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2257|回复: 6

烏克蘭‧俄總統:最大教訓是要說真相‧切爾諾貝爾核廠爆炸25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6-4-2011 09: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革命之红旗 于 26-4-2011 10:08 PM 编辑

烏克蘭‧俄總統:最大教訓是要說真相‧切爾諾貝爾核廠爆炸25年

(烏克蘭)在福島核事故陰影籠罩下,切爾諾貝爾核電站爆炸災難4月26日踏入25週年。俄羅斯總統梅德韋傑夫25日稱,26日會到烏克蘭切爾諾貝爾出席紀念活動。他表示,無論是1986年的切廠核災,還是3月的福島核災,最大教訓是當局必須向人民說真相,把情況實話實說。

梅德韋傑夫說:“明天(26日)我會去切爾諾貝爾,跟烏克蘭官員,以及那些曾參與救災的人會晤。對於切爾諾貝爾和日本最近的災難,我想我們的最大教訓,是必須向人民說真相。世界很脆弱,又高度關連,任何試圖掩飾真相、蒙混過關、吹噓樂觀,將以災難和犧牲人命結束。”1986年4月26日切廠核災後,莫斯科沉默了3天,直至瑞典錄得不尋常高輻射,蘇聯塔斯社才在4月28日報導發生了意外。至於福島核災上,日本政府的資訊發放也被狠批。

研究:仍影響海洋生物

德國一項最新研究顯示,切廠核災至今仍影響海洋生物——波羅的海中的海洋生物,比北海生物所遭受的核污染水平高約10倍,認為是切廠核災的後遺症。科學家相信切廠核災後,波羅的海地區完全被輻射雲籠罩,其後放射物隨雨水落到地面,當中主要放射元素鍶90和銫137因與鉀、鈣等元素相近而進入食物鏈。不過,科學家認為,波羅的海魚類所含放射物不足以危害人類健康,即使食用,攝入的放射物僅佔在自然環境中攝入的0.01%。

切廠核災的影響程度至今仍有爭議。2005年,世衛等聯合國組織發表報告,指因暴露於輻射致死者為4000人;但聯合國原子輻射效應科學委員會(UNSCEAR)今年2月發表的報告稱,除了30名災後馬上死亡者,截至2006年只有19名出現急性輻射綜合症(ARS)的生還者,因不同原因死亡,另有6000人因飲用輻射牛奶而患上甲狀腺癌,此外“並無具說服力的證據”顯示輻射對普遍人口造成影響。綠色和平2006年則估計有9.3萬個患癌致死個案是由切廠核災引致,指摘聯合國嚴重低估切廠核災的傷亡。

新鋼棺尚欠10億資金

當年切爾諾貝爾核電站因設計漏洞及操作失誤,4號反應堆發生爆炸,兩工人當場炸死,28名救援搶險工人在數月後因輻射感染死亡,數萬人被迫撤離,輻射物散播至鄰近的白俄羅斯等地,甚至遠及西歐。核電站在意外發生後仍運作一段長時間,2號機組於1991年發生火災後關閉,1號及3號機組則分別於1997及2000年底始停產。

前蘇聯政府在核災後,曾在受損反應堆上設置臨時水泥石棺,但石棺的耐久度一直讓人憂慮。現時遺址附近正在建造新鋼製保護罩,圖徹底封起4號反應堆,但負責計劃的歐洲復興開發銀行至今仍未能爭取到足夠資金完成保護罩,目前雖籌到約7.98億美元,但仍欠約10.8億美元。

切廠變旅遊點
     160歐元站內享早餐

切爾諾貝爾的封鎖區,在災後25年並未如想像中冷清,目前仍有4000人活在封鎖區,跟進核電站問題,亦有科學家長駐研究輻射對野生生物的影響。封鎖區甚至發展出災區旅行團,只要付出160歐元,就能在核電站內的飯堂吃早餐,並可在破損的反應堆外拍照。經營旅行團的福洛莫洛娃(Olga Folomonova)形容這可說是“極限旅遊”或“生態旅遊”,“我不肯定宣傳這種旅程是否好主意,因為目前輻射水平仍屬未知之數”。

“不知是否好主意”

當年前蘇聯政府隱瞞切爾諾貝爾核災,令烏克蘭人對蘇聯的信任開始瓦解,加速烏克蘭尋求獨立,促成了蘇聯解體。時至今日,烏克蘭人對輻射的恐懼以及被政府出賣的感覺,仍記憶猶新。

前蘇聯政府在事發後3天內一直保持緘默,直至瑞典發現不尋常高輻射後,蘇聯官方傳媒始公佈核電站事故,但仍試圖淡化事件,甚至在5月1日於烏克蘭基輔如常舉行傳統革命慶祝活動。當地政治智庫成員日丹洛夫(Igor Zhdanov)憶述,核災曝光後,官員家屬急撤的流言四起,巿民都急於離開基輔。他認為政府處理災難的方式,令人民不再信任蘇聯政府。(香港明報)

  • 切爾諾貝爾核電站爆炸災難4月26日踏入25週年。25日,人們在切爾諾貝爾核電站災難紀念碑為罹難者獻花哀悼。(圖:法新社)

世華媒體‧2011.04.2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6-4-2011 10: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革命之红旗 于 26-4-2011 10:30 PM 编辑

尔诺贝尔核灾二十五周年 500万人活在炼狱 六千多少年儿童罹患甲状腺癌
国际新闻 2011-04-26 16:33:47 点击数:697

■科斯京展示他的一张作品。
■乌克兰东正教都主教拉迪米尔(左),俄罗斯东正教大主教基雷尔(左二),以及乌克兰总理阿查罗夫(左三)周二在基辅出席一项悼念核灾死难者的追悼会。(法新社照片)

(基辅26日综合电)在日本福岛核灾的阴影下,全球今日纪念乌克兰切尔诺贝尔核电厂灾难爆发二十五周年。切尔诺贝尔事故是历史上最严重的核灾难,现仍有500万人生活在辐射物超标的核污染地区,区内仍不断有人罹患核灾引起的癌症,当地莓果、蘑菇等所受的辐射污染仍处于高水平。
1986年4月26日切尔诺贝尔核反应堆爆炸后,受核污染范围超过20万平方公里,其中七成位于乌克兰、白俄罗斯和俄罗斯境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06年的最新数据,仍有近5000万人生活在这三个国家辐射物超标的地区。事故后已确诊六千多少年儿童罹患甲状腺癌。
居民未注意到空气污染
核厂爆炸后,方圆十公里范围的居民即时疏散,疏散范围数天内扩展至30公里,可是,区外的人在核灾难后仍然如常生活,很多人甚至没有注意到他们呼吸的是遭污染的空气。在世卫组织的报告之前10年,这些地区的辐射水平虽然被列为可接受程度,但也超过正常的4至8倍。
当局正在当年发生爆炸的四号反应堆建造新的石棺,以取代当年仓卒建造的旧石棺,但不会在未来数年内建成,在附近地区居住和工作的人,仍会继续暴露在偶尔发生的辐射泄漏之中。
以100公里外的博罗江卡为例,爆炸后数天,逾10万人被迁徙到该地,但直至今日,当地森林区出产的莓果、蘑菇,以至附近受污染河流的鱼类,仍然有问题,部分是当年爆炸后受到污染,部分则是最近的泄漏所致。
该市社会心理精神康复中心总监博伊科说:“我所认识的每一个家庭,他们的疾病都与那次核灾难有关。病例每年增加,据官方统计,四分之三的学童都有慢性病。”
怀孕期乳腺癌个案大增
乌克兰与日本的联合调查显示,事故后十年,乌克兰甲状腺癌个案增加了10倍。博罗江卡康复中心的社工获悉,区内出现很多特殊病例,包括儿童骨癌和乳腺癌等。按照日本二战时广岛核爆的经验,事故后25年,乌克兰今年正面对大规模的甲状腺癌爆发,研究人员表示,由于“致电离辐射”的坏影响浮现,预期怀孕期的乳腺癌个案大增。
有800居民的乌克兰卡是在事发后约一星期才接获核事故的通知,当局甚至没有警告他们不要进食附近林区的莓果和野菌,25年来一直是他们的主要食材。绿色和平最近研究显示,邻近日托米尔和里夫地区的牛奶、莓果、薯仔和根菜类,都带有危险的高剂量放射物质。俄总统访切尔诺贝尔 吁日披露核辐射实情
(莫斯科26日综合电)据俄罗斯新闻网报道,4月26日是乌克兰切尔诺贝尔核电站发生严重泄漏事故的25周年纪念日,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周一表示,计划在26日当天到访切尔诺贝尔,同时呼吁日本当局披露福岛核电站事故的实情。
据报道,梅德韦杰夫当天在克里姆林宫一次会议上表示,他26日将赴乌克兰切尔诺贝尔,与乌克兰官员举行会面,并会见那些当年负责清理、打扫核泄漏现场的工作人员。
报道指,这将是梅德韦杰夫一次“里程碑”式的访问。此外,莫斯科将为纪念切尔诺贝尔核事故默哀3天。
25年前的今天,也就是1986年4月26日,乌克兰切尔诺贝尔核电站4号机组在例行维护时发生剧烈爆炸,放射性物质大量泄漏,导致了人类历史上最严重核灾难之一的发生。25年后的今天,乌克兰和俄罗斯两个饱受严重核污染国家的领导人在切尔诺贝尔齐聚一堂纪念事故发生25周年。
另一方面,切尔诺贝尔核事故一名幸存者表示,暴露于日本福岛核电厂核泄危机中的民众,将一辈子担心可能罹患癌症和其他绝症。
周二正值乌克兰切尔诺贝尔核电站发生泄漏事故的25周年纪念日之际,日本正忙于遏止不断外泄的核辐射问题。
福岛是切尔诺贝尔孪生兄弟
现年59岁的巴维尔多维贞科说:“福岛核事故就像切尔诺贝尔事故的孪生兄弟。”他已接受日本反核组织的邀请,参加一项纪念切尔诺贝尔核事故25周年集会。
切灾摄影师回忆 冒死拍照全作废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今天是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核灾难25周年,当年核电站爆炸后数天内,一批摄影师曾冒死闯进附近拍摄,摄影师如今回忆当年场景,仍然深感当时犹如身处战场,惨不忍睹。
当年在俄新社工作的科斯京,是“敢死”摄影师之一。他还记得当时听到直升机机师高呼辐射读数极高:“当时离核电站50米,我打开直升机窗户不停拍照,回想起来那真是愚蠢。”不过冒死拍照未有回报,由于辐射过高,相片全部变黑作废。
科斯京与另外2名摄影师,9日后获准再度深入核电站危险区域,他爬上爆炸反应堆旁的大厦天台,拍得士兵竭力铲走瓦砾。但他只有20秒时间拍照,因为辐射量已达致命水平。科斯京忆述:“损毁的反应堆、带着面罩的人们、避难者,就如战争一样。”在损毁机组天台工作的士兵,每次不能停留超过40秒,每人铲不了3次便得离开。
科斯京的相片为他赢得“荷赛奖”,但代价是多年来受甲状腺癌困扰。他的相片活生生记录了核电站爆炸的大灾难:封死反应堆的“石棺”、难产畸婴、受甲状腺癌折磨的儿童、罹患白血病的清理人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6-4-2011 10:4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乌克兰民众纪念在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中遇难的消防员(高清组图)







2011年4月26日,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附近的小城斯拉夫蒂奇,人们点燃蜡烛纪念在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中英勇献身的消防员。今年的4月26日是切尔诺贝利核事故25周年的纪念日。1986年4月26日当地时间1时24分,前苏联乌克兰共和国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严重泄漏及爆炸事故,这是人类和平利用核能以来最严重的灾难之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6-4-2011 11:3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乌克兰民众纪念在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中遇难的消防员

2011年4月26日,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附近的小城斯拉夫蒂奇,人们点燃蜡烛纪念在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中英勇献身的消防员。今年的4月26日是切尔诺贝利核事故25周年的纪念日。1986年4月26日当地时间1时24分,前苏联乌克兰共和国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严重泄漏及爆炸事故,这是人类和平利用核能以来最严重的灾难之一。

http://news.ifeng.com/photo/hdnews/detail_2011_04/26/5985617_5.shtml#locat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7-4-2011 12:0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悼烏克蘭核災,全球示威反核電
(基輔、柏林26日訊)全球週二悼念25年前在烏克蘭切爾諾貝利爆發的史上最嚴重核事故,適逢日本福島核危機未除,反核電情緒在全球蔓延。日本、德國、香港等地近日舉行連場示威,呼籲建立無核電社會。

法國多地民眾週一走上街頭,悼念切爾諾貝利核電廠和日本福島核電廠事故的死難者,呼籲當局停止使用年限過長或危險係數過高的核電廠。
數千名法國和德國的民眾,聚集在連接法國斯特拉斯堡和德國凱爾的歐洲橋上,舉行悼念人類歷史上兩次最嚴重核事故死難者的紀念活動。
示威者舉著烏克蘭和日本國旗,高呼「不要重演切爾諾貝利和福島悲劇」的口號,還拉響警笛,並躺在橋上裝死示威。
他們隨後往萊茵河中投放鮮花,追念逝去的生命。示威者還要求關閉位於法德邊境阿爾薩斯地區、法國服役最久的法森海姆核電廠。
據《新蘇黎世報》報導,瑞士多個城市也在復活節慶典期間爆發反對建設核電廠的遊行,有10多萬人參加;比利時週日也發起反核大遊行。
另一方面,日本廣島原爆受害者團體約80名成員,週二在市中心和平紀念公園的核爆慰靈碑前靜坐示威,要求東京政府吸取切爾諾貝利核事故的教訓,改變核能政策。
港人反對輸入核電
他們展示橫額,上面寫有「核與人類無法共存」的字句。有參加者稱,希望福島核事故能早日平息。
此前,日本反核團體週日在東京公園集會,約有4500人參與。他們遊行至東京電力公司總部,高呼停用核電。一名切爾諾貝利核災受害者伏德威欽克也參與遊行。
在香港,多個團體包括社民連及反核人士,週二到中電公司總部示威,要求停止輸入核電。他們指香港仍有剩餘電力,無需額外輸入核電。
當地的環保組織「綠色和平」則在中環設置反核電話亭,以「一人一電話」的方式,致電環境局局長邱騰華,表達對使用核能的憂慮。
台灣反核團體與宗教人士則表示,將支持在本月30日舉行的全台廢核活動。
根據俄羅斯一項調查指,85%受訪者認為核電廠對生命和健康構成威脅,80%人擔心切爾諾貝利般的核事故會再發生。另一項調查則顯示,60%成的烏克蘭人認為核電危險,43%俄羅斯人也有同感。
1986年4月26日,切爾諾貝爾核電廠4號機組在試運行時發生爆炸,多達廣島原子彈爆炸數百倍的放射性物質,污染歐洲的大範圍地區。

烏克蘭民眾周一晚前往切爾諾貝利核電廠附近的小鎮斯拉夫蒂奇,紀念當時為搶救核電廠而壯烈犧牲的消防員和工作人員。

俄總統:別瞞核災真相
(基輔26日訊)俄羅斯總統梅德韋傑夫表示,無論是1986年的切爾諾貝利核災,還是日本3月發生的福島核災,當中最大的教訓,是當局必須向人民說真相,把情況實話實說。

他週一說:「世界很脆弱,又高度關連,任何試圖掩飾真相、矇混過關、吹噓樂觀,將以災難和犧牲人命結束。」他當天在莫斯科向當年參與核事故清理工作的英雄,頒授獎章。
梅德韋傑夫會出席週二在切爾諾貝利的紀念活動。除了烏克蘭,俄羅斯和白俄羅斯等受嚴重核污染的前蘇聯國家,均舉行悼念活動。
當年的核災不僅導致大量消防人員死於急性放射性疾病,核輻射還增加甲狀腺癌的發病率。
死於癌症的人數至今無法確定,眾說紛紜。其中,世界衛生組織2005年發表報告,指因暴露於輻射致死者為4000人。國際環保組織「綠色和平」2006年則估計有9萬3000個患癌致死的個案,是由切廠核災引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7-4-2011 09: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烏克蘭核災難25週年

【圖輯‧週年紀念】在4月26日這一天,由蠟燭排列出輻射的符號,提醒了人們這個25年前的悲劇。(圖:法新社)


【圖輯‧總統致意】俄羅斯總統梅德韋杰夫(Dmitry Medvedev,前)及烏克蘭總統亞努科維奇(Viktor Yanukovych)向已逝者獻花。(圖:法新社)


【圖輯‧發表演說】俄羅斯總統梅德韋杰夫在追悼會上致詞表示,最大教訓是當局必須向人民說真相,把情況實話實說。(圖:法新社)


【圖輯‧鮮花致意】為親人獻上鮮花,也獻上滿滿的思念。(圖:法新社)


【圖輯‧感觸落淚】在烏克蘭首都基輔(Kiev)核災難紀念活動上,一名拿著亡夫照片的老婦感觸落淚。(圖:法新社)


【圖輯‧睹像思人】撫摸著愛兒的雕像,老婦人難掩傷痛之情,眼淚不停地滑落,滴在墓上。(圖:法新社)


【圖輯‧已故親人】“這個人就是我的爺爺嗎?”小孩的手指頭循著雕塑線條移動,試圖想像已故親屬當年面對的情景。(圖:法新社)

【圖輯‧示威活動】在意大利威尼斯的聖馬可廣場(St Mark's square),示威者將罹難者的照片鋪在地上,抗議使用核能。(圖:法新社)


【圖輯‧燭光追悼】在烏克蘭斯拉武蒂奇(Slavutich)的切爾諾貝利核災紀念碑,許多年輕人點燃了蠟燭獻給罹難者。(圖:法新社)


【圖輯‧燃點燭光】小男童在紀念碑前,為逝去的祖母燃點燭光。(圖:法新社)


【圖輯‧杜絕核能】點燃了蠟燭的杯子上,人們貼上一張寫著“關閉核電站”的字樣,以示抗議。(圖:法新社)


2011年4月26日,前蘇聯烏克蘭切爾諾貝利核災難(Chernobyl disaster)踏入25週年。這次的事故被認為是歷史上最嚴重的核電站事故,也是國際核事件分級表(International Nuclear Event Scale)中第一個被評為第7級事件的事故。當地居民除了舉行追悼會緬懷已逝者,還走上街頭參與示威活動,希望有關當局停止開發核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28-4-2011 01:1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俄乌总统出席切尔诺贝利事故25周年纪念活动(高清)


国际在线消息:2011年4月26日,乌克兰切尔诺贝利,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与乌克兰总统亚努科维奇向切尔诺贝利事故处理者纪念碑献花,纪念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25周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人文空间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2-8-2025 11:52 AM , Processed in 0.134965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