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1002|回复: 1

寰宇追擊:全球乾旱或釀糧荒。。。

[复制链接]
发表于 31-5-2011 11:1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寰宇追擊:全球乾旱或釀糧荒
北半球多地爆發旱情,中國江南遭遇5 0年一遇大旱影響稻米收成,歐洲亦遭逢3 5年來最嚴重旱災,畜牧業飼料面臨短缺,連世界最大小麥出口國美國,其南部地區亦受高溫少雨天氣影響,威脅冬麥收成,令人擔心全球再爆糧食危機。聯合國警告,未來數周將是關鍵時刻,若旱情持續,恐觸發貧窮國家社會不穩,不排除爆發騷亂。

英國《衛報》報導,今春以來,波蘭、奧地利、德國、法國等歐洲中部國家的氣候一反常態,變得乾旱少雨,對農業生產帶來極不利的影響。普遍預計今年歐洲的農作物將明顯減產,農產品原料價格將繼續上漲。
據德國氣象台近日發佈的信息,德國從2月份開始持續乾旱,4月份成為1881年以來德國歷史上最乾旱的月份之一,5月雖有幾次降雨,但對總體旱情緩解有限。同時,法國過半地區的地下水存儲量低於往年平均水平,處於缺水狀態。
美國旱情恐加劇
德國農民協會認為,今年德國主要農作物油菜的收成因乾旱可能減產30%。法國今年夏天糧食產量也肯定會減少。德國媒體認為,歐洲中部旱災及美國和中國部分地區的自然災害,將對今年世界糧食收成及糧價造成負面影響,而且歐洲的穀物儲存並不充裕,預計今年只有1250萬噸,只相當於30天的消耗量。
5月中旬,聯合國糧農組織發佈的世界糧價指數為265點,比2008年糧價危機時的指數高出30點。德國最大農產品交易商巴瓦公司董事長魯茨認為,旱災及投機等原因已使世界小麥及油料價格兩周內上漲了8%。
面對35年來最嚴重大旱,歐洲多國農民叫苦連天。法國有牧畜者計劃出售牲口結業,該國西南部上周有農民堵塞高速公路,抗議政府拒絕讓他們從河流提水灌溉。法國執政黨憂慮,旱災或令反政府動亂加劇。
美國今年也遭遇50年來最嚴重旱情,農業部數據顯示,得州和俄克拉何馬州等州份的部分區域,正處於「極端」或「異常」乾旱狀態。預計今後一段時間旱情都不會緩解,甚至可能加劇,將導致更多山林大火,影響供水和灌溉系統,導致糧食減產。
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小麥出口國,東部和南部的乾旱正威脅美國小麥出口,小麥價格已有較大增幅。農業部預計,大範圍乾旱將使全美冬小麥產量減至5年來最低。
乾旱也嚴重影響美國畜牧業, 農民抱怨牧草質量下降嚴重,進而影響牛羊肉的品質。得州、堪薩斯州、俄克拉何馬州和科羅拉多州牛的存欄量本來佔美國總量30%,現在牛群數量因乾旱正在縮小。

炒家賭農產品飆升
全球極端氣候危及農作物收成,加上全球糧食需求增加,對衝基金大戶近4周以來,首度加碼押注農作物價格飆升,增持小麥及大豆。

據彭博社蒐集的政府資料,截至本月24日之前的一周,投機者就11項美國農產品的淨長倉,增加了8.9%,共持有72萬3658張期貨及期權合約,是自4月26日以來首次出現增持。
作為全球最大的小麥出口國,美國東部和南部乾旱,正威脅小麥產量和出口,在得州和俄克拉何馬州等冬麥產地,旱情可能令小麥產量跌至15年最低。
畜牧業也因牧草質量下降而影響牛羊肉的品質,上月美國牛肉零售價格已經比去年同期高出約9%。
至於美國北達科他至俄亥俄州的農民則受累於多雨氣候,錯過玉米播種時機。
標準普爾GSCI農業指數已連續兩周上升。國際穀物理事會(IGC)上週四更下調全球產量的預期,由4月預測的6億7220萬公噸,下調至6億6730萬公噸。
美國政府估計,截至本月22日,美國春季小麥已種植的只有約54%,遠低於5年平均的89%。
據政府資料顯示,截至本月24日之前一周,對衝基金在芝加哥期貨交易所押注小麥期貨期權看漲,大舉增加了155%,是自去年12月初以來的最大升幅。
芝加哥7月交割小麥期貨週五收巿價為每蒲式耳8.1975美元(24.5925令吉),比之前一周升1.6%。去年芝加哥期貨交易所的小麥價格已暴升了75%。

北極融化加速,釋有機碳害全球
隨著全球暖化,北極凍土逐漸融化,科學家發現被冰封的大量有機碳將陸續釋出,於20年內達到「臨界點」,造成不可逆轉的氣候轉變。

英國媒體報導,科研人員稱,按照現時的融化速度,於2020至2030間將出現轉捩點,屆時冰封約3萬年的有機物質將重見天日,釋放大量二氧化碳,加劇全球暖化。
研究發現到2200年,現存2/3永久凍土將會消失,估計釋出1900億噸二氧化碳及甲烷,相等於工業革命以來,化石燃料排出的溫室氣體總數量一半。
《獨立報》報導,美國國家冰雪資料中心教授謝弗表示,結果顯示當凍土融化,冰封的樹葉和植物根部暴露於空氣中,微生物腐蝕過程將會恢復,並向大氣層釋出有機碳。一旦出現這情況,根本不可能將有機碳重埋永久凍土里。
科學家近年錄得北極平均溫度急劇上升,預測2050年會上升攝氏2至9度,冬季更可能上升攝氏4至11度。由阿拉斯加至西伯利亞東部的凍土有明顯融化跡象。
謝弗稱,凍土解除冰封會釋出大量碳,情況刻不容緩,各國必須調整化石燃料減排目標。
研究又發現,北極冰層不斷融化,將在北極開拓出新航道,科學家推測到2050年,船隻可循新航道直接來往歐洲及阿拉斯加。
這條被稱為「北極路線」的航道,通常在7至11月通行,現時商船已將航線北移,郵輪可望趁夏天融雪時開辦北極海上遊。

拉尼娜影響,歐美東非缺雨
今春以來, 波蘭、德國、法國等歐洲國家持續乾旱,美國得州自去年10月至今雨量更只有約215毫米,為正常的30%以下,是當地1895年以來最嚴重的旱情。

《人民日報》報導, 德國氣象部門公佈,今年4月是1881年以來德國史上最乾旱的月份之一。氣象專家拉普認為,此次氣候反常是由於北大西洋的低氣壓,未像往常一樣如期形成,令東歐的乾燥空氣向歐洲中部侵襲。
也有分析認為,歐洲去年冬季溫度過低,是導致乾旱的原因之一。世界氣象組織警告,歐洲地區的反常氣候「可能非常穩定,可能會持續數周甚至數月」。
美國農業部的數據顯示,得州、俄克拉何馬、新墨西哥、路易斯安那大部分地區處於極端乾旱狀態。研究員懷疑,旱情與拉尼娜現象有關。
拉尼娜現象是由於赤道太平洋東部和中部海水大範圍持續異常變冷。受拉尼娜現象影響,美國中部和南部的雨量往往減少。
東非情況亦不容樂觀。從去年10月至今,大部分時間應為雨季的地區一直乾旱少雨。肯尼亞、埃塞俄比亞、索馬里和烏干達已出現糧食危機,估計逾8億人需要糧食援助。
專家指,東非乾旱已由過去約每10年一次,發展至目前每年一次。科學家認為,今年東非的乾旱很大程度也是拉尼娜現象所致。東非每年有兩個雨季,小雨季為每年的10至12月,受拉尼娜現象影響,去年小雨季降雨為30年最低。目前來看,今年3至5月的大雨季仍未擺脫拉尼娜魔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31-5-2011 11:1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全球廢氣大增,氣溫升逾2度
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已經達到有史以來的最高水平,可能造成全球氣溫上升超過攝氏2度的「危險界限」。

英國《衛報》週一報導,國際能源機構(IEA) 未公佈的預計數據顯示,世界經濟2010年恢復增長,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也增加了16億噸(gigatonne),這是有紀錄以來的最高增加幅度。
國際能源機構首席經濟學家比羅爾告訴《衛報》,就溫室氣體排放問題來說,這是個糟糕的消息。「要確保氣溫升幅不超過兩個攝氏度,現在已成了一項極端的挑戰。這個預期目標變得無望,這就是數據要告訴我們的。」
日核災加劇碳排放
科學家認為,氣溫上升超過攝氏2度,會帶來「危險的天氣變化」。該機構早就警告,與能源相關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每年不應超過320億噸;而根據最新估計的數據,2010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為306億噸。
著名的氣候變化經濟學家、倫敦經濟學院的斯特恩預計,除非排放量得到遏制,否則會帶來可怕後果。
他又說:「按照預計,這樣的趨勢意味著,到了2100年時,全球平均氣溫上升超過攝氏4度的可能性達50%。」據悉,溫室氣體排放的增加數量中,3/4來自新興經濟體。
除了令人憂慮的排放數據外,令全球氣溫升不停的「幫兇」還有不斷增加的化石燃料發電廠。IEA指出,在2020年由發電產生的溫室氣體中,預計80%來自現存或正興建的電廠,大部分是使用化石燃料,合共產生112億噸廢氣。
日本核災難亦令核能工業大受打擊,各國重新考慮核能發展,德國更宣佈在2022年前全面關閉國內全部核電站。比羅爾表示,民眾反對核能,但核能發電卻毋須排放二氧化碳,再生能源不可能全面取代核能,意味化石燃料的比重將會增加。

長江流域大旱拖垮經濟
長江中下游流域遭逢60年一遇旱災,形勢嚴峻,糧食大幅漲價,中國多家機構預測5月份CPI(消費物價指數)突破5.5%,6月份將超過6.3%。

旱情令受災省份直接經濟損失人民幣1 5 0億元(6 9億令吉),經濟發展受挫;華中工業重鎮湖北省用電緊張,正洽購外省電力;各省旅遊業也大受影響,隨時拖累全年生產總值。
南方多省持續兩個月大旱,湖北、湖南及江西已啟動國家4級救災應急措施。各地人工降雨,佔全國60%市場的江西鋼絲廠,今年賣掉2萬5000枚增雨彈,仍缺近萬枚。
各省旅遊業受累
以往長江中下游的稻米主產區如湖南和江西等地的早稻產量佔全國一半,如今因大旱,全國受旱耕地超過億畝,且多數集中在產米大省。
目前, 北京、江西、四川、江蘇等地及期貨市場糧價上漲。專家指出,東北農民正待價而沽,大米企業難收購優質稻穀。
蔬菜、水產價格同時看漲。災區江西、湖北是淡水魚主產區,導致北京、南京等地淡水魚漲價達人民幣3元。武漢葉菜價格上漲逾10%,小白菜一周內漲價逾倍。糧食價格佔CPI約30%權重,糧價上漲勢必推高本月CPI。
旱情亦影響各地工業發展,因水電減少、電煤運輸不暢、高溫令用電量激增。湖北提前電荒,當局正爭取外省支援。各省旅遊業也受累,其中洪湖數百艘觀光船停航多時,重慶的萬噸級世界最大內河遊輪亦將受影響。
水利官員指,大批河道湖泊遭非法挖沙、河床嚴重下降,農民取水灌溉困難。
另外,長江各大小支流遍佈水電站,乾旱期間仍蓄水發電,嚴重影響抗旱。

糧價20年漲逾倍
儘管全球糧食生產足夠養活全世界的人口,但是還是有1/7的人口,每天挨餓,這裡面有許多人為,以及人無法控制的因素。

國際慈善組織樂施會警告,除非進行根本性的制度變革,糧食價格20年內可能會漲超過一倍。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樂施會估計,到2030年以前,主要穀物的價格將上漲120%到180%之間,糧食漲價大概有一半的原因來自于氣候變遷。
樂施會在它新公布的研究中,點名4個缺糧狀況最嚴重的國家和地區,分別是危地馬拉、印度、阿塞拜疆和東非地區。
世界銀行也警告,糧食價格上漲,把更多人推向極度貧窮邊緣,印度人糧食支出占收入比重,比英國人平均高了一倍多。
今年4月,糧食價格比去年同期漲了36%,樂施會提出幾項建議,希望避免飢餓問題惡化,包括加強商品與期貨市場交易的透明度,預防炒作,終結生質燃料推廣政策,以及增加在氣候變遷應變方面的投資等。

中國長江流域久旱不雨,多個湖泊面積縮小,其中洪湖數百艘觀光船停航多時,漁船乾裂報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人文空间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1-8-2025 01:43 PM , Processed in 0.105818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