你的,观,(念)心证,你观念做什么。心要如何证。。 |
|
|
|
|
|
|
|
发表于 7-4-2012 01: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93# boobanzhu
离开文字,才是文字,你还看不明白,离开文字,不是叫你俺不看经典。什么经典照看呀,你还搞不清楚吗。。 |
|
|
|
|
|
|
|
发表于 7-4-2012 01:5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93# boobanzhu
你现在跟俺说道法,你有拿经典跟俺说法吗,没有呀。就是离开文字才是文字。你明白吗。。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7-4-2012 02: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boobanzhu 于 7-4-2012 02:20 PM 编辑
回复 boobanzhu
那你是念动先还是心动先。。你的,观,(念)心证,你观念做什么。心要如何证。 ...
真够力 发表于 7-4-2012 01:45 PM 
心,都沒有停過,為何區別先後?
為何要答什麽?
我吃飯不是你在吃,你懂得我未必懂,為何你要知道我做什麽?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7-4-2012 02:1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boobanzhu 于 7-4-2012 02:34 PM 编辑
回复 boobanzhu
你现在跟俺说道法,你有拿经典跟俺说法吗,没有呀。就是离开文字才是文字。你明白吗。
真够力 发表于 7-4-2012 01:57 PM 
經典本來法則,都是以心會經,心法領會,道法自然,誰說經沒有法?
我不明離開文字才是文字。
白馬離開白馬才是白馬?白馬非馬,白馬非白,是犯了詭辯之一。
若你寫著"書不盡言,言不盡意”,有可能懂說什麽。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0-4-2012 03:1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boobanzhu 于 10-4-2012 03:18 PM 编辑
【生命意義】
意義,是當事人去所設立範圍,還有很多沒有意義的事情都在等我們去發掘,都會因此而改變。
要有正確的思維,正確的心態,立志的藍圖,要一步步地實行,這意義大。
有些人死了,並無得到后人懷念或紀念,沒有付出貢獻給一個母體的社會或教育後代,這種人死什麽都沒有,就等於人所說人死燈滅。
但是有些人死了,每一年的死忌,都有人祭拜,就是他的精神可以影響後人去學習,也作為一種模仿借鏡。祭祀不辍,是薪火相傳的方式,不死的象徵。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0-4-2012 04: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生命意義(2)
人本來就有生死,包括萬物都有生滅的定律。
莊子曾經比喻有一種菌類,朝菌,太陽光一出現就會死亡。根本沒有時間去認識什麽是生死?
人的生活24小時,平均分配三分之一作為娛樂、工作、活動,三分之一作為休息、吃飯,而三分之一作為睡眠。
大致上三分之二,人的肉體與精神同時都在;但是人達到睡眠狀態,人的精神與肉體是有可能分離,也是一種屬於經歷生死的重複過程。
當人肉體(命)與精神(性)分開,無法再次融合,或者肉體(命)壞了,人命就等於死亡。
父母給予我們身體生命,就要懂得善用,一旦沒有生命,燈火就滅絕。(沒有意義)
薪火相傳,是比喻莊子雖然不在,但莊子的精神與我同在。(有意義)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