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1224|回复: 10

另一个战场—中外粮食暗战(转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30-7-2012 11: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 这下闹大了


原标题:本世纪的粮食战争中国反败为胜,但国际粮商仍未服输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worldlook/1/503147.shtml


采用流水账的形式,记录本世纪中国和国际粮商对撼的过程。总体而言是先在大豆上小输,然后全面大胜。大胜的时间点正好和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点吻合。


而国际粮食贸易基本上被ABCD四大国际粮商垄断,既然中国75%的大豆需要进口,他们当然不甘心卖低价,同时他们更希望控制中国的大豆压榨市场,把整个供应链都掌握在他们手中。于是本实际初,他们开始行动了。

  2001~2004年,因为炒作中国需求,美国大豆从415炒到1064(单位是:美分/蒲式耳),同期中国大豆也跟涨。导致东北豆农大量扩种,国内压榨能力也大幅增加。然后从2004年4月,国内外大豆价格暴跌,短短7个月时间,美国大豆从1064跌到500,拦腰跌去一半还多。国内的大豆价格也一样暴跌,很多豆农巨亏。而国内的压榨企业,他们进口的大豆还在海上,价格就已经跌去一大截,不得不“洗船”,就是宁愿违约罚款,也不愿收货,让卖家转卖给其他人。很多国内压榨企业由于居额亏损倒闭,外资乘机低价收购布局,基本上控制了中国的压榨行业。可以说这次大豆战争,中国输了,而且输得很彻底。不过也警醒了中国,在随后而来的更大规模对撼中,中国有了经验。


既然外国资本控制了中国的压制市场,他们当然要追逐最大的利润。于是从2006年开始,又一波更大的上涨开始了,美国大豆从500多,一直涨到2008年7月的1654,对中国的影响就是:豆油从5000/吨,最高涨到15000/吨,豆粕从2000元/吨涨到4000多/吨。导致国内的食用油和猪肉价格在2008年达到一个高峰。

  而当时,中国几乎无能为力,因为在2008年以前,中国的粮食储备以主粮为主(小麦和玉米),大豆和豆油的储备很少。不过中国还是尽了最大的努力,在2008年3月,采用行政干预的方式,限制企业对食用油的涨价幅度,同时安排中储粮和中粮等国企入市,采用小包装食用油定点供应。豆油价格从3月4号开始暴跌,短短半个月,从15000跌到10000左右。很多哄抬价格和搞囤积的商家血本无归。

  豆油价格是压下来了,但大豆的价格没办法,因为主要靠进口。于是国内外投机商接着把豆粕的价格炒到4200/吨,导致肉类和家禽类价格暴涨,不过就在这时候,全球的金融形势已经开始见顶。


   
08年金融危机爆发,大豆价格也随之暴跌,从7月初的高点,到年底价格跌去一半。中国的豆农再一次面料巨额亏损。

  这时候中国突然大量收储,价格比市场价高,又略高于豆农的种植成本。

  这时候,整个市场发现,中国已经改变策略了,那就是:既然国产的大豆不可能满足需求,我就靠巨量的储备来稳定市场价格。价格太低时,我收购,价格太高时我抛储。但中国的大豆储备达到半年甚至一年的消耗量时,没人敢去炒。

  可以说从08年以后,中国虽然大豆进口量越来越多,但国内的大豆价格基本上处于一种稳定的状态。投机者只好在豆油和豆粕之间玩翘翘板,没人敢去炒大豆了。
  

以中国的人口和耕地面积来说,中国不可能让主粮和大豆同时自给自足。所以中国现在的策略就是:主粮一定要自给自足,大豆靠进口。对于东北大豆种植区,一亩地主粮的产量是大豆的三倍。如果要实现大豆自足,每年粮食就会有1亿多吨的缺口。这是很恐怖的事情。

  大豆少了,无非是做菜少放点油或者少吃点肉,但如果主粮少了,就要出大事。有人说主粮也可以进口,下面我会谈到的,看看主粮如果也靠进口,中国可能比印度还惨。

  中国现在从农民那里收购粮食的价格越来越高,这钱花的是非常值得的。比如每年多花100亿元从农民那里收购粮食,让农民觉得划算而愿意种粮,这是最好的选择,如果靠国外进口,可能要多花1000亿甚至上万亿。

  对于美国和南美的农民,中国事实上也在帮他们撑价,让外国农民觉得价格划算而愿意为中国种大豆,这是中国最好的选择。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5 收起 理由
Boilwater + 5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30-7-2012 11: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现写的,想到哪里写到哪里,所以没那么快。我之所以写这贴子,是发现很多人根本不了解中国的农业形势,个人思维和国家思维是有很大差别的。

  本来我对于某个经济学家并无好感也无恶感,但自从看见他的谈到农业,说中国耕地红线没必要,说中国粮食可以靠进口,我就对他彻底恶感了。如果他真是经济学家,那他就是其心可诛;如果他根本不懂经济,那他就是一个骗子。

  下面谈的是重点,就是06年-08年,中国和国外资本在主粮上对撼的过程。规模宏大,空方是中国ZF,多方是国际投机资本、国内买办、国内的小投机商。到08年7月结束,空方大胜,多方全面爆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0-7-2012 11: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主粮篇:

  从2005年底开始,国际粮价开始上涨。理由是什么呢?就是炒作全球粮食紧张。其实就算有缺口,按照当时的数据,估计全球也就是千把万人口的粮食缺口。问题是粮食啊,你不吃不行,不吃就得饿死人,不象铜铁等工业品,价格高了我可以不用。

  既然说粮食不够,那好办,就涨吧,谁花的钱多就卖给谁。比如地球上有100个人,以前每餐是1元,现在突然某种原因只有99个人的饭了,让大家竞价,会是多少钱一餐呢。 也许有人说只有1%的缺口嘛,按理只涨1%-5%就差不多了。事实会告诉你,可以涨到无限,一直到最后有人因为买不起而饿死,才会恢复平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0-7-2012 11: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帮LZ补点资料:
  国际四大粮商ABCD简介

  (一)ADM:粮食巨人

  ADM成立于1905年,目前总部设在美国狄克多。经过100多年的发展,ADM现在是世界第一谷物与油籽处理商,美国最大的黄豆压碎处理商和玉米类添加物制造商,美国第二大面粉商和世界第五大谷物输出交易商。其2009年营业收入达700亿美元,员工28000人,在全球设有60多个分支机构,旗下企业涉及食品(如可可、玉米加工、食品添加物、营养补助品、食用油)、饮料、饲料、农粮储备与交通运输等等。

  (二)邦吉:最老牌的国际粮商

  1818年,邦吉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创立,最初从事海外殖民地香料与橡胶的进出口贸易,1876年进入南美后从事农作物实体经营,1999年总部正式迁至美国纽约。邦吉现在是巴西最大谷物出口商,美国第二大大豆产品出口商、第三大大豆加工商,全球第四大谷物出口商、最大油料作物加工商。其2009年营业收入超过526亿美元,员工超过25000人,在全球32个国家拥有450多个工厂,业务涉及粮食加工与出口、化肥、纺织、油漆、银行等等。

  (三)嘉吉:全球粮食行业的老大

  嘉吉于1865年在艾奥瓦创立,公司从储运业务起家,其总部多次变动,辗转后移至美国明尼阿波利斯。嘉吉现在是全球第一大粮食贸易商,全球第一大牲畜养殖商,美国最大的玉米饲料加工商,美国第三大面粉加工商。其2009年营业收入高达1166亿美元,员工人数接近160000,分支机构横跨五大洲66个国家,并拥有全美最多的粮仓、400条平底运粮拖船和2000辆大货柜车。这一切都表明嘉吉是当之无愧的全球头号粮商。

  (四)路易达孚:粮商中的“拿破仑”

  路易达孚创立于1851年,总部设于法国巴黎。路易达孚也是以贸易起家,其开创和发展了欧洲的谷物出口贸易。路易达孚现在是世界第三及法国第一粮食输出商。其2009年营业收入超过200亿美元,在全球50多个国家设立有分支机构,旗下企业从事谷物、油料、油脂、饲料、大米、棉花、肉食、食糖、咖啡、电力、天然气、石油产品及各类债券和银行业。在业务版图扩张上,路易达孚继承了拿破仑席卷欧洲的气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0-7-2012 11: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05年12月-08年7月,
  国际小麦价格从300涨到1330(单位:蒲尔/美分),涨了3.4倍;
  国际玉米价格从185涨到758,涨了3.2倍。
  仅仅千万人的粮食缺口,不到全球人口的0.2% ,粮价居然翻了几倍? 是的,没错。因为再贵也得买,不买就饿死。

  同期中国的粮食价格呢,当然也涨了,涨了多少?
  小麦从1400左右涨到2000左右,涨了0.7倍;
  玉米从1200左右涨到1800左右,涨了0.7倍。

  为何国际粮食暴涨,而国内粮价如此平静?
  其实并不平静,国外国内的资本都来了,想炒国内的粮价。问题是中国有个国家储备,于是战争爆发了。

  在国际粮价暴涨的同时,国内的粮价也蠢蠢预动,中国开始抛储。抛储的粮食来自那些经常被媒体批评为管理落后、蛀虫多、跟不上时代的国家粮库。

  抛储开始,多方拼命抬价,全部吃进,造成供不应求的形势;
  再抛储,多方再抬价,再全部吃进
  。。。。。。。。。。。。。。。。。。
  最后多方发现,抛储源源不尽,越来越汹涌,到了最后,没人敢买接了(是不是有点象上海刚解放时的情况?)

  没人知道中国的粮食储备到底有多少,所有投机者都开始心虚了,想撤,可惜晚了。粮价见顶和金融危机的爆发点高度巧合。

  为什么金融危机后,西方那些大投行纷纷倒闭,唯独中国过得很滋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0-7-2012 11: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在08年上半年,中国海关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查走私粮食,是查那些把中国的粮食向国外走私。因为当时中国的粮食太便宜了,很多人把中国的大米向越南和泰国走私,是不是有些不可思议?本来是向中国出口大米的国家,现在反过来从中国走私大米。

  所有这一切,归功于粮食的自给自足,并能略有赢余,可以建立庞大的国家储备。1000万人的粮食缺口,就导致国际粮价涨了3倍多,如果中国的主粮也要进口,哪怕是100万人的粮食缺口,现在的大米不可能是2-4元/斤,10元/斤小意思,50元/斤不是没可能。
   
   中国现在是:主粮靠国内的农民,哪怕价格再高,只要你种,我就收。如果中主粮有缺口要进口,光这个话题就可以把价格涨到天上去。

  其他经济作物,如果国内的产量不足,需要进口,就建立国家储备来调节价格。同时,有时侯中国也帮其他国家的农民撑价,让外国农民愿意种植中国需要的农产品。如果他们觉得价格不划算而减少种植,价格又会飞到天山去。

    中国现在对于国产大豆的种植,基本上是维持现状。如果真的到了粮食不够的时候,放弃国产大豆种植是必然的。至于转基因大豆和国产大豆的争执,那是技术问题,不是经济问题。我反对国内种植转基因大豆,赞成从国外进口大豆,但进口的都是转基因的。
至于压榨行业,中国现在已经控制外资的扩张了。同时中储粮开始进入终端市场,与国际巨头开始竞争。

   
本帖最后由 gbl123 于 2012-7-2 09:03 编辑


我文笔不好,只是见证了那个过程,所以写出来了,希望大家看得懂。有人说我带私货,我不懂指的那些,不过经历和见证了那个过程之后,我当然有自己的观点,这就是私货吗?我发现自己太小看中国ZF了。比如收储的政策,虽然在执行过程中某些细节比较粗糙很多缺点,但大局上真的很强,不拘于细节上的得失,而是谋求全局上的优势。
美国、巴西、阿根廷是最大的大豆出口国,然而贸易都被ABCD四大粮商垄断。他们地广人稀,种植的成本很低,全部机械化,一户可以种植几千上万亩。
国产大豆的蛋白质含量比进口的高,豆制品(比如豆腐等)用国产大豆最好。进口大豆的脂肪含量高,更适合榨油。

  那段时间,中国刚开始抛储粮食的时候,也比较小心谨慎,开始是十天半个月一抛,到后来每周一抛,最密集的时候,每隔一两天抛一次。当时好多先期已经吃进的人估计傻了,不敢买进了。这时候中国又放出风声,说中国的贮备粮有1亿吨,够全国用一年的(是真是假就不知道了),不过所有人都相信,中国的储备足以撑死炒作的投机资本,于是多方崩溃了。

  连锁反应之下,所有的大宗商品价格全面暴跌,时间就是2008年7月初。
当时中国说粮食储备有1亿吨的时候,普通人就当是一个普通新闻,甚至以为又是一个假大空的政绩宣传,很难去了解当时背后的激烈争夺。

不好意思,我不了解这行。前些年总是说中国吃亏,不过看最近的迹象,淡水谷好象又进了中国的套。(注:铁矿石;淡水河谷在高位连租带造了35艘40万吨散装船,我们规定最大吨位35万吨可以停靠港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30-7-2012 11: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从08年底的大豆收储,再谈谈个人、企业、国家的思维差异;

  08年底,金融危机导致的暴跌,国内大豆已经跌到3000元/吨左右,这价格已经低于豆农的成本,而且市场预期还会继续下跌。这时候,中国突然宣布收储780万吨的巨量大豆,相当了于全国一半的产量,更不可思议的是收储价格:3700元/吨!高于市场价格700元。当时全球农产品一片哗然,不明白中国要做什么,国内的很多人也说这政策太蠢,收购价格太高浪费钱。我想,当时只有两波人明白,一波是中国ZF,一波是国际粮商。

  反正这780万吨大豆是收储了,同时趁着国外的价格低进口了一大批。

  如果是企业和个人收购大豆,肯定是希望价格越低越好。当从国家层面,需要考虑的不是眼前,更要考虑明年后年甚至更远。如果当时中国不高出市场价格收储,农民会亏损,会伤害到农民的积极性,为来年埋下隐患。当时不仅仅是大豆,好多农产品都高于市场价格收储,包括菜籽、白糖等等。

  马上翻到2009年,南美大豆主产区发生严重干旱,按照以往的历史,这种干旱不涨个一倍都不好意思,但这次,国内的价格只是波动了一下。为什么,08年底收储的780万吨大豆还悬在那里呢,谁都怕突然砸下来。无论中国08年的巨量收储是有远见还是歪打正着,反正市场服了。从投机角度而言,近几年无论国外大豆怎么折腾,国内的大豆就是半死不活。

粮食价格中国可控,但工业原料价格基本不可控。因为粮食的需求刚性的,是相对稳定的,即使增加也比较平滑,可以预期。而工业品不一样,需求是弹性的,可能因为市场变化,需求量也巨幅变化。

既然是粮食战争,就是虚虚实实,斗智斗勇。以前西方国家玩这套很熟练。

  比如美国,每个月每个季度,都由农业部发布一些预估报告,配合投机资本进行炒作。

  又比如原油,当投机资本想炒的时候,就在产油国雇佣些武装团体,炸炸输油管,或者在产油国闹些危险气氛。

  我相信中国人是很善于学习的,我说农业大丰收,还出口粮食,你敢不信?既然信了,国际粮价就跌吧,我再用更低的价格进口回来,充实储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0-7-2012 11: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2008年初,食用油开始进入最后的冲顶阶段,每天涨几百元,中国的食用油储备又很少,还没有能力靠抛储来调节价格。不得已,只好采用行政手段干预,要求小包装(即超市卖的桶装油)涨价必须经过批准,外资不敢不听。但散装油不在规定之列,于是出现了超市的油基本稳定,而批发市场的散油继续暴涨,超市居然比批发市场便宜一大截。其实当时从整个市场来说,食用油并不缺少,但因为暴涨,很多商家拼命囤积,大量的油沉淀在流通渠道中。

  这种局面一直延续到3月3号,整个油脂市场陷于一种疯狂的气氛中。当天中国宣布放储30万吨豆油,并指定生产厂家完成小包装并定点投放到消费者手中。30万吨的量真的很少很少,问题是时间点把握的相当好,而且投放的方式非常好,直接面向消费者,没人可以大量吃进。第二天(3月4日),豆油从最高价瞬跌1000元,之后几天,几乎天天都是暴跌。国内囤积者死伤无数。同期在国外,炒作美国豆油的国际投行凯雷被清盘,几乎天天跌停,成为第一个倒在农产品上的国际投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30-7-2012 11: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基因大米:在中国只是小范围的实验种植,不可能成为趋势。更多的是媒体炒作。

  转基因玉米:主要用于饲料,美国和南美的70%是转基因玉米。而中国仅仅是少部分进口,不到国内产量1%。就是说,美洲的猪吃的转基因玉米比中国的猪多70倍。如果出问题,美国人和南美人先出问题。

  转基因大豆:这是个现实问题,即使豆油可以用非转基因的代替,但豆粕的缺口无法弥补,目前国际大豆贸易,几乎90%以上是转基因,这种问题是历史造成的。但在目前,除非要求中国人不吃肉,少用油,才能不要转基因大豆。

  转基因是西方控制粮食的武器,希望中国不仅在国内的农产品完全掌握话语权,未来也能在国际农产品贸易中掌握控制权,那样中国要求外国种什么,他们就种什么,把转基因抛弃,但那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吧。

就动物饲料而言,比较东亚地区,日本、韩国和台湾地区,他们的饲料中的转基本成分是绝对超过中国饲料的。因为他们进口玉米的比例远高于中国。

我还真不知道这本书,如果我写的贴子和那本书有相同的地方,只能说我和那本书的作者都是记录了当时的过程,肯定是一致的。而我贴子中引用的数据,那本书上绝对没有,因为是我自己当时即时记录和处理的,虽然不是很精确,但不会差别太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0-7-2012 11: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说个2008春节前后,食用油暴涨时的欢乐事。

  由于食用油是老百姓的日产必需品,对价格的变动非常敏感,很容易传导到其他食品上去。所以当时不仅中央在想办法打压食用油价格,也要求各地政府采取措施。

  实际上呢,那时候地方政府根本没办法,但中央的命令必须执行啊。某市就采购了一大批带刻度的小油壶,免费发给市民,并通过媒体向市民宣传:油吃多了不好,要适量,请按油壶上的刻度定量用油,即省油又有益于身体健康。

  虽然比较欢乐,但也说明了当时从上到下的执行力还是比较强的。

  大包干后,中国的粮食产量确实大幅增加。

  虽然中国实行了计划生育,但总人口仍然增加了1亿-2亿,

  老百姓生活水平提高,相当一部分粮食转化成肉类,而肉类对提高中国人的体质意义重大。

  所以虽然粮食一直大丰收,但并不能高枕无忧。

     
08年之后,中国的储备体系已经逐渐完善,不仅有中央储备,很多地方(尤其大城市)也建立了地方储备,包括食用油、猪肉、白糖等等。

  上面也说了,在某些特殊时候,不能指望商人的良心,也许他们本质不坏,但身份使然。当商品暴涨的时候,他们会囤积,会惜售,以谋取最大的经济利益,让价格的上涨火上加油。这时候,就需要一种不谋取私利的力量来介入,只能是ZF。

      2011年韩国人均肉类消费74斤,包含猪肉、鸡肉、牛肉。

  猪肉占55%,鸡肉26%,牛肉最少,只占19%

  这都是公开的数据,网上可以查到的。

目前美国的人均肉类消费仍远远高于中国。但有个值得注意的趋势:

  中国的人均肉类消费是逐年增加的,而美国从2007年起逐年下降,从2007年的200.4磅下降到2011年的181.9磅,下降了10%

  以地球有限的资料来说很容易理解这种变化:中国人多吃一点点,美国人就要少吃一大截。

  所以中国和美国的对抗,不是什么制度的对抗,而是资源的争夺。


     
       控制石油可以控制一个国家,控制粮食可以控制那个国家的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0-7-2012 11:4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只要中国在1949年挂的那块招牌不变,外资在中国永远只能见风使舵。比如发改委不让它涨价,它就真不敢涨。
    我也反对在中国推广转基因。但做为科学研究,是必须的。

  批准两种转基因稻谷的安全证书,但不允许商业化推广。现在各地正在拉网式严查,一些种子公司也提心吊胆,生怕自己公司的种子中检测出转基因成分,一旦查出,惩罚相当严厉,甚至吊销经营许可证。

  所以转基因稻谷在中国的危险程度被夸大了。
    (网友补充:粮食保管两到三年是完全没问题的,新小麦是要过三个月以上的后熟期后才可加工,可是和陈麦按一定比例加工,这也是为什么新陈交接时新小麦刚上市时要比上一年的小麦要便宜些的原因,它不能马上用。
  各地方的气候不一样,同一时间的粮食保管结果也是不一样的,比如南方湿度大,不宜存,而新疆一些地方的粮食放个七八年也没问题。
  不过,国家的常规储备是两年一轮的,无论是粮还是油,都要两年内轮新。中储的基本职能就是保证储备的数量和质量无误。 )
    奥巴马是说了大实话的,他说如果中国达到美国现在的生活水平,将是一场灾难,准确的说,是欧美的灾难。

  以地球现有的资源,如果中国达到今天美国的生活水平。剩下的资源,足够让美国成为一个大号墨西哥,让欧洲可以成为白色非洲。

  对这种危机,欧美很清醒,所以表面上跟中国很客气,心底肯定是另一种想法,估计他们做梦都希望中国回到100年前的局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0-8-2025 09:21 PM , Processed in 1.229121 second(s), 2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