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922|回复: 0

关于给孩子取名的心路历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2-2-2014 06: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001kT8Ufty6GvZ1MtOS76&690.jpg

在馨儿没有出生之前,就开始有人问我打算给孩子取个什么名字了。出生之后,“取了个什么名字?”“什么时候会想出来?”小鬼催命似的。
但是,我的战术就是拖。因此,馨儿出生十多天了,还没个大名。

学过一点语言学理论的人,大概都记得荀子的如下名言:“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意思是说,事物的名称,没有任何先天的规定,都是由人后天约定的,大家约定并接受了,就是相宜的,合适的。

按照这种理论,给孩子取名字应该不是难事。

但是,作为万物之灵长,人类的私心无处不在,一切事情,总希望能给自己带来些好处,带来点利益。具体地说,给孩子取名字,就得想方设法寄托一点儿美好的愿望,期望着将来能名至实归,叫着叫着就成为现实。拗口、不吉利的字眼,要尽量避开。与此同时,作为群居动物,一个人的名字至少得具备区别性、社会性等功能。比如说,尽量不要跟他人同名,须避开长辈亲友名字,符合性别,等等。

具体到我们馨儿,我跟妻子达成协议,不搞阴阳五行占卜起卦那一套封建迷信,但稍微合计了一下,发现至少得考虑如下五个方面的因素:
一是独特性。名字是用来区别于他人的符号,因此一定要具备独特性。但是,这很不容易。不信你到网上搜索一下,一般人能想到的名字,都有人想到了。汉字无数,好字眼却是有限的。我们能想到的,通常别人早已想到了。

二是规避性。家族长辈、身边朋友、熟人,他们用过的字要尽量避开。平素有求于人的时候,我们会发现亲友不够多,一旦到想名字的时候,就会发现,原来亲戚朋友并不少。

三是音韵美。名字不但是目治的,也是口治、耳治的,即要叫起来顺口,听起来悦耳。我的研究专业之一是汉语音韵学,朋友、学生都有表示好奇的:研究音韵学的丁老师会给自家孩子取一个什么样的名字呢?

四是含义美。我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传统,龙凤之望,始于名字。

五是兼顾妻族。为了表示对女性的尊重,母姓应有所兼顾,有所体现。

结果,在一番冥思苦想、翻检多部古今字典、古代诗文名句在脑海中无数次闪现、半天网络搜索、去掉跟人重名的、去掉妻子不喜欢的……之后,我终于拟出两个字:韫瑶。

韫,藏也。孔子弟子子贡动员老师出山,打了个比喻:“有美玉于斯,韫柜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晋陆机《文赋》:“石韫玉而山辉,水含珠而川媚。”另外,东晋名相谢安有个侄女叫谢道韫,因幼时能用“柳絮因风起”咏雪而受到谢安的夸奖,有才女之名。以至于《三字经》里都有“谢道韫,能咏诗”两句。

瑶,《说文解字》的解释是“玉之美者”,今天又有美好的意思,有“琪花瑶草”的说法。瑶字左边偏旁,算是母姓的体现。

两个字的读音,古代声母不同,韫属影母,瑶属喻(余)母。但是,现代读音都是零声母,可算双声。丁韫瑶,平仄平,不显单调。

最后,我百度了一下,知道没有重名的。

三天前想好之后,试了试,没有发现不便之处。妻子冲着馨儿叫了几声,出生近二十天,在其他方面有出色表现、已经会喝水、会咳嗽的馨儿,对爸爸妈妈要赠予她的这个大名,表情木然。貌似默许,又好像不太满意。
                                                     

2014-2-12
丁启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6-11-2025 05:26 AM , Processed in 0.088758 second(s), 3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