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Cari_CYJ

政府批新建10华小迁6华小 新华小以华裔领袖命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8-10-2017 08:3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2018 預算出來了,果然沒有預算。那5千萬也不知道是否要等到2019才能拿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8-10-2017 10:00 A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拇指公爵 于 31-10-2017 02:44 AM 编辑

缴纳所得税的80%是华人,建10很多吗?

再说,建10间讲很容易,真正建10间又是几回唐僧取经路了,大选后来几个(加码)发夹弯…情绪的X族又帅极端人出来反对…司空见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9-10-2017 02:4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kmrddecade 发表于 26-10-2017 07:44 PM
这不是笑话,很多事情都很简单只是你没有突破盲点罢了。
不信?你给马华拥有和巫统一样多的议席5年试试看,试了才知道

唉。。。梦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9-10-2017 03:5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拇指公爵 发表于 28-10-2017 10:00 AM
缴纳所得税的80%是华人,建10很多吗?

再说,建10间讲很容易,真正建10间又是几回唐僧取经路了,大选后来几个发夹弯…情绪的X族又帅极端人出来反对…司空见惯。

不明白!!现在火粉的思念中拥有最大杀伤力的不就是GST吗??........
那现在就可以肯定的事实!就是拥有最多人口的肯定不是华人......
那到底是谁交税最多呢!??...
我都被你们搞糊涂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9-10-2017 05:5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看那十间华小,更是为了满足巫人们中的,要求子孙入学华人华小华中接受中文教育的,巫人人群或精英群体(比如,从幼儿园开始学中文的:川普孙子女、女王曾孙、天皇孙子女等一样)的需要,而建立新的华小华中的吧……
否则就更应该加大现有的华小的投资扩大,而不是新建立华小……毕竟更省钱省时省力……华人能得到更大的实惠……
到时大部分是巫人印度人子女新入学,华人也得不到多少实际优惠……甚至会分走来年新的华小华中的拨款经费……不知道大马华人们高兴什么?


前几年从英国卡梅伦政府开始,就在英国加大中文教育拨款,并大规模推广引进:中文教育与中国教材、新建立中英双文私立小学中学贵族学校等学校……用卡梅伦原话说:是时候放弃德文、法文了,开始学中文吧,等他们长大时,中国也差不多是全世界最大经济体了……


这些算不算也是马华的功劳?都能影响到原宗主国英国政府和首相,加大中文教育拨款,并新建了多所华小华中?……马华领导人们也太利害了吧,能办到了大马首相纳吉都办不到的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9-10-2017 07:47 A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几时实行?白纸黑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29-10-2017 07:49 A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siewkim 发表于 29-10-2017 07:47 AM
几时实行?白纸黑字?

关的一定会实行
建的就等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9-10-2017 08:02 A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用王者荣耀里的角色起校名应该比较吸引,如白起华小,嬴政华小,后羿华小,李白华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9-10-2017 09:0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陈嘉庚 - [size=15.008px]1950年[6][size=15.008px],陈嘉庚回中國定居。接著历任[size=15.008px]中央人民政府[size=15.008px]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央华侨事务委员会委员,[size=15.008px]华东行政委员会[size=15.008px]副主席,[size=15.008px]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size=15.008px]主席,第一届[size=15.008px]全国人大常委会[size=15.008px]委员,政协第三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等职务。
[size=15.008px]1961年8月12日,陈嘉庚病逝于北京,享年87岁。后安葬于福建集美鳌园。他的逝世,葬禮的規格極高,由周恩來總理主持,毛澤東主席親筆題詞。

[size=15.008px]这个人跟马来西亚一点关系也没有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9-10-2017 12: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马华向华社筹款建华小让马来学生入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9-10-2017 04: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20171029comic01.jpg
20171029comic03.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0-10-2017 01:0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10所新建华小和6所迁校,政府一次过批准,并难得以华裔先贤为新校命名。这似乎是有史以来第一次看到政府批准得如此大方。

马华民政成功向政府争取这块华教利益,更精彩的是政治人物两方对此的口水战,我认为,无论是做实事、为民争利,还是揶揄怀疑、讽刺嘲笑,都是好事,因为大家在“各司其职”为华小发声。

至少,华小增建与迁校的问题受到广泛讨论,至少它不再一阵喧嚣之后继续落寞。凡有经历过迁校与建校工作的人士,不难感受其中的艰辛与千回百转,就连华校义演的闹哄哄,也总给我一种感触,不懂该不该说那是悲情。

有一年采访哥打丁宜园丘的南兴华小,里面竟然只有两个学生,他们姓田,由外公李培南载到园丘里上课。这位老人家把外孙送到偏远的园丘上课,只是为了保住微型华小──那是迁校斗争的启幕。

回程的路上,我心里很煎熬,为何我们需要落得如此地步?南兴华小后来迁到人口密集的至达城,成为一所蓬勃的华小,这年出席周年庆的田姓小孩已长成少男少女,而外公已经离世。

从微小到A型小学,这所学校经历多少时间,走过多少我们不知道的面孔,被遗忘了多少为此奋战过的名字。而它,只是大马天空飘下的其中一片落叶而已。那两个孩子羞怯的表情,我永远无法忘记,他们没有同学,没有玩伴,在四周森林的校园里,度过他们的童年,“校工”就是他们的外公。

更有一年,在新山东北区采访华小新生报名,那一年家长拿椅子互殴的画面上了头条,他们清早摸黑去排队,争先恐后就打了起来,那是十多年前的画面,一路走来越来越多家长已不再挤华小,因为有更多国际学校建了起来。

昨日的新闻将成为历史,我们无法一夜之间改变大马的华教命运,然而一向讨厌政治的我,开始觉得政治是个好东西,因为它偶尔也会给我们不小的收获,即使迟来的春天已失去一些味道。

然而,马华民政公布的是好消息,更期待他们计划一步步去实践,政治人物为民族教育也好,为寻求连任也好,愿大伙为此继续努力;我更喜欢看反对党一副泼冷水的表情,极尽恶毒的语言去刺激对手,一路咬紧,再三的挑战,那也是我们要看到的角色;阻碍往往成为一种推力,对手的存在才会让人无法放松。

漫漫长路,每个个体都可以全力以赴,如果百姓对政治人物没有期许,那么他们又怎样期许自己为民争利?在朝在野,为华小问题,就尽量吵吧,就怕没人理它而已!(文章来源:星洲日报/娇点慢弹·作者:郑梅娇·自由撰稿人·2017.10.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1-10-2017 10:2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Cinabaku 发表于 29-10-2017 09:08 AM
陈嘉庚 - 1950年[6],陈嘉庚回中國定居。接著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央华侨事务委员会委员,华东行政委员会副主席,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主席,第一 ...

那前陈嘉庚1950年前,前半生76年(点87岁一生、的绝大多数比例),和马来西亚新加坡南洋,都没关系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1-10-2017 10:3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AMOS5566 发表于 30-10-2017 01:08 PM
10所新建华小和6所迁校,政府一次过批准,并难得以华裔先贤为新校命名。这似乎是有史以来第一次看到政府批准得如此大方。

马华民政成功向政府争取这块华教利益,更精彩的是政治人物两方对此的口水战,我认为,无 ...

最怕政客们只是演戏给选民看的……象台湾美国等一样,表面个个为民争命,底下个个利益交换……
表面个个道貌岸然,私下个个男盗女娼……嘴巴上全是主义,心里全是生意……个个说的比唱的还好听,做的比拉的还要脏……
那些职业政客们,个个都是影帝……今天你唱白脸,明天他唱红脸,后天我唱黑脸花脸……
而因为信息不对称、幕后交易等,选民们看戏看的过过瘾,
但被人卖了,还帮人家数钱……
职业记者,往往也是如些……拿钱写文章,给读者洗脑……
最重要的是自己要有脑子……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3 收起 理由
AMOS5566 + 3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1-10-2017 04: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教育部长日前宣佈,政府承诺新建10所华小及搬迁6所微型华小到不同的州属,这项喜讯看起来像是大选前派政治糖果,国阵华基成员党上下喜孜孜,算是久旱逢甘霖,终於盼来了好消息。

虽然全国上下现在还不清楚「马来海啸」可以去到多远,不过华裔选票是否得以回流国阵,实在也是未定之天。国阵需要在下届大选寻求保卫战,若不递出一些利好因素,恐怕会翻船。

国阵是现任政府,长期以来皆是採取「掩耳盗铃」的方式,不愿意听取教育界的意见,以制度化的方式在有需要的地方建设各源流学校,反而採取歷届大选前宣佈好消息,大派政治糖果。其结果是,有些选前承诺有兑现,有些则延宕多时,甚至歷经两届大选都没有完成,实在令国人质疑其诚信。譬如有些学校在1999年宣佈,10多年后才得以启用;有些学校在2008年宣佈,结果到现在都还没有启用。

董总、教总以及有识之士长期以来都是要求国阵政府制度化增建华小。各州董联会以及华小董事会都频频吁请国阵政府,在华裔人口密集区多设立一些华小,以免该区华小面临学生爆满及活动空间不足的现象,不利教学工作的进行。可惜言者谆谆、听者藐藐,忠言总是逆耳的。

国阵政府寧愿选择以令人詬病的派糖果方式来进行,即便已经无法达致预期效果,却还是一意孤行。这种偏差举措让华社已经有一个刻板印象,谓:「大选要到了,有什么要求赶快提出,比较有可能会批准的!」大家皆瞭解,承诺也不一定会实现的,选后还需要看「官老爷」的心情和脸色。

拉拔选情信口开河

政客毕竟就是政客,有很多选前承诺,因为没有经过详细评估和衡量,为了拉拔选情就信口开河,结果无法在选后实现,一一跳票,令人对国阵政府的政治诚信大打折扣。如今的华社已经学乖了,所谓大选前的承诺,不一定会实现的。

就以这次新增10所及搬迁6所华小为例,大家都深深明瞭,从大选前宣佈利好消息到真正落实建好,很可能是多年后的事情了。所以,我们希望教育部这次能够拿出诚意,將落实这16所华小的建校工程的时间表列出,供大家检验。

林肯曾说:「你可能在某些时候欺骗所有人,也可能在所有时候欺骗某些人,但却不能在所有时候欺骗所有人。」

寄语政客们:「不要去欺骗別人,因为你能骗到的人,都是相信你的人。」(诗华日报评论: 张济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1-10-2017 05:2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20171030fc_comic.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31-10-2017 05:3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siewkim 发表于 29-10-2017 07:47 AM
几时实行?白纸黑字?

等有钱先....... tunggu nanti ada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1-2017 09:4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少网友认为这很可能是空头支票,而我个人认为这可靠性很好。在这10所新建和6所搬迁的华小有不少是建在新城镇(township)。而且都是在大型发展商的项目里如Iskandar, Eco Granduer, Elmina等等的。

这些华小是发展商在发展新城镇项目时已纳入计划里,有华小在项目里发展商就能提高房子的售价了。所以建设华小不是要向政府索取经费,而是要政府批准和承认。即使华社不催政府发展商也会拼命去催促。

就如一些网友说的就连巫裔都送孩子去华小以便提高竞争力,所以建设华小的可能性是很高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3 收起 理由
hangz81 + 3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1-2017 11:3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民主宏願小學6M班,女學生小C:老師,好耶,我聽說政府要增建10間華小和搬遷6間華小哦,這樣我們華小的數目就越來越多咯,真開心。

班主任蕭人民老師:政府確實這么宣佈,真心希望這不會只是為了大選的權宜之計。大選過后無論成績如何,都應該儘快落實,教育是國家大計,不應與大選掛勾,教育不是買賣呵。

學生聖文:放心啦老師,落實這項超級華教發展計劃,還有一里路而已,只要華人多點支持政府,不要讓政府倒掉,就一定會落實的。

學生林冠軍:哈哈,還敢講一里路,真是笑死人,我要送給那些華人部長輪椅,好心啦,坐輪椅呀,一里路推都早就推到了,哈哈。我認為政府根本是報復檳城州政府與人民,16間新華小,檳城這樣大的州,這樣多的華人,竟然一間都沒有分到。這可以看到馬華是有報復心的,根本是以華制華,證明我們沒有馬華更加好,滾!

學生白頭祥:冠軍,因為你老爸林亞祥的關係,你錯過接受中華文化洗禮,我今天把五千年中華文化精髓《論語》送給你。《論語》有說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希望你會有頓悟啦。

學生小白:嘿嘿,你送我們老大《論語》,那我們就回敬你《老夫子》咯,通篇都是笑話。堂堂一名副部長寫信給官員,還要看官員的臉色,那我們要副部長來做什么的,這根本是從后門送進來的花瓶而已,Pui啦。

學生廖才來:你們的林神才奇怪耶,進到國會不直接問教育部長,卻在國會走廊捉著副部長噴人家一大堆口水,做戲啦,選他做什么的?(中國報*蔡耀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1-2017 01:2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首相纳吉在与全国华青对话会中说,国阵政府会在有需求的地区增建华小,惟他也希望华小重视国语。

这是首相在一个月内,第二次宣称国阵政府愿意增建华小,且这次“讲到做到”,教育部长马哈基尔随即宣布批准增建10所新华小,另外搬迁6所微型华小。


但我相信仍有一些华裔“顽固分子”抱着半信半疑的态度来看待首相的承诺,他们怀猜测政府会否落实这个承诺,希望首相用事实来改变这些“顽固分子”的刻板看法,让这16所华小在下届大选前全部上马兴建。

说到华小须重视国语,那是毫无疑问的事,因为国语是华小的必修科,每周上课节数由教育部规定,不由得华小不重视。

且据说,由于华文师资不足,一些华小在不得已之下,把“次要科”如音乐、体育、图工等也交由国语老师教导,于是华小即使想不重视国语也不行,所以请首相放心,华小非常重视国语,何况也不宜把华小是否重视国语与增建华小挂起钩来,毕竟增建华小是政府的责任,也是华裔公民应该享有的权利。

171102A11_C3193-0.jpg

可以肯定地说,各类型学校,包括独中都非常重视国语,因为大家都要学生在终极考试──SPM试中考得国语优等,唯有在SPM中考得国语优等,才有望进入国立大学,或获得奖学金、贷学金。

不打算升学的,也必须有国语优等的成绩才有望进入公家打工,吃皇粮,因为有这样的需求,所以也不由得华小不重视国语,他们都努力学习国语,首相真的毋庸担心。

也因此,国阵政府也很应该对重视国语的华裔学生投桃报李,哪就是在各方面优待国语考获优等的华裔学生。

努力不获重视

长久以来,华裔学生抱怨政府对他们不公平,他们虽然重视国语,也考获国语优等,但政府却不重视他们的努力,不但没有给他们优待,甚至连平等的对待都没有。因为国语是马来学生的母语,所以马来学生学习和考国语就已占了先天的优势,要考到优等可谓事半功倍,且他们往往因国语考到优等,甚至只考到次等而获得优待,比如国立大学优先录取他们,奖学金和贷学金优先颁发给他们,公家优先录取他们等。

反观华裔生,国语不是他们的母语,于是学习和考国语就是事倍功半的事,须付出比马来学生多好几倍的努力,可惜的是他们的国语考到优等时,却不能保证可以进入国立大学,也难获得奖学金或贷学金,也很难进入公家打工,却眼看国语成绩不如他们的马来同学得到这些,这不是很不公平的事吗?

于是乎,久而久之,华裔生难免抱怨说,我们这么重视国语,努力学习国语,但政府却一点都不欣赏我们对国语的重视,也不重视我们的努力。(南洋商報評論*羅漢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6-8-2025 03:24 PM , Processed in 0.151107 second(s), 3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