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1226|回复: 5

李白、白居易等人關於極樂淨土的唐詩著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0-11-2017 09:0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阿弥陀佛56 于 10-11-2017 09:12 PM 编辑

善導大師弘揚的念佛法門,對當時及後世各個階層的人們都有著很深的影響。一時間,阿彌陀佛那大慈大悲、大願大力的救度,眾生念佛即可往生這種法門的殊勝簡易,風傳教界內外,在當時幾乎可達到人盡皆知的程度,淨土宗的思想已然深入民心。
唐朝是詩歌的王朝,詩人們亦不免受淨土宗思想的感染。從他們留下的詩作中,我們能感受到善導大師的教化是多么深入人心。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他的詩,風格雄奇奔放,清新悠遠,藝術成就極高,具有“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的藝術魅力,人稱“詩仙”。他的作品,對後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與佛教、道教都有著很深緣分的李白,曾寫過一首《淨土詠》:
向西日落處,遙瞻大悲顏。
目淨四海水,身光紫金山。
勤念必往生,是故稱極樂。
蛛網珍寶樹,天花散香閣。
圖畫了在眼,願托彼道場。
以此功德海,冥佑為津梁。
八十億劫罪,如風掃輕霜。
庶觀無量壽,常睹玉毫光。
李白在詩中描述阿彌陀佛佛身莊嚴微妙,“目淨四海水,身光紫金山”,說佛的眼睛紺藍廣大,如四大海水,身上光明如紫磨真金山一般;讚嘆極樂世界的清淨莊嚴,“蛛網珍寶樹,天花散香閣”,極樂世界到處是像蜘蛛網一樣的寶網,放光彌覆,七寶行樹交雜其間,隨時有奇妙的曼陀羅花從天而降,落在寶樓寶閣之上;讚嘆阿彌陀佛的慈悲救度,“八十億劫罪,如風掃輕霜”,眾生久遠劫的生死之罪,只要稱名念佛,乘佛願力,就如大風掃輕霜一般,自然消散無餘,這一句讀來真是讓人覺得痛快酣暢,把淨土法門彌陀救度表現得淋漓盡致。故而,“勤念必往生,是故稱極樂”,只要一向專念彌陀名號,就必定往生極樂世界。詩人由此表達自己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意願,“願托彼道場”,希望自己托生到彼極樂世界。那么,靠什麼去往生呢?就靠阿彌陀佛的大慈悲、功德海。所以說“以此功德海,冥佑為津梁”。李白最後說,我要常親常近阿彌陀佛,常觀常看阿彌陀佛,常在彌陀的光中,永不分離:“庶觀無量壽,長願玉毫光”。
詩中,“勤念必往生,是故稱極樂”一句,猶顯善導大師淨土思想的精髓。“勤念必往生”,很多佛門大德都不敢這樣講;李白,作為一個文人卻說得如此肯定,確鑿不移,這不得不說是時代使然,善導大師的教化使然。
白居易(772-846),字樂天,晚年又號香山居士,唐代頗負盛名的詩人和文學家,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晚年虔心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他曾捐舍三萬兩俸銀,請人按照《阿彌陀經》《無量壽經》彩繪大型極樂世界變相圖、西方三聖像,日日焚香頂禮,十分虔誠,並且回向眾生離苦得樂,共登蓮城。《佛祖統紀》中記載他臨終正念念佛,往生淨土。
白居易有一首《念佛偈》流傳廣遠,至今仍膾炙人口。
餘年七十一,不復事吟喔;
看經費眼力,作福畏奔波。
何以度心眼?一聲阿彌陀;
行也阿彌陀,坐也阿彌陀。
縱饒忙似箭,不廢阿彌陀;
日暮而途遠,吾生已蹉跎。
旦夕清淨心,但念阿彌陀;
達人應笑我,我卻阿彌陀。
達又作么生?不達又如何?
普勸法界眾,同念阿彌陀!
此詩文字淺白易懂而又意蘊豐富。從詩文可以明顯看出,白居易所選擇修行的,正是善導大師的教法。看似平淡無奇的寥寥數語,把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展露無疑,如:大師常常強調的機深信——“餘年七十一,不復事吟喔;看經費眼力,作福畏奔波”;法深信——“何以度心眼?一聲阿彌陀”;一向專念之相狀——“行也阿彌陀,坐也阿彌陀;縱饒忙似箭,不廢阿彌陀”。全詩表達了白居易晚年放下塵俗萬緣,一心求願往生西方之心,令人敬佩。
此外,唐代文學家柳宗元曾作過一篇《東海若》。東海若,東海之神,游於陸上,得到兩個瓠,他挖空後把海水雜以糞土、蛔蟲裝滿了,臭不可當,以石頭堵住口,扔入海中。後來又路過,只聽其中一個瓠大喊“我大海也”,另一個則哭號求救。東海若把求救者撈上岸來,抉石破瓠,瓠扔在陸上,糞水倒到大荒之島,水則復歸於海;自以為大海者,則最終與臭腐相處而不變。
柳宗元以為,那些大談性空、自稱是佛的人便是不肯上岸的那個瓠,而另一個呼救之瓠則是求解脫者。他說:
乃為陳西方之事,使修念佛三昧,一空有之說。
於是,聖人憐之,接而致之極樂之境。
乃得以去群惡、集萬行,居聖者之地,同佛知見矣。
意思是說,為求解脫者陳述西方淨土之優勝,使他修念佛三昧,把什麼“空”和“有”都泯滅如一了。因為他念佛的原故,阿彌陀佛以慈悲弘願,把他接到西方極樂世界。如此一來,他累世一切罪惡,悉皆消除,具備了萬善萬德,智慧見解與佛一樣了。
這是一篇批評狂禪、讚揚淨土之文。它以寓言的形式,勸學淨土之人,不可奢談心性不二之玄理而執理廢事,應該認清自己罪惡生死之本質,仰靠彌陀救度,樸實專一地稱名念佛,求願往生。這篇廣受推贊的千古傑作,其內涵顯然與善導大師篤實平易、不倡玄談的化風相應。
此外,唐代詩人們,無論是佛教徒還是非佛教徒,皆喜以西方淨土極樂世界的種種景象為意境,如李商隱的“何當百億蓮花上,一一蓮花見佛身”,盧倫的“似到西方諸佛國,蓮花影里數樓台”等等,這不得不說是善導大師所開闡的淨土教法在那個時代深入人心的結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0-11-2017 09:0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阿弥陀佛56 于 10-11-2017 09:11 PM 编辑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 :李白的启发
唐代的诗仙李白,可以称得上是中国最具浪漫色彩的诗人,一生具有传奇浓厚色彩的际遇,仕途大起大跌,影响中国诗坛近千年。他年少的时候,也曾学禅念佛,潜心颇长一段时间。一日闲逛街头时,巧遇一位老妈妈蹲在屋檐下,手拿一支小铁棒,拼命摩搓,李白于一旁端详许久,忍不住向前询问,老妈妈回答他说:「他要把这支棒杵磨成细针,日后穿针引线。」李白是位聪慧之人,听完之后对于打坐参禅、作文章更有所悟入。
  年少时,我曾念佛习净土七年,各种念佛法门都曾深入,严持净素多年,夜不倒单,所有净土内典、尊宿语录无不细读,但终究了解也只是隔靴搔痒,难得堂奥;后悟到一切念佛持咒无不是佛陀的善妙安排,用意无非以妄制妄,于是执法之心豁然开朗,日后片学大乘、金刚乘便觉随心所欲。
  现时很多人做一切事,行一切法也都拖泥带水、拘囿一格,自乱方寸,裹足不前,自误前程。其实佛法和世间法都是一样的道理,佛法通达之人,世间法做人处事自然游刃有余;世间法处处滞碍之人,一定有他固执、难以通权之处。所以无论是做人或处事,除了专注一心以外,最重要便是把入世与出世没有分别的应用在人事物上,这才是真正的了解佛陀的苦心。
  此是我香隆立嘉措和一群经商有成且学佛多年之弟子聊天时之内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0-11-2017 09:1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淨土法門法語:李白、杜甫晚年窮困
淨空法師:李白、杜甫晚年窮困,喜歡喝酒,沒有錢到酒店去賒帳,貧困到這種程度!


1 佛在經上教給我們,吝財得貧窮的果報,修財布施得財富,什麼樣的因,就有什麼樣的果報。
2 我們的福報是修得的,你過去世修得多,這一生得的財富多,發大財;你修的少就發的小財;你前生沒有修財布施,這一生物質生活一定貧乏。
3 我們這個世間有很多人,像大學教授這些學者們,他真正有智慧,可是沒有福報。他兩袖清風,靠薪水過日子,年老退休之後是窮困不堪,這什麼原因?他過去世修法布施,沒有修財布施。
4 我們中國歷史上有許多大文學家,像李太白、杜甫,他們在晚年窮困,喜歡喝酒,沒有錢到酒店去賒帳,貧困到這種程度!很明顯地,他們過去生中是專修法布施,所以有這麼樣的聰明智慧,沒有修財布施,所以生活就成問題。
5 再看有很多人根本沒有智慧,你看那個人笨頭笨腦的,他發大財,他那個財富一生怎麼樣享受都享受不盡,這種人也很多。
6 有很多大企業家,有億萬財產的,你去打聽打聽,他做學徒出身的,做小買賣出身的,送報紙出身的,他發大財了,他底下用的人都是博士,他自己甚至於小學都沒有畢業。他發大財,這是前生修財布施修得多,法布施沒修。
7 佛法裡面講三世果報!我這一世得富貴,前生修的,我這一生應當得到;我這一生貧賤,我過去生中沒修,我今天貧賤是應當的,所以對富貴人,也就不會羨慕、不會嫉妒、不會怨恨了。
8 明白這個道理,心就安了,富貴人能安於富貴,貧賤人能安於貧賤。所以中國幾千年來,雖然貧富不均,大家和睦相處,彼此相安無事,道理在哪裡?就是接受儒釋道的教化,大家都懂得因果報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2-11-2017 12: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極楽浄土[Gokuraku Jodo]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2-11-2017 02:1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hawmes 发表于 12-11-2017 12:45 PM
極楽浄土[Gokuraku Jodo]

这首 極楽浄土的 舞/曲,
演绎的是少女的纯(动+媚),
我是不太建议男生学啦~

男生的效果,
可能就是这样啦...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jNo7qCky7c

男生的舞蹈,
还是阳刚点点的,
我觉得比较好看啦~

日本一般的极乐净土,
和一般南传、净宗、
禅宗等等的感觉,
不太一样~

有种日本独有
的死寂(侘寂)美感...
像这个: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BBnj_REAX8

话说,
日本在二次元方面的觉悟,
在世界是遥遥领先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2-11-2017 02:4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子房学韬 发表于 12-11-2017 02:18 PM
这首 極楽浄土的 舞/曲,
演绎的是少女的纯(动+媚),
我是不太建议男生学啦~

男生的效果,
可能就是这样啦...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jNo7qCky7c

男生的舞蹈,
还是阳刚点点的,
...

这里是佛教法音,两位跑错地方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1-8-2025 08:19 PM , Processed in 0.112273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