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12-8-2007 01:1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在海拔三千多尺的高山上,发现了这片小小的湖。它使我无法离开。因此,我就这么放下行囊,起了一间小木屋,住下来。我要守住这片宁静的湖水。感觉上,它是比较接近天空的湖水,但当你往湖中望,天空的倒影又显得更远。而周围的山林,却又仿佛愈来愈近。
后来,天使们告诉我:那是他们的泪水。“只有自己的泪水才是最清澈的镜子。”他们说。于是,我常常绕着小小的湖散步。偶尔在夜间,我用一根没有钩的钓竿,垂钓星星的倒影。奇怪的是,当我穿着厚厚的登山夹克和手套,在篝火旁取暖时,无论山风多么强劲,湖面却始终没有一丝水纹。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2-8-2007 10: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水的水位遽然降低后,我发现自己竟然置身于众多巨树间。
我无法肯定那是被大水淹没后,才长得如此茂盛的旧树,还是大水来之后,才开始从海床上迅速地暴长起来的新树。
诺亚的是巨型方舟。我的,只是一叶扁舟。大水迅速减退时,我怎么没有搁浅在巨树的顶端呢?我没有划桨,而让小舟在静止的水面上漂着。舟身不时轻轻撞着巨大的树干,又漂开去。
然后我看到那片完好无损,却仿佛从某间房子顶端脱离出来的屋顶。高度和长度刚好容得下我的小舟。可是整个世界的人群都不见了,我还躲避谁呢?在没有战乱的世界里,桃花源几乎成了无谓的谎言。
我继续在浓荫得有点令人窒息的巨树林间漂浮着。我开始无聊地打捞和采集新的花鸟虫鱼品种。巨树们继续高耸和茂密。有时我在小舟上仰卧,用那副廉价望远镜看上去,几乎是深绿色的天空。
然而,我还是喜欢连人带船躲进那个成为我的船屋的屋顶。在狭窄阴暗的空间里,聆听着旧世界的各种音乐。 |
|
|
|
|
|
|
|
发表于 19-8-2007 04:3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图片是自己edit的吧!有诚意。我喜欢你的幻想图和想法。如果,一切回归自然,那边会有欢笑、有泪水、有伤心难过,但一切是单纯美好的。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2-8-2007 03:2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像许多老槟城一样,我以前常常会有事没事就去搭渡轮,然后到了对岸,又马上倒转回来。纯粹是为了渡轮在海上的感觉,看着海浪打在渡轮边缘上时微微翻白的水花,听着渡轮沉重的引擎声等。可是后来,从渡轮望出去,不论家乡的此岸,还是彼岸,都是灰朦朦的一片。低下头附望,周围的海水也愈来愈呈灰绿色式的污浊。从那时开始,我就有了乘渡轮穿过林荫巨树和冰凉空气的梦想。想像那些拥挤的高楼大厦和街市等都没落了,巨大的树丛林木等占据了整个岛,还向海上延伸过去。而渡轮码头却继续存在,让我这种喜欢看绿色天空的人可以继续在末世的深绿中游荡。当更多的林木山峦已经占据海面,我开始分不清岛的岸在哪里,大陆的岸在哪里。也许永远不靠岸,是最好的。梦的边缘,愈远愈好。
[ 本帖最后由 马盛辉 于 22-8-2007 03:22 PM 编辑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6-8-2007 10:2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看见孩提时的自己,坐在那座高高的桥上垂钓。
钓丝长长地坠入迷蒙的水雾中,垂钓瞬间即逝的水花.......
记得念小四时,老师要我们背的第二首诗(我连诗题也忘了),里面就有这两句“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因为这两句,我一直梦想到今天。即使是在自家组屋的阳台上,无奈地对着弥漫市区上空的,厚厚的尘埃时。想像那种望过去,陷入一片朦胧的山林。当然,在最高的顶楼附望,看不清底楼的街道时,也有类似的感觉。
看久了,远和近,就没有分别了。就像在梦里久了,就跟现实中没有分别一样。
想像自己坐在类似栈道的木桥上,聆听着远处的瀑布声。有人走过来问
“这桥,往哪里去呢?”
我淡淡地回答“我家。”
“你家?哪里?”
“喏”我指着高耸XX的山壁上那栋悬崖边的木屋。来人看了,有点半信半疑。也难怪他,这悬崖边的木屋虽然很高,却可以清楚看到,但眼前这座长长的桥,却转进朦胧的雾里,看不到尽头。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我觉得自己比较像个懒惰的导游。
我让问的人继续往前行,等到他将没入浓雾之际,我才在背后喊过去。
“老兄!”我指着那座横跨过瀑布前的桥“那上面有免费的高山茶喝。”
他向我点点头招手致谢。一会,就消失在浓雾中.....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我终于都想起了这诗的前两句。
采什么药呢?
生命本身就是一个梦幻治疗。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