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读到一篇文章《南怀谨谈历史与人生》,有一段是关于隐士的历史,里面谈到一位人物而引起了我的兴趣。
最有名的,如唐代的王通, 我曾经提到过很多次,他的学生在他死后私缢他为“文中子”.......唐太宗开国的时候,如李靖、房玄龄、魏徵这一批唐代的开国元勋、文臣武将,几乎都是他的学生,所以开创唐代的文 化思想,文中子是最有功劳的。可是我们读唐代的历史,还没有他的传记,所以后人还是怀疑文中子的事迹是不是真的,否则为什么没有他的传记?
可能是我孤陋寡闻,现在才知道文中子这位历史人物。从网站找到的资料, 知道他是《中说》的作者,生干隋文帝开皇四年( 584年),卒于隋炀帝大业十三年( 617年)。
如果李靖、房玄龄、 魏徵、杜如晦是他的学生,或是与他有关系的人物,大家都知道他们是贞观之治里的功臣,按理在 《隋书》,《旧唐书》,《新唐书》应该会有王通的记载,但偏偏只有《旧唐书》,《新唐书》的王绩、王质、王勃传中,附带介绍过王通,留下了零星的资料。
究竟是什么原因可以让一位如此出色的人物从历史记载中被忽略?
是犯了什么忌讳,过错以至让他从历史列籍里除名?
以下是一些关于王通的推测:
一
后代学者的怀疑,王通史无其人,《中说》是一本伪书等等。另外一些学者则通过考证,确认王通真有其人,只是记载有部分失实而已。到了明朝嘉靖年间,王通在儒学中的地位才正式确定,以大儒的身份从祀孔庙,名字排在董仲舒、后苍、杜子春之后。
二
莫非犯了什么忌讳?
与传统的儒生相比,王通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性格。他不仅有才有学,还有一种过人的胆气,表现在形式上,就有几分狂傲。在白牛溪隐居讲学时,被当地人称为“王孔子”,他也没有表示过谦让,自居不疑。连那条白牛溪,也被人称为“王孔子溪”。在保守的儒生们看来,这种称呼实实地是一种谮越。直到今天,还有些学者因此骂王通是“妄人”。
唐初的名儒,地位比较高也比较著名的,就是修《隋书》的颜师古和孔颖达。
颜师古曾校订过《五经》,孔颖达曾主持编篡《五经正义》,这两人都是比较传统的经学家。当时的皇帝李世民,好像也是比较偏向于经学家的。而从当时的政治形势看,提倡传统的经学,比新学更有号召力,能够团结更多的知识分子,也有利于青年学子打好儒学基础。
当时有几件小事,能够看出李世民对颜师古和孔颖达的尊重。颜师古品行不太好,是个势利眼,选用人才时,“抑素流,先贵势,虽商贾富室子,亦窜选中,由是素议薄之,斥为郴州刺史。”(《新唐书颜师古传》)李世民爱惜颜师古是个人才,批评了几句,又把他留在原任上。
还有一件微妙的事情。唐高祖李渊时,在国学为周公和孔子立庙。李世民即位后,撤掉了周公庙,改孔子为先圣,颜回为先师,以祭祀这二人为主。这件事也间接地说明李世民对颜师古的尊重和信任。
至于孔颖达,在贞观初年受封为“曲阜县男”,明显地承认他是孔夫子的后代,能够继承孔夫子的事业。所以我们可以确定,在唐朝初年,政治上得势的是颜师古和孔颖达这一类传统经学家。
王通的生年大约是公元580或584年,颜师古生于581年,年龄和王通相当;孔颖达生于574年,年龄比王通略大几岁。王通是隋仁寿3年献策出名,颜师古在隋仁寿年间出仕,孔颖达是隋大业初年出仕,他三个人的资历也都差不多。从颜师古和孔颖达的角度看来,王通根本就是同时代人,算不上什么前辈。所以,颜、孔二人不可能特别地尊重王通。
王通的外号“王孔子”,在与孔子颜回有血缘关系的颜师古和孔颖达听来,可能特别刺耳。王通模仿先圣口气作的《续六经》以及种种新奇言论,在正统的经学家们看来,可能特别刺眼。
《新唐书》的作者在提到王通时,说他“不为诸儒称道”,这诸儒,只能是颜师古、孔颖达等人。
三
也许是学生和朋友太多太有名的缘故
《中说》里记载的王通弟子,除了少数几位名气不大之外,大部分是唐初的名臣。即使详细考证,去伪存真,这些唐初名臣与王通也有着密切的关系。换种方式说,唐初名臣,有一大部分属于王通的“河汾学派”。
我们都知道,搞政治,最怕有派系,有朋党。如果朝中有一批身居要职的大臣,以王通为纽带,紧密地团结在一起,步调一致,左右朝政,那么,英明的皇帝李世民恐怕就会芒刺在背,而其他的朝臣就会如坐针毡了。
虽然,以魏征、房玄龄、杜如晦、李靖等人的品德和政治智慧而言,他们可能不会以“河汾学派”的名义结党营私。但事实上的同学朋友关系,总存在一种结党营私的可能性,这会让李世民感到不安。
所以,李世民会刻意地压制、打击王通的著作和思想,尽量地让其消失。而魏征等几位“河汾学派”的大臣,深谙其中的微妙,也会刻意地回避和王通相关的话题,摆脱自己与“河汾学派”的关系,让李世民消除疑虑。
在具体的政治实践中,李世民和魏征等人,可能会真诚地学习、借鉴、采用王通的思想和主张,但在公开场合,大家心照不宣,尽量不提这些思想、主张的来源。
这样,不仅《隋书》中见不到《王通传》,连《旧唐书》《新唐书》的诸名臣传中,也没有一个字提到他们的师承朋友关系。
甚至,他们可能做得更绝,设法销毁了王通的部分著作。《新唐书王勃传》中说:“初,祖通,隋末居白牛溪教授,门人甚众。尝起汉、魏尽晋作书百二十篇,以续古《尚书》。后亡其序,有录无书者十篇,勃补完缺逸,定著二十五篇。”王勃还活着的时候,他祖父的著作就散佚不全了,确实令人奇怪。
四
长孙无忌关系不大
唐朝初年编篡的《隋书》没有《王通传》,当时王通的儿子王福畤提供了一种说法,把责任推在了负责修史的长孙无忌头上。他说:“(王通之弟王)凝为监察御史,劾奏侯君集有反状,太宗不信之,但黜为姑苏令。大夫杜淹,奏凝直言非辜。长孙无忌与君集善,由是与淹有隙,王氏兄弟皆抑不用。时陈叔达方撰《隋史》,畏无忌,不为文中子立传。”(司马光《文中子补传》,见《邵氏闻见后录卷四》)
意思是,王通的兄弟王凝,因为直言得罪了唐太宗的大舅子长孙无忌,所以长孙无忌很排斥王氏一家。修史的陈叔达又害怕得罪长孙无忌,不敢给自己老师立传。
司马光在《文中子补传》中已经对这条记载提出了怀疑。第一,陈叔达当过宰相,官职与长孙无忌相当,用不着害怕他。第二,魏征是《隋书》的总编,又是个很刚直的大臣,他怎么会容许陈叔达有曲笔。第三,杜淹死得早,侯君集造反晚,此事记载不实。
现在只说说长孙无忌和《隋书》的关系。
根据《隋书宋本原跋》,唐武德五年,高祖接受令狐德棻的建议,命封德彝、颜师古等人,在隋朝王劭著作的基础上,撰修《隋书》,但过了几年也没有修成。唐太宗贞观三年,命魏征负责,房玄龄总监,颜师古、孔颖达、许敬宗等人撰修《隋书》。具体执笔人是颜、孔、许等几个人,魏征只是总负责。但魏征也亲自参与了不少工作,序和论都是魏征的亲笔。最后修成帝纪五,列传五十,到贞观十年正月,由魏征等人正式献给朝廷,得到了朝廷的认可。到贞观十五年,又命于志宁、李淳风、韦安仁、李延寿等人修撰《五代史志》,而由长孙无忌总负责。显庆元年五月,《五代史志》修成,由长孙无忌等献给朝廷,藏之秘阁。后来,又把志书部分编入了《隋书》。
由此可知,列传部分是由魏征负责的,长孙无忌并没有直接参与。长孙无忌即使与王氏兄弟有矛盾,也不可能直接干预立传的事。
为什么呢?因为这件事间接的层次实在是太多了。王凝直接得罪的是侯君集,得罪长孙无忌本来就是间接的。而王通虽是王凝之兄,但早就去世,他本人更得罪不上长孙无忌。王凝弹劾侯君集之后,获罪贬官,已经受到了惩罚,侯君集和长孙无忌都算是出了恶气。长孙无忌即使对王通有所迁怒,也隔了好几层。他如果要想影响修《隋书》的几位史官,中间又是几层间隔,越发没了气力。
而唐贞观年间,政治比较清明,魏征、房玄龄、长孙无忌等都是一时的名臣、直臣,具体修史的颜师古、孔颖达等也是一时名儒。在当时的风气下,长孙无忌不可能直接干预修史的大事。就是间接的影响,恐怕力量也极其有限。
长孙无忌后来虽然负责《隋书》的志书部分,并把志书编入《隋书》,有机会改动《隋书》。但他也不可能私自删改经过朝廷认可的列传部分。
当然,以上的只是一种推测而已。
(参考资料:谜一样的文中子 文/佚名)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