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表于 25-6-2009 07:5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福福 于 25-6-2009 01:14 AM 发表  福福也認識了重心转移, 感謝boonaun 大大把每次上去的心得跟大家分享, 請問boonaun 大大是直板?在網上找到重心转移:重心转移是步法的基础、击球的奥秘、力量的源泉、旋转的根本、引拍的前提、还原的重点 ...   
一位高手教的: 
乒乓球每个技术都分为四个小步骤: 
引拍、击球、收拍和还原。 
 
如果右手持拍,引拍时中心右脚70左脚30。 
击球时50对50,收拍左70右30,最后还原回基本站位。 
 
不知有没有讲错  |   
 
 
 
 |  
| 
 | 
 
 
 | 
 | 
 
| 
 | 
 | 
 
 
 
 | 
 | 
 
 
发表于 25-6-2009 10:3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05# ilovetopman 的帖子
强!这么多王中之王。。。  |   
 
 
 
 |  
| 
 | 
 
 
 | 
 | 
 
| 
 | 
 | 
 
 
 
 | 
 | 
 
 
发表于 25-6-2009 10:4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 
 | 
 
 
发表于 25-6-2009 02:1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asicma 于 25-6-2009 10:41 AM 发表   
 
Lek 哥,波王,娃哈哈。。。 
他可强叻,跟他打很有压力的, 哈哈,他反手弹很强下, 常常会说“Sorry" , 还有Roti Canai... 
 
很搞笑     
 
是“I'm sorry",还有"Banana","Terima kasih","金泽珠“,”郑国富“,”不要动“等等。 
 
 
叻哥语录: 
“I'm sorry"=擦网或中边时有礼貌的像对方表示自己有运气 
“Terima kasih"=对手发球失误时向对手致谢 
“Banana"=拉侧旋球 
“Roti canai"=拉没力或不转球 
“Stupid"=责怪自己太笨 
“喷下旋“=拉下旋球,对方回挡容易下网 
“不要动“=对手抢拉时身体不要动把球挡回 
“金泽珠“=反手推挡,扣杀 
“郑国富“=反手弹球(前全国冠军,是他的偶像) 
“来了(liao)“=向对方表示自己的球风来了 
 
暂时想到的就这样多,想到再补充。 |   
 
 
 
 |  
| 
 | 
 
 
 | 
 | 
 
| 
 | 
 | 
 
 
 
 | 
 | 
 
 
发表于 25-6-2009 04: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 
 | 
 
 
发表于 25-6-2009 04:4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 
 | 
 
 
发表于 25-6-2009 04:5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天漫tianman 于 25-6-2009 02:17 PM 发表  是“I'm sorry",还有"Banana","Terima kasih","金泽珠“,”郑国富“,”不要动“等等。叻哥语录:“I'm sorry"=擦网或中边时有礼貌的像对方表示自己有运气“Terima kasih"=对手发球失误时向对手致谢 ...   
对对! paiseh,讲错了,是"I am sorry" ,哈哈。。谢谢天漫。。 
 
其他的都是经典! |   
 
 
 
 |  
| 
 | 
 
 
 | 
 | 
 
| 
 | 
 | 
 
 
 
 | 
 | 
 
 
发表于 25-6-2009 04:5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 
 | 
 
 
发表于 25-6-2009 05:0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 
 | 
 
 
发表于 25-6-2009 05: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直拍横打应作为一项辅助性进攻技术进一步发展创新,正手才是乒乓球技术的核心技术,是比赛中主要的得分手段。比赛中灵活运用直拍反面技术达到变化节奏和旋转的目的,从而为正手的抢攻创造机会。 4.2在运用反面技术和推挡以及与正手衔接时,注重握拍提前转换意识的培养,使两者的衔接更加合理、紧密。 4.3加强相持中直拍横打主动变直线能力和正手连续进攻能力的提高,防守转进攻的衔接问题。 4.4要不断增强直拍横打进攻能力,同时,还要加强防守能力。  |   
 
 
 
 |  
| 
 | 
 
 
 | 
 | 
 
| 
 | 
 | 
 
 
 
 | 
 | 
 
 
发表于 25-6-2009 05:5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 
 | 
 
 
发表于 25-6-2009 05:5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从器材讲起,因直拍横打是一项新技术,器材的发展尚未跟上技术发展,器材可选性不是很大。但是象ye和世奥得的横打一 
号、二号以及红双喜的H-WH都是不错的选择, 首选狂飚王。器材的选择关键是要底板重量轻、质地柔;在海绵选择上一般可选中软的,厚度在2.2的都是不错的选择(这是 
直板横拉的选择),横打的可选海绵硬度稍高一点的。之所以这样选,是因为直板横打特别是拉需要一个良好的手感、需要板吃球性能较好的,从而利于手上出感 
觉。sriver2.1,sriver fx 2.2,Hammond 2.2 , 狂飚 36degree 不错。 
  其次要讲的是关于站位。对于初学的来讲站位应远于推挡站位。站的远一点可以使选手看清击球点与击球时间,可以保证充分的反手发力。考 
虑到业余选手的反手攻击性不大,一般以正手技术为主的特点,建议站位可以保持左脚稍前,右脚稍后,以利于正反手击球的转换方便,而且在实际操作中基本不影 
响击球效果。    第三要讲的自然就是手法了。一般直拍横拉或打应保持屈腕,准备击球前,手腕屈,手臂内旋,肘部抬起。击球的瞬间,以肘关节为轴,手臂外旋,向前向上用 
力。在来球的高点期击球。  
  第四,说一下练直拍横打或拉的训练方法。很多人说应先从快带学起,我认为这是可以的。快带是借力为主的打法,可 
以训练反手手感,也可以弥补反手刚学时的发力不好的缺点。另外,还可以先从打学起。找一个反手推球比较好的作陪练,他推你打。效果也还可以。刚学应保证动 
作正确性,应注意积累手感。常和会横拉选手练习能在练习中模仿对手,可加快速成。。。 |   
 
 
 
 |  
| 
 | 
 
 
 | 
 | 
 
| 
 | 
 | 
 
 
 
 | 
 | 
 
 
发表于 25-6-2009 06: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 
 | 
 
 
发表于 25-6-2009 06: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敢当,我只是业余爱好者 
 
发现一篇不错的接发球方法,分享一下 
  万事开头难,乒乓球比赛中每一分的争夺都是由发球、接发球开始的,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发球的人绞尽脑汁要用好这宝贵的机会,接发球的人想尽一切办法来破坏发球方的抢攻,从而将对抗带入自己理想中的相持球,进而由被动转主动,也就是所谓的防守反击。可以这样说,谁能够处理50%以上的接发球,就等于控制住了比赛的节奏,为自己的技术发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相反,基是接发球环节出现问题,不公仅会让对手轻易得分、士气高涨,更将给自己的发抢造成巨大压力,波及其它各技术环节的发挥。如果关键时刻被对手拿到发球权,接发球差者必然如临深渊。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接不好发球,往拄招致整个战局的被动。 
  如何接好对方的发球及至化被动为主动?每一位选手都有自己的高招,不过有些要素却是规律性的。 
  提高判断力: 
  离开准确的判断,好的接发球涼无从谈起,把强下旋球当作不转球去推,或是把侧上旋球当作侧下旋球来搓,即使手上的控制力和感觉再好,也很难不给对方造成上手机会,这种对旋转的误判是最常见的问题。要看清球的旋转,可以注意对手发球的动作差异,比如发强下旋球时摩擦多而发不转球时撞击多,或是看球拍触球部位的不同。如果看不清动作,还可以分辨来球的运动轨迹:是旋球第二跳较慢,不转球比较匀速,上旋球快而“拱”,侧旋球有侧拐。对旋转“定性”之后,还要“定量”——对方发的是下旋,但旋转有多强?估计不足虽是搓球也有可能下网,反之虽接上台也可能给对手机会。通常专业选手判断对方的发球,是看对方摩擦球的一瞬间的用力方向,这是最真实、最有效的。但千万不要被对方出球前、后的假动作所蒙蔽,必须要盯住他(她)。举个例子,他发高抛球时你的眼睛不要跟着他上去,而要他的出球点,这样看得更真实。 
  说了这许多,其实真正判断的过程很短,判断来球与做出接发球运动作的界限也并非泾渭分明。若是刻意地死盯来球想上这么一想,就再难有足够的时间做动作了,往往需要在判断出来球落点的同时就开始移位,以便在最佳的时机接发球。移位与判断旋转同步,并用余光观察对手,这样才能尽可能提高实战中接发球的准确率。 
  变中求主动: 
  接发球的技术如今已经多种多样,如搓、挑、撇、拧、滑、摆、劈、冲等,但无论如何细分,都可以归总为三类:(1)控制性接发球,分别是搓和摆,多为中国选手所采用,主要是为下一板上手制造机会,但需要很好的手感;(2)破坏性接发球,分别是撇、拧、滑、劈,意在制造节奏变化,降低对方第一板的上手质量,力争形成相持,是欧洲选手的惯用套路,因为他们中远台实力较强且力量足;(3)主动性接发球,分别是挑和冲,其威胁最大,但风险也同样大,适用于直板选手和正手比较好的选手,韩国选手广泛采用,主要是由于他们多半正手突出、上手积极。 
  变化是必要的,但盲目的变化是必须避免的。只有与自己的特点相结合,才有利于下一板球的衔接。所以,在练习这些技术的时候,还要因为而异——对于中远台和相持能力强的选手,多练些撇、拧、滑、劈等;对于手感好、上手较快的选手要加强对摆短的练习,这样就体现出他自身的优势,也弥补了这些选手力量上的不足。正所谓,变中不乱,在变化中寻求主动。 
  接发球后的衔接: 
  随着无遮挡发球规则的实行,发球的质量有所下降,接发球的威胁加大,因而以往发球方单靠正手上手的难度增大,要想打出有威胁的发抢来就必须正手和反手都能上手,甚至都能得分。如此一来,迫使现在的发抢方对发球的落点控制的更为严密,对全台的保护面也明显加大,最终反过来给接发球方提出新的课题。 
  对此,蔡振华总教练提出了一个新观点——接发球的“一体化”。也就是接发球以及下一板的衔接要融为一体,才算是一套完整的接发球技术组合,接发球本身和下一板的衔接无论哪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不能称之为好的接发球,这就需要在练习中着重强化接发球的落点变化和防守转攻意识。在防守时,要求队员要有主动变线、大胆变线的意识,连续相持过程中不断地寻找对方空档,力争转变为相持,形成防守反击,这样才能形成一个完善的体系。 
  该出手时就出手: 
  判断准确了,变化增加了,对方还是能够抢先上手?如此情形看起来令人无所适从,其实是触及到了更深层的问题——果断。越是关键时刻,发球方的上手意识就越强,对侧身正手抢攻接发球的果断,要把握好稳中有凶、凶中有稳的关系。当然,果断不是蛮干,真正果断是智慧的果断,更是实力的果断,需要选手平时加强对进攻性接发接的练习,掌握更多的接发球方法,这样到关键时刻才不会“虚”,才能做到出奇制胜。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  
| 
 | 
 
 
 | 
 | 
 
| 
 | 
 | 
 
 
 
 | 
 | 
 
 
发表于 25-6-2009 07:1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想练直拍横打,有朋友知道的多多指教,或者想练的有机会一起练练啊,我也在UNION 打球    |   
 
 
 
 |  
| 
 | 
 
 
 | 
 | 
 
| 
 | 
 | 
 
 
 
 | 
 | 
 
 
发表于 25-6-2009 09: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 
 | 
 
 
发表于 25-6-2009 10:0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09# 魔域王子 的帖子
原帖由 魔域王子 于 24-6-2009 04:59 AM 发表   
朱森源    爆冲.王。。赞同吧。。爆发力很好。技术比较细腻。。也算细腻王  
非常赞同大大的说法。。 
朱森源 其实 真正厉害的地方就是他的细腻度。。 
退出国家队这么多年后,还能打败我们当今的大马公开赛冠军--沙基林。。 
并在最近连续击败多名国手与前国手。。 
其细腻,与控制比赛的能力不容忽视。。 
小弟封他为 爆冲.王 只仅仅是把他台面的功夫说了出来。。 
没想到大大的研究这么深入。。 
 
 
原帖由 魔域王子 于 24-6-2009 04:59 AM 发表   
许茂盛   速度.王。。勉强算是吧。。 击球点早,弧线控制不错,反手位能够有效地结合弹打和快撕,善于利用快节奏中的落点变化。但一些技术不够细腻。。接发球稍差。近台技术没明显优势。。远台还不赖  
经过这些年国家队的洗礼。。 
小弟觉得许茂盛有显著的提高哦。。 
发接也比较细腻了。。 
反手的爆冲让人留下深刻印象。。 
 
[ 本帖最后由 ilovetopman 于 25-6-2009 10:29 PM 编辑 ] |   
 
 
 
 |  
| 
 | 
 
 
 | 
 | 
 
| 
 | 
 | 
 
 
 
 | 
 | 
 
 
发表于 25-6-2009 10: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09# 魔域王子 的帖子
原帖由 魔域王子 于 24-6-2009 04:59 AM 发表   
郑东琦    发球.王。。当然是。。。还有uncle Ling..也是吧。。发球能以正手位小三角区的侧上、下旋球为主,落点变化多。。发球技术刁钻,常让我摸不到规律。。  
至于发球.王这个封号。。 
小弟只想把他封给我们的郑东琦前辈。。 
Uncle Ling 林忠实前辈的发球固然也不差。。 
但在对垒较高水平的选手时,却看不见其威力。。 
小弟两次对垒林忠实前辈的比赛中,并没有对其发球留下太深刻的印象。。 
 
而郑东琦前辈就往全不同。。 
其发球。。不管男女老少。。现任国手,前任国手,少年国手,州手,县手,咸猪手。。 
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当然也无人不吃,无人不笑(为什么笑??因为吃了他的发球后,只能傻笑。。无能为力)。。 
连之前在马拉西亚打联赛的几位印尼朋友都说:“郑东琦前辈是马来西亚最难对付的球员” 
嘻嘻。。因为他们也吃了很多发球。。 
 
[ 本帖最后由 ilovetopman 于 25-6-2009 10:34 PM 编辑 ] |   
 
 
 
 |  
| 
 | 
 
 
 | 
 | 
 
| 
 | 
 | 
 
 
 
 | 
 | 
 
 
发表于 25-6-2009 11:2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09# 魔域王子 的帖子
原帖由 魔域王子 于 24-6-2009 04:59 AM 发表   
周金辉    横拉.王。。还好啦。。横拉是有很强的杀伤力。。但很少横拉得分。。对上速度快的先手没机会使用。。没机会上手。。过度为主。。得分还是在正手。。横拉未达到日臻完善。。但拼劲精神很好。。  
魔域王子 大大 。。 
周金辉 大大的横拉有很大的提升哦。。 
在 东甲 对垒 Uncle Ling 林忠实 的决赛中。。 
周金辉 大大 由于脚伤,移动能力大减。。 
迫于无奈。。全场只好站着中线,两面开攻。。 
Uncle Ling 林忠实 因惧于 周金辉的强悍正手。。 
而频频向 周金辉大大的反手攻击。。 
但周金辉最终以完美的横拉技术,让Uncle Ling臣服于他的横拉下。。 
3局比数都不超过5分哦。。 
  
  
原帖由 魔域王子 于 24-6-2009 04:59 AM 发表   
方景山    左手.王。。他球感好。。推挡和反手防御能力好、质量高,控球好、落点灵活,步法扎实,有极好的战术素养。。打法和布局比较聪明。相持中,吸球,偷袭,变线等等。是战术.王  
 
小弟要对方景山大大说声对不起 
方景山大大当然不只是左手王这么简单。。 
方景山大大英雄出少年,成名时才13岁。。 
是马来西亚当今最后一个东南亚少年赛的个人冠军。。 
 
魔域王子大大 说得没错。。 
他球感好。。推挡和反手防御能力好、质量高,控球好、落点灵活,步法扎实 
而最好的,小弟认为是他的心理素质好。。 
心理战术强大。。 
任何人和他交手都无优势可言。。 
和方景山大大对战中,就算在领先的情况下,也完全无法感受到自己是在领先。。 
打法和布局非常聪明。。 
毅力超强,从不放弃比赛。。 
有跑不死的小强之称。。 
 |   
 
 
 
 |  
| 
 | 
 
 
 | 
 | 
 
| 
 | 
 | 
 
 
 
 | 
 | 
 
 
发表于 25-6-2009 11:5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