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hhho 于 18-5-2015 01:06 PM 编辑
碧桂园称将聘顾问评估海外投资风险
《广州日报》旗下月刊《粤商》在最新一期刊物中,介绍粤商企业“走出去”的心得。
该篇介绍碧桂园的报道主要讲述公司在马来西亚所面对的机遇和风险,也描述碧桂园马来西亚区域总裁阮家声与柔佛苏丹打交道的细节
首个大举进军柔佛依斯干达特区的中国房地产商碧桂园称,将聘请外部顾问,专门评估公司的海外风险控制。而且,对于每一个新进入的国家或地区都会认真研究,从小项目或合作项目做起积累经验,然后才择机向前推进。 中共广州市委机关报《广州日报》旗下月刊《粤商》在最新一期刊物中,刊登题为“碧桂园杨国强爱恨马来西亚”的文章,讲述碧桂园为何调整海外发展策略,并称“在马来西亚经历了大起大落”的碧桂园最终回归冷静和稳健风。杨国强是碧桂园创办人,祖籍广东顺德,上个世纪90年代于广东发迹,身价估计达千亿元人民币。 《粤商》本期以“粤商掘金一带一路”为主题,刊登多篇投资“一带一路”的报道,介绍粤商企业“走出去”的心得。该篇介绍碧桂园的报道主要讲述公司在马来西亚所面对的机遇和风险,也描述碧桂园马来西亚区域总裁阮家声与柔佛苏丹打交道的细节。 报道说,在集团工作11年、35岁的阮家声,获得杨国强的充分授权,在先后对吉隆坡、槟城、马六甲、沙巴和柔佛州依斯干达做了深入考察后,最终看上了依斯干达。 马航失联打击“三分天下”壮志 于是,碧桂园在2013年1月花了八亿令吉(三亿新元)购买依斯干达一块出海口的57英亩填海地,开发金海湾项目,预计总投资150亿元人民币(32亿新元)。同年,项目推出之后,创造开盘一个月内销售6000套的记录,91亿元人民币的月销售额甚至超过项目所处的马来西亚新山全市一年的销售额。当时,碧桂园总裁莫斌还宣称,希望未来五年实现“三分天下”,即海外市场、广东省及广东省外的国内市场三足鼎立;未来10年,海外市场和国内市场实现“二分天下”。 岂料,2014年情况有变,受马航飞机失联事件影响,碧桂园海外销售数据随之暗淡下来。报道称,据碧桂园方面提供的数据,截至2014年12月31日,马来西亚项目的合同销售约为人民币26亿元,远低于2013年的过百亿。而当初“五年内三分天下,十年占半壁江山”的雄心壮志,也改口成“五年内海外资产占集团总资产不超过10%”。 报道还说,碧桂园在马来西亚的烦恼还包括第二个项目“森林城市”自2014年6月起就暂停施工,因为依靠填海而成的“森林城市”项目靠近新加坡领土,新加坡要求马来西亚提交环境影响评估报告,直到2015年1月,该项目才得以继续施工,但代价是缩减30%的面积。 报道说,如何适应海外的游戏规则,是中国企业出海的最大难题之一。碧桂园的马来西亚项目,一开始进展异常缓慢。后来阮家声认识了负责柔佛苏丹一切经济事务的苏丹管家,还派出碧桂园的设计和施工团队,帮忙修葺苏丹官邸园林。同时,在阮家声的牵线下,杨国强还三次邀请柔佛苏丹等人到中国参观碧桂园项目。杨国强还让自己的私人厨师为苏丹烹饪。此后,当地政府为碧桂园项目审批提供了一站式便捷服务,原本一年半到两年才能完成的手续缩短到半年内就解决了。碧桂园在马来西亚复制了在中国国内的快速打法,从项目报建、示范区开放仅用了四个月,从拿地到销售去化率超六成仅用了七个月。 至于买家方面,报道引述碧桂园相关部门称,29.5%是马来西亚人,15.3%是新加坡人,46.3%是中国人。何以近半买家是中国人?报道称,碧桂园采取海陆空轰炸式的销售模式,为鼓励中国客源到马来西亚购房,公司还给每名老业主补贴2000元人民币,用飞机把客户送到海边,亲身体验金海湾项目。2014年5月,碧桂园还推出中国首个海外生活4S服务旗舰店,为客户提供涵盖置业、投资、移民、留学等领域的全球咨询服务。 报道称,阮家声很会讲故事,他不停用“深圳—香港”模式刺激中国看房客。“如果把新加坡比作香港,那么新山就是深圳,新加坡对于新山的辐射效应完全可以让我们创造出一个深圳式的地产奇迹。”阮家声知道,中国投资者需要这样的暴富故事。 - See more at: http://www.zaobao.com.sg/consume ... story20150514-479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