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道具 举报
小包包,RM29.90。 笔记本一本,RM4.60。 原子笔四枝,RM3.20。 耳机+麦克风,老爸买的,不用钱。XD 上次买的凉鞋忘记写上,也是RM29.90。 总数: RM262.03。
上帝把我推向悬崖,是为了告诉我翅膀的存在。
@cariinternet
田开良 父子负载15年夫妻承诺 2007/04/24 报道:何雪琳 摄影:谢德煜 当香港电影金像奖司仪宣布田开良和谭家明凭电影《父子》获得最佳编剧奖的此刻,两人情绪异常激动。手握小金人,内心深处竟有种“放下心头大石”的感觉。田开良跟随谭家明12年,12年期间的创作未曾发表,《父子》是他首部发表的作品。十年寒窗,冷暖自知,他咬紧牙根、坚持梦想!事因,他相信本身能力、他相信谭家明,而他背后更有着一股强大的力量,默默的在支持他! 趁着获得金像奖最佳编剧奖的少许空档,田开良被太太“请回”大马了。目前仍在台湾艺术大学就读电影系,获奖以后田开良还不想回国。太太谢素梅适时摇了一通电话:“大家都很高兴,你应该回来一趟,与我们分享喜悦。”一语点明,他立即回国4天,并订在4月23日(星期一)乘机返回台湾了。 39岁的田开良是首位获得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编剧奖的大马人,提起本身创作,百感交集。他说:“12年从事编剧工作,不曾有作品发表,《父子》是我首部发表的剧本,也是首部拍成的电影剧本,那么金像奖……也就是我的首个电影奖项。” 《父子》是他1996年的作品。当时田开良仍在HVD影视公司担任编剧,因为一篇父子贼的新闻报道、灵光一闪,有了《父子》的故事大纲。“那时是应谭家明的功课要求,才写成的。”当年,谭家明是HVD剧本编审,田开良是训练班班底的一员,两人在此相遇,从此成为良师益友。 千里马遇上伯乐 1997年《父子》首稿完成,当时田开良为它取名《父子贼》,接着,作品就打入书柜,等待重见天日。直到2002年,田开良在台湾接到谭家明的电话,告诉他:“要开拍《父子》。”他二话不说,向学校请了2年长假,飞至香港,继续延伸《父子》剧情:第一稿完成了、第二稿完成了,每3天他都与谭家明讨论剧情一次,作出修改。 “我与谭家明的感情……可说是千里马遇上伯乐。他是我的启蒙老师,也很努力的栽培我、指导我。HVD期间,我们创作了许多剧本,却没有一部被发表,不是剧本不好,主要是公司的政策有变。2000年,编剧组解散,我就离开了,当时谭家明手持二十多部剧,都是未曾开拍的。” 后来谭家明回去香港,田开良则在大马打拼。“剧本未能拍成,谭家明比我更沉重。至于我……在他离开以后,依然坚持编剧的兴趣,我也不放弃,编剧就如生命,永远分割不开的。” 谈起那段坚持的日子,田太太谢素梅用“苦不堪言”形容。 原来梦想的坚持,比完成梦想更需要勇气。 一段期间,田开良签约成为编剧,每月底薪才区区的500令吉。500令吉如何养家?就靠夫妻两人省吃俭用。当时田太太身兼保健事业,是家庭经济的另一支柱。田太太说:“他签约当编剧,是先斩后奏,我问他为什么?他答我,谭家明是好导演,是香港新浪潮的代表人物,向他学习是一件很棒的事,金钱不重要。于是,一签就签了5年。” 太太信任从未动摇 5年?太长了。身为有家庭的人士,田开良的薪金实在不足于养家。田太太却一点都不在意。她说:“我对他的信任从未动摇!记得他从事编剧,每天回家后都会躲进书房,继续创作。你说他懒惰?没有。他的努力我都看在眼里,完成梦想需要时间、需要磨练、更需要义无反顾的支持。” 因此,在没有你我的情况,田开良一心一意只搞创作。他笑言:“之前我给太太5年承诺,告诉她,一定成功。5年之后,承诺没兑现,难免失望,我提出另一个10年承诺,心里却怕得要死,幸好……多谢《父子》才圆了承诺。所以我的得奖心情是‘放下心头大石’,形容得太贴切,谭家明也是,他总算对12年前的编剧班底,有了一个交代!” 从此开始,《父子》获奖,不再如此单纯,它负载着田开良的承诺、也负载谭家明的承诺,是彼此间的互相信任、破釜沉舟,取得的成果。 田开良说:“当然,家庭的支持绝不能抹杀。我的父亲,从不阻止我对梦想的追求;我的妻子,总是支持我的决定,让我无后顾之虑,我的孩子,是推动我‘必须成功’的动力。” 接受压力坚持梦想 田开良的编剧生涯比想像中还艰辛。他曾留学日本两年,付不起学费,打道回府。曾经为了生活,狠心离开,跑去当助理厨师,想过开面摊,当过纹身师父,那时,梦想几乎要放弃,可是痛苦的刹那,他问自己:“要一辈子没有灵魂的活下去吗?”最后,他回到最初的轨道,接受了生活给予的压力。尤其在最小孩子田悦出世后,家庭遭遇到最大的财务困难:房屋贷款、教育费,让身处台湾求学的田开良,一时抓破脑袋。 “最后,我提出休学回国的建议,太太说不必,她能解决。幸好,亲朋好友给予援助、教会的兄弟姐妹都伸出援手,所以,你能想像坚持梦想,内心承受着多么大的压力呀!父亲责任、丈夫责任……纵然如此,我还得坚持着……” 他很顽固?田开良笑而不答,却是频频头点。他说:“牺牲以后的努力才有价值,尤其是电影,只要坚持,肯定有成功的一天。” 这句话让我想起电影中父子的关系。父与子、子与父,现实生活,田开良与谢素梅上演的却是一部“夫与妻”的拼搏故事。最后,不是田开良胜出,而是“坚持”胜利了! 苦尽甘来 访问田开良,他一家小大都在旁,我们看了《父子》最初的分场剧本,也拜访了田开良的父母、两个逗趣的儿子和一心信任丈夫的田太太。他们的家……不能以豪华形容,感觉这么多年的艰辛日子、拼搏日子,经济拮据得很,就能理解朴素的家居摆设、朴素的每张人的面孔,会因为田开良得奖了,生活上都涂上了鲜艳的色彩。 连带的,周遭所有人都感染到这份喜悦。 访问完毕,记者走出田家,近深夜,隔壁的邻居却跑出来与田太太握手问好。她说:“这是属于大马人的光荣。”田家远房亲戚、好友、同事纷纷致电恭贺,他们从各处“搜出”田家的电话号码,致电道喜。两人的出生地怡保,沉溺在一片欢庆当中……这种苦尽甘来的感觉,让田开良一时适应不来。他笑言:“从未想过要接受媒体访问,老实说,我也不太想,编剧是幕后者,站在幕后就好,电影才是代言人。哈……所以干嘛当初我不想回国,太尴尬了……” 预料拍摄“大马人”故事 未来的路?田开良打算往导演的方向前进。他说:“导演是我终极目标。或许你不明白,我为何要去台湾念电影系?因为我知道,身为电影人,基本要求是看编剧,接着要有学历,如此一来,就能像谭家明,在香港城市大学教书,维持生活,偶尔拍电影,完成兴趣。” 如今,《父子》班底预料将再次合作,拍摄“大马人”的故事,而田开良手中有一些已完成的剧本,也积极寻找制片人投资开拍。未来的路,他已决定,此刻,望着站在他身后的田太太,再望了望田开良,望着他的父母亲与孩子们,的确……苦尽甘来。
原帖由 pshu85 于 2-5-2007 07:16 PM 发表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佳礼网 面子书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30-7-2025 08:59 PM , Processed in 0.118793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