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尊敬的刘素云老师之学佛人的榜样 ~'~ 「 釋迦所以興出世,唯說彌陀本願海 」
[复制链接]
|
|
楼主 |
发表于 1-7-2023 11: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7-2023 11:48 PM 编辑
第二點體會,真正懂護法、會護法的人難得一遇
這是我十幾年經曆的切身體會。真正懂護法、會護法的人難得一遇。
我說這話是得罪人的,會讓一些護法居士傷心的。
我們這麽辛苦地護持你,老師你咋這麽說呢?但是我得說真話,真的是我真實的感受。
現在的護法,多數是護人不護法。有的連人都護不好。
就說我身邊的護法居士吧,沒有一個對我不好的。對我好就是對我好,我不能說沒良心的話。一個沒有良心的人,那還叫人嗎?
但是她們真的不懂護法、不會護法。不是她們不想做好,是因爲不懂、不會,所以做不好。
什麽叫不懂、不會呢?就是不知道護持的弘法人她需要什麽,一味地在物質生活上下功夫。
比如:房子給你整大的;衣服、鞋給你整多多的;還有那些營養品、保健品都給你準備足足的。
她們弄這些,浪費人、财、物,這些都不是我所需要的。
我說多了,怕傷護法居士的心,讓人家覺得這個人怎麽這麽難伺候、不識擡舉;我說少了、說輕了,她們不聽,以爲我是在客氣。
其實就以我自己爲例子吧。
我是一個生活極其簡單的人。穿的,舒服、大方、得體、寬松,就可以了。啥名牌不名牌的,我一個也不認識。
吃的,軟乎一點的,熱乎一點的,适合老年人的口味,一菜一飯就可以了。
弄得太多,吃到肚子裏成了大雜燴,老年人會不舒服的。
你們看我說的是不是大實話?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7-2023 11:5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2-7-2023 12:00 AM 编辑
說到護法,我得告訴大家,在我身邊護法,真的不容易。我舉幾個例子吧。
比如說,那些年我在哈爾濱,刁居士和大雲在我身邊護持。應該說這個緣分不錯,但是有好多結善緣的機會沒結上,反倒結了惡緣。
那時候,我就聽有的同修說,老師沒牛,護法牛起來了。
她們是不是真牛呢?不是。不是她們發自内心地想要牛。
但是她們的做法呢,确實給人留下了牛的印象。
誰的責任?我的責任。
爲什麽呢?我不是說客氣話。
第一,是我沒有立規矩。
我這個人吧,就沒有給别人立規矩的習慣和想法。
我自己也沒啥規矩。沒有規矩,自然不成方圓。
第二,我發現問題了。
什麽問題呢?就是她們有時候接别人的電話,說話的口氣很沖。
這不就是牛嗎?發現這個問題以後,我沒有及時解決,隻是輕描淡寫地跟她們說 “ 以後不要這樣跟人家說話 ”,就過去了。
第三,我護短。
隻要有人說刁居士和大雲如何如何,我立馬站出來給她們說話,護着她們。所以有人說過,你真護短。
因爲我怎麽想的呢?她們在我身邊當護法,實在是不容易。
因爲當時的情況就是那樣的,很多人都想見我,安排不了。
這樣呢,她們就難了。不讓誰見,誰都不高興。這不就得罪人嘛。
所以,我體諒她們的難處。歸根結底,還是我們幾個人缺少智慧,沒把這個問題解決好。
我這些年接觸了幾個護法,我是這樣感覺的:她們的真誠心是一樣的。
說實在話,你說她們在我這得到什麽了?我想,她們從我這得到的就是多操心、多費力,外加多費點錢。
給大家舉個例子吧。
比如說,我在哈爾濱,大雲家有一台車簡直成了我的專車。
長途車,那就是海林開;短途車,大雲開。
有一天,我發現那個車換了,原來那個車是四個圈的。
我就認識四個圈。隔了一段時間,不長時間,又換了一台,還是四個圈的。
我就奇怪了,爲什麽要換呢?我就問大雲:“爲什麽要換車?”
大雲這麽告訴我的,她說:“海林說了,後買這台車比前面那台車大一号,座位寬敞一點,老年人上下車方便。”
你看看,如果不爲了我,人家幹嘛好好的一台車要換哪,還不是我惹的禍嘛。
海林考慮,劉姨年歲大了,前面那個車有點擠巴,坐長途不舒服,所以給我換了一台車。
他們有些事情考慮得非常周到。
比如,我每一年都要去五大連池祭奠覺悟法師。在這之前,他們把鮮花都給我準備好了,什麽都不用我操心。
所以,他們爲我所做的一切,有些是不爲人所知的。
大家看到的就是她們攔着,不讓見我。看到這個多一些,所以就對她們的意見很大。
我來到這個道場以後,過了一段時間,一兩年吧,菩提心跟我說,她說:“老師啊,現在我理解刁姨和大雲姐當年的難處了。”因爲現在輪到她了。
要見我的人也是很多呀,她攔着了,所以她體會到刁居士和大雲當年的苦衷了。
所以,在這裏,我希望同修們對我身邊的護法居士,包括過去的和現在的,要多多理解、支持和感恩。這是我說的第二點體會。
下面接着說,我現在的護法居士菩提心,從去年五月份我老伴子往生之後,她開竅了,上道了,知道該怎樣護法了。
我告訴她,“ 你隻要知道我需要啥,你才能是一個合格的好護法。”
我告訴她,“ 我就需要兩個字——時間 ” 。畢竟我已經七十多歲了,阿彌陀佛還給我多長時間,我不知道。時間對我來說,真是太寶貴了。
我要在我有生之年完成我三個使命:
第一,把一個真實的上淨下空老法師介紹給一切有緣衆生。
第二,弘揚《無量壽經》會集本和淨土念佛法門。
第三,建六和敬道場。
我之所以說,我現在的護法居士開竅了、上道了,是她開始懂我了,真的開始知道怎樣護法了,能夠護持到點子上了。我感到很欣慰。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7-2023 12:0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點體會,真正發心護持正法的和真正發心弘揚正法的難得一遇
過去,老法師說過,“ 學生找老師難,老師找學生更難”。
現在,我這樣跟大家說,真正發心護持正法的找真正發心弘揚正法的難,真正發心弘揚正法的找真正發心護持正法的更難。這兩者真的是難得一遇。
在這裏,我可以毫不謙虛地說,這難得一遇的機緣讓我和菩提心遇上了。感恩諸佛菩薩的慈悲加持!
2019年的下半年,是不平凡的,是驚心動魄的。表面上看是風平浪靜的,實際上是濁浪滔天。就像一個大舞台,每個人都在台上表演,表演不同的角色。
這半年誰最難?菩提心最難。
我心裏作了這樣的準備:煉吧!一是煉趴下,二是煉成了。
半年的惡煉,注意我用的是“惡煉”,煉成了。
她起到了定海神針的作用,挑起了大梁。
我們建六和敬道場有希望了。
我真的很慶幸,在我艱難的弘法路上,有菩提心這樣的護法居士相知相伴。多生多劫的緣分吧。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7-2023 12:0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點體會,護法與弘法的坦誠相待難得一遇
半年前,我對護法居士菩提心說,在這個道場,别的人咱們先不說,就說咱們兩個人,能不能做到坦誠相待?如果能做到,我留下;如果做不到,我走人。
菩提心是一個率真的人,她立刻回答 “ 我能做到 ”,給了我信心。
我們這個道場,說小也小,說大也大。
不管道場大小,有個好的道風非常重要。
我這樣跟菩提心說,“ 在我們這個道場,所有的事情都公開透明,沒有掖着藏着的,處理問題對事不對人。在處理問題的過程中,大家都共同得到提高。”她贊同我這個說法,我們達成了共識。
半年多的實踐檢驗,證明我們兩個都做到了。
做到了什麽?真正地坦誠相待。
結果是什麽樣呢?結果是出現問題及時溝通、及時解決,不積壓矛盾,努力做到人人心情舒暢,這爲建六和敬道場奠定了比較堅實的基礎。
實踐證明,護法和弘法坦誠相待,既利于護法,也利于弘法,是一舉雙得的好事情,而且這種坦誠相待是完全可以做得到的。
過去,前一年多吧,我們倆有個約定:什麽事情,如果我說過三次沒有達到共識,她不接受,我就不再說了,不會說第四次的。
現在,她告訴我,“老師,你不用說三次了,你說一次就可以了。”就是說,我現在隻要說一次,她就接受了,就去做了。這是一個很大的進步啊。
多一點大公無私,少一點私心雜念。
認識問題、處理問題,多想想對方的感受,多替對方着想,沒有什麽問題不可以解決。
無論對人、對己、對事,都要用真誠心。
每次我都說,真誠心重要啊!
别人對你真誠,你要用真誠心;别人對你不真誠,你還是要用真誠心去對待别人,而且這個真誠心還要加倍。這麽做就對了。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7-2023 12:1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爲什麽說了這麽一大段關于護法和弘法的内容?
是從我護法居士的身上看到了發菩提心多麽重要。
發不發菩提心,是真發還是假發,作用和結果真的是天差地别。
我來到這個道場兩年多了,快三年了。
菩提心的變化可以用突飛猛進來形容,這是大家公認的,不是我吹捧她。這是有目共睹的事實。
她爲什麽變化這麽大?因爲她把菩提心發出來了。
她真正發菩提心,應該是在我老伴子往生之後,一頓翻天覆地的大折騰,把她折騰明白了。
她開竅了,上道了,知道自己該幹啥了,真正的菩提心發出來了。這是我的幾個感受。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7-2023 12:1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2-7-2023 12:17 AM 编辑
借這個機會,我還想說明一個問題。
就是現在我老伴子走了,可能有同修,特别是哈爾濱的同修,關心我回不回哈爾濱。
借這個機會,我說說我是怎麽想的。
老伴子走了,我回不回哈爾濱?這個問題我曾經思考過。
因爲當時老伴子來這個道場,就是這裏有居士發心幫我護持老伴子,照顧老伴子。
那現在老伴子走了,我是不是就該回哈爾濱了呢?我是這樣想的,我暫時沒有回哈爾濱的這個決定。
爲什麽?有這麽幾條原因吧。
第一個原因,建六和敬道場剛剛起步,這裏有建六和敬道場的基礎和緣分。不能在這個時候,我甩手不管。
第二個原因,我的選擇原則是,哪裏有利于我爲衆生服務,我就留在哪裏。
我不是挑地方,不是說地方如何如何好,我就選這,不是的。
是哪裏有利于我更好地爲衆生服務,我就選擇哪兒。
我覺得現在我所在這個道場,對我爲衆生服務有利。
第三個原因,這裏的道場、護法居士滿足了我唯一的一個要求——能夠保證我的時間。
大家想一想,這兩年多,我講了70集,講了33集,又講了《茶餘飯後》等等,這需要時間哪。
如果沒有時間,我完不成這些,寫講稿絕對是需要時間的。
所以,我覺得這個道場和護法居士能滿足我這個要求,保證我的時間。
第四點原因,我不想讓任何一個人因爲我而生煩惱。
我說這句話,很多同修明白我在說什麽意思,也可能有同修不明白我在說什麽意思。
我剛才想:這一條,我說不說給大家聽?我想沒必要隐瞞。
我怎麽想的我就怎麽說。如果因爲我,有一個人生煩惱,那不是我願意看到的。
這四條原因我都說給大家聽了。
那有同修可能說了,你是黑龍江人,你是哈爾濱人,你是不是把你的家鄉忘了?不是的。
我不是一個忘恩負義的人。畢竟是黑龍江那片黑土地養育了我,是我的家鄉,我不會忘記家鄉的父老鄉親。
但是,如果我現在這麽做有利于大家,當然也包括我的父老鄉親。
從疫情發生的那一天起,我就一直在關注着黑龍江的情況。
現在看到黑龍江成了全國的重災區,我很心痛。
我希望學佛的同修們能夠老實念佛、回向,用這個來幫助我們的家鄉、父老鄉親早一天走出這場災難。這是我對大家的期望吧。
當然,我也在做。每天我在念佛給家鄉的父老鄉親們回向,希望他們早日走出災難。
借這個機會,我把這個問題說給大家。
因爲我知道有人希望我回哈爾濱,有人不希望我回哈爾濱。希望、不希望都沒關系,都是一樣的。
我自己會拿個主意,我該回還是不該回,我什麽時候回。
但是我告訴大家,我沒有忘了我自己的家鄉。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7-2023 12:2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我想就我們今天交流、分享的題目—— “ 菩提之心 成佛之本”
談談有關發菩提心的幾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什麽是菩提心
要發菩提心,首先要知道什麽是菩提心。這個我們說過多次了,爲了加深印象,我們還得繼續說。
如果大家不知道什麽是菩提心,那何談發菩提心呢?
《觀無量壽佛經》是我們淨土五經裏的一部經典,在這部經典裏,對什麽是菩提心論述得比較詳細。
《觀經》是這樣講的:“ 若有衆生。願生彼國 ” ,要 “ 發三種心 ” 。
何爲三種心?“ 一者至誠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發願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國。” “ 彼國 ” 就是西方極樂世界。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7-2023 12:2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們具體解釋一下這三心。
(一)至誠心
“ 至 ” 是極、最的意思,表程度的,“ 誠 ” 是實在的意思。
至誠心,從字面上來解釋,就是心實在到了極處,沒有一點虛假之處。
換個說法,至誠心就是真誠的心,就是善導大師所講的 “ 真實心 ” 。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待人、處事、接物都要用真誠心,不是說,我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我用真誠心,平時我就用虛僞的心,那不叫真誠心。
真是不假、不變,誠是不虛、不妄。
真誠心就是一心。
有虛有假,有真有妄,那是二心,那不是一心。
真誠心是發菩提心的基礎。
我們要在日常生活中學會對任何人、任何事、任何物都要用真誠心,不欺人,不騙人。
要明白這樣一個道理,
欺人就是自欺,騙人就是自騙,損人決定不利己。
不但對自己要用真心,對一切都要用真心。
我覺得這是我們做人的一個基本準則吧。
曾經有人說我傻,說:“你有那麽好的條件不會用,沒占着啥便宜,淨吃虧了”。
尤其是1997年底,我把 “ 官 ” 辭掉以後,連我的同事都說我,“ 你大腦進水了,誰幹這傻事?”我自己倒覺得,我這輩子沒占啥便宜,可也沒吃啥虧。
啥是便宜?啥是虧?誰能說得明白?
舉個例子吧。
十幾年前,有一個人在公共汽車站撿到了一部手機。
那個年頭,手機還是稀罕物呢。樂颠颠地把手機拿回家了,自己用了。
大家想一想,後面該發生什麽樣的事情?也可能是巧合吧,半個月以後,他把自己的手機丢了。
他丢的那部手機要比他撿回來的這部手機好。
大家說,他是占便宜了,還是吃虧了?半個月就回報給他了嘛。
他當時撿人家手機,樂呵呵拿回家的時候,他想沒想丢手機那人啥心情?
這回他丢了,讓他體會體會丢手機的人是什麽心情。一點便宜沒占着。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7-2023 12:3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2-7-2023 12:33 AM 编辑
老法師說 “ 傻人有傻福 ” ,對這個說法,老人家有三段精彩的論述。
我原文抄錄如下,給大家讀一讀。
第一段:
“ 諸位要曉得,諺語所謂 ‘ 傻人有傻福 ’ ,這個傻人他将來作佛了。聰明人什麽?聰明人都堕三途去了。還是傻瓜好!傻瓜是佛菩薩,聰明人是凡夫。我們要搞清楚!可見得世間人認爲傻,實際上不傻,他自己才傻!”
第二段:
“什麽人與人無争?什麽人與世無求?傻人。傻人真正肯聽話、肯放下!俗話說,傻人有傻福。真的,傻福在極樂世界!”
第三段:
“‘傻人有傻福’,阿彌陀佛接引他到西方去了!
一般人自以爲聰明,樣樣都要争,最後都争到三途去了!所以一定要覺悟!”
聽了老法師的這三段話,你能有一點點覺悟嗎?
我不期望這三段話能夠讓你大徹大悟,但是我期望你有個覺悟的開始。
我今年76歲了,在七十多年的人生經曆中,我看到過傻人。
比如,我心目中的三個标準共産黨員:我的父親、公公、姐姐。
他們就是人們眼中的傻人,一輩子沒占到啥便宜。
我也看到過身邊的聰明人,他們确實很精明,有心機、會算計,事事不吃虧。
可我真的也沒看到他們占了什麽便宜。
記得1997年底,我把 “ 官 ” 辭掉了,當時簡直成了爆炸性新聞,轟動一時。
我的好朋友罵我 “ 你大腦進水了?你咋這麽傻?簡直傻透氣了,沒見過傻到你這個份上的人。”
我聽了,我一言不發,不作任何解釋,由你罵去吧,我真是這樣想的。
辭 “ 官 ” 後的那種輕松,那種自在,那種惬意,隻有我自己知道。
我天生就不是當官那塊料。也有人猜測議論:她犯什麽錯誤了?怎麽官被撸掉了呢?他們不知道,沒人撸我的官,是我自己撸掉的。
用得着解釋嗎?完全沒有必要。不管别人怎麽說,我自己心安理得。
我覺得我這個 “ 傻透氣了 ” 的人,也沒吃啥虧呀,而且還占了一個大便宜。
你們知不知道我占的那個大便宜是什麽?猜猜看。
猜不着?你真傻。
我可知道,但是我不告訴你。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7-2023 12:3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二)深心
深是表程度的。深表紮根了,不會變、不會動,拔不動了。
對我們修學淨土念佛法門的同修們來說,就是老實念佛、求生淨土,親近阿彌陀佛的心堅定不移,任何力量都不可撼動了。
今生一定了生死、出輪回、出十法界,這樣的發心是深心。
蕅益大師說,“ 要死盡偷心 ” 。
不要誤會,這裏說的 “ 偷心 ” 不是指偷東西的心。
這裏的 “ 偷心 ” 是指我們修學淨土念佛法門的同修,還想在這個法門之外,再找一條捷徑。
他覺得如果要是念阿彌陀佛不好使,再加上個《大悲咒》,再讀部《金剛經》,《華嚴經》是經中之王,也得讀讀。
你看,這個也舍不得,那個也落不下,這是典型的不相信阿彌陀佛的無比威神之力。
他想多加點,增加點保險度。這樣做恰恰是做錯了,這就叫做 “ 偷心 ” 。
再舉個偷心的例子。
有的同修習氣、毛病現前,造作罪業,有兩種人:
一種人是根本不認錯,不認錯何談改錯?所以學佛路上不進則退。
還有一種人是認錯不改錯,他總會找出給自己開解的理由。
比如說,有人犯了錯,他會說,沒關系,反正就這一次,下不爲例。
真的下不爲例了嗎?沒有。
下次再犯,再下一次也不爲例。這都屬于 “ 偷心 ” 。
深心,就是深信心。
信什麽?決定深信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攝受衆生,對此不要有任何懷疑。我們要斬盡疑慮,我們要死盡偷心。
不要再想别的了,不要再搞别的了。堅定不移地相信、依靠阿彌陀佛的願力,一定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7-2023 12:4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回向發願心
這是《觀經》裏講的 “ 三心 ” 中的第三心。
對于這個第三心——回向發願心,一定要突出兩個重點。
記住,兩個重點。
第一個重點,回向自己今生一定成佛。
第二個重點,回向一切衆生成佛。
兩個重點,千萬别忘了!
什麽是菩提心?上面我說的 “ 三心 ” ——至誠心、深心、回向發願心,這就是菩提心。
如果我們再簡練地概括一下什麽是菩提心,就一句話:
深信切願求生淨土的心就是菩提心,而且是無上菩提心。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7-2023 03:5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2-7-2023 03:55 PM 编辑
第二個問題,爲什麽要發菩提心
關于這個問題,我們今天交流分享的題目——“ 菩提之心, 成佛之本 ”,已經把答案給我們了。
你要成佛嗎?要成佛就要發菩提心,不發菩提心成不了佛。
就這麽簡單。爲什麽?你知道菩提心的可貴之處嗎?它是成佛的正因,往生的正因。兩個正因,這個很重要啊。
菩提心它是成佛的正因,往生的正因。
這個因重要啊。沒有因哪來的果呀?因果因果,因在前果在後嘛。
大家想想,我們熟悉的那八個字 “ 發菩提心,一向專念 ”,誰在先誰在後啊?發菩提心在前嘛。
有同修可能會說,老師啊,你以前跟我們講的是堅守一部《無量壽經》,堅守一句阿彌陀佛佛号,你沒告訴我們堅守 “ 發菩提心 ” 哪?
在這裏,我這麽說吧,是我疏忽,光強調了 “ 一門深入,長時薰修 ” ,忘了強調 “ 發菩提心 ” 的重要性。
在此,我真誠地向大家道歉:對不起!今天講這個專題,也算是一種補救吧,不要忘了 “ 發菩提心 ” 。
我們學習師父老人家講的淨土大經,要特别留意這個 “ 菩提心 ” 。
老人家是多次講到啊,我們不能一劃而過,要引起高度的重視。
大家可能 “ 一向專念 ” 做得不錯,天天勇猛精進。
同修們很重視每天的功課完成得怎麽樣,比如,讀多少部經,念多少佛号,磕多少頭。
這一向專念應該說做得很好,但是往往忽略了 “ 發菩提心 ” 。這就有點麻煩了。
《無量壽經》裏講 “ 三輩往生 ” ,首先是講 “ 發菩提心 ” ,然後才講 “ 一向專念 ” ,證明 “ 發菩提心 ” 比 “ 一向專念 ” 更重要。
發菩提心是你往生西方成佛的正因。
你說,它該有多麽重要啊!
《觀無量壽佛經》裏講 “ 淨業三福 ” 。“ 三福 ” 是一切諸佛淨業正因。
第三福的第一句話就是 “ 發菩提心 ” 。
淨土法門是大乘法門,要發廣大菩提心,你往生西方才能有把握。
這一點我們萬萬不可以忽視。否則你念佛再精進,讀經再用功,最後還是徒勞無益,隻能增長一點點人天福報而已。
所以,告訴大家,發菩提心很重要!
阿阇世王和五百大長者供養四百億佛沒有成佛,就差沒有發菩提心。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7-2023 03: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2-7-2023 04:01 PM 编辑
第三個問題,應該怎樣發菩提心
學佛要找到佛的根。
佛的根是什麽?佛的根就是發菩提心。
“ 菩提 ” 是覺悟、智慧的意思。
爲了幫助大家發菩提心,再把什麽是 “ 菩提心 ” 歸納成十條,簡單地歸納成十條,供同修們參考、對照。
1. 至誠心、深心、回向發願心是菩提心。
2. 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心是菩提心。
3. 真實、究竟、圓滿、覺悟的心是菩提心。
4. 真心、佛心、直心、大悲心是菩提心。
5. 憐憫一切衆生的心是菩提心。
6. “ 四弘誓願 ” 是菩提心。
7. “四十八願”是菩提心。
8. 沒有一絲毫自己的得失利益夾雜,生爲一切衆生,死也爲一切衆生的心是菩提心。
9. “ 一向專念 ” 的心是菩提心。
10. 自己的真心本性是菩提心。
說了這麽多,可能把大家又說糊塗了。
老師啊,這麽多記不住啊,怎麽辦?再精練。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7-2023 04:0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2-7-2023 04:10 PM 编辑
怎樣發菩提心?換句話說,發菩提心的人是什麽樣子?
這樣說,可能同修們能夠更好地對照自己,看看自己發了菩提心沒有。
我把發菩提心的人是什麽樣子,歸納成六條,方便同修們對照。然後我們再把它簡練。
第一條,無我了。
這個好記,無我了。
把自己完完全全交給阿彌陀佛了;
是深信、切願、笃行,一心一意求生西方極樂世界;
對西方極樂世界的向往、希求,是人生的唯一目标、唯一方向。
這是無上菩提心。
注意 “ 唯一目标、唯一方向 ” ,不是 “ 第一目标、第一方向 ” ,它是有區别的。
這是第一條,發菩提心的人就是這個樣子。
第二條,心真誠到極處,一個妄念都沒有。
如果我再給它加上一句,這個不算,供同修們參考。
“ 一句謊言也不說 ”。心真誠到極處嘛,一個妄念都沒有,一句謊言都不說。
第三條,六根接觸六塵,決定不受污染。
身清淨,心清淨。平等慈悲一切,沒有傲慢,把一切衆生都看成是諸佛如來。
第四條,發了菩提心,所有一切罪障都消除了。
這條好不好?大家聽了高不高興?
你發了菩提心,而且是真的菩提心發出來了,你所有的一切罪障都消除了。
你們不老要消業障嗎?怎麽消?念阿彌陀佛,發菩提心不就消了嘛。還這消那消,到哪去消啊?坐在家裏就能消。
沒有冤親債主,所有一切冤親債主都因你發菩提心而得福了。
這句話明白沒有啊?你把那個冤親債主都救了。
你這個菩提心一發,意義大了。好好聽着吧。
菩提心一發,就出十法界了。
你現在要發了真正的菩提心,你自己就告訴你自己,你出十法界了。
菩提心一發就成無上道,就入圓教初住的位置,用這個心念佛決定往生淨土。
就這幾條你要聽明白了,你能不成佛嗎?隻要你做到。
第五條,有一絲一毫貪瞋癡慢疑的念頭都不是菩提心。
這個标準可高。
隻要有一個衆生,你不喜歡他、讨厭他、瞋恨他、不想度他,你就沒有菩提心。
惡鬼、惡魔現前,也愛他、幫助他,這才叫菩提心。
能不能做到?惡鬼、惡魔去折騰你,你還照樣愛他、幫助他,你這是發菩提心了。
第六條,“ 以戒爲師,以苦爲師 ”。
物欲淡薄,過清苦生活。五欲六塵、花花世界,決定不受誘惑。
現在啊,别說這花花世界了,上一趟超市,我估計都能被誘惑。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7-2023 04:1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個問題,怎樣落實和保持菩提心
發菩提心貴在落實和保持,不能是一紙空談。
怎樣落實?
老法師教誨我們,淨宗同修要修五個科目——三福、六和、三學、六度、普賢十願。
關于如何修學和落實這五個科目,我在之前多次和同修們交流分享過,已經比較詳細地說過了,在這裏就不重複了。
我要和同修們說的是,如果你落實了這五個科目,就是菩提心圓滿的落實。你落實了幾個?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7-2023 04:1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再說說,怎麽樣保持菩提心。
《華嚴經》上說,“ 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名魔業。”
看了這句話,真的吓了我一跳,也不理解。
怎麽修各種善法還成了魔業呢?這話确實說得很重。
“ 諸善法 ” 都包括什麽?布施,拼命地财布施,以爲布施得越多,功德越大。
還有法布施,無畏布施。不管布施的是不是如法,反正我是布施了。
還有持戒精嚴、威儀不犯,修忍辱,修精進,修禅定,還有念佛,等等,這都是在 “ 修諸善法 ” 。
但是,如果你忘失了菩提心,你修的這些是什麽?是魔業。
哎呀,太吓人了!這還了得?!這樣修來修去,修成了魔,不是修成了佛。
可見,發菩提心是多麽重要,保持菩提心是多麽重要!
這節課聽完了,千萬别白聽啊。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7-2023 04:2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2-7-2023 04:21 PM 编辑
《無量壽經》“ 三輩往生第二十四品 ” 講到 “ 上輩 ” “ 中輩 ” “ 下輩 ” ,“ 三輩往生 ” 一個共同的條件是 “ 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 ” ,這是本經之要。
我們切記,發了菩提心要保持,更不可忘失。每天二十四小時,念念不失菩提心,念念不離菩提心。
這樣,你與佛的心、佛的願、佛的行就完全相應了,你怎麽能不成佛呢?!
我們要把握這一生最好的機緣,決定成就圓滿菩提。
決定成就的方法很簡單,就是 “ 發菩提心,一向專念 ” 。
發菩提心就是真正發願求生淨土。
這一生中,我什麽都不要,就要西方極樂世界。什麽都不求,隻求見阿彌陀佛。這個心就是無上菩提心。
我剛才說,給大家概括簡練,聽到這你們聽懂了,自己就會概括了。
這一生我什麽都不要,就要西方極樂世界 ;這一生我什麽都不求,隻求見阿彌陀佛。這個心就是無上菩提心。
好不好記?
菩提之心
成佛之本
大事因緣
莫過于此
你發菩提心了嗎?
這節課我們就交流分享到這裏。
感恩大家!阿彌陀佛!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1-7-2023 08:3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1-7-2023 08:3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1-7-2023 08:5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1-7-2023 08:54 AM 编辑
劉素雲老師《沐法悟心》 第5集
開智慧眼 得光明身 (1) 2020年4月17日
尊敬的各位同修:
大家好!阿彌陀佛!
今天,我和同修們交流分享的題目是 “ 開智慧眼 得光明身 ” 。
《無量壽經》必成正覺第七品中的偈頌中有這樣四句話:
“ 開彼智慧眼。獲得光明身。閉塞諸惡道。通達善趣門。”
這四句話對于我們修行人來說,尤其是對我們修淨土法門的同修們來說,都是非常迫切需要的。
我們先來說說第一句,“ 開彼智慧眼 ”
智慧眼是五眼之一。《金剛經》曰:如來有五眼,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智慧眼就是慧眼。
那有同修聽到這,可能會問,說老師啊,那個慧眼的後面還有法眼、佛眼,那不是更高級嗎?爲什麽不說開彼法眼和佛眼呢?
我告訴大家這個答案:因爲法眼消業,佛眼滅業。
那消業、滅業靠什麽呢?靠智慧。智慧就是戒定慧。
智慧現前,不但能消業,而且能滅業。
所以說 “ 開彼智慧眼 ” 很重要。
開,就是開佛知見。
諸佛如來出現在世間,唯一的大事因緣就是開佛知見。
諸佛開示佛的知見,衆生悟入佛的知見。
衆生具有佛的知見,即是開發了本有的智慧德相。也就是我們這裏所說的 “ 開彼智慧眼 ” 。
“ 眼之用爲見,故常以眼表見。” 經常有這樣的表述,“ 般若如目 ” ,眼目那個 “ 目 ” 。
這就是說,六度裏般若就好比是眼睛,其他的五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如盲。
哪個 “ 盲 ” 呢?盲人的那個 “ 盲 ” ,看不見。
這話意思很深,不太好理解。
爲什麽這麽說呢?簡單解釋一下,這前面的五度,如果你沒有智慧,可能有這兩種情況:一是你做對了,這五種都是世間的福報;如果你做錯了,這五種都是世間的罪過。
如果你有智慧,你就完全明了,完全通達了,不至于做錯事情。
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都需要智慧。
比如說布施,真有大施主啊,百萬、千萬地布施、供養。
供養對了,護持正法,功德無量;供養錯了,助長貪念,斷其法身慧命,害人不淺。
更有甚者,助纣爲虐,造極大罪業,施者、受施者,雙雙造的是地獄因。
布施真的需要智慧。沒有智慧的布施,布施的越多,造的罪業越重。
比如說,前一段時間,有人不辨是非,網上挂個啥,就盲目地跟着轉發。這就是因爲沒有智慧眼。
人家造罪業,他跟着當幫兇;人家下地獄,他随後就跟進去了。
自己還不知道自己是怎麽入地獄的。你說可憐不可憐?
再比如持戒,持戒也得要有智慧。
有智慧才能知道這個戒應該怎麽個持法。
有智慧的人,知道每條戒律都有開遮持犯。
沒有智慧的人,該持的時候不持,該開的時候不開,死在戒條上了。完全錯了。
還有,一定要懂得持戒的目的是什麽?持戒的目的是因戒得定。
要知道持戒是幫助你得定的。
沒有智慧的人,不知道戒律是幹什麽用的,天天拿戒律去戒别人,批評這個犯戒,罵那個不守戒,他不知道戒律是戒自己的,不是戒别人的,這樣的人,雖然是受了戒,但他得不到定。
不但得不到定,還因爲批這個,罵那個,造了不少口業。
想一想,我們真的持戒了嗎?沒有。
真正持戒的人不造口業。
還有的人自以爲自己的戒行很高,宣揚自己持戒持得好。
他的目的是什麽呢?目的是讓别人贊歎他,供養他。拿戒律去騙别人,造作罪業。
遇到這樣的人,要提高警惕,不要上當受騙。
所以,哪一樣都要有智慧。
有智慧的人,心是清淨的,心是不動的,他所做的沒有一樣不如法。
有智慧的人,不會閉着眼睛跟風跑,輕而易舉就上賊船的。
沒有智慧的人,常常犯過自己還不知道,這叫愚癡。
所以 “ 開彼智慧眼 ” 比什麽都重要。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