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说识也是缘生,意思没有一个永恒不变识,也没有一个永恒不变的识去投胎和受生,但是这么说却不等于没有识。
佛陀在南传中部38经《渴爱的灭尽大经》中说:「比丘们...你们也这么说,我也这么说:当这个存在了,则有那个;以这个的生起,则那个生起,即:以无明为缘而有行;以行为缘而有识;以识为缘而有名色;以名色为缘而有六处;以六处为缘而有触;以触为缘而有受;以受为缘而有渴爱;以渴爱为缘而有取;以取为缘而有有;以有为缘而有生;以生为缘而有老、死、愁、悲、苦、忧、绝望生起,这样是这整个苦蕴的集。…当它被像这样说时,这是缘于此而说。比丘们!三者的结合而有胎的下生。这里,有父母的结合,母亲不是受胎期者,没有干达婆的现起,则没有胎的下生。这里,有父母的结合,母亲是受胎期者,没有干达婆的现起,则没有胎的下生。比丘们!当有父母的结合,母亲是受胎期者,有干达婆的现起,则有胎的下生,这样,三者的结合而有胎的下生。」
这部《渴爱的灭尽大经》是由于有位叫沙低的比丘生起这样的邪见,他认为世尊教导的法,就是这[同一个]识流转、轮回,而非不同的。所以被世尊召唤去见他。世尊对他解释说:「比丘们!凡缘于那样的缘而生起识,就被名为那样的识:缘于眼与色而生起识,就被名为眼识;缘于耳与声音而生起识,就被名为耳识;缘于鼻与气味而生起识,就被名为鼻识;缘于舌与味道而生起识,就被名为舌识;缘于身与所触而生起识,就被名为身识;缘于意与法而生起识,就被名为意识,比丘们!犹如凡缘于那样的缘而火燃烧,就被名为那样的火:缘于柴而火燃烧,就被名为柴火;缘于木片而火燃烧,就被名为木片火;缘于草而火燃烧,就被名为草火;缘于牛粪而火燃烧,就被名为牛粪火;缘于谷壳而火燃烧,就被名为谷壳火;缘于碎屑而火燃烧,就被名为碎屑火。同样的,比丘们!凡缘于那样的缘而生起识,就被名为那样的识:缘于眼与色而生起识,就被名为眼识;缘于耳与声音而生起识,就被名为耳识;缘于鼻与气味而生起识,就被名为鼻识;缘于舌与味道而生起识,就被名为舌识;缘于身与所触而生起识,就被名为身识;缘于意与法而生起识,就被名为意识 …」
所以识有很多种,随着不同的缘会产生不同的识,而不是那种永恒不变的识。
世尊接着对比丘们开示说:「比丘们!这名色,什么是其因?什么是其集?什么是其生?什么是其根源?名色,识是因,识是集,识所生,识是根源。而,比丘们!这识,什么是其因?什么是其集?什么是其生?什么是其根源?识,行是因,行是集,行所生,行是根源。而,比丘们!这些行,什么是其因?什么是其集?什么是其生?什么是其根源?行,无明是因,无明是集,无明所生,无明是根源。比丘们!像这样,以无明为缘而有行;以行为缘而有识;以识为缘而有名色;以名色为缘而有六处;以六处为缘而有触;以触为缘而有受;以受为缘而有渴爱;以渴爱为缘而有取;以取为缘而有有;以有为缘而有生;以生为缘而有老、死、愁、悲、苦、忧、绝望生起,这样是这整个苦蕴的集。」所以比丘们在经中对世尊重复说:「以识为缘而有名色...以行为缘而有识...以无明为缘而有行』。
根据这些线索,并没有一个永恒不变识去投胎,这是非常清晰的道理。识也是缘生,以行为缘而有识。名色则以识为缘而生。从经文我们也可以看到,先有父母的结合(精卵),还要有干达婆的现前,才有胎的下生。这个过程应该是十二因缘所指的识缘名色的过程。
佛学家水野弘元在《佛教教理研究》中说:”部派时代以后,即以胎生学来说明之,把识看成是入胎的结生识,名色视为胎内胎儿名色(肉体、精神)的产生阶段,六处为胎儿六根的产生阶段。“
依照这个观点,胎儿是名色,那么结生识是不是上面说的干达婆呢?这个干达婆或是结生识,是否在父母结合和胎儿发展之前已经先存在呢?这个就是南北佛教所讨论的分歧点,北传佛教所提出的中阴即是从此而来。无论叫干达婆或结生识或中阴,似乎只有胎生和卵生的阶段,才有这些复杂的情况,如果是天人和地狱众生,他们是直接化生,玛欣德尊者说,“天人往往是化生的,不需要入胎,一旦结生即六根俱全,不需要象人那样,从受精卵开始...”。
总而言之,识是缘生,并不是一个永恒不变的识在转世,这点南北佛教都是有共识的,差别是对结生识和中阴识的见解的不同而已。至于试管受精,智敏法师在《俱舍论颂疏讲记》中说过:“我们就是产生一个问题,就是现在不是精子跟卵子也可以在试管里受精了,这不是好像对这个有矛盾吗?这个中有看的时候,幻的境,还是看到一些东西,所以说不管你是试管里的也好,真的父母交会也好,它投胎的时候,都是颠倒心投胎的。这个它所说的境,不一定就是那么真的境,但它有这个幻觉,它就入胎,这个没有什么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