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fatty22854

【咏春拳※※交流专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4-7-2010 10:3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349# 白千军

老兄!那我的华语真的不大好嘛(英文更烂)!你要知道怡保绝大部分都是以广东话为主的嘛!少用华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4-7-2010 10: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师傅也有教我站黄淳梁的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7-2010 10: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347# 浪子归


    我终于明白为什么梁挺说咏春不是一门武术,而是一套搏击系统(fighting system)。只要熟练基本,在搏击中就会产生出各种不同的combination(组合),而这些组合皆来自咏春的基本理念、法则以致“小念头”、“寻桥”和“标指”。对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7-2010 10: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350# 浪子归


    所以这更不是你的问题 。我华语好的,不也是有看没有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7-2010 11:0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浪子归 于 4-7-2010 11:15 PM 编辑

回复 2352# 白千军

你终于开窍了,朋友!
上星期跟一位同期师兄在研讨咏春,他一味跟我拆招,如果这样...你怎样?如果那样...你又怎样?我只是说应该像20年前师傅叫我死练的:摊打、耕打、拍打、噤打(按打),看对方那一路来作那一路的反应,来势汹汹就转马,卸力避其锋...这些功课都是每天练的,简单实用。为什么觉得自己的咏春到了另一个阶段就要改变初衷呢?会神一点吗?不要跟我拆招。(他也开窍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7-2010 11:1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pahangjudo 于 4-7-2010 11:13 PM 编辑

”来留去送 曲中求直“ 是叶问咏春的名句

有句话, “大道至简”   

简单的一句罢了,别想那么多,别钻牛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4-7-2010 11:2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孔雀王子 于 4-7-2010 11:52 PM 编辑

浪子兄终于归来了,什么时候再来KL找我们和carlos兄还有鱼兄一起喝茶,顺便指导一下小弟的技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7-2010 11: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356# 孔雀王子

哈哈!我回来了?我没去过那里呢?
其实一直都有和他们联系喝茶的...不好意思,下次一定叫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4-7-2010 11:5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347# 浪子归


    先生...您有在怡保收入门弟子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7-2010 12:1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浪子归 于 5-7-2010 12:52 AM 编辑

回复 2358# doubleyang

曾经教过几位有心学的朋友,没正式收过弟子。
因为生意上有时比较忙,没有固定的时间给于他们。自己也疏于练习,基础都不扎实了....
都是有些咏春朋友来到怡保探探我,过一下咏春瘾罢了...唉!

干吗这样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7-2010 12:2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338# 浪子归


   我换地方了,在seri kembangan。来我店坐坐嘛。。。。。请你喝茶
讲笑啦。。。吃少你两拳都偷笑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7-2010 03:1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delight2010 于 5-7-2010 03:30 AM 编辑
前辈果然很厉害,这样照前辈的说法只要脚踏中就抢到中线=GAME OVER,以后练咏春就练脚法可以了是吗?
carlosmak 发表于 4-7-2010 06:57 PM



1. 咏春只练脚法還叫咏春嗎? 咏春脚樁功藏在手上才是咏春.

2, 查一查有那位咏春高手包括叶問沒有過長期"埋脚樁". 八仙槕內,梅花庄上,靠什麼?

3,練=字鉗阳馬, 要練奇经八脉六面力听過嗎? 八脉六面有練全嗎?
不然就是咏冬不是咏春----  所謂"來留去送,你跟不動, 脫手直冲,=個臉腫" ?

4, 所謂三腳猫功夫就是下盤沒根也搞不清, 一觸就起, 那有什麼高招. 不是罵人的話, 而是沒有基本功夫者不知. 所謂门都沒有.

淺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7-2010 04:0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对我而言,“来留去送”只是在黐手中产生的一种意念,这种意念源于《小念头》,也是每一位好的咏春拳手自然会的。

你只是把技击和手法策略解释,抽像化甚至复杂化. 黐手第一要点是轻贴并用心倾听,二从梢节,到每一个控制动作的关节要点须产生意,引导或改变对手动作方向叫格,这就是小念头的手法练来用在黐手上领悟其动作真谛.

别形容变成一种招式。也不需要跟咏春对招拆招,因为实战中咏春没有招式可言,只有基础、反应到不到家。


请圈我形容的是那一门招式?也许,你以为顺藤摸瓜不是招式,而是顺敌势以进制动的原则. 反而反复死套日字冲拳,死要中线因为它给你最短距离的理念这倒是你讲的"招式"的典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7-2010 04:0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悉尼学的是佛山彭南系咏春,回国后与YBH交流,很多混淆不明的拳理,经他过手,见识了五枚五行掌,白鹤,足根 ...
JMLOU 发表于 4-7-2010 02:18 PM



    謝謝,

可以分享你和YHB交流的心得嗎?
比如五祖与彭南系咏春,發力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7-2010 04:4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delight2010 于 5-7-2010 05:48 AM 编辑
回复  delight2010

恕我理解能力不好,想请问你们所谓的“踏中” 等不等於广东话的“食位”?抑或直接翻 ...
浪子归 发表于 4-7-2010 07:07 PM



   
恕我理解能力不好,想请问你们所谓的“踏中” 等不等於广东话的“食位”?抑或直接翻译是“踏入敌人的中间”?(抱歉!因为我们一路来学咏春都以广东话来诠释)


“食位”是通俗話.

真正踏中包括了開门,破勢,破中,用勁... 不簡單不容易.



以我理解的“中线”可以分两个部分来看,

1)在于自己本身出拳、出掌或出脚的中线,这个是不需要去解释的,因为学咏春的人都知道从小念头到木人桩大部分手法脚法都是取中线的。

2)敌方的中线,也是要害所在,如面向敌人时,他的中线要害是:眼睛、咽喉、鸡心(华语不知道叫什么..
)、下阴,如果我成功“食位”到敌方左侧或右侧,敌方中线要害自然转移到:后脑、侧颈、肾脏、膝盖,我们不可能左右勾拳去打敌人的咽喉、鸡心等,

因为不够直接,不是咏春原则。



个人以為,
一般 通俗來說你是對的.

但, 嚴格來說還不是咏春. 還沒人咏春门. 不過是 咏春母拳永春白鹤拳技击中对“子午 = ”的要求.


道理在拳訣: 来留去送,以静制动
的制字上.

注意拳訣上是制字不是打字. 制字的重點在破勢.
来留去送又是破勢的目的与方法,到此才有黏味,才是入咏春门.

所以說,手人三関任我打, 事實上是敵勢己破黏住,打或放生由我.敵勢未破,不算制只是換.






对手“快拳闭门户”时就一个锏手或綑手过去,然后以静制动。至于 “来留去送”应对“快拳闭门户”...我就百思不得其解了,多请赐教!

锏手或綑手过去破的了敵勢嗎? 是用順手黏住還是硬來那就有不同了.

淺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7-2010 05:4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delight2010 于 5-7-2010 05:50 AM 编辑

咏春,情,黏

風到這裡就是黏 黏住過客的思念
 雨到了這裡纏成線 纏著我們流連人世間
 妳在身邊就是緣 緣分寫在三生石上面
 愛有萬分之一甜 寧願我就葬在這一點

*圈圈圓圓圈圈 天天年年天天的我 深深看你的臉
 生氣的溫柔 埋怨的溫柔的臉

#不懂愛恨情仇煎熬的我們 都以為相愛就像風雲的善變
 相信愛一天 抵過永遠 在這一剎那凍結了時間

△不懂怎麼表現溫柔的我們 還以為殉情只是古老的傳言
 離愁能有多痛 痛有多濃 當夢被埋在江南煙雨中 心碎了才懂

 

http://www.youtube.com/watch?v=nwZjOLCc_2E


註:
风雨者 寄語永春白鹤拳:
静以待动为之雨力,动以引静为之风力,风雨认真,势如破竹,即可见手足俱动一身沉静,如风雨之势也

當夢被埋在江南煙雨中 , 心碎了才懂:
尘劳回脱事非常,紧把绳头做一场;不经一番寒彻骨,那得梅花扑鼻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5-7-2010 06:1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delight2010 于 5-7-2010 06:35 AM 编辑



第一要点是轻贴并用心倾听,

从梢节,到每一个控制动作的关节要点须产生意,引导或改变对手动作方向叫格,这就是小念头的手法练来用在黐手上领悟其动作真谛.



个人淺见,
以上是岐途,理論上好似有理,事實上.
這落南少林偏硬局部路線,此法練不出咏春 水袖寸勁. 而且養成追手習慣.

淺見



功夫是進化. 身体要進化到某个程度才能用某技術. 所以需要某種功法的訓練.
也就是所謂練拳要練功.

以上是岐途因為思想控制体肢是不能代取凝神固气通脉爭力的功夫.
不但不能反而起亂.

所以拳訣說: 以靜制動

靜不是不動也不是動.
靜是息心(思想)安神,气足之後 凝神固气通脉爭力的功夫境界.
一念不生全体現

所以說:
如如不动,是真阴阳,宝斯不动,发用乃常。
唯气与脉,不动动生,意动神到,开合降升。
用中无形,体用一焉。

是練後自然出來,不能有所求,有所求就是用死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7-2010 11:2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359# 浪子归


    浪兄~教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7-2010 01: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淺见,
以上是岐途,理論上好似有理,事實上.
這落南少林偏硬局部路線,此法練不出咏春 水袖寸勁. 而且養成追手習慣.


如果,练者偏安与这条件,自然是练不出该要练的东西. 但是这不是局部,而是为足胯,身,肩胛一节环节贯通的先决条件. 才身舍手但留中, 有根节不为追手而黏而是看中门循中路进子午.

水袖寸勁,在于一气呵成,节环节,一点制全身. 不过练咏春的没有几个人做到. 就算做到也不教人的, 因此我自寻YBH处得一尝有所收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7-2010 01: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delight2010 于 5-7-2010 02:09 PM 编辑
如果,练者偏安与这条件,自然是练不出该要练的东西. 但是这不是局部,而是为足胯,身,肩胛一节环节贯通的先 ...
JMLOU 发表于 5-7-2010 01:03 PM



言之有理



个人淺見

一但離水袖而用Y五祖力種則另成一支流. 無不可

足胯,身,肩胛一节环节贯通的先决条件. 才身舍手但留中, 有根节不为追手,而黏而是看中门循中路进子午. 近永春白鶴法.

所謂:
「中門不讓,子午不離」。練習時與肩、頭、背、胯、膝要貫串一氣,互相呼應,如有橡筋互相牽引、拉扯,吞肩坐節(墜肘),發胛力,勁達指尖。出手時節中隨身與胯同向,不可縮入開出,手節對膝,承接全身各處之力。



与 古早: 水袖寸勁法,  

所謂:
全身不可着力量。 一任自然顺气脉,细味小字妙诀方。
神寄指爪袖底旁, 旋迥自然順脈气.

粑粘寻掌腕, 揉套审彼力,封闭借来法,借以子之矛,还攻子之弊。
我常自在静,雷发丹田气,大开诱来攻,利我居主位.

體用靈性勁法有很大差別.


如今小練頭若有宗於鶴法,外練筋骨,已算不錯.
水袖寸勁內練神脉,成絕响唉. 所以全身彈勁發不到淪為故事.
淺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7-4-2025 02:40 AM , Processed in 1.120116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