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fish_ee

趣图分享!笑笑无妨!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9-1-2014 11: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9-1-2014 11: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9-1-2014 11: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9-1-2014 11: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9-1-2014 11: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9-1-2014 11: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9-1-2014 11: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9-1-2014 11:4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9-1-2014 11:5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9-1-2014 11:5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9-1-2014 11: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9-1-2014 11: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9-1-2014 11: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網路遊戲的悲劇



CrAzy KopiTia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9-1-2014 11:5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9-1-2014 11: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圖中木筏是重建的
潘濂,海南人,英文名Poon Lim (1918年3月8日—1991年1月4日)曾獨自一人曾獨自一人海上漂流133天獲救生還,有“中國的魯濱遜”之稱。 1918年3月8日年出生在海南一個農村家庭,父親是走村串鎮收徒傳藝的武師。1936年經父親托親友將16歲的潘濂帶去香港,先在“坦達”號輪船上當學徒。3年後,潘濂與英國船隻“貝洛蒙”號簽約,在船上當上了二等侍應生。
1942年11月23日14點10分,在大西洋上執行戰時運輸任務的“貝洛蒙”號在亞馬遜河口以東750英裡處被德軍U-172潛艇的兩枚魚雷擊中,“貝洛蒙”號上的55名船員大部分遇難。

在船下沉的過程中,潘濂船上救生衣,於船體爆炸之前跳船,經過兩小時的水上飄蕩,他發現了一艘船上的救生筏,這是一只“井”字形的木筏,木筏中央凹井約6英尺長,3英尺寬,兩旁各有一個小隔間,兩頭分別置有金屬箱,就像欄杆一樣,把潘濂圍在了裡面。潘濂用帆布,把木筏圍成一個2.5英尺寬的防護壁,把木柱豎在甲板四角,並系上帆布,搭乘頂棚,既可擋雨,又便於自由活動。讓潘濂感到驚喜的是,他在這只小木筏的金屬箱內,發現了140升救命的淡水,還有罐頭、巧克力、餅干、信號彈和手電筒等。食物和淡水雖然不是很多,但至少可以堅持一段時間,這些食物和工具,支撐起潘濂獲救的信心。
海上漂泊,缺乏淡水是最致命的。好在夜間有短暫的降雨,水花劈裡啪啦地從頂篷邊緣往外濺,必須趕緊清洗頂篷,收集積水。他用空罐頭盒把含有淡淡鹹味的積水,一罐一罐舀進水箱裡,收集到越來越多的淡水。每天早晨,潘濂都要結繩記日。隨著時光流逝,食物和淡水被消耗得所剩不多,必須馬上尋找食物和淡水。

潘濂水性不是很好,經常在手腕上系著一根繩子,另一端綁在救生筏上,防止落水。當手電筒電量耗盡時,他又取出裡面的彈簧,做成魚鉤,他找來纜繩,拆開重新搓成細小的魚線用來釣魚。他還從救生筏板子上弄了一根釘子,弄彎做成鉤子,專門抓較大的魚,改用大鉤釣魚後,一次的捕獲就相當於之前捕五六十條小魚的份量。然而,釣魚沒有魚餌不行。他發現魚群爭食附在木筏邊上的甲殼動物,便想辦法敲碎甲殼,取肉當魚餌。潘濂釣到了一條挺大的扁體魚。他迫不及待把魚頭切下,除去魚鱗,清洗內髒,將切成小塊的魚肉塞進嘴裡。生魚肉的魚腥味很重難以下咽,於是就把魚切成魚片曬在系在兩根柱子的繩子上,海洋的氣候很快會把鮮魚變成魚乾,便於保存以便不時之需。有一次大風襲擊了潘濂的救生筏,食物和水損失很大,但潘濂幸存了下來,他抓到了隻鳥,用了鳥血來解渴。 為了節省時間和體力,他改用魚肝、魚心等內臟做魚餌,引來魚群,正當他沾沾自喜時,卻沒想到會因此引來鯊魚。當他看到鯊魚時,他非但沒有想要逃跑,反而用鳥做誘餌想辦法抓住一條,抓到的第一條鯊魚有幾英尺長,潘濂還用鯊魚血止渴,然後將鯊魚鰭切成片,做成家鄉的海南美味。

這段艱苦的日子裡,潘濂有兩次逃生的機會都被錯過,先是一艘貨輪,然後是一群美國海軍偵察機。潘濂後來回憶說,他一口咬定說貨船上面的人到了他,但因為船上的人很冷漠,因為他是中國人而沒有積極救援救他;美國海軍飛機看到了他,空投了一個浮標在水裡,不幸的是,這個區域被大風暴給襲擊了,他又一次失去了被救的機會,他還曾經發現了德國U型潛艇在做射擊海鷗的演習。

為了忘卻時間,減輕精神壓抑,潘濂不再結繩數日,代之以觀月圓缺。長時間的惡劣環境,潘濂的大腿、手臂和肘部長出了膿瘡,腳、關節等身體部位浮腫起來,氣息奄奄的他,不時狠捏浮腫的肌肉,疼痛成為抵抗昏睡的唯一武器,潘濂知道,一旦向睡眠投降,便是永睡不醒的安息。為堅持到最後,潘濂無奈之下只能靠捕捉落在木筏上的海鳥為食,希望盡快恢復體力。

到岸的幾天前,潘濂漂泊到接近陸地的河流出海口,因為他發現海水的顏色改變了,水不再是深藍色了,歷經133天的千辛萬險,終於1943年4月6日抵達巴西海岸,潘濂是被善良的一家三口巴西漁民搭救的,地點在巴西北部市鎮薩裡那以東,離巴拉州海岸約10英裡的海域。男人揮手用英語喊話,以為潘濂是英國人,潘濂指著自己說:“中國人,我是中國人chinese,I am chinese”。到岸時他瘦了18斤,三天後被帶到巴西的貝倫市(Belem) ,在那裡的醫院裡面治療了四個星期,在英國領事安排下,經由美國邁阿密轉紐約返回英國。潘濂後來得知“貝洛蒙”號55個人裡面有11個人被救。

當被人告知他的傳奇打破救生筏海上漂流世界紀錄,潘濂曾說"I hope no one will ever have to break that record(我希望沒人能打破這個世界紀錄)。" 因為這是一個前所未有的磨難,希望後人能避免這樣的不幸發生。
摘錄自互動百科:http://www.baike.com/wiki/潘濂



CrAzy KopiTia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0-1-2014 12:0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0-1-2014 12:0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乖孫~相機髒了,阿嬤幫你洗一洗!」



CrAzy KopiTia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0-1-2014 12:0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字字句句皆辛酸~



CrAzy KopiTia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0-1-2014 12:0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0-1-2014 12:0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中間原圖,左邊中東媒體,右邊CNN。



CrAzy KopiTia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9-10-2025 01:43 AM , Processed in 0.169442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