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chukh1

【~~chukh1~~个人专区】金融市场的核子武器终于杀到来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6-6-2007 01: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初读过武大的帖子,我就觉得他的见解很不平凡,对我这种读很多书,思维已经几乎定形的"书呆子"来说,真的有一种触电的深刻印象。原来思维可以去到那么远的,资讯可以这样解读,再重组出新的说明。
说实在的,这是我来到CARI众多的最大的收获。不只是武大的结论,更重要的是他的思维方法。(这点可以从他的帖子慢慢推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6-6-2007 01: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99 piao2 的帖子

哈哈,我拿了自己劣质的鱼竿,跑进深林里去钓鱼咯。。。。目标不是鱼,而是钓鱼的方法。。。。
昨天和一位大大单方面谈了一席话,他率直的点出我的弱点。。。。真的,基本功还未练好的人,很难真正的领悟武兄的境界,看着同一座山,却变成两座不同的山。。。。终于明白为什么武兄一直提醒我,别要胡乱阅读太多的资料,毕竟一个等级二的家伙,是不可能驾驭等级十的武功。。。。听了一番话后,就决定独闯深山苦练咯,不会或不懂的时候,才出来问山神。。。
其实,TREX兄也曾经告诫过我,此时想回,犹觉得声声入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6-6-2007 02: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01 origen 的帖子

是你自己对“号”入座,不管我事
哈哈,期待明晚的华山论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6-6-2007 02: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假道伐虢

假道伐虢

昨天我看了这一个略谋的故事。这局面套用在现今马新及外资这三方来看,或许有启发性。
虢 = idr/外资

晋 = 马
虞 = 新
马&玉= 不用写明啦

这样的演绎是否如期上演??一石二鸟哈哈哈
各位,对各自的角色有何意见? 我看新也不是省油灯,这样的利害关系那边不可能不知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6-6-2007 04:1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04 piao2 的帖子

我看新也不是省油灯,这样的利害关系那边不可能不知道。
新国和马国经过无数的风浪,每次都让新国占上风,马国要计算他还不够班。
马国的经济困境已赤裸裸的摊在新国的眼前,已没有谈判的筹码。
补充一下,其他的外资都以新国的行动马首是胆。

[ 本帖最后由 kcthye 于 16-6-2007 04:24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6-6-2007 04:3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武大哥,

能否介绍一些好料又多人的香港股市论坛 (就像佳丽一样的)

我看来看去都是中国的

感谢 感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16-6-2007 05: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一直不认同chukh1 兄以香港和深圳经济特区的成功作为IDR可能会成功的理论根据。当初中国开放经济特区确实是为了探索对外开放道路,吸引资金和人才,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与管理。但是她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吸引香港资金,而是以全球资金为目标。香港资金的涌入只不过是近水楼台之利。

中国政府为什么会在1980年选择深圳为经济特区呢?我们只能说深圳的成功有她特殊的时代机遇。现在看一看深圳成功的原因,之后大家可以再拿IDR来互相比较。

中央政府之所以会选择深圳,让她从一个渔火薄田的边陲小镇发展成为欣欣向荣的现代化城市,地理位置是无可质疑的首要因素。深圳毗邻香港、澳门,是国际资本进入中国的窗口。但靠地利就能成功吗?这当然是不可能的,那么就来说政策。所谓特区当然要有特殊政策,
早在1983年邓小平第一次视察特区后提出:“我们建立经济特区,实行开放政策,有个指导思想要明确,就是不是收,而是放”。时隔6 年,1989年邓伯伯旧话重提:“我过去说过要再造几个‘香港’,就是说我们要开放,不能收,要比过去更开放。不开放就发展不起来”。 1992年小平同志视察南方的讲话通篇都贯穿着“不是收,而是放”的指导思想。

在特区问题上要做到“是放而不是收”,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克服动辄将特区比照内地、迁就内地的思路。搞特区就要做到特事特办,新事新办,立场不变,方法全新。当时的中国政府确实能说到做到,只要肯投资,一路绿灯。

当时的社会对特区又有什么反应呢?东,南,西,北,中,发财到广东,到广东哪里呢?当然是深圳。80年代,深圳依靠各省市调进人才成就了一个现代化的特区,数百万深圳人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用实际行动书写出深圳精神。

什么是深圳精神?任何社会变革都需要一个突破口,以“摸着石头过河”和“敢闯敢试”的精神,冲破旧经济体制的重重藩篱,这就是深圳精神。深圳特区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深圳特区的建设是从蛇口开始的,从荒山野岭的“蛇口”起步,其中之艰辛可想而知。在“招商局蛇口工业区”建立之初,建设者们喊出了一个“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口号。他们是如何把这个口号变成实际行动呢?80年代,160米高的国贸大厦以“三天一层楼”的速度创造了“深圳奇迹”;90年代,383米高的地王大厦又以“九天四层楼”创造了新的深圳速度。

深圳特区建立之初,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热血沸腾来自全国各地的各类人才,来到这个奇迹之地,为他们的梦想而奋斗。27年深圳所创造的奇迹其实正是这些移民们所创造的。没有了这些移民们,就没有今天的深圳。

深圳精神敢闯敢试也就是创新。创新是什么?创新就是在本没有路的地方走出一条路来。创建深圳特区就是一条前人没有走过的路。特区成立之初,没有资金,没有现成的人才,没有前人的经验可资借鉴,面对的是一片芦苇丛生的荒芜土地,如何建设特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给深圳领导人的答案是:你们要杀出一条血路来!

深圳人就是靠着一股子敢于创新的闯劲,杀出了一片新天地。第一声拍卖土地的棰声是在深圳敲响的,第一次文稿拍卖是在深圳推出的,第一个“三天一层楼”的建设速度是在深圳创造的,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也是由深圳第一个提出的……在深圳创业之初的头十年里,深圳创造了300多个“全国第一”,成功地走出了一条高速发展经济的新路子。“深圳速度”曾经引起了全世界的瞩目。

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6-6-2007 06:2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谈完了深圳,我们再来谈香港。

20世纪80年代初,香港经济面临着新的困难。1981年美、欧、日等西方发达国家爆发了经济危机,通胀居高不下,失业人数骤增,经济实质增长率急剧减少,有些国家甚至出现了负增长。它们普遍采取更加严厉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使国际市场上的竞争更加激烈。而香港在前三十年经济高速增长的背景下,1981年每人平均本地生产总值已经达到4 100美元,居亚洲"四小龙"之首,这就必然引起工资水平和厂房租金的提高,使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成本增加,竞争力减低,1981年开始出现房地产市道低迷,金融业遭到沉重压力,积压的信贷资金达到500亿港元。1982年制造业产品出口额和就业率双双下降。加上1997年已经不再遥远,历史遗留的香港问题还没有解决,一部分香港人士对前景的信心不足,投资意欲减弱。固定资本投资增长率从1980年的19.7%降到1982年的1.7%。在这种情况下,香港雄厚的资金投向何方?怎样继续保持经济高速增长的势头?成为精明的香港企业家必须做出抉择的问题,香港再一次走到了十字路口。

同西方的经济不景气相反,北望神州看到的却是巨大的变化和众多的商机。首先是因"禁运"而冷却了近三十年的两地贸易关系空前活跃,使香港的转口贸易重新兴旺起来,形成进、出、转全面发展的态势。其次是香港制造业的大规模内迁,许多工厂在迁入内地后产量成倍地甚至十百倍地扩大,使深受高成本困扰的香港制造业"绝处逢生",迎来了"第二个春天"。

制造业的大规模内迁其所以如此,是因为:
第一、香港在地理上与华南接壤,方便洽谈和管理跨境生产业务。

第二、香港与华南有共同的语言和文化,沟通十分方便,有利于商业交易。

第三、香港居民同中国内地一直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着浓厚的亲情与乡情,中英联合声明已经明确规定香港将会回归祖国,使港商在内地的经营活动虽然在法律上属于外经外贸,实际上自成一个特殊的类别,既非本地、也非外资,而这个特殊地位在某些情况下对港商十分有利。

第四、由于中国内地的工资水平和资产价格远远低于香港,港商用同样的资本可以在内地建立起规模远远大于在香港建立的生产设施,生产出成本远远低于在香港生产的产品。用现代经济学的观点来分析,这是比较成本和规模经济起作用的结果。

香港不仅是深圳出口的主要对象,也是深圳的最重要海外投资来源,而且香港人也是深圳消费的主力军。香港对深圳的投资一直保持在60%以上,而且由于近年来日本、韩国以及新加坡对深圳的投资呈递减趋势,香港对深投资更显重要。在消费方面,香港人纷纷北上置业、娱乐极大地促进了深圳消费。在深圳有个笑话,说深圳对港人消费颇有微辞,认为港人不仅抬高了深圳的房地产价格,而且也提升了深圳“小姐”的身价,对深圳人消费不利。另外,近年深圳方面一直竭力促进深港之间24小时通关,以更方便港人北上消费,但香港方面反应冷淡,二者矛盾隐约可见,但也显示了港人北上消费对深圳的影响。

待续。。。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190 收起 理由
kitkatlow + 190 原创内容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6-6-2007 07:5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07 阴谋师 的帖子

idr会不会成功就要等5年才能知道。
不过可以肯定的这两年就肯定有一些聪明人或傻子丢钱进来帮助刺激经济。

这就够了,会不会成功根本不是我们股票投资者所需要知道的,因为大选后就会卖完票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6-6-2007 08:1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突然间想到一个问题, 大户找吃可以少得了期指和option 吗??????

那武大哥不是开始要准备料?????

[ 本帖最后由 陈门第一大弟子 于 16-6-2007 08:51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6-6-2007 08:3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IDR 与深圳经济特区的对比:

深圳一开始就一穷二白,中央政府除了政策之外,什么也帮不到深圳。
IDR 属于已经发展的城镇,bolen land政府曾经投入过巨额资金发展,成效甚微。

深圳因为特殊的历史机遇,使她成为全中国人才的首选,也是当时的唯一选择。各地精英蜂涌而入,为深圳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IDR 的人才大部分都跑到新加坡或留在外国,国内其他地方的人才,愿意来发展的也很少。目前还看不到IDR 除了能吸收外劳,有什么条件能吸引人才前来,

深圳经济特区成立之初,只要带钱来,什么政策她都有办法办好。
IDR 始终绕不开土猪特权,人家搞特区是整个特区一起搞。我们搞特区是在特区里面再划一小段土地,只有这一小段土地才能避开土猪特权。你不爽?他们的官员会告诉你:Sini tanah melayu,lu tak suka,lu boleh keluar.

从社会层面来剖析,深圳经济特区有深圳精神,深圳速度,深圳奇迹。这是一笔宝贵的社会财富,她的重要性超过了硬体的建设和资金的投入,可以说是深圳能够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深圳在大兴土木时,外国媒体都在质疑深圳只会建立高楼大厦,这样的经济特区是不可能成功地。他们没有看到真正推动深圳发展的是深圳人,资金只不过是助燃剂。深圳人以深圳精神创造了奇迹。
这就是我不看好IDR的主要原因,主导IDR的人,拥有的是拐杖精神,boleh land 速度,大马建筑奇迹。拐杖精神使他们成为扶不上墙的烂泥,自己堕落还不要紧,又怕别人超越他们太多而设立重重障碍。吸引人才回国的计划为什么会失败,大家心照。IDR 区有一条建了7年也没有完成的汽车天桥,人家的三峡大坝都完工了。这就是boleh land 速度。大马建筑奇迹更是不胜枚举,从法庭到移民厅。。。

再谈治安。深圳经济特区一开始不可能有治安问题,大家都穷你要抢谁?而且深圳是一个被围起来的地区,出入都要证件,当时人口又少,出了什么大案,都没有地方让人跑。治安问题的出现是在繁荣以后,我们不能倒果为因。
IDR 还没建立,JB已经成了罪恶之城,而且还臭名远播于国际。最近几天的IDR 座谈会,新加坡商人的问题就是治安!治安!治安!得到的回应就是一招太极推手。

一个经济体不可能只因为有巨额资金注入就能成功,否则的话中东早已成为全球最成功的经济体。每一个成功的经济体,关键都是人,从我接触的政府官员中,阅读的各类资讯,我看不到任何改变。可能chukh1 兄看到了吧。

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6-6-2007 10:0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香港面对的问题我之前的帖已经说明,这里不再重复。
新加坡现在同样面对工资水平和厂房租金的提高,使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成本增加,竞争力减低。但是新加坡就会如此放弃制造业吗?

上世纪60年代,新加坡通过大力发展外向型製造业,经济迅速起飞,国家实力不断增强。在此过程中,新加坡製造业结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从最初的劳动密集型產业发展到90年代的资本、科技密集型產业,并在电子、化工、生物医学和工程等领域形成了一批强势產业。

新加坡制定了一个雄心勃勃的制造业发展规划,到2018年,国家制造业产值将在现有基础上增长一倍,达到3000亿新元(超过1800亿美元),增加值也将倍增至800亿新元;与此同时,高技能制造业工人占员工总数的比例,将从32%提高到50%。

新加坡曾经是亚太地区以制造业带动经济起飞的典型。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新加坡的产业结构也多次进行了调整,服务业比重不断提高。面对这一变化,曾经有人提出,新加坡应该放弃制造业,全力发展更具优势的产业。然而,新加坡政府经过慎重考虑,在十多年前作出了把制造业和服务业作为经济发展“双引擎”的决策,并提出了硬指标,把制造业在GDP中的比重保持在25%左右的水平。

2006年,新加坡的经济增长率达到7.9%,其中製造业增幅为12%,仅次於对外贸易增长速度。目前,新加坡製造业增加值佔国内生產总值四分之一以上。 由於扶持措施得力,新加坡製造业在许多领域具备了较强的竞争优势。如今,新加坡是全球最大的岸外石油钻塔供应者,第三大照相机製造中心,机舱厨房设备及电脑硬盘驱动器的產量佔到全球市场的三分之一。新加坡的裕廊岛已经成为世界著名化工基地,集中了70多家跨国企业,固定资產投资超过200亿新元。从去年开始,全球著名的壳牌公司耗资数十亿美元在当地兴建“东方石化综合项目”,进一步巩固了新加坡作为全球第三大炼油中心的地位。

多年来,新加坡政府始终将服务业和製造业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两个轮子,认为只有两者互相配合,经济才能平衡发展,有效抵御各种风险。因此,儘管新加坡在现代化过程中,服务业的比重不断提高,但製造业通过產业升级和不断创新,始终保持著较强的竞争力。

花费了那么多心血,建立了那么强大的基础,新加坡政府为什么要如此轻易放弃。即使当Seagate决定把其硬盘制造基地由新加坡转移到中国华南,许多晶圆代工厂裁员外移,整个新加坡社会都非常震撼时,她也不曾放弃。

新加坡部长说出了不放弃制造业的五项理由。
首先,发展制造业有助于推动经济增长,使经济基础更加多元化。有助于应对环球经济的周期性波动。

其次,制造业和服务业可以相辅相成。蓬勃发展的制造业会需要一系列的服务为支撑,从物流、海港到金融和资讯科技;强劲发展的服务业也将促进制造业发展,从而实现两大产业共同繁荣。

第三,制造业创造各种技能水平的工作,增加了就业。去年,新加坡制造业聘用了近45万名员工,从生产线工人到工程师皆有,提供了广泛工作机会。

第四,制造业创造衍生的经济效应,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最后,制造业创造一个发展科技和创新的有力平台。许多跨国公司正是在新加坡投资建厂取得良好业绩之后,才进一步设立了和生产设施结合的研发中心。

如今新加坡已经形成了包括电子、化工、生物医学和工程等强势产业,未来制造业将在此基础上,重点向纳米科技、生物科技、水务科技和新兴材料等领域发展。

新加坡的经验证明,无论一个国家的经济发达程度如何,制造业都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只要坚持创新,不断将最新科技成果融入其中,制造业就会成为常青产业。

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6-6-2007 10:1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经过武大兄的解释是乎看得到IDR的局了~~

我并没有看不好IDR但是觉得要跟着事情的发展后一直跟进。。。

本人希望这个局能够完美发展,这样我们才能有美好一点的未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6-6-2007 11:0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就算放弃制造业,IDR 会是她的首选吗?

香港在地理上与深圳接壤,方便洽谈和管理跨境生产业务。
新加坡在地理上也与IDR接壤,两者的优势一样。

香港与深圳有共同的语言和文化,沟通十分方便,有利于商业交易。
新加坡与主导IDR 的人不同文也不同种,沟通虽然没有问题,但是根据历史经验,双方因为观念不同,会时常发生冲突。香港与深圳也有同样问题,但有中央政府压制,加上有钱的是大爷,问题不严重。IDR则不同,以某种族对小红点的偏见,土猪特权的兴风作浪,要双方融合相当困难。

香港居民同中国内地一直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着浓厚的亲情与乡情。新加坡与IDR 也有很多联系,同时也有很多历史宿怨。亲情与乡情则欠奉。

港资既非本地、也非外资,而这个特殊地位在某些情况下对港商十分有利。新资绝对属于外资,没有要你30%股权你都要偷笑了,还想要什么优惠。

中国内地的工资水平和资产价格远远低于香港,两者相差10几倍到几十倍。新马两地的主要差距只是汇率,如果汇率等同,大家没有什么差别。加上汇率因素,大家的差距也只有一倍。扣除双方在基建,运输,治安,人才,政府能力等差别,足以抵消大半的汇率优势,没有什么吸引人之处。

80年代的香港没有太多的投资选择,当时的许多地方不是处于共产党统治,就是非常封闭落后,深圳的出现,当然会成为投资首选。现今的世界,新加坡何处不可以投资。中国,印度,越南。。。排队任点,IDR 凭什么能独得欢心?论劳工,土地,政策那一样赢人?唯一的地理优势又因治安与土猪特权纠缠不清失去吸引力。

IDR 有那么多缺点,我实在无法看好她的未来。我的这些言论只是针对IDR 计划,chukh1 兄的其他见解我没有本事评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6-6-2007 11:1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武大看到的是马来政权,朋党和某些外资
合力哄抬马国经济,股市所布的一个骗财大局
骗取国库,骗取散户的金钱
大家在适当的时候
或许可以从中得利
不过风险不小吧!
就好像 CIMB 出的 CW
有的散户笑哈哈
有的散户亏到死
是同样的道理


阴谋大大看到的国家的发展情形
角度不一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6-6-2007 11: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kcthye 于 16-6-2007 04:14 PM 发表
我看新也不是省油灯,这样的利害关系那边不可能不知道。
新国和马国经过无数的风浪,每次都让新国占上风,马国要计算他还不够班。
马国的经济困境已赤裸裸的摊在新国的眼前,已没有谈判的筹码。
补充一下,其 ...

我认为IDR其实是一项脚痛医脚头痛医头,治标不治本的计划。他的模式好像七八十年代大马从农业国转型向工业国一样。只是政府把他重新包装再大事促销。这种工业复制模式
的优点是很快就看到成果,现在有很多未开发国沿用这个模式都取得很好的成绩。
在这个模式下,工业化制造大量的就业机会从而增加人口,带动产业,销售业,金融业和旅游业。
如果MSC这种需要顶尖人材的计划能成功我会很高兴因为我已看到希望,现在我国倒退到这地步,是可笑还是可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6-6-2007 11: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阴谋师 于 16-6-2007 11:02 PM 发表
就算放弃制造业,IDR 会是她的首选吗?

香港在地理上与深圳接壤,方便洽谈和管理跨境生产业务。
新加坡在地理上也与IDR接壤,两者的优势一样。

香港与深圳有共同的语言和文化,沟通十分方便,有利于商业 ...


我比较认同你的看法,我本身在新加坡的Jurong Island 工作。
新加坡的制造业不可能转移到大马的,原因很简单,新加坡的制造业大多数是知识型工业。不是越南,中国那些。大马没有能力容纳他们,他们也不会考虑我们。

看看Shell, Exxon Mobil, Caltex 这些化工业,有可能吗?绝对没有可能,化工业是需要庞大的supply chain, 所以Jurong Island集合世界尖端的化工,互相供应,自给自足。Shell, Exxon Mobil, Caltex在新加坡的end product 不是refined fuel 那么简单。还有polymer, chemical。

不说化工,看看电子,UMC, SSMC, CSM, Siltronic, Samsung,有可能吗?他们在新加坡的工厂都是R&D, high end production, 外资会那么苯,搬到IDR 吗?

新加坡的制造业里,化工,电子,生物占了大多数

至于生物, 更不用说,SP, Merck, Pfizer, wyeth,这些外资更注重R&D。

新加坡和我国交往那么久,他们比我们更了解政府的pattern.也不会那么傻,鼓励新加坡的外资到大马,外资更不傻,他们考虑新加坡前都会探听大马。

新加坡当然希望看到IDR的成功,对新加坡也好。新加坡更希望IDR,大马成为新加坡的人才库,两地经济交往繁忙,那么如果南马+新加坡有1000万人口对大家都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7-6-2007 12:0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17 napster 的帖子

不说化工,看看电子,UMC, SSMC, CSM, Siltronic, Samsung,有可能吗?他们在新加坡的工厂都是R&D, high end production, 外资会那么苯,搬到IDR 吗?
R§D在新加坡做,production在大马做可以吗?
这不是技术转移,而是用廉价劳工和地方,在新加坡他们也是用大马劳工。
我认为无论在政治,经济,军事,地理位置,土地限制和人性上的角度来看,新加坡在
IDR投资都是合理的。

[ 本帖最后由 kcthye 于 17-6-2007 12:11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7-6-2007 12:2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18 kcthye 的帖子

high end production 需要许多高技术和熟练的劳工,还要一大班高级技术人员和工程师。水,电供应也必须非常稳定。新加坡花了那么多心血训练出来的人要怎么办?IDR 有这样的人力资源供应吗?难道外资头脑发烧,也把这批人从SG搬到JB吗?IDR 的水,电供应也很不稳定,断水断电时要让外资停工吗?停工一天的损失可能就是上千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7-6-2007 12:2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kcthye 于 17-6-2007 12:05 AM 发表
不说化工,看看电子,UMC, SSMC, CSM, Siltronic, Samsung,有可能吗?他们在新加坡的工厂都是R&D, high end production, 外资会那么苯,搬到IDR 吗?
R§D在新加坡做,production在大马做可以吗?
这不是 ...

对不起,我认为production 都不可以。

电子业:UMC, SSMC, CSM, Siltronic在新加坡的不是电板那种,而是最上游的产品,晶片(wafer),
他们要求的外来impurities 是ppt (part per trilion)标准,大家可以想象大马的ultra pure water 可以做到吗?
你看看peneng那间电子厂是生产晶片(wafer)?还是电板那种那种?

而处理晶片的化学产品的供应商在新加坡的jurong island 设厂。

所以我说supple chain 很重要。我本身就是在高纯度化学产品公司做化验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0-1-2025 05:19 AM , Processed in 0.147398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