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1-9-2009 07: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我年轻的时候,是读乐色。以后就跟随中国,读拉急! |
|
|
|
|
|
|
|
发表于 18-10-2009 06:1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6-6-2010 01: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说普通话是就说垃圾(la ji)
讲方言时就说乐色
我是大陆的 |
|
|
|
|
|
|
|
发表于 15-6-2010 08:1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0-6-2010 12:1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30-6-2010 01:3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le se |
|
|
|
|
|
|
|
发表于 24-7-2010 02: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规范与否,有时是按照国家而定.
我国的汉语是跟北京的.
垃圾=lā jī 规范(在我国)
垃圾=lè sè 不规范(在我国) |
|
|
|
|
|
|
|
发表于 2-8-2010 02:2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直一來我都是唸 "Lap-Shap" |
|
|
|
|
|
|
|
发表于 5-8-2010 05: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想知马来人在以前是apa bahasa? jawi / malay / other?? |
|
|
|
|
|
|
|
发表于 11-9-2010 10:0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没错啊。。他们台湾的念法(LE SE)
我们大马人都是念(LA JI)的。。
其实嘛。。念哪一个人家都会明白的 |
|
|
|
|
|
|
|
发表于 13-9-2010 10:3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7-10-2010 03:3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在台灣上國語正音課時,
唸垃圾(la ji ),班上的同學都笑我,
因為他們聯想到喇舌的發音
只好糾正唸垃圾(le se ) |
|
|
|
|
|
|
|
发表于 4-11-2010 03: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1# President
我以前也将念的,给老师骂` |
|
|
|
|
|
|
|
发表于 4-11-2010 06:0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President
我以前也将念的,给老师骂`
ngage89 发表于 4-11-2010 03:44 PM
我现在在家乡还是照用 |
|
|
|
|
|
|
|
发表于 19-12-2010 01:4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8-1-2011 12: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台湾的华语跟中国的华语,就好像美国的美语跟英国的英语一样,多多少少有点不一样。
但其实大家都是一样的语言,只是有少许的差别而已。
只是,马来西亚的华语是根据中国,而英语是根据英国的而已。大家看戏还是听得懂台湾华语,和美国的美语,不是吗?
只是学生就要多注意了,不能因为这样影响了学校的成绩啊! |
|
|
|
|
|
|
|
发表于 8-2-2011 08:1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9-3-2011 07:3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la xi
..... |
|
|
|
|
|
|
|
发表于 21-3-2011 01: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好笑哦!你们在google translate 打“垃圾”
去Listen 它念" la ji "
Read phonetically既然出 " Lèsè "
|
|
|
|
|
|
|
|
发表于 4-4-2011 11:0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清池 于 4-4-2011 12:49 PM 编辑
语言学家说 垃圾 (乐色 le se) 才是正本清源的正统读音,因为在古唐书里早就这样读的 ,
从古书/唐诗的压韵就可方知晓。
而「拉机」本来是在新中国建立时的一些误读,也就是类似于「白话音」,大陆官方或学界当时所订的标准发音,那个混乱的大时代的学术界不大严肃
晋书˙卷二十八˙五行志中:「京口谣曰:『黄雌鸡,莫作雄父啼。一旦去毛皮,衣被拉飒栖。』」。
拉颯 秽杂。《晋书·五行志中》:“ 孝武帝太元末,京口謡曰:‘黄雌雞,莫作雄父啼。一旦去毛衣,衣被拉颯栖。’尋而王恭起兵誅王國寶,旋爲劉牢之所敗,故言‘拉颯栖’也。”金元好问《游龙山》诗:“惡木拉颯棲,直幹比指稠。”清翟灏《通俗编·状貌》:“拉颯,言穢雜也。”——(《漢語大詞典·拉》)
“拉”古音來紐緝部;“颯”古音心紐緝部(郭錫良)。同屬心紐緝部字有“趿”、“靸”等。緝部另有“澀”、“歰”(山紐)。“嗇”、“穡”、“色”等屬山紐職部,山心准雙聲,緝職通轉。
宋吴自牧《梦梁录》:“更有载垃圾粪土之船,成群搬运而去。”“亦有每日扫街盘垃圾者,每支钱犒之。”《辞海》(1936年版本)说明:垃读如辣,圾读如西。固形废物不能由沟渠排泄者也。按,垃圾本作拉伋,与擸 同。《词源》给“擸 ”注音卢盍切,là,才盍切,zá解释:拉、擸,双声,用畚箕敛拾东西叫扱。(代编者补一句:于是有写作“拉扱”者)因属脏土之类,字又改从土旁,写成“垃圾”。
1962年重印本《汉语词典》“垃圾”注音ㄌㄜㄙㄜ(按即lèsè),“勒瑟”(右下加点,表入声)。吴语,秽物与尘土相混积之称。《现代汉语词典》(1978年版)“垃圾”注音lājī,《辞海》(1980年版)作lājī。
广东话和闽南话中保留中古汉语的元素要多过普通话。发音都近似于 "lap sap"。 用台湾版的字典上可找到证据:「垃圾」或作「拉飒」、「拉撒」。
闽南语(福建话) pun so 是古字[粪扫]之义, 也就是古唐人所说的垃圾的别名,意思大约是把粪土一样的破烂打扫归拢。
在佛教出家人所穿的袈裟/百衲衣也称为粪扫衣,是拾拣人们废弃的垃圾中残存的破烂布片,放到河水里濯洗干净,缝补成衣,
这件功德服装,偏从粪扫垃圾入手,因此最端正的名号,便叫的粪扫衣。
- 南朝梁‧宗懔‧荊楚歲時記:又以錢貫繫杖腳,迴以投糞掃上。
唐‧釋慧琳‧一切經音義·大寶積經‧卷二:常拾取人間所棄糞掃中破帛,於河澗中浣濯令淨,補納成衣,名糞掃衣,今亦通名納衣。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