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2225|回复: 2

最近的蚊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5-7-2008 01: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曲弓熱 Chikungunya fever
父親之前也患上此病。
這里分享一點有關的訊息





(一)疾病概述(Identification)
曲弓熱是經由受曲弓熱病毒感染的蚊子叮咬傳播的病毒性疾病。曲弓熱毒最早是在1953年,從坦尚尼亞(Tanzania)的病患血中分離出來,之後該病毒陸續在西非、中非、非洲南部及亞洲地區被發現。病毒存在非洲許多地區,並且可能在蚊子及猴子之間傳播。感染曲弓熱大部分會出現發燒、頭痛、疲勞、噁心、嘔吐、肌痛、出疹及關節痛,與登革熱症狀非常類似。一般症狀會持續幾天到二週,和登革熱、西尼羅熱及其他的節肢動物傳染的疾病不同處是,部分感染曲弓熱的病人會持續數週的倦怠感。有些個案關節會痛到無法行動,並持續數週或數月,因此“Chikungunya”在非洲的土著語言中,原意指「痛的將身體彎起來」,而典型的登革熱並不會出現長期的關節痛。


(二)流行病學 (Epidemiology)
從1953年,許多報導指出曲弓熱在非洲及東南亞造成流行,並造成數十萬人感染,由於感染曲弓熱臨床表現與登革熱非常相近,且曲弓熱流行的地區也是登革熱的流行地區,所以許多感染曲弓熱的病例被誤診為登革熱,因此實際發生率可能比報告出來的高。曲弓熱全球流行區域涵蓋撒哈啦沙漠以南的非洲(sub-Saharan Africa)、亞洲及南美洲的熱帶區域。2005年迄今在印度洋的島嶼如塞席爾、模里西斯、馬約特、馬達加斯加及印度的部分地區(Karnataka, Maharastra, and Andra Pradesh)發生大規模流行,並造成西歐,如法國、比利時等國許多境外移入病例。台灣地區埃及斑蚊主要分布地區在嘉義縣布袋以南各縣市,白線斑蚊分布於全島平地及高度1500公尺以下山區,一旦曲弓熱病毒入侵台灣,不能輕忽發生疫情的可能性,


(三)感染源(Infectious agent)
曲弓熱病毒分類上是屬於Togaviridae科 Alphavirus屬,主要經由埃及斑蚊或白線斑蚊將病毒從靈長類動物傳給人,斑蚊以外的蚊種,也有可能是傳播的媒介。


(四)傳播媒介
一般認為傳染途徑為人與病媒蚊間的傳播循環。在人類的主要病媒蚊是埃及斑蚊或白線斑蚊,其他蚊種,也可能是傳播的媒介。在1972-1996塞內加爾的調查,曾於其他斑蚊(Aedes furcifer, Aedes taylori ,Aedes furcifer-taylori,Subtotal Aedes (Diceromyia), Aedes luteocephalus, Aedes africanus, Aedes neoafricanus, Subtotal Aedes (Stegomyia), Aedes dalzieli, Aedes argenteopunctatus, Aedes vittatus, Subtotal Aedes (Aedimorphus), Anopheles coustani, Anopheles rufipes)及家蚊(Culex ethiopicus)分離出病毒


(五)傳染方式(Mode of transmission)
曲弓熱有兩種循環
1. 非洲森林循環:在野生靈長類和斑蚊之間循環(arboreal Aedes mosquitoes),類似叢林的黃熱病病毒。
2. 城市的曲弓熱疫情經由蚊子叮咬人類傳播,為人-蚊-人循環。在城市的曲弓熱疫情是偶發性,但屬爆發性的。


(六)潛伏期(Incubation period)
潛伏期最短為2天,最長可達12天,但是通常為3-7天。可能有無症狀的感染,但是無症狀感染發生率目前並不清楚。


(七)可傳染期(Period of communicability)
不會直接由人傳染給人。

二、預防保健
目前無疫苗可使用,以預防蚊蟲叮咬為最重要的途徑。
(一)戶外活動時須使用防蚊液。建議使用含DEET的防蚊液並依照標籤指示說明使用。
(二)長時間戶外活動時,應穿著長袖衣褲,衣服上應噴灑防蚊液,以增強保護效果。
(三)至流行地區活動時,應選擇裝有紗窗或空調設備的居住場所。
(四)清除孳生源。
(五)如果生病,要待在蚊帳內或室內,避免蚊子叮咬造成更進一步傳染。


三、治療照護
並無特定之抗病毒藥物,以支持性療法為主,如臥床休息、輸液供應,使用acetaminophen等藥物舒緩病人的疼痛與發燒,阿斯匹靈(aspirin)應避免使用,以減少出血的可能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5-7-2008 01:3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何谓骨痛热(Dengue fever)症?

骨痛热症是由蚊子传染滤过性的毒菌所引起的。骨痛热症是 一种严重、似感冒的病症。它能侵袭婴儿,少年儿童及成年人,但很少导致死亡。骨痛热症(登革热)大致上可分两大类:一类为骨痛溢血 热症(DHF),另一类为骨痛休克综合症 (DSS)。  


病毒如何传染?

骨痛热(登革热)症是通过受感染的雌性伊蚊,把滤过性病毒传染给人类。一般上当其他蚊子吸到这些感染滤过性病毒患者的血时,便感染这种病毒,而蚊子再到处叮人,便把病菌传播给其他人。骨痛热症的滤过性病毒能潜伏在人体内3-14天不等(平均常见的是4-6天)。患者通常会经历突发性的高烧及变化复杂而又不明确的迹象和症状。
  
有何症状呢?

  
骨痛热症的迹象和症状因患者的年龄而异。

婴儿及年幼的儿童
婴儿及幼童受病毒感染后会发高烧和出现红疹。

少年及成年人
少年及成年人受病毒感染后会 发烧,偶尔有突发性的高烧,严重的头痛,眼球后方感到疼痛,肌肉和关节疼痛,并出现红疹。

骨痛溢血热(DHF)与骨痛休克综合症(DSS)之间的差异
骨痛溢血热症(DHF)与骨痛休克综合症 (DSS)的特点是:最初病发时都会突然发高烧,烧度可达摄氏40-41度(40 - 41C ),并持续2-7天不退,以及其他变化 复杂而不明确的迹象和症状。当骨痛热症在急性的病发期,很难区分患者的骨痛热症是属骨痛溢血热症(DHF)或者骨痛休克综合症(DSS)还是由其他病毒所引起的疾病。当骨痛热症进入危急阶段之前的24小时和之后的24小时,不论骨痛溢血热症 (DHF)或者骨痛休克综合症(DSS)都会重复出现体温恢复正常或比正常体温还 低的水平。

骨痛溢血热症的症状包括:

发烧
剧烈的头痛
眼球后方疼痛
关节疼痛及身体的肌肉疼痛
反胃及呕吐
皮肤红疹-通常出现在患病的第二天和第六天
大致上,患者在7天内病况严重,接下来的几个星期则会感觉到极度虚弱。当病患者发病的第3和第8天期间,通常血小板的含量少于10万/立方毫米。骨痛溢血热症(DHF)会引起发烧,咳嗽,头痛,呕吐和腹痛等。这些都会持续2-4天不等。有时候可能出现血凝固问题,甚至导致内出血,及死亡。如果骨痛溢血热症没有适当的治疗,也可能引发骨痛休克综合症(DSS)。

患上严重的骨痛溢血热症(DHF)或骨痛休克综合症(DSS)的住院病人,最初的数天 内病人会发烧及出现不明显的迹象和症状等反应,随之病人的病情会突然地恶化。起初病人会昏睡,之后演变成烦躁不安宁,以及迅速进入 危急状况,甚至休克。

骨痛溢血热症(DHF)或骨痛休克综合症(DSS)通常是在病人恢复正常体温或以下的24小时后,进入危急的状况。在这期间,会显示出血现象及血液循环系统发生故障的迹象。出血的现象,一般包括:皮下出血(如:瘀斑和紫癜),齿龈出血,鼻孔出血以及肠胃道出血和月经大量出血。当病人休克之前,通常会经历剧烈的腹痛。

病症潜伏期(介于被蚊子叮后与出现发作的症状之间的时期)
骨痛热症或骨痛溢血热症的病毒可能存在体内潜伏3-14天之 间。一般上、大多数的病例从酝酿到发作的潜伏期平均是介于4-6天之间。

被病毒感染的病患者、在病发之前是否会把病毒传染给其他人?
骨痛热症的病毒多数属于无感染性的病毒,它不会 通过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接触而互相传播感染。

如何证实是否患上骨痛热症?

通过血液化验隔离骨痛热症的病毒或侦查血清内是否含特殊的抗体(血清化验)来诊断病情。一旦病情发作,应该尽早为病人采取血液样本作病毒抗体检验。有必要的话,2-3星期之后应再抽血作一次检验。市场上有一些以专一的血清样本化验为基础的快速商业化服务设备。但是,它们可能不比传统的血清化验来得准确。  
  
哪些 治疗骨痛热症的方式最有效?
   
目前还没有抗滤过性病原体的药物可以治疗骨痛热症。治疗在很大的程度上是靠控制症状和避免严重骨痛溢血热症(DHF)或骨痛休克综合症(DSS)所产生的并发症。及早控制病情有赖于每日密切的监视患者的血小板含量,在必要时能及时为患者补充液体,以及输血矫正血小板成份的不足。
如果您怀疑自己患上骨痛热症,请教您的家庭医生或到最近的医院急诊处就医。及早发现疾病和接受治疗能保住您的性命。

如果您的症状令医生 怀疑您患上骨痛溢血热症,您会马上被送入医院治疗。您的血压和血细胞计数会被密切的监视。

  
症状发作之后, 其感染期多长?
  
受感染的个别部位将不会直接传染其他部位。然而、如果患者在最初感染骨痛热症 发烧的期间被蚊子叮了,那这只蚊子便可能感染到骨痛热症,同时、当它再叮人吸血 时,也把病毒传播给其他人。  
  

曾经感染过骨痛热症的 人是否会再感染到骨痛热症?

骨痛热症的病毒有4种菌株。感染到其中 一种菌株并不能提供对其他相对的菌株的长期预防的作用。证据也显示曾感染过其他菌株的病患者,再感染骨痛溢血热症(DHF)/ 骨痛休克 综合症(DSS)的危险性比较高。  
   
如何避免感染到骨痛热症?
最佳的预防方法是避免被 伊蚊叮到。传播骨痛热症的蚊子通常是在住家附近或屋内繁殖。凡是有停滞的水的地方都是蚊子繁殖的温床,如:盒子,罐子,花盆等。

那 些带有骨痛热病菌的旅客,到我国旅游时会把病毒引进来。而国人到那些有骨痛热病毒的感染区域旅行时,也可能感染到病毒。

避免被蚊子 叮着,最明智的做法就是避免到骨痛热病毒感染性高的危险区域。防范的方法包括:选择有蚊帐或有冷气的房间,喷杀虫剂杀除屋内的蚊 子,以及喷洒含有二乙基的甲苯酰胺的驱虫剂。当您需要到一个病毒感染性高的国家时,应事先查询当地的流行性疾病,做好一切防范的工 作。


是否可以注射骨痛热疫苗做防范?
到目前为止,市场上还没有安全和有效的疫苗,可以对抗骨痛热症的病毒。因 此、这些对生 命造成威胁的疾病,必须做足防范措施,以免被蚊子叮着而感染到病毒。


如何预防和控制骨痛热症?
住家内外应保持 卫生清洁。有系统的例行视察周围,防止伊蚊在住家和住家周围滋生。公众也可以喷洒杀虫剂和在花盆内放置小石粒,阻止蚊子在水中产 卵。

私人住宅者,应该时常检查和修补屋顶有缺陷的排水系统,以及喷洒有防蚊虫作用的油漆,和注意园内的花盆托盘内是否积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5-7-2008 01: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LZ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30-7-2025 07:32 AM , Processed in 0.143937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