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13539|回复: 106

独闯缅甸背包游记(完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5-11-2006 02:1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个地方想必也没有什么人有兴趣,不过倒真的是洗涤心灵的一个好地方。背包客之间有个说法,就是背包客的一生中,在东南亚有3个地方是一定要走访的。1就是柬埔寨的吴哥,2就是寮国的龙邦坡,3就是缅甸的蒲甘。吴哥散发出来的是悲情,蒲甘有千年古都的苍凉,龙邦坡的灿烂辉煌。都是一部其他地方找不到的书。

因为这个说法,我选择了缅甸。在这个军腕统治的国家,找寻那个传闻中的,苍凉。

为方便起见,大概说说我的行程:仰光 -》 SHWENYAUNG(INLE)-》 茵莱(NYAUNGSHWE/INLE LAKE) -》 Nyaung U -》 蒲甘 -》 仰光



[ 本帖最后由 WinderMan 于 13-11-2006 02:52 PM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9 收起 理由
WinderMan + 9 游记顺利完成,加分以示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5-11-2006 02:2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独闯缅甸背包游记(1):仰光上篇


仰光周末傍晚的街景,有点荒凉,和临近的曼谷简直就是对比。


从马航客机机舱走出来,一眼望去,很明显,这是和大马完全不同的世界。缅甸,有着‘万塔之国’的美誉,但一般人对这个国家的印象,就只局限在外劳而已,虽然知道它的落后,却不知道它的落后程度。这次选择了缅甸为我人生中背包旅行的起点,除了要体验行万里路的感慨,还期望着亲身感受一种特别感动。

在7月1日抵达缅甸首都仰光已经是中午12时许,当时还下着绵绵细雨,在走出机舱后机场派出了巴士来接搭客,由他们直接载我们到入境厅。先前还还有点受宠若惊的,本来嘛,这么短短的路程,停机秤离主要建筑也不会太远,就和吉隆坡廉价机场(LCCT)停机秤及其主要建筑的距离差不多,不必这么大费周章的,到后一问下才了解,原来这是他们机场的规定,无论是上机下机,飞机距离多远都好,都必须乘搭机场巴士。我不知道为何要这样,不过觉得可能是当地的军政府,担心有人在机场捣乱吧?又或许是特别关心人民的安全?我不知道,也不能知道。

仰光机场其实并不大,还有点儿乱,相当残旧,不过出入境就都各只有1个出入口,相当容易辨认。现在他们在装修,因此感觉上会更乱。

由于是旅游淡季,飞机上的外国人,包括我就应该这么5个吧?其他的都是回乡的外劳。由于同是外国人,因此在进入缅甸海关时自然就会跟在其他外国人的后边,哈哈,没办法,我心虚嘛。由于我的身份非常敏感(对缅甸军政府来说),因此在吉隆坡申请缅甸签证(签证费RM80,4天工作天可以拿,紧急签证,当天作下午拿,RM150)时,也被迫虚报了我的职业,如果在海关外被揭穿的话,我分分钟就会被遣返回国,如此,在入境时能不心虚吗?哈哈哈。请相信我,我真的是去那边背包旅行的,不是去工作的,更不可能去见你们在软禁的昂山素姬的。

在申报了我的数码相机和胶卷相机,有惊无险的顺利出境后,就等背包酒店的free pickup来接我了。这间MOTHERLAND INN 2,在背包客奉为背包宝典的Lonely Planet(LP)也有相当高的评价,USD9一夜,但其所提供的机场free pickup才是重点。从仰光机场搭德士到仰光市,必须花费大概USD4左右,现在人生地不熟,当然能省则省吧。

仰光的沥青道路就正如我想象的一样,凹凸不平不在话下,并且还可以以“残破”来形容,在没有冷气的残旧德士(收入中上的缅甸人,才有能力买一部有冷气的“完整”车)内就象坐摇篮这样,身体一直摇晃,爱车的人只要走一趟就会相当心疼他们车的absorber。不过仰光的路,和缅甸其他地方相比,已经算是最好的了。


Bogyoke Aung San Market


CheckIn后,本来想要外出走动的,哪里知道刚冲完凉外边就开始下了倾盆大雨。哈哈,好啦,那里都不用去啦。选在这个时候来,就必须要有心理准备的,缅甸的雨季就正落在6月至8月,没办法,之前和之后拿不到假嘛。等到雨相当小后,就在旅馆外准备搭德士到仰光知名的文化市场Bogyoke Aung San Market,和我们的Central Market有点相象,不过这个大很多,且多是卖玉、宝石(缅甸盛产玉和宝石)、手工艺品等,琳琅满目。不过我其实是准备到那边换钱,根据出发前我所搜集的资料和其他背包客的意见,这个地方的兑换价是比较好的。


100美元兑换来的缅币,突然变成好有钱。


但是我总的在旅馆换一点,供我在外乘搭交通工具在市中心吃饭吧?旅馆的兑换价,是USD1兑Kyts 1214.7(缅币)。在去年10月出版的LP的价位是USD兑K900,可见得这个地方的货币在不出1年就贬得这么多,其通货膨胀是多么的严重,而官方兑换价是USD1兑K6,在政府以外的地方兑换就可以获得USD兑千多Kyts的价码,落差这么大,也不怪得当地大部分旅游业者和政府机构都向游客收美元。

换USD50,就有6万多Kyts(当地最大的纸币是K1000,所以当时我1张换到60多张,多到钱包不够放还得放背包),突然觉得很有钱,哈哈哈。从仰光城郊(我的旅馆所在地不在市中心)搭德士到市中心的价码应该在K1500~2000左右,其实当地有不少的三轮车(仰光政府规定,三轮车不能载客到市中心,只可以送你到城市边沿,而仰光也是禁止骑脚车和摩托车的)和pickup(可以是那种非常残旧的巴士、小货车或罗里,不过你必须忍受在凹凸不平的道路上,和当地人一起挤交通工具,这种挤可不是普通的挤,而是可以挤到被逼坐在车顶上的那种挤,不过交通费非常便宜,不过你还得听懂他们所要到的目的地,因为这些交通工具只书有缅甸字,pickup司机懂英文的也没几个)。


位于仰光市中心的Sule Paya,和仰光Swedagon齐名,为仰光2个地标。


[ 本帖最后由 惟诚 于 5-11-2006 03:42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5-11-2006 03:1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独闯缅甸背包游记(2):仰光下篇

在前往市场的路上,我开始观察德士司机所穿梭的大街小巷,发觉到这边的人无论男女,大部分下半身都着“沙龙”,他们管这服饰为“罗衣”,根据司机的说法,这种服饰对天气极端的缅甸来说是相对的凉爽,而且下雨时还可以轻易的掀折起来,非常方便。缅甸3月开始的旱季温度最高可以达到36~38度,而仰光雨季时的天气就异常难测,天气和温度变化大,倾盆大雨可以说停就停,说来就来,完全没有迹象,因此对于他们的服饰习惯也不难理解。


缅甸的TeaHouse文化,是生活悠闲的缅甸人的日常活动之一,一眼望下去全部好像小孩子这样,无论椅子还是桌子,都是矮矮的,煞是可爱。


除了缅历满月关闭外,该市场每天从9点30分营业至傍晚6时。在我抵达市场后,已经是傍晚近5时了,因此就利用仅剩的时间匆匆逛了一下,市场规模比我想象中的大,是以缅甸人心目中的独立英雄,也是昂山素姬之父的名字来命名。这个市场以卖玉和木雕手工艺品闻名世界,由于是手工因此雕功自然滲差不齐,不过设计倒是非常别致,有“地域感”,如果不想买玉的话,大可选择这类木雕。这边的纪念品价格一般上都能够砍至少30%,而这边的业者也有不少是华侨,只要看到招牌是以中文书写的,则一般上里边的老板或员工多通华语。

当然,我没忘记我来到这个市场的任务,因此就到处比价,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发觉他们的兑换也有个习惯,就是区分为BIG NOTE和SMALL NOTE,前者的意思是面额USD100的大钞,兑换量最高(K1290~1300间),后者则为面额USD50以下的小钞,兑换量最小(K1250左右),煞是有趣。

由于这个地方国际漫游不通(除了预付的HOTLINK,DIGI、TM和后付的MAXIS在缅甸没有漫游服务),因此换了钱后还得找电话打回古晋向家人报个平安。我也在路人的协助下找到了提供国际电话的商店(都集合在市中心SULE PAYA附近),1分钟K3000,而另外一名懂英文的印裔路人则领我到临近的长途巴士车票办事处买前往INLE LAKE的车票。在仰光面对这类人必须要非常小心,说要领你到什么地方花费的最好是不要答应,尽量甩开他,如果要买东西,包括车票,问路就好,尽量不要让他领你过去,因为一般上会买到贵东西,我就是如此而被坑了K6000。要不是隔天有个路人告诉我车票其实应该是K10000,我还真的以为这个印裔路人真的这么好心,他领我去的巴士公司向我开价K16000!算啦,当作买个教训。其实如果担心自己去会被坑的话,我应该交由旅馆代为处理的。

不过扣除这类随时准备坑游客的人以外(不是我有偏见,每次在仰光碰到准备坑我的都是印度人,好在还了K6000的学费,因此就没有再上当),其实缅甸人是非常乐于助人,尤其是仰光以外的,在问路时就算他们不会英文,你只要能够想办法让他们明白你问什么,他们就会吱吱喳喳向你解释。

一切处理完毕后,就已经7点多了,而在买完车票后在回市区途中又碰到大雨,虽然有雨伞但还是成了落汤鸡,真是狼狈。根据LP的地图的来到了市区后发现路边开了很多的小食摊位,刚好又还没吃晚餐,不如在这边解决算了。随便选一档就坐了下来,老板看似非常惊讶,让我觉得应该没有什么游客会吃这里的路边摊,尤其是这个这么落后的国家。

他们的摊位非常简单,很小,就用儿童椅子直接围在老板前面,我选的档口是缅式黄面,老板用手将似牛油的麦制面块切成细丝,再放入碗中以手调味,而那个碗也只是以水(是水桶的水,根据我的观察,整晚没有换过哦)随便刷刷就当作洗过了。哈,后悔也来不及了,因为我不知道“我不要了”的缅甸语如何说,又不好意思一走了之(背包客最忌这种失格的举动),只好硬着头皮吃。味道不知道该如何形容,有点酸、有点甘...总之之前不曾尝过如此的味道,但非常便宜,才K200而已,而老板又不懂英文,让我无法得知这个东西叫什么。


小食是当地的饮食文化之一,很多东西都是很小分的,包括这个猪杂。当地的街边饮食文化是很很不卫生的,所以要试之前确保你的肠胃够硬。


吃完后就到隔壁摊吃猪杂。这类似我们的LOKLOK,桌面上摆放的都是卤过的猪肉和猪内脏,每串肉才大概2寸多长,并以木支长短区分价格,较长的就K40,短的就K30。老板对我的光临也是非常惊讶,他也不懂英文,这价格是我以计算机问到的,不过老板非常好人,比手划脚的告诉我吃法,就是要什么就拿什么,点下热汤,就可以进口了。用来串肉的木支是没有洗的,都是吃了串,串了摆。我扫了大概10串,而老板也送我1串。算是一种体验吧,幸好肠胃没有出现问题。

好啦,近晚间8点了,大马的时间应该是9点30分了吧,应该搭德示回旅馆了,明天还得搭18个小时的长途巴士到我的第二目的地--有东方威尼斯之称的INLE LAKE。晚间还有另一番体验,就是仰光的德士晚间是不开灯的,只在车头按几粒小灯泡告诉路人他们的存在,而只在驾驶时碰到迎面而来的交通工具,就打个大灯通知,如此而已。应该是省电池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5-11-2006 03: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独闯缅甸背包游记(3):仰光--茵莱

7月2日,依照行程搭夜班车上我缅甸背包行的第2个目的地。前往北部的夜班长途巴士多是正午12时许出发。AUNGMINGALA长途车站离市区相当远,搭个德士到那边也需要30到40分钟左右,因此在早上7时起身后即和旅馆外的德士佬谈好,11时30分出发(车票是12时30分),车资K5000(这是最合理的价格)。旅馆附有早餐,本来想根据LP的意见,选择享用缅甸式早餐,但旅馆的人说现在是旅游淡季,所以就会把缅式和西式早餐合并,也好,因为我初来报到,怕吃不惯。

所谓的缅式,即是他们的煎饼(我在茵莱湖所住的旅馆,其老板非常好客,早餐除了这些东西外,还附加马伶薯制的到地Home-Make糕点,味道虽然清淡但好吃)和水果,所谓的西式,就是蛋和面包,健康、简单、营养又丰富。缅甸人,尤其是南部比较穷的地区,一般上早餐都只是吃煎饼吃饱、午餐不吃,等晚间劳动完毕后,才享用比较丰富的晚餐,换而言之,他们一天只吃两顿正餐。我享用的这样的早餐,在缅甸除了游客外,就是环境比较好的缅甸人才能够享用的。

距离出发时间还有数个小时,就趁天空尚未下雨前,外出散步。缅甸人相当早起身,大概早上4时左右(太阳也是在这时候升起的),街道在早上5时至6时许就开始繁忙了,明明当天是周日,大家依然早起呢。这个城市虽然没有这么发达,但他们的空气也不是非常好,可能因为市内过多的柴油交通工具和有烟工厂吧。这边的公共交通工具,多是日本、中国在早10几年淘汰了的交通工具,因此满街都是书有日文和中文的公共交通工具(他们买过来后就直接用,没有换漆),因此计划来这边廉价旅行的人就必须有心理准备。

街道相当繁忙,但却是看到大家都朝向市区前进。我觉得啊,他们应该要去买票看戏吧。原因无他,因为当地的戏院1周才开2次,即周六和周日。对于只有2个电视频道的缅甸来说,这就是唯一的娱乐了吧。

AUNGMINGALA长途车站其实不应该被称呼为一个车站,如果把它形容成一座颇具规模的车站小镇,回更贴切。当德士驶入一座小镇的入口,还了入门费后,看到我莫名其妙的样子,司机就开口说:这就是AUNGMINGALA。在镇上居住的多是长巴司机、跟车员、工作人员、其亲属和其他业者。每间长巴公司在镇内都有办事处,而办事处前就是上车的地方,多集中在镇中央。这个地方有邮局、银行,犹以茶室最多,缅甸小镇该有的东西,它都具备了,真是新鲜。也应证了缅甸政府的办事态度:需要发展的地区,就将其他居民强行迁入。

我乘搭的冷气长巴,虽然很破烂,冷气也不冷,座位非常小,坐下后就不能作出太大的动作,非常不舒服,还得在上面呆个18个小时,尽管如此,这已经是我在缅甸之旅中,最舒适的巴士了。巴士前往北部简直就可以以翻山越岭来形容,一路都在摇晃。而到了晚餐时间它也会停在类似路边的休息站让搭客吃饭。

我一屁股坐下,不谙缅甸语的我开始不知所措,究竟要如何叫呢?招待员也不谙英语,但在同桌搭客热心指导下,才知道眼前的5碟菜(生菜、抄菜)和1碗汤其实是副菜,主菜是咖哩,有鸡肉、牛肉和猪肉供选择,无论是饭是汤是菜还是咖哩,吃完了他们会继续添给你直到你喊停为止,有点象自助餐,所以洋人也管它为MYANMAR BUFFET,但最值得一提的是,上述我所提的菜其实只是一人份而已。这也是缅甸唯一的传统正餐,也是一般缅甸人一天中最丰富的正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5-11-2006 06:3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独闯缅甸背包游记(4):茵莱上篇

隔天6时许,长巴终于到了茵莱湖边缘小镇SHWENYAUNG(INLE)。下车后即改乘德士前往茵莱湖所在的小镇NYAUNGSHWE,车程大概要半小时,车资USD6。游客进入NYAUNGSHWE前需要还USD3的入门费,之后就前往旅馆GYPSY INN下搨。旅馆老板相当好客,招待也周到,因为是淡季的关系,住宿费也随着减低USD1至USD2,我就是以USD4一夜住在USD6的房间,有冲凉房、包早餐。


NYAUNGSHWE的入门票。

在享用早餐后,由于当天是周一,运气好碰到茵莱湖刚好有水上市场,即在旅馆老板的建议下,以K9000租了一艘船游茵莱湖。从小镇的河坐船到茵莱湖需要近1个小时,但沿河的风景很漂亮,除了片片山峦,沿河都是一望无际的平原,当中或是片片小村庄、或是有人牧牛、或是有人种植番茄,偶尔还有自市场返家的人和小贩所乘搭的小船迎面而来,所构成的图案,令我为之赞叹,“东方威尼斯”的美誉并非浪得虚名。由于处在内陆地区,且环山的关系,这个地方早上相当冷。


茵莱湖的环山风景,除了连绵起伏的山脉,也有零零落落的小村庄,风景一流。在想,为什么这种地方,没有什么人愿意来呢?


在太阳照射下的湖呈现出多种颜色,没有深水草的湖中央就呈土色,咋看下好像一条湖面的马路。

河线慢慢扩充,船继续向前冲。出现在眼前的,就是一望无际的水平线,这就是我期待已久的茵莱湖。湖两旁长着大堆的深水草,在早晨的阳光映照下,呈现出蓝绿色的湖面,而在相同的阳光的映照下,没有深水草的湖中央就呈土色,乍看之下,就象一条水上马路,直通天涯海角。吩咐船伕将船速度放慢,拍照。看到渔民单脚划船,单手撒渔网,在湖面上如履平地,令我惊叹连连。还有很多以收集水草为生的人,大把大把的把水草捞上来,听说是用来铺在湖面上,用来种植番茄的。


茵莱湖的渔夫都是用这种方式捕鱼,边单脚划船,边单手撒渔网,看到我呆住。


收集水草的工作,一样不容易呢。

茵莱湖的水上市场并不是天天有,其市场是以轮流方式在5个茵莱湖边沿村庄游走,首日是水上市场,而第2日开始至第5日就是陆上市场。之后就到了有“猫跳寺”之称的NGA HPE CHAUNG,碰到了3名自以色列来的游客。在和尚的邀请下,我们就坐在一起喝茶聊天,看和尚把寺里的猫(我觉得,大概有30来只吧)叫来跳圈圈,非常有趣。表演结束后,就和以色列游客聊天,我看出,他们一听闻我是从大马来的就惊了下,我了解,他们也问了我是不是回教徒,我回答了不是他们才感到宽心。他们向我表达了对犹太教和回教之间的争执感到无奈,更是诉说了他们期望到大马旅行的意愿。这一行,我听到了以色列人的看法。


“猫跳寺”除了佛象和猫外,就什么都没有了,数量多得可怕。庙外边一点一点白色的,就是在晒太阳的猫。

行程一定会路经INDEIN的湖面村庄,村庄所在的湖是多么的清澈透底,还可以看到鱼儿在游泳。之后就到了泰式佛塔PHAUNG DAW OO PAYA。抵步后这个佛塔的工作人员会要求你付K1000相机费,如果不要的话可以将相机留在塔内的柜台,在前往塔中央时,会有人来向你兜售花朵,是用来拜神的,K1000,当时是想说,人在外,拜个神祈求行程顺利也好,就买了。那里知道,买了后,就立刻有另外一个人拿着几支彩纸,说是同一set的,K1000。没办法,就买了,当时想着:又被坑了。到这边,各位看官可得小心,如果够大方的话这是无所谓的,但如果不想买的话,可以表明你是其他宗教的人,双方都好下台。由于这几个旅游景点是游客必游的地方,就算不开口要求,船伕也会自动带你来。


在湖面上的烟草加工厂,女工脸上涂的是缅甸人的传统化妆品,具有防晒功效,一般上女性和小孩都有涂,男性就比较少看到。也是他们的文化之一,当地人称呼为THANAKHA。


[ 本帖最后由 惟诚 于 5-11-2006 06:49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11-2006 10:2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的遊記,加油哦。你的"敏感職業"再加上你的文筆,我想我應該可以判斷出你的職業了,我的判斷對嗎?

原帖由 惟诚 于 11/5/2006 05:37 AM 发表
结束后,就和以色列游客聊天,我看出,他们一听闻我是从大马来的就惊了下,我了解,他们也问了我是不是回教徒,我回答了不是他们才感到宽心。


也因為這個原因,每次我向外國人介紹我是馬來西亞人時,在他們開口問我之前,我總會"自投羅網",特別強調自己是馬籍華人或"我不是回教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5-11-2006 10: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PBS 于 5-11-2006 10:24 PM 发表
很好的遊記,加油哦。你的"敏感職業"再加上你的文筆,我想我應該可以判斷出你的職業了,我的判斷對嗎?

也因為這個原因,每次我向外國人介紹我是馬來西亞人時,在他們開口問我之前,我總會" ...


谢谢你的支持, 呵呵呵, 我还以为没有人会看我的游记...在签证虚报职业, 出入境都很担心的, 呵呵呵.

其实我跟以色列人浅谈时发觉, 他们一样很向往马来西亚...当中有一个人曾经尝试在大马驻美国领事馆用美国护照申请签证...不过官员一看到他是犹太人, 就拒绝发签证...让他很失望...还说有生之年没有办法到自己想要去的国家, 是个终身遗憾...当时我有带旅游部送我的batik cover记事簿...就告诉他这是大马的特产, 送给了他.

这是我当时最深的感受.

我出国时, 也是一样会表明: "我是马来西亚的非回教徒." 呵呵...免得没有背包客要跟我聊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11-2006 12:4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國護照進入馬來西亞是免簽的,而且馬來人也不會那麼聰明,從他們的姓氏猜到對方是猶太人的。
我知道有些美籍猶太人是成功進入馬來西亞的;你的那個猶太人個案很奇怪。

亞洲很多國家都歡迎以色列人來旅行,馬來西亞!?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6-11-2006 12:5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缅甸也是我的背包梦想地点之一,只是现在还不是时候
这个贴可以供我以后参考,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11-2006 01:0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今年我一口气到了中印半岛的泰国,越南,cambodia.

剩下laos 和缅甸。希望明年就轮到我


我相信缅甸南部应该有很多美丽的海岛,既然泰国西部有,缅甸南部应该也有。

你有到缅甸北部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6-11-2006 12:1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PBS 于 6-11-2006 12:42 AM 发表
美國護照進入馬來西亞是免簽的,而且馬來人也不會那麼聰明,從他們的姓氏猜到對方是猶太人的。
我知道有些美籍猶太人是成功進入馬來西亞的;你的那個猶太人個案很奇怪。

亞洲很多國家都歡迎以色列人來旅行,馬 ...


这我就不清楚了,呵呵,不过这还是我长这么大,第一次和以色列人交谈。

siokae0422
缅甸也是我的背包梦想地点之一,只是现在还不是时候
这个贴可以供我以后参考,谢谢楼主分享


缅甸军政府现在已经逐渐开放旅游业了,要去看他们最美的一面就要趁早哦,迟些这个地方或许会被游客糟蹋了。

napster
我相信缅甸南部应该有很多美丽的海岛,既然泰国西部有,缅甸南部应该也有。

你有到缅甸北部吗?


有啊,我去的蒲甘和茵莱就是在缅甸北部啊。本来还想去曼德勒的,不过时间不够,所以就留到下次。海岛是有,而他们南部也有很漂亮的海滩,不过在那边海岛旅游的详情我并不是很清楚,有必要你可以问问其他经验丰富的背包客,问清楚才出发,因为缅甸对外非常封闭,军政府对游客限制多,打个比方,缅甸北部省分只开放了南部,省北部是游客止步的,不知情者不小心闯入的话后果可想而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11-2006 01:5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恩,是优质股,值得投资!在此留影.

期待in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6-11-2006 09: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独闯缅甸背包游记(5):茵莱下篇

回旅馆已经是下午3时许了,小休后就到附近地区散步。NYAUNGSHWE是个很宁静的小镇,居民多从事渔业、农业和旅游业,人民生活非常朴素。由于我所寄宿的旅馆游客不多,包括我也只有4人,都是背包客,1人来自英国,2人为情侣,男的是美国人,女的是美籍西班牙人。而旅馆老板也为我们办了欢迎晚宴请客,由他的妻子亲自下厨准备缅式传统晚餐。这一餐,我们交换了背包旅行的经验,更交换了彼此国家的资讯,这一夜,我进一步开阔视野。

一觉醒来,已经是早上8时许了,用过早餐后就向旅馆以K1000租借一辆脚车,并询问了旅馆老板关于前往茵莱沿湖村庄Maing Thauk的路线。会想到要去这个地方是因为听说水上市场已经在这一天移师到这个叫Maing Thauk的小村庄,因此就想脚车到这个地方看看。其实路还相当好认,不过就是路面情况非常糟糕,一个不留神相当容易翻车跌到,而这个路程也非常远,单程(没有停)需要1个小时,骑到我屁股痛,呵呵呵。不过由于路程相当遥远,我一时有怀疑倒底我是不是走错路了?刚好在路程中也碰到当地的缅甸农民骑脚车回家,虽然语言不通,但出发前我已经把Maing Thauk这个词汇的发音练好(音MON-DAO),他们知道我要去的地方就比手示意,要我跟着他们,就可以找到我要去的地方。出路遇贵人。


骑脚车到Maing Thauk的沿途风景,实在太美丽了。

逛完这个落后村庄的市场,拍了几张照片后就启程回NYAUNGSHWE。回程的时候是艳阳天,而因为路上会经过很多稻田和平原,我也开始一路上走走停停,陶醉在农民耕田时所哼着的歌谣,以及他们在劳动时所表现的快乐和满足,蓝天白云,青翠草原,我心中顿时感到踏实,深吸一口空气,我顿时感到他们与世无争的幸福。心中莫名的感动油然而生,在他们面前,我感到非常渺小,渺小得不可自己。

到了旅馆,老板把前往蒲甘的车票交给了我。这是我一早交代的,车费K6000,隔早启程。必须注意的是,从茵莱湖到蒲甘的巴士并不是那种冷气的直透巴士,而是必须和当地人一起挤的LOCAL BUS,由于是普通巴士,因此全是在早上5点多左右开动的,前往蒲甘全程须耗时12小时,还真的相当辛苦,不过除此之外绝对没有其他的选择。之后就吩咐旅馆的德士在隔日凌晨载我去SHWENYAUNG等车。由于SHWENYAUNG的所在地刚好是前往SHAN省会Taunggyi的必经之地,因此它也是前来和离开茵莱湖的主要转运站,上下车都必须在这边,好让巴士可以直接前往Taunggyi。在这个小镇停留2天2夜后,我就必须启程前往我缅甸之旅的最后一个目的地,也是我向往已久的千年古都:蒲甘。


临走前,和旅馆老板一家人合照留念,是非常好客、热情的一家人。照片中的那位外国女背包客就是美籍西班牙人,他的老公(美国人)拿相机所以没有在里边,呵呵呵。


[ 本帖最后由 惟诚 于 6-11-2006 09:48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6-11-2006 10:1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独闯缅甸背包游记(6):蒲甘上篇

天还没亮就出门了,坐了近半小时的德士后就抵达了SHWENYAUNG。等车的地方是座相当简略的24小时茶馆,叫Pan Za Lat,其实这类茶馆缅甸内无论什么地方都非常普遍,它更是属于缅甸人的饮食文化之一,干完活就坐下来喝杯茶聊天、听歌,可说是别有一番风味,这样对他们来说,已经是非常写意的了。
看看手表才早上4点30分,就坐下来喝了杯缅甸奶茶,K200杯。不过我就等到6点了巴士才来。因为巴士都是写缅甸字,看不懂,还得劳烦其他的茶客提醒我。巴士来了对着我喊“BAGAN!BAGAN!”,不然的话我可能就错过了。这里的人,真的好朴素单纯,我再次感动到心坎里。


离开SHWENYAUNG大概5多公里的小镇,巴士司机会停在路边让搭客先去吃个早餐,才真正出发到蒲甘。当时是早上7时许,刚好是和尚上课的时间。一排一排小和尚,很有次序的前往临近的寺庙上课,很可爱。

巴士比我想象中的差,座位窄不在话下,巴士司机驾车是用飙的,由于SHAN省山多,因此必须翻山越岭方可抵达Mandalay省,即蒲甘的所在地。缅甸的山路非常令人感到不可思议,其路面除了只是用石头草草铺成外,还非常窄,只有一般双向路的3/4而已。在巴士在以高速翻山越岭行驶时,向窗口望出去,风景真的非常漂亮,有山有河,而且因为是早上,空气非常凉爽。不过如果仔细望下,就乖乖不得了,路旁其实就是很深的悬崖。而在路程中在反方向遇到不少重型车辆,双方必须以非常近的距离擦身而过,驾驶技术没有达到一定的程度其中一辆可能就必须翻落悬崖了。这个巴士实在坐得辛苦。


蒲甘入门票,10美元。

到了SHAN和Mandalay的省边境,所有的搭客都必须下车向官员出示身份证通关,而游客就可以免了。就坐着等开车就可以(我还傻傻的跟他们排队,呵呵)。进入Mandalay省后会发现到此地和山多的SHAN省非常不同。除了太阳非常猛烈外,还非常多的风沙。一路上走走停停,终于在下午5点左右抵达蒲甘边沿小镇Nyaung U(音YAO-WU),当在进入Nyaung U的中心镇前,游客必须在关口下车购USD10蒲甘古都入门票,和柬埔寨的吴哥不同,这里的入门票买一次就可以了,供无数次游。

其实蒲甘被分为3个部分,其中大部分的古迹都在旧蒲甘中,是1000年前蒲甘皇朝的都城,在旧蒲甘以南3公里有一座新兴小镇,称新蒲甘,而Nyaung U就位于旧蒲甘以东3.5公里,Nyaung U也是外来巴士和大部分背包旅客落脚的首选小镇。旧蒲甘并不是没有酒店,不过就是太贵,至少都要USD30以上,而新蒲甘的旅馆选择少,也没有什么地方好逛。Nyaung U也是属于新兴小镇,是在90年代间,缅甸军政府计划发展旅游业时所建立的小镇,当时所有居住在旧蒲甘的居民都被政府强行迁移到这个小镇。


这里的最主要的DIY活动就是骑脚车到处钻,在Nyaung U小镇市场,租脚车、3轮车等等全部都有,如果旅馆没有脚车好租,不用担心,怕你没有钱而已。

到了这座风沙滚滚的小镇后,就根据地图的指示前往LP有介绍的May Kha Lar旅馆。冷气、附冲凉房USD6一夜,附早餐,算是值了。因为Mandalay省有沙漠化的现象,这个地方非常干燥,又多风沙,因此旅馆多有冷气。我喜欢这个地方,所以就决定停留4天3夜。说到这个地方的沙漠化现象嘛,其实根据历史记载,这个地方其实也曾经草林丛生的,不过不知道什么原因什么时候就被沙漠化了,连天气也变了,让历史和地质学家对这种现象的出现也感到莫名,一直没有结论。不过当地人倒是认为,这沙漠化全是因为几百年前成吉思汗挥兵南下缅甸后,大量砍伐树木而导致的。没有考证,也没有人知道,这是不是主要的原因。

安顿了之后就出外散步,看到旅馆外有辆马车停着,想想反正隔天也是要租马车到处逛的,就前去问问价格,他首先开价K9000,有点贵,不过最后还是给我砍到K7000。但他听到我想要到旧蒲甘城周边散落的古迹,就立刻把价格调回K9000,因为这个地方非常崎岖难走,和一般人去的旧蒲甘城内路线完全不同。


旧蒲甘城门,也是Nyaung U和旧蒲甘的分界。

原本LP的建议价格是旧蒲甘城内K6000,旧蒲甘城外(这些地方游客比较少去)K7000。不过想想这也是去年10月的价格了,自我到仰光开始,除了矿泉水价格没有变动外,交通工具也全都大幅度起了。K9000,还好吧。不过还是跟他砍到K8500,呵呵,本来是要K8000的,不过…那K500就当作慰劳他的马吧。旧蒲甘的古迹其实是非常散落的,一般上分作2个主要部分,即旧蒲甘城门外和城门内。

旧蒲甘城门内就是一般游客常去的地方,会比较好走,可以骑脚车自己照着地图逛,而城门外的(严格上说,应该是旧蒲甘的“城郊”吧)除了马车和德士就没有什么额外的选择了,因为这些地方脚车很难去到。价格谈妥了,就吩咐马车夫在隔早9时来酒店接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7-11-2006 01:0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大佬 ,偶來遲了,都不知道開了新貼
搬椅子坐下來慢慢 欣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7-11-2006 10:3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独闯缅甸背包游记(7):蒲甘中篇

这个小镇有2条最主要的道路,一是直接通往旧蒲甘的Main Road,不少旅馆都在这边,如果要到旧蒲甘的话出旅馆骑脚车一路直下,大概30~40分钟就到了,比较方便。还有另外一条是ANAWRAHTA路,因为多是餐馆的关系,因此背包客都称这条街为RESTAURANT ROW,如果要上网的话可以到这条街找,不过缅甸政府已经BLOCK了大部分的主要国际电邮服务,如YAHOO、HOTMAIL、GMAIL之类,因此是没有办法Check Mail的。不过,我仍可以用我公司的电邮来和家人联络,呵。还有,你上网的时候有人会监视,因此如果要发电邮的话,如果想保密就用其他语言写,不要用英文。如果用英文的话,就不要谈到他们的政府,以保你旅途顺利。


在餐厅旁的不知名古庙,这种庙在Nyaung U的每个角落都可以看到,数量多到无法统计。每栋都是旧蒲甘皇朝的产物。

上完网已经夕阳西下了,但还是必须争取时间熟悉环境,因此我就很随性的在附近溜哒,路边偶尔有三轮车经过就会问我要不要搭,呵呵呵,只说了我想走走他们也没有脸色变黑,还会很热心的跟我说附近有SAPADA塔,并教我如何走路过去,真的很窝心。因为要控制预算,因此当天的晚餐我就没吃了,直接吃我在NYAUNGSHWE时买的日本饼干和汽水。老实说,在这么多地方,要数NYAUNGSHWE的外国汽水是最便宜了,一罐才K600,在仰光是K900,而蒲甘应该也是K900左右。

隔早起身后就用了和之前近乎一样的西缅早餐,呵呵呵,在露台边用早点边看蒲甘人民早上的活动,当时我有种“冷眼旁观”的感觉,但心情仍旧是非常踏实的。用完早点即把几张明信片转交旅馆负责人代寄,全球统一邮费K50/张,并交代他们帮我买3天后回仰光的长途巴士,车费K10000。马车已经在旅馆外边等待了,我一出门就迫不及待的登上马车,呵呵呵,我不曾坐过马车因此自然是非常兴奋。车伕的英文不错,因此沟通没有问题,呵呵呵,而马车也空间也不会太小,可以坐4个成人(前后各2个),就我1个人坐好像会有点奢侈呢。


SHWEZIGON塔内的和尚。

我的首站就是Nyaung U镇外的SHWEZIGON塔。这个塔非常漂亮,规模也非常大,内里还有几个偏殿,还可以看到当地人非常虔诚的向所供奉的佛象祈祷。不过,游客到这个地方必须要非常小心,因为在入口处有很多卖纪念品的,一看到你来就会一窝蜂的涌向你,如果你说不要买的话,他们还有一招,就是硬硬把一些纪念品(如纸蝴蝶、Thanakha[即缅甸人的传统防晒膏和化妆品])塞给你,说是免费的。无论你是否打算买东西,奉劝这些纪念品绝对不可收,因为等你逛完出来后,他们会再朝你涌来,说你收了他们的纪念品应该买东西来回报什么什么的。说明了,就是强迫你买东西,不然绝对不会放你走。老实说,这些人破坏了我的心情,更破坏了我对这边人的好感,这种方式我是非常反感的,因此我坚持不买,并把那些纪念品悉数全部退回。在退回那些纪念品时,我感到失望,但我明白这只是小部分人而已,其他人还是非常善良的。


壮哉。蒲甘庙群...在我的身后至少有180座古庙古塔,最老的也有800年历史,最年轻也有400年历史。这只是一小部分。我的梦想,也实现了。

逛完SHWEZIGON后马车就慢慢朝旧蒲甘移动,而看那匹马被它主人鞭的样子,我还真的有些心痛,更加心虚,它们因为我们这些人就换来了被鞭的痛苦。之后马车陆续带我走访属于普通路线的GUBYAUK-NGE塔、UPALI THEIN和HTILOMINLO古庙,随后就开始走向其他路线,陆续走访不属于一般游客路线的SULAMANI、DHAMMAYANGYI、SHWESANDAW、MANHHA、NANPAYA、GUBYAUK等古庙和古塔。每个庙宇都有其特别之处,但其设计就绝对不会逃离一种文化框框,而在这些当中要数HTILOMINLO这个褐色古庙最为特别和容易辨认,在1218年落成的46公尺高古庙外观看起来象座堡垒。而且还很惊讶的看到它附近的平原还有人放牛,大有“风吹草低见牛羊”之势,呵呵呵。


象堡垒的HTILOMINLO古庙,很有“风吹草低见牛羊”之势。

在路程中看到很多游客都在搭马车,不然就是骑脚车,很少看到黄皮肤的游客,想必多是租德士吧?我在旧蒲甘用缅甸传统餐时(这个就有点夸张,我一个人吃而已全部的菜色既然有12种,饭后甜品也有4种,K2000,折合约USD1.6左右,在旅游区也已经是超值了)就遇到美籍华裔,就是租德士的,之后在这里也一直看到很多日本、韩国游客也是租这种USD20~USD25左右的德士到处逛。和我这个以区区K7000~K9000(折合约USD5~USD7)租马车的相比,真是一个天一个地。


这就是超值的缅甸传统餐,折合才USD1.6左右,这是一人份哦。如果是到平民区吃就没有这么丰富,不过菜色也是一样很多,在一般的平民区吃折合USD0.8左右。

全部逛完后,本来还想看日落的,马车伕则告知我说蒲甘地平线目前正值云多季节,也因为气温的关系云层较低(他还会天气预报,一流),因此很难有日落,只有日出勉强可以,虽然是有点失望,不过在这个时候来就应该作出这方面的准备,因此最后我也无所谓了,交代车伕送我回旅馆。抵达旅馆后和马车拍了张照片,再大概询问下其他我还没有去到,也不可错过的景点,我隔天要租脚车自己闯!


小马,辛苦了,呵呵呵。

回到旅馆后即前往柜台领我的车票,计划回房小休后,再轻装外出散步,不背负那些自我抵达缅甸以来,和我形影不离且重达3公斤的摄影器材,因为,真正耗费精力和最享受的旅程就在隔天啊,呵呵呵,必须多休息。圈下了几个必须走访的目的地:ANANDA、THATBYINNYU、MAHABODHI,和一个在早餐时遇见浅谈的德国游客聊了下,就结束了一天的行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7-11-2006 11:0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独闯缅甸背包游记(8):蒲甘下篇

隔早睡到很迟才起身,大概8时许吧,呵呵呵,也是我在缅甸整个行程最迟醒的记录。用了早晨,就到就到Nyaung U镇的早市走走看看,有点乱,也没有什么好东西买的(可能没有这个心情吧)。之后就打道回府,和旅馆负责人租了一辆脚车,K1000/天。启程到旧蒲甘趴趴走!


从Nyaung U骑脚车到旧蒲甘的沿途风景。

其实只要带对地图,骑脚车在蒲甘区内自己走也不会很难。不过还是必须小心,因为道路有点崎岖,而且路面布满很厚的沙尘,除了很吃力外,速度拿捏不当就会翻车。如之前我所说的那样,自May Kha Lar旅馆出来后,向右边骑脚车直下大概30分钟左右就可以抵达旧蒲甘,而且一路上还会经过不少大大小小的古庙,风景煞是美丽,无论是在树下小休的牧牛人、在街边玩乐的女孩、在风沙滚滚的路边售卖煎饼的妇人家等景象,都构成了相当美丽温馨的景象。虽然一路上太阳相当猛烈,骑脚车上下坡的路途也相当辛苦,也吃了不少风沙,不过眼前的景象已经告诉了你:值得啊。

一路上经过很多古庙和佛塔,除了几个在地图上有标出来,如之前探访过的UPALI THEIN和HTILOMINLO古庙(前往旧蒲甘的必经之庙)等,其他的多是不知名、零零星星的塔庙,如果累了可以在这些古庙歇息。

一条笔直的Main Road,踩进古城后最先看到的就是金辟辉煌的ANANDA。其特点是塔顶上涂上了金和银漆,在太阳底下的众塔群中显得额外突出,不甘寂寞的发出闪闪光亮。这座建于1090年间的金塔也是属于旧蒲甘的代表建筑物,保留完好,里边共供奉上千尊佛像,其中位于大厅的大金佛在日光灯的照示下显得格外尊贵,LP曾经说过,如果游客来这里只能够看看一座庙塔,那ANANDA就绝对是首选。


不少庙里面都有人在卖这种用沙画成的画,一般上会开价USD4左右(视品质和大小),当作纪念品是很不错的。可以砍到USD2,如果旅游淡季可以砍到K2000(USD1.60左右)或以下。

之后走访了多个庙塔,也误打误撞的给我找到了号称全蒲甘最高的佛塔THATBYINNYU。这栋白色的宏伟建筑在1144年竣工,曾经一度为旧蒲甘皇朝鼎盛时期的代表建筑,登上顶峰古城全景尽览其中,在多年前为游客观看日出和日落的圣地。不过可惜的是,为保护古建筑,游客现在已经不被允许进入这座古塔,我只能把脚车停在路边,在古塔围墙外走走看看。由于没有游客,又离开古城中心较远,故感觉很荒凉。或许,这种定位,对这种古建筑来说,算是自保的最佳措施吧。举凡游客会到的地方,免不了会逐渐会被糟蹋得不成型。


身后就是全蒲甘最高的佛塔,也是蒲甘中唯一一个游客止步的庙塔。

重点塔大概都游完了,念头一起,又骑回昨天已经到访过的SHWESANDAW。SHWESANDAW是观日落的最佳地点,而SULAMANI则是日出,由于来的时间不对,所以也没有奢望要看日落或日出。更何况,当时才下午2点多,距离日落还远得很呢。那我又来SHWESANDAW搞什么?呵呵呵,拍照啊。这个地方,也是古城景观的好地方。一眼望下去,360度,上千古塔古庙围绕着你,极具震撼力。找了这么多塔,就这栋景观最佳,呵呵。


SHWESANDAW南部风景

休息完了,就准备打道回府。途经古城门,即看见一个缅甸小女孩来跟我卖明信片。但一看到我的脚车的铃就好奇的把玩着,着实可爱,虽然语言不通我也逗了她好一阵子,但最后依然很狠心的婉拒她希望我买明信片的要求。也向她身后坐着乘凉的母亲(应该是吧)给予一个很抱歉的微笑。农民毕竟还是抱有那种纯真的好人,她母亲回应给我的是一个灿烂的微笑,一种不经意、不介意、发自内心的微笑。我很久,没有看到这样的微笑了。但在离去的那一刻,我无意中看到那个卖明信片的小女孩那种失望的眼神。这个眼神给予我巨大的内心震撼,在回程时候我仍旧耿耿于怀。


就是这个小女孩,激起我内心震撼的小女孩。下次如果谁有到蒲甘看到她,通知我一声,让我知道她仍过得好好。

USD1,为何就不跟她买呢?她这个年龄,应该需要很多东西吧?读书用具?课本?就算是还没有上课,USD1就可以让她的家庭吃上一顿丰富的晚餐了。USD1对我是小钱,对她可是大钱啊。本来到了落后国家自然就会作出的招牌动作(婉拒),在这个地方突然变成充满罪恶感。原来,拥有纯真的心的人,真的能够激起一个人的惻隐之心。是否在都市呆太久了,导致我究竟忘了什么叫施舍了?那一夜,我没有睡好。

隔天下午3时我就必须启程回仰光了,为争取时间,隔早就租借半天的脚车,拿着从吉隆坡带来的计算机和原子笔,以及在NYAUNGSHWE买的日本饼干。匆忙赶到古城门当圣诞老人。女孩不在。不过她的母亲依然在相同的地方乘凉,陪伴距离她不远,正在努力除草的夫君。手上抱着的是小女孩的弟弟吧?用小女孩的照片比手划脚的沟通,大概得知那个小女孩是她的大女儿。当时就立马拜托她帮我转交这些礼物予这个小女孩。全家人很开心的笑了。父亲丢下锄头用生硬的英文,一个字一个字的跟我说thank you。我心中也踏实了,好像,找回了一点点隐藏在内心深处的柔情。不过,就是不知道,她究竟收到我的礼物了没有呢?愿佛祖赐他们平安。

返回旅馆后准备好一切check out回仰光。这里的地方小,所以不需要跑到巴士总站等巴士,如果车票由旅馆代定的话,他们就会直接驾到旅馆接搭客,真是服务周到。不过这次行程不会闷,因为有一位来自爱尔兰的背包客将和我同行。但整个回程,和从仰光到NYAUNGSHWE一样,不会轻松到那里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8-11-2006 11: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独闯缅甸背包游记(9):完结篇

到了仰光,已经是隔天6时许了。同行的爱尔兰背包客建议到YMCA留宿。看看地图,怎么说也还是比我之前住的Motherland还靠近市区,就依了。YMCA是USD8一夜,单人冷气间,房间还算干净,有热开水供应,最值得一提的是一样有提供免费机场接送服务。回吉隆坡时到仰光机场又可以省一笔了。此外,他们还免费供应汽水和矿泉水,需要就到登记大厅拿,完全不收费。不过他们的房间是清一色share bathroom的,并不附带洗澡间、厕所,建筑外观和内部有点残旧,还有一种味道。这是我觉得美中不足的地方。


Shwedagon塔入门票,本来是用美元的,不过新政策出来了,开始改用Kyts。费用K7000。

回到了仰光,又是那种阴暗的天气。它没有茵莱的艳阳,和蒲甘的太阳相比更是吝啬的可以。也难怪,这种季节…不要下雨就可以偷笑了,还嫌,呵呵呵。已经在缅甸第9天了。该走的都走了,在仰光尚可休息一下,但在这之前还必须逛逛之前漏了的Shwedagon。来仰光没有走Shwedagon,就等于是白来了。等同于缅甸人朝拜圣地的Shwedagon,在周末可是特别多人。照着地图,从市区徒步近15分钟抵达这个用金和宝石镶成的古老塔庙后,即看见其周围都是人群,庙门内外都是人满为患。


仰光地标Shwedagon,是用真金堆起来的建筑,价值连城。

这个庙规模非常大,大到我要花至少15分钟来走,还是快步的那种。但真正进入庙宇部分时,游客还必须付K7000的入门票(不过由于缅甸人不需付入门,因此如果人太多的话,你大可以以最快的速度冲进去,鞋子自己放在背包内,他们留意不到你就省了K7000,不过我绝对抗拒这么做),并把鞋子脱了寄放在入口处。因此必须认清究竟你是从那个门进的,因为单单出入口就有4个,而且其中有2个设计全都一样,只要你搞不清楚方向,就会欲出而不得,而且还会象鬼档墙一样,走了多次又会回到那个错误方向的出入口。


镶有3145个纯金钟和79569棵宝石的古塔。

在经过重重人墙后,我总算看到了Shwedagon的主塔。真是金辟辉煌,以黄金和宝石镶成的塔,在暗淡的阳光下骄傲的展示它的金身,相信如果太阳猛烈的话,其肯定就更加耀眼!镶有3145个纯金钟和79569棵宝石的古塔,真是名不虚传啊。这座塔是在何时建起并没有相当确实的答案,其最早文字记载是在1485年,因此一般认为是在10世纪~14世纪间旧蒲甘皇朝其间所建。不过当地有传说,认为这座塔拥有至少2500年的历史。不过其现实面是,经过上百年的扩建和重修,它方才有现在的这般规模。


上百名信徒向塔边按的多种神祉进行膜拜,壮哉。

信徒和游客都在沿着这个塔行走,塔边还按了多种神祉,供信徒膜拜。不知情者,可能还以为他们膜拜这座金塔。由于人太多,又下雨,我也只得匆匆拍了几张照片就离开了。离开时不时回头望这座仰光的地标。真象一个珠光宝气的美少妇,站立在一堆身着寒酸衣物的穷人群中。除了显示这个地方的贫富差距,美少妇还留给缅甸人什么?至少,精神寄托吧,和至少的心灵慰籍。离开缅甸时,也就是我对这个地方所作出的总结。直到现在。


主塔入口处,有部分金钟和宝石是吊在这里。

此外,我还发现到缅甸还有个非常可爱的地方。无论到那里花费,他们肯定会发给游客收据。到餐厅用餐、旅馆住宿、向旅馆租车租船、甚至是买车票,都有一大堆的收据。缅甸军政府在这之前曾经严格管制游客的花费,入境时必须呈报身上所有的现金,以便出境时让他们稽查游客在国内花费多少,而且还需要单据证明。尽管现在已经没有这项措施了,不过,可能施行过久,习惯了吧,游客花费单据照发。计算下,我总共收了4间旅馆、3家巴士公司、4家餐馆、3个旅游景点的收据,呵呵呵,就当作留念咯。有它,记忆才会鲜明。

缅甸,世界上仅存的人间境土之一。因为落后和没有开放,让它免遭游客的一举糟蹋,得以保留最原始的真善美。不过游客的钱是最好赚的,缅甸军政府似乎也已经看到这一点,目前正在逐步开放旅游业。不出几年,就肯定会步柬埔寨吴哥的后尘。美丽得商业化、美丽得哀愁、美丽得不自然。但最大的希望就是,它不会步越南的后尘。

游客是自私的。没人否认这一点。花钱破坏人家的原本平静的生活。为他们带来垃圾,为他们带来都市人的丑恶。呵呵,现在我也汗颜了。我,不正是如此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9-11-2006 12:0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眼中的缅甸(图片集)

这是我之前在佳里影像区发表过的摄影作品,现在转来这里,可以和上面的游记配合配合。由于我用的是胶卷SLR,所以照片全部是用我的便宜扫描机SCAN的,画质是差了点,还望请多多包涵。

1。仰光SHWEDAGON塔,14世纪落成,主塔和副塔上镶有3154个以纯金炼成的金钟和7万多颗钻石,缅甸人,特别是仰光人的圣地,信徒就在塔周围,向塔边的神祉进行跪拜。


2。仰光


3。仰光


4。东方威尼斯——缅甸茵莱湖


5。东方威尼斯——缅甸茵莱湖


6。东方威尼斯——缅甸茵莱湖


7。东方威尼斯——缅甸茵莱湖


[ 本帖最后由 惟诚 于 9-11-2006 12:14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9-11-2006 12:0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眼中的缅甸(图片集)

缅甸蒲甘——遍布3000座古佛塔的旧蒲甘皇朝首都,当年蒙古成吉斯汗领兵南下,为这个曾经辉煌一时的蒲甘皇朝打了丧钟。其中的迷团,就是历史及地质学家探查这个地方曾经拥有大片的热带雨林,也仍在争辩这个地方究竟是如何逐渐被沙漠化的。当地人相传,是因为蒙古骑兵南下,为方便进军和进行牧业活动,而大量砍伐树林,以致这个地方被沙漠化。目前日本、韩国等国已经在蒲甘地区外,和缅甸军政府共同进行抗沙漠化的绿化研究工程。我此次的缅甸背包行,主要就是为了这个,和吴哥齐名的千年古迹。

7。万塔之国——缅甸蒲甘


8。万塔之国——缅甸蒲甘


9。万塔之国——缅甸蒲甘


10。万塔之国——缅甸蒲甘


11。万塔之国——缅甸蒲甘


12。万塔之国——缅甸蒲甘


13。万塔之国——缅甸蒲甘


14。万塔之国——缅甸蒲甘


15。万塔之国——缅甸蒲甘


16。万塔之国——缅甸蒲甘


17。万塔之国——缅甸蒲甘


[ 本帖最后由 惟诚 于 9-11-2006 12:15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3-10-2025 08:28 PM , Processed in 1.764444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