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353|回复: 28
|
无线洛神(评荒谬之处)
[复制链接]
|
|
近日来看了TV3播映的《洛神》,真令我感到难过,里面很多情节跟史实不符,因此特地开此帖纠正,好让大家不被误导。在此,我不是来炫耀自己的知识,我只是热爱中国历史(尤其是三国史),对于无线的做法不认同,看了真的令我吐血,心里面的怨气不吐不快,因此盼望各位能见谅、见谅。
首先要说的是卞夫人,曹操的妻子,在《洛神》内她被形容为碌碌小人,妒嫉狠毒,要把甄氏(洛神)置之死地才罢休。老实说,历史上的卞夫人,是一个贤惠和落落大方的好女子。如《三国志》记载:“后性约俭,不尚华丽,无文绣珠玉,器皆黑漆。”(太后生性节俭,不喜欢华丽,身上也没有任何多于的饰物,而且所用的器皿皆黑色)、“诸子无母者,太祖皆令后养之。”(所有的儿子没母亲的,曹操都叫卞夫人代养)。还有,卞夫人不允许自己的亲戚靠她的关系而得到任何好处,她清楚知道外戚的危险性,这是难能可贵的。另外,卞夫人也算是一个女中豪杰,开初,曹操在董卓当道后逃亡时,袁术传消息说曹操已遇害,原本曹操的部下已要解靴归家,是卞夫人说服他们留下的。
我真的很难理解无线为何把如此的一个好女子改得面目全非,若是卞夫人真的是善于妒嫉的女人,甄氏还未够资格排在卞夫人的名单内,因曹操的女人多的是。 |
|
|
|
|
|
|
|
发表于 16-9-2004 06:2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7-9-2004 01:5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就是无线的电视剧....
为了突现女主人翁的好,而贬低剧中其他女性....
上次的<杨贵妃>亦是如此;
把贤淑的惠妃改成笑里藏刀、心狠手辣、丧心病狂....
而清雅、不争宠的梅妃,也‘走样’变了争宠、气量小....
最离谱的是,已经去世的皇后,竟然还生龙活虎.... |
|
|
|
|
|
|
|
发表于 17-9-2004 07:1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你们肯定没什么机会见识台湾/中国改编"古装戏".单看服装发型我就已经趴在地上了,更不用说什么故事情节了. |
|
|
|
|
|
|
|
发表于 17-9-2004 07:1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你们肯定没什么机会见识台湾/中国改编"古装戏".单看服装发型我就已经趴在地上了,更不用说什么故事情节了. |
|
|
|
|
|
|
|
发表于 19-9-2004 09: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2-9-2004 01:1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昨天<洛神>的剧情,真是严重炸到....
把战船锁起来、避免颠簸的连环计,是庞统献给曹操,其实是要‘靠害’曹军的;
电视剧竟然变成是曹丕发明的方法....
晕....@_@ |
|
|
|
|
|
|
|
发表于 23-9-2004 09:2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无线的戏剧=歪剧...
犹记得封神榜..看了差点吐血...
再来洛神...我就很少看电视剧了...
上次Astro播的时候已经批评很多了..
现在懒得批评无线的电视剧了.. |
|
|
|
|
|
|
|
发表于 23-9-2004 10:0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无线的电视集船该历史情节是出了名的,与其当作历史片来看,不如当作喜剧看会来得好些,至少没那么心痛。
对编剧、导演以及监制的无知和不负责任的行为,我们只能无良来形容,当真要计较,学周瑜吐三口血都不够。 |
|
|
|
|
|
|
|
发表于 24-9-2004 11: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讲真啦,我最讨厌无线把历史或文学情节,改到不三不四. |
|
|
|
|
|
|
|
发表于 25-9-2004 09:3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上次看了洛神经已半身不遂,再看了帝女花就炸到粉身碎骨。
神话:牛郎织女。。。。懒惰讲 |
|
|
|
|
|
|
|
发表于 1-10-2004 09:2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孟德新书兄也不必如此谦虚。孟德新书兄对于中国历史的热衷及认识是大家有目共睹的。由于我长期在外就学而没得观看《洛神》,但对此心中早有了个准备,所以,这并没什么。毕竟无线并不是第一次这么做了。
无线的做法的确是不尊敬中国历史,但无线这么做也是逼于无奈的。若不将故事改编,恐怕难以吸引观众。这种情况就与《三国演义》有点相似。其实,我们为何不从其他的角度看看呢?有不少的人往往在看过了无线的电视剧后就会发掘出他们的兴趣及好奇心而前去探讨真实的一面。我小时候就是看了无线的《射雕英雄传》而无法自拔地迷上了金庸。后来也是因为看了电影《西楚霸王》而从此恋上了中国历史。
所以,孟德新书兄不必如此在意,要不然,真的如阿甘坛主所说的吐三口血都不够。哈哈!不过,孟德新书兄想要纠正歪史的精神真的是难得可贵。 |
|
|
|
|
|
|
|
发表于 2-10-2004 12:1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孟德新书 于 16-9-2004 06:18 PM 说 :
近日来看了TV3播映的《洛神》,真令我感到难过,里面很多情节跟史实不符,因此特地开此帖纠正,好让大家不被误导。在此,我不是来炫耀自己的知识,我只是热爱中国历史(尤其是三国史),对于无线的做法不 ...
小弟初来乍到,对三国史也颇有兴趣,之前看了孟德新书兄与sherer兄的“论诸葛亮”,获益良多。
但我记忆里的卞夫人,并不是全然以“落落大方”的形象出现在三国史里的。事实上,她是属于比较内敛式的人物。说的好听一点,她是“贤慧”、“城府极深”;难听一点,她是“工于心计”。若用红楼梦的人物来作比较的话,她会比较倾向于能薛宝钗,而不是林黛玉。
这是我在多年前从某处资料中,获得的认识,至于有无谬误,则希望各位大大多多指教。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5-10-2004 10:3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伦帕德 于 2-10-2004 12:14 AM 说 :
小弟初来乍到,对三国史也颇有兴趣,之前看了孟德新书兄与sherer兄的“论诸葛亮”,获益良多。
但我记忆里的卞夫人,并不是全然以“落落大方”的形象出现在三国史里的。事实上,她是属于比较内敛式的人物。说 ...
当然,我不完全否定卞夫人是内敛的人,但若说她工于心计,就有点太过了,至少她比历史上很多的女人好的多,就拿跟她同期的甄氏来比较,甄氏可是差太多了。 |
|
|
|
|
|
|
|
发表于 6-10-2004 12:3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孟德新书 于 5-10-2004 10:31 PM 说 :
当然,我不完全否定卞夫人是内敛的人,但若说她工于心计,就有点太过了,至少她比历史上很多的女人好的多,就拿跟她同期的甄氏来比较,甄氏可是差太多了。
当然,与甄氏相比,卞夫人确是好很多,与历史上诸如吕后等人物比起来,也是好的多,这点我完全肯定。 |
|
|
|
|
|
|
|
发表于 6-10-2004 06: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位列“三曹”之一,素以文采见长的曹植在他一生的作品中,除七步诗之外,《洛神赋》便是他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了。但曹植在《洛神赋》中所写的洛水之神到底是谁呢?
甄后,是曹丕的妃子。作为小叔子的曹植居然动了爱慕之心,这就兄弟之道言,是其不义;就君臣之道言,是其不忠。不义不忠,大逆不道,成何体统?
于是从古至今,便有一支浩荡大军,来辨伪正本,口诛笔伐。唐彦谦曾经说:
“惊鸿瞥过游龙去,虚恼陈王一事无。”陈王,就是指曹植。
宋人刘克庄却说,这是好事之人乃“造甄后之事以实之”。明人王世贞又说:“令洛神见之,未免笑子建(曹植字)伧父耳。”清代又有何焯、朱乾、潘德舆、丁晏、张云等人,群起而鞭挞之。
把他们的论点综合起来,大概有如下几点:
第一,曹植爱上他的嫂嫂很不可能。他没有那么大的胆量写《感甄赋》。
丕与植兄弟之间因为政治的斗争,本来就很紧张,曹植写《感甄赋》,岂不是色胆包天,不怕掉脑袋了吗?
第二,图谋兄妻,这是“禽兽之恶行”,“其有污其兄之妻而其兄晏然,污其兄子(指明帝)之母而兄子晏然,况身为帝王者乎?”
第三,李善注引《记》所说的文帝曹丕向曹植展示甄后之枕,并把此枕赐给曹植,“里老所不为”,何况是帝王呢?极不合情理,纯属无稽之谈。
第四,《感甄赋》确有其文,但“甄”并不是甄后之“甄”,而是鄄城之“鄄”。“鄄”与“甄”通,因此是“感甄”。曹植在写这篇赋前一年,任鄄城王。
第五,《洛神赋》一文,是“托词宓妃以寄心文帝”,“其亦屈子之志也”,“纯是爱君恋阙之词”,就是说赋中所说的“长寄心于君王”。
后来的人否定感甄说不过是重复这些观点。如果说有所增加,只是说,14岁的曹植不大可能向曹操求娶已经24岁的已婚女子为妻。
与此相对立的是小说传奇和一些诗人,干脆认为洛神就是甄后。
《太平广记》卷三百三十一《萧旷》篇和《类书》卷三十二《传奇》篇,都记述着萧旷与洛神女艳遇一节。洛神女说:“妾,即甄后也……妾为慕陈思王之才调,文帝怒而幽死。后精魂遇于洛水之上,叙其冕抑。因感而赋之。”
李商隐在他的诗作之中,曾经多次引用到曹植感甄的情节,甚至说:“君王不得为天下,半为当时赋洛神。”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甄后》篇中,甄后大骂曹操、曹丕,说“丕不过贼父之庸子耳”,连父带子一块骂。后面还有一段评语是这样的:“陈思时一见,《感甄赋》不虚作矣。”
综观千百年来的争论,对立的双方都没有拿出充分而直接的证据来说明是感甄或不是感甄,大多是推论。
如果说是感甄之作,用什么确凿的材料来推翻否定者所提出的六点疑问?
如果不是为感甄而作,那曹植又为什么写这篇《洛神赋》?
如果说是寄托君臣之道,作为政治上屡次受其兄长迫害的曹植,会产生《洛神赋》中所表现的那么真挚的感情吗?
似乎也不可能,所有的这一切仍旧是悬而未解的谜。(选摘自《中国历史未解之谜》)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6-10-2004 06:3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卿卿知我心 于 6-10-2004 06:28 PM 说 :
位列“三曹”之一,素以文采见长的曹植在他一生的作品中,除七步诗之外,《洛神赋》便是他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了。但曹植在《洛神赋》中所写的洛水之神到底是谁呢?
甄后,是曹丕的妃子。作为小叔子的曹植 ...
感谢你提出见解,有一点要注意的是,《洛神赋》是由曹睿起名的,和曹植无关。 |
|
|
|
|
|
|
|
发表于 9-10-2004 12:5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卿卿知我心 于 6-10-2004 06:28 PM 说 :
位列“三曹”之一,素以文采见长的曹植在他一生的作品中,除七步诗之外,《洛神赋》便是他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了。但曹植在《洛神赋》中所写的洛水之神到底是谁呢?
甄后,是曹丕的妃子。作为小叔子的曹植 ...
《感甄赋》我是不懂啦,但《洛神赋》所指的洛水之神,的确是甄后。
第一,曹植本身是个极为崇尚自由的人,不管是肉体上抑或心灵上,这种性格,很适合当一名文人,而不适合当一名政治家,要不然他也不会在争权夺位中,输给曹丕。那么,依他的性格看来,他是不会在其作品中,收敛他对甄后的感情的,更何况当时曹丕已死。
第二,或许他所说的甄后,只不过是比喻他理想中的一个政治梦想而已。文中洛水之神的离去,正引证了他政治梦想的幻灭。在文学作品中,用比喻手法来抒发情怀,根本就是一种司空见惯的技巧,更何况是曹植这种“才高八斗”的大文学家。
这只是我个人的看法,希望各位大大多多指教。事实上,《洛神赋》自问世以来,也是历来为多人所研究的文学作品,有者认为甄后不是洛水之神,有者认为是。是者又分为许多种的说法,有的说是寄托了他对甄后的爱情,有的说是一种理想幻灭。而我,则比较倾向最后一种说法,正如我在上文所言。 |
|
|
|
|
|
|
|
发表于 9-10-2004 01:0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孟德新书 于 6-10-2004 06:37 PM 说 :
感谢你提出见解,有一点要注意的是,《洛神赋》是由曹睿起名的,和曹植无关。
不管是不是曹睿取名都好,这篇流传千古的名作,其内容都是围绕着洛水神仙打转。而文本开端,一开始就明言洛水之神的出现。 |
|
|
|
|
|
|
|
发表于 21-10-2004 02:1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孟德新书 于 16-9-2004 06:18 PM 说 :
近日来看了TV3播映的《洛神》,真令我感到难过,里面很多情节跟史实不符,因此特地开此帖纠正,好让大家不被误导。在此,我不是来炫耀自己的知识,我只是热爱中国历史(尤其是三国史),对于无线的做法不 ...
煮酒英雄何必耿耿于怀!三国志也是一本人写的书罢了!除非我们有时光机,否则很难有机会了解古代人的行为表现。
现今的社会也是如此,很多拿督、丹斯里,这边捐款建学校,那边捐款帮助洗肾中心孤儿院,背地里却做一些不是很光彩的勾当,他们的简介还不是被写成大好人一个?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