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局取締‧禁外勞侍應‧餐飲業前線人手荒 2010-03-07 11:55
-
丹榮品味飲食中心的緬甸外勞在廚房擔任雜工,負責處理海鮮和蔬菜洗滌工作。(圖:星洲日報) -
連鎖咖啡店的外勞員工在樓面一角負責洗滌,烤面包和泡茶等工作,這種算是前線工作嗎?(圖:星洲日報) -
阿清經濟飯店在午飯時段十分多人,但店內人手不足,業主在玻璃貼通告宣佈只營業半天。(圖:星洲日報) -
趨近一看,紅色通告寫著:“因為外勞法令,所以本店暫時營業半日,不便之處請見諒。”(圖:星洲日報) 
[url=] [/url]
1 of 4 [url=] [/url]
(彭亨‧關丹)移民局取締前線服務外勞措施,已經導致關丹區內部份飲食業者大鬧人手荒,其中一家經濟飯店也被逼只能營業半天。
部份業者開始調動人手,將外勞員工調往廚房或解雇;不過部份餐館依舊使用外勞在前線工作。 以餐飲業來說,在前線服務的外勞可謂多不勝數,然而,移民局只規定外勞負責廚房的洗滌和打掃工作,不能從事前線服務。 華人新年過後,移民局準備就緒,隨時會出動取締前線服務的外勞。《東海岸》記者展開抽樣式訪問及觀察區內數間飲食餐館,發現聘請外勞在前線服務或不使用外勞在前線服務的餐館各佔一半。 業主:人手不足只營業半天 位於哈芝阿末路的阿清經濟飯店,一名不願具名的業主因為解雇了兩名原本在前線服務的外勞,而導致店內人手不足,所以選擇張貼通告宣佈只營業半日。 這間經濟飯店在午餐時段涌入大量顧客,可是店內只有業主兩名家人及一名本地員工幫忙,而業主則負責煮食工作。 這名業主說,目前情況難以應付午餐時段,所以希望政府放寬條例,允許外勞在前線工作。 受訪業者也指出,政府在行動的同時,應該提供業者解決員工不足的問題,而不是迫使他們解雇外勞,然後關門大吉。 陳勇廷:嘗試請本地人不果 聘請14名緬甸外勞的丹榮品味飲食中心業主陳勇廷指出,這間酒樓目前有4名外勞在廚房從事打雜工作,樓面服務的則有10名之多。 “我們一直嘗試聘請本地員工,至少可省下外勞人頭稅和代理費等雜費,不過本地人不肯吃苦,也嫌棄工作時間太長。” 他表示不解政府不允許外勞在前線服務的原因,並說外勞只適合在廚房充當雜工。 “若將所有外勞轉往廚房,他們無法勝任煮炒工作,樓面也無法正常運作。” 吳世安:盼政府放寬條例 喜臨門酒家董事主席拿督吳世安表示,他共聘請了3至4名外勞,其中3名在廚房工作,1名在樓面負責洗杯和偶爾服務顧客。 “我的員工都有合法工作證,如果移民局要取締肯定對業者造成不便,希望那個政府另想辦法,放寬條例。” 黃先生:政府應幫找替代員工 位於拿督林和歷路的海南村飯店業主黃先生也表示,政府要取締前線服務的員工,最好幫他們找一批替代的本地員工。 “我們登廣告請本地人好幾個月了,年輕人只工作兩日就說辛苦,我以1200令吉,工作8小時,外加包一餐來聘請侍應也沒有人上門。” 他表示,店內有3、4名外勞負責廚房工作,如果廚房工作做完,他們也必須在樓面幫忙。 面對政府取締外勞的措施,他曾到移民局反映問題,惟無法得到諒解,他目前已計劃放棄餐飲業生意,轉行到其他行業。 連鎖咖啡館停止外勞當侍應 此外,區內一間連鎖式經營咖啡館則出現兩種不同的情況,位於敦依斯邁的分店只見數名本地巫裔侍應生,之前的外勞侍應生全部不見蹤影。據瞭解得知,這些員工已經轉往廚房工作。 另外位於星光商業城的分店,負責烤面包、泡茶或收銀的外勞員工依舊在同一範圍內工作。在詢問之下得知,其中部份員工來自緬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