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2495|回复: 21

中國歷代名臣勇將集(第一篇為目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8-12-2007 07:4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國歷代名臣勇將集(第一篇為目錄再找資料過程中,可能會間剪貼貼的,要花點時間整理,甚至要翻譯成白話,這部分我作的不好,所以倘若發現新資訊,會用編輯方式補充之
本人知識貧乏,找的大多就自己知道,歡迎各位可以加以補充,討論
有感於大家找資料不便,我做了個目錄,讓大家看的方便一點
(1)目錄
(2)蘇武--打死不降
(3)功成身退--張良
(4)鶴立雞群--稽紹
(5) 中唐首屈一指的名將--郭子儀
(6)忠義無比的廣東蠻子,我最尊敬的儒將--袁崇煥
(7)三國臥龍--諸葛亮
(8)把項少龍按著揍的名將--李牧
(9)負荊請罪的老將--廉頗
(10)冷血將軍--白起
(11)狐狸將軍--王翦
(12)動物戰術創始者--田單
(13)差兩城滅齊的將軍--樂毅
(14)古代超級損友--管仲
(15)時世毀英雄--後梁大將王彥章
(16)愛讀書的後唐武將--郭崇韜
(17)漢代命運坎坷的飛將-李廣
(18)廣交天下豪傑--孟嘗君vs馮諼
(19)冷靜的復仇者--伍子胥
(20)忍人所不能忍--韓信
(21)能言善道,清廉無比的矮子宰相--晏平仲
(22)商聖陶朱公--范蠡
(23)精忠報國--岳飛
(24)刎頸之交--廉頗AND藺相如
(25)兵聖--孫武(孫子)
(26)比湯若望還神的天文科學家--張衡
(27)開國宰相---陳平
(28)天子師友-李泌
(29)中唐時代和郭子儀齊名的外族猛將--李光弼
(30)大唐帝國西域守護神——北韓族大將高仙芝
(31)悲劇英雄--封常清
(32)滿腹經綸的軍事家--李靖
(33)大唐門神--尉遲敬德
(34)唐代儒將--張巡
(35)西漢冒險王--張騫
(36)從私生子到大將軍--衛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8-12-2007 07:5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打死不降
(2)蘇武
在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中國曾傳唱過一首名為《蘇武牧羊詞》的歌曲,此曲約產生于辛亥革命后三、四年。傳說作者是北京一位中學教師。其中“歷盡難中難,心如鐵石堅”這句歌詞尤其激勵人心。此歌內容采自古代歷史故事:漢武帝時,中郎將蘇武奉命出使匈奴,被匈奴單于囚禁冰窟逼降,他飲雪吞氈,堅決不從。后來又把他遣送到北海邊上牧放公羊,說要等公羊產奶之后才能放他回朝。蘇武不顧威脅利誘,不怕艱苦折磨,堅持十九年而終不屈服。今天我就講一講“蘇武留胡節不辱,雪地又冰天,窮愁十九年,渴飲雪,飢吞氈,牧羊北海邊”的故事。
劉邦滅秦建立漢朝以后,國家北境不宁,常遭北方游牧民族匈奴的侵擾,邊民屢遭涂炭。匈奴甚至一度占領了河套地區、河西走廊及祁連山一帶,嚴重威脅著長安及中原腹地的安全, 成為西漢王朝的心疾之患。經文、景二帝治理,至武帝劉徹時,國勢強盛起來,以其武略雄韜,數次大敗匈奴,殺傷其生力軍,奪回了河西走廊,驅逐其至大漠以北,才使北境烽火暫息,爭端銳減。
太初四年(公元前101年)冬,匈奴響犁湖單于(即匈奴王,匈奴語“元首”之意)死,其弟且鞮侯成為單于,為与漢修好,他遣使送回以往扣留的漢使路充國等人。針對這种情況,漢武帝決定對匈奴實行和盟政策,為回報單于的善意,在天漢元年(公元前100年)三月,派中郎將蘇武、副中郎將張胜及隨員常惠等出使匈奴,送還被扣的匈奴使者,并厚饋單于財物。蘇武手持代表天子權力綴有五色旃毛的旌節,率領著一個百余人的使團踏上了征途。那年蘇武42歲,他不會想到這一去就是19年。
蘇武和他的代表團完成了使命。但是,在回國前夕,莫名其妙的怪事就發生在他的副使張胜身上,張胜跟早先投降匈奴的一些漢人,密謀乘且鞮侯單于外出打獵時,殺掉匈奴的智囊衛律,然后劫持單于的母親,逃回漢朝,這种卑鄙計划,竟出自高級外交官員,使人心惊。事情敗露后,單于大怒,下令逮捕全部漢使。匈奴与漢朝,重新以兵戎相見。
經過一場流血殺戮,蘇武等人全部被捕。張胜露出投机的原形,投降匈奴。蘇武被帶到匈奴王面前問罪時,單于告述蘇武:他對蘇武有著深刻的印象,如果蘇武肯投降,他愿意原諒蘇武。蘇武并沒有接受他的好意,反而向匈奴王解釋說:他自己雖然沒有牽涉到劫持陰謀,可是,他覺得應該對副使的行為負責。愿意以死來承擔責任,但絕不投降匈奴。
因此,單于對蘇武的印象更好,認為蘇武非常的英勇,就叫他的親近大臣衛律去勸蘇武投降。
衛律先以死作威脅,但是蘇武卻無動于衷。衛律接著又以榮華富貴作利誘,但是,這些也都給正直的蘇武拒絕了。
單于對蘇武嚴施酷刑,迫其投降,蘇武不屈;又將他關在地窖中,斷絕飲食,蘇武又飢又渴,只好去吃地上的冰雪充飢解渴過活,但卻不肯背叛自己的國家。
單于情知他心志堅定,不再作幻想,便把他流放到北海(今貝加爾湖)的無人區放牧一群公羊,說:“什么時候公羊產奶了,就放你回去!”他要讓這個英雄放一輩子羊,寂寞地客死他鄉。蘇武手持旌節來到北海,白天在海邊牧羊,晚上孤零零地住在冷清的帳篷里。嚴冬季節,匈奴故意斷其食糧,蘇武抓野鼠,掘草根當飯吃。
同行的隨員常惠也拒絕投降,常惠被匈奴于囚笞官府牢獄,以繁重的苦役折磨他。妄圖以此淫威,使他屈服,背叛漢朝。然而,常惠始終不忘自己是堂堂大漢的使節,苦愈重而志愈堅,堅持19年而不屈。
公元前99年(蘇武被囚的第二年),漢朝大軍分兩路向匈奴進攻,一路是大將李廣利,出兵酒泉(甘肅酒泉),深入西域,到達天山,被匈奴擊敗。另一路大將蘇武好友李陵的遭遇,更為惡劣。李陵率領五千步兵,出兵居延海(內蒙古額濟納旗),向北深入沙漠,行軍三十余日,挺進到浚稽山(蒙古戈壁阿爾泰山),跟匈奴且鞮侯單于的三万人相遇,李陵迎戰,殺數千人。且鞮侯單于召集援軍,約八万余騎,李陵只得撤退。但最強悍的步兵,擺不脫騎兵的追擊。匈奴兵團分為兩翼,左右展開,把李陵兵團夾在當中。李陵且戰且走,共殺匈奴騎兵一万余人。且鞮侯單于以元首之尊,親自指揮十六倍于敵人的精兵,追擊十余日,不能取胜,簡直憤怒得發狂,攻擊更加猛烈。然而五千步兵終就敵不過八万多騎兵,李陵兵團戰至最后彈盡糧絕,全軍覆沒,李陵被俘后投降。漢武帝听信了李陵投降后幫匈奴練兵的謠言,殺了他的老母和妻小,抄沒了全家。史官司馬遷感于李陵平時為人正直,非貪生怕死之徒,就在武帝面前說了几句求情的話。沒想到伴君如伴虎,竟因此招來一場橫禍,遭受腐刑。司馬遷處在一种精神上和肉體上十分痛苦的境地,但為了未竟的事業,還是艱難地活下來了,并留下了一部情文并茂、光耀千秋的偉大著作-- 《史記》。
單于派遣已投降的蘇武好友漢將李陵去勸蘇武投降。那時蘇武一個人已在貝加爾湖畔寂寂地過了十几年。李陵告訴蘇武:當初,我是假降匈奴以圖東山再起,回歸大漢,不料武帝卻听信謠言殺了我的老母,將我全家滿門抄斬,斷絕了我的歸路,我才真降的。我本不敢來見你的。單于之命使我不得不來。你終就回不了漢朝,何苦在無人之地自找苦吃呢? 廣袤百里的荒原就你一個人,那是什么滋味儿? 誰又知道你的忠貞呢?你哥哥當了奉車(為皇帝駕車的小官),一次在宮內駕車時,撞到了柱子,被武帝治了大不敬罪,伏劍自刎而死,賜錢二百万安葬。你弟弟奉皇命抓捕罪犯時,因不能在限期內完成任務,惶恐至極服毒而死。我出征匈奴時太夫人(指蘇武的母親)已不幸去世,我送葬至陽陵。你的妻子听說已經改嫁,你的儿女十多年來寥無音訊,是死是活都不知道。人生如朝露,何必自苦如此?況且武帝年齡大了,法令無常,大臣無罪而被抄家的有几十家,就是真回國了是凶是吉還不知道呢。你為誰而這么受苦呢?還是听我的吧,不要再堅持了!回去也沒有什么意思了!蘇武回答道:為了大漢江山我宁愿肝腦涂地。就是斧劈湯煮,我也情愿。臣事君,猶子事父也。子為父死,無所恨,請不要再說了。如果一定要我投降,我宁愿立刻就死。李陵見他對國家民族無條件的忠貞不二,嘆道:你真是義士呀!投降的我与如此至誠的您相比真是一個罪孽通天的罪人啦!然后羞愧而退。
不久武帝去世,漢昭帝即位。
始元二年(公元前85年),匈奴壺衍鞮單于新立,欲与漢朝親善。匈奴与漢和親。有一次,漢朝使者來到匈奴,要求單于釋放蘇武,單于謊稱蘇武已經死了。漢使不明真相,一時不知如何是好。這時,當年和蘇武一起出使匈奴的常惠,悄悄把蘇武的情況密告了漢使。漢使不便當面揭穿單于的謊言,便拐著彎對單于說,漢帝狩獵時射得一雁,雁足上系有書信一封,敘述了蘇武還在北海牧羊。單于大吃一惊,以為這是天神相助,無奈應允送還蘇武等人。
消息傳來,蘇武狂喜而泣,淚下沾襟。
李陵設宴為之送行,洒酣耳熱之際 ,李陵起舞而歌曰:“經万里兮度沙幕,為君將兮奮匈奴,路穹絕兮矢刃摧,士眾滅兮名已聵 ,老母已死,雖欲報恩將安歸?”歌罷連嘯數聲,掩面而去。
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不辱使命,十九載如一日的蘇武和常惠等人,終于返回漢朝。當年一個百余人的使團,死的死,降的降,只剩下9個陪他歸故鄉。蘇武回國時已是白發蒼蒼,看著其須發盡白的憔悴形象和那根從不离身,旃毛落盡的旌節,皇帝和滿朝文武都落下了激動的淚水。從此,人們常用“蘇武牧羊”的典故來表示對志節高尚堅貞的贊頌。
蘇武羈留匈奴19年,習知邊地民族,歸國后被任為典屬國,專掌少數民族事務,常惠返漢后委其光祿大夫之職,留在宮廷作皇帝處理匈奴問題的顧問和應對事務,其余數人也各有賞賜。
為了獎賞蘇武的堅貞愛國精神,漢昭帝頒賜厚禮給蘇武,并且封地給他。但是,蘇武還是過著簡朴的生活,并把大部份財富送給別人。蘇武在83歲那年(公元前60年)病逝。
在匈奴期間,蘇武大可以選擇榮華富貴,投靠匈奴,但是他卻宁可效忠大漢江山,即使吃盡苦頭也心甘情愿。他為了民族大義,不惜以大好壯年的時光,在荒野上牧羊。但是,這也使他留芳百世,永遠受人尊敬。

風雲際會壯士飛,
誓死報國不復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8-12-2007 07:5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開國名臣
(3)張良
功成身退-張良                  
功名富貴是一般人的理想,一輩子汲汲營營,終於能實現這個理想的人極少
。實現這個理想後,又能視功名如浮雲,視富貴如糞土,飄然引退的人,更為稀有。在漢朝開國功臣中,唯一能做到上述條件的,只有留候張良一人。  
張良,字子房,戰國末年韓國人,他的父祖曾經做過四代韓國的宰相。當張良成人後,卻遭逢韓國被秦國所滅亡,和他相依為命的弟弟也在這場戰爭中不幸去世。懷著國破家亡的悲痛,張良散盡所有的家財,到處尋訪武藝高強的勇士,準備暗殺秦始皇。  
張良到了淮陽,經友人的介紹,認識一位大力士。這位大力士身懷絕技,能使用一對一百二十斤重的大鐵椎,普通人根本就舉不起這件武器,他卻能拿在手中揮舞,就好像耍弄一根木棍似的。大家都不知道他的姓名,他也不跟任何人談論自己的過去;自從張良認識他後,兩人非常投緣,常在一起談論古今英雄忠義壯烈的故事,非常敬佩豫讓與荊軻的事蹟。當時正傳來秦始皇要到南方巡行的消息,兩人對看了一眼,認為時機到了,立刻計畫在秦始皇必經之地──博浪沙(
今河南省陽武縣)埋伏,準備發動突襲,椎擊一代暴君。  
不久,秦始皇巡行的隊伍果然到了博浪沙,預先埋伏在那裡的張良和大力士
,迫不及待地展開行動,希望對準秦始皇的座車一擊而中。想不到秦始皇的心思非常細密,安排好幾輛相同的車,令人分不清究竟那一輛才是皇帝的座車;在別無選擇的情況下,大力士只有對準其中一輛車子,奮力一擊,想不到所打中的僅是副車,秦始皇躲過一劫。這件事情發生後,秦始皇非常震怒,下令全力緝捕兇手,張良只得連夜向東逃亡,到了下邳,隱姓埋名,過著幽居的生活,等待著有利的時機,再來雪恥復仇。
張良在下邳的鄉間居住,藉著遊山玩水來打發時間;有一天,他信步走到圯
上橋,正在欣賞著四周的山光水色,突然看見一位衣著樸素、容貌平凡的老人走過來,當他經過張良的身邊時,一隻鞋子掉到橋下去,他就對張良說:「喂,年輕人,下去把我的鞋子撿上來。」張良看這位老人年紀那麼大,也就一句話也不說,立刻跑下橋去,替他把鞋子撿起來。老人接著又說:「再替我把鞋子穿上。
」張良見老人十分不客氣,但想想他畢竟上了年紀,也就忍了下來,替他把鞋子穿好。老人臨走時,微笑著對張良說:「你這個年輕人,很有耐心,很懂禮貌,將來一定是了不起的人才。五天後的清晨,再來這裡一趟,我有話對你說。」原來老人先前是故意在試探張良。
五天後的清晨,張良依約前來,老人早已到了,他很不客氣地指責張良說:
「和老人家約會,怎麼可以遲到?要是你有誠意,五天後再來。」第二次,天剛破曉,張良就趕去了,可是老人還是比他先到。老人家又生氣地說:「怎麼又來晚了,我們五天後再見。」說完,頭也不回就走了。張良這次下定決心,在前一天的半夜便摸黑起床,趕到橋上等侯老人。黎明的第一道曙光射上橋頭,老人才姍姍走來,發現張良早已到了,便很高興地對張良說:「年輕人就應該這樣,才有禮貌。」說完從衣袖裡掏出一本書,對張良說:「這本書,你應該好好研讀,將來可以成就一番事業。」說完便匆匆走了。張良打開書本一看,原來是「太公陰符經」,興奮的跪下來,向著老人遠去的背影叩謝。
十年以後,劉邦帶著義軍數千人經過下邳、遇見張良,這是他們第一次見面
,相談之下非常投合,可以說是英雄惜英雄。當時劉邦的兵力還不能夠自立,是項梁手下的一員部將。張良則全力協助韓王謀求復國而埋頭努力,由於兵孤勢單
,被秦軍所擊潰,只得輾轉到山區打游擊。正巧劉邦奉楚懷王的命令,攻打關中
,在途中碰見張良,這是他們的第二次見面,劉邦很爽快地協助張良,幫韓國奪
回十餘座城鎮,張良十分感激,從此以後一心一意跟隨劉邦。
劉邦一路西進非常順利,本想以兩萬兵力直攻嶢關,張良卻建議:「目前秦
國的兵力尚強,與其力敵,不如改採智取,況且秦國的守將貪財,只要送大批金錢去收買他們,必能不戰而取嶢關。」劉邦依計行事,先派人傳出風聲,說劉邦已派五萬大軍準備攻關,另外請著名的遊說家酈食其,帶著大批金銀珠寶去結納秦國守城的將領,並說明利害關係。結果這些將領全部向劉邦投誠,劉邦不費一兵一卒,輕易取得嶢關,接著勢如破竹地攻進咸陽。
劉邦進入咸陽,立刻被豪華的宮殿、美貌的宮女,一些國寶級的珍品所迷惑
了;其他的人勸劉邦都沒有用;張良只好進言:「目前我們情勢危急,後面還有更強大的項羽需要對付。」劉邦這才及時省悟,還軍壩上。
果然,項羽一到關中,立刻擺下鴻門宴,準備對付劉邦。項羽的叔叔的項伯
,為了感謝張良曾經救過他一命,緊急通知張良要他先行離去,以免受牽連;張良趁機拉住項伯,請他幫忙設法解救,劉邦也才有驚無險地逃過這一劫難
後來劉邦被封為漢王,封地在漢中、巴蜀,張良建議燒燬棧道,表示不再東
還,使項羽失去戒心。鴻溝界約簽訂後,張良又勸劉邦把握最佳時機,擊潰強敵,甚至背信毀約也在所不惜,經過垓下一戰,打敗了項羽,統一全國,建立漢朝。
劉邦即位後,大封功臣,張良再三推辭,最後只領留侯的頭銜,堅決不受三
萬戶食祿,忘掉了以前的豐功偉業,過著隱逸恬淡的生活。
張良一生恩怨分明,毀家以報國仇,竭盡謀略以報答劉邦助韓的恩惠。劉邦
之所以成功,得力於張良的貢獻甚多,張良毫不居功,這種「功成、名遂、身退
」的高風亮節,實在令人敬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8-12-2007 07: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中箭身亡的忠臣
(4)稽紹
西晉時代有一個忠勇愛國的人,名叫稽紹,生的身材高大,儀表軒昂雄偉,他在惠帝(司馬衷)時當侍中的官。有一次都城發生了變亂,齊王冏就在這次變亂中被殺。他眼見變亂的情勢非常嚴重,就一直往皇宮裡狂奔。宮門口的侍衛們看見有人跑來,立刻搭箭拉弓準備射殺他;可是侍衛蕭隆這時望見稽紹雄偉的儀表,連忙從那個侍衛的弓上把正要發出的箭拔下。
  不久,河間王顒和成都王穎會合兵力,侵犯西晉國都,這時稽紹跟從惠帝到湯陰去討代,不幸打了敗仗,。當時許多官員和侍衛們死的死,傷的傷,逃的逃;只有稽紹一個人,仍然不顧自己的生死,去保衛著惠帝。但因射來的箭如雨般的密,稽紹終於中箭身亡。他身上流出的鮮血濺到惠帝的龍袍上,事平後有人勸他洗掉,惠帝卻捨不得,反對勸他的人說:『這是稽侍中的血,不可洗去。』當稽紹殉難之前,有人曾對司徒王戎說:『昨天在人群中看到稽紹,他那雄偉英俊的樣子,就像仙鶴立在雞群裡一樣。』王戒說﹕『你沒看過他父親稽康嗎?有其父必有其子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8-12-2007 07: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郭子儀 —— 中唐首屈一指的名將

起于卒伍的猛將


看過京劇《打金枝》的人大概還對劇中的駙馬爺一一郭子儀之子對公主那句負氣的怨詞有印象,你不問問你家江山哪來的!中唐首屈一指的名將郭子儀,恰是一個"再造王室",挽狂瀾於即倒,使唐轉危而複蘇的人物。眾所周知,使唐朝由盛轉衰的轉折是安史之亂,即邊帥安祿山、史思明的叛亂。而從根本上說卻是由於唐玄宗晚年的昏庸荒淫,吏治不修,奸佞當道,武備不整,偏喜邊功,以致海內虛耗,內輕外重所致。雖然從大局上講,此後的唐王朝並無清明氣象,但卻能枚平叛亂,收復兩京,不能說不賴郭子儀等優秀將領之力。

臨危受命


郭子儀,唐代華州鄭縣(今陝西華縣)人。出身一個中層官吏家庭,是個地道的老行伍,從小就再歡舞槍弄棒,加之身材魁偉勇力絕倫,且好讀兵書,所以很早就投身軍旅,在邊關屢建功勛,是通過武舉考試走上政治舞臺的。
天寶八載(749),為橫塞野軍使,天寶十三載(754),為天德軍(合內蒙烏拉特前旗北)使,兼九原(今內蒙烏拉特前旗西)太守與朔方節度使右兵馬使。
安史之亂天寶十載(751)二月,安祿山兼任范陽、平盧、河東三鎮節度使,統領邊兵近二十萬。安祿山刑賞己出,日益驕橫,又看到天下武備鬆弛,遂萌生篡奪最高權位的謀反之心。四月,南詔叛附吐蕃,劍南節度使鮮于仲通率兵征討。唐軍大敗,戰死者六萬餘眾,鮮于仲通僅以身免。不久,安西四鎮節度使高仙芝又與當時的阿拉伯帝國大食戰於怛邏斯(今哈薩克斯坦東南江布爾),唐軍又敗。十一載(752)十一月,李林甫死,玄宗以楊國忠繼任宰相,兼領四十餘使。從此,國忠專決朝政,公卿以下,均受其頤指氣使。天寶十四載(755)十一月,安祿山夥同部將史思明發所部兵及同羅、奚、契丹、室韋等共十五萬兵馬,號稱二十萬,反於範陽(治所在今北京市西南)。安史之亂爆發。
到安史之亂爆發時,他已經是僅次於節度使的朔方右兵馬使,獨當一面的將軍了。郭子儀在軍事上大顯身手正是在安史之亂爆發以後。
天寶十四載(755)安祿山叛亂初起,當時,安史叛軍集天下精兵,自范陽一路南侵,勢如破竹。內地多年不見兵革,兵無槍械,心無戰意,好容易招募起來的唐軍,一觸即潰。轉瞬之間,河北、河南諸郡頓失敵手,連東都洛陽也丟了,唐玄宗聞訊,當即調安西節度使封常清為范陽、平盧節度使,在東都洛陽募兵六萬,守衛河陽大橋(在今河南孟縣南)。接著又以金吾衛大將軍高仙芝率京師五萬兵,屯駐陝郡(治所在今河南三門峽西北)。十二月,安史叛軍佔領東都,封、高二將退守潼關。不久,唐玄宗誤聽了監軍宦官邊令誠讒言,處死了封常清和高仙芝。改派病廢在家的隴右節度使哥舒翰任兵馬副元帥,領兵八萬,進駐潼關。
這時,郭子儀被任為朔方節度使,率部邀擊叛軍,以解潼關之急。郭子儀臨危受命,立即率部出發,聞說靜邊軍有異動,遂出其不意斬叛將周萬頃,收編靜邊軍,首仗擊敗進攻河曲的叛將高秀岩,遂後設伏一舉殲滅安史精銳薛忠義的七千騎,收復雲中、馬邑。郭子儀出師牛刀小試,一轉安史叛亂以來消沈的氣氛,便全國看到了一絲希望的曙光。

豁達大度 聯手破敵


李光弼是中唐優秀少數民族將領,資歷、軍功及才幹均與郭子儀不和上下。二人曾同在朔方節度使安思順麾下為將。由於年少意氣,二人未免有些互不服氣,雖常能見面,卻從不說話。待到郭 子儀任朔方節度使,李光弼心中既不服氣,又怕郭挾私報複,所以萌生了離開朔方軍的念頭。郭子儀擔任方面元帥後,深知李光弼是個不可多得的將才,為消除隔閡,他主動找到李光弼,誠心誠意地承擔了造成從前不和的責任,要求二人盡釋前嫌,當國家生死存亡之秋,共同擔負拯救危機的重任。李光弼這個出身少數民族的軍漢被感動了,二人言歸於好。接著,郭子儀又上表推薦李光弼堪當重任。當朝廷命李光弼為河東節度使時,郭子儀又將朔方軍精銳分給李一萬。二人握手道別、灑淚上路,從此成為生死之交。
李光弼獨當一面之後,果不負郭子儀之望,率軍東出井烴,連戰告捷,收復了常山郡所屬七縣,與叛軍主將史思明在九門相持四十餘日。
李光弼見難以取勝,派人向郭子儀求援,郭子儀率朔方軍來到常山,兩軍合為一處,有十余萬兵馬,旋即與史思明展開激戰,史思明不支敗走,唐軍乘勝收復趙郡、博陵。安祿山聞訊,又增派精銳數萬,向唐軍反撲。郭子儀乘敵軍剛到,立足未穩,率軍掩殺過去,斬敵二千,來了個下馬威,然後主動撤往恒陽,深溝高壘,採取敵進則守,敵退則襲的戰術,將敵軍銳氣磨盡,拖疲拖垮。因為雖然唐軍人數多於叛軍,但素質遠不能及,所以硬拼於己不利。幾天之後,郭子儀見叛軍被折騰得差不多了,遂傾師出動,與叛軍決戰,雙方殺得黑天昏地,日月無光,叛軍大敗,幾乎全軍覆滅,史思明也中箭墜馬,扶著半截槍,落荒而逃。河北諸郡聞訊紛紛殺死叛軍官守,複歸朝廷,安史叛軍的老巢範陽與叛軍的聯系被隔斷了。
一時間叛軍上下一片驚恐,安祿山此時前有哥舒翰堅守潼關,使他進不得,後面郭子儀和李光弼又抄了後路,使他退不得。他把狗頭軍師高尚、嚴莊剛來罵道:“你們教我造反,說是萬無一失。現在兩頭被人夾擊,手裏只剩下幾個州,萬全在哪里?”
這時,整個戰爭形勢出現了有利於唐軍的轉折,只要哥舒翰堅守潼關,而郭、李二部北上進攻范陽,安祿山日子就不會長了。但是,剛愎而又昏庸的唐玄宗在形勢好轉的刺激下再次忘乎所以,強令哥舒翰率素無訓練且缺乏騎兵的潼關守軍出關反攻叛軍,哥舒翰臨陣大哭,知道此行必敗。果然,唐軍大敗,叛軍沖進潼關,攻入長安,唐玄宗倉皇逃往成都,戰局陡然惡化。

收復兩京 再造唐朝


唐朝兩京被安史叛軍攻下,唐玄宗傳位於兒子肅宗。肅宗是個貪功近利,目光短淺的小人,剛一在靈武即位,馬上下詔把郭子儀招來護駕,把全部希望都寄託在郭子儀身上,但在具體作戰方針上,卻又聽信身邊宦官和奸佞小人亂談。本來,有人為肅宗規劃了一個用時稍長,但能一勞永逸的收復兩京方案,建議讓李光弼郭子儀兩軍分頭住範陽和長安,來回疲擾叛軍,最後將之合圍于長安悉數全殲。但是肅宗只求盡快盡早讓他回到長安即可,所以實際讓郭子儀採用由西向東的趕鴨子戰術,甚至不惜借回紀騎兵,許以收復兩京,把子女玉帛悉數歸之。
郭子儀在這樣的昏君手下,做事非常困難,但他仍勉為其難,擔收復兩京重任於一肩,揮軍屢戰。
郭子儀認為河東(今山西永濟)的戰略地位非常重要,東下可進東京,西上可取長安。於是,他派人秘密潛入河東,準備內應唐軍。至德二載(757)二月,郭子儀率軍從洛交(今陝西富縣)進攻馮翊(今陝西大荔),逼近僅一河之隔的河東。河東城內有人乘機內應唐軍,殺叛軍近千人。叛軍守將崔乾祐越城逃走,郭子儀乘勝追擊,斬敵四千人,俘虜五千人,順利攻下河東。
由於唐軍連戰告捷,肅宗也由靈武到了鳳翔(今陝西鳳翔)。四月,即命郭子儀為天下兵馬副元帥(元帥為皇子李俶),繼續征討叛軍。九月,郭子儀率唐軍十五萬,逼近長安,公元757年9月在長安城下雙方幾十萬大軍決戰,相持於長安西南香積寺北灃水之東。郭子儀先派人消滅了叛軍設下的伏兵,然後又派奇兵繞到叛軍陣後,雙方從正午殺到日西斜,突然奇兵殺到,叛軍首尾不能相顧,大敗,死6萬多,被俘2萬多,長安城裏的叛軍 殘部隨即棄城而逃,長安宣告收復。
接著,郭子儀又揮軍東向,連克潼關、華陽、弘農,進逼洛陽。這時,安祿山已死,他兒子安慶緒自恃勇力,派主力往陝州迎擊郭子儀。叛軍依山列陣,據高臨下,地形十分有利。郭子儀令四千回紇騎兵繞到山後,而正面唐軍與敵剛剛接觸就且戰且退,誘使敵軍離開有利地形,這時回紇兵正好從後殺了上來,據高臨下一擊,這邊唐軍調頭回馬殺去,殺得叛軍屍橫遍野,潰不成軍,安慶緒只好放棄洛陽,退保相州。這樣東都洛陽也回到了唐朝手中。
肅宗回到長安,召郭子儀還京。肅宗派人隆重迎接郭子儀於京城以東的灞上,見了郭子儀。感激涕零的說:「雖吾之家國,實由卿再造。」一這時,郭子儀兵權在握,肅宗既要重用他,又不放心他,當然只能運用這種籠絡的手段。
這次收復兩京戰役,雖然總的戰略部署存在嚴重失誤,但在郭子儀的努力下,仍然殲滅了叛軍主力,以戰術上的完滿部分彌補了戰略上的缺陷。
乾元元年(758)九月,肅宗調動各路大軍進攻安慶緒。參加作戰的九節度使中,郭子儀、李光弼戰功最多,威信最高,肅宗不願把軍權交給他們,所以不設主帥,只命宦官魚朝恩為觀軍容宣慰處置使,總攬全局。郭子儀等唐軍圍鄴,並引漳水灌城,安慶緒不僅遭水災之苦,而且城中極其缺糧,甚至老鼠也成了貴重食物,一鼠可賣四千錢。這正是破城良機,但因兵眾無主,無人統一指揮,以致坐失良機。史思明為援鄴而截劫唐軍的糧草,又以聲東擊西的戰術不斷襲擊唐軍。於是,乾元二年(759)三月,唐軍與史思明叛軍展開激戰。正當激戰之際,大風忽起,吹沙拔木,天昏地暗,咫尺不辨敵我。混戰中雙方均遭重大損失。郭子儀退向河陽(今河南孟縣),保衛東京。
不久,史思明率部來到鄴城南,安慶緒出城慰勞,被思明執殺,叛軍返回範陽,思明自稱大燕皇帝。
上元元年(760)四月,史思明率軍南下,攻佔東都。
這次戰役的失利,魚朝恩有責無旁貸之過,但他為了推卸責任,竟誣陷郭子儀作戰不力。肅宗遂召郭子儀還京,並免其軍職,還以李光弼為天下兵馬副元帥,取代郭子儀的職務。郭子儀在京閒得無聊,黨項等羌人卻在京西不斷製造事端,威脅長安。肅宗為了借重其威名,遂命郭子儀為邠寧、鄜坊兩道節度使,但只是徒有其名,因為他還不能離開京師。
上元一年(761)二月,史思明被其子史朝義所殺,朝義即帝位,改元顯聖
寶應元年(762)二月,絳州(今山西新絳)駐軍糧餉不繼,軍心不穩。有一將領王元振藉口士卒思郭子儀而發動兵變、殺了朔方等諸道行營都統李國貞。肅宗遂封郭子儀為汾陽王,並以其為朔方、河中、北庭、潞澤節度行營兼平興、定國等軍副元帥,鎮守絳州。郭子儀並不因為王元振擁護自己而有所姑息,反而斥責王元振殺害主帥會給叛軍提供可乘之機,遂殺王元振與其同謀者四十人。同時也解決了糧餉問題。這些措施,穩定了軍心,效果很好。
寶應元年(762)四月,唐肅宗病重彌留。張皇后與越王李係密謀,企圖誅殺專權宦官李輔國,事洩被殺,肅宗驚嚇而死。太子李豫即位,是為唐代宗。同年十月,唐代宗以雍王李適為天下兵馬元帥,朔方節度使僕固懷恩為副元帥,統領諸道唐軍和回紇兵,收復洛陽,史朝義北逃範陽。
不久,代宗即位,又解除了郭子儀的兵權,調他回長安。正當唐政府邊兵內調,把主要力量用於平定安史之亂的時候,西方的吐蕃,黨項就乘機向東發展勢力,鳳翔(今陝西鳳翔)以西,邠州(今陝西彬縣)以北的地方,已失去控制。郭子儀看到這種危機的存在,曾建議不可忽視這方面的問題,但都沒引起代宗的重視。
唐代宗廣德元年(763)正月,史朝義逃至廣陽(今河北房山東北)附近,由於眾叛親離,自縊而死。其部將李寶臣、李懷仙、田承嗣相繼投降,先後被任為成德、幽州和魏博三鎮節度使,是為河北三鎮。長達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亂至此平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8-12-2007 07:5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巧布疑兵 嚇走吐蕃

兩京收復後,朝廷對郭子儀開始猜忌,最後解除了他的兵權。唐代宗繼位後,唐軍忙於對北方用兵,打掃安史亂後的垃圾,而吐蕃卻從河西走廊一路殺過來,告急文書象雪片一樣飛入朝廷,卻為代宗的親信宦官程元振扣下,直到吐蕃攻下武功,眼看就要打到長安,唐代宗方才知曉,忙下令讓郭子儀出山。抵禦吐蕃。當時郭子儀正賦閑在家,手邊沒有一兵一卒,受命後只招了二十人就帶上這二十人前去赴敵,這時長安已破(又被打破了,真他乃乃的),面對二十餘萬敵軍,當然難以有所作為。他派人向皇帝告急,由於程元振從中作梗,也未能見到代宗。 吐蕃逼近長安,代宗倉促出奔陝州,郭子儀循秦嶺而東,沿途收容唐軍散兵,駐軍在商州(今陝西商州)。
但是吐蕃兵馬有20余萬,收復長安靠硬打肯定不行。郭子儀料定吐蕃人一向多疑,今占長安,未逢唐軍主力。所以心存疑感,唯恐是漢人搞的誘敵深入之計。於是,郭子儀決心用疑兵退敵,他令一支部隊到城外山上,燃起上萬個火把和火堆,擂鼓吶喊,同時派騎兵一隊隊四出城下巡遊,裝作有大軍壓境的樣子而且還派人潛入長安城聯絡數百少年,夜裏四處擊鼓吶喊:“郭令公回來啦!唐軍打來了!”果然,吐蕃被嚇得退出了長安,迅速向西撤去。
十二月,代宗回到長安,郭子儀等到滻水以東迎接。代宗羞愧的對郭子儀說:「用卿不早,故及於此。」自此以後,郭子儀的聲望更高了。郭子儀使萬餘散兵嚇退吐蕃20萬大軍,便唐代宗十分感動,他回到長安後,賜給郭子儀鐵券(即免死券),把他的畫像高懸于淩煙閣上。


單騎赴會 談笑退敵

公元765年,郭子儀已經年近古稀,可是唐王朝又一次面臨危機。安史之亂結束後,僕固懷恩率朔方兵駐屯汾州(今山西汾陽)。 河東節度使辛雲京懷疑僕固懷恩與回紇有勾結,遂向代宗密奏僕固懷恩欲反。僕固懷恩受到猜疑,有詔書也不敢進京。
當代宗徵求除去僕固懷恩之策時,有人建議:僕固懷恩所統之兵皆郭子儀舊部,如果派郭子儀去統領這支軍隊,僕固懷恩就一籌莫展了。
宗遂命郭子儀為關內、河東副元帥、河中節度使。僕固懷恩感到危在旦夕,遂舉兵反唐。他進攻太原失敗,帶三百人逃往靈州(今寧夏靈武)。郭子儀到了汾州,僕固懷恩手下郭子儀舊部屬,皆鼓舞涕泣,喜其來而悲其晚。僕固懷恩到了靈州,勾結回紇、吐蕃,大舉內進。郭子儀奉命出鎮奉天(今陝西乾縣),在乾陵之南大敗僕固懷恩。永泰元年(765)九月,僕固懷恩再次勾結回紇、吐蕃內進。30萬大軍分幾路兵犯中原,連陷缸泉,邪用,鳳翔,威逼長安。
郭子儀再一次臨危受命,趕赴前線應敵,這時仆固懷恩暴病身亡,而回紇與吐蕃又出現了矛盾。郭子儀認為可以利用這個機會,爭取回紇,遂派人去見回紇主將藥葛羅,轉達了郭子儀的問候。藥葛羅當年收復兩京時曾見過郭子儀, 對他相當佩服,但他不相信郭還活著,遂讓使者轉告,讓郭子儀親自來談。
郭子儀聞訊後馬上就要單騎赴回紇大營,眾將百般勸阻,他兒子郭烯更是死死拉住他的馬韁繩不放,不讓他去冒險。郭子儀說: “現在強敵當前,形勢危急,如果交戰,不但我父子難保,就是國家也很危險,不如以誠意勸服他們,如果成功,是天下人的福分,如果失敗,我個人性命又算得了什麽!”言畢,用馬鞭猛地打掉了郭烯的手,然後只帶了幾名隨從,沖出了軍營。
郭子儀到了回紇營前,令從人高聲通報,郭令公到此!回紇兵如臨大敵,彎弓搭箭,准備戰鬥。只見郭子儀不慌不忙,卸掉盔甲,放下長槍,緩步走向營門。藥葛羅及回紇眾將見真的是郭子儀來了,慌忙列隊施禮,郭子儀上前拉起藥葛羅的手,敘了敘舊情,然後曉以大義,說從前回紇曾對唐朝有功,現在卻來攻打唐朝,這樣豈不前功盡棄?仆固懷恩這種人背君棄母,為天下人所不恥,你們跟著他,棄前功而結新怨多麽不值得!我今天冒死前來,就足與你們講清道理,你們可以殺我,但我的將士是會與價們決一死戰的。
藥葛羅聽了汗顏,馬上表示是上了仆固懷恩的當,從此不願再與郭老將軍作戰。郭子儀進一步說,吐蕃如何無道,乘唐朝內亂,不顧甥舅之情,侵佔土地,掠我財物,如回紇願意助唐擊退吐蕃,唐朝願意將吐蕃掠去的牛羊財物全部轉送。於是兩家和好,共誓往擊吐蕃。吐蕃聞訊,連夜退兵,郭子儀命人率精騎與回紇聯手追擊,大敗之,斃敵五萬,俘虜十萬。從此,郭子儀單騎赴會遂成佳話,說傳至今。
郭子儀是待殊環境下的特殊將才,其過人之處就在於他能在昏君宦官的夾縫裏發揮才幹,挽救危局,表示出兵家難得的隱忍與堅韌。
建中二年(781)六月,郭子儀去世,終年八十五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8-12-2007 07:5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袁崇煥
(6)
明 袁崇煥 (1584~1630)
字元素,明廣東東莞人。字元素,號自如。「煥」,是火光,是明亮顯赫、光彩輝煌;「素」是直率的質樸,是自然的本性。他大火熊熊般的一生,我行我素的性格,揮灑自如的作風,的確是人如其名。他為人慷慨,富於膽略,喜歡和人談論軍事,遇到年老退伍的軍官士卒,總是向他們請問邊疆上的軍事情況,在年輕時候就有志於去辦理邊疆事務。
明朝制度,每三年考一次進士,會試在二月初九開始,十五結束。三月初一廷試。袁崇煥於萬曆四十七年在北京參加廷試而中進士。他中進士後,被分派到福建邵武去做知縣。
天啟二年,他到北京來報告職務。他平日是很喜歡高談闊論的,大概在北京和友人談話時,發表了一些對遼東軍事的見解,很是中肯,引起了御史侯恂的注意,便向朝廷保薦他有軍事才能,於是獲升為兵部職方主事。不做地方官了,被派到中央政府的國防部去辦事。
袁崇煥任兵部主事不久,王化貞大軍在廣寧覆沒,滿朝驚慌失措。
清兵勢如破竹,銳不可當,自萬曆四十六年到那時,四年多的時間內,覆沒了明軍數十萬大軍,攻佔撫順、開原、鐵嶺、瀋陽、遼陽,直逼山海關。明軍打一仗,敗一仗,山海關是不是守得住,誰都不敢說。山海關一失,清兵就長驅而到北京了。
於是北京宣佈戒嚴,進入緊急狀況。
就在這京師中人心惶惶的時候,袁崇煥騎了一匹馬,孤身一人出關去考察。不久他回到北京,向上司詳細報告關上形勢,宣稱:「只要給我兵馬糧餉,我一人足可守得住山海關。」。若在平時,他上司多半要斥責他擅離職守,罷他的官,但這時朝廷正在憂急徬徨之際,聽他說得頭頭是道,便升他為兵備僉事,那是督察院的官,大概相當於現代文職的上校政治主任之類,派他去助守山海關。
他到山海關後,作為遼東經略王在晉的下屬,初時在關內辦事。王在晉見他任事幹練,很是倚重,派他出關到前屯衛去收撫流離失所的難民。袁崇煥奉命之後,當夜出發,在荊棘虎豹之中夜行,四更天時到達。前屯城中將士無不佩服。袁崇煥本是書生,這一來,兵將都服了他了。
王在晉奏請正式任他為寧前兵備僉事。袁崇煥本來是沒有專責的散官,現在有了駐地,相當於寧遠、前屯衛二城的城防司令部政治委員,身當山海關外抗禦清兵的第一道防線。寧遠在最前線,前屯衛稍後。不過他雖負責防守寧遠、前屯衛,第一線的寧遠卻沒有城牆,沒有防禦工事,根本無城可守。他只得駐守在前屯衛。
不久孫承宗代王在晉作遼東主帥。天啟二年九月,孫承宗派袁崇煥與副將滿桂帶兵助守寧遠,這是袁崇煥領軍的開始。
袁崇煥到後,當即大張旗鼓、雷厲風行地進行築成,立了規格。袁崇煥與將士同甘共苦,善待百姓,當他們是家人父兄一般,所以築城時人人盡力。次年完工,城高牆厚,成為關外的重鎮。這座城牆是袁崇煥一生功業的基礎。這座城牆把滿清重兵擋在山海關外達二十一年之久,如果不是吳三桂把清兵引進關來,不知道還要阻擋多少年。
關外終於有了一個安全的地方。這些年來,遼東遼西的漢人流離失所,若是給滿洲人擄去,便成了奴隸,於是關外的漢人紛紛湧到,遠近認為樂土,人口大增。寧遠城一築成,明朝的國防前線向北推移了二百餘里。
好景不常,時局漸漸變壞。天啟皇帝熹宗越來越喜歡做木工。魏忠賢的權利越來越大,盡量發揮他地痞流氓性格中的無賴、無知、無恥、以及無法無天。
魏忠賢喜歡文官武將送他賄賂,越多越好。孫承宗帶兵十多萬,糧餉很多,應當大量剋扣下來轉奉給他「九千歲」才是。孫承宗不肯這樣辦,魏忠賢自然不喜歡,於是派了個吹年拍馬的小人高第去代孫承宗遼東經略。高第一到任,立刻就說關外之地不可守,要撤去關外各城的守禦,將部隊全部撤入山海關。袁崇煥堅守不撤,高第不敢對他怎樣,只是下令將錦州、右屯、大小凌河、松山、杏山的守兵都撤去了,放棄了糧食十餘萬石。
滿清看出了明朝的虛實,知道高第無用,袁崇煥無人支持,於天啟六年正月大舉渡遼河攻寧遠,兵十三萬,號稱二十萬。二十三日攻抵寧遠。
大敵終於攻來了。
朝廷荒唐,主帥荒謬,援軍是一定不會有的。那怎麼辦?棄城而退是服從主帥命令;守城罷,寧遠一城孤軍,怎能擋滿清的傾國之師?
在這緊急關頭,袁崇煥奮發了英雄氣概,決議抗敵。這一役中,袁崇煥成功的以紅夷大砲擊退了清軍;而努爾哈赤更在這一役中受傷過世。這便是歷史上著名的第一次寧遠大捷。高第因不援寧遠而免職,以王之臣代。袁崇煥升為右僉都御史。三月,復設遼東巡撫,由袁崇煥升任。
天啟七年五月,皇太極打敗朝鮮後再度轉而攻寧遠。這一戰,袁崇煥再度擊潰了清軍,明朝稱為「寧錦大捷」,是明軍對清軍第二次血戰勝利
袁崇煥立了大功,朝廷方面卻只升他官一級。主因是他在政治上屬於魏忠賢的敵對派系。而魏忠賢更叫一名言官彈劾袁崇煥。袁崇煥只得自稱有病,請求辭職,魏忠賢立刻批准。
崇禎元年四月,袁崇煥再度被起用。這時魏忠賢已死。袁崇煥回任之後,寧遠、錦州、薊州都因欠餉而發生兵變,當時自然不能與清兵開仗,於是與皇太極開始了和談。皇太極對和談向來極有興趣,立即做出有利的反應。
崇禎二年,皇太極再度領兵來犯。但這次,皇太極知道袁崇煥守在東路,攻打不進,於是由蒙古兵作先導,繞道西路進攻。袁崇煥得訊立即兵分兩路。西路由袁崇煥率領,在要隘馬昇橋與清兵接戰,每一仗都勝。但北路援軍卻遭到了重大挫敗。當援軍到達三屯營時,總兵朱國彥竟緊閉城門,不讓部隊進城。援軍只得在尊化城外大戰,被清軍阿濟格所部的左路軍包圍殲滅,主帥趙率教中箭陣亡。尊化陷落,巡撫王元雅自殺。
袁崇煥得到趙率教陣亡、尊化陷落的消息,於是兩日兩夜急行軍三百餘里,比清軍早到二天,駐軍於北京廣渠門外。兩日後兩軍在廣渠門外大戰,清軍不支而退。就在這時,清兵捉到了兩名明宮派在城外負責養馬的太監,皇太極心生一計,派了副將高鴻中、參將鮑承先、寧完我、巴克什、達海等人監守。到了晚上,鮑承先與寧完我二人一皇太極所設的密計大聲「耳語」,互相說道:「這次撤兵,並不是我們打了敗仗,那是皇上的妙計。你沒見到嗎?皇上單獨騎馬逼近敵人,敵人軍中有兩名軍官過來,參見皇上,皇上和袁都師已有密約,大事不久就可成功。」
這兩名太監睡在旁邊,將兩人的話都聽得清清楚楚。皇太極命守者假意疏忽,讓其中一名太監逃回北京,將聽到的話稟報了崇禎。
崇禎三年,袁崇煥以「叛逆」和「擅主和議」的罪名被處凌遲並且「夷三族」。袁崇煥被綁上刑場,劊子手依照規定,一刀刀的將他身上肌肉割下來。百姓紛紛叫罵:「漢奸!」北京城的百姓認定,去年清兵圍城是他故意引來的。除了北京城裡的百姓外,天下都知道袁崇煥是冤枉的,連朝鮮的君臣百姓都知道他的冤枉,為他的被害感到不平。
袁崇煥是被崇禎以「專戮大吏」和「擅主和議」的罪名以專制時代最野蠻的處死方式魚麟碎剮,也就是凌遲.處死當日北京老百姓爭先恐後的要吃他的肉,啃他的骨.皇太極借刀殺人的反間計成功的讓皇帝殺了他們心腹大患,也令百姓盲目的誤以為袁崇煥與後金有勾結.
擅主和議,是指他跟皇太極的議和。皇太極與明軍每打完一仗,都要主動議和,這並非如金庸在《袁崇煥評傳》中所認為的那樣是誠心誠意的議和,多半是帶有欺騙性的緩兵之計。袁崇煥對此並非不知道,但是在軍事上處於劣勢的明軍更需要有一段和平的時間用於休養兵馬,鞏固城池,因此對皇太極的每次議和他都積極響應,兩人書信往返不斷。這一切並非背著明廷幹的,而明廷對議和雖然不以為然,卻也並不怪罪。在袁崇煥給崇禎的奏疏中也指明了他的治遼戰略就是“守為正著,戰為奇著,和為旁著”,對此崇禎本來也很讚賞,當袁崇煥“擅主議和”之時,崇禎甚至還加了他的官,給了他太子少保的頭銜,這時候卻翻起了歷史老帳。明朝的士大夫鑒於南宋的教訓,無不以與滿人和談為恥,對於南宋向金是稱臣納款的求和,而袁崇煥與皇太極是不帶任何屈辱性甚至還是高一等的議和這種明顯的區別都看不出來,敢於議和便被視為秦檜式的賣國賊,而不管議和的目的何在,所謂書生誤國,莫過於此,這也就是程本直所說的“舉世所不得不避之嫌,袁公直不避之而獨行也”。(對於與袁崇煥的最後一次和談,皇太極曾在諭文裡抱怨說:“逮至朕躬,實欲罷兵戈,享太平,故屢屢差人講說。無奈天啟、崇禎二帝,渺我益甚,逼令退地,且教削去帝號,及禁用國寶。朕以為天與土地,何敢輕與!其帝號國寶,一一遵依,易汗請印,委曲至此,仍復不允。朕忍耐不過,故吁天哀訴,舉兵深入。”則這是什麼性質的和談,再明白不過。對於這次議和,清人後來以為奇 恥大辱,淹沒不載,幸好清宮內閣檔案中還保留了這道木刻諭文。)
專戮大帥,是指袁崇煥在半年前以閱兵為名,乘舟至雙島,祭出尚方劍,斬鎮守皮島的左都督毛文龍於帳前。金庸對此頗有微詞,認為毛文龍不該殺,殺的方式也不對頭。袁崇煥歷數毛文龍的十二罪狀,確有湊數之嫌,但不服節制、虛報兵額、中飽關銀、擅開馬市私通外番這幾條,在當時確實都是死罪。後人查閱清宮檔案,更發現毛文龍當時確實與清人私通(《近世中國秘史》),足見其死有余辜。至於袁崇煥採用那麼戲劇化的手段殺他,也是萬不得已。皮島孤懸海外,如果靠下詘擒拿,隻能逼反了毛文龍。朝中大臣並非沒有不想除去毛文龍的, 隻是除不了,不敢除,奈何他不得:“是左右大夫皆曰可殺,國人皆曰可殺也。其不殺也,非不殺也,不能殺也,不敢殺也,是以崇煥殺之而通國快然。”(程 本直《漩聲記》)。朝鮮深受毛文龍荼毒,其國王聽到文龍被誅的消息,大喜: “為天下除此巨害。”(《朝鮮仁祖實錄》),可為毛文龍該殺的佐証。但毛文 龍殺敵無能,拍馬有方,領來的餉銀,倒有一大半沒有運出京城,而是用於行賄。私開馬市,用戰略物資向清人換來的人參貂皮,也多拿來向朝廷大官上貢,因此朝官喜歡毛文龍的很是不少。袁崇煥把毛文龍殺了,這些朝廷顯貴斷了一大財路,無不深恨袁崇煥,最恨的是毛文龍的同鄉、大學士溫體仁。正是這位溫體仁,當崇禎閃過復用袁崇煥的念頭時,他趕緊連上五疏,請速殺袁崇煥。殺毛文龍,這時便被拿來作為袁崇煥通敵的証據,因為據說清兵最忌憚的倒不是袁崇煥,而是毛文龍,因此便要袁崇煥殺了他作為議和的條件。袁崇煥既然被當成了秦檜,毛文龍也就被捧成了岳飛,《天啟實錄》中記載毛文龍的罪惡本來不少,這時候的文獻反而都頌揚起毛文龍來了
袁崇煥死後,骸骨棄在地下,無人敢去收葬。他有一個姓佘的僕人,半夜裡去偷了骨骸,收葬在廣渠門內的廣東義園。那姓佘的義僕終身守墓不去,死後就葬在袁墓之旁。佘君的子孫世世代代都在袁崇煥墓旁看守。直到民國五年,看守袁墓的仍是佘君的子孫,他們說是為了遵守祖宗的遺訓。
在《清史稿》,就可以找到關於袁崇煥後裔的答案。
袁崇煥是廣東東莞人,他本人被崇禎虐殺,他在遼西和廣東老家的家屬,包括他的妻兒兄弟等,被流放到貴州和福建等地。袁崇煥的子孫,雖不興旺,卻也代代相傳,生息繁衍。
袁崇煥不但有純漢族後裔,而且還有八旗後裔,崇煥被殺,他的妻子和兒子被流放,即發展爲袁炳這支純漢人系;同時,〈東輓(莞)縣志〉中說,袁崇煥的妾,爲袁崇煥生下一個遺腹子,張江裁纂《袁督師遺事匯輯》卷五頁二下《袁督師後裔考》(民國三十年拜袁堂鉛印本)更進一步說,此遺腹子名袁文弼,因無法在內地生存,只得流寓關外,在滿洲人處謀生,因有軍功,編入甯古塔正白旗漢軍,改姓袁佳氏。〈清史稿〉也記載了相似的內容。
這袁佳氏成了旗人,由於滿清不公平的民族政策,造成成長環境大不相同,袁崇煥的純漢人子孫,籍籍無名;而他的八旗子孫,則是大名鼎鼎的歷史名人,袁崇煥的八旗子孫中的七世孫,就是血戰太平天國的八旗名將,江甯將軍富明阿,富明阿之子,就是在1900年抵抗沙俄吞併東北的戰鬥中不屈自盡的黑龍江將軍壽山。《清史稿·列傳第二百四十七》中,詳細記述了富明阿的事跡,明確指出,富明阿爲袁崇煥子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8-12-2007 07:5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臥龍--諸葛亮

(7)
諸葛亮,字孔明,西元一八一年生於琅琊郡陽都(即今山東省沂水縣),其先祖諸葛豐曾於東漢末年當過司隸校尉,父親名珪,東漢末年曾任太山郡丞。諸葛亮幼年時母親便亡故,父親也在他8歲時過世,其後依靠叔父諸葛玄生活,並隨即到荊州,但不久叔父也逝世。諸葛亮乃在襄陽郊外一個名為隆中的地方,構築草廬,過著晴耕雨讀的生活,其間曾結交博凌人崔州平、穎川人徐庶、石韜、江南人虛建等4人,彼此時常來往,切磋學問,那時孔明常自喻為戰國的名相管仲和樂毅,心懷大志。孔明原以處亂世,不願出廬,而有「退隱、躬耕、養心、樂道」之心意,後經其老師酆玖勸導:「抱此材器而不拯救斯民,非仁者之志,然出處必以正。」於是決定出世(註一)。
徐庶向漢朝帝室後裔劉備推薦曰:「諸葛亮,乃潛於地下之臥龍,將軍願見他嗎?」劉備說:「倒想瞧瞧,能帶他來此嗎?」徐庶說:「此人可就見,不可屈致;將軍宜紆尊降貴,前往造訪。」於是,劉備三顧茅廬,好不容易於第三次方得以見。這就是史上有名的劉玄德(備)「三顧茅廬」。
劉備見到孔明即請教「拯厄運」之道,孔明亦獻出「三分天下之計」。諸葛亮首先分析形勢及地理,認為荊州是窺伺天下,用武的關鍵之樞,而當時據守的劉表是庸碌無能之輩,這地方正是上天送給他的根據地;其次益州(今四川)四面環山,形勢險要,乃「天府之國」,而今守備之劉璋闇弱,不得民心。所以孔明曰:「如能率荊、益兩州之兵向宛、洛(南陽、洛陽)進攻;將軍身率益州部眾出漢中,百姓豈有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之理?果真如此,則大業可以復興了。」又曰:「將軍要想成霸業,則北讓曹操佔天時,南讓孫權佔地利,將軍卻可佔人和。先取荊州為家,後取西川建基業,以成鼎足之勢,然後可圖取中原。」(註二)
劉備即延聘孔明為軍師,時劉備已49歲,諸葛亮才27歲,初時,劉備以師父之禮待孔明,深為關羽和張飛所不滿,但劉備明白表示:得孔明,就如魚得水一樣。二人方得釋懷。
其後劉備於二一四年攻陷益州的成都,掌握巴蜀,真正與曹操、孫權「三國鼎立」。公元二二一年劉備在群臣擁戴下,於成都即位,號稱「蜀漢」,孔明亦被任命為宰相。可惜此時劉備堅持要東征,報其盟弟關羽為孫權所害之仇,時又聞張飛為孫權部下所暗殺,在此不利情況下發兵,又為吳軍戰略戰法所陷以致失敗,逃回白帝城,二二三年劉備病逝於此,享年63歲。劉備死前即以其子劉禪平庸無能,而託孤於孔明,劉禪遵照父親的遺言,凡事聽從孔明的指示,而孔明輔佐劉後主,亦可謂鞠躬盡瘁。
西元二三四年,孔明第五次北伐舉兵10萬,改從斜谷出,再西向布陣五丈原,魏軍以司馬懿應戰,同時亦採用不出戰的持久戰略,孔明記取之前的失敗經驗,在五丈原一面布陣一面屯田生產,準備長期作戰,因此兩軍對峙百餘日,孔明此時已積勞成疾,於訂下撤退之計後,即與世長辭,時為西元二三四年八月,諸葛亮享年 54歲。
重要戰役概述
一、赤壁之戰
赤壁之戰是漢末三國時期,也是我國歷史上又一次以弱勝強、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役。這次大戰,孫、劉聯軍以5萬兵力大破曹軍二十多萬,迫使曹操兵敗北還。這一戰役的勝利,證明了諸葛亮在隆中的戰略規劃中聯孫策略的正確。這次大戰的結果,初步決定了曹、孫、劉三家分立的形勢,正如諸葛亮分析孫權時所預料的,「鼎足之形成矣」。
二、南征夷越
劉備死後,經過近兩年的「閉關息民」,諸葛亮把內政、外交各方面安排好之後,也就到了「民安食足而後用之」的時候了。這時,諸葛亮一改對南中「撫而不討」的策略,再也不能容忍雍闓等叛亂勢力繼續猖獗下去了。再說,諸葛亮很清楚,南中叛亂不解決,後方不安定,就根本談不上進行北伐,這正如〈後出師表〉中所說的「思惟北征,宜先入南」,南征勢在必行。
?和撫政策
對西南民族地區實行「和撫」,這是諸葛亮隆中戰略的既定方針。在平定南中叛亂的整個過程中,諸葛亮採用「攻心」戰術,實際上也不過是用軍事手段來貫徹此一方針,以便在軍事結束之後,使其得到更好的貫徹和執行。但是,為了推行此一方針,無論在戰前或戰後,諸葛亮都付出了極高的代價。在戰爭期間,他對叛亂頭目中凡能夠爭取的,他都儘量爭取,即便是像高定那樣「恣睢」妄為的倡亂首惡分子,他也想「歸首以取其生」,只要高定投降,就讓他活下來。雍闓固然是自取滅亡,要是能夠投降的話,恐怕諸葛亮也不會殺他。而對孟獲的縱擒也足以說明諸葛亮用心之苦。不要說在征南之前,越雟郡將焦璜被殺,益州郡太守正昂遇害,繼任太守張裔又被流放,特別是諸葛亮忍痛殺常房子以安朱褒,更見其苦心所在。而在征南之後,諸葛亮任用的益州郡太守王士、越雟郡太守龔祿,也先後「為蠻夷所害」。雖然如此,諸葛亮還是沒有感情用事,仍從大局出發,堅決按照「和撫」的方針去做。
?以夷制夷
諸葛亮在戰事結束之後,首先就採取了「即其渠帥而用之」的政策,儘量任用當地各方面有影響的上層人物,只要他們是擁護蜀漢中央政權的,就讓他們擔任南中地區各級政府官吏,有的還準備選拔到中央任以要職。諸葛亮這麼做,固然是為了增進民族團結,以便更好地治理南中,同時也是改革東漢長期以來用漢人統治少數民族,實行殘酷壓榨的弊政。可是在當時,卻有人對諸葛亮這一政策無法認同,認為這麼做實在太危險了,建議諸葛亮還是用漢人可靠些。對此,諸葛亮從實際出發,分析了留漢人來管理南中有三不利:若留漢人,必當留兵,兵留少了不行,留多了則吃的就成問題,此其一;經過這次戰亂,夷人父兄多有死傷,若留漢人不留兵,必然釀成禍端,此其二;夷人常有自相攻殺之罪,疑心又重,即使秉公而斷,對漢人也終不相信,此其三。鑑於此三不利,諸葛亮決心採取「不留兵,不運糧」的辦法,讓南中各兄弟民族自己管理自己,使這一地區形成一個「綱紀粗定,夷、漢粗安」的局面。顯然,這是諸葛亮總結歷史經驗教訓,又根據民族地區特點所採行的一項措施。在這一點上,充分反映出作為政治家的諸葛亮,既謹慎行事,又富有魄力。
由於諸葛亮對南中實行和撫的民族政策,在平叛中採取「不以力制,而取其心服」的做法,在平叛之後,又尊重南中民族風俗,因地制宜發展生產,對維護西南各民族間的傳統友好關係和促進經濟文化交流,是有重大貢獻的,因而千百年來南中各族人民對諸葛亮寄予深切的懷念。從南中地區流傳至今的許多生動故事中,就充分證明了這一點;特別是後來諸葛亮逝世的消息傳來,西南「戎夷野祀」,各族人民對他均表示了深切的哀悼,足見諸葛亮在西南各族人民心目中的地位,無怪在南中的不少地方都修了祠廟來紀念他。不僅對諸葛亮如此,對執行諸葛亮和撫民族政策卓有成效的馬忠、張嶷等人亦是如此。這充分說明,凡是給人民辦了好事的,人民總是不會忘記的(註三)。
諸葛亮之所以較諸其他時代政治家對民族地區的治理要高明些,大概也正在於他能夠較為注意民族地區的特點,以及尊重少數民族的習俗,不照搬中原的規範,以達到「綱紀粗定,夷、漢粗安」的目的。唐代大政治家裴度就對他處理民族關係「不以力制,而取其心服」,極為稱道。唯其如此,諸葛亮的形象在西南各族人民心中歷久不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8-12-2007 07: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北伐曹魏
?第一次北伐
建興六年,這次北伐,按諸葛亮的布置,兵分兩路:一路以鎮東將軍趙雲、揚武將軍鄧芝為疑軍,進據箕谷(褒城縣北),揚言從斜谷道去攻打郿縣(今陝西郿縣北);而另一路,則由諸葛亮親率主力諸軍向西北攻打祁山(今甘肅西河縣西北),在取得隴右之後,直指關中。果然魏明帝上了當,在他得知蜀軍進攻後,急令大將軍曹真調動關右諸軍屯守郿縣,堵截趙雲、鄧芝。這樣一來,魏國的關中兵馬大部分被諸葛亮用一支偏師牽制在東邊了。嚴格訓練的蜀漢大軍「戎陣整齊,賞罰肅而號令明」,所到之處,望風披靡,一時軍威大振,使魏國朝野為之恐懼。當諸葛亮順利進入祁山時,兵鋒所至,隴西的南安、天水、安定三郡相繼「叛魏應亮」。
隴西三郡紛紛投降之後,關中大為震動。這一下,魏明帝坐不住了,急忙趕到長安,調集5萬生力軍,命右將軍張郃率領,殺奔西邊來堵擊蜀軍。諸葛亮得知消息,他相度地形,正考慮要派一員先鋒大將去守住咽喉要地街亭(今甘肅秦安縣東北)時,他左右的人差不多都不謀而合地建議,最好派久經戰陣的宿將魏延或是吳懿去擔當這一重任。可是諸葛亮偏偏選用了參軍馬謖,而以裨將軍王平為副將,隨馬謖領兵去把守街亭。豈知諸葛亮這一「違眾拔謖」的結果,不僅在當時使他感到非常遺憾,而且留給了後世一個很值得借鑑的歷史故事。由於諸葛亮錯用馬謖,失守街亭,牽動全局,曹真在東面又發起攻擊,打敗了趙雲、鄧芝。這真如下象棋的格言所說的:錯下一個子,滿盤皆是輸。諸葛亮在街亭失守後,「進無所據」,不得不放棄已經到手的隴西三郡,下令拔西縣(今甘肅天水西南)千餘家,以及驅冀縣男女數千人,收兵回到了漢中。
?第二次北伐
建興六年冬,諸葛亮得知魏國大司馬兼領揚州牧曹休中了孫權派鄱陽太守周魴行使的假投降計,在石亭(今安徽潛山縣東北)被陸遜打得大敗,魏兵東下,關中虛弱,諸葛亮認為機不可失,立即調集兵馬出散關(今陝西寶雞市西南),圍陳倉(寶雞市東),進行第二次北伐。
?第三次北伐
蜀漢建興七年(公元二二九年)春天,諸葛亮稍事休整之後,緊接著就舉行了第三次北伐。鑑於前兩次遠攻失利,諸葛亮這次採取了近取固本的辦法。他派部將陳式進兵攻取武都(郡治下辨,今甘肅成縣)、陰平(郡治陰平,今甘肅文縣)二郡,親統大軍繼後,潛軍西上,以策應陳式。當魏國雍州刺史郭淮從隴西起兵進擊陳式時,諸葛亮親率一支兵馬突然出至建威(今甘肅陳縣西),驚走了郭淮,收復了二郡。諸葛亮留兵駐守下來,又對當地氐、羌等少數民族做了一番安撫工作,然後收兵回到了漢中。從此武都、陰平二郡正式歸入蜀漢版圖,納入蜀漢的管轄之下。
?第四次北伐
蜀漢建興九年(公元二三一年)二月,諸葛亮再次出兵祁山,發動了第四次北伐。
?第五次北伐
蜀漢建興九年,諸葛亮在這年退兵之後,深感軍糧供應是個大問題,拿他自己的話來說:「糧穀軍之要最。」這個最重要的問題不解決,要想對敵人採取大規模的軍事行動是不可能的。這是關係到北伐能否繼續進行並取得成功的一件頭等大事。從第二年開始,諸葛亮有計畫地把軍隊集中在沔陽附近的黃沙鎮進行休整,開展「休士勸農」的活動,一方面讓士兵從事生產;一方面鼓勵農民進行生產。在農閒時就抓緊時間「練兵講武」,進行軍事訓練。與此同時,諸葛亮在「木牛」的基礎上製作了「流馬」,改進了運輪工具。到下一年冬天,諸葛亮命諸軍搬運糧米,集中於斜谷口,在此修造邸閣,屯集了大批軍糧。這時,諸葛亮選用了很能幹的巴西太守呂義擔任漢中太守,兼領督農,保證前線供應。經過整整兩年多的準備,於蜀漢建興十二年(二三四年)春二月,以流馬運糧,諸葛亮親統10萬大軍由斜谷出,發動了第五次北伐(註四)。
軍事思想之主要內涵
一、治軍思想
諸葛亮深知,要實現他統一天下、復興漢室的宿志素願,必須建立一支勇武善戰的軍隊。他一走出隆中,就致力於幫助劉備擴充兵員,籌集兵餉,增強軍事力量。諸葛亮一生是以身兼將相而自許的,他在治國理政的同時,未嘗一日不在思謀治軍、用兵之道。陳壽上給晉武帝的《諸葛氏集目錄》,其中就有「兵要」、「軍令」等篇章。從至今存留在《諸葛亮集》內的兵要10則、軍令15條,以及其他有關諸葛亮談兵治軍的論述,不難看出,諸葛亮治軍和他治國理政一樣,「治實而不治名」,非常講求實效,務使其所治之軍成為一支能攻善守的勁旅。再說,從蜀國地小人少不可能提供大量兵員的客觀實際出發,諸葛亮十分注重部伍的簡練、精幹。
綜觀諸葛亮治軍,有這麼兩條:一是重教化;二是重習練。所謂重教化,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加強對將士的思想教育;所謂重習練,套他自己的話來說:「軍無習練,百不當一;習而用之,一可當百。」顯然指的是平時加強對部隊的軍事訓練。但是,諸葛亮從沒有把對將士的思想教育和對部隊的軍事訓練分開,而是密切結合起來進行的。他即引了孔子的話「不教而戰,是謂棄之」,來強調教化的重要性,又具體地指出:「教之以禮義,誨之以忠信,誡之以典刑,威之以賞罰,故人知勸。」可見諸葛亮治軍,在以禮義、忠信這一類傳統道德來教育將士的同時,又特別強調要以典刑、賞罰來規範官兵。前者是務虛,曉以大義;後者是務實,勸以興功。很明顯,諸葛亮治軍從思想教化入手,和他在政治上以法治國,強調「科教嚴明」一樣,務求得治。
二、軍事思想
諸葛亮的軍事著作有「將苑」、「便宜十六策」二部。「將苑」偏重於將帥的領導統御,兼論用兵作戰之道;「便宜十六策」則以政府行政為主,論述君臣關係、政事的管理,同時涉及軍事教育,為便於了解孔明兵法,茲分別將其篇目及內容概要,分述如次:
「將苑」又名「心素」計50篇,分別為:將權-軍權的掌握;逐惡-敗壞內政之五種人;知人-人物鑑定法;將材-將帥的類別;將弊-將帥的弊病;將志-將帥的職志;將善-將帥的本務;將剛-將帥的性格,剛柔並濟;將驕-將帥禁忌事項;將彊─將帥的「五強」、「八惡」;出師-將帥的統率權;擇材-部隊編成的要領;知用-天候、時勢、人和;不陳-不戰為尚;將誡-將師的典範;戒備-有備無患;習練-教育訓練的重要;軍蠹-軍隊必敗之機;腹心-腹心耳目及爪牙;謹候-將帥須知十五則;機形-三種機勢;重刑-命令和手段;善將-賢將和庸將;審因-因勢利導;兵勢-三種有利的形勢,勝敗-勝敗的分野;假權-將帥的權限;哀死-愛兵如子;三賓-幕僚的組成;後應-用兵的優劣;佰利-肆應狀況的戰法;應機-出敵不意;揣能-戰力比較的重點;輕戰-勇敢善戰的理由;地勢-地勢的運用;情勢-劣將及其制法;擊勢-可戰與不可戰;整師-軍隊的節制;厲士-振奮部卒士氣;自勉-成功與失敗的分野;戰道-肆應地勢的戰法;和人-人和的重要性;察情-徵候判斷;將情-將帥生活須知;威令-法令要貫徹;東夷-東夷對策;南蠻-南蠻對策;西戎-西戎對策;北狄-北狄對策。
「便宜十六策」之內涵為:治國第一,論立國之本;君臣第二,論上下一體;視聽第三,論博採眾議;納言第四,論鼓勵諫諍;察疑第五,論明察疑惑;治人第六,論人的管理;舉措第七,論舉賢能力;考黜第八,論行政考核;治軍第九,論軍事要義;賞罰第十,論信賞必罰;喜怒第十一,論情緒運用;治亂第十二,論整飭亂局;教令第十三,論教育訓練;斬哀第十四,論犯令者斬;思慮第十五,論深謀遠慮;陰察第十六,論明察亂謀。
此外,諸葛亮為了北伐魏國曾兩次向劉禪上表,即有名的〈前出師表〉、〈後出師表〉。其中論述形勢、探究戰略,表明赤膽忠心,乃孔明軍事思想之具體表現。至於在布陣戰法方面則有著名的「八陣圖」。其威力在於:合不自合而包含無盡,變不徒變而應敵無方,堅如磐石,觸之者碎,熾若烈火,犯之者焦,此司馬懿所以甘受巾幗之辱,而終不敢輕出以取敗也。司馬懿之所以不願出兵與孔明戰,乃自知無法與孔明的陣勢為敵,而採取拖延戰術,以弱擊強方法,然亦可知孔明之「八陣圖」具有無比之威力(註五)。
由孔明輔佐劉備建立蜀漢之事蹟及其有關兵學的著作,可知他是軍事思想的知行合一者,尤其經小說家以故事手法將他的事蹟傳奇化,益增其軍事思想的影響力。
三、用兵思想
諸葛亮生於漢朝末年,時內政腐敗,漢室衰微,成為群雄割據的局面。雖然曹操掌握朝廷大權,以實力篡奪帝位,創建魏朝。但同時尚有兩股力量相對抗,一是以漢朝正統自稱的蜀漢劉備;二是長江南方的新興勢力吳國孫權。諸葛亮因劉備「三顧茅廬」之恩,才棄「躬耕」而出來輔助劉備,但備後值傾覆,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可以說諸葛亮是在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情形下為劉備用謀設計,雖然終於建立了蜀漢,但仍然無法避免失敗的命運。在這種以生存為主的環境下,孔明的國防觀念自有其獨特之處。
在基本上諸葛亮的軍事思想是繼承中國春秋戰國以來的兵法家「不得已而戰」的觀念而來,備也主張:「兵者凶器,將者危任。是以器剛則欠,任重則危。」(將苑,將志篇);戰爭是凶險萬端的事,將軍則是任命以應付危難的,故若以戰為利器而動輒用之,必然招致禍患,而將軍若以責任重大而自以為不得了,則將危及國家的大事。因任將要慎重,舉兵出戰更要詳研可能發生的情況後再從事,故曰:「兵者凶器,不得已而用之。」(便宜十六策,治軍第九)。
對於戰爭的遂行,孔明分五個層次來論述,曰:「古之善理者不師,善師者不陳,善陳者不戰,善戰者不敗,善敗者不亡。」(將苑,不陳篇);意即善於治理國家的,天下自然順服,就不用出師了。懂得用兵出師之道的人,他可以以其軍勇收威服之效,就不必布陣迎敵。把軍隊兵力調配得無懈可擊,他同樣可以不戰而屈人之兵。能領兵作戰的人,他懂得訝守之道,則戰無不勝。一旦兵力強弱相距懸殊,如能掌握狀況採取適當作為,亦可收不被滅亡之效。「善理不師」,以古代聖人之治為例,諸葛亮認為「昔者聖人之治理也,安其居,樂其業,至老不相攻伐。」(將苑,不陳篇);不相攻伐就是最理想的政治,而必須使世人能安居樂業為前提,這樣就可以達到「善理者不師」的目標。
「善師者不陳」,是訂有嚴刑來規範人民的行為,並明示如何處罰違犯者,可是如「舜修典型,咎繇(即臬陶)作士師,人不千令,刑無可施。」(將苑,不陳篇);士師即掌理刑法的人,無人犯法,法令無所施展,然其消極作用乃在,故亦不因此而廢刑。對「善師者不陳」,孔明在(將苑,後應篇),另以「用兵之智」來論述曰:「若乃圖難於易,為大於微,先動後幅,刑於無刑,此用兵之智也。」這種說法比「善師」的說明更為清楚。
「善陳者不戰」,就像「禹伐有苗,舜舞干羽,而苗民格」(將苑,不陳篇);乃是以文化加以感化,也是一種心戰的運用,孔明又曰:「師徒已列,戎馬交馳,彊弩纔臨,短兵又接,乘威布信,敵人告急,此用兵之能也。」(將苑,後應篇);兩軍已交相對峙在尚未動之以武力之前,以心戰手法,使敵人不戰而服,當然是最恰當的戰爭方法。
「善戰者不敗」,是戰爭的基本目標,如「齊桓南服疆楚,北服山戎」。但就戰爭的理想來說,交戰就必有傷亡損失,因此孔明又曰:「身銜矢石,爭勝一時,成敗未分,我傷彼死,此用兵之下也。」(將苑,後應篇)。
「善敗者不亡」,雖然戰敗,但仍保有東山再起的實力,這是戰爭最低的要求。如「楚照遭禍奔秦求救,卒能返國。」(將苑,不陳篇),而對於發起戰爭的時機,諸葛亮認為「不備不虞,不可以師。」(將苑,戒備篇)、「先計而後動,知勝而始戰。」(將苑,將誡篇);也就是要打有計畫有把握的戰爭,而且最好是不用武力就達戰爭的目的為理想。然而,處於亂世,有時雖知力量薄弱,不能與對手一戰,但為求生存,為求最少的損失也不得不戰,這就要把握「善敗者不亡」的原則。
諸葛亮以戰爭作為生存的手段,這是春秋戰國以來諸兵家所未提及,這也是諸葛亮對「為何而戰」所作的解釋。另外,諸葛亮又提出「伐惡」之主張,他認為「因人之勢以伐惡,則黃帝不能與爭威矣。」(將苑,審因篇);所謂惡,包括暴、逆者,如為了除暴伐惡出兵則理直氣壯可產生強大威力,其獲勝的機會亦相對的提高(註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8-12-2007 07: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對我國軍政的啟發
?武備的重要性
諸葛亮既以戰爭為生存的手段,其著重武備工作乃自然的事,但他也不是軍國主義者,因此要求文事與武備要同時並進。武備乃自然而必要的,因為「人無爪牙,故設兵革之器,以自輔衛。」(便宜十六策,治軍第九),國家要以軍備為輔,才能國泰民安,也就是軍備強大,其輔助國家力量亦大,國家就能安定和平;反之軍備弱小,其輔佐國家效力亦差,國家可能受到外來的侵略,而使之危機四伏。意即最重要的事務,就是有國防用以戒備各種意外。否則若國防有一點點的疏忽,將招致國家重大的危害,那時軍隊覆滅,將領傷亡,其頹危之勢將難以挽回,因此必須對國防懷有戒懼之心。所以,國家要有一定的軍備才有自保的能力,也才不至於像科威特一樣,在一夕之間,國家不復存在。
武備的另一涵義就是對軍隊的人員與武器裝備作最妥善的組織及配備,當然亦含有軍事訓練的成分,故曰:「無備,雖眾不可恃也」;「有備無患」;「三軍之行不可無備。」即是說,就算有強大的武力,若沒有高素質的人才駕馭,及有系統的安排與運用,也是沒有用的。因此,有了武力,就要時時做好保養及人員技能訓練,才能有效的發揮作用。
居安思危的重要性
居安思危,是警惕國家的統治者及其人民要在安定逸樂中,想到各種危難的情況,並預為研訂因應的對策,否則一旦受到猝然的攻擊或變亂,將使政府、人民窮於應付,或在慌亂中做出錯誤的決定,產生不妥當的行動,致使變亂擴大,人民的生命與財產受到重大的損害。因此孔明語重心長的說:若是習慣安逸生活,而不知為未來的危難做預備,等到敵人來侵略還不知道有所警惕。那就如同燕子把巢築在帳篷上、魚游在準備燒火的鼎鑊裏,其滅亡的時刻就近在眼前了。
居安思危的另一層意義是要能深謀遠慮,諸葛亮在「便宜十六策」思慮篇,即表示:「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有近憂就是有危難。至於所應遠慮者,在「欲思其利,必慮其害,欲思其成,必慮其敗。」也就是不能有一廂情願的想法,凡事要考慮到正反兩面,以作正確的判斷。因此,遠慮不只是思考到未來可能發生的問題,而且要能深謀,也就是對問題有深入的了解,並確定因應對策。諸葛亮對此曾說:「失度則亂謀,亂謀則國危,國危則不安。是以思者遠慮,遠慮者安,無慮者危」(便宜十六策,陰察第十六)。
把居安思危落實到軍隊實務,就是有備無患。因為軍隊是為使國家安定生存而建立的,只有平時有武備,才能應付緊急之作戰要求,使敵方不敢輕舉妄動,如敵發起戰端,亦能從容以對。孔明曰:「兵求生則備,不得已則鬥,靜以理安,動以理威,無恃敵之不至,恃吾之不可擊」(便宜十六策,治軍第九)。
諸葛亮主張之「居安思危,有備無患」的思想,乃從心理建設著眼,再就人員之編組、武器之整備及軍事訓練著手,有理論、有實際,實為現代國防建設工作應遵循的法則之一。
?領導統御
諸葛亮要求戰爭須順天、應時、依人三者具備才能有勝算,而依人就是人和,即對上、下、左、右能和諧,一心一意。因此諸葛亮強調:「夫用兵之道,在於人和。人和,則不勸而自戰矣。若將吏相猜,士卒不服,忠謀不用,群下詼議,讒慝互生,雖有湯、武之智,而不能取勝於匹夫,況眾人乎」(將苑,和人篇)。
人和的現象是軍內不相猜疑,沒有不服,沒有異議、流言,要做到這個地步,必須:「賢才居上,不肖居下。三軍悅樂,士卒畏服。相議以勇鬥,相望以威武,相勸以刑賞,此必務之微。」(將苑,勝敗篇)。
要使部屬人和,能打勝仗,將帥平時即須做好統御領導工作,統御領導和軍事教育為領導者平時兩大任務,所謂養兵千日,用在一時,「養」就是包括這兩項工作。至於如何做好統御領導,諸葛亮先後提出「勵士」、「賞罰」、「以身作則」等具體作法。勵士就是鼓舞士兵的士氣,其方法為:尊之以爵位贈封,給予高薪,使有才能的人來工作,以禮相待,以信相勉勵,使士卒甘願效死。不斷施恩,執法一致,使士卒樂於服從。危難時走在眾人之前,享樂在眾人之後,使士卒勇敢善戰,有善行必登錄,有功必給,使士卒共勉上進(將苑,厲士篇)。勵士是以鼓勵提高士氣為目的,賞罰中的賞亦有勵士之作用,但罰卻不具備此項功能,而且賞若不公平,即不能發生獎勵鼓舞的作用。所以,賞罰要達到預期的效果,就在公平兩字。至於以身作則方面,即表現在同甘苦,共患難。沒有高高在上的特權觀念。孔明曰:「夫為將之道,軍井未汲,將不言渴。軍食未熟,將不言饑。……夏不操扇,雨不張蓋,與眾同也」(將苑,將情篇)。另一方面就是要身先士卒,親身撫士卒。曰:「古之善將者,養人如養己子。有難,則公身先之;有功,則以身後之。傷者,泣而葬之;飢者,捨食而食之;寒者,解衣而衣之……將能如此,所向心捷矣」。視卒如己出,給予關懷,解決所有的困難,其部隊必能團結一心,如此則士卒以死為榮,以生為辱。這也就是孫子所稱之:「視卒如愛子,故可與之俱死。」成功的統御領導可以使士卒在作戰最危難時,仍能聽命令,勇敢作戰,即使久戰疲累,也能堅持到底,與將帥共生死;反之,則士卒各存私心,經不起打擊、分化、挑撥,一遇險阻就分崩離析,毫無戰力可言(註七)。
結 語
諸葛亮終其一生,均為蜀漢之存亡而努力,最後卻應了他在〈出師表〉中所說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所以他雖非一位成就統一大業的軍事家,但以他的運籌帷幄,能讓小小的蜀漢與吳、魏鼎立,真可謂不容易。因此,他的傳奇一生一直是軍事家效法的對象,而他的忠貞志節亦值得現代人師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8-12-2007 07: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把項少龍按著揍的名將--李牧
名臣勇將(8)
李牧,戰國時期趙國人。他的生平活動大致可劃分為兩個階段,前一段是在趙國北部邊境,抗擊匈奴;後一段是在朝中參與政治軍事活動。終其一生,主要是做為武將活躍於歷史舞臺的。
約在趙惠文王(前298年——前266年)中期,李牧已成為一位富有韜略的邊將。他常居代地雁門郡(今山西寧武以北一帶),根據實戰需要,他設置官吏僚屬,當地市租全部交入幕府,做為軍費。他厚待戰士,每天宰殺數頭牛犒勞士卒;他注意提高戰鬥能力,每天教練士卒騎射;他有嚴格的防守措施,挑選派出人員偵探敵情、隨時發出報警信號。他和軍民約定:一旦匈奴人侵,未得出擊號令,一律速將人馬物質全部退入堡壘固守,不得輕易出擊。這樣堅持數年,軍隊無任何傷亡損失,形成了一支裝備精良而素質極高的邊防軍。
但匈奴卻以為李牧膽怯,軍卒中亦有人覺得自己的將領膽怯,為此常有議論。趙王聞聽傳言,便責備李收。李牧不予理睬,激怒趙王,召他回朝,另派別將取代他。
新將領守邊一年多,匈奴一入侵,便帶兵出戰。出戰多數失利,損失傷亡很重,邊民不能進行正常的耕種和畜牧。趙王只好再請李牧出守,李牧謝絕,堅稱有病,閉門不出。趙王再三勉強,李牧才說:“王必用臣,必如前,乃敢奉命。”趙王應允,於是李牧再度到了邊地。
李牧一如既往,匈奴仍是數年一無所得。但匈奴終究還是認為李牧膽怯,邊地軍卒得到豐厚的供養而未能效力,也都想請求一戰。於是李牧精選戰車1300乘,精騎1.3萬匹,勇士五萬人,射手10萬人,加緊演習戰術。同時放縱邊民畜牧,使民眾佈滿原野,誘使匈奴人侵。
匈奴小股人馬侵入時,趙軍假裝敗走,並拋下數千民眾給敵人。匈奴單於貪得民眾財物,便率大軍入侵,李牧常設奇陣,用兩側包抄,痛擊敵人,大破匈奴10餘萬騎。接連又滅掉襤,攻破東胡,降服林胡,單於落荒而逃,以後10多年不敢接近趙國邊城。
由於李牧確保了趙國邊境的安全,使趙國君臣能無後顧之憂地對付強秦的兼併戰爭,實際上,藺相如、廉頗、趙奢等人在政治軍事鬥爭上的每一個勝利,都有李牧的協作支持在內。
李牧到朝中任職,約在孝成王二十年(前 246年)以後。這一年,他曾因國事需要調回朝中,以相國身份出使秦國,定立盟約,使秦國歸還了趙國之質子。兩年後,悼襄王繼位。當時,趙奢、藺相如已死,廉頗與樂乘均出走他國,李牧成為朝中重臣。悼襄王二年(前 243年)他帶兵攻取了燕的武遂(今河北徐水縣西)、方城(今河北固安縣南)。此時,泰國迅速地兼併了魏國的大片土地,迫使魏國屈服之後,把主要兵力對向趙國。趙王遷二年(前 234年),秦大將桓(齒奇)攻取趙的平陽(今河北臨漳縣西)、武城(今山東武城縣西),殺趙將扈輒,斬首10萬。三年(前 233年),又帶重兵攻打趙國。趙派李牧為大將軍,大破秦軍於宜安(今河北高城縣西南),桓(齒奇)兵敗潛逃。秦王暴怒,以金千斤,邑萬家購求桓(齒奇)(又稱樊於期)之首。可見此次大勝對秦打擊沉重,而趙得到喘息之機。因功大,李牧被封為武安君。
趙王遷四年(前 233年),秦再度出兵攻趙之番吾(今河北平山縣),李牧出擊,秦軍敗逃,但趙的軍力損失也很大。當時韓、魏已聽命於秦,尾隨秦軍攻趙,李牧為此又向南進軍,抵禦韓、魏的進攻。
趙正遷七年(前 229年),秦國大將王翦大舉攻趙國,率上黨兵卒直下井陘(今河北井陘縣),楊瑞和率河間兵卒進圍趙都邯鄲。趙國派李牧、司馬尚傾全軍抵禦,一直相持到第二年。趙國由於連年戰爭,再加北部代地地震,大面積饑荒,國力已相當衰弱,而更大的憂患還在朝中,昏聵的趙王遷,對那個誣陷過廉頗的秦國間諜郭開寵信不疑。秦國在戰場上不能速勝,便又行反間故計,重金賄賂郭開,使其誣告李牧、司馬尚謀反。趙王遷不作分析,馬上派趙蓖及齊將顏聚取代李牧。李牧為社稷軍民計,拒交兵權,繼續奮勇抵抗。趙王、郭開便暗中窺探,乘其不備之時,加以捕獲殘殺,並罷黜廢免了司馬尚。三個月後,王翦大破趙軍,殺死趙蓖,俘虜了趙王遷及顏聚,攻取邯鄲,滅掉了趙國。
李牧是戰國末年東方六國最優秀的將領。他的無辜被害,使後人無不扼腕嘆恨。胡三省注《通鑒》時曾將李牧的被害與趙國的滅亡聯繫在一起:“趙之所恃者李牧,而卒殺之,以速其亡。”司馬遷在《史記·趙世家讚》中說趙王遷“其母倡也”,“素無行,信讒,故誅其良將李牧,用郭開”。批判趙王遷而遷怒其母,未必妥當,但他的義憤填膺,與讀者的心是相通的。這種義憤。起著強烈而深刻的教育作用,也是對愛國志士的慰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8-12-2007 07: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負荊請罪的老將--廉頗


(9)

<廉頗>
戰國後期,齊、楚、燕、韓、趙、魏、秦七個大諸侯國,都想要稱雄天下,相互兼併的鬥爭十分激烈,戰爭的烽火燃遍了整個中國大地。頻繁的戰爭產生了眾多的軍事家,趙國的廉頗就是活躍在當時軍事舞台上的著名將領。
當時趙國的疆域包括現在的河北、河南、陜西、北東各一部分,國都邯鄲是歷代的軍事要地。趙國的西鄰秦國在商鞅變法後,日趨強大,不斷向東擴張勢力。使趙國面臨著被秦國逐漸蠶食的威脅。趙國以廉頗為干城,使秦國難以東進。他驍勇善戰,名振天下,前後四十多年,為趙國的生存,建立了不朽的功業。
公元前三0六年,秦昭王即位。他在安定了國內的局勢以後,便不斷派兵進攻趙國。廉頗率領趙軍奮力抵抗,打退了秦軍的數次進攻,迫使秦王只好和趙國講和。
公元二八五前年,秦昭王和趙惠文王約定在中陽(今山西中陽縣西)會談,秦國暫時停止了對趙國的進攻。
公元前二八三年,廉頗率領趙國軍隊打敗了齊國,奪取了陽晉(今山東鄆城縣西)。當年,他因戰功被趙惠文王拜為上卿,主持趙國的軍事。從此,廉頗的聲名也就傳遍了各個諸侯國,使趙國保持了此較強大的地位。
公元前二六五年,秦、趙雙方的軍隊在長平(今山西高平縣西下)相峙。這時,趙惠文王已死,他的兒子趙孝成王繼位。趙國的國勢已大不如前,廉頗統帥趙軍,他針對秦強趙弱的形勢,採取守勢,築壘堅守,不與秦軍直接交鋒。秦軍多次挑戰,廉頗堅守不出,想以長期堅壁固守消耗、疲憊對方,迫使秦軍不戰自退。奏軍屢屢求戰不得,就千方百計地想要去掉廉頗。他們散布謠言說:「秦軍不怕廉頗,只怕趙括。假如趙括擔任大將,秦國就非敗不可了。」趙王不知是計,輕信了謠言,埋怨廉頗堅守不戰,有失國威,改派趙括為將代替廉頗。趙括雖然自幼熟讀兵書,但缺乏實戰經驗,只會紙上談兵。他指揮軍隊和秦軍交戰,被打得落花流水。趙括本人被殺,四十餘萬趙國官兵被秦將白起坑殺四十萬大軍。這時,趙王後悔不迭,才重新起用廉頗統兵。
公元前二五一年,燕王聽從丞相栗腹的意見,以為長平一戰,趙國國內只剩下一些老弱病殘,大概有機可乘,就派兵進攻趙國。趙軍在廉頗的指揮下英勇奮戰,大破燕軍,殺死了燕車主將栗腹,並乘勝進軍,包圍了燕國,燕國只好割地求和。廉頗因功封為信平君,代理相國。
廉頗不但勇猛善戰,而且顧大局,識整體,勇於改錯,有著高尚的品德。這更使他在戰國後期的軍事將領中出類拔萃,受到各國的尊重。
公元前二七九年,趙國的外交家蘭相如因為先後挫敗了秦王的詭計,維護了國家尊嚴,被拜為上卿,位居於廉頗之上。起初廉頗自恃戰功不服氣,揚言要當眾羞辱藺相如。但相如總是主動避讓。後來廉頗知道藺相如是以國家利益為重,不讓秦國有機可乘,才處處忍辱讓步,於是感到十分慚愧,就解開上衣,背負荊條,去藺相如家請罪。他見到蘭相如即跪倒在地,誠懇地承認自已的錯誤,請求寬恕。他們從此成了同生死、共患難的好朋友,和共同扶助趙國、增強國力的政治家、軍事家。這就是著名的「將相和」故事和「負荊請罪」典故的由來。秦國得知廉頗、藺相如將相和睦,很長一個時期內,對趙國就不敢再輕易侵犯。
廉頗到了晚年,因趙王聽信奸言,被剝奪了兵權,只得客居異國,但仍然思念趙國,最後鬱鬱而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8-12-2007 08:0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冷血將軍--白起
(10)
白起(?—前258),也叫公孫起,戰國時期秦國郿縣(今陝西郿縣東北)人,中國歷史上偉大的軍事家、統帥。與王翦、廉頗、李牧並稱戰國四大名將。
秦昭王時,任用白起為將。白起素以深通韜略著稱,秦昭王十三年(前294年),白起做左庶長,領兵攻打韓的新城(在今河南伊川縣西)。次年,由左庶長遷左更,出兵攻韓、魏,用避實擊虛,各個擊破的戰法全殲韓魏聯軍于伊闕(今河南洛陽龍門),斬獲首級二十四萬,俘大將公孫喜、攻陷五座城池(參見伊闕之戰)。因功晉升為國尉。又渡黃河攻取韓安邑以東到乾河的土地。
 
秦昭王十五年,再升大良造,領兵攻陷魏國,佔據大小城池六十一個。十六年,白起與客卿司馬錯聯合攻下垣城。
秦昭王二十一年,白起攻趙,占取光狼城(今山西高平縣西)。
秦昭王二十八年,攻楚、拔鄢、鄧等五座城池。次年攻陷楚國的都城郢(今湖北江陵西北),焚毀夷陵(今湖北宜昌),向東進兵至竟陵,楚王逃離都城,避難於陳(參見鄢郢之戰)。秦國以郢都為南郡。白起受封為武安君,又攻取楚國,平定巫、黔中(今四川、貴州地區)二郡(參見黔中之戰)。
秦昭王三十四年,白起率軍攻趙魏聯軍以救韓,大破聯軍於華陽(今河南新鄭北),魏將芒卯敗逃,擄獲三員晉將,斬首十三萬(參見華陽之戰)。又與趙將賈偃交戰,溺斃趙卒二萬人。
秦昭王四十三年,白起攻韓之陘城,攻陷五城,斬首五萬(參見陘城之戰)。
 
秦昭王四十四年,白起又攻打韓南陽太行道,斷絕韓國的太行道。四十五年,攻韓的野王(今河南沁陽)。野王降秦,上黨通往都城的道路已被絕斷(韓都新鄭,上黨必須由野王渡河始能通新鄭)。
 
郡守馮亭同百姓謀議道:「上黨通往外界的道路已被絕斷,我們已不可再為韓國百姓了。秦兵日漸逼近,韓國不能救應,不如將上黨歸附趙國,趙國如若接受,秦怒必攻趙。趙國受敵一定親近韓國。韓、趙聯合,就可以抵禦秦國了。」於是派人報告趙國。趙孝成王與平陽君、平原君為此計議。平陽君說:「還是不要接受吧,接受後帶來的禍患一定大於得到的好處。」平原君則認為:白白得來的土地,怎有不要之理,接受了會對我們有利。趙國果然接受了上黨,封馮亭為華陽君。
 
昭王四十七年(西元前260年),秦派左庶長王齕攻韓,奪取上黨。上党的百姓紛紛逃往趙國,趙駐兵於長平(今山西高平縣),以便鎮撫上黨之民。四月,王齙攻趙(參見長平之戰)。趙派廉頗為將抵抗。趙軍士卒犯秦斥兵,秦斥兵斬趙裨將茄。六月,敗趙軍,取二鄣四尉。七月,趙軍築壘壁而守。秦軍又攻趙軍壘壁,取二尉,敗其陣,奪西壘壁。
 
雙方僵持多日,趙軍損失巨大。廉頗根據敵強己弱、初戰失利的形勢,決定採取堅守營壘以待秦兵進攻的戰略。秦軍多次挑戰,趙國卻不出兵。趙王為此屢次責備廉頗。秦相應侯范睢派人攜千金向趙國權臣行賄,用離間計,散佈流言說:「秦國所痛恨、畏懼的,是馬服君趙奢之子—趙括;廉頗容易對付,他快要投降了。」趙王既怨怒廉頗連吃敗仗,士卒傷亡慘重,又賺廉頗堅壁固守不肯出戰,因而聽信流言,便派趙括替代廉頗為將,命他率兵擊秦。
 
趙括上任之後,一反廉頗的部署,不僅臨戰更改部隊的制度,而且大批撤換將領,使趙軍戰力下降。秦見趙中了計,暗中命白起為將軍,王齙為副將。趙括雖自大驕狂,但他畏懼白起為將。所秦王下令「有敢泄武安君將者斬。」
秦王陰使白起為上將軍攻趙,趙括出擊。秦軍佯敗而走,趙軍出追。秦軍堅守壁壘,趙軍不得入。白起命出奇兵二支:一支絕趙軍糧道;一支絕趙壁間,分趙軍為二。趙軍敗,急築壁堅守。秦王聞之,盡發十五歲以上民兵至長平,重圍趙軍。歷四十六日,趙軍糧盡,陰相殺食。趙括欲突圍出,分為四隊,四五復之,終不得出。趙括出銳卒,自搏戰,秦軍射殺趙括。趙軍敗卒四十萬降於白起。白起盡坑殺之。遣其小者二百餘人歸趙。趙人全國大驚。
秦相范雎懼白起功高難為之下,說秦王罷兵許趙和,由是白起與范雎有隙。白起遂稱病。秦使王陵攻趙邯鄲,少利。秦王欲使白起代王陵,白起以邯鄲實未易攻辭。秦軍多亡失,秦王使范雎彊勸之,白起終稱病篤不起。秦王怒,遷白起離咸陽,賜之劍令自刎。白起嘆曰:「我何罪于天而至此!」良久曰:「我坑趙降卒,固當死。」遂自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8-12-2007 08:0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狐狸將軍--王翦

(11)
<王翦>
(?-220BC),頻陽(今陝西富平東北)東鄉人,秦國名將。據說,周靈王太子宗敬,人稱王家,因以為氏,王翦是宗敬的十四世孫
王翦自幼好兵,後來成為秦王的侍從。秦王政向他學習兵法,尊稱為王將軍。
少年時期就喜愛兵法,事奉秦始皇征戰,曾幫助平定成蟜之亂。始皇十一年(前236年),王翦領兵攻破趙國閼與(今山西和順),拔九城,奪取趙漳水流域。十八年又攻打趙國,歷時一年,攻陷趙都(參見秦滅趙之戰),虜趙王遷,趙王降,趙成了秦的一個郡。次年,燕王派荊軻刺殺秦王。秦王於是派王翦將兵攻打燕國,擊破燕軍主力于易水西,燕王逃到了遼東,王翦平定了燕薊,得勝而歸(參見秦滅燕之戰)。秦使翦子王賁擊楚,還擊魏,魏王降(參見秦滅魏之戰),遂定魏地。
十一年(236BC),親政不久的秦王政,就以王翦為將軍,與桓齮、楊端和分路出兵,以救燕為名,進攻趙國,奪取其漳水流域的閼與(今山西和順)等九城。三路大軍又併並由王翦指揮,王翦對軍隊進行整編,士卒及斗食以下的軍官十抽其二,以精兵對頑強堅守的軍事重鎮鄴(今河北臨漳)發動進攻,僅十八天時間,就攻得該城,為秦滅趙鋪平了道路。
期後,秦軍與趙將李牧反覆爭奪,李牧雖多次取勝,但其兵力損失嚴重,國土也喪失頗多。十七年(230BC),趙國大早,飢荒。秦國乘機於次年派大兵伐趙,王翦率上郡兵直下井陘(今河北井陘)。趙將李牧、司馬尚迎戰,秦以反間計使趙殺李牧,廢司馬尚,以趙蔥、顏聚代之。
經過一年多的征戰,王翦大破趙軍,殺趙蔥,敗顏聚,克邯鄲,俘趙王遷。秦設邯鄲郡。趙王遷的異母弟公子嘉率其宗族數百人逃到代(今河北蔚縣東北),自立為代王。二十年(227BC),燕太子丹使荊軻刺秦王,事敗,秦王派王翦、辛勝率兵攻燕,在易水之西大敗燕軍。次年,取薊城,燕王喜逃至遼東。秦將李信率兵緊追不捨,太子丹逃至衍水,燕王不得不殺太子丹獻秦。王翦之子王賁此時也成為將軍,
帶兵於二十二年(225BC)滅魏。國攻滅三晉,奪燕都,並一再打敗楚軍,秦王政決定乘勝一舉攻滅楚國。他問李信:「我想攻取楚國,你看需要多少軍隊?」
李信回答:「有二十萬就足夠了。」
秦王政又問王翦,王翦說:「非六十萬不可。」
秦王政說:「王將軍真是老了,怎麼這樣膽怯!」於是以李信為主將、蒙恬為裨將,率領二十萬軍隊伐楚。王翦見自己的意見不為秦王所用,就以生病為由,告老還鄉。秦軍兵分兩路,李信軍攻平輿(今河南平輿北),破鄢郢(今安徽壽春),蒙恬軍攻寢(今安徽臨泉),連敗楚軍,兩軍會師城父(今安徽亳縣東南)。楚軍在老將項燕指揮下,尾追李信軍三天三夜不停頓,終於攻破其兩壁,殺七都尉,秦軍敗走。消息傳到咸陽,秦王政大怒,親自趕到頻陽,向王翦道歉說:「寡人不聽將軍之計,果然兵敗。現在楚軍日益西進,將軍雖然有病,能忍心丟下寡人不管嗎?」王翦說:「臣年老糊塗,大王還是另擇良將吧!」秦王政說:「算了,將軍不必再說。」王翦說:「大王一定要用臣,非要六十萬兵不可。」秦王政應允。
  二十三年(224BC),王翦率六十萬大軍出咸陽,秦王政親自到灞橋餞行。酒酣之際,王翦請求朝廷賜給他很多的良田美宅園池
秦王政不解地問:「將軍出征,還擔心貧窮乾什麼?」王翦說:「在大王手下為將,有多大戰功他不予封侯,所以,在大王正信用臣時,請賜這些作為兒孫的產業。」秦王政大笑。王翦出關之前還五次派使者向秦王要求賜給良田。
手下的將領們都困惑不解,王翦這才吐露心跡,說:「大王驕矜,而不相信人。如今將全國的甲兵都交給我指揮,我如果不多多地要求田宅讓他認為我胸無大志,豈不是讓他懷疑我嗎?」
王翦替代李信前來攻楚,楚軍聽說王翦集六十萬大軍前來,也盡發國中兵力以抗秦。王翦大軍一至,立即堅壁而守,不肯出戰。楚軍屢次挑戰,秦軍始終不出。王翦每日要求士兵休息洗沐,安排美好飯食安撫他們,同時與士卒同飯同食,意在養精蓄銳,消耗敵軍,以待最後殊死一戰。不久,王翦打聽士兵以什麼來娛樂,有人回答說:「投擲石頭,跳遠比賽。」於是王翦發令出兵。
王翦領兵至大梁以後,轉而南下,拔楚舊都陳,西越潁水,進抵平輿。楚人出動全部軍隊由項燕率領前來迎戰。王翦命令部隊構築堅固的壘壁防守,不與楚軍交戰。楚軍多次挑戰無效,只得向東撤退。王翦立即以壯士為先鋒,出動追擊,大破楚師於蘄(今安徽宿縣東南)南。項燕立昌文君為楚王,反秦於淮南。王翦、蒙武率兵繼續攻楚,於二十四年(223BC)破楚軍,攻入壽春,擄楚王負芻,昌文君死,項燕自殺,楚亡。秦在楚地設楚、九江、長沙三郡。王翦軍乘勝南征百越之君,平定江南,設會稽郡。二十五年(222BC),王賁率大軍攻取遼東,擄燕王喜,燕亡。王賁回軍攻代,擄代王嘉,趙亡。二十六年(221BC)王賁、蒙恬率兵自燕南攻齊,突襲臨淄,齊人不敢反抗,齊王建降,齊國亡。至此,秦兼併天下。
始皇二十六年,秦統一中國,史書稱「王氏、蒙氏功為多,名施於後世。」(《史記·王翦白起列傳》)
補充一下項燕資料:
越國在勾踐死後,繼承人便發生內哄,不久即為南方霸主楚國所滅,會稽城也成了楚國的一部分。由於東方的吳、越等部族在傳統上與楚國有宿怨,加上民性強悍,統治不易,楚王便特別將戰鬥力最強的主要部落貴族鎮守在這些地方,其中最有名的便是「項氏」部族。項是地名,原在今河南省項城。這部族以擅長野戰聞名,出現過不少有名將領,在原本便勇於作戰的楚國諸部族中,項氏的英勇更是出類拔革的。自從奉命負責軍事占領這塊宿敵的土地後,他們更是軟硬兼施、恩威並濟,不但能作有效管理,而且也頗贏得吳越地區長老們的敬重。戰國末年,項氏更出了一位蓋世名將項燕。當時楚室力量頹弱,正規的主力部隊根本無法抵抗秦軍的南侵。當楚國正面臨存亡危急關頭時,項燕臨危授命,指揮組織松散的楚國各地區部落的增援聯合部隊,居然大敗秦國的南征軍團,讓當年的秦王政(秦始皇)都大為震驚。於是項燕立刻成為全體楚人心目中的首席英雄,並將重振楚國的希望全部寄托在他的身上。為了面對這意外的挫折,秦王政不得不再請出已退休的秦國名將王翦,傾盡秦國力量,率領六十萬大軍南下征討楚國。由於楚國原本便是聯盟組織,結構松散,向心力較弱。面對秦國的統戰運用,有不少部族早已個別和秦國講和,有些甚至暗中和王翦勾結,倒戈來對付項燕的聯合軍團。王翦早看出楚軍的弱點,因此他不和項燕正面作戰,反而消極地采取堅壁清野的戰術,以持久戰來消耗項燕的實力。果然項燕軍團糧食不繼,各部族自行撤軍,聯合陣線因此崩潰。項燕不得已,下令退軍,企圖集中力量守住自己大本營的東半壁江山。不幸在撤軍途中,遭到主和派出賣,王翦以疾如風的追擊戰術,正確捕捉住撤退中的項燕主力部隊,使楚國最後的防衛力量也被擊潰,項燕則在苦戰中以身殉國。
秦置碭郡
  秦王政二十二年(前二二五),秦置碭郡(今河南夏邑東)。
秦置右北平郡
  秦王政二十二年(前二二五),秦置右北平郡(今河北薊縣)。
秦置遼西郡
  秦王政二十二年(前二二五),秦置遼西郡(今遼寧義縣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8-12-2007 08:0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12)動物戰術創始者--田單
早在古齊國時,田氏奪取了薑氏的政權,建立了田氏齊國。齊威王、齊宣王是兩位比較賢明的國君,他們招賢納士,將國家治理的很強盛,列戰國“七雄”之首。
   可是到了齊湣王時,就大不一樣了。齊湣王貪婪暴虐,驕橫殘忍,老覺得自己了不起,喜歡阿諛奉承,聽不得半句相反意見。他倚仗國力強盛,一心要廢天子,滅諸侯,自己稱帝。為此,他不顧一切的向百姓增捐派稅,搜刮民財,強征伕役,修建華麗的王宮,大肆擴充軍隊,無故侵犯鄰國。有的大臣看不過,直言相諫,被他們殺的殺了,貶的貶了,弄得人心惶惶,怨聲載道。由於無端的對別國挑起戰爭,惹起了各諸侯國的驚恐和怨恨。
   西元前284年,與齊國早有積怨的燕國,聯合趙國、韓國、魏國和秦國,五國伐齊。齊軍抵擋不住,連連敗退,敵軍很快打到了齊國都城臨淄,齊湣王和大臣們見勢不妙,紛紛外逃。
但是由於大家爭先恐後,車軸在行進間互相推擠,以致車輛翻覆,許多人都未及逃出,田單教大家鋸短車軸凸出的那段,包上鐵皮防護,這樣一來,車輛就算並行,也不會因為發生擦撞,導致翻覆損壞的事情,使許多人能安全逃出,所以逃出聲天的人都很尊敬他
樂毅出兵半年,接連攻下齊國七十多座城池。最後只剩了莒城(今山東莒縣)和即墨(今山東平度縣東南)兩個地方。莒城的齊國大夫立齊王兒子為新王,就是齊襄王。樂毅派兵進攻即墨,即墨的守城大夫出去抵抗,在戰鬥中受傷死了。   
即墨城裏沒有守將,差點兒亂了起來。這時候,即墨城裏有一個齊王遠房親戚,叫做田單,是帶過兵的。大家就公推他做將軍,帶領大家守城。   
田單跟兵士們同甘共苦,還把本族人和自己的家屬都編在隊伍裏,抵抗燕兵。即墨人都很欽佩他,守城的士氣旺盛起來了。
  樂毅把莒城和即墨圍睏了三年,沒有攻下來。燕國有人妒忌樂毅,在燕昭王面前說:樂毅能在半年之內打下七十多座城,為什麼費了三年還攻不下這兩座城呢?並不是他沒有這個能耐,而是想收服齊國人的心,等齊國人歸順了他,他自己當齊王。
  燕昭王非常信任樂毅。他說:“樂毅的功勞大得沒法說,就是他真的做了齊王,也是完全應該的。你們怎麼能說他的壞話!”
  燕昭王還真的打發使者到臨淄去見樂毅,封樂毅為齊王。
  樂毅十分感激燕昭王,但寧死也不肯接受封王的命令.這樣一來,樂毅的威信反而更高了。   
又過了兩年,燕昭王死了。太子即位,就是燕惠王。田單一聽到這個消息,認為是個好機會,暗中派人到燕國去散佈流言,說樂毅本來早就當上齊王了。為了討先王(指燕昭王)的好,才沒接受稱號。如今新王即位,樂毅就要留在齊國做王了。要是燕國另派一個大將來,一定能攻下莒城和即墨。
  燕惠王本來跟樂毅有疙瘩,聽了這個謠言,就決定派大將騎劫到齊國去代替樂毅。樂毅本來是趙國人,就回到趙國去了。
  騎劫當了大將,接管了樂毅的軍隊。燕軍的將士都不服氣,可大夥兒敢怒而不敢言。騎劫下令圍攻即墨,圍了好幾層。可是城裏的田單,早已把決戰的步驟準備好了。隔了不多天,燕國兵將聽到附近老百姓在談論。有的說:“以前樂將軍太好了,抓了俘虜還好好對待,城裏人當然用不到怕。要是燕國人把俘虜的鼻子都削去,齊國人還敢打仗嗎?”有的說:“我的祖宗的墳都在城外,要是燕國軍隊真的創起墳來,可怎麼辦呢?” 這些議論傳到騎劫耳朵裏。騎劫就真的把齊國俘虜的鼻子都削去,又叫兵士把齊國城外的墳都刨了。
  即墨城裏的人聽說燕國的軍隊這樣虐待俘虜,全都氣憤極了。他們還在城頭上瞧見燕國的兵士刨他們的祖墳,恨得咬牙切齒,紛紛向田單請求,要跟燕國人拼個死活。
  田單還打發幾個人裝作即墨的富翁,偷偷地給騎劫送去金銀財寶,說:“城裏的糧食已經完了,不出幾天就要投降。貴國大軍進城的時候,請將軍保全我們的家小。”騎劫高興地接受了財物,滿口答應。這樣一來,燕軍凈等著即墨人投降,認為用不到再打仗了。
  田單挑選了一千多頭牛,把它們打扮起來。牛身上披著一塊被子,上面畫著大紅大綠、希奇古怪的花樣。牛角上捆著兩把尖刀,尾巴上係著一捆浸透了油的葦束。
  一天午夜,田單下令鑿開十幾處城墻,把牛隊趕到城外,在牛尾巴上點上了火。牛尾巴一燒著,一千多頭牛被燒得牛性子發作起來,朝著燕軍兵營方向猛衝過去。齊軍的五千名“敢死隊”拿著大刀長矛,緊跟著牛隊,衝殺上去。  城裏,無數的老百姓都一起來到城頭,拿著銅壺、銅盆,狠命地敲打起來。一時間,一陣震天動地的吶喊聲夾雜著鼓聲、銅器聲,驚醒了燕國人的睡夢。大夥兒睡眼蒙朧,只見火光炫耀,成百上千腦袋上長著刀的怪獸,已經衝過來了。許多士兵嚇得腿都軟了,哪兒還想抵抗呢?別說那一千多頭牛角上捆的刀扎死了多少人,那五千名敢死隊砍死了多少人,就是燕國軍隊自己亂竄狂奔,被踩死的也不計其數。
  燕將騎劫坐著戰車,想殺出一條活路,哪兒衝得出去,結果被齊兵圍住,丟了性命。齊軍乘勝反攻。整個齊國都轟動起來了,那些被燕國佔領地方的將士百姓,都紛紛起兵,殺了燕國的守將,迎接田單。田單的軍隊打到哪兒,哪兒的百姓群起響應。不到幾個月工夫就收復了被燕國和秦、趙、韓、魏四國佔領的七十多座城。田軍把齊襄王從莒城迎回臨淄,齊國才從幾乎亡國的境地中恢復過來。
此時,齊湣王已被敵軍所殺,田單便從莒城找回了藏在百姓家中避難的齊湣王的兒子田法章,讓他繼承王位,即是歷史上稱說的齊襄王。
   齊襄王即位後,由於田單複國有功,便封田單為相國,並把安平城(今皇城鎮一帶)賜給了他,故田單亦稱安平君。這下可引起了那些自詡高貴的貴族大夫們的不滿和嫉妒,他們覺得田單原先只不過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吏,現在竟官居他們之上,心裏老大不痛快,總想找茬把田單弄下去。
   田單呢,自己雖然是當了相國,有了自己的封邑,卻依然象從前一樣,體恤百姓,問民疾苦,處處為國家著想,所以很受人們的尊敬和愛戴。
   當時,由於連年戰爭的蹂躪和敵軍的破壞掠奪,平民百姓的生活已經很艱難。然而那些貴族大夫們,為了自己享樂,不顧百姓死活,仍舊強征暴斂,搜刮民財,修宅建府,任意揮霍,整天過著花天酒地的生活。田單看在眼裏,氣在心裏。長此下去,百姓如何得了呢?於是,他便向齊襄王陳述利害,齊襄王便下令限制貴族大夫們的行動。這下更加惹惱了那些貴族大夫,他們暗中勾結起來,千方百計找田單的茬兒,無中生有,信口雌黃,變著法兒在齊襄王面前說田單的壞話。
   田單認為自己行得正,站得直,對貴族大夫們說的壞話並不理會。這麼一來,齊襄王只聽到貴族大夫們的一面之辭,原來對田單非常信任,但經不住時間久了,壞話聽得多了,漸漸對田單產生了懷疑。
   就在這年嚴冬的一個傍晚,田單在朝中理完政事,乘了車子,要回安平城。這時滿天紛紛揚揚地下著鵝毛大雪,呼呼的西北風吹在人身上,刀割劍穿一般,樹枝搖曳著,發出尖厲的叫聲,幾支寒鴉在半空中抖動著翅膀,發出陣陣哀鳴,天氣冷的邪乎。田單的車子出了臨淄城東門,到得淄河岸邊,一陣冷風吹來,田單禁不住打了個寒戰,他急忙裹緊了衣服。就在這時,他忽然看到前方不遠處路旁的雪地裏,躺了一個人。田單連忙叫車夫停住車子,下車走到近前一看,見是一個老者,佝僂著身子,蜷縮在雪地上,老人身上的衣服破爛單薄,消瘦的臉上佈滿皺紋,鬚髮跟雪一樣白,面色臘黃,兩眼緊閉。田單急忙俯下身子,伸手往老人身上摸了摸,老人四肢已經發涼,只有胸口處還有一絲余溫,鼻中尚有微微氣息。田單明白,老人已命在旦夕,一刻也不能耽誤。他抬頭四望,一片白雪茫茫,寒風一陣緊似一陣。他來不及多想,立即解開上衣,又把老人的上衣解開,迅速抱起老人,胸對胸緊緊摟在懷裏。那滋味可想而知,就象抱了一塊冰,冷透骨髓。田單抱住老人上了車子,讓車夫加快速度往安平城趕奔。
   田單回到家時,覺得老人身上已經有了些許暖氣,臉上現出淡淡的紅暈,氣息也大了。田單忙令家人細心照顧,老人終於得救了。
   田單雪地解衣救人的事,一傳十,十傳百,很快傳遍了齊國,人們都紛紛稱讚相國愛民如子,人們對田單更是尊敬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8-12-2007 08:0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13)樂毅
樂毅,他的祖先叫樂羊。樂羊曾擔任魏文侯的將領,帶兵攻伐中山,魏文侯封靈壽給樂羊。樂羊死後,就葬於靈壽,之後他的子孫們就在那裡安家了。後來中山復國,到了趙武靈王時又滅了中山,而樂家的後代出了樂毅這人物。
樂毅很賢能,喜好軍事,趙人推舉他出來做官。到了趙武靈王時發生了沙丘之亂,武靈王被為困餓死之後,他就離開了趙國到魏國。聽說燕昭王因為子之執政造成燕大亂,而被齊打敗,燕昭王非常痛恨齊,沒有一天忘記要向齊國報仇。燕國很小,地處偏僻,國力不能致勝,於是降低自己身分,先禮尊郭槐而招攬天下賢士。樂毅此時被魏昭王出使於燕,燕王已客禮接待他。樂毅辭讓,最後終於做了燕王的臣下,燕王命他為亞卿。
當時齊湣王很強大,南邊在重丘打敗了楚國宰相唐妺,西邊在觀津打敗了三晉,隨後又聯合韓、趙、魏攻秦,還幫助趙國消滅中山國,破了宋國,擴展了土地千餘里。齊湣王與秦昭王爭取尊為帝號,之後自行取消帝號,仍稱為王。諸侯們都想背棄秦國而歸復於齊國。齊湣王很驕傲自大,百姓不能忍受他的暴政。於是燕昭王向樂詢問攻打齊國之事。樂毅回答說:「齊國,是霸國所遺留下來的功業,土地廣大人口眾多,不能輕易的單獨攻打它。如果王你一定要攻伐它,不如聯合趙、楚、魏三國。」於是燕昭王派遣樂毅去與趙惠文王結約,派別人去聯合楚、魏,又令趙以攻打齊國的好處去引誘秦國。諸侯也認為齊湣王的驕橫暴虐為禍害,都爭著與燕國聯合攻打齊。樂毅回來報告情況後,燕昭王便起兵,派遣樂毅為上將軍,趙惠文王把相國印交給樂毅。樂毅於是率領趙、楚、韓、魏、燕的軍隊去攻打齊國,在濟水西邊打敗齊國。諸侯們的軍隊都停止攻擊,返回本國,只有樂毅的軍隊繼續追擊到了臨淄。樂毅單獨留下帶兵巡行攻佔的地方,齊國各城邑都不肯投降。樂毅攻入臨淄,取走齊國寶物和宗廟祭祀的器物運輸到燕國。燕昭王大喜,親自至濟水慰勞軍隊,犒賞軍隊將士,把昌國封給樂毅,封號為昌國軍。燕昭王把在齊國奪取的戰利品帶回燕國,讓樂毅繼續帶兵攻打還未拿下的齊國城邑。
樂毅留在齊巡行五年,攻下齊國七十多做城邑,都劃作燕國郡縣,唯獨筥、即墨沒有收服。這時昭王死,他的兒子立為燕惠王。惠王在太子時就對樂毅有所不滿,等他即位後,齊國的田單知道他與樂毅有矛盾,就對燕國施行反間計,說:「齊國城沒有攻下的只有兩個城邑罷了。之所以不及拿下的原因聽說是樂毅與燕國新即位的國君有嫌隙,樂毅斷斷續續用兵來拖延時間以留在齊國,準備在齊國稱王。齊國所擔憂的,只怕別的將領到來。」當時燕惠王已懷疑樂毅,又受到齊國的挑撥,於是就派騎劫代替樂毅,並昭回樂毅。樂毅知道燕惠王派別人代替自己是不懷好意,害怕被殺,向西去投降了趙國。趙國封觀津給樂毅,封號為望諸君。趙國對樂毅十分尊重寵信藉此來警告燕、齊兩國。
齊國田單後來與騎結交戰,果然設置騙局計謀迷惑燕軍,結果在即墨城下把騎劫的軍隊打敗,耶著轉戰追逐燕軍,向北直追到黃河上游,收復了齊國所有的城邑,並把齊襄王從莒邑迎回臨淄。
燕惠王後悔用騎劫代替樂毅,使得燕軍慘敗而失去佔領的齊國土地;可是又怨恨樂毅投降趙國,恐怕趙國任用樂毅趁著燕國兵拜疲憊時攻打燕國。於是燕惠王派人去趙國責備樂毅,且向他道歉說:「先王把整個燕國託給將軍,將軍為燕國打敗齊國,替先王報了仇,天下人沒有不震動的,我哪有一天敢忘了將軍的功勞呢!正遇上先王辭世,我本人初即位,是左右人耽誤了我。我所以派騎劫代替將軍,也是因為將軍長年在外,因此召回將軍暫時休息一下,也好共商朝事。不料將軍誤聽謠言認為跟我有不融洽的地方,拋棄了燕國歸附趙國。將軍為自己打算是可以的,但怎麼對的起先王待將軍的一片厚意呢?」樂毅回了一封信給惠王。
「臣沒有才幹,不能供奉您的命令,來順從您做左右那些人的意願,我恐怕回國會有不測之事有損先王的英明,有害您的道義,所以逃到趙國。現在您派人來指責我的罪過,我怕先王的伺從不能體察先王收留我、寵信我的道理,又弄不清我用來侍奉先王的誠心,所以冒昧的用信來回答。
我聽說賢能的君主不能爵祿偏賞給親近的人,功勞多的就獎賞他,能勝任的就任用他。所以考察才能然後後授給官職的,事能成就功業的君主;衡量品行然後交往的,事能樹立聲譽的賢士。我暗中觀察先王的舉止,看到有高出一般君主的心志,所以我藉為魏國出使,到燕國接受考察。先王格外抬舉我,把我列入賓客之中,又把我選拔出來高居群臣之上,不與兄宗親大臣商議,就任命我為亞卿。我自認為只要接受執導執行命令就能角倖免於犯罪,所以就接受而不推辭。
 先王跟我說:「我跟齊國有積久的怨仇,不去估量燕國的弱小,也要把向齊國復仇之事當作我的職分。」我說:「齊國,至今仍保有著霸國的基業又有多次作戰的經驗。如果王要攻打它,必須要和天下諸侯聯合圖謀。要聯合天下諸侯,不如先與趙結盟。而且淮北、宋地是楚、魏都想得到的地方,趙國如果答應結盟而約好四國聯合攻打它,這樣齊國就可被攻破。」先王贊同我的主張就準備了符節派我南去趙國。很快我就歸國覆命,隨後發兵攻打齊國。靠著上天的引導,先王的神威,黃河以北的趙、魏兩國軍隊都到達濟水岸上。濟水岸上的軍隊接受命令攻打齊軍,大敗齊人。我們的輕兵長驅直入直達齊國國都。齊王逃跑至莒邑,僅他一人免受身亡;珠玉財寶戰車盔甲祭祀器物都輸回燕國。齊國的祭器擺在寧台,大呂鍾陳列在元英殿,被齊國掠奪去的燕鼎又奪回放在歷室,薊丘的植物中種植著齊國汶水的竹子,自五霸以來功業沒有趕上先王的。先王認為自己的志向得到滿足,所以畫出一塊地賞給我,使我能比同小國的諸侯。我自認為只要接受執導執行命令就能角倖免於犯罪,所以就接受而不推辭。
  我聽說賢能聖明的君主,功業建立而不廢,能寫在春秋一類的史書上;有先知的賢士,名聲取得而不毀,所以被後人所稱頌。像先王那樣報仇雪恨,平定了強國,獲得了齊國八百多年所積存的珍貴寶物,等到先王辭世之日,還留下政令,教導執政之臣修整法令,慎重地對待庶子,推及恩澤到百姓的身上,這些都使可以用來教導後代。
  我聽過這種說法,善於開創的不一定善於完成,開端好不一定結局好。從前伍子胥的主張被闔閭接受,吳王帶兵一直打到楚國郢都;夫差不接納,確次給伍子胥馬革囊帶要他自殺,把他的屍骨裝入袋中到河中漂流。吳王不明白先前伍的主張能建功立業,所以把伍子胥沉入江中而不悔;伍子胥不能預見君主的器量、抱負不同,因而投入江中死不瞑目。
  免遭殺身之禍而建立功業,發揚先王的事蹟,這是我的上策。遭到侮辱毀謗,毀壞先王的名聲,這是我最害怕的事。面臨難以預次的罪過,把倖免於殺生之禍當作個人漁利的機會,這是遵守道義的人所不敢做出的事。
  我聽說古代君子絕交時不說別人壞話;忠臣離開自己的國家時不洗雪自己的罪名和冤屈。我雖無能,但多次奉教於君子。我恐怕先王的伺從聽信左右的讒言,不體察被疏遠人的行為,所以獻上此信,希望君王您留意我的心意。
  樂閒住在燕國三時多年,燕王喜採用他的宰相栗腹的計策,打算攻打趙國,便問昌國君樂閒的意見。樂閒說:「趙國是四方交戰的國家,它的人民習於軍事,要攻打它是不行的。」燕王喜不聽,攻打趙國。趙國將軍廉頗還擊燕軍,大敗栗腹於鄗,擒獲栗腹、樂乘。樂乘,與樂閒是同祖。於是樂閒逃到趙國,趙國攻燕,燕國割了許多土地向趙國求和。趙軍才離去。
  燕王後悔沒用樂閒的意見,樂閒已在趙國,於是寫了一封信給樂閒:「殷紂王時,,箕子不被任用,敢於冒犯君王,直言不怠,希望紂王聽信;商榮因為勸諫紂王而被貶謫,身受侮辱,仍希望紂王改過。等待民心渙散,獄囚逃出,然後兩位先生才辭官隱退。因此紂王背負了凶暴之名,兩位先生不失忠貞高尚的美譽。為什麼呢?我雖然愚笨,但不像殷紂如此殘暴;燕國百姓雖不安定,但也不像殷朝百姓那麼嚴重。家庭內部有了紛爭,不近述自己的意見,確去告訴鄉里。這種做法我認為是不可取的。
樂閒、樂乘怨恨燕王不聽他們的計策,兩人終死留在趙國。趙國封樂乘為武襄君。
到了明年,樂乘、廉頗為趙國圍困燕國,燕國用厚禮向趙國求和,趙軍才和解。五年之後,趙孝成王去世。襄王派樂乘代替廉頗的官職。廉頗攻打樂乘,樂乘逃跑,廉頗也逃入魏國。此後十六年秦國滅掉趙國。
二十年後,漢高帝經過原來的趙地,,問那裡的人說:「樂毅有後代嗎?」回答說:「有個樂叔。」漢高帝把樂卿封賜給他,封號為華成君。華成君就是樂毅的孫子。樂氏家族還有樂瑕公、樂臣公,他們是在趙國將要被秦國滅掉時逃到齊國高密。樂臣公善於研究皇帝、老子的學說,在齊國很有名氣,,人名稱他為賢師。
  太史公說:當初齊人蒯通和主父偃讀樂毅給燕王的那封信時,都會不禁放下書來掉眼淚。樂臣公鑽研皇帝、老子的學說,他的宗師叫做河上丈人,現在還不清楚是哪裡人。河上丈人教安期生,安期生教毛翕公,毛翕公教樂瑕公,樂瑕公教樂臣公。樂臣公教蓋公。蓋公在齊地高密、膠西一代執政,是曹相國的老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8-12-2007 08:0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14)
尊王攘夷-管仲
春秋時代齊國著名的宰相管仲,幫助齊桓公,九次號召天下諸侯,共同抵禦外夷的侵略,保衛中原文化;率領諸侯尊崇周王室,匡正天下,完成尊王攘夷的大業。大家都稱讚管仲的偉大功 績,管仲卻很懇切地說:「生我的人是父母,了解我的人卻是鮑叔牙;我有今天的成就,完全是鮑叔牙極力推薦,全力支持的結果。」
管仲,字夷吾,別號敬仲,春秋時代齊國潁上地方的人,出身於沒落的貴族
家庭,從小到大,一直是貧困潦倒上三餐不繼;但窮苦的生活,並不能磨損他的 志氣反而激發他更努力向學,又得到好朋友鮑叔牙和召忽的賙濟和鼓勵,管仲不 斷地充實自己,靜等著時機的來臨。
當時齊國的國君是齊襄公,行為淫亂,濫殺無辜;有識之士已警覺到將有亂
事發生,就紛紛逃走避難。管仲對政局的演變有相當敏銳的判斷力,他認為齊國 諸公子中以糾與小白最賢,將來的君位必落在他們之一的身上,於是和鮑叔牙商量;各自擁護一人,不管誰勝誰負,將來總有執政的機會。公子糾由管仲和召忽 輔佐,逃到他的外婆家魯國,公子小白由鮑叔牙輔佐逃到莒國去避難。不久,齊國果然爆發內亂,襄公遭到殺害,國政沒人主持;大臣們分成兩派,一派支持糾 ,另一派支持小白,雙方爭執不下,最後兩派達成協議,誰先趕回臨淄,誰就是齊國國君。一聽到這個消息,兩人就帶著隨從人員分別由魯、莒二國拼命往齊國 奔趕。
管仲為了獲得勝利,絕定不擇手段,得到公子糾的同意後,迅速趕往莒國回
齊國的道路上攔截小白。一看到公子小白的車馬人員出現,便將箭頭瞄準小白, 嗖的一聲,一箭射去,小白應弦而倒。太順利了,這下管仲高興極了,趕快奔回向公子糾覆命。於是他們一行人就志得意滿地緩緩向齊國前進。那知才剛到齊國 ,就得到公子小白已搶先到達臨淄城已立為齊軍的消息。原來管仲的一箭,只射中小白的衣帶鉤,小白應變極快,就順勢倒在車上裝死,瞞過對方的耳目,實際 上卻快馬加鞭地奔向齊國。
公子小白捷足先登,繼位為齊國國君,他就是赫 赫有名,春秋五霸之首的齊桓
公。齊桓公為了消滅政敵及報一箭之仇,於是發兵攻魯,魯國戰敗。齊桓公寫
信要求魯君殺公子糾,召忽自殺殉主,管仲則被解送回國。
鮑叔牙特別向齊桓公推薦管仲,強調管仲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鮑叔牙對
桓公說:「君上如果只想治理齊國就滿足了,那有大夫高溪和臣下就夠了;如果 想稱霸天下,卻非管仲不可。」桓公說:「我差一點就被他射死,怎可以重用他呢?」鮑叔牙說:「這正是他忠心的表現呀,君上要是任用他,他當然也會對君 上忠心的。」桓公接受鮑叔牙的建議,不但赦免管仲的罪,還以隆重的禮儀接見他,並立即任命他為齊國的宰相。
為什麼鮑叔牙要極力推薦管仲呢?原來他們從小就是好朋友,鮑叔牙對管仲
的為人和才幹非常了解,兩人曾經合夥做生意,賺了錢,管仲總要多分一些,鮑 叔牙並不責怪他,知道他的家境比較窮困。管仲曾經三次做官,三次被撤職,鮑叔牙知道他不是沒有才幹,而是沒有遇到賞識他的長官。參加戰役,管仲臨陣脫 逃,鮑叔牙並不認為他膽怯,而是家有高堂老母需要奉養,不能隨便犧牲性命。
公子糾失敗,召忽殉節,管仲卻受囚偷生,鮑叔牙知道他不以小節為恥,而在等 待機會發揮自己的才能。管仲非常感激鮑叔牙的知遇恩情,以後在政壇上的表現 ,也絕不令鮑叔牙失望。
管仲做了齊國的宰相以後,推展法制,勵精圖治;內政方面,採取鹽鐵政策
,發展經貿;推行寓兵於農的保甲制度,維護治安及整飭軍備,在短短的數年之 間,把一個混亂的齊國,整頓成一個既富有且強大的國家。對外方面,以「尊王攘夷」為號召,北伐山戎,救了燕國;驅逐赤狄,恢復衛國;又聯合諸侯,共同 討伐楚國。楚國又稱荊蠻,被視為蠻夷之邦,在長江流域日益強大,有北窺中原的野心。為了師出有名,管仲責問楚國為什麼目中無人,不守每年進貢包茅(濾 酒用的材料)給周天子的規定?並追究周昭王南征淹死在漢水中,楚國應負的責任。當時的楚國雖然已相當強大,但面對齊國這樣強勁的敵手,也不免有所害怕 ,於是派大夫屈完到齊軍去謝罪,並表示願意接受和解。齊桓公派管仲在召陵(今河南偃城)和楚國簽訂盟約,這是中原諸侯第一次聯兵抗楚,粉碎了楚國雄霸 華夏的企圖。
周襄王元年,齊桓公又大會諸侯於葵丘(今河南考城),相約共尊周王室。
周天子特派大臣宰孔賜齊桓公祭肉和弓箭等物,並體念他年老不必下拜,齊桓公 接受管仲的建議,還是下拜接受賞賜,這種恭謹敬上的態度,在諸侯間產生表率 的作用,使得各國諸侯都能尊崇周天子。
齊桓公之所以能夠成就了偉大的霸業,管仲的功勞最大。子路曾經問孔子說
:「齊桓公殺公子糾,召忽以死殉節,管仲卻茍且偷生,他怎能算是仁德的人呢 ?」孔子卻回答:「齊桓公九次大會天下諸侯,並不是只靠武力而已,努力化解了多少國際間的糾紛,使天下百姓能夠安居樂業,這都是管仲的功績,有誰比得上他的仁德呢?」接著,孔子又頌揚管仲說:「要是沒有管仲,中原文化早被摧殘,今天的我們都要披頭散髮,衣襟開向左邊,成為蠻夷統治下的人民了。」可 見管仲輔佐齊桓公致力於維護華夏文化的貢獻,是值得肯定的。
管子言治
衣食足然後知禮節
  為人國君者,必須特?注意一國的經濟,尤其要使四季的生產計劃利進行。 物質豐富的國家,人民不論遠近,必都會紛紛聚集而來,而先進的發達國家,人民是不可能逃亡的。只要生活不虞匱乏,道德意識自然就會提高。
  一國君主若將財政治理得當,就可使民生安定,人民就會遵守禮義廉?的道德規範。這麼一來,君主的威令,便可下達全國每一個角落了。
  一個領導者,必須最重視一國之經濟,刑法等不過是次要的東西。欲治理好一個國家,必定要先使人民生活安定,然後,再提高人民的道德意識,這就是建立國家的基礎。基礎穩固之后,再?祭祀神祗、宗廟與祖先,培養人民的宗教信仰,藉以教化人民。(《牧民篇》)
商情與世態
  商情是表示物質的需要狀。如果降低物價,商業上的利潤自然會微薄;商業利益一旦微薄,人民就不會想去經商,而?轉向農業的生產。如果大多數的人民都以農為本,努力經營,社會的風氣自然會轉趨樸實,國家的財政也就會安定下來。
  一般來說,一國的敗政,是按照計劃推行的,如缺乏計劃性,則不能實施;并需要努力不懈的經營,經濟才會安定,否則也不能成功。疏忽大意,?使經營失敗。只要注意商情,就可以了解一國政治的消長。
  如果一國家市面上有很多奢侈品,那麼,這個國家的民心必定輕浮不穩 重;反之,一個國家市面上如果多為實用品,這個國家的政治必定穩妥安定。因為市面上商品的種類與數量,決定於民間的需要,所以,商情可以直接反映社會的狀態。(《乘馬篇》)
君不君,臣不臣
  完成一件超越人力的事,乃是發揮潛能、努力不懈的成果。一個怠惰慵懶的人,無論想做什麼事情,必都會失敗;因為他只指望藉外力來如願,心情浮動不定。身患惡疾的人,臉色必定難看;同樣的道理,心情鬆弛而無戒心,表現於態度上的人,必定也是懶散而不守紀律者。一個國君,如果?有盡到身為君主的責任,作臣下的就?忘記他的職責所在;作父親的,如果?有盡到父親的責任,他的孩子也會忘記他所該遵守的本份;領導階層的人,假如有不適合地位的行為,底下的人自然也會有不安份的行為;在下位的人與在上位的人,如果?有溝通,那麼,命令就無法被遵行。主人如果威儀不正,客人對主人就不會表示敬意;君主的進退,如果不合法律,政令就不會普遍地被臣下遵行。
  身為君主的人,一方面要能把握民心,對人民施恩;一方面則要以威嚴管理人民,如此,君主的地位才會安穩。一個君主如果無法使人民安居樂業,人民就不會為君主設想;反之,君主如果有恩於人民,人民即使舍命也會效忠君主的。所以,君主如果?有盡到該盡的責任,而一味期望人民效忠他,是不可能的。(《形勢篇》)
對待貴族、人民、富人的方法
  君主對待貴族、人民與富人的方法,應該慎重。不可拘於貴族的身份,而應?拔賢能,要唯才是用;派遣賢明的官吏管理人民;要獎勵生產,以避免富人獨佔財富。一個君主是否受到臣下的尊敬。與如何對待這三種人有很大的關系,所以,對待?三種人不可不慎重。(《樞言篇》)
天道之數,人心之變
  《管子》在談到王天下時指出,如果具備地大國富、人眾兵?這些稱王稱霸的?件時,若不掌握自然發展和人心變化的規律,國家也就接近於危亡的邊緣。因此只有根據「天道之數,人心之變」(《重令》)辦事,才能防止事物向反面轉化。遵循天道并得人心,戰?一旦爆發,「?可以必胜,而守可以必固」,「此正天下之道也。」(《重令》)天道與人情是《管子》哲學思想的兩個基本范範疇,也是管仲學派政治思想的基本哲學原則。
予之為取
《管子》的哲學思想,還體現在「予之為取」的策略思想。《牧民》篇云:「故知予之為取者,政之寶也。」這種「予之為取」的思想願貫穿於管仲學派的政治、經濟和軍事思想中。《形勢》篇中還提到必須按天道行事,它指出,只有掌握了天道、事情就會自然而然地成功。十分重視研究處理矛盾的方法,《管子》中提到了掌握時機是第一要素,在實中必須避免過份主觀,要努力把握有利和創造的?件。
寓兵於農
《管子》的社?經濟政治思想,突出在它的「作?政而寄軍令」思想上,?一思想是管仲幫助齊桓公立霸?首先提出來的。其基本精神就是寓兵於農,把百姓的鄉里組織和軍隊的編制結合起?。它一方面利用鄉里組織中的宗法制成分加?團結,另方面又通?軍隊的編制實行由上而下的集權。這樣,它既不同於儒家照搬成周宗法制的那種模式,又與法家的那種全是軍隊編制的社會結構不同。在《管子》一書中《立政》、《乘馬》、《小匡》等篇,有所載。
禮法并用
  《管子》的政治思想還體現在它主張以「禮法并用的統治術」。管仲把中央集權與宗法制度結合起來的。在《互輔》篇中,談論了禮對維護封建制度的重大意義。在《牧民》篇中把禮義廉?看成是「國之四維」指出:「守國之度在飾四維」,「四維張則君令行」。《管子》把維護國家統治的「四維」看成是四條?索,其中一根繩索斷了,國家就要傾斜。與此同時,管仲也極力?調法的作用。在《法禁》、《重令》、《任法》等篇中,都?調法的重要性。它指出,立法的是君主,執法的是臣下,遵守法令的是人民。為了達到天下大治,必須「君臣上下貴賤皆發焉」(《任法》)。意思是,君臣上下不分貴賤都要遵從法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8-12-2007 08: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管仲大事紀
管仲:
公元前725年管仲生於穎上(今安徽省北部)。
公元前708年管仲在貧窮中度過了童年。因家貧,做過馬伕,做過小商販。是年,
與鮑叔牙相識,結拜為兄弟,協手經商。十多年中,他們走遍了中原各國。
公元前697年齊僖公拜管仲、鮑叔牙分別為二公子糾和三公子小白的師傅。
公元前694年齊襄公繼位後,好勇喜功,連年征伐鄰國,國內橫征暴斂,民怨甚
重。是年,魯桓公與夫人文姜來到齊國,齊襄公與其胞妹文姜通姦,並殺死了魯桓公。
公元前692年齊襄公荒淫無道,天怒人怨。為避齊亂,管仲、召忽奉公子糾投奔
魯國;鮑叔牙奉公子小白投奔莒國。
公元前686年公子無知與連稱、管至父內外勾結,殺齊襄公,取代君位。雍廩等
人殺公子無知。齊國大亂。
公元前685年高傒、國子擁立公子小白登上君位,是為齊桓公。魯莊公為公子糾
爭位,齊、魯戰於乾時,魯軍大敗。齊軍乘勝奪取魯國汶陽之地。
齊桓公決心報管仲射他一箭之仇,派人赴魯,逼魯莊公殺公子糾,召忽殉主,管仲
遣返齊國。在鮑叔牙的極力保薦下,齊桓公捐棄前仇,管仲被拜為大夫。
公元前684年齊桓公不顧管仲反對,率兵伐魯,在長勺與魯軍交戰,被魯將曹劌
擊敗。
齊桓公拜管仲為相國。支持管仲對內大膽進行改革,對外高舉起尊王的旗幟,實施
管仲的稱霸不用兵車戰略。
公元前681年齊桓公采納管仲之謀,與宋、陳、蔡、邾等國之君於北杏會盟,齊
桓公主盟,以平定宋國內亂。遂國(今山東肥城南)不參加北杏會盟,齊桓公率師滅遂,
並以此向魯國施加壓力。魯莊公與齊桓公盟於柯地(齊邑,今山東肥城南),會盟時,
魯國司馬曹沫手劍劫桓公,要求退還汶陽之地。桓公依照管仲的意見,答應退地。
公元前680年柯地會盟,使齊桓公名聲大振,各國諸侯紛紛與齊結盟。至此,齊
桓公真正認識到了稱霸的本質,對管仲擁有了一種銘心刻骨的信任,拜管仲為「仲父」。
是年,齊桓公與管仲率師會同陳、曹兩國伐宋,因宋違背北杏之盟。伐宋途中遇衛人寧
戚,管仲薦桓公,桓公拜寧戚為大夫。寧戚赴宋說服宋桓公求和。
公元前679年齊桓公與衛、鄭、宋三國之君盟於鄄(今山東鄄城北)。諸侯威服,
齊桓公成為春秋首霸。
公元前678年鄭國違背鄄地之盟,齊桓公與宋、衛之師討伐鄭國。
是年,齊、魯、宋,衛、陳、鄭等國於幽地會盟。
公元前675年齊桓公會同宋、陳之師討伐魯國。
公元前671年齊桓公與魯莊公會盟於扈地。
公元前668年齊、宋、魯三國之師討伐徐國。
公元前667年齊與魯、宋、陳、鄭盟於幽地。周惠王賜齊桓公為侯伯。管仲審時
度勢,作出重大戰略調整,變尊王稱霸為尊王攘夷。
公元前666年齊桓公奉周惠王之命,率師伐衛。
公元前664年山戎侵犯燕國。齊桓公與管仲率師救燕,至令支、孤竹,剿滅山戎。
公元前663年齊師凱旋,齊桓公將伐由戎的戰利品的一半贈魯莊公。
公元前662年齊築小谷(今山東東阿)為管仲采邑。魯莊
公為感謝齊桓公,為管仲在小谷築城。
公元前661年狄人侵犯邢國,齊桓公率師救邢,敗狄師。
公元前660年魯國公子慶父作亂。為安定魯國,齊桓公依管仲之謀,立公子申為
國君,並大義滅親,殺其侄女哀姜。
是年,赤狄侵犯衛國。齊桓公派公子無虧率軍擊潰赤狄,助衛戍守。
公元前659年赤狄侵犯邢國,齊桓公與管仲同宋、曹兩國聯兵救邢,打敗赤狄,
為邢國在夷儀重新築城,派軍助邢戍守。
公元前658年齊桓公諸侯為衛國築新城。
公元前656年齊桓公與管仲率齊、魯、宋、衛、鄭、許等國聯兵討伐蔡國,蔡侯
聞風而逃,繼而以不尊周天之子罪討伐楚國。楚請求講和。諸侯與楚於召陵會盟。
公元前655年齊桓公依照管仲之謀,與宋、魯、陳、衛、許、鄭、曹等國君會於
首止,與周世子鄭定盟,確立世子鄭太子地位,以穩定周室。
周惠王指令鄭國與楚國聯合,離間首止之盟。
鄭文公不辭而別。
公元前654年齊桓公責鄭文公逃首止會盟,率諸侯討伐鄭國。鄭請求講和。
公元前653年齊桓公與魯、宋、陳、鄭於寧母(魯邑,今山東魚台)會盟。
公元前652年齊桓公與魯、衛、宋、許、曹等國君會盟於洮,以固周襄王之位。
公元前651年周襄王派太宰賜齊桓公胙。齊桓公與宋、魯、衛、鄭、許、曹等國
君會盟於葵丘,慶賀天子賜胙。
公元前650年北狄侵犯衛國,齊桓公率師相救。
公元前648年齊桓公會同諸侯為衛國築新城,以防備北狄入侵。
公元前647年齊與宋、魯、陳、衛、鄭、許、曹等國會盟於鹹,共謀保衛周室,
防備戎人入侵。
公元前645年齊、宋、魯、陳、衛、鄭、曹諸君會盟於牡丘(今山東聊城東北),
商討伐楚救徐之策。
是年,管仲卒。
公元前643年齊桓公卒。齊諸公子爭奪君位,齊國大亂。易牙殺群吏,擁立公子
無虧為君。太子昭逃奔宋國。
公元前642年宋襄公平齊亂,太子昭繼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8-12-2007 08: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時世毀英雄--後梁大將王彥章
勇將王鐵槍
王彥章,字賢明,鄆州壽張(今山東東平西南)人,祖父王秀,父親王慶宗,都沒有做官,在王彥章任官以後,祖父被贈左散騎常侍,父親被贈右武衛將軍。王彥章少時就從軍,隸屬朱溫帳下,以驍勇善戰而著稱。當初王彥章應募從軍時,同時有數百人一同參軍,王彥章請求自己做隊長,衆人都不同意,恨恨地對他說:「你王彥章是什麽人,剛從山野草莽之中出來,就想跳到我們的上面做隊長,你也真是太不自量力了吧!」王彥章聽了,根本沒有搭理他們,卻徑直對當時在場的主將說:「我天生的一身雄壯之氣,覺得你們確實比不上,所以請求做你們的隊長,以後一起殺敵立功。沒想到你們這樣不領情,反而咄咄亂說。看來不給你們開開眼分個勝負,你們就不會心服口服。大凡健兒開口便言生死,但今天沒有在兩軍陣前,我就先給你們看看我腳上的功夫,光腳在有蒺藜的地上走上三五趟,再看看你們有誰也能來試試?」大家開始以爲他在說大話戲弄衆人,沒想到王彥章真的走了幾趟,腳上一點事兒也沒有。衆人不禁大驚失色,沒有人敢上前效仿,都暗暗佩服不已。朱溫聽說之後,視王彥章爲神人,因此提拔重用了他。
從此,王彥章就隨朱溫轉戰各地,屢立戰功,軍職也隨之升遷,開始率領侍衛親軍。王彥章作戰常使兩條鐵槍,一條挂在馬鞍上,一條握於手中,衝鋒陷陣的時候馬跑如飛,一條鐵槍也舞得如飛一樣,斬關破壘,所向無敵。據說王彥章的一條鐵槍有一百斤重。由於戰功卓著,王彥章的官職屢次上升。從開封府押牙、左監門衛上將軍,到行營左先鋒馬軍使,再加金紫光祿大夫、檢校司空。梁末帝朱友貞繼位後,先任王彥章爲濮州(今山東鄄城北,鄄音倦)刺史。後來朱友貞又調他任澶州(今河南濮陽)刺史,還進封他爲開國伯,以嘉獎他輔佐朱溫的建國之功。
朱友貞在魏博節度使楊師厚死後,想趁機將魏博鎮一分爲二,消除其對朝廷的威脅。他聽信親信趙岩的建議,下詔之後,又怕發生兵亂,就派王彥章率領精銳騎兵五百先到鄴都(魏州所改的名稱)附近的金波亭駐守,進行防備。後來魏州軍在二十九日夜裏果然不聽調遣,發生兵變。首先進攻王彥章的館舍,王彥章倉促南逃。晉軍爲奪取魏州,也派兵救援,攻克了澶州,王彥章的全家被俘。澶州夜間被襲擊時,王彥章正在劉尋軍營中,所以被晉軍突襲成功。晉王李存勖將他的全家送到了晉陽(今山西太原),待遇優厚,又派人秘密去見王彥章,誘他歸降河東,王彥章就將這人殺死,以絕晉王李存勖招降的念頭,但李存勖並沒有放棄,直到幾年之後,看王彥章確實不肯歸降才下令殺掉他的全家。
黃河岸邊抗擊後唐軍
後梁末年,梁末帝朱友貞任王彥章爲許州(今河南許昌)匡國軍節度使,並進封爲開國侯。不久之後,朱友貞調他任北面行營副招討使。不久又讓他到滑州(今河南滑縣),抵抗晉軍的攻擊。但這時的朱友貞已經處於滅亡的前夜,寵信奸臣,不用敬翔等老臣,政局日漸衰落。
李存勖在魏州稱帝、建立後唐時,後梁也到了彌留之際。緊接著,李存勖派李嗣源率領五千精銳騎兵襲取了重鎮鄆州,在東面給後梁造成致命威脅,使後梁朝廷上下一片恐慌。已不受重用的敬翔這時出來聲淚俱下地極力推薦王彥章領兵抗敵,說戰事緊急,非王彥章不能挽救危亡局勢。梁末帝只得讓王彥章擔任北面行營招討使,讓段凝爲副職,對唐軍做最後一搏。
受任之時梁末帝就催促王彥章趕緊出兵,王彥章立即領兵從楊村砦順黃河東下,水陸並進,阻擊唐軍。突襲截斷了唐軍建在黃河上面聯接德勝(今河南濮陽)南北兩城的浮橋,並攻佔了南城。然後,王彥章下令拆掉南城,用所得木料做成筏子,讓軍士站立其上,順黃河繼續東進,去爭奪楊劉城。李存勖得知德勝南城被占後,也命唐軍放棄北城,像王彥章那樣也命令拆民房紮木筏順黃河而下,救援楊劉城。王彥章率軍東進,一路上與唐軍各行黃河兩岸,每到河道轉彎之處,兩軍就交戰不止,飛箭如雨一般,等到楊劉時竟交戰達一百次之多。
王彥章馬不停蹄,督率軍隊立即攻城,晝夜不停。因爲王彥章也很清楚,楊劉雖然是個小城,但其戰略地位極其重要,如果唐軍站穩腳跟,就會從這裏出兵直搗後梁的首都。所以王彥章急攻楊劉,打得唐軍沒有絲毫還手之力,只能拼死堅守。有幾次幾乎被王彥章攻克,最後在李存勖的援軍到達之後才保住不失。但王彥章已將楊劉城用深溝重壘圍困住,李存勖的軍隊也無法進入。無奈,李存勖只好採納郭崇韜的建議,在東面博州附近的黃河南岸再築一個渡口,建城固守,並以此牽制王彥章攻楊劉的軍隊。王彥章幾天後才得知消息,趕忙去拔掉這個據點。從早晨一直到中午,在就要攻陷的時候,李存勖的援兵到了,王彥章只得撤退。
昏君當政害良將
正當兩軍在黃河兩岸僵持不下時,朱友貞卻罷免了王彥章的兵權,任命段凝爲帥,自毀長城,將後梁和他自己送上了不歸之路。王彥章被罷職後,回到了京城,當著梁末帝的面用笏在地上畫地形圖,向梁末帝陳述軍事形勢,分析退敵取勝的策略。趙岩又指使人彈劾他對皇帝不恭,被強令退下。
段凝沒有將才,卻會行賄爭權,不過他最後投降後唐,也沒有好結果,被明宗李嗣源賜死。後梁朝廷當中,掌權的是朱溫的女婿趙岩和張漢傑,王彥章對他們深惡痛絕,加上王彥章行伍出身,性情耿直,不知說話避諱,在即將出征時對親隨說:「等我退敵立功之後,回師之日,一定要殺盡奸臣,以謝天下。」趙岩和張漢傑知道後私下商議道:「我們寧願死於沙陀人(指李存勖等人)之手,也不能讓他王彥章殺了我們。」於是就想盡一切辦法誣陷王彥章,並聯合早有異心的段凝一起在朱友貞的面前詆毀王彥章,他們知道王彥章說到做到,萬一他擊退唐軍得勝還朝,那他們就死無葬身之地了。所以在王彥章作戰沒取得勝利的時候,就誣陷王彥章輕敵喝酒才致使戰勢沒有好轉,以致敗于唐軍。
朱友貞聽信讒言,就罷免了王彥章,由那個只會鑽營行賄不懂用兵的段凝取代了他。段凝本人和王彥章平時也有矛盾,王彥章看不起他這種喜歡投機取巧的人,所以爲求兵權,段凝也主動和趙岩等人勾結,共進讒言,等他掌握了兵權,不到一百天,後梁就完了。而他卻又耍弄擅長的行賄手段,不但沒被殺,還在後唐做了官,但最後也沒保住性命。
這年的九月,正是秋天的時候,後梁朝廷聽說唐軍將要從兗州出兵,梁末帝急忙派王彥章領兵從汴州東進阻擊。王彥章率領幾千宮廷的侍衛騎兵向東開拔,但已經起不到什麽大的作用了。梁末帝還派了張漢傑作爲監軍隨軍而行,這又等於牽制王彥章,因爲張漢傑是趙岩的同黨,監軍對軍隊的調動有一定的權力,可見後來王彥章的兵敗負傷被俘,張漢傑不能說沒有一點責任。在末世,在小人和昏君的環境裏,王彥章已經沒有用武之地了。再往後只能是悲劇了。
王彥章進軍之後,想拿下唐軍佔據的鄆州,因此他領兵北上進攻,卻被唐軍所襲。只好退守到中都(今山東汶上)。不久李存勖率大部隊來攻,王彥章寡不敵衆,率領他的百名親軍做殊死抵抗,終於受傷被俘。唐將夏魯奇原是朱溫的舊將,和王彥章關係很好,等到王彥章兵敗時,他聽到了王彥章熟悉的聲音說:「這是王鐵槍。」然後乘王彥章不備揮槊刺去,將王彥章刺成重傷,馬也跌倒了,王彥章因而被夏魯奇俘獲。
李存勖見到王彥章,對他說:「你經常把我當成小孩子來輕看,今日還服氣嗎?」看王彥章沒有說話,他又問道:「我素聞你善於領兵,爲何不堅守兗州?中都這個小城沒有城壘,怎麽能固守呢?」王彥章回答道:「大勢已去,國家局勢不是臣一人的智力所能扭轉的。」李存勖聽了,有些替王彥章傷心。親自賜藥給他包紮傷口。李存勖知道王彥章勇武善戰,想讓他歸降,爲他效力。於是命人去撫慰王彥章,用話試探他,王彥章說:「我出身平民,在本朝屢受提拔重用,而且和你們對峙作戰達十五年之久,今天兵敗被俘,死也很正常。皇帝(指李存勖)縱然看重我,寬恕我,我又有何面目見人!哪有爲臣爲將,朝事梁而暮事晉的道理!死也很榮幸了。」
李存勖又對李嗣源說:「你再去親自說說他,或許能聽。」當時王彥章由於受傷不能走路,李嗣源就到他的床前去見他。王彥章指著李嗣源說:「你是不是邈佶烈呀?」邈佶烈就是李嗣源的小名,王彥章原來也看不起李嗣源,就以他的小名稱呼,以示輕蔑。其實,王彥章這樣也是不讓李嗣源說話。不久,李存勖命人用轎子擡著王彥章隨軍而行,到了興城,王彥章說傷口痛楚難忍,堅請留下,李存勖見已經無法說服他歸順,只好下令將王彥章殺死。王彥章死時六十一歲。
王彥章本性異常忠勇,臂力超人,臨陣對敵時,經常奮不顧身,身先士卒地衝殺。他看不起李存勖沒有任何計謀的冒險行動,常對人說:「李亞子乃是一個鬥雞小兒,沒什麽可怕的!」王彥章的勇武讓李存勖對他也很害怕。當初,李存勖聽說王彥章被任命爲招討使,就趕忙領兵從魏州往黃河沿岸去準備迎擊王彥章。到時德勝南城已經被王彥章攻陷。可見王彥章用兵速度之快。李存勖曾經說:「此人可畏,應該避其鋒芒。」有一天,李存勖領兵進逼潘張寨,由於軍隊隔著黃河,不能救援,王彥章就抄起鐵槍上了船,大聲命令船夫解纜繩立即開船,賀瑰拉他也沒有攔住。王彥章一人過了河,單獨去救援。李存勖聽說王彥章來了,領兵就退走了。王彥章的驍勇善戰由此可見一斑。
後晉高祖石敬瑭稱帝後,爲嘉獎王彥章的忠勇,下詔贈太師榮譽之職。又派人尋找王彥章的子孫錄用爲官。
時世造英雄,但時世也能毀掉英雄,王彥章就是很典型的一個例子。朝廷有奸臣敗政誤國,軍中又有監軍掣肘干涉作戰,加上其他將領不以國事爲重,反而爲私欲排擠忠臣良將。在這種環境裏,即使諸葛亮再世,恐怕也未必能力挽狂瀾,最終也只能是「出師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淚沾襟」,落個讓人惋惜、扼腕于路的悲劇結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8-12-2007 08:0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16)愛讀書的後唐武將郭崇韜
李克用的將才
郭崇韜,字安時,代州(今山西代縣)人,最初在李克修手下效力,李克修死後,他又到了李克用身邊,此後就一直是李克用的近臣。郭崇韜做事以幹練、清廉著稱,而且遇事機警,應對從容,到後唐莊宗李存勖繼承王位後對他更是器重,任命為中門副使,和孟知祥、李紹巨集一起參與機要事務。不久,李紹宏到幽州任職,孟知祥也向李存勖請求到地方任職,因為以前的中門使有兩個雖然忠誠但卻被治罪殺死。孟知祥害怕步他們的後塵,就請求外任,而且還派他的妻子去哭請太后恩准。李存勖讓孟知祥推舉人來代替他,孟知祥便推薦了郭崇韜,從此,郭崇韜專掌機要事務,跟從李存勖到處征戰,勤勤懇懇毫無怨言。
這一年,郭崇韜隨李存勖征討鎮州的張文禮,契丹藉口援救鎮州,出兵進犯,到了新樂(今河北新樂),晉軍將士見契丹大兵壓境,非常恐慌,眾將紛紛要求退還魏州,李存勖猶豫不定,郭崇韜則說:「阿保機這次領兵南下,並非為了救鎮州,而是衝著財物而來,如果前鋒被打敗,肯定會退兵的。我們剛勝梁軍,威震北方,士氣也正旺盛,應該趁此良機驅逐契丹兵,必會大捷!」李存勖聽從了郭崇韜的意見,揮師北進與契丹軍隊交鋒,果然取得了勝利。
愛讀書的武將
郭崇韜不僅在軍事上有謀略,他還非常喜歡讀書。在鎮州攻下以後,李存勖派他去驗收鎮州的府庫,有人用珍寶向他行賄,他一概回絕。最後只是買了些書籍而已。他和其他的將領不同,不是貪求財物,而是對書籍感興趣,因為書中可以學到很多治國之道和軍事謀略。
李存勖稱帝後,郭崇韜被任命為兵部尚書和樞密使。當時,李存勖正和梁軍對陣黃河兩岸,衛州(今河南汲縣)剛被梁軍奪占,形勢對晉軍非常不利,而且,梁末帝朱友貞剛剛聽從了敬翔的建議任命有謀略的大將王彥章為統帥,戰局成膠著狀態。王彥章在攻克德勝南城後,又順黃河東進直取李存勖堅守的楊劉,戰爭空前激烈。眾將以為這次滅後梁又是無功而返了,待李存勖被圍楊劉,登城四望無計可施的時候,郭崇韜分析局勢並獻計安慰李存勖:「敵人攻楊劉阻斷了我們的通道,目的是為了取鄆州,如果我們再不突圍南下,去救李嗣源,那勝負就很難預料。臣請領兵去南岸再建立一個渡口,以通兵援救鄆州。但王彥章得知後肯定會來阻止,所以請陛下招募敢死隊,每日去挑戰,牽制敵人,如果三四天不受干擾,則新壘必成,到那時再兩面夾擊,就可得勝。」
郭崇韜率領上萬人夜裡渡河南下,連夜修築工事,保護新渡口,晝夜不停。郭崇韜親臨指揮,忘記了疲勞。三天之後,梁軍果然來攻打他們,城壘因為剛剛建成,還不穩固,王彥章督陣猛攻不止。郭崇韜身先士卒,四面奔波指揮抵抗,哪裡有險情他就到哪裡去,城壘有幾次幾乎要被攻陷了,幸好李存勖又率兵來支援,梁軍這才退走,楊劉之圍最終以晉軍取勝結束。這一仗,郭崇韜的計策起了決定性的作用,其過人的謀略由此可見一斑。
大謀略滅後梁
然而,這僅是一個小的戰鬥,並沒有使整個戰役有根本的轉變。不久,梁將康延孝投降了李存勖,郭崇韜將他請進自己的寢室,瞭解梁軍的內部情況,康延孝說:「梁軍近期將要四路出兵,來攻打我們。」李存勖知道後又很憂慮,召集眾將商議對策,宣徽使李紹宏建議放棄鄆州,和後梁講和,交換後梁攻佔的衛州,以黃河為界,等到以後再尋機南下滅梁。」李存勖聽了很不高興,但自己又沒有好對策,說了一句「這樣我就死無葬身之地了」,便獨自回到賬中躺下,然後又讓人把郭崇韜找來問計。
郭崇韜已經胸有成竹,他對李存勖全盤托出了自己已考慮成熟的滅梁戰略計劃:「陛下轉戰辛勞已經有十五年之久了,不梳頭不洗臉的時候不知有多少,目的就是為國為家報仇雪恨。現在陛下已經稱帝登基,黃河以北的黎民百姓也都盼望著早一天能平定天下。今天剛得到一個鄆州就不能堅守,有人想要放棄,以後又怎麽能守住一個廣闊的中原呢?將領如果萬一有變,誰為陛下守衛黃河沿岸?
我已經問過了康延孝,瞭解了後梁軍隊的全部情況,日夜籌劃,現已考慮成熟。我們成敗的關鍵就在今年,現在後梁軍隊的精銳都交給了段凝指揮,屯駐於我們的南面,又決黃河自守,想阻止我們在東面用兵襲擊他們的首都,所以他們以為勝券在握,防備不嚴。又派王彥章進逼鄆州,意圖是期望我們的內部發生叛亂,他們好趁機進攻。但據臣判斷,這個段凝毫無將帥之才,只是一個無勇無謀攀附權貴的小人,在戰場上根本就不能臨機應變,他之所以代替王彥章而為主帥,並不是因為他的才幹,而是憑投機而得到的,對他不用害怕。
段凝陳兵在我們的南方,就是想牽制我們,臣認為可以派兵把守魏州,應付段凝,然後再堅守楊劉,陛下自己親自率領精銳騎兵長驅直入,日夜兼程奇襲敵人的老巢,降將說汴州沒什麽軍隊守衛,肯定會望風而降。如果成功,俘虜後梁的皇帝,梁軍自然會倒戈投向我方,半月之間天下必然平定。如果不用此計,臣恐怕難以預料後果了。因為今年秋天收成不好,軍糧才夠用半個月的。所以陛下現在當機立斷就能一舉成功,否則後果難測。帝王做事順應天時,必有神靈保佑。望陛下果斷行事!」
李存勖聽了郭崇韜這一番話,一下子站了起來,興奮地說:「你的話正合我意,大丈夫勝則為王,敗了也不過是當個俘虜,大計定了!」然後李存勖下令軍中,家屬全部送回魏州,他將皇后和兒子也一起送走,灑淚而別。李存勖領兵從楊劉渡河,一路戰無不勝,活捉王彥章,奪汴州滅後梁,再迫使段凝投降。郭崇韜的滅梁戰略不到十天便取得了全面成功。
由於滅梁建立首功,郭崇韜被任命為鎮州和冀州節度使,進封為趙國公,還獲賜鐵券,可以免除十死。郭崇韜因此在後唐朝廷上下威望大增,文臣武將對他都很佩服。滅梁初期,稍微收取了一些財物,親友有的提醒他,郭崇韜則說:「我職務顯要,俸祿和賞賜巨萬,這點東西根本沒放在眼裡,但是後梁卻是賄賂成風,現在後梁已亡,舊將剛剛投奔過來,如果堅決拒絕,那他們心裡就會不安,我本無私心,東西放在我這裡,就等於公庫,用時我會獻出來的。」果然,在李存勖舉行郊禮的時候,郭崇韜把家產如數貢獻出來,用以賞賜眾將和大臣們。郭崇韜雖然心底無私,但這種做法卻留了把柄,以後他就是吃了這個虧,被人誣陷貪污納賄,終於蒙冤被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人文空间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7-1-2025 07:02 AM , Processed in 0.132968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