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fatty22854

【咏春拳※※交流专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5-7-2010 03: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高人高见,平凡人如我者是看不明白的了。
还是练回我那平凡的咏春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5-7-2010 05: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白千军 于 5-7-2010 06:01 PM 编辑

回复 2370# lhmeng


    现代人应该善用现代的语法来表达自己想说的。高人的遣词用语,凡人的我们真的看不懂。  难道真的要说得那么难懂、那么玄才会被认同为有见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7-2010 06: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浪子归 于 5-7-2010 06:33 PM 编辑
你只是把技击和手法策略解释,抽像化甚至复杂化. 黐手第一要点是轻贴并用心倾听,二从梢节,到每一个控制动作 ...
JMLOU 发表于 5-7-2010 04:02 AM


对不起,抽象化的是阁下,不是我。你所描述的是黐手中所要注意的事项,不是“来留去送”原意。你拳我接住了就,你拳时我就,你甩手我就过去,那么简单不就完了吗?我不晓得懂咏春的人有几个会反对我这种解释方法?
编写咏春四字歌诀的是香港尹冠中师傅(师承招允师傅),创四字歌诀原意就是要将一些复杂的原理简单化,让学生容易记得。就很多同门拿来加一点,改一点就变成属于自己深不可测的拳理....。原创:《来留去送,甩手直冲》,改创:《来留去送,XXXX,XXXX,甩手直冲》...甚至还...快拳闭门户,来留去送...变成对冲,连押韵都省了。

一)  来留去送,根据对方快拳闭门户,必然是反复的出拳进出的节奏,彼进来收了他,退则顺藤势摸瓜,封拿对方. ...
JMLOU 发表于 4-7-2010 10:12 PM


不好意思,都说我华语不好,很难想象你所陈述的不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7-2010 06:2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浪子归 于 5-7-2010 06:35 PM 编辑
锏手或綑手过去破的了敵勢嗎? 是用順手黏住還是硬來那就有不同了.
delight2010 发表于 5-7-2010 04:49 AM


锏手和綑手都出现在标指和木人桩法,尤其是木人桩里头最常用,优势是用来缓和敌方来势汹汹或桥手凌乱的攻势,再作进一步的反应。这种情形锏手或綑手都没用吗?...我也承认我才疏学浅,无言以对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7-2010 06: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高人高见,平凡人如我者是看不明白的了。
还是练回我那平凡的咏春好了。
lhmeng 发表于 5-7-2010 03:44 PM


前辈,我认同你,我也是平凡人,也就一直练着平凡的咏春。
有机会的话一定要研讨一下我们平凡的咏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7-2010 06:3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367# 白千军

岂敢,岂敢,大家互相讨教。
(你几时会找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5-7-2010 06: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1. 咏春只练脚法還叫咏春嗎? 咏春脚樁功藏在手上才是咏春.

2, 查一查有那位咏春高手包括叶問沒有過 ...
delight2010 发表于 5-7-2010 03:11 AM



    可是照前辈之前的讲法,踏中=GAME OVER,就已经完了,那么还需要手法来干什么?


不好意思,我才才疏学浅,咏春真的没有什么埋脚樁,八仙槕內,什么梅花等,那些是戏里才出现,我所知道的真实咏春并没有这个,如果你知道请分享让大家知道。

2字鉗阳馬练的是重心,实战没有人会摆出来,自己给自己死而已。

我还是不明白你要表达什么,直取中线的要旨是最近距离打,而不一定是对方的中线,所以你说脚踏中线就GAME OVER,就是说脚踏中对方就完了,难道上盘不用攻击??

所以请解释一下,我不明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7-2010 06:3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前辈,我认同你,我也是平凡人,也就一直练着平凡的咏春。
有机会的话一定要研讨一下我们平 ...
浪子归 发表于 5-7-2010 06:28 PM



算我一份,我不知道什么要什么,其余的不大知道,也只是想练平凡咏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5-7-2010 07: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到YOUTUBE里看看纪录片功夫传奇可能会学到一些东西也不定。
刚看了洪拳,发现有些手法与咏春的差不多,可能这两种都与少林拳有关吧!
第三集里讲到咏春的,有讲到打沙包的方法,一拳打到沙包都会摇,就是一拳打到沙包就马上放松拳,这个很好要学一学。
你们有练习打沙包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7-2010 07: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aboten 于 5-7-2010 07:41 PM 编辑

哗!一会儿没来,就看到咏春竟然变成一门那么看不懂的拳术了。
我肯定的一点是,打架时绝对不会去想那么多理论。

引用自:http://tw.myblog.yahoo.com/jw!Cr ... =82&prev=95&next=38
如果詠春拳可概括為一個句子,則傳統的格言'來留去送;甩手直沖' ,在本質上,是這個系統如何運作根本基礎, ...至少在理論上。無奈的事實是(至少對”純”詠春拳家而言),雖然大多數詠春拳分支表明這一概念是其“方法” ,實際上,僅少數分支實際轉換這概念而付諸實踐。然而,它的完美地總結黃淳樑方法是如何運作的,以及黃淳樑詠春拳所有其他的技術和理論的根源。在這一簡短的文章,通過詳述這一概念以及它是如何應用,我將嘗試提供黃淳樑方法的簡要以及它如何有別於其他詠春拳。

格言的開頭,'來留'字面上解釋是指與敵交手, “當它來時,將它留下來。 ”換句話說,我們必須藉由攔截對手的攻擊路徑和它形成一個橋樑(因此有'尋橋'基本概念)。黃師傅告訴我們實現這概念,最好是利用“柔” 的途徑,首先最早與敵交手時靠很少或徹底沒有僵硬的手臂,類似“海棉”的辦法,用的是骨骼(結構)的力量,放鬆的肌肉動作來支持。這是每當我們練習小念頭 “伏手”的部分尋求發展的特質。因此, '來留'方面的這個概念包含了與表明了'小念頭 '和'尋橋'的兩個概念。

'來留'也對養成和應用詠春拳的標記技巧-'連消帶打'或“同時攻擊和防禦”指明了方向”。 黃師傅始終堅持認為,克服敵方最好的時機是當敵方致力於他們自己的攻擊時來攻擊他們。通過延伸'來留'的概念,他教他的學生,不僅要應付迎面而來的攻擊,而是要在相同的時間展開自己的反擊,從而(因為他會說) “反擊敵人在他/她發起了第一次攻擊後, ...但在他們可以啟動另次攻擊之前。“這種方法可以同樣適用於對付直線或曲線的攻擊,和形成了他著名的師弟和私人學生-已故李小龍的'截拳道'理論基礎。

短句的'去送' (直譯:“當它離開時,伴隨著它”)提到了利用對手的“錯誤”,當他/她撤回手,腿或身體時追隨他/她的身體中心的重要性。通常情況下,符合人體運動和物理基本原則,只要肢體朝一個方向做一個動作,他們通常會用到另一肢體或身體的一部分在一個相反的方向做動作,以平衡他們的身體平衡。

訓練有素的詠春拳練習者不易犯這個“錯誤” ,因為我們學會了,特別是通過'黐手'和相關的練習,把我們的四肢訓練地相當獨立,即往往一隻胳膊很可能是攻擊,而另一手臂仍相對地靜止不動的和控制對手的手和/或身體。因此,如果敵人試圖撤回肢體,甚至整個身體,遵守'去送'概念意味著我們立即追隨,並尋求途徑攻擊,或至少,透過持續向前的攻勢進一步控制和佔著主導地位。這並不意味是(但不幸的是,某些詠春拳系事實上是如此)我們沒有思考和/或沒有控制地“追手”。


“追手”使他們完全受敵人的擺佈,而不是持續攻擊其對手,因此停留在防禦模式下, “追手”使敵人取回失去的位置和恢復控制的能力。在最壞的情況下, “追手”使人變成一個木偶,完全受制於對手,失去位置和時間點,並遭受各種方式的攻擊。這個問題最明顯的地方是在黐手的訓練,太多詠春拳練習者不了解黐手訓練的目的,它的本質不是教如何打鬥(黐手也不是作為準備打鬥“唯一需要“的訓練) ,而是,當最初攻擊的嘗試被抑制時,教手,腿和身體跟隨著壓力和角度的變化自動反應,以便立即地和有效地找尋下一個最佳攻擊途徑,以打擊對手。這是'去送'的本質要告訴我們的。


格言的最後部分, '甩手直沖'肯定是這格言最重要的部分,以及是我已故師傅最時常引述的部分來作為他的詠春拳的總結。 “當手被鬆開,毫不猶豫地直接攻擊”是本句的一個直譯(一個不會詠春拳中國同事,把這一句譯作為“攻擊沒有任何擔憂” )和我們試圖在練'小念頭'首段的時候想養成的能力,然後透過黐手和其他練習進一步加強,以及包含透過在'尋橋'的訓練。


簡單來說, '甩手直沖'是有力量和有效的攻擊能力即時的反應在缺口出現在敵人的攻擊中,無論我們自覺地意識到缺口與否。它消除了激烈激打鬥中需要看到每個攻擊機會或做出有意識的決定。能夠本能地應用這個概念意味著,即使我們的視覺是完全受損的,只要有任何形式的肢體或身體接觸,我們可利用神經自然反應來應對與減少反應時間,幾乎可保證有相當有效的防衛和攻擊能力。


还有,一段我非常认同黃淳樑系的概念:
...師傅對某些傳統的武學概念是不屑一顧的,他只講反應、勁道、速度和準確,從來不談甚麼「氣」,「剛」、「柔」、「內力」....有徒弟問他詠春屬於「外家拳」還是「內家拳」?他說不知道。那時武打片流行以甚麼「蛇形拳」、「猴形拳」、「螳螂拳」為題材,有徒弟問:師傅詠春拳是甚麼形?師傅幽默的答:「人形」囉!...(引用)


所以,咏春有注重气的一面,我感到非常迷惘。还是学回打架的招数算了,以力学的方式来解释的话,或许比较容易接受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7-2010 07: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375# 浪子归


    时间还不一定 不过通常都会选星期六、日下去。 前辈,请PM您的电话给我。我若安排到时间(下去的话就通知你 最近实习,比较忙,不好意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7-2010 08: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378# lhmeng


    虽然没正式拜师练咏春,不过已经在柱子上缠了一个装木糠的类似沙包,开始模仿影片里的那种方式打沙包。真的不容易,很难做到拳头已经打到了物体的表面,又要一瞬间将拳头放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7-2010 08:2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fatty22854
请问你知道槟城那里有永春武馆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7-2010 08: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382# yiyizai


可以 PM OhMyGod  问问。
歐賣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7-2010 08: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359# 浪子归


    我是怡保人...也是初学者...想找位前辈指点指点我罢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7-2010 09:0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fatty22854
请问你知道槟城那里有永春武馆吗?
yiyizai 发表于 5-7-2010 08:22 PM


搜一下 班中咏春找到一个叫张X波的师父看看是不是你要的。
或FB 找这个人看看 http://www.facebook.com/home.php?#!/aaronboeykh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5-7-2010 09: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MLOU 于 5-7-2010 09:54 PM 编辑
对不起,抽象化的是阁下,不是我。你所描述的是黐手中所要注意的事项,不是“来留去送”原意。你拳来我接住了就留,你拳去时我就送,你甩手我就直拳冲过去,那么简单不就完了吗?我不晓得懂咏春的人有几个会反对我这种解释方法?


简单到,以为人家的一拳就是一拳. 拳来你凭什么留下人家的拳?你以为是套招停下给你留啊?若是来的从曲直中不是均衡速度而是穿拳的加速度,或者你留人一瞬间翻腕束拳成点砸你留人的手再进呢?????这叫碎桥,人家的拳不是单纯的抛进来而是以腰马合一用拳腕的锐角割进来你送得到?这叫断桥. 你看到人甩手,直冲一拳却不知这人家送节竖肘圈兜留手,反手挂打你(接桥)的问题?

这世界是复杂的. 我从不故步自封,这是我遇过的问题,我也不逃避,而是坐下来仔细研究请教的东西. 

来留去送,事实上是黏手制人的法门.不过大家在套字,不是研究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7-2010 12:5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搜一下 班中咏春找到一个叫张X波的师父看看是不是你要的。
或FB 找这个人看看
lhmeng 发表于 5-7-2010 09:02 PM


aaron 是练习 叶问咏春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7-2010 01:2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delight2010 于 6-7-2010 01:41 AM 编辑

你说脚踏中线就GAME OVER,就是说脚踏中对方就完了?

0.01/0.21    to  0.04/021  to  0.08
http://www.youtube.com/watch?v=WDpcaowUp0g&feature=related


http://www.youtube.com/watch?v=AtqQxF4qb7c&feature=related





Reality looks like this

0.45/1.25

http://www.youtube.com/watch?v=QH13kYFzfFk


Not like this


http://www.youtube.com/watch?v=xW_7pHY05Rc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7-2010 02:3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delight2010 于 6-7-2010 03:29 AM 编辑

这世界是复杂的. 我从不故步自封,这是我遇过的问题,我也不逃避,而是坐下来仔细研究请教的东西. 

以今天的言語來說, 拳術的術是技術.  

技術必包含  

1, philosophical concept.
2, platform of realization the concept.
3, building blocks/cells to implement the platform

從 systemic  to implementation building blocks
都是 well define.


不是如此則不成立一種技術.



來留去送.....  是 philosophical concept
種種的勢  是 platform
種種身功手法 是 building blocks.



勢 是 momentum,
momentum 包括了 acceleration 和 三度空間 time space forces vectors trajectory


比如  踏中破中 就是 disolve momentum. momentum disolve 了 其它就好辦.
momentum 沒 disolve. 好像打中司机但整輛車還是沒改方向一直冲向你.



身功 是為了 練degree of freedom.


比如 二字鉗阳馬要練奇经八脉身功, 因為奇经八脉 gorven 人体整体 前後上下左右轉擺 八種基本動作.
若不能 handle 八種基本動作, 或八種基本動作不全則 不能 implement 某種勢, 就不能在 某種 dynamic condition 下 realized
來留去送...的 philosophical concept.

為什麽要練六面力,因為在三度空間里,每一力点都有六个 force vector components. 要缷力化力發力就需全面掌握力.
接一張直推過來的箱和一只旋轉過來的球是不同的. 是發直冲的日字拳或旋轉的掌也不同...


要談發勁缷力, 那 accelation, resultant force,
foce vector x, y, z projection....都要清楚而且有身功手法可以做到.



古人從大体到細節沒一句廢話. 以古代或現代科技都可以了觧.
間題是現在流行 fast food.
如果連細述 potato 需幾分熟都當成玄.那還算 cook 嗎?

傳统詠春的沒落是因為全面技術研究需要有经驗師範,人材,時間,金錢, 倍養 而且因為功夫是進化需要時間不能商業化.
比如 水袖寸勁法,  
依  "全身不可着力量。 一任自然顺气脉,细味小字妙诀方。" 诀.
沒開拳前練平肩襠百日,練小練頭一年以上才有點功夫. 多少人肯下功夫?


fast food 詠春可以普級推廣但如 Mcdonard , FAD 和 movie star fan club 不会有深入.  不伩就問問看, 白鶴永春水形手, 空手道 side outward block, 和詠春攤手 外形相似但為何 詠春攤手不是水形手或 side outward block?




淺見


穿越千年的伤痛  只为求一个结果
你留下的轮廓指引我 黑夜中不寂寞
http://www.youtube.com/watch?v=YNTr3rbBveE&feature=relate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7-4-2025 02:40 AM , Processed in 0.089553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