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6-7-2010 04:1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简单到,以为人家的一拳就是一拳. 拳来你凭什么留下人家的拳?你以为是套招停下给你留啊?若是来的从曲直中 ...
JMLOU 发表于 5-7-2010 09:51 PM 
之前又嫌抽象化,怎么现在又嫌简单啦!你真的有点难服侍哪!
你又凭什么不让人家留下你的手?只是《小念头》里:膀、摊、伏、拍、耕、枕、揿、刮、窒...都不够留对方的手吗?你到底懂不懂咏春哦?
讲来讲去都不承认你不明白什么是“来留去送”,硬要跟我来拆招,陪你拆一拆咯!高兴吗?
你说:拳来
我说:随便啦!就当我反应好用了“枕”手留住你的手
然后你又说人家会给你留吗?你就用:什么从曲直中、什么穿拳的加速度、然后一瞬间翻腕束拳成点砸你留人的手,叫什么“断桥”。
然后到我,没办法了你都快要砸我的手了,我就:自然反应《揿头屺尾》,由枕“手” 变 “膀”手,再顺势“擸”手,使你甩手,直拳打进。
然后你又说,直拳来得好,就用:什么什么送节竖肘圈兜留手,反手挂打你,叫“接桥”对吧?
又到到我啦!既然直拳打不进,还被反攻处于败势,唯有使出:《木人桩》转马加綑手,再食你的马,桥入三关任我打,日字连环拳给你收档。
之后又到你了,你自己慢慢写吧!不要说你用铁布衫、金钟罩啊!打不死啊!如果是我马上认输了。
不要一直以为咏春好像死板板的,只有你的功夫最生动。叶准师傅说:梁赞师祖最大的贡献就是将咏春拳整合成3套拳法1套桩法,给后世咏春子弟奠基了好的根基,就好比一本咏春的活字典。3拳1桩法还没搞懂就编一堆像是蛮了解咏春的词汇出来。我一向敬咏春、爱咏春,总是听到看到一些我查字典查不到的东西,恕我不能接受。
|
|
|
|
|
|
|
|
发表于 6-7-2010 04:3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384# doubleyang
你人在怡保还是在外坡呢?得空找我啦! |
|
|
|
|
|
|
|
发表于 6-7-2010 06:0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delight2010 于 6-7-2010 06:14 AM 编辑
你又凭什么不让人家留下你的手?
只是《小念头》里:膀、摊、伏、拍、耕、枕、揿、刮、窒...都不够留对方的手吗?
手法是手法.
留是乘勢或用勢也就是timing + momentum 的掌控. 不能混為一談.
留不下手主要是 timing + momentum 的掌控出問題,或對方手 中途起变化: 如斷橋,碎橋,漏流.....
詠春水袖寸勁的功用就是在變化中可以當下叫力調整.
你到底懂不懂咏春哦?
有話慢慢說,講个道理,不需這样講話, 對嗎?
你说:拳来
我说:随便啦!就当我反应好用了“枕”手留住你的手
此時不算留, 是接.接住接不住也還沒分曉.
要看 功力和timing等. 比如 白鶴或五祖或洪家或意拳高手有鉄橋功夫或白鶴震身或意拳争力,故意碰撞彈震击鬥功力.
如果接手功夫不够根本接不上,反而震回或受傷或腳根拔起
所於說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沒有. 高下巳知還要玩嗎?
這是三関中第一関. 天下高手如云. 不容易.
如果有詠春水袖寸勁功夫就可以
粑粘寻掌腕,揉套审彼力, 封闭借来法.
總之留是靠功夫与乘勢. |
|
|
|
|
|
|
|
发表于 6-7-2010 06:5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delight2010 于 6-7-2010 08:13 AM 编辑
不要一直以为咏春好像死板板的,只有你的功夫最生动。
叶准师傅说:梁赞师祖最大的贡献就是将咏春拳整合成3套拳法1套桩法,给后世咏春子弟奠基了好的根基,就好比一本咏春的活字典。
3拳1桩法还没搞懂就编一堆像是蛮了解咏春的词汇出来。
我一向敬咏春、爱咏春,总是听到看到一些我查字典查不到的东西,恕我不能接受。
个人淺見.
爱咏春是好事但不能愛到自以為是.
葉準師傅在接受《時代週刊》專訪時便提出, 咏春拳起源於少林,後經汀昆戲班的武生張五(攤手五)傳播,在梁讚手中發揚光。”
1,為何 咏春拳用 方七娘永春白鶴法「中門不讓,子午不離」拳種?
2, 攤手五練的是那一流系什麼時代的少林?
3, 那一流系什麼時代的少林用方七娘永春白鶴法「中門不讓,子午不離」拳種?
4, 梁挺根据咏春拳的技、理、法,以及拳名「咏春」,认为广东咏春拳应起源于福建的永春白鹤拳。大概在干嘉年间,永春白鹤拳第三或第四代传人五枚师太,在永春白鹤拳基础上创新,并传之于严咏春,由严咏春与其夫梁博俦在广东传承下来。梁挺更引用陈汝棉(陈华顺之子)徒孙的说法,指当时师傅家中安放的神位是「永春白鹤仙师」。
中国近四百年來歷史与拳史都可以查.
葉準師傅可以認為,人人可以發表意見,
但沒有考証而且沒辦法解釋 -- 為何 咏春拳用 方七娘永春白鶴法「中門不讓,子午不離」拳種的意見可以當真理嗎?
4, 赞先生古勞創偏身,不走3拳1桩法路線. 其他非叶問系保持紅船時代一套長小練頭.
几十年來,我字典查不到的东西很多,都是事實.
2.01 to 2.20/50.12 說的很好
http://www.56.com/u17/v_MjUyNzgxODI.html |
|
|
|
|
|
|
|
发表于 6-7-2010 08:2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6-7-2010 09:2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delight2010 于 6-7-2010 09:30 AM 编辑
For WCner who have not involve in the 奇经八脉身功 training, the very beginning of this clip is all about the spine , breathing, and Ren Du medirian's Kung fu.
Do not take it lightly on the level of kung fu in handling spine to be able to do this simple kneeling. Dont try it if you have spine/back or blood pressure issue.
http://www.youtube.com/watch?gl= ... en-GB&v=4gS6hkq8mYg
When the Qi channel open up, as the above, the body and the movement will feel very light weight. This is very different then using muscle to move something. |
|
|
|
|
|
|
|
发表于 6-7-2010 10:0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6-7-2010 10:1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391# 浪子归
老兄,check你的PM。 |
|
|
|
|
|
|
|
发表于 6-7-2010 11:3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又来放屁了,不中听看过就算,欢迎大家理性讨论重点。
各位同门师兄弟,大家试试回想第一天你师傅教你咏春的时候。
开桩扎马,OK,小念头开始。直拳出,这时候师傅突然对着你喊"放松,放松点,不要用力"
大家是否有过这个经历呢?
对,没错。练咏春第一件事就是要学习全身放松,为何放松肌肉这么重要?
第一:经过科学医学研究,肌肉在放松时才可以发挥最大的爆发力。(这个不是这次讨论的重点,看过就可,如果觉得不对可以自行在网上查询或询问医生)
第二:全身软软,有助于卸力。就算被击中也可以把小部分的力量斜去,就好像柳枝那样摇摇摆摆,任凭你大风如何吹都不倒。(咏春如柳树)
第三:利用肌肉的放松去感受对方的力度去向,要感受对方的力度,首要条件就是对方大力过你,所以咏春必须尽量放松自己的肌肉去感受对方的力向,让肌肉告诉我们对方的力要去那里,我们顺着对方的力,不要和对方斗力。
结合上面三点,大家对这种搏击技术产生什么样的联想?
第一短程发劲,第二卸力不对力,绵如棉花打不进。第三,肌肉感受力去向,感觉。
综合起来就是咏春要旨,寸劲,卸劲,黏手。
如果我要把以上三种不同的东西之间里找一个共同点,大家觉得是什么?
没错,就是力度。
咏春其实非常非常简单,不区于招数,不区于死板,怎样打是完全看对方要怎么样。
所以咏春开打第一式永远是问手,就是问对方你的力度要去那里,我要感受你的力度,以你的力度来做出反应。
解释完了,现在开始进入重点。
这里有几位网友谈论怎样去接这招,然后又怎样在那个部位出这个。
以小弟的愚见,会讲出这些的完全是不懂咏春,或者说还没真正接触到真正的咏春(请见谅小弟用词不当)
为何这样说,因为大家细心留意,怎样招数如何过招,过程里没有提到任何力度或感觉。
学过咏春的都知道,所有咏春出招都是靠对手给我们的讯息。打个比喻,你直拳打来我的脸,我一个摊手守中压在你手上面不给你进我的中线,这时如果对手的拳很硬比我大力(我肌肉放松感受到你很大力"劲")这时不用我说我的手的肌肉会随着你的手(两个手肯定是贴住,肌肉贴肌肉"黏手")向我自己方向转,摊手一转,自然就是傍手卸力,大概这个时候你的拳的力度也去完了(不要说你的手可以再出招,这个我也知道,但是现在谈论不是对招)
以上的摊手到傍手转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就是对方给我的力度,我不用看,不用想,就是让你对手给讯息我反应做什么。
完完全全就是力和感觉,同门应该很清楚,各位现在也清楚罢(不清楚请发问,本人尽量给予解答)
大家看回浪子兄之前的回答,细心留意他每出一招完全是看对方的力是怎样,不是看对方的招式怎样。
到这里本人说一说自己的交流经验。
有一次受武友的邀请到槟城精武体育馆拜访几位老前辈,大家就开始谈到自己修练的武术,这时对方的高徒问我,如果我出这招这样你会怎样顶。
我就很认真地说我不知道,这时对方以为我不肯分享自己的心得,显私。
然后我就告诉他说,我不知道怎样顶是因为咏春不和对方斗力,所以没有顶这个方法,第二是因为你这个招我不知道你的力度去那里,要到那里,所以我感觉不到就不知道做怎样的反应。
对方听了觉得我在敷衍了事,可是我是非常认真的答他。
后来他要求示范,他就来抓住我的手向他方向拉去,这时我感觉到对方的力度是拉我向前(我不顶不搁,你拉我我就全身放松让你拉着去"不斗力",而我就顺着对方的力度去向借对方的力顺势向前去,被拉的手感觉对方力度比我大,去的时候就顺着对方力度转为傍手(傍手ELBOW是可以攻击对方中线)所以我的ELBOW是对着他喉咙冲着去,你越拉得大力我ELBOW撞你喉咙的力度就越大。
(当然这是其中一个示范,对方可以随时换招,我的ELBOW也攻击不到他的喉咙,这只是本人其中一个交流经验)
这个过程我的反应完全是靠对方给我什么力度。
所以之前几位网友说这样拆那样打,不好意思,我完全不知道你们讲什么,不过可以肯定你们不大了解咏春。
待续。。。 |
|
|
|
|
|
|
|
发表于 6-7-2010 11:4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6-7-2010 11:4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6-7-2010 11:5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世界是复杂的. 我从不故步自封,这是我遇过的问题,我也不逃避,而是坐下来仔细研究请教的东西.
以 ...
delight2010 发表于 6-7-2010 02:34 AM 
斗胆问阁下一句,咏春师承何人?
阁下讲的完全是偏离咏春之道,如果是学习咏春何以这样?
來留去送..... 是 philosophical concept
種種的勢 是 platform
種種身功手法 是 building blocks.
学咏春的都知道,那里有哲学可言?
來留去送完全是一个力度反应,種種的勢也是一种力度,種種身功手法也是针对对方的力度而做出来,怎么阁下可以讲到那么玄
‘勢 是 momentum,
momentum 包括了 acceleration 和 三度空間 time space forces vectors trajectory
比如 踏中破中 就是 disolve momentum. momentum disolve 了 其它就好辦.
momentum 沒 disolve. 好像打中司机但整輛車還是沒改方向一直冲向你.
MOMENTUN在力学里,但是搏击是避开你的攻击同时再攻击你,我不够你大力我就转马(转中线不让你打),怎么能说好像打中司机但整輛車還是沒改方向一直冲向你?懂得咏春的拳手遇到这种情形当然是避其锋(不斗力)你没改但是我已经改了。
就算你踏中,我的中线可以随时以你攻击的力度改我的中线,"送走"
比如 二字鉗阳馬要練奇经八脉身功, 因為奇经八脉 gorven 人体整体 前後上下左右轉擺 八種基本動作.
若不能 handle 八種基本動作, 或八種基本動作不全則 不能 implement 某種勢, 就不能在 某種 dynamic condition 下 realized
來留去送...的 philosophical concept.
不好意思,全部练咏春的都知道二字鉗羊馬练的是身体结构和重心,两个三角形和人体重心在脚跟,怨我学艺不精,我学咏春这么就都没听过,请解释二字鉗阳馬要如何練奇经八脉身功。
要談發勁缷力, 那 accelation, resultant force,
foce vector x, y, z projection....都要清楚而且有身功手法可以做到.
这个我同意,没有身体结构咏春是很难发到力。
最后请阁下回答小弟的疑问,多多指教小弟。 |
|
|
|
|
|
|
|
发表于 6-7-2010 11:5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又来放屁了,不中听看过就算,欢迎大家理性讨论重点。
各位同门师兄弟,大家试试回想第一天你师傅教你 ...
carlosmak 发表于 6-7-2010 11:34 AM 
你讲的东西太过简单了吧!一看就懂,你不需要加点如任督二脉、飞檐走壁之类的东西吗?你会很神的...
你果然还是属于平凡咏春的,检讨下吧!兄弟。 |
|
|
|
|
|
|
|
发表于 6-7-2010 12: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讲的东西太过简单了吧!一看就懂,你不需要加点如任督二脉、飞檐走壁之类的东西吗?你会很神的...
你 ...
浪子归 发表于 6-7-2010 11:58 AM 
这个我真的不会,师傅没有教,我也敢断定我师傅根本不会。。。。。
我是人不是神,他们可以做到人做不到的东西,所以他们是神。。。。。
我是平凡人。。。。。 |
|
|
|
|
|
|
|
发表于 6-7-2010 12:0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讲的东西太过简单了吧!一看就懂,你不需要加点如任督二脉、飞檐走壁之类的东西吗?你会很神的...
你 ...
浪子归 发表于 6-7-2010 11:58 AM 
突然间詠春拳变成如来神掌 |
|
|
|
|
|
|
|
发表于 6-7-2010 12: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403# carlosmak
我也是平凡人.... |
|
|
|
|
|
|
|
发表于 6-7-2010 12:1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6-7-2010 12:2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delight2010 于 6-7-2010 12:48 PM 编辑
学咏春的都知道,那里有哲学可言?
來留去送完全是一个力度反应,種種的勢也是一种力度,種種身功手法也是针对对方的力度而做出来,怎么阁下可以讲到那么玄
那是你个人的見解. 可以接受.
但中国拳術,每派都有其哲学宗旨特色.
MOMENTUN在力学里,
但是搏击是避开你的攻击同时再攻击你,我不够你大力我就转马(转中线不让你打),
怎么能说好像打中司机但整輛車還是沒改方向一直冲向你?
懂得咏春的拳手遇到这种情形当然是避其锋(不斗力)你没改但是我已经改了。
就算你踏中,我的中线可以随时以你攻击的力度改我的中线,"送走"
那是你个人的見解. 可以接受.
請問你用過你的方法和巴柔,MMA,玩過嗎?
比如 二字鉗阳馬要練奇经八脉身功, 因為奇经八脉 gorven 人体整体 前後上下左右轉擺 八種基本動作.
若不能 handle 八種基本動作, 或八種基本動作不全則 不能 implement 某種勢, 就不能在 某種 dynamic condition 下 realized
來留去送...的 philosophical concept.
不好意思,全部练咏春的都知道二字鉗羊馬练的是身体结构和重心,两个三角形和人体重心在脚跟,怨我学艺不精,我学咏春这么就都没听过,请解释二字鉗阳馬要如何練奇经八脉身功。
上面巳经細述不再重複. |
|
|
|
|
|
|
|
发表于 6-7-2010 12: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6-7-2010 12: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MLOU 于 6-7-2010 12:38 PM 编辑
没决心的一踩,多大力都没有用,但如果是有目的,一踩的效果是不同的。 很多搏击老手大概懂得怎么做,但其中原理却整理不出可行的说法。 例如荷里菲VS TAiSOn等如是。
不重视功夫的内涵根基, 老黄在日后实践中58年台湾行,后来遇到南螳螂的事,都使后来的他和学生教学上趋向务实。 听说他过身时,是58岁吧!!!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