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peggy_str

论法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3-7-2008 12:3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80# 佐竹 的帖子

幻觉深浅是麻烦,论理高低是烦恼,
取舍多少本无碍,净污善恶本相同,

奈何古道言纷纷,不及心肠实在在,
慨叹莲叶日凋谢,不见正直走一回,

谬中寻真多变化,呆中勤耕花自开,
胡思乱想当智慧,老实笨拙真性情,

忘却文字平凡人,执著放下简单活,
但看世间颠倒苦,唯有悲悯众生迷。

浅白数句,聊聊心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3-7-2008 10:2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o1j2m3 于 23-7-2008 12:37 AM 发表
幻觉深浅是麻烦,论理高低是烦恼,
取舍多少本无碍,净污善恶本相同,

奈何古道言纷纷,不及心肠实在在,
慨叹莲叶日凋谢,不见正直走一回,

谬中寻真多变化,呆中勤耕花自开,
胡思乱想当智慧,老实笨拙真性情,

忘却文字平凡人,执著放下简单活,
但看世间颠倒苦,唯有悲悯众生迷。

浅白数句,聊聊心声。


幻觉深浅是麻烦,论理高低是烦恼,
取舍多少本无碍,净污善恶本相同,
本無幻覺覺幻絕,論理煩惱毋差別,
有取有捨自和協,二元生剋讓自歇。

奈何古道言纷纷,不及心肠实在在,
慨叹莲叶日凋谢,不见正直走一回,
古道今途人所為,心腸二用卻有違,
蓮葉凋茂自思維,見正與否看輪迴。

谬中寻真多变化,呆中勤耕花自开,
胡思乱想当智慧,老实笨拙真性情,
真謬變化示太一,無耕花亦開無疑,
智慧亂想本無依,過實會濁真性衣。

忘却文字平凡人,执著放下简单活,
但看世间颠倒苦,唯有悲悯众生迷。
平凡文字惹人驚,簡單活已著新心,
顛倒苦惱道糧金,迷憫無別覆自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3-7-2008 10:2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素还真 于 22-7-2008 09:31 PM 发表
我的意思在上面说得很清楚,以大乘的观点来看,佛不是阿罗汉。
假如你认为两者相同的话,那么请你来回答,
佛陀的功德与阿罗汉的功德一样吗?释迦牟尼佛的功德与大智舍利弗尊者的功德一样吗?


那么你学佛是要学功德呢?还是学解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3-7-2008 01:3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德源 于 23-7-2008 10:28 AM 发表


那么你学佛是要学功德呢?还是学解脱?


两者都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3-7-2008 01:5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素还真 于 23-7-2008 01:30 PM 发表


两者都学。


学功德为了什么?
学解脱为了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3-7-2008 02: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82# 佐竹 的帖子

本無幻覺覺幻絕,論理煩惱毋差別,
有取有捨自和協,二元生剋讓自歇,
简易道理人难行,蕴根五六难自觉,
纷纷纭纭谐不和,无数轮回情已述。

古道今途人所為,心腸二用卻有違,
蓮葉凋茂自思維,見正與否看輪迴,
道古说今人不知,文字单纯不相悖,
蓮中绿叶本无常,轮回与否在中道。

真謬變化示太一,無耕花亦開無疑,
智慧亂想本無依,過實會濁真性衣,
两极运转现无始,无根落叶花难开,
迷思见解非依谁,过净无鱼恐灭绝。

平凡文字惹人驚,簡單活已著新心,
顛倒苦惱道糧金,迷憫無別覆自睛,
惊恐有无心执字,平淡人生非强求,
道粮不缺生活人,性情泊泊无差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23-7-2008 04:3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德源 于 23-7-2008 01:55 PM 发表


学功德为了什么?
学解脱为了什么?


为了自己解脱,也为了他人解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4-7-2008 09:1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素还真 于 23-7-2008 04:32 PM 发表


为了自己解脱,也为了他人解脱。


这样看来,解脱才是最重要的了。

那么,解脱后还需要功德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4-7-2008 09:3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德源 于 24-7-2008 09:18 AM 发表


这样看来,解脱才是最重要的了。

那么,解脱后还需要功德吗?


解脱很重要。可是不具备正等觉佛的功德的话,又如何在没有佛法的年代令众生得渡?
不具备正等觉佛的功德的话,又如何建立三乘佛法?
佛陀解脱后,具备十力与四无畏。你认为解脱后还需要功德吗?不是需要不需要的问题,而是具备功德。

[ 本帖最后由 素还真 于 24-7-2008 09:45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4-7-2008 10:3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素还真 于 24-7-2008 09:32 AM 发表


解脱很重要。可是不具备正等觉佛的功德的话,又如何在没有佛法的年代令众生得渡?
不具备正等觉佛的功德的话,又如何建立三乘佛法?
佛陀解脱后,具备十力与四无畏。你认为解脱后还需要功德吗?不是需要不需要 ...


如果你认为要成为正等觉佛才能解脱的话,那么,你认为几时才能解脱呢?
佛陀的弟子有没有渡众生呢?

解脱后(般涅盘后)还需要功德吗?

[ 本帖最后由 德源 于 24-7-2008 10:40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4-7-2008 11:2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德源 于 24-7-2008 10:39 AM 发表

如果你认为要成为正等觉佛才能解脱的话,那么,你认为几时才能解脱呢?
佛陀的弟子有没有渡众生呢?
解脱后(般涅盘后)还需要功德吗?

师兄,
假如您明白功德的涵义,您就不会问,“解脱后还需要功德吗?”这样的问题。
佛陀解脱后具备佛陀的功德。阿罗汉解脱后具备阿罗汉的功德。
我们不能说,佛陀解脱后需要佛陀的功德,阿罗汉解脱后需要阿罗汉的功德。
我们也不能说,凡夫需要功德来解脱。
进入无余般涅盘的圣者,没有所谓的功德不功德,也没有所谓的需要不需要。
可是别忘记证得有余涅盘的佛与阿罗汉,他们都具备功德。凡夫也可以忆念进入般涅盘圣者的功德。

成为正等觉是为了使更多人获得解脱。再说未获得正等觉前的大菩萨们,在佛法时期随时都可以解脱。由于大悲愿力,才住在生死。大乘菩萨道只说一小部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5-7-2008 08:1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91# 素还真 的帖子

"想"要成佛的人多, 最后失败而轮回的更多, 因为太过低估了无始以来的业力....

所谓的大悲愿力, 很多时后是一种感性的名词, 带有着自我贡高的心, 众生皆可怜都由"我"来"渡", 大家都想成佛大家都看对方很可怜, 这种心态也很奇怪...

人小的时后都有很多梦想, 不过最后很多人都向现实底头....

多少人有想要作事情的心而每次都能坚持不懈? 很多时后不都放弃是吗?

不要讲成佛了, 很多人连守五戒的"勇气"都没有, 或守五戒守的原圆满的又有多少? 连基本圆满的戒都作不到如何能修正等正觉?

追求梦想是好的, 但也要看清楚现实... 无常不就是真理吗... 一切事物心态都无常....

最后如果说菩萨道不如说善道行者,

对于那一些众生能无私的为他人的利益而作, 而牺牲. 不为成就什么和回报也不知什么大悲愿力的, 在无尽的苦难的轮回的善者, 不管三界六道, 这些人不就是没有名相的善道行者吗? 他们应得到礼敬...

得佛的受记的善道行者, 在恒河的沙才不过那几粒沙, 下一位不就是弥勒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5-7-2008 09:0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素还真 于 24-7-2008 11:21 AM 发表

师兄,
假如您明白功德的涵义,您就不会问,“解脱后还需要功德吗?”这样的问题。
佛陀解脱后具备佛陀的功德。阿罗汉解脱后具备阿罗汉的功德。
我们不能说,佛陀解脱后需要佛陀的功德,阿罗汉解脱后需要阿罗汉 ...


不是要拥有成佛功德以便能成佛吗?
不是要拥有成阿拉汉的功德以便能成阿拉汉吗?

为什么是成佛后具备佛陀的功德?是成佛后才具备佛的功德?


如果一个凡夫没有具备功德,他可能在佛法在世时,拥有人身,适当的出生等等学习佛法的条件吗?如果,凡夫没有功德,他连最基本的人身条件都没有,又如何解脱呢?这些不就是凡夫的解脱功德吗?


在般涅盘里,功德不功德根本没有任何作用了。那么,佛陀的功德和阿拉汉的功德又有什么分别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5-7-2008 06:2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德源 于 25-7-2008 09:06 AM 发表

不是要拥有成佛功德以便能成佛吗?
不是要拥有成阿拉汉的功德以便能成阿拉汉吗?
为什么是成佛后具备佛陀的功德?是成佛后才具备佛的功德?
如果一个凡夫没有具备功德,他可能在佛法在世时,拥有人身, ...


功德不是巴拉蜜,功德也不是福报。很奇怪您竟然把功德看成如同巴拉蜜或福报。
为什么? 您认为佛陀在菩萨位时的事迹是佛功德?忆念佛功德包括忆念这些事迹?

不管您如何想,请记住,佛的功德 - 四无畏,十力,一切知智,唯有佛具有。也只有具备这些功德,才能够开展三乘佛法。佛没有这些功德,今天你我都闻不到佛法。

[ 本帖最后由 素还真 于 25-7-2008 07:59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5-7-2008 08:0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三法印 于 25-7-2008 08:13 AM 发表
"想"要成佛的人多, 最后失败而轮回的更多, 因为太过低估了无始以来的业力....

所谓的大悲愿力, 很多时后是一种感性的名词, 带有着自我贡高的心, 众生皆可怜都由"我"来"渡", 大家都想成佛大家都看对方很可怜, 这种 ...


成不了佛,退一步可以成就声闻与缘觉。不过既然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就尽力完成发心之愿。

至于说想成佛的人很多都失败,想解脱生死轮回的人又何尚不是?一切都视乎机缘。有些人经无数过去生以来所累积的巴拉蜜,足够让他在今生证得圣果,有些众生则进入初地菩萨位。有些今生接触佛法,可是要到下一尊佛出世才证初果。有些众生有机会接触佛法,可是最终却堕落恶道。

就好像你三法印和我素还真,今生虽接触佛法,今生或许与初果无缘,来生还恐堕落恶道。虽然这只是猜测,可是却是很多佛教徒的写照。

[ 本帖最后由 素还真 于 25-7-2008 08:20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5-7-2008 08:1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德源 于 25-7-2008 09:06 AM 发表
在般涅盘里,功德不功德根本没有任何作用了。那么,佛陀的功德和阿拉汉的功德又有什么分别呢?


在无余涅盘,佛陀和阿拉汉没有分别。可是在有余涅盘,佛与阿拉汉都活着的时候,两者就有差别。佛已经灭尽烦恼障与所知障,阿拉汉却还有残余的障未除。菩萨在经历无数生死轮回之中,以大悲愿力利益众生,度众生出生死。

无余涅盘对阿拉汉来说是终点。可是对佛来说却是另一个起点。这些都是大乘佛教的内容,您可以不去相信,可是也别想去反驳你自己都不知道的事。

[ 本帖最后由 素还真 于 25-7-2008 08:24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5-7-2008 08: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也许,应该把功德两个字理清:
在南传来说,就是,功(北传)=心念上的修持,比如“观”(南传),德(北传)=身体上的修持,比如“戒律”(南传)。
这个在,六祖坛经有详细的解说。

举凡,众生的布施,虽然还没觉悟,仍然有功德,而这也带来了福报。不过,不比真正的进入修行般不可思量。若,布施的时候,心没有放开,有德无功,就会变成虚荣,福报之一。等等。

[ 本帖最后由 o1j2m3 于 25-7-2008 09:26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6-7-2008 12:1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peggy_str 于 22-7-2008 01:05 PM 发表

是一样的。


证悟是证果?好像不是这样的。你依据什么来说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6-7-2008 09:0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花生包 于 26-7-2008 12:18 AM 发表


证悟是证果?好像不是这样的。你依据什么来说的?

南传说的证果是证四果阿罗汗的意思。阿罗汗是证悟者的意思。

你说不是这样?请指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6-7-2008 05:3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字兜兜刀剑影
口气蒙蒙心火盛
谦恭彬彬话说平
清水潺潺流自证

走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6-10-2025 08:04 AM , Processed in 0.776338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