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查看: 5713|回复: 15
|
【讨论+分享】血蛤养殖
[复制链接]
|
|
|
本帖最后由 博士 于 4-7-2016 10:08 AM 编辑
血蛤经济价值我就不多说了。因为,大家都知道。
这两年,报章偶尔有报道,血蛤遭到从所没有的重挫。
渔业局介入了,也找不到原因。
小弟就献丑了,希望能帮到你们。
我去过该海域观察。
导致血蛤成功率只达 50%,这 50% 成功率的血蛤也是瘦小的,有五个原因。
原因一,海水污染,导致氧气不足,所以造成血蛤窒息死亡。
原因二,海水污染,导致氧气不足,所以血蛤的食物“微生物” 大量减少,所以饿死了。
原因三,血蛤是吊起来养殖的,所以吃不到周围的腐植物,所以饿死了。
原因四,蛤笼放的过低,导致小苗蛤,承受不住水低压力,加上氧气不足,而死亡。
原因五,因为食物不足,所以存活下来的血蛤,也是瘦小的。
为什么不是病菌呢 ?
因为渔业局已经介入了,最基本程序“化验” 肯定会做。所以,不可能是病菌导致死亡。
|
|
|
|
|
|
|
|
|
|
|
发表于 5-7-2016 09:33 A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6-7-2016 04: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道。
|
|
|
|
|
|
|
|
|
|
|
发表于 9-7-2016 05:19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照这样看来是环境的关系,但是这个是和附近海域有关的。怎样才能解决呢? |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9-7-2016 05:2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聪明。不知道。
|
|
|
|
|
|
|
|
|
|
|
发表于 9-7-2016 05:35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有办法的,但是成本有点高。就是在近海地方挖池,或者围池。贝类的食物主要是蜉蝣生物或者一些菌什么的。但是一污染和海水温度有差就完蛋了。所以挖池带一个生态系统,就是像红树林那样的。里面有的东西。应该足够了。氧气用打水和藻类来维持。我以前好像在不知道是台湾或者外国有看过类似的方法。没看见台湾现在连大闸蟹和外国现在的牡蛎什么的都还很健康吗? |
|
|
|
|
|
|
|
|
|
|
发表于 9-7-2016 05:36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这个是我用网上看到的东西。组合下的也不知道对不对。要请你这个专家看看 |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9-7-2016 05: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明白贵方说什么。
只不过,这里不是大陆或台湾,养殖技术没那么高超。
如果,养殖技术超越现在,会照成成本增加,市场不太容易接受。
还有一个情况,现在出问题的地方只有一个,不是全马,如果抬高蛤价,价格没有竞争力了,就等于结束营业了。
|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9-7-2016 05:5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说的都对,的确有这种技术。
拜托,我不是专家。
因为,小时候喜欢养观赏鱼,注意到的情况而已,记忆还在。所以,出来献丑。
|
|
|
|
|
|
|
|
|
|
|
发表于 9-7-2016 06:00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样啦 。我也是但是大陆的技术九成是抄台湾的。还不用给钱叻。他们抄人家不给钱。自肥。人家去哪里还要为自己的妍法专利给钱。因为人家在你一出产品就在自己的地方,注册专利了。真无耻混蛋叻。 |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9-7-2016 06:1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家大事,我不太懂。
以前,学校考历史,我也没出席。
教师问我,为什么不出席 ?
然后,我回答教师。既然知道自己在这科不及格了,不如在家睡个好觉,休养生息。以应付能考合格的科目。
|
|
|
|
|
|
|
|
|
|
|
发表于 9-7-2016 06:13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赞!我也不是很懂。 |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9-7-2016 06: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
|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1-11-2016 11: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3-11-2016 11:5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非专家的我 !楼主我分析准确 !报纸为证 !好开心 ! 
|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9-11-2016 07:0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楼主分析准确 !没人恭喜我咩 ? |
|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