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743|回复: 52
|
应该看看的文章
[复制链接]
|
|
你绝对应该看到的关于普饵的文章!!
木本茶 发表于 04-03-22, 21:43
| | 当你走进如今市场上到处都是的普饵茶店,看到各类形形色色的普饵紧压茶,诸如生态、有机、野生、野放、早春、谷花,看到各类形态紧压茶,如饼茶、陀茶、方砖什么的,没有人会怀疑这是一家普饵茶店,但可能它根本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普饵,只不过是一家云南茶店罢了。这可能有些偏激,但不如此,我们将依旧糊涂并从本文中毫无所获。所以在这里不讨论广义上的普饵茶,也将普饵茶中的熟茶搁置一边,本文普饵特指经过时间陈化能够达到更利于品茗并产生美好滋味的真正意义上的普饵,它是普饵中真正的精华,是普饵因为年代而升值的关键因素,剥离鸡犬升天的杂乱现象,独独剑指获得成功的早期云南七子饼茶或者字号饼茶,这些成功经验除了时间因素,更绝对取决于茶种的选择,这些有着成功经验的普饵茶有着不容置疑的个性,它们都来自云南思茅周边极其南部的茶区,且茶种如果仔细辨别,虽然茶料选择有些差异,但基本为同种茶种。绝对不会包括泛云南的众多茶种。和龙井、铁观音等知名茶叶一样,它绝对不会是广义的,而是专指特制某一种茶。
据市场经济完全占据主导之前的数据显示,在云南的全部茶叶产量中,普饵约占1/10之一的产量,在90年代末的数据是约7000吨。这还包括当时内地销量占更多比重的熟普,真正可用来陈化的生茶产量比例可以想像是不多的,种植面积也不会是广泛的,而且这些产量几乎全部被香港茶商垄断。云南本地以及广大内地几乎都没有,只有广东约还有很少的数量但一般也被短期消耗了。这些字号饼茶经过历史的机缘和时间的磨砺,成为普饵陈化茶极品的典范。虽是巧合,但其中茶种是关键因素绝对不该被市场忽略,并不是所有的
云南大叶种茶都能如此,也更不是把茶压成类似形态就能达成。但今天普饵茶市场出现新兴市场的早期特征,概念混淆、奸商云集,敢把一切紧压茶都说成普饵茶。由于上面所说的该类茶种仅仅为云南茶叶中的1/10产量,显然不能满足市场需要,于是目前泛云南的茶叶源源不断地加入其中,我甚至怀疑云南周边广西、贵州引种的大叶种茶也在其中,当然还有更离谱的,今天在各类紧压茶中都大量出现小叶种的绿茶,可见市场需求旺盛已经达到疯狂。而那些已经退化的所谓野放茶,甚至包括野生乔木种茶叶也并行其中并被大肆炒作,并被冠以真正的天然极品普饵。
试对奸商精心泡制的常见招数加以剖析:
1.偷换普饵茶拼配的概念
普饵茶拼配并不是什么拼配不同种的茶叶,而是指普饵制作选料和别的茶不同,一般既要芽尖,也要青状叶,甚至粗老茶叶和茶梗。偷换这个关键概念的目的就是为了达到把不同种茶叶并销以获得暴利。就算因为生产管理模式并不能保证茶叶来源是同一个地区的,正规做法也是同一种茶叶,最多只是产地不同罢了。普饵茶和龙井、观音一样并不是不在乎茶种和产区范围,它同样是有个性的茶种,这里再次强调。
2.偷换茶叶分级的真正意义
把茶叶分级说成茶青等级,设定档次,一级为最高为芽尖,八级最差为粗老茶叶。这样的目的是为了给以取芽尖和嫩叶为主的绿茶冒充普饵茶大开方便之门,普饵茶的分级仅仅为方便生产的划分,对讲究拼配的普饵茶来讲,分级对茶叶后天表现没有直接关系。如所谓一、二级为主的陀茶很多时候就是散茶压制,而7542的茶青也不是绝对四级茶青,它什么都还是有如芽尖、大叶和老叶都包括。今天其实由于便于陈放的茶青稀缺,很多当代字号饼连碎料都舍不得给陀茶和砖茶,而是选择把它压入饼茶内部,这只是早期造假的模式,现在索性什么茶叶都上阵以解决市场缺口。
3.把下关等泛云南茶厂纳入普饵阵营
下关历史上确实有真正意义上的普饵茶,如中茶简体、繁体,但这些成功的普饵茶茶种依旧是勐海等南部地区的茶种,而不是下关常用的凤庆和保山地区的茶种,其实下关厂自己的传统产品都从来不提普饵二字(奸商定制茶例外),而去年下关特陀索性把包装改为封塑胶纸拒绝陈化,另外要强调的是下关自己的茶叶产品一般注明保质期三年,这里面的深意值得思考。但下关流水无意,奸商倒是落花有情,大肆篡改下关厂的历史,把普饵茶之外的下关传统陀茶纳入普饵系列。再加上市场经济的东风大量向下关厂定制所谓普饵茶精品,如台湾某狗屁公司的狗屁普饵产品,大量陀茶茶青加上面撒云南用来作女儿环的绿茶茶种银毫,还有采用此工艺的仓饵陀茶,可惜下关依旧没有打上普饵字样,只是这仓饵怕也是呕心沥血的字眼选择了。我相信下关不是不能作不想作真正的普饵,而是今天的市场它也不可能获得我文中一再强调的普饵茶青。
4.暴炒野生、野放概念
抓住绝大多数顾客不可能喝过野生、野放茶的机会,迎合野生、野放环保生态的概念心理,把这一类茶并入普饵概念,并无耻杜撰曾经某些某些字号饼其实拼配的野生、野放茶等等,推销一些不为人知的云南茶种。野生、野放是什么概念,高度纤维化、木质化的茶科植物,它们怎么可能含有普饵丰富的茶多酚,怎么可能有普饵出汁浓郁的特征,且野生茶的茶叶尺寸摆在那里,掩耳盗铃到这种地步简直匪夷所思。就是野放,到底是什么茶种的野放??是野放就是普饵??退化了会更好??
5.模仿绿茶暴炒所谓季节
普饵茶和许多茶叶不同,并不在乎茶叶的选取部位。正因为如此,普饵一般四季均可采摘,这和云南南部四季本也不分明的气候特征也相宜。但如今市场什么全芽尖、春尖、早春、谷花等等狗屁东西层出不穷,其实真实目的就是混淆视听,便于推销真正普饵茶种以外的茶种。如此乾坤大挪移可谓用心良苦,可惜那些成功的字号饼、印级茶默默地展露着它们质朴的面貌,诉说着它们真正的身世。可惜糊涂者太多助长了奸商如此嚣张。真不知道以后我还会看到什么普饵,世界真奇妙,普饵尤甚。
谎言说一千遍就是真理,在台湾某热门普饵网站,那些谎言经不断地加工修饰也越来越像真理了,对于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普饵历史来说,这张白纸任由人说,于是这成了真正的历史,从诸葛亮说到茶马古道说到今天的繁荣,并把那些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反复演变成普饵文化,其实里面通篇写满了两个字---骗钱!
那么普饵爱好者如何入门呢??
看完全文其实方法再也简单不过,花一些时间和精力寻找一片真正的勐海7542、8582等等的字号饼茶,这需要你寻找到一位值得信赖的商家或者朋友,这一片普饵饼茶会告诉你它那特殊的茶种和特殊的茶气,它是那么与众不同,请你牢记这滋味直到辨别它就如同辨别普通绿茶和龙井一样轻松。它的苦涩与浓郁可能会让你不喜欢,但请记住,它才是真实的普饵茶种,它的未来不可能现在昭示,但和它的长兄弟一样,它有着光辉的前程。现在千万别以貌取茶,更不能以味取茶,经过奸商拼配造假的所谓普饵,虽然不是普饵,但现在试喝可能无不顺滑入口,有的花香,有的带甜,毕竟也是真正茶压制的嘛,而且云南不乏好茶,但千万别忘了,无论它多么美妙它也不是普饵,多年以后,这些陈旧的东西只能是陈旧,水也会变红,茶感也可能会更润一些,但这只是植物一般现象罢了,几乎所有茶叶都会经时间有黄绿转暖色调。但它此时只能带给你陈旧茶的概念,没有鲜活的茶气和生命,只有讨厌的陈旧。
本文行笔匆匆,但愿话糙理不糙就好,由于并非业内人士,文章中部分观念可能有误,但误不至于会影响到本文内涵的正确,作者放弃所有版权,欢迎各类转载。
http://www.sanzui.com/bbs/showthread.php?t=7828&page=1&pp=10 |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14-5-2007 10:4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teaman 的帖子
看了感觉吾道不孤,此文,新人看了,莫名其妙.没有十年的喝普洱,买普洱的历程,是无法体会的.
我对茶叶的分类,没多大研究.只是一路喝来.15年了.只能说,传统的普洱茶找不到了.
也有人说,40年后,没有老茶喝了.我也相信,现在期待木本茶兄所言不虚,在香港有好的青饼.
市场可能就主宰了一切,如何把茶弄得更吸引顾客?如何把普洱茶弄得现在就好喝?这就是茶商的追求,利益的推动下产生的新型普洱茶.
一饼苦涩难喝的茶,有多少人可以接受?但这就是越陈越香的传统普洱.
现在卖茶的也告诉茶客,普洱茶收超过10年,就没收藏价值了.这就是新的茶饼.
也只能感慨,不能说不好,普洱为大众所接受,也是这类新的现喝茶.也许迟些就有乌龙茶作法的普洱茶面世.
我不收茶好多年了,也找不到想收的茶.只能在市面找旧茶.
我的老茶友告诉我,现在藏4,5年的普洱茶,喝起来就像过期的铁观音.
一切都在改变,或许喝茶的人都在找传统的普洱茶,那茶商就会再制作出来了.
有多少人喝过20年的老茶?有些人喝了也不觉好喝...,又有多少人,在90年代买了一饼茶,喝了又觉不好喝,又藏又喝,喝到今天.好喝的茶是由不好喝的青饼变成的.
问题是,新的喝茶人可以接受吗?
不以味取茶,应该是不以香味取好茶.
也许10年以后,一饼小厂的仿茶,就比正厂的好喝,真的是存在的事实.
过热的茶,也该冷静的思考,普洱茶是走向不归路吗?越陈越香是个骗局吗??????????????? |
|
|
|
|
|
|
|
发表于 14-5-2007 11:0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teaman 于 14-5-2007 10:41 发表
看了感觉吾道不孤,此文,新人看了,莫名其妙.没有十年的喝普洱,买普洱的历程,是无法体会的.
我对茶叶的分类,没多大研究.只是一路喝来.15年了.只能说,传统的普洱茶找不到了.
也有人说,40年后, ...
兄喝茶15年了。
想请教兄是从那一年开始收茶呢?是一开始就收还是普洱热时才收?
兄手头上有什莫普洱是当点就开始收的新饼呢?现在变化如何?还是兄一开始就收有年份的茶?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14-5-2007 11:5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teanme 于 14-5-2007 11:07 AM 发表
兄喝茶15年了。
想请教兄是从那一年开始收茶呢?是一开始就收还是普洱热时才收?
兄手头上有什莫普洱是当点就开始收的新饼呢?现在变化如何?还是兄一开始就收有年份的茶?
我没有什么收茶,收了,没钱,又卖了.哈哈.样本就有.去年卖了2筒95年的青饼,一饼不上200,过后那损友告诉我,有人出800,问我还有吗?:@
我是93年开始就买点普洱,50年代中茶铁饼,喝了一饼,没钱又卖了一饼2000.(99年)
茶的变化,一前喝青饼,马上就有起身走开,很难喝.苦涩,又收起来.现在都不舍得泡.90年代雪印收最多,现在也只剩唯一的一饼.要找,半饼的有一些,90年的较多,雪芽,乔木,中茶8中而已.
现在喝新茶,好喝.老茶很多人会问你,怎样好喝?不觉什么啦!浪费我的茶.
其实,认真的说,大家好好思考,什么茶才是越陈越香?现在香的茶,不用2年,那香气就没有了,变成越陈越不香了. |
|
|
|
|
|
|
|
发表于 14-5-2007 12:5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普洱的味道,已经变质了。
以前的普洱,的确与现在的是两回事。
以前的茶叶刚开始没有这么的好喝,叶面也没有那么的好看,现在的就很像乌龙茶还是绿茶。。。
茶商已经变了,为了暴利而卖的茶,已经不是传统的普洱茶了。。。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14-5-2007 02: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kahchien 于 14-5-2007 12:54 PM 发表
普洱的味道,已经变质了。
以前的普洱,的确与现在的是两回事。
以前的茶叶刚开始没有这么的好喝,叶面也没有那么的好看,现在的就很像乌龙茶还是绿茶。。。
茶商已经变了,为了暴利而卖的茶,已经不是传 ...
变质?变得更好喝了.如果没有这样变,茶不会这么热.有人说是好事.也许台湾茶商,或者福建茶商的策略吧,现在可以喝的茶一定比收了十多年可以喝的茶好卖.要找那么多的老茶也是不可能吧.
就以现喝茶来喝普洱,像铁观音这样来品尝,不说陈化更好吧. |
|
|
|
|
|
|
|
发表于 14-5-2007 06:1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teaman 于 14-5-2007 02:46 PM 发表
变质?变得更好喝了.如果没有这样变,茶不会这么热.有人说是好事.也许台湾茶商,或者福建茶商的策略吧,现在可以喝的茶一定比收了十多年可以喝的茶好卖.要找那么多的老茶也是不可能吧.
就以现喝茶来喝普 ...
这样做对茶商他们比较有利,毕竟人家是开店做生意的,不可能因为我们要喝老茶而大家不去买新茶吧? |
|
|
|
|
|
|
|
发表于 14-5-2007 11:1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那要不要收呢 ?又爱又恨 ![](static/image/smiley/default/sweat.gif) |
|
|
|
|
|
|
|
发表于 14-5-2007 11: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kahchien 于 14-5-2007 06:12 PM 发表
这样做对茶商他们比较有利,毕竟人家是开店做生意的,不可能因为我们要喝老茶而大家不去买新茶吧?
年輕的話就買新茶收。因為還大把時間。
上了年級的話,就不必了;現買老茶現喝。因為時日不多了。 ![](static/image/smiley/default/titter.gif) |
|
|
|
|
|
|
|
发表于 14-5-2007 11:5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15-5-2007 09:0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KEN8368 于 14-5-2007 11:18 PM 发表
那要不要收呢 ?又爱又恨
我想,收还是可以的,以前说普洱收30年是极限,是说30年后,茶的改变就不大,前天在网站看到的发表是普洱茶的陈期为5-10年.大概10年后就越来越没有味道了.
现在的茶收了是没有以前的风味的,在网和个台湾茶友谈陈怀远制作的茶,95年的,发现也真的有人喜欢另一种味道,顺滑甘甜,没有老樟香的普洱.
所以,把茶的陈期缩断.让大家可以尽快的喝到老茶.以前的茶,没有15年那是还青涩的.
这是转变,符合新茶友接受新的风味.这带来云南的繁荣,农民的生活改善.
你说好吗? 但是我们怀念那传统的味道啊![](static/image/smiley/default/cry.gif) |
|
|
|
|
|
|
|
发表于 15-5-2007 09:2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1 teaman 的帖子
teaman兄,请问几时开始生产的普洱茶是已经失去传统的味道呢?是改制后吗?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15-5-2007 09:5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ct1995 于 15-5-2007 09:27 AM 发表
teaman兄,请问几时开始生产的普洱茶是已经失去传统的味道呢?是改制后吗?
我也没有真正的调查,大概是2000年左右吧.那是开始有好喝的普洱茶出现了.97,98年的猛海的茶还是要收的.有的小厂还是照传统简单的制作法.如果你认识会烘焙台湾茶或福建茶的师傅,你就会明白温度就是他们的秘方. |
|
|
|
|
|
|
|
发表于 15-5-2007 10:1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15-5-2007 10:2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5-5-2007 02:1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5-5-2007 06:2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teaman 于 15-5-2007 09:59 AM 发表
我也没有真正的调查,大概是2000年左右吧.那是开始有好喝的普洱茶出现了.97,98年的猛海的茶还是要收的.有的小厂还是照传统简单的制作法.如果你认识会烘焙台湾茶或福建茶的师傅,你就会明白温度就 ...
什么是温度的秘诀?
是说普洱茶目前的状况来说吗?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15-5-2007 08:3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kahchien 于 15-5-2007 06:26 PM 发表
什么是温度的秘诀?
是说普洱茶目前的状况来说吗?
就是说,制作茶的过程,温度可以改变茶的香气.以前传统的制作手法是简单的.就连没有设备的农民也可以压出茶饼.烘焙,杀青的温度是可以决定这茶成品的味道.当然是在一定的范围内,不可能有龙井味吧.![](static/image/smiley/default/lol.gif)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15-5-2007 08: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5-5-2007 10: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teaman 于 15-5-2007 08:48 PM 发表
你老人家喝的班章就比我好得多,分析茶味就比我在行.KUNGGAL也是内行人,摸摸拉茶啦,等等.....,每个都比我有研究.
刚收到陈怀远的班章样本,会来比较看.
其实我最内行的是画漫画。。。
问我漫画技巧我肯定会头头是到。。。 ![](static/image/smiley/default/lol.gif)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