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房市買氣降溫 歐債危機衝擊中港台市場,東盟市場也在受牽連下,感受到程度不一的影響,今年開始,市場景氣不如前,業界人士體驗最深,產業市場也受到波及,轉手市場的成交步伐放緩,即使是一手市場的房產訂購率也顯著下跌。 除了歐債之外,國家銀行實行嚴謹的貸款指南也有影響,房產市場的買氣開始降溫,即使有些地區的成交量沒有減少,不過,相關的人士已感受到買氣缺乏溫度。 全國大選遞延效應,加上一些令市場展望不明朗的因素,促使產業市場的成長步伐放緩,成交的速度與幾率降低,這是讓業主、業界人士始料不及的進展。 巴生河流域房價過高 另一個令產業交易價降低的因素是:巴生河流域不少地區的產業價格,已經上升至超出合理水平,一個建築面積數百平方尺的嬌小單位,每平方尺動輒500至800、甚至上千令吉起跳,這不是普通受薪者所能負擔的產業。 一個只有500、600平方尺的單位,售價在50萬令吉以上,只夠一個人住用的服務公寓,如果貸款45萬令吉,年僅30歲的年輕人,月入必須在6千至7千令吉之間,假設供期30年,每月份期付款大約在2千200令吉之間,這樣的收入,遠遠超出大馬的人均收入水平,有能力負擔者不多。 每年的農曆新年期間,一般產業交易的宗數會減少,到了3、4月,會興起一股保值購買風,買氣回溫,除了自用需求,其中一些是第一次的購屋者,也有一些是投資買家。 產業價被推高
須謹慎看待 當買氣回揚,間接推高產業的交易價,造成部份投資者持觀望態度,產業價格被推高後,必須謹慎看待,不要因為價格上漲了,擔心價格再上漲而競相衝進市場,這只會造成個人無法買到理想的房產單位,也可能因此投資失策。 如果市場負面因素未消除,不只無法買到可以保值的房屋,還可能因此創新產業交易價,帶來後續不利效應,造成產業新秀無法追上房價的漲幅,畢竟受薪階級的購買力依然在原地踏步。 不久前,外電消息傳出,荷蘭、芬蘭兩國公開表示,反對歐盟峰會有關紓困基金可直接購買次級公債的決議;這代表歐債問題拉起新警報,歐美股市聞訊又回頭下挫。 由此可見,歐盟各國對如何解決歐債問題,仍有許多歧見,短期內很難看到具體轉機,經濟及房產市場料還會受牽連。 雖然歐債問題是隱憂,不過,最基本的問題是屋價持續上漲、通膨升溫,人民產生消費緊縮的心理。 從最近的趨勢來看,由於基本面持續不佳,房產市場的買氣,並沒有真正回溫,最多只是有題材炒作,造成的短暫反彈而已。 一些地區產業熱賣,只是例外情況,即使是投資機構或互惠基金繼續把資金投入房產市場,也只限於特定性質,如商用不動產或精品房產領域。基於下半年整體展望不甚樂觀,房產市場之實質需求與消費,預料很難出現具體性的反彈情況。(星洲日報/投資致富‧地產札記)
http://property.sinchew-i.com/node/1814
Setapak & Wangsa Maju的condo还不降价!!!
本帖最后由 波多野結衣 于 22-10-2012 10:05 AM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