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钦生

【受用一生的圣贤大智慧】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3-8-2009 08:3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創世副總監 于 2-8-2009 08:11 AM 发表
哈哈




原帖由 小薇CT_Girl 于 2-8-2009 09:06 AM 发表
《宁拆十座桥 不破一桩婚》

呵呵,我时常都听见【这样的老公,离婚算了啦,反正女人又不是没男人就不能活】这类的话

我在想,诉苦的人听见这样的一翻话,更压力吧~
有些时候,别过度投入他人的情绪替人做主 ...

没错~~


原帖由 无名士 于 3-8-2009 12:11 AM 发表

宁教人打仔,莫教人分妻,表做鸡婆


你好像很有经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3-8-2009 08:3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生活集锦 《虽贵端 慈而宽》

“虽贵端,慈而宽”,贵是指有地位,当我们今天在国家、社会中有地位时,绝对不能因为地位高而瞧不起人。地位、名声与义务、责任共存。我们曾遇到一位高官的夫人,因为官职很高,所以也常常参加一些活动。而她参加这些活动,都是帮助很多贫困地区的孩子募款,让这些孩子真正有书可读。他们到偏远的地方去,看到有些孩子念书是三、四点就要起床,要走四个小时的路才到学校,到学校念了几个小时,又要再走四个小时的路回家。辛不辛苦?在这个世界中,需要帮助的人太多太多了。因此,她为这些学校募款。

有一位朋友到了募款的地方,见到了这些小孩。有个小孩上六年级,就跟这位朋友讲:“叔叔,我明天不能来念书了。

叔叔就问他:“为什么?

他说:“因为我爸爸去世了,我是家里最大的孩子,我的奶奶、我的妈妈都必须让我去帮忙她们做农活,才有钱生活下去。

这位朋友听了以后很感慨,马上问他:“你读一年书要用多少钱?

他说:“两百块人民币。

他当下拿出一千块钱说:“你这五年好好念书,这一千块给你做学费。”他另外又拿出一千块说:“这一千块拿去让你们做生活费,这样你就可以安心念书。”这个孩子的母亲收到这笔钱很感动,当场全家都跪下来谢谢他,都觉得怎么会有这么好的人!

这位长官的夫人说:“我们今天的地位,就代表我们对于社会的义务,所以应该用这样的名义来造福社会,用一颗慈爱的心去关怀更多的人群才对。”而他们援助过的学校已经有一百六十多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4-8-2009 08:3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生活集锦 《但能光照远 不惜自焚身》

我到台中莲社参观李炳南老师的纪念馆,在纪念馆的玻璃桌里看到一支教鞭,我的第一个念头是什么?

这是李老师拿来管教学生的教鞭。旁边的师兄说不是的。

那是有一次,李老师在上课,下面的学生有些吵闹,下课之后,这些学生也认识到了自己有过失,所以就拿着一根棍子到老师面前来说:“老师,学生不好好学,希望老师管教。

李老师马上把这支棍子拿在手上,往自己的身上打,他说:“是我没有德行,我教得不好。

学生都觉得很惭愧,就把这支棍子留了下来,时时提醒自己,对老师要恭敬,上课一定要专心。

所以,有德行的人时时都是自我反省,时时都是为人表率。

李老师也有一首诗写道:“未改心肠热,全怜暗路人,但能光照远,不惜自焚身。”老人家悲天悯人,未改心肠热,时时刻刻想着众生走到歧路、走到暗路。只要能够照亮他们的前程,只要让他们不要再堕落,他会不惜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所以,李老师讲课讲到九十七岁还在讲,给我们做了非常好的榜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4-11-2009 08:1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辩善 《舍财修福》

很多朋友说:“我又没钱,如何种财布施的因?”

这个财绝对不是只有钱而已,财包含“内财”与“外财”。

工作很努力,经验、智慧,这是内财;金钱、财物跟物品,这是外财。内财和外财都可以修财布施。

钱财的布施是不是捐的愈多,福报就愈大?不见得!

我记得曾经看过一个报导,有一对农夫他们的年纪已经很大了,一辈子攒了一些钱。刚好他们附近要盖医院,他们夫妻就把一生的积蓄捐出来,买了一台救护车。

大企业家捐几十万,他们也捐几十万,哪一个福报大?

农夫是把一生的积蓄都布施了,他的那分爱心可以造福多少人的生命?而企业家那几十万对他而言,只是个零头而已。

所以,福田靠心耕,福分也是由心生,当我们能尽心尽力去布施,无论多少钱都能种无量的福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5-8-2009 08:3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生活集锦 《好学近乎智》

孔夫子说,一个人求学问有三个法宝,即“”,“好学近乎智,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只要好学,就与智慧近在咫尺。当我们力行圣贤的教诲,就能慢慢感受到圣贤的存心,也能感受到众人的需要。我们那种仁慈、同情心就会流露出来。真正能够了解自己的过失,进而改正自己的过失,能降伏自己的烦恼与坏习惯,才是真正的勇者。很多朋友已经做到好学近乎智,而你的好学也将会给你的家庭带来美好的契机。

记得我父亲在五十几岁的时候,他们的银行接了证券所,所以单位里要有一个人考上执照,就派了很多人一起去考。我父亲是年纪最大的,也去考。

每天晚上,我看着父亲在那里看书。考试结果只有一个人考上,居然是我父亲考上了,其他年轻人都没考上。父亲没说什么,他的行动已经赢得了我们对他的钦佩。我们这些当子女的能不好好学吗?

所以,上行下效。当我们这一分好学之心能持续不断,相信对家庭来说,一定是一个美好的开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6-8-2009 08:3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生活集锦 《学问是做出来的》

我在台中期间,非常幸运能就教很多长者,其中有一位是徐醒民老师。

记得那次跟杨老师到徐老师家,因为是第一次开车去,不清楚路,就慢慢地找。刚好是过年前夕,很多菜市场车水马龙,一路都遇到塞车的情况。好不容易找到路口,已经迟到了一段时间,结果徐老师七十多岁的长者,生怕我们找不到路,早就在路口非常恭敬地在等我们。

我很受感动,体会到学问绝对不是说出来的,学问是真正要做出来的。他对人的恭敬,不会因为他的学识、年龄而有所改变,这就是以身作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7-8-2009 08:3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生活集锦 《肯受教才得益》

卢叔叔教导很多年轻人,告诉他们一定要从孝顺父母做起,一定要从承担责任处处谦卑开始,不然年轻气盛很容易跌跌撞撞。有些年轻人跟他很多年了,但是情况并不是很好,不能受教,这时善知识就不得不现怒目金刚相。

所以,假如善知识、老师、师长肯严厉训斥我们,那才是我们真正的福报。也就是说,师长觉得我们还可以调教,不然他也不会愿意与我们结恶缘。所以,当师长、善知识在骂我们的时候,一定要恭恭敬敬领受,那会得到莫大的利益。

卢叔叔就曾经告诉一个年轻人:“你不要跟我学了,你这样阳奉阴违,不会有结果。”结果,他一现怒目金刚相,把这个年轻人唤醒了。他知道卢叔叔差不多五点多,一定会带着一群年轻人去爬山,他就在登山口等待,跪在那里认错。当卢叔叔走过以后,对着他深深一鞠躬,“阿弥陀佛”,接着就爬上山去了。这位朋友哭得更伤心、更忏悔。

我们要了解,善知识所有的做法都是要成就我们,我们一定要用至诚的态度去领受,才能得真实的利益。当师父上人在开示,提醒我们的时候,我们绝对不能说:“那都是讲别人,不是讲我。

在我们所有推展中国文化的老师中,有个老师进步很快,他就跟其他的老师说,当师父上人在讲课的时候,他都觉得每一句都在讲他,所以他进步得特别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8-8-2009 07:4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生活集锦 《学历高就有文化吗?》

《红楼梦》里有一个很重要的角色,叫刘姥姥。刘姥姥是不识字的人,不识字的人有没有受教育?不识字的人并非不懂教育,教育是能让一个人成为善人。当一个人读了十几年的书,不懂得对人关怀,他是否受过教育?没有。

所以,我问小朋友:“大学毕业的人有没有文化?

他们都不加思考回答:“有!

我说:“不孝父母的人有没有文化?

小朋友说:“没有!

我说:“大学毕业但不孝父母的人有没有文化?

没有!

你们刚刚不是说大学毕业的人有文化?

小孩被我这样一问都问懵了。文化最重要的本质是什么?是圣贤智慧,是做人的道理,这是教育里面最重要的核心。一个人连这个都不知道,学历再高也是没受过教育。学历再高,学的是知识,学的是技能,所以要会分辨什么才是真正受过教育。

刘姥姥虽然不识字,但是从小父母就告诉她,对父母要孝顺,对朋友要有道义,她学的是真正的大道,伦常大道。当贾宝玉的家庭从飞黄腾达垮下来的时候,门庭若市的景象完全不见了,再也无人问津,无人再来关怀,只有刘姥姥还煮了点东西送给他们吃,他们的后代还被刘姥姥接到乡下去抚养照顾,这样的人才真正有信义、有道义、有文化。

一般人的观念,会觉得学历高就是有文化,这是不正确的认知。文化中最重要的就是伦理道德,当你不懂得孝顺的时候,根本就不知道伦理道德,这怎么可能会有文化!所以,现在学历愈高,只能代表他对某项专业有特长而已,大学只是知识技能的传习所。

我们也看到一些现象,现代高学历的离婚率居高不下。学历愈高,可能产生的傲慢和所知障就会更深,所以跟太太、跟亲人无法相处得好。因为他们常常都是面对电脑,电脑很听话,叫它做什么就做什么;但是人不一样,人需要沟通、交流、包容。

有个人是研究所毕业,有一天他母亲叫他帮忙做些家务。就在做家务事当中,可能他把一个东西搞坏了,母亲就说:“事情如此简单,你为何这样不小心,怎么这么笨!”这个人一听妈妈骂他笨,立刻就很生气说:“我都已经研究所毕业了,你还骂我笨?”从此事件当中,研究所到底给了他什么?给他的是傲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9-8-2009 08:3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生活集锦 《事虽小 勿擅为》

北京有个外商公司正在招聘员工,去应征的都是很优秀的人,而且要经过多次的考试,还要考外语及很多专业知识。考试下来,只剩几个人做最后面试。

当这些通过最后考验的人到了会议室,长官就对他们说:“我现在有点急事,出去一下,十分钟以后我们继续面试。

结果他走出去以后,在这十分钟当中,这些年轻人就站起来东摸西摸,看到桌上的资料拿起来看一看,还顺手拿给其他的人看。

十分钟以后,这位主管进来,他说对不起,你们统统没有录取,因为会议室里装有摄影机,你们连最基本的“事虽小,勿擅为”都没做到。

他们很不服气就说:“从小到大,没有人教我们不可以乱动。

确实,现代人真的很缺乏做人做事的正确态度,纵使他们的能力很好,学历也很高,但是这些微细环节都没有顾及到。小事都办不好,能不能办大事?当然不可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9-8-2009 09:1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就算学历不高,懂的事情比人多的时候也不应该有傲慢的态度。。

事虽小 勿擅为,这个要从小开始,从去父母朋友家开始训练,别乱乱碰人家的东西~

呵呵,小女子又来报道上课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9-8-2009 09:1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88# 小薇CT_Girl 的帖子

我也是在學習中而已

大家一起來學習聖賢教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0-8-2009 08:0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生活集锦 《苏格拉底与柏拉图》

西方哲学家最有德行的,首推苏格拉底。有一次他跟学生上课,刚一上课,苏格拉底就示范了一个甩手的动作,从前面甩到后面,甩三百下。

他就问学生:“这个难不难?

学生说:“不难,很简单。

苏格拉底就说:“好,从今天开始,每天都做三百下。

过了一个月,再问:“谁还在做?

少了一些人;过了两个月,又减少一些;过了半年,大部分都没有做了;一年以后再问,只有一个学生在做。这个学生是谁?就是柏拉图。

从这个故事我们也可以了解到,其实要有成就并不难,重在是否依教奉行,有没有恒心和毅力,所以“有恒为成功之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1-8-2009 08:1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生活集锦 《文言文是进入圣贤教诲的钥匙》

学习中国几千年来圣贤的智慧,必须掌握一个法宝,才能进入圣贤的教诲之中。哪一个法宝?“文言文”,这把钥匙一定要获得。

一提到文言文,很多人就害怕。其实,我以前文言文也学得很差。记得在初中时,我的语言老师有一天看到桌上有一张作文范本,上面写着“蔡蓉青”这个名字。她跟我一样都姓蔡。老师看完之后,就说了一句话,同一个家庭教出来的孩子,为什么语文能力相差如此之大!蔡蓉青是我二姐,她初三,我初一。老师这句话讲完之后,我脆弱的心灵受到很大的打击。所以,为人师表的人,这种会伤害学生信心的话不能讲。若讲太多伤人的话,很可能会让学生丧失信心,甚至于会让学生心生悔恨,所以一定要谨慎。当然我没有心生悔恨,只觉得自己很惭愧,总是学不好。

我还记得有一次考试,考了一则选择题,题目是:“老气○○:一横春,二横夏,三横秋,四横冬”。要选哪一个?“老气横秋。”我在那里想了半天,后来唱了一首歌,唱一个字就点一下,最后看点到哪个字就选那个,结果我还是选错了。所以,对自己的语文一直没有信心。

上高中的时候,也是学习文言文,我还是很恐惧。上课上到一半时,老师把我叫起来,“蔡礼旭,你给我站起来,假如你上我的语文课还打瞌睡,我就记你旷课。”所以,我的语文一直都很不好,信心一直都没有建立,甚至到了大学也是一样。

直到二十五、六岁的时候,听到释净空教授提到,中国文言文是老祖宗给后代子孙最大的恩泽。当我把这个道理听明白之后,内心真的觉得很惭愧。假如平常有一个人很诚心地倒一杯水给你,我们的感觉如何?感激得不得了。老祖宗在几千年前,念念就是为了后代子孙,让我们能从中得到很大的启示,甚至于是承传他的智慧。他们几千年前就为了我们的成就在用心,如此之恩德极大。我们非但没有感谢,还把他的教诲丢到垃圾桶去,内心觉得十分惭愧,眼泪都流下来。不过这种眼泪哭出来之后很舒服,孔夫子教诲我们:“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以前不懂得珍惜老祖宗的教诲,现在道理听明白了,立刻就改过迁善,所以当这一分心念提起来之后,我就开始阅读圣贤的经典。

很奇妙的事情发生了,当我再次把文言文打开来念的时候,突然觉得它格外的亲切,为什么?因为我们懂得了圣贤的一句教诲,“一切法从心想生”,一切是心想而变现出来的。所以,为何我的语文学不好?因为内心有恐惧,自己预设了很多障碍。当此念一转,而且懂得去珍惜并承传老祖宗的教诲,障碍就去除了。所以,我们要从心理上真正去体会老祖宗的恩泽,就能认真的来学习圣贤教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2-8-2009 07:5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生活集锦 《媳妇之道》

教女儿不能宠爱,要告诉她,嫁到夫家去,一定要多看、多听、少讲话。若到一个新环境,就嫌弃这里不好、那里不好,人家会无法接受,可能还没有融入这个团体,就造成排挤了。这个道理不只是做媳妇的人要懂,每一个人到一个新的公司,到一个新的团体,也都要记住这个原则,多看、多听、少讲话,还有多做、多付出。而你的每一个付出都是这个家庭、团体所需要的,他们逐渐对你就会愈来愈信任,到最后你所讲的话,他们都很愿意接受。

我没当过媳妇,这个道理我何以会懂?这是从我母亲身上发现的。我母亲忍了多久才开口讲话?依我的观察,将近二十五年。当时她的小叔、小姑还小,我母亲的薪水还供养他们念书。所以,一个人的心量愈大,晚年的福报就会愈大,所以我母亲很年轻就退休了,公公、婆婆对她都很好。孩子依她做榜样,所以表现的也不是很差。而小叔、小姑常常会想到读高中的时候,还是大嫂拿钱出来,甚至于还是大嫂去陪考,所以量大福大。忍了二十多年,这个家族的人对她都很信任,这时讲话就有分量了。因此,忍的功夫对人的一生,对一个为人之妻者来说,至关重要。

对于媳妇之道,我在儿时曾经看过一幕,当时没看懂。我的外婆到我们家的次数很少,但是我外婆每次到我们家来,一进门还没坐下,她就牵着我奶奶的手说:“我这个女儿手脚最慢了,我这个女儿嘴巴也不甜,都不会说好话。”就开始一直数落我妈妈的缺点。

讲了差不多好几遍之后,一坐下来,就变成我奶奶开口:“这个媳妇好!做事很认真。”就开始夸奖我妈妈。我那时才七、八岁,也看不懂。现在自己从事教育工作,突然觉得这是人生很高的智慧,人情练达的功夫。缺点要自己讲,把好话留给别人说;自己女儿的缺点要自己讲,把优点让婆婆去夸。确实人与人之间的学问,有赖于我们细细去体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3-8-2009 08:3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生活集锦 《自助而后人助》

在家庭中教育的原则要一致,也就是要建立共识。假如先生跟太太教育孩子的原则不一样,孩子就会无所适从。假如爷爷、奶奶又加进来,那就变成了多头马车,那时孩子该听谁的?孩子一定会挑躲在他后面会没事的那个人,这时孩子就不好教导了,所以家人要多沟通。

有一位女士也是自己默默先教孩子《弟子规》,她没有说:“公公你要怎么做”、“先生你要怎么做”,她先自己一点一滴地去教导孩子

有一次,儿子到爷爷的房间去,想看小盒中的东西,就问他爷爷说:“爷爷,我是否可以打开看一看?

爷爷觉得孩子这么小,居然如此有礼貌,就问:“谁教你的?

他说:“妈妈教我的。” 妈妈说:“事虽小,勿擅为。

爷爷一听很高兴,立刻就去跟他儿子说:“媳妇很用心在教孩子,你要跟她好好配合。”公公还帮媳妇说话。

后来,他们家每天早上起床就放《弟子规》的读诵带。这就是自助而后人助,用我们的真诚付出,自然而然就能让身旁的人逐渐取得共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3-8-2009 10:1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分享,请问我在书局可以找到类似的书吗?书名是《受用一生的圣贤大智慧〉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4-8-2009 08:1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94# 一杯花茶 的帖子

书名的确是《受用一生的圣贤大智慧》

这本书没有版权的,所以佛学会都有免费流通。。。

书局我没有看过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4-8-2009 08:2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生活集锦 《教子当要知所先后》

我们在海口建立了一个国学启蒙中心,并针对孩子的教育办了一些课程。因此,我常会接触一些家长,他们针对孩子的状况,来中心跟我们一起讨论。有一次来了一位家长,我从门口把他接引到中心来,她一路上都在讲:“我儿子自私,脾气又大…。”差不多讲了五分钟。我请她先坐在沙发上,我怕她讲了口渴,就赶快倒一杯水给她喝。

当他讲完孩子的问题之后,我就问:“孩子现在很自私、脾气很大是结果,原因出在何处?

然后又问:“孩子没有礼貌是结果,原因出在哪里?孩子不孝、懒惰是结果,原因又出在哪里?

知道原因才能对症下药。若不知道孩子错误的根源在哪里,每天只是看到结果,就会干着急。一定要把错误的种子除去,然后把好的种子种下去,再过两年、三年,好的种子就会发芽结果。所以,教育孩子戒于急躁,要用理智把原因找出来。

我跟家长说:“孩子很自我,这是一个中心问题。”一个孩子很自私的时候,会无礼傲慢,只要是自己所喜欢的东西就不给别人。懒惰、不孝的人,他所想的都是自己,他如何会想父母!所以,根源还在于:“人生的根本态度是自私、还是为人着想?

这时,我会跟家长说,孩子在小的时候,跟爷爷、奶奶还有父母一起吃饭时,请问做父母的第一口菜夹起来先给谁吃?《大学》有一句话:“知所先后,则近道矣”,事情的先后顺序错了,为人子之道就错了,为人父母之道也错了。夹菜夹错了,孩子的孝道之心无法建立,所以先后顺序特别重要。而人要懂得先后顺序、轻重缓急,要有智慧才能办到,所以要学习。不学圣贤的学问,只随着自己想怎样做就怎样做,如此就错了。

所以,若做父母的把菜一夹起来,“小明,这是妈妈特别为你炒的菜,赶快多吃一点。

爷爷、奶奶都很疼爱孙子,也不甘示弱,“乖孙子,这两盘菜也很好吃乖孙子,这两盘菜也很好吃”,都帮他夹满了。谁的菜满满的?孩子的菜都夹得满满的。

所有的家人都必须为谁服务?为孩子。所以,现代的孩子都是小皇帝、小公主。俗话说:“伴君如伴虎”,侍奉皇帝就像侍奉老虎一样,随时怕它吼叫起来,所以小皇帝的脾气特别不好。

当你这一口菜是夹给自己的父母吃,孩子一看到你的孝行,一个人好善好德的心是天性,孩子就会从心里生欢喜。我记得小时候,冰箱一打开,我的父母拿出水果,总是先给爷爷、奶奶吃。假如他们先拿给我吃,用错误的方法教导我,我一定变成败家子。我很容易变成败家子,因为我是长子,又是长孙,又是曾长孙,我是集三千宠爱于一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5-8-2009 07:3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生活集锦 《养父母之心》

有一位徐老师在今年元宵节来听中国文化的课程,听了之后她非常欢喜。经过三个月之后,有一天她就走向前来,跟我请教一个问题。我先问她:“您听课三个月了,为何从来没跟我谈过话?”她说:“蔡老师,我看您太忙、太辛苦了,我不想打扰您。”我一听很感动,她的心时时能体恤别人。

她说听了三个月,觉得自己还有家庭都很受益,但不能只有自己家里的人受益,她希望回到故乡去教一些失学的孩子,把这些德行的教诲、圣贤的智慧,也让他们有学习的机会。我一听很高兴,也随喜她的这分发心,我立即拿了很多教材送给她。有很多老师了解到她的这种存心,也把他们很宝贵的教学经验告诉她。所以,她很快就教得很顺利,到目前为止也已经教了八个月。

有一次,她的父亲打电话给她说:“女儿,你能找到人生的价值,父亲很高兴,你的行为让父亲觉得很光荣。”一个父亲能讲出这样的话,代表父亲对她回馈乡里的行为很认同。而且我相信她的父亲也有这种志向想要利益社会,他的女儿做出来之后,他会觉得很欢喜也很安慰。这是我们继父母的志向去回馈社会。

有一次,徐老师要教孩子《弟子规》其中的一句经文:“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徐老师非常用心,她先买了一大袋的荔枝,带回她的故乡去。她开始教导这一句,她就引导孩子说:“我们学完入则孝,理解到父母的辛劳,所以我们时时刻刻要侍奉父母。而别人的父母同样也很辛劳,同样对家庭有贡献,对社会也有付出,所以任何人的父母也都值得我们尊敬、孝敬。

讲完之后,徐老师就说,我们学完之后,立刻要去做到。所以,就让这些小孩每个人拿着荔枝,到乡里去送给一些长辈。每个长辈接到这些孩子送给他的水果,内心非常欢喜。那一天整个乡里,敬老尊贤的风气达到了顶点。

隔天她父亲又打了一通电话给徐老师,告诉她乡里有很多长辈打电话到家里来。这些长辈讲了一句话,“我们乡里从来没有一个嫁出去的女儿,这样关心自己的家乡。”他父亲在讲这句话的时候,心情非常高兴;女儿听到父亲这么讲,心里也很安慰。

她父亲的这种欢喜,跟买一件新衣服送他的欢喜,是否一样?不一样!买一件新衣服只可快乐一时,而女儿的行为让他值得光荣、感到欣慰,可以欢喜欣慰一辈子。《孝经》说:“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用自己的德行去帮助社会,让自己的德行能奉献社会,让所有社会的人感受到,某某人的父母养育出这么好的孩子,才让这个孩子能这样为社会付出,扬名于后世,以彰显父母的德行。当我们能用自己的德行,让父母感受到光荣时,就是一种大孝显亲的表现。由于你的成就,让社会人士肯定你父母对你的教诲,这就是养父母之心,也是养父母之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5-8-2009 09:5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读了这么多年书,连‘弟子规’都不会。直到我的外甥女每次见面都背给我听,我才知道有此书。真的是惭愧啊!我也要学着了解书中含义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9-9-2024 11:26 AM , Processed in 0.129080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