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西湖安静

【回顾】佳礼《网络哲学辩论》大会场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5-12-2004 05: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反方辩手自由辩得分详情

〖反〗苏格拉底(355):
分析怀疑与相信与成功的关系。辩论分+20
指出相信是怀疑的基础标准。辩论分:+10
拆开分析疑与释疑,反驳正方。辩论分:+15
提出考试例子的逻辑模式,反驳正方的二元论。辩论分+15
提出怀疑态度无法诠释未知领域。辩论分+10
对比疑的拆毁能力,强调信的创建能力。辩论分+15
诠释正确的“信“态度。辩论分+20
指出“信”产生大胆的假设。辩论分+20
联系相信做为怀疑的前提对怀疑本质的影响。辩论分+35
有系统逐步分析和诠释论点。风格分+10

总的来说,疑是“是一种因着置疑、不信任的心态而延伸出的猜想”。但疑如果没有预设前提(正确信念这个重要的关键),什么都疑、有者更是胡乱猜疑,必造成混乱,导致人类往往有退无进。

反映信的存在,在信和疑并存的时候,对疑的本质产生影响。辩论分+20

对正方有系统话地阐述反方的论点和思考模式。辩论分+20

怀疑不得于“释疑” ,因为疑的动机不一定包括“相信有更好的” 这个重要概念。

那么,大家可能会问?
既然怀疑,不包括相信有更好的,不一定是创建。那么相信有更好的,就包括怀疑吗?

是的。因为我方的信念是有前提的。

当我们相信有更好的同时,也一定包括怀疑旧有的不是最好的。
但我们不能说:” 怀疑旧有的,就一定包括相信有更好的。“

我们相信会有更好的概念,能代替那旧有的概念。我们相信旧有的不完美,也相信有可能找到更完美的,这是我们论证的动机。这不就是新理论代替旧理论,人类能够进步的重要关键吗?

相信人类的认知有限,也同时相信真理是无限的、伟大的。“
我们相信旧理论的不足(或怀疑旧理论的不完美),但更重要的是,我们也同时相信会有更好的,代替那过时的理论。

对相信的特质给予正面的诠释。辩论分+20

如果我们的理解没错,正方的军师认为“人类实践的推动力是“出于心底深处的强烈欲望” 我们不禁要反问,如果只拥有”强烈的欲望”,而当中缺乏了正确信念 ”作为人类更进步的目标“,试问这是感性的”推动力“,还是理性的”推动力“?

辩论分+15(妙问-带出正面的相信,对行为和结果的影响。)

然而“探讨未知”也必须突破今天,而要突破今天也就必须质疑昨天,但关键是相信明天会更好。

风格分+10(趣论-从正方的发言中,找到反方概念的立足点。)

指出正方论点中三个“盲点”(我觉得那是正方定义和设定的一些前提),根据反方的“盲点”(定义和预设的前提)以合乎逻辑的思考模式做出冷静解释与反驳。辩论分+10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5-12-2004 06:0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反〗周自横(190):

以必需相信1+1=2数学才有了发展空间为例,强调相信的重要。辩论分+15
提出文艺复兴的“定律”,反映相信是进步的原因之一。辩论分+15
解释定律和相信的关系,反映出相信的引导作用。辩论分+15

我方在这里再次强调:信是主流。疑是支流。主流少了水,支流不可能有水。就是说,主流为河流的关键!风格分+10(趣论-图像性表达反方思考模式)

单单打破旧思想无法使人进步,使人进步的是建立新思想。辩论分+5

而且,对方辩友也说了信是前提。但我在这里想再N此强调:“这个前提在这里也是关键。没有前提,就没有后面的结果(包括疑、改良、进步)”这就好像只有在标准大气压下,水银柱才会是760mmHg一样。前提是“在标准大气压下”。没有这个前提,“水银柱决不会是760mmHg”。

表达前提和关键是不互相抵触,以水银柱例子反映出前提的“影响力”。辩论分+15

反方把不胡乱猜想的疑,定位在预设前提的范围以内。而所谓的预设前提,是一种正确信念。可惜反方的想法并不全面。
敢问对方辩友何谓前提?前提,既是无法或缺的先决条件。就如我方举过的例子:造就水银柱高度为760mmHg的前提是“在标准大气压下”;波义耳定律的前提是“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两者情况既是说:失去了前提,就不会有后面的结果(水银柱不是760mmHg了;压强和温度也不会成正比了)。我方在此,将信摆为疑的前提(我方不是只有一个论点),来论证信的关键性较疑的高。

再来,整个流程-有始至终,都必须抱持着信念、原则。这就是促使人们进步的重要因素之一(是直接影响。我相信当中细节我就不用多作无谓的解释,大家都懂了吧!)。对方辩友说不是信念,是毅力和欲望。那为何有毅力和欲望?因为相信会成功!因为相信非需要他不可(才产生欲望。如果我怀疑,就不会有强烈的欲望)!这“因为相信会成功”就是信念。

[Important!!! 反方所谓的前提,就是我说的假设]
前提/假设(hypothesis)不是一种信念,而是一种参考,带有怀疑的本质。因为假设是一种参考,所以人们才试图的去证明假设。为什么要去证明?因为不证明就得不到人们的信任。再说,如果假设是完完全全的信任,假设就不叫做假设,而是升华成为 构思假设的人自己认同的公理,甚至说成为人人都认同的公理。
假设不等于前提。前提不可或缺但假设是可以替换的其他条件。请问你们如何将“不能更改的”条件=“能替换的”条件?不只不相等,还对立!

还有一点可以证明假设不是信念,就是假设本身随着客观事实,随着真相而不断改变。因为假设始终要经过事实的证明,才能有其实际的意义。
所以说前提不是假设!都说了前提不可变但是现在对方辩友却说假设是可以变的。请对方辩友来解决当中矛盾吧!

根据反方立场和论点正面回应正方的疑问。(辩论分+60)

通过正方疑问,质疑并否定“疑”是否有创建的能力。(辩论分+25)

对于哲学学者而言, ‘反本开新’ 十分耳熟能详。

我方先解释‘开新’好了。‘开新’,即为开启新事物,就是我们一直在讨论的创建、建立。何谓‘反本’呢?‘反本’,即推翻原本不合理的。那在推翻之前,是不是要有所继承?如何继承?信呀!就像我们继承儒学、佛学、科学一样。如果在我还没继承,就否定一切就形同无继承。无机称,就无反本;无反本,就无开新。无开新,就无进步。

但是要开新,不一定要反本。就像我们继承儒学、道德伦理。我们鲜少(几乎没有)质疑过道德规范(我是指“为自己利益和欲望杀人乃不对行为”之类的规范)。但我们有进步吗?扬长补短难道不会进步?唐军毅先生继承儒学,未曾质疑过。但却开创新世纪儒学的天地。不也开新了吗?

针对正方所谓的“改”和“催化”,这篇辩辞很有效的脱离了正方逻辑概念的束缚。这对反方来说才是‘正途’,比之在长篇大论在争执“前提”和“关键”,其实这里有效多了;只是出现得有点太迟了。辩论分+30

〖反〗何足道(30):

指出在改革中,相信新思想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辩论分+20

既然疑 = 积极的置疑;为什么信 = 顽固死板的信?辩论分+10
(妙问-巧妙地反映和提醒正方忽略正面“信”的态度)

〖反〗Fritlizt(65):

恶为何存在?恶是什么?恶就是解释无善的状态。
由此可见,恶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善的存在。

那什么是黑暗呢?黑暗的存在也是因为光的存在。
黑暗是解释无光的状态。

当然信与不信的关系,也是一样的。
不信的存在也是因为信的存在。

辩论分+20(妙论-这样以逻辑强化反方对“信”的概念和定义)

让我们来讨论一下,
为何爱迪会质疑当时所谓的自然法则?就是因为它不信那时候的自然法则。
为什么那时候会有自然法则?就是因为有人相信自然法则。
如果那时候没有所谓的自然法则。 请问爱迪生如何去“质疑”那所谓的自然法则?
程序上就是必须有人先“相信”那时候的自然法则, 然后如果是错的,那一定会有某个人提出“质疑”。

风格分+10(趣论-这让我想起Sherlock Holmes和Dr. Watson,破案的关键有时候是因为Dr. Watson推理错误而造成!)

Treylee:
我的意思是号码,我们只有"1,2,3,4,5,6,7,8,9,0"。你会相信有更多?
那你的本身识概念有读过其余的号码吗?你在外星上学回来?

Fritlizt:
那请问牛顿如何develope出万有引力的法则?外星学回来的?
爱因斯坦如何会发展出相对论?外星学回来的?
前人如何学会1+1=2?外星学回来的?
第一个证明比达格拉斯定理的人也是从外星学回来的?

风格分+5(趣答)
辩论分+10(妙问-Fritlizt巧妙地通过这样的疑问让人联系到反方对未知领域一系列的论点。)

“在对待新生的量子[婴儿]的态度上,爱因斯坦比普朗克更热心,更不怕[摔跤]。他一旦认识到量子论的科学价值,便积极的倡导它,捍卫它,即发展它。在量子假设提出的最初五年,普兰克的工作几乎无人问津,而普兰克也试图用连续性取代不连续性回到古典理论的体系中来。第一个认真对待并实际运用量子假设的人便是爱因斯坦。。或者可以说,是爱因斯坦使量子[婴儿]重见天日并开始发育成长。”

摘自:若贝尔奖百年鉴。微观绝唱。量子物理学。

辩论分+10(妙用-根据反方逻辑巧妙引用)

好一句少一分相信就是疑!若这个世界没有信,疑又是什么呢?辩论分+10(妙问)

〖反〗康仔(85)

我怀疑地球是方的,因为我相信地球是圆的。
再,因为你相信“原罪”,所以你才会怀疑“因果轮回”。

风格分+5(趣论-清晰反映出疑和信的相辅相成)

Betty:此等说法有:“我并没说过我是陈先生,我只是说陈先生是我”之嫌。
康仔:“无法脱离”与“等于”没有同意关系。就对方所说,难道“我无法脱离魔掌”等于“我是魔掌”吗?

风格分+5,辩论分+10(妙答)

人类是会思考的动物。
人类会从已有的知识中,
反复思考,
加上陆续加入的信知识,
产生新的认知。
这是毋庸置疑的。

当人相信了自己目前的认知后,
就会怀疑传统的认知。

辩论分+15(清晰简单表达反方逻辑和思考模式,反方要表达的是相信和怀疑出现的先后秩序,巩固“信产生疑”的概念)

Treylee:他们无端端去相信文艺复兴时提出来的定律?这不是迷信吗?
康仔:他们相信了自己目前的认知,所以产生了对传统认知的怀疑!
如果他们没有相信任何的新认知,又怎么会对传统认知怀疑呢?

辩论分+10(妙答-以反方的立场和论点为基础,简单反驳)

对方说:一点相信=疑。这部就说明了,疑是否会出现,完全在于信的程度。辩论分+15(妙论)

先说前提:如果没有了前提,接下来的就完全不能成立了,那不就说明了,前提也是关键吗?辩论分+15(正方的关键定义包括:“没有它则不会发生”。此发言显得顺理成章,让反方的论点较有说服力。)

背地姐姐的感受在下了解。不过姐姐可能有点误会了!
我方主要辩的是“有信才有疑,没有信就没有疑,所以信是关键”,并非只是一味辩“先有信后有疑”!我方辩的是“关键”。辩论分+10(有价值阐明立场,说明之前的争辩对反方来说有价值。)

〖反〗快乐(10):

既然你方认为“疑则有进”,那么,请你告诉我,在推广基督教的过程里,你们是怎么用“疑”来使其成功(进步)?

风格分+10(趣问-挑战正方以正面怀疑精神来解释宗教的发展,实质对反方无利,但却是有建设性的提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5-12-2004 06:0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总结陈词阶段评分

总结陈词
反方军师        快乐(170)

信包含着信念也就是人类思想上的最高标准,信念就是所谓的相信、信任、信仰、信用的总称,任何想法、念头,都无法脱离信,并以之为基础(论点分+20)。当然包括疑。当人对某事物产生怀疑时,恰恰是相信自己的认知。而人会用思想上的信去证实自己的怀疑。所以,没有信,何来疑?有了疑,没有信,疑亦已被否定,疑来何处?(论点分+10)再者,无论何时何事,人只有坚信自己能够成功,也就是信,才能够坚持自己的理想、目标。也只有坚持下去,才有成功的希望。因此,人类的进步可说是建立在“信念”上的。(论点分+20)

综合以上论点,我们可以发现,人类欲寻求进步,文明信是重要的关键。信,足以影响人类活动的成功与否!(论点分+10)因此,信,绝对是人类进步的关键。

相信与怀疑不是二元论,不是信或不信。

除了信与不信外,还有一个空间叫未知。(辩论分+20)

怀疑不代表一定会去求证,只有要探讨未知才会去求证。所以,怀疑不一定是求证的原动力。凭着原有的认知,原有的信念,不用等到问题出现,就已开始向未知探讨、求证,才是成功的关键。相信不是肯定.相信不等于肯定明白。为什么相信不是肯定呢?我们一定要彻底明白才能肯定真理。因此,相信不代表完全不再思考。所谓学而后知不足,就是这个道理。因为相信自己知识的不足,才是向未知探讨的动力,求证的正确心态。(论点分+20)

原有的信念、知识 -> 探讨未知 -> 新的知识。

然而,怀疑的心态不代表一定会去求证。怀疑往往是一种不信任的心态,而不是求知的正确心态。试问如果一昧怀疑,甚至前人所努力的“旧有的信”都置疑了,持有这种不正确心态之人,怎会是人类进步的关键?因此,人类进步一定要有信,这才是正确的探知、求证的心态。(辩论分+20)再来,试问持怀疑心态的学者,如何向他们所不知道(未知)的领域探知、求证呢?当我们对一件事物完全不知道,更谈不上明白,又凭什么去怀疑呢?但,我们能凭着我们的认知,我们的信念,向着未知探讨,求证,进而得到新知识。当我们凭着信,来探讨,明白真理时,我们才能真正释疑。(辩论分+20)

正如我方所提出的各种例子以及上述论文都表明了,信是人类进步的关键。
因此,释疑是因着信的基础,探讨未知、明白真理的结果。而怀疑不过是探讨未知时,信心不足的一种不正确心态。未知的探讨并不表示怀疑,试问如果对一件新事物毫无头绪, 未尝试“探讨未知”就采取怀疑态度, 还不知道就采取怀疑态度, 那正方怀疑的凭据是什么?如果不是并着现在有限的认知,有限的信,再大胆探讨未知,怎能会有惊人发明呢?所谓对旧有信的"怀疑",有时确实对旧理论作多少改进,但这只是小改进。反之,人类知识的大跃进,成功的真正关键在于对未知领域的勇于探讨。这是要凭着信心、将所认知的信念作为基础,所谓"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这是非常符合科学精神的。(辩论分+20)

任何存在的不利因素,不会因为不怀疑而不出现。新的信并非疑的结果,而是“论证的结果”。怀疑不代表一定会去求证,只有要探讨未知才会去求证。所以,怀疑不一定是求证的原动力。凭着原有的认知,原有的信念,不用等到问题出现,就已开始向未知探讨、求证,这才是成功的关键!(辩论分+10)

怀疑与信念的辩论不该只限于“所知道的(旧有)知识领域”,也应该能运用在对“未知领域探讨的范畴”里。因为勇于探讨人类知识“未知领域”者,才是人类知识大跃进,成功的真正关键。如果没有坚信真理存在的信念,那么人类又以什么标准来怀疑传统和世界的主观认识的不是?又以何标准来衡量进步或退步?

总结陈词
正方主帅        涟漪不息(190)

首先让我们检视反方的几个错误:

(1)错误的定义
反方对“信”作出多个定义,甚至在一个点上同时交替采取两个信的定义——信=信念?立场多变教人模糊。

辩论分+20

(2)错误的辩题论证法
反方由始至终都在论证信是前提,而不是信是关键。反方甚至认为前提就自动等于关键,却忽略了前提和关键是根本不同的两体。因此反方在辩题论证法上有误。

辩论分+15

(3)错误的归类
(一)反方忽视他们所提倡的“信(=信念?)”这个阶段其实是可以随着资料的充实,或在被发现与事实不符后而被修正,或摒弃的。我方已经论证了这个阶段仅是猜想,而非信(=信念?)。

(二)反方在诠释“自己的认知”这点上有误。我方已论证“自己的认知”仅仅是能够通过“质疑”过程后其中一个被肯定的念头,是经过了一系列的“质疑”后的产物。这在双方的模式架构上都呈横线部分,不具备跃迁关键动力。

辩论分+20

(三)反方对“未知领域”概念出现偏差。未知领域并不是一个纯靠相信后跳跃出来的境界。人类的进步是堆砌向上,所谓对“未知领域”的开发,其实都是根植于已知的领域,并在已知的领域接受了疑的催化后,产生了跃迁突破口,并借着疑作为的原动力,发展形成的。

辩论分+30

(4)错误的推演
(一)反方无法合理解释出信如何带来进步的原动力,如何催化进步的动态过程。反方的“凭着原有的认知,原有的信念,不用等到问题出现,就已开始向未知探讨、求证”这个说法,已经被我方证实不符合历史事实。

辩论分+20

(二)在模式图表中,反方对于促成上升的部分的关键(疑)视而不见,却跳跃性的告诉我们信(=信念?)这个产物是关键;接着反方又对促成本质改变的“改”这个上升关键(疑)隐而不宣,而再次跳跃性的告诉我们信(=信念?)促成了“进步”。反方目前还不能合理解释这些“失落的环节”的难题。

辩论分+15

我方认为疑与信都在人类进步的历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疑与信都不能缺少对方而独立存在。在我方的理论模式中,我们对信作为横向传播的功能给予充分肯定。但,我们所探求的是,疑与信何者才是“人类进步的关键”。

汉语词典中解释:关键是“事物最关紧要的部分,对情况起决定性的因素”。

我方认为疑是人类进步的关键,因为:
(1)疑提供了进步的原动力
进步是个动态过程,需要有原动力激发。在模式图表上清楚显示,疑的关键性在于它面对固有的传统权威和社会主观认知上(横线部分),作出质疑,提出变化的可能。从而提供了质问的机会和再度思考的机遇。疑因此解决了进步需要的原动力难题。

论点分+20

(2)疑是通往进步突破口
疑作为关键的特色,也表现在疑是一个突破口的特点上。疑能在横向的信上,激发出一个突破,从而促使模式的横线变质,诱导并展延出向上的斜线可能。这个模式充分的得到了历史事实如“帝皇制度过渡到民主制度”的证明。

论证分+20

(3)疑是进步催化剂
疑促使人类察觉到固有知识的不完美,因此提供了改建的理由和动机。在探索未知上,疑的摄入提供了唯一可靠的工作法则(methodology),科学实证法强调的是不断的质疑,从而催化出不断的改建。疑能在探索过程中催化出新的解答。因而成为了改变事物本质的关键催化剂。

再次,我方需要强调,疑并不等于释疑。真正促使疑成为关键的是在它的催化力量,而不是如反方误以为的释疑力量。

论点分+20

(4)疑则有进
我方强调“疑”作为一个激发点,催化剂,在固有的传统和权威下(最底部的横线),突破出一个新生点。在我方的立场上,我方认为在哪处怀疑,则在那处产生激发点,并可能催化出进步,这才是我方贯彻的疑则有进原则。

值得注意的是,疑则有进并不代表疑必有进。有疑,则提供进步的可能,提供改建和再思考的机遇;而不疑则必不进。

正是疑所具备的这些特性,使疑对情况起决定性的因素,才成就了疑作为人类进步的关键。疑成为一股巨大的力量,发出时代的最强音,引导人类前进的步伐!

风格分+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9-12-2004 12:4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劳苦功高的评审团主席指极星网友的评审报告。

截至目前位置,正方和反方的得票率是3比0,我们需要等待其他三位评审的裁决。才能判定此次的辩论会花落谁家,敬请稍待。

参与评审团:指极星(正方胜 6:4)、圣殿使者(正方胜 6:4)、chou99 (正方胜 7:3)、最真的梦(等待中)、Alvintan(4:6)、句子Sentence(8:2)


更新:

截至目前(21/12/2004)票数

4:1




[ Last edited by 西湖安静 on 21-12-2004 at 02:17 AM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004 02:4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届佳礼《网络哲学辩论》优胜奖励名单

今天接到了评委之一的句子Sentence坛主的评选成绩。首届佳礼《网络哲学辩论》的成绩终于有分晓了。

获得佳礼《网络辩论会》冠军优胜者 +98分参赛奖励的网友如下:
涟漪不息、宁静香、Betty、海神之风、Treylee、angeluslee、Pier88、堕天、waltermellon、缘凌

(注明:请waltermellon网友联络西湖)

获得佳礼《网络辩论会》亚军优胜者 +49分参赛奖励的网友如下:
苏格拉底、康仔、快乐、右手、周自横、Fritlizt、筱羚儿、何足道

此外,各个项目的得奖者名单如下(获+49分奖励):

陈词阶段最佳辩手:宁静香
对辩阶段最佳辩手:快乐
自由辩阶段最佳辩手:苏格拉底
总结陈词阶段最佳辩手:涟漪不息

自由人慰劳(获+49分慰劳奖励):落霞与孤骛齐飞



在此,西湖感谢此次热心参与网络哲学辩论的各位网友们真情热切的付出,也感激各位劳苦功高的评委们不辞劳苦的为我们进行赛后评审。我需要重申,赛会的结果并不能代表现实的胜负,相信所有的参赛者都是此次辩论会的赢家,而各位从此次辩论会中获得的经历,也丰富了我们的人生经验,伴随着我们以后的成长。希望来届的赛会,更能够体现出思考过程中的光芒。

祝愿大家

西湖安静

[ Last edited by 西湖安静 on 25-12-2004 at 07:18 PM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004 10:0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可否请主持人和坛主进一步评论各辩手?晚生认为这样比较能促进成长...不好意思。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25-12-2004 02: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网络哲学辩论》告一段落了,至今仍然在回味着当时的情况。出门几天回来便看到成绩,真的要感谢所有所有使这赛会成功举办的人。缘凌此次学了很多,希望还有下一次。成绩无论怎么样,友谊还是第一!


(西湖安静:此网友乃佳礼网络辩论会冠军优胜者 +98分参赛奖励。)

[ Last edited by 西湖安静 on 25-12-2004 at 07:17 PM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人文空间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31-10-2025 12:27 AM , Processed in 0.122563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