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4-9-2025 09:45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4399 于 4-9-2025 09:50 PM 编辑
JowY 发表于 4-9-2025 08:26 PM
@Engineer 關丹爛組屋 1:1賠你們願意1虧本做嗎
关丹烂组屋原本就有居民了,发展商会计算风险成本来重建的,你放心啦~~例如可能之―会与州政府合作建成公務员宿舍呢~~~ |
|
|
|
|
|
|
|
发表于 4-9-2025 09:52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开卷有益 发表于 4-9-2025 09:21 PM
只说对了商业价值,并不包括人文,历史,文化等等价值,老物件除了拆除,重建,还可以复兴,升级,美化。 ...
大哥,不是东西旧了就是有歷史文化价值的~~ |
|
|
|
|
|
|
|
发表于 4-9-2025 10:0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文化价值的建筑是不是都是旧建筑?当然,我也不建议人民住危楼的,我反对这个法案是因为我认为政府不应该太多干涉市场价值,那些有发展空间的市场自然会发展。
|
|
|
|
|
|
|
|
发表于 4-9-2025 10:12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开卷有益 发表于 4-9-2025 10:02 PM
有文化价值的建筑是不是都是旧建筑?当然,我也不建议人民住危楼的,我反对这个法案是因为我认为政府不应 ...
但不是旧建筑就有文化价值,对吗?
就是沒插手,很多旧组屋都破损贬值了,那些旧居民又无能力修复或搬迁,造成居住環境恶劣 |
|
|
|
|
|
|
|
发表于 4-9-2025 10: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些旧组屋还是有文化价值的,就譬如吉隆坡荷清苑,雪兰莪flat,假如可以升级就升级,不是什么都一定要拆掉重建的。
当然有一些占地比较大的4楼,五楼,比较有商业价值的地方,不需要政府去干预,市场迟早都会重建。
我觉得我们政府,政客,大多数都是好大喜功的,喜欢一棍子打全部人,从来都不肯花时间,花精力去分类,管制,每个只想一个政策就完美解决所有问题,这是不现实的,就好下我跟你理论的事情从来都不会有结果,就好像我认为有些旧楼需要保留,你是有些旧楼不需要保留,然后有些人说全部旧楼都不需要保留,更有一下人认为,全部旧楼都要保留。。这样是没有结果的,而且我也只不过是分享我的一点点意见罢了。
说到高楼,这里我又有一点点看法了,专家们也可以进来讨论一下。
请问?是不是楼越高建筑成本就越高?建筑成本越高,后来的维护费用就越高?现在那些动不动就几十层的flat楼,在早期设计时候有没有把维护费用考虑进去?
|
|
|
|
|
|
|
|
发表于 4-9-2025 10:27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aquamax 发表于 4-9-2025 03:43 PM
这边的怕你拿钱会给诈骗掉
呵呵,投一票给希盟就让马来西亚再伟大,然后新加坡人来当外劳。结果推出的政策不如人家新加坡几十年前就推出的政策,原因是本地愚民多过会来当外劳的新加坡人? |
|
|
|
|
|
|
|
发表于 4-9-2025 10:32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开卷有益 发表于 4-9-2025 10:27 PM
有些旧组屋还是有文化价值的,就譬如吉隆坡荷清苑,雪兰莪flat,假如可以升级就升级,不是什么都一定要拆 ...
所以不是有人反对,有人同意咯,那里有100%一面倒的,就看你自己的立场。。。。。 |
|
|
|
|
|
|
|
发表于 5-9-2025 07:1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这要看建什么建筑物和建筑物等级,各种建筑物不同的等级一般上有不同的要求,如果是A级办公楼肯定是玻璃外墙,5星级酒店就比4星的多出若干设备;这一切都是由发展商和团队根据成本,租金,售价,运作费用等而设定要求,绘测师根据发展商的要求设计出符合各种法律,政策,各政府部门的规定要求,建筑结构设计,电机与电气系统设计等等的建筑物
以组屋为例,市政局/市议会甚至是发展商的要求都是是每个单位最低面积若干,最重要的以最便宜的价格兴建符合法律最低要求的建筑物,基本上没有发展商愿意花钱进行美化,因此市面上的组屋都是很简单的设计,偶看不到任何有特色,值得保留的组屋
|
|
|
|
|
|
|
|
发表于 5-9-2025 07:2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几栋组屋有什么特色?
Seri Selangor Flat

何清园组屋

|
|
|
|
|
|
|
|
发表于 5-9-2025 07:5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5-9-2025 10:09 A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4399 发表于 4-9-2025 09:36 PM
所以不是你所说的包赚和分赃~~
发展商得自己分析和承担风险~~
我只有說吉隆坡地址低樓層低容積率的包賺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5-9-2025 10:18 A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开卷有益 发表于 4-9-2025 09:21 PM
只说对了商业价值,并不包括人文,历史,文化等等价值,老物件除了拆除,重建,还可以复兴,升级,美化。 ...
最近YT看到新加坡節目講他們很多本地餐館倒掉(不是組屋食閣),因為租金越來越貴,店面租金多數十多千起跳,合約一到期就漲租金30到50%,不收掉就是虧本。市場上變成只有資金雄厚和以效率為主的大連鎖餐廳和外國投資的餐廳可以生存,他們的本地中檔飲食文化要滅絕了,剩下低擋組屋和高檔酒店的可以生存。新加坡很多熱錢進去投資房地產,會要求租金回報,自由市場下就是付得起的高檔餐廳和金融業租得起而已,吉隆坡以後可能也會這樣 |
|
|
|
|
|
|
|
发表于 5-9-2025 10:30 A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JowY 发表于 5-9-2025 10:09 AM
我只有說吉隆坡地址低樓層低容積率的包賺
嗯~~还好法案全国通用,不然。。。。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5-9-2025 12: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5-9-2025 01:42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Engineer 发表于 5-9-2025 07:17 AM
这要看建什么建筑物和建筑物等级,各种建筑物不同的等级一般上有不同的要求,如果是A级办公楼肯定是玻璃 ...
现在还有什么ESG, green buildings. |
|
|
|
|
|
|
|
发表于 5-9-2025 01:5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只是要普通认证花不了多少钱,要白金和金级认证就要花多5-10%
|
|
|
|
|
|
|
|
发表于 5-9-2025 09: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好的,这样我就更加不明白为什么这些廉价组屋为什么要建这么高了,要知道每增加一层,地基就越贵,然后很多设施也会以为楼层层高而变得非常昂贵。
前面你讲的都对,没有问题,问题是这些廉价组屋收集的维护费根本不足够来维持这些昂贵的设施,这就是这些廉价组屋过了几年,设施过了保修期,就会面临插水式的贬值,因为他们收到的管理费根本没有能力承受这些昂贵的设施。
你是这方面的人才,你有没有想过这方面的问题是出在什么地方?
假如给你设计一个可持续使用,廉价维护的组屋,你会怎么样设计?
- 最近沸沸扬扬的电梯课题,一栋超过20层楼的电梯的价格跟少过20层楼的电梯的价格相差多少?是不是20,30,40层这样几何倍曾?
- 一栋20层以上的高楼其逃生通道是不是比低于20层的来的宽?更宽的通道是不是代表更多的清洁费?
- 一栋20层以上的高楼是不是其耗电量比20层一下更高,更高代表其降压需求更高,从而需要负担原本不需要维护的降压设施?而且更高的建筑其电缆的需求也更粗,更消耗电能,有没有考虑过廉价组屋的居民消耗不起?
- 一栋20层以上的廉价组屋,其供水也十分耗电,这无疑也是一笔多出来的负担,加上更高的楼层需要维护的减压设备更高,更好的水管,水箱。
- 还有其它很多譬如防火设施,紧急疏散,保安设施就不一一述说了,你应该知道楼层越高,需求就越严格。
以上总总,都是这些买廉价组屋,又或者被迁移到廉价组屋的居民意想不到的负担,毕竟不是每个居民都不是专业人士,尤其是底层的居民,你认为这样的廉价组屋真的对他们有用吗?
|
|
|
|
|
|
|
|
发表于 5-9-2025 09:0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认为这些设计比现在动不动就30-40层的廉价组屋都不知道高了多少倍呢。
|
|
|
|
|
|
|
|
发表于 5-9-2025 09: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已经没有廉价组屋了,取而代之的是RM300K,900平方尺加2停车位的可负担房屋
廉价组屋没30层这么高,偶记得最高的廉价组屋是17楼,因当年60米是设计的一个极限,超过60米造价会高不少
@JowY 写的对,这几栋廉价组屋的确穷酸,国旗到处飘,可负担房屋有YARD可以晾干衣服,不必晒国旗;偶不明白为何阁下这么喜欢这种组屋
|
|
|
|
|
|
|
|
发表于 5-9-2025 10:0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有超过20层的换了名字罢了,pangsapuri。
你确定已经没有廉价组屋了吗?PPR已经没有继续建了吗?
为什么我喜欢旧建筑?因为我喜欢这样的设计可以吗?至于你说那些穷酸味不在我考虑范围之内,旧建筑之所以会被穷酸味破坏是人为的素质问题,不是建筑本身的设计问题。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