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daniel82

浅解 道德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9-10-2006 09:2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六亲不和,有孝慈”没有了孝慈不孝慈的问题存在,就自然回复孝慈。

我还是觉得没有把重点说出来,依你所说“断绝仁慈”与“六亲不合”是两码事,牛羊之间混淆一谈。“断绝”是“废除” 仁慈,然后您还把老子三宝提倡“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为何老子又提出三宝概念?“六亲不合”谈到不是没有了孝慈不孝慈问题。在发生六亲不合的情况,而是当中有人知道,“有孝慈”。非老子言论自相矛盾而是释义明显不能通译。

复你问题很累人...若能的话希望你能自己都读解答案,只是单单几个问题我花费了6个小时打字及资料的确认收集,虽然解释得不是很好,但至少把重点传达上来了。希望你能主动的去学习吸收体验感受,这都学习百倍有益。

多谢您的解答。句子兄也有说过一句“多读原文,稍少读浅解”,以自己的语言传达经文中的含义恐怕有点难。昨天读一本道教书有句格言:“解老要行道,读书要体悟。”大家学习参透一番,知解而悟,非知而不悟,误解非知悟。

[ 本帖最后由 boobanzhu 于 9-10-2006 01:00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9-10-2006 04:0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七十六章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萬物草木之生柔脆,其死也枯槀。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強則不勝,木強則共。強大處下,柔弱處上。


淺解:

人的身體在活着的時候,它是溫柔軟弱。死了以後身體變得堅硬。萬物草木在活着的時候樹葉是柔軟,失去生命後,樹木葉子變得枯乾堅硬,所以說堅硬剛強的人,他是容易導嚮死亡的一種,溫柔軟弱細微的人,他是容易生存的一類。因此用兵逞強而不容易取勝,樹木高大容易折斷或被破伐。逞強自大反而使人討厭,因此居下。柔弱謙虛反而受人尊敬,因此居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9-10-2006 09:5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boobanzhu 于 9-10-2006 09:27 AM 发表
六亲不和,有孝慈”没有了孝慈不孝慈的问题存在,就自然回复孝慈。

我还是觉得没有把重点说出来,依你所说“断绝仁慈”与“六亲不合”是两码事,牛羊之间混淆一谈。“断绝”是“废除” 仁慈,然后您还把老子三 ...


唉....
或许是的解释的不好,还是您没了解到其中...

这里所要指的不是老子的仁慈,而孔子那种“克己复于礼为仁”的“仁”,是一种有等级化的“仁”。

要断绝的就是这种儒者观的“仁”,并非老子博爱于天下的人。

如何证明呢??老子推崇仁慈为保,而在这种中“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所指的是圣智、仁义、巧利都只是人类的一种文采,根本不足以修身治国。

在<<道德经>>第67章中,老子推崇仁慈为宝,而在这章中老子有意于用“文采”“文饰”,来贬低仁义的含概。大家都素知,道家重内“质”而弃外“物”。

这章所解,并非你转贴的“绝圣弃智”中所说的,这三样就像人类的尾巴脱离不了的装饰。

其实“孝”并不难解,可能是由于长期对电脑,造成疲倦无法解释好。

所谓的“孝”就含有义中为了表现而表现的本质,是根据于社会地位关系,义务实举的一种表现,只要你了解“义”,对于孝的行举,就不容易难理解。

在黄帝治理天下时,民心一至,百姓不专爱自己的双亲也不辛宠自己的儿女,所以在双亲子女亲朋戚友亡故后,不悲泪而不招来世俗的非议。这是由于天下人没有偏执于慈爱,无私无欲,所以六亲自然和谐,不会说谁年轻谁必须敬于孝,谁年长就必须慈爱于子。在尧治理天下时,使得父子兄弟互相亲爱,有人采取不合理的办法来处理亲疏远近。这时六亲开始不和,正是提昌仁义的时代,人有偏执,父母必须慈爱自己的儿子比慈爱他人更要慈,而孝敬却必须要以尊敬父母为先。这真是仁义在六亲不和的观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9-10-2006 10: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六十三章 樸素(19)

絕聖棄智,民利百倍①;

絕仁棄義,民復孝慈②;

絕巧棄利,盜賊无有③。

此三者,以爲文未足,故令之有所屬④:

見素抱樸⑤,少私而寡欲⑥,絕學无憂⑦。

①絕:《荀子·勸學》:“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即橫渡,穿越之義。絕學(獨到的學問);絕才(才能無人能及);絕手(一等才藝的高手)。《說文》:“斷絲也”。斷絕,割斷,切斷。  聖:甲本作“聲”,乙本作“&#65533;”,通“聖”。  棄:《爾雅》:“忘也”。《左傳·昭公十三年》:“其庸可棄乎”。註:猶忘。《說文》:“捐也”。扔掉,抛棄。忘記,廢除,違背,背叛,離開等義。   智:帛書作“知”,古通。 負:《說文》:“負,恃也。从人守貝,有所恃也。一曰受貨不償。”有擔負、享有、遭受、違背、失敗、負債、負責等多義。通“背”,背負;通“賠”,賠償、補償。古讀音背。乙本及通行本作“倍”。楚簡本作“伓”,有力也(見《說文》)。古同“伾”。伾伾,眾也(《廣雅》)。

②畜:參見上章註③。乙本與通行本作“孝”。  慈:帛書作“茲”,相通而含修意。

③巧:技藝高明、精巧;又有虛僞、巧詐之義。  利:《說文》:“銛也”。銛,一種家具,鋒利的利器。《玉篇》:“銛也,善也,得財也。”利益,名利等義。  前三句楚簡本作“絕智弃卞(辨),民利百伓;絕攷(巧)弃利,覜惻亡又(有);絕(僞)弃,民复季子。”可見,楚簡本似爲《老子》原著修改本,因楚簡本中修真學內義已經丟失。雖無“絕聖、絕仁、棄義”之詞。亦只說明無法解讀而修改。

段義:聖、仁、義本是褒義,但當大道廢失以後,離開了道“无”德“一”,陷在陰陽之二中不能自拔。回歸於德“一”中,必須超越聖仁義智,忘巧忘利。直接回歸德“一”和道“○”。人民返樸歸真才是根治之法。修真學中,修德“一”修道“○”是根本性的原則,人間無上的絕學是要抱一無離,絕聖、絕仁、絕巧三都是指聖仁巧的最高境界。實現了那麽後天的愚智、陰義、利己等現象也就自然放棄了。身國中的眾生也就自然實現民利百負,民復畜茲,盜賊無有,精氣神不會耗失。如果深陷在普通的、一般的聖、仁、巧的層次中實踐,就不能擺愚智、陰義、私利的長期制約,在修真的子系統中跋涉,難以進入德一和道○的境界之中。

④前句通行本作“此三者”。  未:不曾,沒有。通行本作“不”。

句義:上述三句如果說還未論述充分的話,則使其有所屬,如下。

⑤見:《說文》:“視也”。又爲“現”的古字。  素:修真學中指慧明本色之光,此光能透物。素在常道中指事物的本色,沒有染色的白色絲綢。《說文》:“素,白緻繒也。”段註:“帛之白而細者也。”《廣韻》:“列子曰:素者質之始也。又空也,故也,帛也。”質樸無華的,本質的,平白的,平素、往常,素食、太素(質之始也,參見第四章註③)等義。  抱:用手臂圍住,捧等義。通“保”,保護、愛護、持守之義。  樸:修真學中指還未散失開的德“一”的品格和狀態,常道中指未經加工的木材。

句義:顯現並看穿事物原始的本質,保持住淳樸的天然屬性,避免塵濁的污染。德“一”能量的修證則爲:所以要運用有所依從的方法,當坐忘時能夠見到白毫光以後,就要抱元守一,棄繁從簡,清靜无爲。見白色性光爲素,抱一無離爲樸。德“一”能量樸散爲五數之德能後,只有運用守一抱一之功,才能實現返樸歸真。

⑥私:甲乙本均缺,楚簡本作“厶”,“私”之古體。通行本作“思”。  寡:少也。

句義:德“一”品格的修證,逐步地、持恆地修心煉己,減少私心,修正稟性和習性。淡化欲望和各種貪念。

⑦學:《說文》:“覺悟也”。《尚書大傳》:“學,效也。”學習、效法之義。本句通行本歸在下章。楚簡本此句對應在第十一章(48)“无爲而无不爲”句後,“唯與訶”句前。  

句義:淳德歸道的學問就是獨一無二的絕學,掌握了她也就永無憂患。

〖註音〗

畜:xù音蓄;棄:qì音器。負:bèi音背;寡:guǎ音剐;伓:pī音丕;見:xìan音現。

【繁簡對照】

樸(朴),絕(绝),聖(圣),棄(弃),負(负),義(义),復(复),盜(盗),賊(贼),爲(为),屬(属),見(见),學(学),憂(忧);聲(声),與(与),處(处),補(补),厶(私),頒(颁),體(体)。

大家一起研究。。

[ 本帖最后由 boobanzhu 于 9-10-2006 10:47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9-10-2006 10: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一篇浅解:

《道德經》第十九章:絕聖棄智           
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
此三者,以為文之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朴,少思寡欲。

此章從來就被後人誤解老子捲入“儒道之爭”故主張“棄絕聖智”“棄絕仁義”。老學二千五百年來就此含冤莫白!其實老子此章所言“絕聖棄智”等根本不若後人之注釋,我們是否應該還給老子一個公道?

【作者注釋】:
【絕聖棄智,民利百倍】- 『絕聖:明白四達能無知呼!』
在“至絕”的“聖”境中,實相智慧“明白四達”無所不知,這時產生於物質人腦的聰明機巧反而障礙聖道,有害於先天無為聖境,所以必須“棄智”。這對修道者的內證修為何止百倍利益!
【絕仁棄義,民復孝慈】- 『絕仁:為之而無以為』
“至絕”的“仁”境中,對於萬物充滿慈悲,這種大愛是“為之而無以為”的上仁境界,這時講是非曲直伸張正義豈不反而多餘?故修於“絕仁”之境界就得“棄義”,如此修道者的內我證量就可更親近於真道。
【絕巧棄利,盜賊無有】- 『絕巧:無為而無不為』
在“至絕”的靈“巧”中,修士靈敏卓絕,無事不善五明具全,這時如在利與害上做計較而患得患失,必然無法維持“絕巧”的境界。所以這時必須“棄利”屏除得失之心,則修士的內在修為也就不會因為後天的得失心的干擾而被盜失。
【此三者,以為文之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朴,少思寡欲】
“智”“義”“利”這三者只不過是“聖”“仁”“巧”的文飾罷了,都是隸屬後天凡夫的“有為法”,修道之人還是內外皆秉持純真與樸素的“無為天性”,少私寡欲才是正道。
我認為《道德經》第十九章的正確註解其破譯重點應該在:『此三者,以為文不足』這一句話的涵義上;“智”是“聖”的文飾、“義”是“仁”的文飾、“利”是“巧”的文飾。智、義、利這三者是屬於有為法,只不過是先天無為法“聖”“仁”“巧”的文飾罷了!所以老子說:『此三者,以為文之不足。故令有所屬!』古人註解老子就在這節骨眼錯失老子真意,於是“至絕”被當成“絕棄”,一字之差,耽誤老子道學中最重要的證量境界!如文前所言:【明白四達,能無知乎?】【知,不知,上。】【以智治國,國之賊。】等等無非都是針對【絕聖棄智】而做的重要開示。
當我們能將《道德經》八十一張散亂的拼圖重做組合,終於發現老子揣在懷中的那塊【稀世美玉】,原來老子的學問正是探究【終極真理】的無上寶典,《道德經》一言蔽之正是詮釋【性命實像】的經典之作。從這趟“生命之旅”也牽扯出【宇宙〈物質的〉創生實相】!所以老子之道學,正是天人合一的學問,老子之所以傳下這部《道德經》也只有一個目的 ─“度化眾生”,我想這才是老子道學的精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0-10-2006 02: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boobanzhu 于 9-10-2006 10:41 PM 发表
还有一篇浅解:

《道德經》第十九章:絕聖棄智           
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
此三者,以為文之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朴,少思寡欲。

此章從來就被後人誤 ...


多謝您引入淺解,各自不同的淺解为自察基础,以统计大师浅解之作也会发现共同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10-10-2006 02:3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七十七章

天之道,其猶張弓乎?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與之。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能以有餘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聖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其不慾見賢。


淺解:

自然無為的『大道』,它不是好像拉弓射箭的樣子嗎?目標高了,就放低處一點,目標在低,就擡高一點。擡高,放低如有多餘會損失,距離近的目標,拉弓的力量小一點,距離較遠的目標,拉弓的力量要大一些。自然的『大道』就是減去多餘而彌補不足之處。衆人做事的方法不一樣,總是減去不足,而去增加給多餘之處。能有誰可以用多餘的奉給天下不足的呢?唯一有『道』的人,才能做到。因此『聖人』做事不佔為己有功勞,成功後不誇燿自己的能力,祂沒有慾望,這就是『聖人』的賢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3-10-2006 02: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七十八章

天下柔弱莫過於水,而攻堅強莫之能勝。以其無能易之,故柔勝剛,弱勝強,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故聖人云;受國之垢,是謂社稷主;受國之祥,是謂天下王。正言若反。


淺解:

天下最柔弱之物,它是沒有比水更加柔弱了。任何堅硬剛強之物去攻打它,而無法戰勝它,因此也沒有任何之物能代替它的柔軟細弱。所以柔軟勝剛硬,天下的人沒有不知道這個道理。但是卻沒有人能實行,因此『聖人』說:能承當國家忍辱的人,才能配做國家的主人。能承受國家災難有責任的人,才配做天下的君王。真正的話好像與事實相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8-10-2006 03: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七十九章

和大怨,必有餘怨,安可以為善。是以【聖人】執左契,而不責於人。有德司契,無德司徹。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淺解:

和解了大怨恨,必然還會有餘怨,心中耿耿於懷,怎能安定或可以妥善。因此【聖人】執行左契約行事,只有付出而沒有索取或責備於人。擁有【善德】的人,遵守契約的責任行事。【無德】的人,只會以右契約去追究於人。【天之道】沒有偏愛,大公無私,但卻常常賜予有善德之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9-10-2006 05:0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八十章

小國寡民,使民什伯,人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xi)。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民復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鷄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淺解:

國土小,人民稀少的國家,只能率領十人或百人的統兵之將。統兵之人與兵器有而用不着。讓人民重視生命,它也不願遷移到遠處的地方。雖然有船隻或車載運,它沒有機會乘坐。雖然有盔甲兵器,它也沒有機會陳列出來,還教導人民恢復結繩記事的方法來應用。人民食飯覺得香甜,穿著衣服覺得美麗,居住的房屋覺得安適。風俗習實覺得喜愛。鄰國之間可以互相相望,鷄鳴狗吠的聲音,也可以聽到。但是兩國的人民,從出生至老死,彼此之間沒有互相往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7-10-2006 04: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八十一章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辨,辨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已愈有;既已與人,已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淺解:

真實內心的話,而不是花言巧語,總是不動聽。花言巧語的話雖動聽,旦不一定是從內心發出的真心話,不夠真實。善良的人,不用智巧的話爭辯,利用智巧來爭辯的人,不會是善良。能暸解『大道』大智慧的人,不追求廣大而多取。追求廣大多取的人,因為不暸解『大道』,越追越遠,導緻難以探求真正的答案。『聖人』沒有任何私心,盡量幫助別人,自己反而得到更多。自然無為的『大道』,有利萬物而不會傷害萬物。『聖人』做事的原則,以自然的善德幫助人民而不與人爭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8-11-2006 04:1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除了道德经,还有那一部经是圣人自己写的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4-9-2007 02:1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顶这个帖子,道德经所在,老子必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4-9-2007 10:3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近看了《太上老君》的杂志~

才大约明白,什么是顺其自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7-10-2007 12:2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完之后大约了解了一些。

想除去烦恼就必须以道的无形,无情,无名做为参考。
道是万物之母,就必须依道的原则,万物包括人也就是说人是道,但道非人。道,远在天边,近在眼前,道被人的烦恼与执着等掩藏才看不见。

ps:个人悟解

[ 本帖最后由 1max1 于 7-10-2007 12:30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7-10-2007 11:3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道德经》原文/ 梦贞(注解)
http://post.baidu.com/f?kz=22643567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6-12-2007 02: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道,道可道,非常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9-12-2007 02: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馬尅思講過,“必須在實踐中的人才能成為主體”人雲亦雲的客觀,是無經過實踐的,能影響別人的人因為經歷過實踐的體驗,才能說服別人。道德經典是道家纍積的智慧,讀書要心領悟,並不要只是讀死書,多些運用現實生活,會轉變提昇領悟能力。多些實踐一下,啓發道家的智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3-2008 02:2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道 德 经》总 论

任法融

一、 引述
老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自然主义哲学家。他的不朽著作《道德经》“亦称《老子》”,是一部博大精深、词意锤炼的哲理诗。这部被誉为“万经之王”的神奇之书,像宝塔之巅的明珠,璀灿夺目,照耀着我国的古老文明,对我国古代的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各方面,发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无论对于中华民族的性格的铸成,还是对于政治的统一与稳定,都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道德经》是我国古老文明的智能结晶,也是一个知识的宝库。它不仅包含着宏奥的哲理,而且蕴藏着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体科学、思维科学、系统科学诸多方面的基本素材,犹如汪洋大海,内容包罗万象。它以罕见的深度、广度和精度而着称于世。不仅驱使着古代万千的学问家为之作注,探其玄秘,释其奥义,而且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西方科学家步入这一古老殿堂,探索其中的重大科学奥秘,寻求人类文明的源头,深究古代智能的底蕴。

古今中外,研究和注释《老子》的人难以计数,有关著述汗牛充栋。在古代,有从养生方面研究和注释的,如河上公、吕洞宾;有从哲学方面研究和注释的,如王弼;有从政治权谋方面研究和注释的,如唐玄宗、宋徽宗等等。各述己见,莫衷一是。在现代,则有从科学和管理等方面研究和注释的。有人认为此书是一部养生学著作;有人认为此书是一部哲学著作;有人认为是一部政治著作;有人认为是一部兵法;有人认为是一部科学著作,等等,众说纷纭。这些理解既有片面性,又有合理性。“道”是浑全之朴,“众妙之门”。从某一侧面来理解,把它当成某一局部的东西,是盲人摸象,显然是片面的。从另一方面看,“道”生成了万物,又内涵于万物之中,“道”在物中,物在“道”中,万事万物殊途而同归,都通向了“道”,从这方面来理解,也有其合理的一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3-2008 02:2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在现代,一些人根据西方哲学概念,把“道”解释成了“物质”、“精神”或“规律”。这些解释都不符合《老子》本义。“道”既不是有形的“物质”,也不是思虑的“精神”,更不是理性的“规律”,而是造成这一切的无形无象、至虚至灵的宇宙本根。“物质”、“精神”、“规律”皆是“道”的派生物。 “道”是先天一炁,混元无极,是宇宙中的能量,是太空的气场,是其大无外、其小无内、至简至易、至精至微、至玄至妙的自然之始祖、万殊之大宗,是造成宇宙万物的原始材料。“可道”、“德”、“下德”都是“道”的派生物。只有正确理解了“道”,才能正确理解“德”,从而以此为钥匙,正确理解《老子》全书。

从常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用通常的经验和知识,顺着常规的思路,不可能对“道”的妙谛有真正的彻悟。因而, 一般学者,由于未能从万有中超脱出来,他们从各个侧面理解“道”,从常识的观点说明“道”,由此偏离《老子》的本来意义,势所难免。对“道”的片面理解,必然造成对《老子》一书的歪曲解释,埋没这本书的重大价值。
道教把老子奉为始祖。《道德经》是道教的基本经典。 "道"是道教的基本信仰。"道"是《老子》一书的核心概念,是《老子》学说的精华所在。
道教本身对自己的基本经典《道德经》有传统的理解。这种理解和一般人的理解大相径庭。道教对此书的秘机是师传口授,代代相传的,对其玄理奥义是在修真养性的长期实践中理解、顿悟的。据传老子百六十余岁而去,他本人就是功夫极深的修炼家。他所阐述的大宇宙的基本原理,只有在人身的长期修炼及直觉沉思中才能彻悟。“道”在天,亦在人;在身,亦在心。

笔者躬身研究道学三十余载,谨研《老子》、《庄子》、《周易》二十余年,对“道”尤为殚精竭虑,悉心研探,在长时间的修持中悟解。为《老子》作注,是多年研讨、静悟的结果,实非一时之愿,一日之功。在中西文化融合,老庄研究成为热门,道教养生法风靡世界的今天,用道家自己的方法和观点,对《道德经》作以基于本来意义的阐释,把其中的科学精华挖掘出来,使之宏扬于世,为振兴中华和促进人类文明进步服务,便是本书的初衷。

《道德经》主要讲了“道”、“可道”、“德”、“下德”几部分。笔者认为:“道”和“德”乃是一无极图;“可道”与“下德”乃是太极图。八十一章的全部内容,可以由这两个图囊括无遗。只要理解了这两个图,就抓住了全书的根本,就可以此为钥匙,打开 《道德经》这一神秘宫殿的大门,理解全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3-10-2024 04:57 AM , Processed in 0.096885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