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soonpeng-

旗袍唐装不是汉人的传统服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8-1-2010 03: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ater-ice 于 8-1-2010 03:41 PM 编辑
回复  water-ice


   

此話有誤,李世民血統百分之百是漢族,因為血統算是父系,而血緣才是母系。 ...
鏡花歲月 发表于 7-1-2010 11:08 PM





百分百?百分百的定义是?
李世民祖母是鲜卑族
父系也算有一半鲜卑族的血统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8-1-2010 06: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樓上這位弟兄,你是受了那一些學術論文的誤導?^_^
說李世民不是漢人的那一編文章,你真的相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8-1-2010 09:1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21# water-ice


    根据全球最大姓氏網——李氏網公佈的《李氏源流世系通表》,李世民為天下李氏公支祖第九十六代旺祖,黃帝第九十五代子孫。
    依廿四史中記載,李世民父系是漢民族,是西凉武昭王李暠直系後裔,其曾祖李虎是西魏北周開國功臣,祖籍隴西。
    李世民的父系祖先是漢族,他理所當然是漢人。你的論調和之前有人認為客家人南遷後和南方土著通婚所以客家人不是漢人的論調幾乎同出一轍。漢族宗族觀念是族姓隨父,這是具有科學性的。幾千年來,中國人的姓氏基本上都是依父系傳递,姓氏的傳递方式與人類男性Y染色體的遺傳方式一样,都是以父傳子的方式垂直傳递,所以母系不是漢族對血緣認同基本沒有影響。客家人和異族通婚的情況其實不多,有的話也是多為漢族男子和少民女子結婚,所以也是一樣的道理。因此就算李世民的母系血緣是鮮卑,但父系血緣是漢族,他還是漢人。
     除此之外,就算你在血緣上執意認為李世民不是漢人,但是大家不要忘了除了血緣認同之外,還有一點很重要的就是文化認同。難道唐文化是胡人文化?這點恕我難以苟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8-1-2010 09: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樓上這位弟兄,你是受了那一些學術論文的誤導?^_^
說李世民不是漢人的那一編文章,你真的相信?
枫中之人 发表于 8-1-2010 06:16 PM



没看过相关的论文
只是看过李世民的族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8-1-2010 11:3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21# water-ice


看來你誤導我的話了,我說百分百血統是漢族那個百分百的意思是“肯定”的意思,不是“數字上”的意思。

血統含義概念就如父系社會的姓氏一樣,假設你父親姓李,你母親跟祖母姓張,你總不能說我李家血統只有四分之一吧?血統是父系傳遞概念。或者你應該說李世民是含鮮卑人血緣才正確,但血統上他肯定是漢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8-1-2010 11:5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鏡花歲月 于 9-1-2010 12:07 AM 编辑

另外李世民有沒超過一半鮮卑血緣很難說,下面資料我列出啦,你自己算或等那位數學高人來算

李昺是100%的汉族血緣,李昺妻子是独孤元贞
元贞的爸爸独孤信祖先是光武帝后裔度辽将军刘进伯,因为数代居住在匈奴,又数代居住在河南,所以母系可能有匈奴人、鲜卑人、汉族人。
元贞的妈妈是独孤信的姬妾崔氏,汉族
窦毅,是匈奴化的汉人,是东汉窦章之后,亡入匈奴为部落大人,后入中原
襄阳长公主父亲宇文泰都已经入中原数代,母亲是冯翊公主(元修的妹妹)、姚夫人、还是鲜卑族叱奴(狼)氏不清楚。

其實討論李世民的血緣沒意義,因為不論漢族還是鮮卑族群歸類都是隨父,最近很多無聊的人喜歡拿李唐含鮮卑的血緣說事,如果因李唐含鮮卑就算是鮮卑族,依那種理論那北魏更可以說就是漢族政權,北魏的母系很多是漢族,那么我們可以說北魏是漢族的嗎?無聊。


看看北魏血緣吧,北魏在歷史上算是鲜卑政权吧
文成帝拓跋浚-李氏(汉)
生献文帝拓跋弘
献文帝拓跋弘-李氏(汉)
生孝文帝元宏
孝文帝元宏-高氏(汉)
生宣武帝元恪
宣武帝元恪-胡氏(汉)
生孝明帝元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9-1-2010 01:0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24# water-ice


   
没看过相关的论文
只是看过李世民的族谱



今天華夏的歷史,那些是真那些是假已經說不清了。

其實我們祖先們寫歷史是很有原則的,當中的可信度非常之高,堪稱世界之最。

這一切,在一部書出現之后就完全改變了。變成完全不懂真偽,是非可以顛倒。

這部鼎鼎大名的書,就叫《四庫全書》!

乾隆修完《四庫全書》后,華夏的歷史很多已經真假難辨。

所以李唐的族譜被動過甚麼手腳,我們不知道。

但是今天很多歷史學家在做考證的時候所引用的材料,都是《四庫全書》刊印過后的材料,
結果出來一個很奇怪的現象:

我們歷史上的名人、偉人,我們的政治家,我們的民族英雄,居然都不是漢人!

當中就包括李世民同學、李白同學、秦王朝的贏政同學和日月重開大宋天的--朱元璋同學。

當我們用心的去思考一下,你不覺得這一切很詭異嗎?

那些做這方面研究考證的學者,你不覺得他居心叵測嗎?

那你也一定要問:既然史料都不可信,那怎麼辦?

答案是:

如果要真正的了解我們祖先完整的過去,我們只好一起祈禱另一部書重新面世,

那就是:

《永樂大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9-1-2010 10:5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27# 枫中之人


怎样说呢
只要是人编写的,都可能出现自身观感和偏差,加上在君主专制的领导者带领下
删改些对于自族不利的书籍或字句,也属于正常。这就像我国政府作风
四库全书出现偏差/删改,永乐大典也可能出现相同的问题。
历史总是胜利者所写的

其他人不清楚,但是李世民我认为他是混血儿
我本身认为,史书传了酱多年,经过多次战乱,有些遗漏或不合逻辑(关于李世民),可能是后人在加以补充导致的,
所以觉得开挖古人坟墓更加能补充现今的史书
像关于唐太宗李世民的问题,只要乾陵成功出土,就可以解释一切疑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0-1-2010 12:4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枫中之人


怎样说呢
只要是人编写的,都可能出现自身观感和偏差,加上在君主专制的领导者带领下 ...
water-ice 发表于 9-1-2010 10:54 PM


他是混血儿没错。。。

但他爸爸是汉人,他就是汉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0-1-2010 01:2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26# 鏡花歲月


    血缘随父,这没意见
只是觉得李世民血统,鲜卑族至少占有一半,
之前我就问了,你们觉得汉族的定义是,有其他族群的血统,也算是汉族?
接下来这只是我个人意见,跟以下假设有关
为什么认为有一半呢,除了祖母以外是鲜卑族以外,那时代的名门望族尤其是掌权的大家族,存在很多政治婚姻,
虽然李世民的父母都是汉族的后代,但在其他族群的政权当官,很大可能与他们的贵族通婚,
所以让我觉得鲜卑族的血很可能还多过汉族的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0-1-2010 01:2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29# ong_alien69


看你的标准咯
我就觉得算是同时拥有两个国籍的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0-1-2010 02:1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鏡花歲月 于 10-1-2010 02:43 AM 编辑

回复 230# water-ice


    你没看清楚226楼吗?他祖母就的母親就是漢族,而他祖母的父親独孤信祖先是光武帝后裔度辽将军刘进伯因为数代居住在匈奴,又数代居住在河南,所以母系可能有匈奴人、鲜卑人、汉族人。基本上不能把他祖母作為他含那3/4鮮卑族血緣說法裡的1/4。就算當独孤信是鮮卑人李祖母帶給李鮮卑血緣最多只有1/8或甚至更少。

至于李世民母親的母親是什么族不可考,但他出身大約大约550年前后孝文帝提倡鮮卑人跟漢族望族通婚之后有50-60年之間,這期間幾代你敢說他沒跟漢族通過婚或100%是鮮卑族?而且而他外公窦毅,是匈奴化的汉人,是东汉窦章之后,亡入匈奴为部落大人,后入中原。所以也不能把李世民母親作為他含3/4鮮卑血緣裡說法的1/4,就算當窦毅是鮮卑人吧李母帶給李鮮卑族血緣是1/2到1/8,居中算1/4吧。在孝文帝鼓勵鮮卑跟漢族通婚後到李母出世有2-3代但鮮卑與漢族之前通婚在孝文帝鼓勵之前就有了,只是之后更加強烈所以我們算3代吧,所以李母鮮卑血統是最多6/6-1/6,=居中算12/12鮮卑+2/12=7/12鮮卑

綜合是李祖父100%漢族+李祖母50%鮮卑50%漢族
=李淵75%漢族,25%鮮卑血緣+李母56%鮮卑,44%漢族
=李世民59%漢族

這李世民59%漢族結果還不包括李祖母與母親的父親那2個血脈是不是漢族或混過多少漢族血緣,只是純粹當他們是100%的鮮卑人來算,如果真的要認真算,李世民含漢族血緣更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0-1-2010 02:5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鏡花歲月 于 10-1-2010 03:15 AM 编辑

這很有意思,其實早在鮮卑在孝文帝鼓勵跟漢族通婚之前,我們可以看到北魏皇室通婚就很厲害,可以看到早在隋朝建立之前的孝明帝就只剩1/128鮮卑血緣,所以我們是否該說北魏皇帝越到后期約是漢族?


http://naiyingzi.bokee.com/viewdiary.177528035.html
首先,鲜卑的人数远比汉人的少,鲜卑族的大部分又是贫困潦倒的军户,因此连年的战争,再加上天灾人祸,以及在短短的百年内所遭受的几次满清洗,鲜卑族人大量死亡,使得支撑鲜卑族政权的"国家柱石"军队都不得不由当地汉人组成(府兵),另外还有民族间的通婚与强制汉化等等,因此到了隋唐时期,究竟还有多少纯种的鲜卑族活下来都是个大疑问.事实上,不用说一般鲜卑人不是死亡,族灭,就是早被汉人汉化掉了,就连不会因饿死,战死,病死而绝种的北魏皇帝,到了最後,也只剩下了1/128的鲜卑血统,而127/128,即99.21875%都是汉族血统了.

下面是北魏王朝血统中国化表(参照宫琦市定《大唐帝国》等)

1. 北魏创始人道武帝======刘贵人
?
2. 明元帝(1/2)     ====== 杜贵妃
?
3. 太武帝(?)       ====== 贺夫人
?
4. 太子晃(1/8)     ====== 闾氏(鲜卑)
?
5. 文成帝(1/8)     ====== 李贵人
?
6. 献文帝(1/16)    ====== 李夫人
?
7. 孝文帝(1/32)    ====== 高夫人 (唐皇室之祖先之一的李冲时任高官)
?
8. 宣武帝(1/64)    ====== 胡皇后
?
9. 孝明帝(1/1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0-1-2010 02:5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31# water-ice


    怎樣同時擁有兩個國籍?這倒要指教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0-1-2010 03:0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ong_alien69


看你的标准咯
我就觉得算是同时拥有两个国籍的人
water-ice 发表于 10-1-2010 01:28 AM


搞清楚,汉族是父系民族,不是我个人的标准

再说当年何来什么双国籍?不要把民族和国籍乱扯一通好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0-1-2010 03:2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30# water-ice


   
虽然李世民的父母都是汉族的后代,但在其他族群的政权当官,很大可能与他们的贵族通婚,
所以让我觉得鲜卑族的血很可能还多过汉族的血


你敢說他們與鮮卑貴族通婚對象就一定沒有漢族血緣?以漢族人口與文化先天優勢與有後來鮮卑主動漢化與通婚後天優勢,你認為難道鮮卑血緣會多過漢族?怎樣看都是漢血緣幾率較居高吧,看看我的233樓吧,以北魏皇室做例子,只怕漢族血緣的居高比率會讓你無言以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0-1-2010 12: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lebih kurang lo~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2-1-2010 02:4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我这个帖子要申请成为精华帖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2-1-2010 12:5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water-ice


    怎樣同時擁有兩個國籍?這倒要指教了
鏡花歲月 发表于 10-1-2010 02:57 AM



一名足球员父亲是德国人母亲是瑞士人,
他从小就有踢足球的天赋,马上就被英格兰球会吸纳成为青年军,一家人长期居留在英国
到他成年时两个国家都希望他能回国效力代表国家队
这时的他就同时拥有两个国籍,可以选择其中一个国家来效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3-1-2010 03:2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汉族的祖先是华夏族,而华夏族的始祖是黄帝和炎帝。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结成联盟,形成华夏族。早期华夏族分为许多部族,分布在不同的地方,夏族地处中原;商族地处东方,临近东夷;周族和秦族地处西方,临近戎狄。夏、商、周三代华夷之辨都相当严格,华夷不杂居,而且矛盾尖锐,除了极少数统治者出于政治需要与戎狄通婚外,华夏族人是不会与外族人通婚的。所以在夏、商、周三代华夏族血统一直保持纯正.

秦族因为对戎狄作战有功而被封为诸侯,战国时期迅速发展成为第一强国,扫灭六合而一统华夏,建立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帝国。由于当时大规模对外战争,民族矛盾尖锐,秦朝华夏族人是不会与外族人通婚的。因此秦朝华夏族人保持着纯正的血统。

汉朝辟土开疆,而华夏族也因为汉朝的赫赫威名而改名汉族。汉朝和唐代对外的和亲政策是将汉族女子嫁给外族统治者,而不是迎娶外族女子,所以不会乱华夏血统。绝大多数汉族人都是族内通婚,因此在汉朝和唐代,汉族人都保持着纯正的华夏族血统.

西晋末年,许多少数民族内迁,出现“五胡乱华”的局面。但动乱的是局势,并非婚姻情况。少数民族统治者残酷压迫汉族人民,民族矛盾极其尖锐,不同民族是不可能通婚的。虽然北魏孝文帝主张与汉族的士族(汉族之地位高贵者)通婚,但士族在汉族人口中只占极少数,且多迁于南方,与北朝对立,当然不会与北魏通婚,而北方之汉族人在鲜卑族残暴统治之下,也绝对不愿与敌对民族通婚。所以与鲜卑人通婚的情况几乎不存在。在民族矛盾极其尖锐的南北朝、宋代、蒙元、明代和满清,不同民族之间的通婚都可以说是不存在的。元清时期更是明文禁止与汉通婚。因此在这些朝代,汉族人都保持着纯正的华夏族血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人文空间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2-8-2025 01:34 PM , Processed in 0.125728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