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19-7-2017 10:0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9-7-2017 01:3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路人。 于 19-7-2017 01:40 PM 编辑
事实 问题 是出自于“识”而不在于“识”。
说 问题 不在于“识”,是因为
说 识是“同一个识”,是 常恒 之“识”,这是“邪见”,在《中部.大愛盡經》第三八经里 佛陀已经说的很清楚。
说是“同一个识”入胎,其实是邪见!相信明白的人都没什么异议。
说 识是“无常无我”,非 常恒之“识”,
“识”只是 “缘起”而“有”之“识”,
“识”是因为 “缘起”而“有”,是 非 常恒,
说 “识”是“缘起”而“有”,是 非 常恒,这些是“正见”,相信明白的人也没什么异议。
既然“识”是 因缘起 而“有”,又怎么能够说是 “入”胎 呢?
既然不能够说是“入”,入胎之问题显然不在于“识”。
而说 问题 是出自於“识”,是因为
佛陀说
缘 於那样的 缘 而生起 识,
缘 於意与法的 缘 而生起 意识,
“人” 因缘於意与法而生起“意识”,
由于这个 gandhabba 之问题刚好出现於佛陀【正在说“识”的环境之中】的法,
结果人们的“意” 就如佛陀在经中所说的
犹如凡 缘 於那样的 缘 而火燃烧,
“意” 因 缘於【正在说“识”的环境之】“法”而火燃烧,
人们的“意” 因而紧紧附住了“识”,
以取为缘而有有,
“意” 以取【正在说“识”的环境】为缘而有“识”,
所以“意识”认为是有“识”在入胎轮回,这就是问题的症结所在。
其实佛陀在这篇经中一直强调“识”是缘起而生,接着所说的就是教导如何灭这生起之“识”而从执著中解脱,然而大家都【依人不依法】,只依【佛陀说法】,却对佛陀所教之“法”视而不见,白白辜负了佛陀一片苦心之教导!
关于 gandhabba 的详情可以去这个网站的帖子看看
http://www.sutta.org/bbs/thread-2163-1-1.html
Buddhist Dictionary of Pali Proper Names
"Dictionary of Pali Names" by G P Malalasekera (1899-1973), which is available as printed version from "The Pali Text Society, London".
英国伦敦巴利圣典协会印刷出版的 Pali Proper Names 佛教辞典,对于 巴利词gandhabba的释义:
A class of semi-divine beings who inhabit the Cātumma-hārājika-realm and are the lowest among the devas (D.ii.212). They are generally classed together with the Asuras and the Nāgas (E.g., A.iv.200, 204, 207). Beings are born among them as a result of having practised the lowest form of sīla (D.ii.212, 271).
(甘塔拔)一群半神的有情,居住在四大天王天,是最低层的天界 (D.ii.212). 他们通常与阿苏罗和那伽归为一类(E.g., A.iv.200, 204, 207). 有情通常因为持守了最低层次的戒而投生于此。
It is a disgrace for a monk to be born in the Gandhabba-world (D.ii.221, 251, 273f). The Gandhabbas are regarded as the heavenly musicians, and Pañcasikha, Suriyavaccasā and her father Timbarū are among their number (D.ii.264).
若一位比库投生为甘塔拔通常被认为是一种羞耻(D.ii.221, 251, 273f). 通常甘塔拔被视为音乐神,或者称为:般遮翼, 五髻, 五頂 (樂神),其父亲是Timbarū(D.ii.264).
They wait on such devas as Sakka, and the males among them form the masculine counterpart of the accharā, the nymphs. Their king is Dhatarattha, ruler of the eastern quarter (D.ii.257). Other chieftains are also mentioned (D.ii.258) Panāda, Opamañña, Sakka’s charioteer Mātalī,Cittasena, Nala andJanesabha.
他们侍候诸神如沙咔天帝,他们中的男性有如仙女一般 ,他们的王是持国天王,掌管着天界的东方(D.ii.257). 其他的首领也被提及(D.ii.258) Panāda, Opamañña, Sakka’s charioteer Mātalī,Cittasena, Nala andJanesabha.
另外补充一些
這是取自《滅苦之道》書裡的一段文
佛陀入滅將近百年​​時,發生了一件轟動教界的大事,東西兩方的比丘,因對戒律的不同詮釋而引起嚴重諍執。為了整合僧眾的知見,法與律的再整理勢在必行,終於醞釀出第二次結集。
第二次結集的地點選定毘舍離城,總共七百位比丘參與其事。引起諍議的戒律問題決議從嚴處分(十事非法),並為《戒經》作了詳盡的解說及附錄僧伽規制的細節。這便是所謂的《廣律》。
法的方面,由於被認可而流傳的佛法,在數量上已遠遠超過當初阿羅漢們結集的《契經》,是以法的整編同樣不容忽視。在毘舍離結集中,佛法從原來的《契經》大幅擴編為《四阿含》:屬於究竟義的《雜阿含》﹝南傳稱為相應部﹞、重於論議的《中阿含》 ﹝中部﹞、解說世間法的《長阿含》﹝長部﹞、及依法數列增的《增一阿含》﹝增支部﹞。 〈契經〉則與〈偈誦〉〈記說〉這兩類佛滅初期便流傳於僧團中的佛法,共同輯入《雜阿含》﹝相應部﹞中。
轻率的说 gandhabba 不是(神),对这 總共七百位比丘 会不会是一种侮辱?
|
|
|
|
|
|
|
|
发表于 19-7-2017 01: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逍遙 发表于 17-7-2017 10:14 AM
我怀疑 这段经文 是北传佛教自己加上去的
如果说入胎是由所谓的神控制与主导 就不是释迦摩尼的佛法了
这类鬼神满天飞的佛法 在原始佛法是看不到的
再说 如果父母结合也是条件之一 第一个父亲的父母是谁 第 ...
关于轮回之问题,佛陀在法里早已说了,只是人们不理解而已。
諸比丘! 輪迴乃由無始來,眾生為無明所蓋,渴愛所繫,流轉輪迴而不知其前際。《蘊相應》
諸比丘! 大海有乾枯歸無之時。諸比丘! 而我不說無明所蓋,渴愛所繫,流轉輪迴之眾生,有苦之邊際。《蘊相應》
諸比丘! 須彌山王有崩落歸無之時。諸比丘! 而我不說無明所蓋、渴愛所繫、流轉輪迴之眾生,有苦之邊際。《蘊相應》
諸比丘! 大地有敗壞歸無之時。諸比丘! 而我不說無明所蓋,渴愛所繫,流轉輪迴之眾生,有苦之邊際。《蘊相應》
轮回之问题实是由 因与缘 而形成的,
眾生 因被 無明所蓋,渴愛所繫 之因缘 形成 轮回,
也因为被 無明所蓋,渴愛所繫 所以形成 流轉不断之轮回。
無明滅乃行滅,行滅乃識滅,識滅乃名色滅,名色滅乃六處滅,六處滅乃觸滅,觸滅乃受滅,受滅乃愛滅,愛滅乃取滅,取滅乃有滅,有滅乃生滅,生滅乃老死滅。
只有無明灭,无受无取,无爱无生,无因无缘,又何来轮回?
|
|
|
|
|
|
|
|
发表于 19-7-2017 01: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何谓轮回
佛陀说
“諸比丘! 輪迴乃由無始來,眾生為無明所蓋,渴愛所繫,流轉輪迴而不知其前際。《蘊相應》
何為無明 ?
無知於苦,無知於苦集,無知於苦滅,無知於趣苦滅之道,以此謂之無明。
佛陀说
有無明故而有行、緣無明而有行。。。。。有有故而有生,緣有而有生,有生故而有老死,緣生故有老死。
佛陀说
诸比丘:我想,我已证之法,甚深、难见、难解、安静、高尚、完全超论证、微妙,智者能理解。但此同时代之人 高兴、沉迷、喜欢官能快乐。因同时代之人 高兴、沉迷、喜欢官能快乐,即难见此缘起,亦难见诸缘起法之寂静、“有”之实质舍弃、爱欲息灭、冷静、寂灭、涅槃。若我教此法,他人不理解,对我会生厌烦。 《中部》第二六经;《相应部》第一卷,第一三六页。
諸比丘! 爾時,我作如是思念:“無何故無生,無有、取、愛、受、 觸、六處、名色、識、行,何滅乃行滅耶?”諸比丘! 爾時,我以正思惟與慧生知解:“無無明故無行,無明滅乃行滅。”《因缘相应》
作为我自己的生、老、病、死、忧和染污,我看到这些东西的危险性,就寻求不生、不老、不病、不死、不忧、不染和脱离烦恼的无上安乐──涅槃。我已证得(意为我已体验到)。智慧和先见在我心中生起,不可动摇的是心的解脱。这是最后的生死解脱,今后不会再有“有”,即不会再有生死。
智慧起无明灭
如是,此無明滅乃行滅,行滅乃識滅,識滅乃名色滅,名色滅乃六處滅,六處滅乃觸滅,觸滅乃受滅,受滅乃愛滅,愛滅乃取滅,取滅乃有滅,有滅乃生滅,生滅乃老死滅,如是此全苦蘊滅。
佛陀说“法”
是让人们 清楚、知道、明白、理解,让智慧和先见在心中生起。
并非要人们去执著问题是不是有没有而去寻找答案。
不理解佛陀说的
“有”之实质舍弃
就无法清楚知道问题之症结所在,
清楚知道了问题症结所在,问题 就不再是问题,也无需 去寻找答案。
『问题』 只出现在 不清楚、不知道、不明白、不理解 的人,
因为 不清楚、不知道、不明白、不理解 才会执著 是不是有没有 而陷入轮回。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9-7-2017 01:47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逍遙 发表于 19-7-2017 10:01 AM
何为轮回
你对轮回的诠释是什么
我不想再为了这个肉体而必须勞碌生活,因为它而生病折磨,也因为它而有所限制。除了自殺,如果可以的話,我想提早终结这一生。我已經活了半輩子,婚也结了,屋子与车子都有,工作也稳定。 但我不快乐,因为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这个肉体,为了它的身份,为了它的欲望,为了它在这世界的名利,等等。然而,再过个不久,无常一到,一切都没了。
但这不是结束,因为业力会带着识去找另一个新的形成体,继续下去。。。 |
|
|
|
|
|
|
|
发表于 19-7-2017 08:19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W5567T 发表于 23-5-2017 10:31 PM
这不是很值得去寻找真相的问题吗?
除非有神通,不然不知吧 |
|
|
|
|
|
|
|
发表于 19-7-2017 09:1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逍遙 发表于 19-7-2017 09:52 AM
不是混淆 而是基本逻辑上的问题
“3个再生因素”的必然条件 之前我说过很多次了 重点包括
1)如果父母合体是必要条件 第一个父亲的父母是谁 第一个母亲的父母是谁
2)如果父母合体是必要条件 复制人又怎么解 ...
看来你已经在试探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个问题了。。。。。。。。别把疑问复杂化。。。。。你会永远找不到答案。
父母的父母亲是谁跟再生因缘没有关系。。。。。。。。。
再生是当下的事情与父母的父母没有关系。。。。何必鸡蛋里挑骨头。
|
|
|
|
|
|
|
|
发表于 19-7-2017 11:40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念弥陀 发表于 17-7-2017 11:03 PM
嗯!缘起是第二义不是第一义,它还是可以找到源头,好比十二因缘是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
一二 诸比丘!陷于无明之人,若自为福行者,则其识趣于福;若自为非福行者,则其识趣于非福;若自为不动行者,则其识趣于不动。
一三 诸比丘!比丘舍无明而生明,彼离无明生明故,彼无自为福行,无自为非福行,无自为不动行。
一四 依不为、不思惟,无取着世间之任何物。无取着故无畏怖,无畏怖故自证般涅盘,得知‘生已尽,梵行已立,应作已作,更无应再生。’
一五 若感受乐受,知其为无常,知不可取着,知非可喜乐。若感受苦受,知其为无常,知不可取着,知非可喜乐。若感受不苦、不乐受,知其为无常,知不可取着,知非可喜乐。
一六 若彼感受乐受,则离脱而感受其受。若彼感受苦受,则离脱而感受其受。若彼感受不苦、不乐受,则离脱而感受其受。
一七 彼感受身分齐之受,知‘我感受身分齐之受’,彼感受命分齐之受,知‘我感受命分齐之受,’身坏时,知‘此命已尽,一切感受已,无喜乐,成为冰冷,只遗残骸’。
一八 诸比丘!譬如有人,由陶窑取出新熟之瓦器,置于平地处、降其热,瓦片残于其处。诸比丘!同此,比丘感受身分齐之受,知‘我感受身分齐之受、’感受命分齐之受、’‘我感受命分齐之受。’身坏时、知‘由此处命尽、感受一切已、无喜乐、成为冰冷、仅遗残骸。’
一九 诸比丘!对之作如何思惟耶?漏尽比丘亦为福行耶?或为非福行,或为不动行耶?’
‘大德!无此事。’
二〇 ‘又,凡无行时,由行之灭、亦施设识耶?’
‘大德!无此事。’
二一 ‘又,凡无识时,由识之灭、亦施设名色耶?’
‘大德!无此事。’
二二 ‘又,凡无名色时,由名色之灭、亦施设六处耶?’
‘大德!无此事。’
二三 ‘又,凡无六处时,由六处之灭、亦施设触耶?’
‘大德!照此事。’
二四 ‘又,凡无触时,由触之灭、亦施设受耶?’
‘大德!照此事。’
二五 ‘又,凡无受时,亦施设爱耶?’
‘大德!无此事。’
二六 ‘又,凡无爱时,由爱之灭、亦施设取耶?’
‘大德!照此事。’
二七 ‘又,凡无取时,由取之灭、亦施设有耶?’
‘大德!无此事。’
二八 ‘又,凡无有时,由有之灭、亦施设生耶?’
‘大德!无此事。’
二九 ‘又,凡无生时,由生之灭、亦施设老死耶?’
‘大德!无此事。’
三〇 ‘善哉!善哉!诸比丘!如是,诸比丘!此为非异者。诸比丘!信我,信赖我,可离惑、离疑,此为苦之终。
。。。。。。。
先有识和名色,才有无明状况。
无明是不知道缘起的苦而放纵缘起蔓延。
“诸比丘!何为无明?诸比丘!无知于苦,无知于苦集,无知于苦灭,无知于趣苦灭之道,诸比丘!以此谓之无明。” |
|
|
|
|
|
|
|
发表于 20-7-2017 08:3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师兄的分享 我对这段经文没有异议
之前有异议的 是《爱尽大经》另一段经文
此段经文 与因缘论是有冲突的
现代的佛法 不少是假借“释迦摩尼说”的假佛法
是真是假 必须经过理性的辩论 这才是我早前所讨论的
|
|
|
|
|
|
|
|
发表于 20-7-2017 09:3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不是鸡与旦的问题 也不是再生因缘的问题
佛法不是宗教 是追求真理的哲学 经得起反复论证的
为何释迦摩尼时代 其他的教派被称为外道
不是外道的道理不够深奥 而是他们的学说 不是究竟的真理
现代的佛教 不少是外道的邪说 不是释迦摩尼亲口所说
只因为作者用大量原始佛法来包装 就变成是释迦摩尼说的佛典
借尸还魂的外道邪说 是正信佛教徒不会接受的
|
|
|
|
|
|
|
|
发表于 20-7-2017 11:5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逍遙 发表于 20-7-2017 09:33 AM
这不是鸡与旦的问题 也不是再生因缘的问题
佛法不是宗教 是追求真理的哲学 经得起反复论证的
为何释迦摩尼时代 其他的教派被称为外道
不是外道的道理不够深奥 而是他们的学说 不是究竟的真理
现代的佛教 ...
你说过那3个再生因缘不是佛陀说的,那么你认为再生的因缘是什么?
|
|
|
|
|
|
|
|
发表于 20-7-2017 12:0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谷成 于 20-7-2017 12:04 PM 编辑
逍遙 发表于 20-7-2017 09:33 AM
这不是鸡与旦的问题 也不是再生因缘的问题
佛法不是宗教 是追求真理的哲学 经得起反复论证的
为何释迦摩尼时代 其他的教派被称为外道
不是外道的道理不够深奥 而是他们的学说 不是究竟的真理
现代的佛教 ...
世智辩聪,只能增益邪心,于法无益,所以佛说是学佛八难之一。
学佛是用清净心,不是靠世智辩聪。谁用世智辩聪来学佛,纵然他是博士、大学问家,经论满腹,也不得佛法其门而入。
学佛没有先打好基础,就要弄懂佛经的意思是不行的。基础是什么,就是行善种福,就是持戒,就是修定。
没有福报,根本没有空闲时间可以学佛,没有持戒修定,心不清净,满脑是意念纷飞,即使读了佛经都是自己的意思,不是佛说的意思。
还是多点行善持戒修行比较实际吧,至于“世智辩聪”的俗智纷诤,让那些把哲学当佛法的人去忙吧,真的跟我们学佛人没有关系。合十。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
|
|
|
|
|
|
发表于 20-7-2017 12:3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相信 释迦摩尼是实语者 不会空谈理论
3个因素的必然先决条件 无法解释复制人
再说 “香阴”不是释迦摩尼的解释 而是不同部派 根据各自的需要 作出不同的诠释
“香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以释迦摩尼的智慧 不可能想不到
如果释迦摩尼有作出诠释 为何经典没有记载
应该知道 释迦摩尼的佛法 是给追随者如法修行的 没有任何的秘密
今天的主流佛法 反而是神秘处处有 越复杂 越玄妙的 才是佛法
|
|
|
|
|
|
|
|
发表于 20-7-2017 12: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逍遙 于 20-7-2017 12:49 PM 编辑
谷成 发表于 20-7-2017 12:01 PM
世智辩聪,只能增益邪心,于法无益,所以佛说是学佛八难之一。
学佛是用清净心,不是靠世智辩聪。谁用世智辩聪来学佛,纵然他是博士、大学问家,经论满腹,也不得佛法其门而入。
学佛没有先打好基础,就要弄 ...
对的 最主要的是修行
然而 分不清楚真与假 修行也是自己骗自己
真假都不要去管 自己认为对的就是释迦摩尼亲口所说 这种修行有意义吗
如果不敢面对现实 不敢承认佛教的经书 有些是外道的著作 不是释迦摩尼亲口所说 对修行有意义吗
不是我们看不懂经书 而是我们无法接受现实 佛教经书也有假的
修行佛法 其实就是追求真理与真相 不符合逻辑的佛法 就不是佛法
我很怀疑 今天佛教徒修行的 有多少是释迦摩尼亲口所说的佛法 你说呢
这个帖子的评论 不是为了赢输 而是分辨出这段经文是真是假
|
|
|
|
|
|
|
|
发表于 20-7-2017 01:1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谷成 于 20-7-2017 01:12 PM 编辑
逍遙 发表于 20-7-2017 12:47 PM
对的 最主要的是修行
然而 分不清楚真与假 修行也是自己骗自己
真假都不要去管 自己认为对的就是释迦摩尼亲口所说 这种修行有意义吗
如果不敢面对现实 不敢承认佛教的经书 有些是外道的著作 不是释迦摩尼亲口 ...
你去认真修了,心得清净,得到实际受益了,佛经就不是假的。所谓真假是要付出努力才能验证的,没有办法纸上谈兵。
佛陀遗训“以戒为师”,真能做到这条,已经大大的受益了。即使所学的佛法存有混掺,纵然修了不能解脱,只要严格持戒、善护口业,至少也能保住人天善道的福德资粮。
反而世聪辩智则很危险,没有修得清净心,自己不是祖师的水平,就不自量力要以哲学辩聪去议论佛经真假,批评祖师大德,纵然有说对的地方,也没有能力确认,因为凡夫只有肉眼,没有法眼,更没有慧眼。但是说错就万劫不复了。把真经说为假经,是谤佛法。说真善知识编造谎言,则是谤三宝。这些口业,条条通地狱三途恶道。
谁不怕造业的随他去吧,我们学佛人修我们的戒定慧,善护口业,严以持戒。有清净心了自然就会信佛、信经、信善知识,别人要妄谈真假,说学佛人自欺被人欺都好,跟我们真的也没有关系。一个人真的皈依三宝了,信心不是轻易可以动摇的。合十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
|
|
|
|
|
|
发表于 20-7-2017 02:0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逍遙 于 20-7-2017 02:18 PM 编辑
谷成 发表于 20-7-2017 01:11 PM
你去认真修了,心得清净,得到实际受益了,佛经就不是假的。所谓真假是要付出努力才能验证的,没有办法纸上谈兵。
佛陀遗训“以戒为师”,真能做到这条,已经大大的受益了。即使所学的佛法存有混掺,纵然修了 ... 现代流行一个“念爸爸”的教派 念爸爸就是修行了 一定可以出轮回
1) 你认为他们是佛教徒吗
2) 他们修行的是佛法吗
3)他们也是很认真修的 非常努力“念爸爸” 你认为他们一定可以出轮回吗
缺少智慧的修行 就不是佛法了
戒与定 最后都是为了开启智慧
释迦摩尼时代 他不是唯一的高智慧者 外道也并不缺乏高智慧者
外道中的高智慧者 也可以吸收佛法 写出佛经 你同意吗
不是释迦摩尼亲口所说的经书 宣扬的还是100%释迦摩尼的佛法吗
释迦摩尼说过 “在他的教诫中,绝无秘密法门。他紧握的拳中,并没有隐藏著东西”
释迦摩尼的佛法 本来都不是为高智慧一群所创造 不是绝智慧的人才可以理解
怎么现代的佛教徒 认为佛法神圣 不可探讨与辩论了 连面对真理的勇气都没了
世聪辩智虽然危险 不思不辩 缺乏追寻绝对真理的勇气 却是走上了歪路
我认为 如果修行的 不是释迦摩尼亲口说的佛法 就不算是佛法修行者
盲目接受佛经就是释迦摩尼佛法 绝对是违背释迦摩尼的教导的
|
|
|
|
|
|
|
|
发表于 20-7-2017 02:2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逍遙 发表于 20-7-2017 02:02 PM
缺少智慧的修行 就不是佛法了
戒与定 最后都是为了开启智慧
释迦摩尼时代 他不是唯一的高智慧者 外道也并不缺乏高智慧者
外道中的高智慧者 也可以吸收佛法 写出佛经 你同意吗
不是释迦摩尼亲口所说的经书 ...
世间智慧,跟佛说的智慧不同。世间的智慧注重逻辑,可是逻辑不离妄想分别我执;而佛说的智慧是指般若智,依戒定为基础,如实照见诸法实相,通达一切诸法的胜义本性。所以般若智慧用的是直观,不是靠逻辑,只有般若智才有法眼和慧眼。
世间辨智,连基础的戒定都没有,就不是佛家说的般若智慧。学佛要先修戒定,然后才有可能启开智慧。戒定还做不到,虽然可以讨论和学习佛法,但是没有能力鉴定佛法。合十。
|
|
|
|
|
|
|
|
发表于 20-7-2017 02: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逍遙 发表于 20-7-2017 02:02 PM
现代流行一个“念爸爸”的教派 念爸爸就是修行了 一定可以出轮回
1) 你认为他们是佛教徒吗
2) 他们修行的是佛法吗
3)他们也是很认真修的 非常努力“念爸爸” 你认为他们一定可以出轮回吗
缺少智慧的修行 就 ...
没有听说过念爸爸,可以站立自在往生的,念佛的例子不少,净土行人的愿力和定力不可思议,寻常人临终要保持清醒都难,何况还要站立。合十。
|
|
|
|
|
|
|
|
发表于 20-7-2017 02: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谷成 发表于 20-7-2017 02:21 PM
世间智慧,跟佛说的智慧不同。世间的智慧注重逻辑,可是逻辑不离妄想分别我执;而佛说的智慧是指般若智,依戒定为基础,如实照见诸法实相,通达一切诸法的胜义本性。所以般若智慧用的是直观,不是靠逻辑,只有般若 ...
我对3个因素的怀疑 是有论据支持的
就是因为我相信释迦摩尼是真正的觉悟者
以他的智慧 不应该会说出这些与因缘论自相矛盾的话
就算佛教徒选择相信不正确的佛法 结果也只是不断被科学界打脸
真理也好 诸法实相也好 都离不开合理的逻辑
不合理的逻辑 是一神教或多神教的教义 不是释迦摩尼的佛法
举例说 释迦摩尼的十二因缘论 逻辑非常严密 立论清楚 经得起推敲与时间的考验
|
|
|
|
|
|
|
|
发表于 20-7-2017 02: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对净土修行有成的人 还是很敬仰的
真正的净土修行者 是依靠佛法修行 实实在在的修行 摒弃外道有关神通的一部分
现代人呢 提倡“念爸爸”代替修行 推崇的是外道有关神通的一部分 与一神教没什么差别了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