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skyblue312

大航海的历史系列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7-2007 02:5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八、伊比利亚的衰落:起因和征兆

  虽然伊比利亚国家无可置疑地为国外纠纷所削弱,但致使它们长期衰落的一个更实
质的原因是,它们经济上一向长期依赖西北欧。它们在开始海外扩张以前是这样,在那
以后依然如此。结果,它们不能利用自己新赢得的帝国所提供的经济良机,相反,这些
帝国同母国一样,作为母国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而受到西北欧国家的控制。
  伊比利亚国家的经济从属性同中世纪后期欧洲经济中心从地中海盆地整个地转移到
北方是有关系的。这一转移的原因在于,北欧的生产力不断加速发展(见第二章第三
节),使波罗的海——北海地区新的大宗贸易(谷物、木材、鱼和粗布)能超越地中海
传统的奢侈品贸易(香料、丝绸、香水和珠宝)。随着欧洲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
高,迎合一般平民的大宗贸易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投合少数富人的奢侈品贸易。
  北方的贸易由汉萨同盟控制,汉萨同盟在波罗的海和北海起了威尼斯和热那亚在地
中海所起的作用。16世纪,荷兰人建立起一支庞大、有效的商船队,很快将他们的控制
扩展到大西洋沿海一带,从而逐退了汉萨同盟。以往,大西洋贸易一向由随带奢侈品向
北航行的威尼斯人和热那亚人控制,而如今,则由携带散装货朝南行驶的荷兰人控制。
在这新的贸易格局中,伊比利亚国家的经济从属性在输出品方面表现得很明显,它们的
输出品几乎全是原料——西班牙出口的是酒、羊毛和铁矿,葡萄牙出口的是非洲的黄金
和塞图巴尔的盐。作为回报,它们得到了各种冶金产品、盐、鱼以及它们自己的羊毛—
—这些羊毛已由外国加工成织物。
  这些经济落后的伊比利亚国家能率先从事海外扩张,仅仅是因为它们幸运地兼备有
利的地理位置、航海技术和宗教动力。但是,这一扩张没有经济实力和经济动力作后盾,
这就说明了伊比利亚国家为什么不能有效地利用它们的新帝国。它们缺乏从事帝国贸易
所必需的航运业以及能向西属美洲殖民地提供其所需的制成品的工业。诚然,有数十年
西班牙的工业由于海外制造品市场的突然发展而受到促进,然而,约156O年前后,工业
的发展停止了,随即开始了长期的衰落。
  似乎颇有停常理的是,一个原因在于大批金银财宝源源流入国内,引起了急速的通
货膨胀。西班牙的物价大致上涨为北欧物价的两倍,西班牙的工资仅略微落后于剧增的
物价,而欧洲其余地区的工资则控制得很低。这使西班牙工业处于严重不利地位,因为
其产品过于昂贵,无法在国际市场上竞争。
  至少与物价和工资的膨胀一样重要的是西班牙贵族即伊达戈对国民经济和国民准则
的破坏性影响。虽然贵族和高级教士合起来还不到人口的2%,他们却拥有95一97%的土
地。因此,约占西班牙人总数的95%的农民几乎全都没有土地。剩下的3%是教士、商人
和专门职业者,其中不少人为犹太人;就任何经济或社会的意义来说,他们不能算一个
中产阶级。比较起享有社会地位和声望的贵族,他们大大地黯然失色。因此,由于贵族
看不起经营商业或从事工业的职业、认为它们有损于任何绅士的身份,这一偏见便成为
国民准则。这也不仅仅是无谓的虚荣,因为伊达戈确拥有一切好处——荣誉、免税和地
产;地产比商业或工业财富更可*。所以,有成就的商人的志向是获取地产、购买陷入
穷困的王室所出卖的爵位,从而抛弃自己的阶级,成为伊达戈。这种伊达戈精神的破坏
性影响在经济的各部门——在对牧羊业而非农业所显示的偏爱里,在对勤劳的犹太人和
穆斯林的驱逐以及议会对商业和工业利益所持的否定态度中——均可感觉到。因此,16
世纪上半世纪中西班牙突然繁荣的经济最终衰退了。
  这一衰退结束了克服伊比利亚传统的经济落后和对西北欧的经济从属的任何可能性。
它也注定伊比利亚的殖民地陷于相应的落后和从属地位。先是荷兰人,接着是英国人,
控制了同西、葡两国殖民地的大部分运输业。西北欧人不久还供应了巴西和西属美洲所
进口的制成品的90%以及伊比利亚半岛本身所消费的制成品的大部分。虽然塞维利亚商
会垄断着与殖民地的全部贸易,并以法律严禁外国人参与其间,但是,控制航运业并拥
有殖民地所需的制成品的正是外国人。不可避免地,西班牙商人以他们自己的名义输出
原属于外国商行、由外国制造的商品。此外,外国的商人和金融家还煞费苦心地编造一
连串谎话,通过代理人来成为塞维利亚商会的成员。于是,合法成员为外国人经营的巨
额代办交易很快就超过他们自己的合法交易。最终结果从当时一位西班牙人的以下这番
抱怨话中可清楚地看出来:“西班牙人在经过漫长而危险的长期航行之后从西印度群岛
运来的一切,他们以鲜血和努力获得的一切,外国人轻易、舒适地夺走了,运回自己的
祖国。”
  富有讽刺意味的是,西班牙海外事业的最后结果是进一步刺激西北欧迅速发展的资
本主义经济,而在伊比利亚半岛,它仅仅提供了足够的财富,以阻挡早该实行的基本的
制度改革的压力。这就是帝国繁荣数十年后随即突然地、无可挽回地衰落的根本原因。
  对美洲殖民地、墨西哥和秘鲁的剥削,使调整西班牙半封建的、以陆地为基地的、
贵族的经济和社会成为多余之事。…1600年以后,当欧洲诸维新国家正在对关于特权、
“专制国家”、战斗的教会、公共权力的私人收益享用以及堪称财富的是金银而非产品
的观念和做法来示怀疑时,这些惯例和观念却在西班牙和西属美洲扎下新的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7-2007 02: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西欧的扩张:荷兰、法国、英国阶段,1600-1763年  

  我希望看到亚当的遗嘱,他在遗嘱中将地球划分给了西班牙和葡萄牙。

                     国王弗兰西斯一世
     
  1600至1763年期间,西北欧强国荷兰、法国和英国赶上并超过了西、葡两国。这一
发展对于整个世界具有首要意义。它使西北欧成为世界上最有影响、最生气勃勃的地区。
西北欧国家在政治、军事、经济以及一定程度的文化上控制了世界,直到1914年为止。
它们的实践和制度成为各地诸民族的典范。
  西北欧的世界霸权实际上直到1763年以后才实现。但是,1600至1763年是为这一霸
权奠定基础的阶段。正是在这些年里,英国人获得了他们在印度的第一个立足点,荷兰
人把葡萄牙人赶出东印度群岛,西北欧各强国在非洲海岸设立贸易站,英国人和法国人
成为格兰德河上游一侧北美洲的主人,还控制了格兰德河以南伊比利亚殖民地的大部分
贸易。
  本章将分析西北欧居首位的根源以及荷兰、法国和英国争夺领导权的斗争——这一
斗争以1763年英国发展为世界占统治地位的殖民强国而告终。

  一、西北欧居首位的根源

  西北欧在欧洲大陆的贸易和海外事业中,并非从完全的默默无闻跃居领导地位。如
前章所述,基础是在中世纪后期随欧洲经济中心从地中海盆地向北转移、主要商船航线
也从地中海移到大西洋而打下的。除经济优势外,西北欧还拥有对经济利益格外敏感的
社会结构和文化气氛。荷兰、英国甚至法国的贵族决不是轻蔑地看待经商事业,他们总
是乐于参加任何有可能获利的商业冒险。此外,由于商人和金融家就象绅士参与商业那
样加入贵族行列,北方具有大得多的阶级流动性。1726年,丹尼尔•笛福评论说:“英
国的贸易造就着绅士,而且已使绅士布满这一国家,因为商人的孩子,或至少是他们的
孙子,开始与出身最高贵和出身于最古老家族的人一样,成为地道的绅士、政治家、议
员、枢密院官员、法官、主教和贵族。”这番评述所反映的社会观念与极大地促成伊比
利亚衰微的缺乏辨别力的伊达戈精神恰好相反。
  最后,西北欧从物价-工资-地租的差异中得到了帮助。16、17世纪时,英国的物价
上涨256%,而工资仅上涨145%。西北欧的地租也严重地落后于物价,1549年,英国一个
乡绅抱怨说,地主们正穷困起来,因为“这王国大部分田地仍维持过去的地租”。这就
是说,社会的三个主要成分——劳动者、地主和企业主——中,企业主是在通货膨胀的
这些世纪里获得极高利润者。这些利润再被投资于开矿冒险事业、工业企业和商业经营,
结果,西北欧的经济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发展。英国著名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
因斯曾将155O至165O年这一时期描述如下:“近代世界编年史上,从未存在过对商人、
投机者和暴发户来说如此持久、如此可贵的一个良机。在这些黄金般的岁月里,近代资
本主义诞生了”。近代资本主义诞生于西北欧说明了为什么西北欧国家会领先于西班牙
和葡萄牙并在世界事务中取得支配地位——这一地位官们一直保持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
发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7-2007 02:5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二、西北欧早期的扩张   
     
    西北欧国家自然妒忌西班牙和葡萄牙的这些生利的帝国。然而,它们长久地忍住不
去侵犯这些帝国的活动范围,这不是出于对教皇训令的尊重,而是因为害怕伊比利亚的
势力。因此,英国人和法国人转向超出伊比利亚活动范围的北大西洋。1496年,也就是
哥伦布第二次西航返回的那一年,英国亨利七世派遣约翰•卡伯特朝北大西洋方向航行,
卡伯特发现了一种最终证明甚至比西班牙人的银矿更有价值的资源:他发现了鱼。纽芬
兰岛周围的海洋里盛产鱼——鱼,大概是15、16世纪欧洲贸易中最重要的商品,是人们
冬季里的主要依*及全年斋戒日中规定的食物。
  然而,首先开发纽芬兰浅滩的却是葡萄牙人,大批鳕鱼很快就源源流入葡萄牙。法
国人和英国人不久追随葡萄牙人之后,到16世纪头10年,布列塔尼、诺曼底、康沃尔、
德文和萨默塞特的渔民们经常前往纽芬兰浅滩。随着渔船的增加,贸易的性质起了变化,
由直接出售“鲜”鱼改为每隔较长时间后在市场上销售数量大得多的“干”鱼。夏季几
个月里,渔民们为了晒干、修补渔网,为了烟熏、腌制捕获物,在陆上搭起临时掩蔽所。
捕鱼作业达到很大的规模,因而至少在两个方面给欧洲以重大影响。当时,欧洲每年部
分时间里有许多人过着近于忍饥挨饿的生活;鳕鱼的经常、巨量的供应,对这样一个大
陆来说,相当于一大笔意外收入。此外,纽芬兰渔场培育了接连好几代训练有素、能胜
任远洋航行的海员。后来探察北极区、寻找一条东北或西北航道的船只,开始拓居北美
洲的远征队,与西、葡两国的舰队作战的英国和荷兰的舰队——所有这些基本上都配置
了由纽芬兰浅滩渔场这所严格的学校培养出来的海员。
  西北欧沿海各国并不满足于捕获鳕鱼。他们仍渴望香料,但是,他们还不准备向葡
萄牙对绕好望角航道的控制进行挑战。因此,他们为了寻找一条可通达东方的东北或西
北航道,开始了长长一系列无效的探险。他们推想道,既然事实已出人意料地证明热带
是可通过的,北极也应如此。1553年,一支由三艘帆船组成的远征队怀着取道东北航道
驶抵中国的明确目的离开英国。领队休•威洛比爵士带了爱德华六世的一封用拉丁语、
希腊语和其他几种语言写成的公开信,信中声明道:“发现和贸易为远征队的唯一目
的”。这封信是写给“居住在*近强大的中国帝国的世界东北地区的国王、君主及其他
统治者”。
  这三艘船在刮大风期间分散了,其中两艘船在威洛比的率领下抵达巴伦支海。船被
冻牢在那里过冬,全体船员无一幸存,可能死于坏血病。第二年夏天,俄国渔民发现了
船、尸体和威洛比的日记簿。日记簿上的最后一段记录作为欧洲扩张所带来的牺牲和悲
剧的纪念品是值得注意的:
  因而,留在这一避难所“巴伦支海”,过上一星期,就如度过一年,而且,天气非
常恶劣,严寒、大雪和冰雹,使天气仿佛冬季似的(当时正值9月),我们认为最好是
在那里过冬。为此,我们派出三人朝西南南方向走,看看能否找到有人烟处,他们走了
三天的旅程,可什么也没发现;之后,我们又派另外三人向西行了四天的路程,他们也
一无所获地回来了。接着,我们再派三人往东南方向走三天,他们回来了,同样没有找
到别的人们或任何有人聚居的地方。
  在此期间,剩下的一艘船在理查德•钱塞勒的率领下驶抵白海的德维纳河河口。威
洛比枉费辛苦地寻找的“聚居地”在这里发现了。经过与当地人长久的讨价还价,钱塞
勒和他的一些船员于冬季坐上马拉的雪橇,开始了从白海到莫斯科的惊人旅行。这是一
次有历史意义的旅行。钱塞勒知道了俄国沙皇伊凡四世(雷帝)的势力和财富。后者也
很高兴首次和一个西欧国家建立直接联系。1555年,英国商人为利用这新的贸易机会,
创办了莫斯科公司。
  其他探寻东北航道的试图总是面对一道冰墙而告终。因此,人们的兴趣转移到发现
一条西北航道的可能性上。对西北航道的寻找是从英国人马丁•弗罗比歇在1576至1578
年间的三次航海开始的。弗罗比欧努力组织这几次航海,因为他认为发现西北航线是
“世界上唯一尚未完成之事,一个出色的有才智的人若能做成这件事,就会闻名于世,
交上好运”。他第三次航海返回时,用船满载了他以为是含金矿石的黑石头。当这些石
头被发现毫无价值而抛弃在达特福德港时,他对名声和财富的希望亦随之烟消云散。
  继弗罗比歇之后还有长长一连串探险家,其中包括约翰•戴维斯(1585至1587年间
探险)、亨利•哈得孙(1607至1611年间探险)、罗伯特•拜洛特和威廉•巴芬(1615
至1616年间探险)。他们都是英国人,因为在早期探险项目中,寻觅西北航道基本上是
英国人自己的事业。他们谁都没有成功地航抵太平洋。过了三个世纪后,才有挪威探险
家罗尔德•阿蒙森越过包覆于北美洲大陆北端的、充满冰块的海域。不过,早期探险家
的工作确取得了实际成果。他们发现了相互连接、为进入美洲大陆最盛产毛皮的地区提
供一道后门的哈得孙海峡和哈得孙湾。这一知识后来使英国人能在一个如果他们不了解
这情况、本会让法国人独占的地区进行竞争。
  北欧人寻找前往东方的新航路的失败,驱使他们侵犯伊比利亚人的势力范围。由于
葡萄牙的东方属地仍受到非常强大的保护,北方人首先攻击西班牙最薄弱的美洲殖民地。
法国人自从开始他们同哈普斯堡王室的断断续续的战争(自1516年查理五世即位迄1559
年卡托-康布雷齐和约签订)以后,一直以拉罗歇尔为基地,从事对南美洲北岸的海盗
活动和私掠巡航。法国袭击者所造成的损害是相当大的。1556年,弗朗索斯•勒克莱尔
船长——西班牙人管他叫Pie de Palo(“独腿航海者”)——以10艘船进攻哈瓦那,
洗劫了这座城市,并彻底毁坏了港内所有的船舶。
  当时正在西属美洲露面的英国闯入者则试图在和平的、商业的基础上进行贸易。他
们想做的不是劫掠,而是利用衰弱的西班牙工业不能满足殖民地需求这一点所提供的机
会占便宜。西班牙殖民地最需要的两种商品是布匹和黑奴,英国人生产了前者,并能在
西非购买到后者。约翰•霍金斯爵士的著名航行前文已提及。霍金斯作为英国奴隶贸易
的创始人赢得了名声和大量财产,因为他很精明,能意识到这种形势下可能发生的事情,
同时,又大胆得不顾法律上的考究使采取行动。1562年,他作了第一次航行;他在塞拉
利昂觅得奴隶,再运到伊斯帕尼奥拉(海地)换取兽皮和糖。利润高得惊人,以致伊丽
莎白女王和她的几名枢密院官员也对他的第二次航行进行秘密投资。他遵循与前次相同
的步骤,然后,满载一船白银返回,成为英国最富裕的人。
  西班牙驻伦敦大使强烈抗议这种非法贸易。尽管霍金斯以和平方式用奴隶交换殖民
地商品,但实情依旧是,同西班牙殖民地通商对外国人来说是非法的。这不是海盗行径,
但肯定是一种侵犯行为。伊丽莎白希望仍与西班牙保持和平,不准霍金斯再去西印度群
岛,然而,1567年,霍金斯说服她改变主意,允许进行一次最后的航行。这次冒险结果
是一场灾难;由于每年一度的护航队出乎预料地早数星期自西班牙到达,霍金斯的船队
在西印度群岛一港口内遭到伏击。船队五艘船中,有三踱被击沉或捕获,其余两艘分别
由霍金斯和其表弟弗朗西斯•德雷克指挥,在即将沉没的状态下于1569年返抵英国。
  第三次航行的厄运标志着英、西两国关系的一个转折点——它结束了与西班牙殖民
地和平地、合法地通商的希望。如果贸易不能以和平、合法的方式经营,必然要用其他
手段进行。获利的机会对英国人和其他北方人米说太大了,使他们抑制不住自己,也无
法忘却。在以后数十年中,新教的船长们是作为海盗和私掠船船长。而不是作为和平但
违法的商人前往西属西印度群岛。
  此外,当时欧洲的其他一些事件使天主教和新教两大势力间的摊牌日渐逼近。在霍
金斯去进行第三次航行时,尼德兰已起来反抗西班牙统治,并促成一场拖延多年的激烈
战争。1570年,教皇开除伊丽莎白女王的教籍,并准许英国臣民解除他们对女王的效忠
誓约。两年后,数千名法国新故徒于圣巴托罗缪节前夕在巴黎和外地被屠杀。新教和天
主教两大阵营显然正在趋向战争,战争的爆发只是个时间问题。1588年,西班牙国王腓
力派无敌舰队侵犯英国时,遇到的最可怕的两个对手是约翰•霍金斯和弗朗西斯•德雷
克。霍金斯和德雷克使无敌舰队惨遭失败;这对他们来说,是对他们在西印度群岛所蒙
受的灾难的甜蜜报复。
  欧洲的这些发展极度地影响了海外事态的发展。同西班牙的正式开战(葡萄牙其时
已卷入)消除了可能已限制新教势力的任何抑制性因素。他们大胆且公开地闯入伊比利
亚帝国范围——不仅闯入西班牙的美洲,还闯入葡萄牙的东方,而且,他们愈是侵入,
愈是受到进一步侵入的鼓励,因为他们发现自己的对手出乎意外地虚弱。荷兰人是最先
能利用伊比利亚衰落所提供的机会的人。17世纪对荷兰来说,将是“黄金世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7-2007 02:5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三、荷兰的黄金世纪
   
    17世纪,荷兰的势力和繁荣显著增长,这在某种程度上是由于其地理位置颇为有利。
斯海尔德河、马斯河和莱茵河这些大河的入海口皆在荷兰境内,为荷兰提供了西朝英国
和大西洋的优良港口。此外,荷兰背*巨大的德国内地,面傍欧洲两条古老的商船航线
——一条为北南方向,从卑尔根到直布罗陀;另一条为东西方向,从芬兰湾到英国——
的交通枢纽。沿这些航线运送的基本贸易商品有:比斯开的鲱鱼和盐,地中海地区的酒,
英国和佛兰德的布匹,瑞典的铜和铁,以及波罗的海地区的谷物、亚麻、大麻、木材和
木制品。
  荷兰人是通过从事这些商品的运输开始他们的伟大发展。其商船队的崛起全*当地
沿海渔业以及较后生利的鲱鱼水产业;后者是在大群大群的鲱鱼不可思议地从波罗的海
回游到北海时才发展起来的。荷兰人充分地利用这新的富源。他们发明了保存、腌制和
烟熏的新方法,并向欧洲各地出口他们的捕获物,以换取谷物、木材和盐。随着西班牙
和葡萄牙海外帝国的建立,荷兰人在塞维利亚和里斯本得到新的殖民地出产的货物,运
销欧洲各地。作为回报,他们向伊比利亚国家供应波罗的海的谷物和海军补给品。
  1566年,尼德兰对西班牙的反抗斗争的爆发,大大地帮助了荷兰人。当时,工业、
商业地位重要且为欧洲主要金融中心的安特卫普,屡遭西班牙人劫掠,数千名手工业者、
商人和银行家逃往北方,尤其是逃往阿姆斯特丹。1585至1622年,阿姆斯特丹的人口从
30,000增至106,000;促成这一人口增加的安特卫普人还为荷兰的海外扩张提供自己
的金钱和技术。
  荷兰人在其事业中也因他们的三桅商船即大型平底沿海船——一种造价低廉、却拥
有巨大容积的普通运输船——而得到很大帮助。以往,典型的商船一向用笨重的木材建
造,船尾设炮座平台,可架置火炮,在必要时作军舰用。荷兰人首先冒险建造一种为仅
能运送货物、不可装置火炮的目的而专门设计的商船。三桅商船船身宽、船底平、居住
舱室有限,因此,具有最大的货舱空间,而且极其节省建船材料。这种缓慢、丑陋但便
宜、宽敞的大轮船是开始控制世界海洋的荷兰商船队的主要依*。
  16世纪末叶,各种意外的事相结合,驱使荷兰人公开地向葡萄牙在东方的霸权挑战。
一件事是,弗朗西斯•德雷克爵士进行了著名的环球航行(1677-1580年);经这次航
行发现,葡萄牙人远非东方主人,他们树敌甚多,要防守极长的商船航线和广为分散的
据点。葡萄牙的东印度群岛似乎不再是无懈可击的,而且,1580年西、葡两国王权的联
合,使诸新教国家以从前对西班牙的恐惧和仇恨来对待葡萄牙。葡萄牙这时在欧洲和海
外都被视作敌人,因此,它的帝国成为诸新教强国攻击的对象。此外,尼德兰的反抗运
动妨碍了殖民地商品在北欧的运销。因为荷兰人不再能从伊比利亚各港口得到货物。以
往有一段时间,英国人一直是在地中海东部诸港口获得东方产品,但这一贸易也因西班
牙和葡萄牙军舰封锁穿越直布罗陀海峡的航道而被抑制。在这些压力下,荷兰人和英国
人决定,既然他们不再能从里斯本和亚历山大得到香料,那就直接到东印度群岛去取。
  首要的任务是搜集可*资料,以指导航海者找到绕过好望角的漫长航线。葡萄牙人
为了将这类情报秘而不宣,采取了最有力的预防措施。1504年,国王曼努埃尔一世颁布
法令,严禁地图中包含有关远于刚果的航线的任何说明。凡是泄露这类情报的早期地图
均被搜集、销毁或篡改。尽管有这一检查制度,葡萄牙人的航海秘密还是逐渐泄露出去。
对北方人来说,最重要的情报来源是荷兰人简•哈伊吉恩•冯•林索登于1595年发表的
描绘世界地理情况的《旅行日记》。林索登曾作为葡属果阿的大主教的仆人在印度生活
7年,所以,他能在书中为取道绕好望角的航线提供详细的航行指导。
  林索登的著作在发表那年即被用来指导第一支荷兰船队前往东印度群岛。为期二年
半的远征蒙受了重大损失,原先的289人中只有89人返回。然而,贸易是如此生利,尽
管人力和装备遭到损失,荷兰人仍获得了巨大利润。第二支远征队更幸运,净得400%的
利润。于是,荷兰人纷纷涌入东方海域;1598年一年中,远航东方的船队就不少于5支,
有船22艘。从一开始起,荷兰人就胜过葡萄牙人。他们是更好的海员,能够用他们的三
桅商船较便宜地运输香料,而且,由于他们本国的工业优于伊比利亚国家的工业,他们
的贸易商品也较后者价廉物美。一个出乎意外的复杂情况是,印度尼西亚的统治者和商
人往往利用荷兰人和葡萄牙人之间的竞争提高物价和港务费。1602年,荷兰人采取对策,
将他们的各种私营贸易公司合并成一家国营公司——荷兰东印度公司。
  就荷兰人而论,根据公司从国会收到的特许状的条款,公司享有从好望角到麦哲伦
海峡之间的贸易垄断权。公司还被授予开战或讲和、夺取外国船、建立殖民地、修筑城
堡和铸币的权力。公司在和土著统治者打交道以及成功地驱逐畏缩的葡萄牙人时,充分
利用了这些权力。早两年即1600年时,英国人已组织了他们自己的东印度公司,但是,
他们故不过荷兰人。英国公司的认购资本较荷兰公司小得多,而且只能定期地得到,因
为英国商业股东仅供资金给单独的航行。每次航行之后,他们就分配资本和利润,结束
他们的帐户。此外,英国公司从斯图亚特王朝的国王那里得不到什么支持(这是可理解
的,因为英国大体上仍是农民国家),而荷兰人则从其注重商业的政府那里获得强有力
的支持。
  荷兰人尽管居于有利地位,最初却容忍了英国人在东印度群岛的竞争。他们仍在为
摆脱西班牙统治的独立而战斗,无力再树敌。但是,1609年,荷兰人与西班牙缔给安特
卫普休战协定后,便转身反对英国人。争夺垄断权的斗争结果是明白无疑的。荷兰人有
多达五倍于英国的船只,而且在印度尼西亚群岛修筑了一系列使他们得以控制形胜要地
的城堡。此外,荷兰人还有天才的总督简•皮特斯佐恩•科恩的服务,科恩为其国家做
了先前阿尔布克尔克为葡萄牙所做的事。他在任职期间(1618-1629年)把葡萄牙人从
东印度群岛赶走,并使其后任们能够将葡萄牙人逐出马六甲(1641年)和锡兰(1658
年)。科恩也骚扰英国人,阻止他们对印度尼西亚群岛的渗透,迫使他们退回到自己在
印度的据点。同样重要的是,科恩还培养和发展了亚洲国家之间的贸易,使亚洲间的贸
易量远远大于绕好望角到欧洲的贸易量。那时以前,葡萄牙人已参与这一贸易,然而,
科恩大大深入一步,他在“福摩萨”(台湾)建立一个基地,从那里控制了前往中国、
日本和东印度群岛的商业航线。
  起先,荷兰东印度公司行意识地试图避免获得领土所属地。阿姆斯特丹的理论家和
政治家把葡萄牙势力在东方的衰落归因于它将力量和资本消耗在领土征服上,警告荷兰
公司不要犯类似错误.但是,公司在努力建立贸易垄断权的过程中,被逐步导向它所希
望避免的领土扩张。垄断权只有通过设防据点网才能得到加强。设立据点需要与当地统
治者订立条约,条约导致联盟,而联盟促成保护关系。到17世纪末,荷兰人实际管理的
地区仅一小块,然而,已成为荷兰的保护国的国家却很多,构成一块大得多的地区。接
着,18、19世纪期间,荷兰全部并吞了这些保护国,建立起一个庞大的地域帝国。
  约170O年以后,出口香料到欧洲的益处减少了,不过,科恩发展起来的亚洲国家间
的贸易弥补了这一点。此外,大约在这同时,荷兰人通过将咖啡树引进东印度群岛,发
展起一种新的经济资源。1711年,他们才收获100磅咖啡,而到1723年,他们却在销售1,
200万磅咖啡。因而,随着欧洲人养成喝咖啡的嗜好,荷兰人成为这种外来饮料的主要
供应者。荷兰东印度公司通过这种种手段,在整个17和18世纪中平均每年得股息18%。
  然而,荷兰人的海外活动并不仅限于东印度群岛。在环绕斯匹次卑尔报群岛的北极
海域,荷兰人实际上垄断了捕鲸业。在俄国,他们远远胜过英国莫斯科公司。他们还控
制了繁盛的波罗的海贸易,成为西欧的最重要的海军补给品——木材、沥青、焦油、制
绳索用的大麻以及制风帆帆布用的亚麻——的主要供应者。
  他们的商船队早在1600年时就拥有10,000艘船,是世界上最大的船队。荷兰的造
船厂高度机械化,几乎一天能生产一条船。此外,船的制造和操作颇经济合算;荷兰船
主可以削价与竞争者抢生意。因而,他们充当了西班牙、法国、英国和波罗的海之间的
运输业者。英国人直到18世纪才能在商船运输方面与荷兰人竞争。
  在美洲,荷兰人于1612年在曼哈顿岛建立了新阿姆斯特丹城。这一殖民地从未扩展
起来,到1663年也只有1900人。然而,对干在欧洲与美洲的西班牙、英国和法国殖民地
之间经营生利但违法的运输业的大量荷兰船只来说,它起着基地和票据交换所的作用。
实际上,英国人在1664年攻占新阿姆斯特丹,主要是为了堵住他们重商制度上的一个无
法容忍的漏洞。
  在南北美洲较南面,荷兰人通过荷兰西印度公司开展活动。公司创办于]621年,
目的是开发西、葡两国在美洲殖民地的未曾牢固占有的财富。经过10年打打停停的战斗,
荷兰人控制了从巴伊亚一直到亚马孙河的巴西海岸。但是,公司不愿意、也无力承担维
持足够的驻军所需的开支,这段沿海地带到1654年全部丢失。荷兰西印度公司也在加勒
比海沿岸的加拉加斯、库拉索岛和圭亚那建立殖民地。他们在这些地方留下了持久的印
记,因为他们引进了甘蔗,甘蔗很快成为整个西印度群岛的带来巨大收益的作物。
  荷兰所有殖民地中最持久的是1652年在南非好望角开拓的一小块殖民地。这不是一
个贸易站,而是为了向去东方的途中的船只提供燃料、水和新鲜食物而建立的一块真正
的殖民地。公司一名官员得知中国人是所能得到的最廉价的殖民者,希望让中国人移居
好望角。要是我们推测一下,如果他的建议被采纳,后来的事态发展原本会如何不同,
那是很有趣的。但是,东印度群岛的荷兰官员拒绝提供中国苦力,而是劝诱荷兰的许多
布尔人即农民和法国一些胡格诺派教徒一起移居那里。这块殖民地很快使证明了它的价
值。它向荷兰船和其他一些船只提供的鲜肉和新鲜蔬菜帮助制服了坏血病,拯敕了数千
名海员的生命。如今,这些布尔人的后裔占居住南非的300万欧洲人的五分之二。他们
组成了唯一约、持续至今的荷兰语言和荷兰文化的海外核心。这与今天占据地球很大一
部分表面的大量操英语的民族形成鲜明对照。这一对照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了为什么荷兰
人不能保持他们在其黄金般的17世纪中享有的首要地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7-2007 03:1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四、荷兰的衰落

  18世纪时,荷兰在经济发展和海外活动方面落后于英国和法国。其衰落的一个原因
在于,英、法两国政府通过颁布一系列针对荷兰人的歧视性法令。坚持不懈地努力建立
起他们自己的商船队。从1651年起批准通过的若干《航海条例》可作为上述立法方面的
例子;这些《条例》规定,凡是商品均不许进、出口于任何英国殖民地,除非运送商品
的船只是英国船只,即为英国或英国殖民地所制造、拥有并由它们配备至少三分之二的
船员的船只。立法之后,英国商船队获得了极其迅速的发展。这些《条例》的通过和英
国航运业的增长有多大程度上的联系,至今仍是个未解决的问题。荷兰人以及对要价较
高的英国运货者颇为不满的西印度群岛种植园主的持久的抗议表明,这两者间至少有若
干联系。
  荷兰人还为一系列劳民伤财的战争——1652至1674年因商业纠纷而与英国交战,
1667至1713年因路易十四的领土野心而与法国交战——所削弱。荷兰人在这些战争中特
别易受到敌人的伤害。他们的商船速度缓慢,实际上无人操纵。他们的正规海军由于他
们专注于商船队,通常受忽视。因此,当荷兰船只从世界各地聚集在一起,为驶回本国
港口而穿越英吉利海峡时,受到两面夹攻,而攻掠它们的英国私掠船,尤其是法国私掠
船,则得到绝好的收获。塞廖尔•佩皮斯叙述道,他在一艘被捕获的荷兰的印度贸易船
上,发现了一个人在世界上所能见到的处于混乱中的最大量的财富……。胡椒通过每个
漏缝散落出来。人踩踏在胡椒上,我在没了膝盖的丁香和肉豆蔻中行走,整间整间的房
舱都堆得满满的。还有大捆大捆的丝绸和一只只铜板箱,我看见其中有只箱子打开着。”
这些劫掠达到很大的规模,使英国人在1652年战争开始后的两年里,从荷兰人那里夺得
大约1700艘商船作为战利品。
  《航海条例》以及与英国和法国的战争并不能完全说明荷兰衰落的原因。事实上,
荷兰的贸易量在1698至1715年期间达到顶峰,而且,在那些年月里,荷兰商船队的规模
仍为英国的两倍,可能等于法国的九倍。但当时,荷兰在全部贸易中所占的份额正在下
降。团此,所出现的是一个相对而非绝对的衰落。荷兰人并没有渐渐不行,而是法国人
和英国人正在迎头赶上。其根本原因在于荷兰人缺乏保持自己原先的扩张速度所需的资
源。法国人拥有众多的人口、繁荣的农业和一个在大西洋和地中海均有出海口的富裕的
祖国。英国人也拥有较荷兰人丰富得多的自然资源,并享有海岛位置带来的巨大禆益;
地处海岛,使他们无须付出时常遭受入侵的代价。此外,英国人还有其海外殖民地的迅
速增长的财富和力量作后盾,而荷兰人仅在南非南端有一小块孤立的殖民地。因而,我
们发现,英国输出品的价值从1720年的80O万英镑上升到1763年的1,900万英镑,法国
输出品的价值由1116年的1200O万里弗尔增长为1789年的50000万里弗尔。已经达到顶峰
的荷兰人完全不能和如此的增长相匹敌。归根到底,18世纪时,荷兰让位于英国和法国,
其原因与20世纪时英、法两国让位于美国和苏联的原因正相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7-2007 03:1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五、英、法竞争

  18世纪的标志是英国和法国之间争夺殖民地霸权的斗争。这两个国家面对面地在全
世界——在北美洲、非洲和印度——竞争。
  在北美洲,英、法两国的殖民地有许多共同特点。它们大约于同一时候极拓居。它
们都位于大西洋沿海地区和西印度群岛。那里土著居民较为稀少、原始,使英国人和法
国人不象西班牙人,无法希望*土著劳动者生活,尽管他们在一些产糖的岛上确是依*
黑奴劳动者。由于英国人和法国人找不到贵金属,他们只好*农业、捕鱼、伐木、商业
和皮毛贸易养活自己。
  北美英属殖民地大致可分成三类:主要生产烟草的弗吉尼亚及其紧挨着的邻地;从
事捕鱼、伐木、商业和皮毛贸易的新英格兰及其小批小批的不信奉国教的居留地。由于
带来极大利润的甘蔗种植园而最受高度评价的英属西印度群岛。总的来说,这些英属殖
民地的一个特点是人口稠密,远远多于法属殖民地人口。它们的另一主要特点是政治上
难驾御。每个殖民地都有一名总督、一个咨询会议和一个法院系统,三者都由英国任命。
几乎每个殖民地还有一个民选的立法议会,它通常与委任的官员们不和。
  议会是英帝国的一个与众不同的特征,当时,欧洲其他殖民帝国中均没有起重大作
用的代议制机构。这是可理解的,因为英国与法国和伊比利亚国家不同,是在代议制政
府正在母国获得力量的时期里开始殖民地拓居的。总之,英属殖民地民选的议会狂热地
捍卫他们所认为的是其不可剥夺的权利的东西。他们与伦敦政府最通常的争吵的原因在
于,后者坚决认为所有殖民地产品都应用英国船只送往英国。这在皇家官员看来,似乎
是个合情合理的要求,因为他们也给了殖民地用自己产品垄断国内市场的权利。然而,
殖民地的商人和种植园主由于不能使用较便宜的荷兰船只、不能将产品输往更有利可图
的非英国市场而强烈抗议。1677年,即美国革命前一个世纪,马萨诸塞议会公然致函伦
敦枢密院说:
  根据法律学者通常的言论,我们恭顺地认为,英国的法律仅限于四海之内,不施及
美洲……我们在议会里没有代表,故考虑,我们不该在自己的贸易中受到英国法律的妨
碍。
  北美法属殖民地因其战略位置而非常出色。最初的法国据点于1605年、1608年及
1642年分别在阿卡迪亚(即新斯科会)、魁北克及蒙特利尔建立。法国人以圣劳伦斯河
流域为开拓殖民地的主要根据地,利用无与伦比的内陆水系向西推进到苏必利尔湖,向
南推进至俄亥俄河。1682年,法国贵族拉萨尔划船沿密西西比河而下,声称整个密西西
比河流域为法国所有,并命名为路易斯安那,以纪念路易十四。因而,法国人在非常短
暂的时间里便已侵入北美大陆的中心。
  这引起了复杂的情况,因为18世纪英国王室发出的殖民地特许状大多附文授予“从
大海到大海”即从大西洋到太平洋之间的地区。显然,每当英国殖民者到达并越过阿巴
拉契亚山脉时,相竞争的英、法两国对土地所有权的要求便将经受考验。不过,开始时,
法国人在土地占有方面占很大优势。他们的探险者最先开辟了这些地区,然后,他们的
官员沿着从圣劳伦斯河到路易斯安那的路经修筑了许多堡塞。大西洋沿海的英属殖民地
有效地被从圣劳伦斯湾到墨西哥湾的一条巨大的弧形地带所包围。
  法国人不仅占有北美洲的制高点,还拥有纪律和团结方面以巨大优势。法属殖民地
不存在难驾驭的民选的机构。负责各殖民地防御的总督和处理财政、经济事务的地方行
政长官皆由巴黎任命。这种安排较之嘎吱嘎吱响的英国代议制制度更灵敏、更有效。英
属殖民地的总督只能请求和怂恿他们的议会采取某种行动步骤;他们几乎不能下命令,
尤其是从他们的薪水基金由议会投票决定以后。在法属殖民地,总督和地方行政长官下
命令,而他们的部下则加以执行。
  法国人和英国人在西印度群岛也是近邻。这地区主要的法属殖民地为马提尼克岛和
瓜德罗普岛,英属殖民地则为牙买加、巴巴多斯和巴哈马群岛。这些殖民地作为同南面
的西班牙和葡萄牙殖民地通商的贸易站是很有价值的,但是,它们最可贵的东西是它们
的热带产品——糖、烟草和靛青——这些产品补充了法、英两国的经济。
  在非洲,到18世纪初,法国人已在马达加斯加岛、戈雷岛和塞内加尔河河口安家,
英国人则在冈比亚和黄金海岸落户。非洲沿海的这些殖民点起了经营黄金、象牙、蜂蜡
和奴隶交易的贸易站的作用;其中,奴隶占极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在西印度群岛产糖殖
民地的发展增加了对当地劳动力的需求之后。不过,非洲很少受到18世纪英、法竞争的
影响。争夺这块大陆的真正的斗争直到19和20世纪才来临。
  相形之下,印度与北美洲的那些殖民地相似,是英、法激烈冲突的地区。17世纪初,
英国人被荷兰人逐出东印度群岛后,便退到印度次大陆。到这一世纪末,他们已在印度
营建了四个较大的据点,东海岸的加尔各答和马德拉斯,西海岸的苏拉特和孟买;苏拉
特是印度最早的英国贸易站,孟买则是葡萄牙公主于1662年嫁给查理二世时作为嫁妆带
给英国的。1604年,法国人已组织了他们自己的东印度公司,但它很快就开始不起作用。
它于1664年复兴,到这一世纪末,法国人在两个较大的据点——加尔各答附近的金德讷
格尔和马德拉斯附近的本地治里——安置下来。
  17世纪时,凡在印度居住、经商的欧洲人都是经强大的莫卧儿皇帝容许后才这样做
的。如果他们不是举止规矩、不是谦卑地请求享有从事商业活动的特权,后者原可能会
轻易地把他们赶进大海。18世纪时,形势完全颠倒过来了。欧洲人从被勉强容忍的、限
制在少数沿海前哨基地的外国商人变为逐渐控制印度整片整片地区的爱寻衅的入侵者。
  这一转变的原因在于莫卧儿帝国的崩溃。1605年,杰出、开明的皇帝阿克巴去世后。
他的继承者们未能信奉其宗教信仰自由和薄赋轻税的英明政策。1658年即位的莫卧儿最
后一位有名的皇帝奥朗则布尤其如此。奥朗则布是一个穆斯林狂热者,他的宗教迫害,
特别是其晚年阶段的,使印度教臣民和他疏远;他不得不进行连续的战争,而战争又导
致赋税更加繁重、人民更为不满。1707年,随着他死去,莫卧儿帝国开始土崩瓦解,由
于他没有固定的继承人,其儿子们为王位争夺了两年。然后,1712至1719年,五位傀儡
皇帝相继在德里进行统治。在这些情况下,地方统治者开始宣称独立,建立起世袭的地
方王朝。马拉塔人代表模糊的、早期的意义上的印度民族主义,从他们在西面的孟买以
南约100哩处的首都萨达拉扩张到离东面的加尔各答不到200哩的地方。中央政权的瓦解
给了英国东印度公司和法国东印度公司以可乘之机,使它们得以从纯粹的商业组织转变
为地区霸王和贡物收集者。它们修筑堡塞、供养士兵、铸造货币以及与周围的印度统治
者缔结条约,因为印度已不存在能拒绝它们行使这种主权权利的中央政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2-7-2007 03:1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六、英国的胜利

  当时,相竞争的英、法两国在印度、非洲和南北美洲控制的一批地区的情况就是如
此。这两个帝国在17、18世纪中的相互争斗以英国的压倒的胜利而告终。一个原团在于,
法国更感兴趣的不是海外殖民地,而是欧洲霸权。从16世纪起,法国波旁家族就首先全
力以赴地侵犯意大利,与奥地利和西班牙的哈普斯堡王室作斗争。路易十四曾有位大臣
叫让•巴蒂斯特•柯尔贝尔,真正地对发展法国的经济感兴趣,试图鼓励贸易和殖民地
拓殖。但是,其有名对手是国防大臣弗朗索斯•卢瓦,他只关心在欧洲大陆的军事战役
和领土扩张。最后,卢瓦占上风,并在这种情况下,树立起一个介入欧洲大陆事务的传
统。1758年,当勇敢的将军蒙卡尔姆派使者到巴黎去说明加拿大危急的军事形势、要求
立即予以援助时,他得到的答复是,一个人在住宅着火的情况下,不会试图去救马厩。
直到19世纪波旁王朝被推翻后,法国才又致力于海外事业和海外扩张。
  英国胜利的另一原因是,移居殖民地的英国人较法国人多得多。到1688年,集中在
大西洋沿海狭窄的山麓地区的英国移民有30万,而散居在加拿大和密西西比河流域的广
大地区的法国人仅2万。这种差别在某种程度上起因于巴黎拒绝让法国新教徒即胡格诺
派教徒移居殖民地,而马萨诸塞大部分地区却由因不能遵从圣公会教义而离开英国的不
从国教派聚居着。再一重要因素是,法国土壤较英国土壤肥沃。法国的农民群众深深地
依恋自己的土地,他们能够得到足够的收入,无须求助于移居外国。但是,在英国,为
了替不断发展的纺织工业生产更多的羊毛、替迅速发展的城市生产更多的粮食,大规模
的目地已进行了一些时候。在联成一片的、科学经营的土地上,比在从中世纪继承下来
的、小而分散的条块式田地上,能更有效地生产羊毛和粮食这些商品。圈地意味着更高
的生产率,然而,也意味着社会混乱和不幸。这正是托马斯•莫尔爵士所谴责的,他愤
怒地写道:
  其祖国的一种贪婪、不知兄的水老鸦,一种真正的瘟疫,可以绕地一圈,把成千上
万英亩土地图进一道栅栏或树篱内,农民们被推出他们自己的……他们这些贫穷、单纯、
不幸的人,男子、妇女、丈夫、妻子、没有父亲的孩子、寡妇、悲哀的母亲及其幼小的
婴儿,不得不用种种方法上路。……在他们到处游荡、直至精疲力竭时,除了去偷窃,
然后被公正地、理所当然地绞死,他们还能做什么别的呢?要不然,去乞讨。然而那时,
他们还将被当作无赖而关进监狱,因为他们四处闲逛、不干活。没有人愿意给他们一份
工作,尽管他们从未象现在这样乐于贡献自己。
  正是这些被逐出家园的人们提供了从英国移居殖民地的群众基础。
  此外,还有不少英国绅士动身去美洲。他们因不断上涨的物价和固定不变的地租的
共同影响而处于困境,于是,去政府部门寻找工作,但是,如果他们恰好是清教徒,寻
找工作只能是徒劳无益。实际上,许多清教徒在查理一世统治期间丢了自己的官职。萨
福克的约翰•温思罗普就是典型的一例。他在沃兹法院被撤职后,不再能维持他的庄园、
庄园主的住宅、仆人和他已渐渐习惯的生活水平,他便卖掉田产,率领一伙清教徒移民
前往马萨诸塞,在那里,他当选为殖民地的总督。
  这些因素共同说明了英、法两国移民数量上的巨大差别。对这差别的意义估计再高,
也不过分。美国革命爆发时,英属殖民地的人口不少于200万,即相当于操英语的世界
的总人口的三分之一。这种大规模的殖民在很大程度上解释了1763年英国对法国的胜利
和20年后美利坚共和国对英国的胜利。
  英国工业的惊人发展也有助于英国在海外竞争中的成功。英国在1550至1650年这
100年中的工业发展只是在1760年以后的工业革命期间才被超过。事实上,后来的重工
业发展的基础正是在这较早的时期里打下的。英国工业最初的急速发展之所以会出现,
部分地是由于欧洲大陆的三十年战争(1618—1648年);这场战争引起了对军需物资的
需求。英国人响应这一需求,在由法国、德国及佛兰德的难民和移民引进的许多新技术
的帮助下,大大地发展了他们的采矿、冶金和化学工业。
  在整个17世纪中,从中世纪就已开始的呢绒制造业仍是英国的主要工业和最宝贵的
输出品来源。在新工业中,采煤业的发展极其惊人。煤这时已广泛地用作燃料并使用于
需要高温的工业如制糖业。煤的产量从1550年的20万吨左右增长到1700年的300万吨。
这一发展包括了采矿设备和排水机械的改进,这些改进促进了后来蒸汽机的发明。水力
也比以前得到更广泛的利用,水击锤已使用于锻工厂。当时显著发展的其他工业还有制
造火炮、黑色火药、硝石、玻璃、纸、明矾和盐的那些工业。
  法国工业在产品数量方面大致和英国不相上下。但是,应记住,法国人口为英国的
三倍以上,而且,法国人与生产布匹和金属器具的英国人大不相同,倾向于制造奢侈品。
此外,法国的技术进步受到行会系统的妨碍,行会系统在这国家被组织得有条有理,非
常强大。大体上,可以说,工、商业界与其说是在法国受到鼓励,不如说是在英国,因
为法国工、商业界缺乏英吉利海峡对岸的工、商业界的政治势力。
  英国繁荣的经济以各种方式促进了英国的海外事业。它为殖民地发展提供了更多的
资本;这是一个须考虑到的重要事实,因为英国和法国的殖民地最初需要大量经费。它
们和西班牙殖民地不同,出产不了金银,提供不了可利用的土著劳动力。因此,英、法
两国的殖民地化的发起人不得不完全用欧洲人的劳动力来移植整块整块的社区。他们必
须为这些人提供运输、工具、种子和装备。所有这一切都包括大量的资本支出;通常,
资本从伦敦较之从巴黎更有可能随时可得。在英国,按人口平均计算的金钱更多,而且,
不是象在法国那样投资于庞大的常备军和精心装饰的宫廷,而是取可得到的、流动的形
式。英国的工业也提供了更便宜、更耐用的商品,使英国殖民者和商人胜过他们的法国
竞争者。例如,在北美洲,英国皮毛商人能向印第安人提供较为价廉物美的毯子、水壶
及火器,以换取后者的毛皮。
  此外,英国工业对海军建设有充分准备。这一事实,加之英国统治集团对海上力量
的重要性有更多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英国海军在长长一系列英法战争中占优势
的原因。路易十五宣称,“在法国,除行家维尼特的海军外,决不会有别的海军”与这
类似的情况,英国历史上是肯定不存在的。英国的海军优势是个决定因素,因为在布雷
斯特附近海面上巡航的一支英国分舰队能切断法属殖民地与其母国的联系,使它们无依
无*,这种情况曾一再发生。
  英、法两国在殖民地和贸易方面的竞争直到17世纪末叶才导致相互开战。那时以前,
英国人与荷兰人的矛盾要多得多,他们之间有遍布全球的冲突点——北大西洋的渔业、
东方的商站、美洲的殖民地以及非洲和西印度群岛的奴隶贸易。这些争端促成1652至
1674年的接连三次的英荷战争。其后,当英国人认识到法国人正取代荷兰人、成为他们
最可怕的对手时,形势改变了。荷兰资源有限,且已过了其全盛时期;法国却是个远为
富饶、人口多得多的国家,而且正在急剧地加紧海外活动。大不列颠的光荣革命(1688
年)也促成了英、法相互间的疏远:它撵走了在英国复辟专制制度和恢复天主教时依*
路易十四的友好帮助的斯图亚特王朝。取代斯图亚特王朝的是荷兰的尼德兰联省执政、
奥兰治亲王威廉三世,他是个坚定的新教徒,也是路易十四的主敌。因而,威廉三世的
继位使英国和荷兰联合反对法国。1689年,开始了几乎拖延一个世纪、直到1763年英国
大获全胜为止的接连四次的英法战争。
  所有这些战争都有两个方面:欧洲方面和海外方面。欧洲方面的战争是围绕王朝野
心、尤其是法国路易十四和普鲁士腓特烈大帝的野心进行的。海外方面的战争则起因于
各种各样的问题——印度的势力均衡、在美洲的相冲突的领土要求、西班牙殖民地的贸
易条件以及对世界商船航线的控制。由于这些战争的欧洲方面和海外方面的区分极其明
显,每次战争都是在欧洲以一名字相称,在美洲以另一名字相称。因此,这些战争载入
历史的名字为:奥洛斯堡联盟之战或威廉王之战(1689—1697年),西班牙王位继承战
争或安妮女王之战(1701-1713年),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或乔治王之战(1743一1748
年),七年战争或法国和印第安人战争(1756-1763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7-2007 03:1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前三次战争就其海外方面而言,是非决定性的。在欧洲,它们的确解决了一些重要
问题:路易十四被有力地击败,腓特烈大帝成功地占领了西里西亚地区,使普鲁士迅速
跻身于欧洲强国的最前列。但是,在大部分海外战事的发生地美洲,只有孤立的、非决
定性的战役。法国人享有大部分印第安部落的支持,这一方面是由于他们的传教士比英
国传教士活动力强得多,一方面是由于法国殖民者人数很少,不象无情地向前推进、开
始涌满阿巴拉契亚山脉的英国殖民浪潮那样,对印第安人构成巨大威胁。法国人和其印
第安盟军一起,屡次掠夺和烧毁英国人的边远村庄。但是,英国人利用其优势的人力和
海军力量,进攻易受海路攻击的今新斯科舍和布雷顿角岛境内的法国殖民地。
  前三次战争的最后结果是,英国人获得新斯科会、纽芬兰和哈得孙湾地区。但是,
这些征服留下一个未解决的基本问题:法国人是否会保持加拿大和密西西比河流域,从
而把英国人限制在大西洋沿海地区呢?这问题由第四次战争作最后答复,第四次战争也
解决了印度的前途问题。
  这场重大的战争称为七年战争,因为它在欧洲从1756至1763年进行了七年。但在美
洲,由于占有俄亥俄河流域的竞争愈益加剧,它早两年就开始了。1749年,当英国政府
向弗吉尼亚和伦敦资本家为拓殖流域地区而组织的俄亥俄公司颁发特许执照时,英属殖
民地居民已开始越过阿巴拉契亚山脉、络绎不绝地进入流域地区。但当时,法国人正在
西宾夕法尼亚修筑一系列堡塞——普雷斯克艾尔堡(伊利)、勒伯夫堡(沃特福德)和
文南古堡(富兰克林)。1754年,俄亥俄公司通过在莫农加希拉河和阿勒格尼河的具有
战略意义的汇合处设立一城堡,反击法国人。法国人迅速攻占这城堡,加以扩建,并为
纪念加拿大总督而命名为迪凯纳堡。一个名叫乔治•华盛顿的年青的弗吉尼亚州人赶紧
率兵前往那里增援英国驻军。不幸的是,他到得太晚了,未能提供任何援助,而且,他
本人于1754年7月4日被法国人及其印第安盟军击败,不得不撤回到山脉的另一边。
  第二年,为了夺回迪凯纳堡,英国将军布雷多克率领一支正规军到达美洲。但是,
他拒绝接受手下殖民地官员关于如何进行新开辟地战争的劝告,其部队遭到惨败,他本
人阵亡,英国人的败北一直继续到1756年底。法军司令官是马奎斯•蒙卡尔姆,他是一
位在欧洲久经沙场的将军,不过,他很快就使自己适应新开辟地环境,卓越地领导了法
国和印第安军队。1757年,战争发生重大转折,主要是由于威廉•皮特(老)进入英国
内阁。这位后来成为查塔姆伯爵的皮特,是一个有远见卓识和富有感染力的自信的人。
“我相信我能拯救这个国家”,他说,“别的人都不行。”他将财力集中于海军和殖民
地,同时资助在欧洲继续作战的同盟者、普鲁士的腓特列。他的战略正如他所说的,是
在德意志平原上争取到一个帝国。
  皮特的战略取得辉煌的成功。他的得到加强的海军清除了海洋上的法国人,而美洲
殖民者则为他的领导所鼓舞,加入英国正规军,组成一支大约5万人的军队。按美洲战
争的标准,这是一支庞大的军队,它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法国堡垒。战争的高潮随围攻魁
北克而到来;魁北克是法属加拿大的中心,是由厉害的蒙卡尔姆防守的一个天然大堡垒。
直立圣劳伦斯河两岸的峭壁似乎是攻不破的,疾病又削弱了围攻的部队,失败着来无可
避免。英军司令官、33岁的将军詹姆斯•沃尔夫在绝望中决定采取十分冒险的行动。他
派3,60O名士兵在深夜渡河到魁北克城上游一侧的某个地点,在那里登陆,然后沿一条
险峻的小道爬过灌木丛和石坡,爬上一块高地即俯瞰魁北克城的著名的亚伯拉罕平民
1759年9月13日早晨,决战打响了。沃尔夫和蒙卡尔姆均阵亡,但英国老兵们获胜。几
天后,魁北克投降。第二年,蒙特利尔也陷于向前推进的英国人手中。这是美洲法国殖
民帝国的结束,因为英国对海洋的控制阻止了巴黎的任何援救。
  在印度,英国人亦取得了完满的成功。那里的形势截然不同于美洲,因为英、法两
国政府对印度都没有领土野心。英国东印度公司和法国东印度公司的董事们也是如此,
他们坚持认为他们在印度的代理人应绝对地专心于商业。他们仅对利润感兴趣,而且对
花费在非商业目标上的每个便士或苏表示不满。然而,与在印度的代理人联络要花一年
或一年以上的时间,后者常利用这一事实独自行动,使公司卷入印度事务中。后者这样
做还因为当时莫卧儿帝国正在崩溃,为扩大个人财源和建立帝国提供了令人眼花缭乱的
机会。
  第一个大规模地干涉印度事务的欧洲人是法属印度总督约瑟•杜布雷。即便是他,
至少开始时,似乎也不是为了领土扩张而对领土扩张感兴趣。相反地,他希望获得领土,
是为了能从税收和其他政治收益中得到更多的经营商业的资本。虽然杜布雷减少了由他
指挥的法国军队,但他通过以欧洲军事方式操练土著印度人来扩大自己的影响。这些经
过训练的印度军队即印度兵使他能支持对印度各种王位提出要束者,能逐步建立起对他
本人感恩图报的土著统治者的庇护制度。这种做法十分有效,因为少数欧洲军队或印度
兵能在对阵战中战胜人数多得多的纯粹的印度军队。然而,杜布雷于1754年被召回法国,
因为公司担心他的侵略策略将导致同英国的战争
  随着英、法之间大规模战争的爆发,战争破干1756年降临到印度。开始时,由于杜
布雷的活动,法国人处于较强大的位置。他们占据较多的领土,拥有大一倍以上的战斗
力量,而且还在土著王公中间施加较广泛的政治影响。但最后,英国人赢得压倒的胜利。
这里,又是海军优势为决定性因素。英国能从欧洲运来军队、金钱及供应品,同时阻止
法国这样做。英国人还得到了罗伯特•克莱武的鼓舞人心的领导。克莱武是一名多年前
当职员出身的公司官员,他具有杰出的军事才干和领悟印度政治的才能。1756年,他得
知欧洲的战争后,立即向孟加拉进军。在以往*与欧洲通商致富的印度商人的支持下,
克莱武在1757年的普拉西战役中打败亲法国的穆斯林统治者,他把自己的傀儡安插在王
位上,并为自己和公司勒索了巨额赔款。在战争的剩余阶段中,英国海军使克莱武能随
意地将其军队从印度的一个地区转移到另一地区,同时,还切断了法国各据点之间以及
它们与法国之间的联系。1761年,随着法国交出在本地治里的主要根据地,战争结束。
  七年战争的海外方面是由美洲的魁北克和印度的本地治里的陷落决定的。但是,欧
洲的战争一直拖延到1763年即交战国缔结巴黎和约时。美洲法属殖民地中,法国仅保有
南美洲的圭亚那、纽芬兰沿海的无足轻重的圣皮埃尔岛和密克隆岛以及包括瓜德罗普岛
和马提尼克岛在内的西印度群岛的少数岛屿。因此,英国从法国得到了整个圣劳伦斯河
流域和密西西比河以东的全部地区。这些区域几乎杳无人烟,被认为其价值不及盛产蔗
糖的瓜德罗普岛和马提尼克岛;这两个岛已归还法国。实际上,它们是由于西印度群岛
的英国种植园主的坚决要求才被归还的;这些种植园主担心法国糖岛的竞争,如果糖岛
给包括在英帝国商业结构内的话。
  西班牙于战争晚期站在法国这一边参战,因此,被迫将佛罗里达割让给英国。作为
补偿,法国把路易斯安那西部即密西西比河以西地区给予西班牙。在印度,法国人保有
他们在本地治里和其他城市的商业设施——事务所、货栈和码头。但是,他们被禁止修
筑防御工事或在印度王公中间寻求政治目标。也就是说,法国人是作为商人而不是作为
帝国建立者回到印度的。
  巴黎和约签订时,英国政治领袖霍勒斯•沃波尔评论道,“烧掉你们的希腊和罗马
书籍——有关微不足道的人们的历史记载吧。”这句颇有远见的评语有力地说明了这一
和平解决办法的长远的、世界性的涵义。就欧洲而论,条约允许普鲁士仍占有西里西亚、
成为奥地利争夺德意志领导权的对手。然而,对世界历史来说,具有远为重要的意义的
是巴黎和约的海外影响。根据和约条款,法国遭到了甚至比荷兰在17世纪、西班牙在16
世纪所蒙受的更为耻辱、更为彻底的失败。西班牙和荷兰虽然威信扫地,但各自仍保有
大量殖民地——西班牙殖民地在美洲和菲律宾群岛,荷兰殖民地在东印度群岛,而法国,
不仅威信丧尽,还被剥夺了其几乎所有的海外殖民地。
  诚然,法国在19世纪逐步建立起一个仅次于英殖民帝国的新的殖民帝国。但是,对
世界历史而言,重要的事实是法国在18世纪丢失了北美洲和印度。这意味着格兰德河以
北的美洲以后将发展成为操英语的世界的一部分.俾斯麦后来评论说,美国和英国操同
种语言这一事实,是近代外交中最重要的一个成分。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事态发展已支
持了这个观点。
  法国被逐出印度也是一个具有世界意义的历史事件,因为它意味着英国人将在那里
代替莫卧儿人。英国人一旦在德里安顿下来,就完全走上通往世界帝国和世界首位的道
路。正是由于范围广阔、人口稠密的次大陆所提供的这块无与伦比的根据地,英国人能
在19世纪扩张到南亚其余地区,然后远远地扩张到东亚。
  英国历史学家J.R.格林对1763年的和平解决所引起的这些发展的世界性涵义作了
很好的概述:
  七年战争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也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到现时为止,
欧洲国家的相对重要性已从它们在欧洲范围内的属地获得。但是,从战争结束起,英国
较其周围国家重要还是不重要,已无关紧要。英国不再仅仅是一个欧洲强国,不再仅仅
是德国、俄国或法国的对手。正如英国自己的海上帝国声称它是北美洲的霸主和印度未
来的霸主那样,英国突然远远胜过那些由于其位置仅在一块大陆内、注定要在以后的世
界历史中处于较低微的地位的国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7-2007 03:1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一时期对世界历史的意义  

  在这80年内的人们的记忆中,新发现的国家和地区比以前5000年中发现的还多, 而且,半个以上的世界是由现在仍活着的(或者就其年龄来说,也许是很健康的)人们 发现的。 乔治•贝斯特,马丁•弗罗比歇的远征队的一个成员 从1500至1763年的近代初期是人类历史上一个较关键的时期。正是在这一时期里, 地理大发现揭示了新大陆的存在,从而预示了世界历史的全球性阶段的来临。也正是在 这一时期里,欧洲人凭借他们在海外活动中的领导能力,上升到世界首位。这些世纪中 发展起来的某些全球性的相互关系自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更加紧密起来。在1763年,这 些相互关系比起它们在早一、二个世纪时要重要得多,但是,比起它们发展到1914年时 则极其微不足道。换言之,从1500至1763年的这些岁月构成了从1500年以前时代的地区 孤立主义到19世纪欧洲的世界霸权的过渡时期。本章的目的是分析发展于各颌域的全球 性关系的确切的性质和程度。 一、新的全球性视野 欧洲的海外扩张和陆上扩张的第一个最明显的结果是,人类的眼界前所未有地扩大 了。地理知识不再局限于一个地区、一块大陆或半球。整个地球的外形首次被确定和绘 入地图。这工作主要是由带头从事渡洋探险的西欧人进行的。在葡萄牙人于15世纪初开 始沿非洲海岸摸索着前进以前,欧洲人仅掌握有关北非和中东的准确知识。他们关于印 度的知识是模糊的;关于中亚、东亚和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知识则更模糊。南北美洲和澳 大利亚的真实存在当然是未曾料想到的,更不用说南极洲的存在了。 到1763年,情况全然不同。世界大部分地区的主要海岸线,包括南北美洲的大西洋 岸、南美洲的太平洋岸、整个非洲的海岸轮廓以及南亚和东亚的海岸,都已详细程度不 等地为人们所了解。在某些地区,欧洲人的知识已超出海岸线范围。俄罗斯人相当熟悉 西伯利亚,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相当熟悉墨西哥、中美洲和南美洲的部分地区。在格兰 德河的北面,西班牙人已勘探了很多地区,徒然地寻找黄金和传说中的城市,而法国人 和英国人则利用独木舟和印第安人所知道的河流和湖泊的路线,在更北面的地区广泛地 漫游。 但是,北美洲的太平洋海岸大半未探明;澳大利亚虽然其西海岸已被荷兰航海者发 现,但整体上几乎尚未为人们所了解。同样,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内地基本上仍是块空白; 中亚的情况也一样,13世纪马可•波罗的叙述仍是关于中亚的知识的主要来源。总的来 说,欧洲人在直至1763年为止的这一时期中,已获得有关世界大部分海岸线的知识。在 下一时期中,他们将侵入几块大陆的内地,还将探察南、北极地区。 二、人类、动物和植物的全球性扩散 欧洲人的发现不仅导致新的全球性视野,还导致新的全球性种族分布。实际上, 150O年以前,存在着世界范围的种族隔离。尼格罗种人集中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和太平洋 的少数岛屿上,蒙古种人聚居在中亚、西伯利亚、东亚和南北美洲,高加索种人集聚在 欧洲、北非、中东和印度。到1763年,这一格局已根本地改变。在亚洲,俄罗斯人开始 慢慢地越过乌拉尔山脉,迁徙到西伯利亚。在非洲,荷兰人已在好望角建立起一块永久 的殖民地,因为那里气候宜人,土著又非常原始,不能进行有效的抵抗。到1763年,也 就是荷兰人在开普敦登陆后过了111年时,他们已向北推进了相当大的一段距离,并开 始渡过奥兰治河。 种族组成方面的最大的变化发生在南北美洲。关于1492年以前印第安人口的各种估 计数,从100万至高达1亿,极其不同。不管其数目原本也许是多少,欧洲人侵入所带来 的灾难性影响是人们所一致承认的。征服期间遭受的有形损失、文化模式的破坏、征服 引起的心理创伤、强迫劳动的负担、酒精和新疾病的传入——所有这些因素多式多样地 结合起来,使各地的印第安人大批死亡。一个世纪内,土著居民的总人口似乎已下降90% 至95%。遭受打击最严重的是加勒比海岛屿和热带沿海区的土著,他们在大约30年时间 里完全从那里消失。热带高地地区如巴西和热带低地地区如巴拉圭的土著则较有恢复力。 他们虽然蒙受了非常惨重的损失,但能够复原,能够组成繁衍出当代大部分美洲印第安 居民的种族。只是到了20世纪时,美洲热带区的印第安人口才接近其原先的数字,而在 别处,仍远远地落后。 取代日渐消失的印第安人的是来自欧洲和非洲的移民浪潮。由此产生的居留地有三 种类型。一种由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组成;在这些殖民地中,伊比利亚移民组成一 个永久居留的贵族阶层,统治高地被征服的印第安人和低地从非洲输入的黑人奴隶。由 于欧洲移民中男子比妇女多得多,他们通常娶印第安女子为妻,或者找她们做情妇。于 是,出现了混血儿居民;在南北美洲许多地区,他们已开始在人数上超过欧洲人和印第 安人。 第二种居留地发展于西印度群岛;在那里,欧洲人——英国人、法国人及西班牙人 ——也组成一个居留的贵族阶层,不过,所统治的仅仅是从外面输入的黑人劳动力。最 初,种植园主雇用来自欧洲的契约雇工为他们经营烟草、靛篮和棉花种植园。但是,由 于17世纪中叶他们转向蔗糖生产,需要的劳动力便要多得多,遂从非洲运进奴隶。例如, 在英属巴巴多斯,1640年时仅有数百名黑人,然而,到1685年,黑人已达46000人,而 白人才2O 00O人。同样。在法属岛屿,到1700年时有44000个黑人和18000个白人。 南北美洲的第三种居留地见于大西洋沿海一带。那些地方的土著印第安人或者人数 太少,或者非常难驾御,无法作为充足的劳动力来源,而且,除了南部的殖民地外,那 一带的作物也不成为输入黑人劳动力的根据。在这些情况下,英国和法国移民自己开垦 土地,当农夫、渔民或商人,*自己的劳动过活,发展起完全以欧洲人为其成分的社会。 总之,来自欧洲和非洲的大规模迁移把南北美洲从纯粹是蒙古种人的大陆改变成世 界上种族成分最混杂的地区。黑人的迁移继续到19世纪中叶,使奴隶的总数达1000万左 右,而欧洲移民的人数一直在稳步增长,到ZO世纪初因每年有近100万的人到来而达很 高的数字。最后结果是,如今,居住美洲的是多数的白种人与明显少数的黑人、印第安 人、印第安人与白人的混血儿以及黑白混血儿(见第十八章第一节)。 由某些种族的人口减少和迁移引起的新的世界种族格局已为人们所非常熟悉,以致 现在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因而,其极为巨大的意义也被普遍忽视。在直至1763年为止 的这一时期中,所出现的情况是,欧洲人提出要求说大片大片新地区应归他们占有;在 后面一世纪中,他们占据了这些地区——不仅是南北美洲,而且还有西伯利亚和澳大利 亚。如果设想一下,那时最先到达并拓居人口稀少的大陆的是中国人而非欧洲人,那么, 这种从根本上重新绘制世界种族图的意义便可得到估计。假使那样的话,如今中国人占 世界总人口的比例大概会更接近于四分之三而不是现在的四分之一。 人类诸种族的混合必然伴随以动植物的相应的混合。除了少数无关紧要的例外,凡 是今天得到利用的动植物都是由史前时期世界各地区的人们驯化出来的。它们从各自发 源地向外的传播一直缓慢地进行到1500年;这时,它们开始由横跨地球的人们在各大陆 中间来回移植。各种圈养的动物,尤其是马、牛和羊,是东半球的一个重要贡献。美洲 大陆投有可与之媲美的动物,那里的美洲驼和羊驼价值较小。东半球的谷类植物也很重 要,特别是小麦、黑麦、燕麦和大麦。西班牙人是果园爱好者,除了给美洲带来橄榄树 和欧洲葡萄树外,还带来了种类繁多的水果。在早期的拉丁美洲,几乎所有的传教机构 和高大住宅的周围都有一个照料这些欧洲输入物的、带围墙的果园。 作为回报,美洲印第安人贡献出非常丰富的粮食作物,特别是玉米和马铃薯,此外 还有木薯、番茄、鳄梨、白薯、花生以及若干品种的蚕豆、南瓜和笋瓜。可可树是美洲 的另一种土生植物,阿兹特克人和马雅人曾用可可豆制成使征服者喜欢的巧克力饮料。 这些印第安植物非常重要,今天,世界生产的全部肥料中,至少有三分之一是供它们用 的。 除这些粮食作物之外,美洲印第安人还培植了两种主要的经济作物:烟草和棉花。 印第安人很早就已以今日所知道的各种形式——烟斗、雪茄烟、用玉米苞皮卷成的香烟、 鼻烟——吸用烟草。烟草迅速地从美洲大陆传播到全世界,而且在这过程中,还有几种 新品种给培植出来,通常所说的地中海东部的土耳其烟草就是其中一例;现在,这种烟 草又被传回到美洲大陆。各种棉花在1500年以前就已为东半球和美洲的人们所知道,但 是,今日的商品棉花多半来源于印第安人驯化的棉花品种。此外,还值得注意的是在现 代药物学上占有显著地位的几种美洲土生药材,尤其是制可卡因和奴佛卡因用的古柯叶、 制麻醉剂用的箭毒、提取奎宁用的金鸡纳树皮、制镇痛剂用的曼陀罗以及制轻泻剂用的 药鼠李。 当然,动植物的交换并不限于欧亚大陆和南北美洲之间。整个世界曾卷入这种交换, 澳大利亚的情况明显地说明了这一点;澳大利亚现今是诸如羊毛、羊肉、牛肉和小麦之 类初级产品的世界主要输出者,而所有这些农牧产品都来源于从外界移入的物种。盛产 橡胶、咖啡、茶叶和烟草的印度尼西亚与盛产蔗糖和菠萝的夏威夷的情况也是如此。 三、全球性的经济关系 到18世纪的后一段时期,规模巨大的洲际贸易已在历史上首次发展起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7-2007 03:1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1500年以 前,阿拉伯和意大利商人已在欧亚大陆一地区和另一地区之间贩运大部分奢侈品——香 料、丝绸、宝石和香精。到18世纪末叶,这种有限的奢侈品贸易由于新的、体积庞大的 必需品的交换而转变为大规模贸易。大西洋贸易的情况尤其如此,因为美洲种植园为供 应欧洲,先生产了大量烟草和蔗糖,以后又生产了大量咖啡、棉花及其他商品。这种种 植园实行单一经营,所以它们进口自己所需要的一切物品,包括谷物、鱼、布匹和金属 产品。它们还必须输入劳动力,从而,导致繁荣一时的三角贸易:欧洲的朗姆酒、布匹、 枪炮及其他金属产品给运到非洲,非洲的奴隶给运到美洲,美洲的蔗糖、烟草和金银给 运到欧洲。 这一时代新的、大规模的全球性贸易的另一重要方面在西欧与东欧之间。这里,西 欧又得到种种原料,尤其是做面包用的谷物;由于人口增加和大量可耕地转变为牧场, 谷物的需要量很大。在从事波罗的海谷物贸易的主要港口但泽,黑麦、大麦和燕麦的价 格在1550至1600年间分别上涨了247%、187%和185%。这种情况促使谷物及其他原料的 出口量大大增加,因此,波兰和匈牙利销往西方的出口商品的价格在这数十年间通常两 倍于进口商品的价格。波兰、匈牙利、俄国,最后还有巴尔干半岛各国,得到了纺织品、 武器、金属产品以及殖民地商品;作为回报,它们提供了谷物、牛、兽皮、船用补给品 和亚麻。它们还提供毛皮;毛皮是西伯利亚的俄罗斯人(见第八章第四节)通过采用西 班牙人在美洲获取金银的同样方法即剥削土著劳动力而获得的。 欧洲与亚洲的贸易比不上与南北美洲或东欧的贸易,其主要原因有两个。一个原因 是,欧洲纺织行业反对从亚洲各国进口棉织品。这些棉织品在英语和欧洲其他一些语言 中的名称反映了它们的原产地。“Gingham”(条格平布)来自马来语中意为“有条纹 的”一个词,“chintZ”(磨擦轧光印花布)来自兴都斯坦语中意为“有斑点的”一个 词,而“Calico”(印花平布)和“muslin”(细平布)则分别来源于地名“卡利库特” 和“摩苏尔”。这些外国产的棉织品由于份量轻、颜色鲜明、价格低廉、尤其是耐洗, 在欧洲非常受欢迎。它们开始被大量进口,因此,本地纺织界和一部分人——这部分人 担心为支付外国棉织品而造成的金银流失会危及国家的安全——一提出了反对。英国一 些小册子作者污蔑这些进口商品为“适于轻佻女子的低劣商品”。但是,他们关心英国 女子的端庄和品行同他们猛烈攻击这些棉织品一样,其动机是显而易见的。欧洲组织界 为了保证禁止进口印度棉布的法律获得通过,对他们各自的政府施加了足够的压力。这 些法律并没有被普遍遵守,然而,它们确起了明显地减少与亚洲的贸易量的作用。 限制欧洲与亚洲的贸易的另一原因,在于难以找到能在亚洲市场上出售的物品。这 问题从古典时代起就有了;那时,罗马帝国为支付中国丝绸和印度纺织品而耗尽黄金。 16、17和遇世纪时,情况还是如此,亚洲仍然对欧洲商品不感兴趣,而欧洲则勉强地用 金银去支付它所想要的亚洲产品。西方商人在努力找出摆脱僵局的途径时往往是竭尽全 力的。阿姆斯特丹公司曾向泰国出口“数千幅有待在帕塔尼的市场上出售的荷兰雕版画。 其中,有圣母像(是根据加尔文教商人的指示,防备卖给佛教徒和穆斯林的)和描绘圣 经中情节的作品;有记载李维的历史故事、适合于重视古典作品的暹罗人的版画,最后, 还有对更普遍的人们具有吸引力的图片,即一批裸体画和更不合乎礼仪的插图。”事实 上,欧洲直到18世纪末叶发展起动力机器时才解决与亚洲贸易中的这一问题。18世纪末 叶,形势完全改变,因为欧洲能用机器织的廉价纺织品淹没亚洲。但是,那时以前,东 西方贸易由于亚洲乐于接受欧洲的金银、很少接受欧洲的其他物品而一直受到妨碍。这 种形势解释了18世纪后半世纪伏尔泰的以下这段颇揭示问题的评述: 人们询问,所有正从秘鲁和墨西哥不断地流入西班牙的黄金和白银的结果如何?它 们落入法国人、英国人和荷兰人的口袋;他们在加的斯经商,并把自己的工业产品送到 美洲作为回报。这些金钱的大部分流到东印度群岛,支付丝绸、香料、钾硝、冰糖、茶 叶、纺织品、钻石和古董。 这种新的世界性经济关系的意义何在呢?首先,第一次国际分工已大规模地完成。 世界正在成为一个经济单位。南北美洲和东欧(与西伯利亚一起)生产原料,非洲提供 人力,亚洲提供各种奢侈商品,而西欧则指挥这些全球性活动,并愈益倾全力于工业生 产。 新的全球性经济在原料生产区提出了劳动力供应问题。美洲种植园通过大规模地输 入非洲奴隶解决这一问题(见表1)。黑人如今正是在以往专门从事种植园农业的那些 地区——巴西北部。西印度群岛和美国南部——为数非常众多。这就留下一伤痛苦的遗 产,因为这些地区至今仍由于始于殖民地时期的基本问题——种族问题和不发达问题— —而遭受严重破坏。当前,美国少数民族聚居区和加勒比海岛屿的种族斗争是长达四个 多世纪的横渡大洋的奴隶贸易的最终结果,而整个拉丁美洲的不发达只不过是西、葡殖 民地(与西班牙和葡萄牙本身)对于西北欧的经济依赖关系的继续。 为参加这新的全球性经济,南北美洲付出的代价是实行奴隶制,东欧付出的代价则 是实行农奴制。其基本原因相同——即需要有充裕的、可*的廉价劳动力供应,以便为 生利的西欧市场生产商品。在此以前,波兰和匈牙利贵族要求农民提供的劳动是最低限 度的——一年义务劳动3至6天——因为不存在增加产量的诱因。但是,当面向市场的生 产变得有利可图时,贵族很快作出响应,大幅度地将义务劳动时间增至每周一天,到16 世纪末,增至每周6天。为了保证农民继续承当这强派的劳役,还逐渐通过了限制农民 自由迁移的法律。终于,农民被完全束缚在土地上,从而成为没有迁居自由的农奴,遭 受贵族的强征勒索。 在土耳其统治下的巴尔干半岛各国,存在着一个类似的发展过程。那里,征服时期 中有功的武士(骑士)都给分封以来邑即提马尔。这种提马尔制度允许农民世代使用其 小块土地,以作为他们缴纳轻微赋税和承当劳役的报酬,而骑士,如果不履行其军事义 务,可以被剥夺他们的提马尔。16世纪时,这种格外仁慈的制度由于帝国当局的衰弱和 西方市场的吸引力,遭到破坏。骑士把他们的提马尔改变为奇夫利克即可继承的私有地 产;地产上的农民被迫接受租佃条件,否则,就要被逐出土地。佃户在缴纳国家征收的 税和骑士需要的部分收成后,留下的通常仅占其产品的三分之一左右。虽然他们在法律 上并没象波兰、匈牙利和俄国的农奴那样被束缚在土地上,但实际上,由于欠骑士的债, 他们被同样有效地固着在土地上。这种奇夫利克制度在诸如色萨利、马其顿、马里查河 和多膨河流域之类的肥沃平原区传播开来,并不是偶然的,因为那里可进行面向西方市 场的大规模生产。此外,农民起义与奇夫利克制度的传播在时期上一致,也不是偶然的; 正象奴隶起义是美洲种植园奴役的结果一样,农民起义是东欧农奴制的结果。输入地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7-2007 03:2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大航海的历史六

1451-1870年英属北美洲

    39900O西属美洲1552100加勒比海(英、法、荷、丹殖民地)3793200巴西3646800总计9391100新的全球性经济还在消极和积极两方面给非洲以极其重要的影响。据估计,被拐运 到南北美洲的非洲人有3500万至4000万,奴隶贸易是造成这一损失的主要原因;不过, 这数字还要*充分的调查予以证实。实际上,只有大约1,000万奴隶到达目的地。其他 人都在途中死于非洲或海上。奴隶贸易的影响因地区而遇然不同。安哥拉和东非受损失 严重,因为那里的人口一开始就比较稀少,经济上常常接近于仅能糊口的生活水平,所 以,即使损失的人口很少,其影响也是毁灭性的。相形之下,西非经济上较先进,遂人 口较稠密,因此,奴隶贩子的劫掠也不是那么具有毁灭性。从整个大陆看,由于运走奴 隶的时期从1450延续到1870年,而被运走奴隶的撒哈拉以南非洲其总人口据估计有7, 000万至8,000万,故人口方面的影响是比较微小的。不过,奴隶贸易对非洲从塞内加 尔到安哥拉的整个沿海地区和方圆四、五百哩的内地,有一种腐蚀性的、扰乱性的影响。 携带朗姆酒、枪炮和金属器具等货物的欧洲奴隶贩子的到来,引起了一个连锁反应:侵 袭内地猎取奴隶,各种各样的集团为控制这有利可图的、军事上起决定作用的贸易而相 互征战。随着有些组织和地区如阿散蒂联盟和达荷美王国上升到支配地位、其他组织和 地区如约鲁巴、贝宁文明区和刚果王国日渐衰落,奴隶贸易的总的影响肯定是破坏性的。 然而,奴隶贸易除占有奴隶之外,确还包括了贸易。非洲人亲自把自己的同胞卖给 欧洲人后,作为报酬,不仅得到了酒精和火器,而且还得到了某些实用商品和经济上的 生产性商品,包括纺织品、工具和供当地铁匠铺和作坊使用的原料。从长远的观点来看, 一个更重要的积极影响是,从南北美洲引进了新的粮食作物。玉米、木薯、白薯、胡椒、 菠萝和烟草被葡萄牙人引进非洲后,非常迅速地在各部落中间传播开来。用这些新食物 实际上能供养大量的人,其数目或许会超过在奴隶贸易中失去的人员总数。 各大陆中,亚洲受到的影响最小,因为它在军事、政治和经济上已强大到足以避免 直接或间接的征服。亚洲大部分地区完全没注意到正出现在沿海地区的、固执的、令人 讨厌的欧洲商人。只有印度的少数沿海地区和东印度群岛的某些岛屿大大地感觉到欧洲 经济扩张的影响。就整个亚洲而论,亚洲的态度由中国皇帝乾隆在答复1793年英国国王 乔治三世要求建立外交和贸易关系的一封信时作了最好的表达,他说:“在统治这个广 阔的世界时,我只考虑一个目标,即维持一个完善的统治,履行国家的职责:奇特、昂 贵的东西不会引起我的兴趣。……正如您的大使能亲眼看到的那样,我们拥有一切东西。 我根本不看重奇特或精巧的物品,因而,不需要贵国的产品。” 欧洲也受到新的全球性经济的影响,但是,所受到的影响全是积极的。欧洲人是世 界贸易最早的中间人。他们开辟了新的外洋航线,提供了必需的资本、船舶和专门技术。 当然,他们会从奴隶贸易、甘蔗和烟草种植园以及东方贸易中得益最多。有些利益慢慢 地为欧洲的人民群众所获得,茶叶的情况叮表明这一点;茶叶于1650年前后被引进英国 时,每磅的价值大约为10英镑,然而一个世纪后,已成为普通消费品。比对生活水平的 影响更重要的,是新的全球性贸易对欧洲经济的促进性影响。以后将提到,18世纪末叶 开始进行的工业革命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从海外事业中积聚起来的资本和海外市场对 欧洲制造品的日渐增长的需要。 因此,正是在这一时期中,欧洲突飞猛进,迅速上升到世界经济首位。总的结果是 积极的,因为世界分工导致世界生产率的增长。1763年的世界比1500年的世界富裕,而 且,经济增长已继续到现在。但是,从一开始起,西北欧就作为世界创业者,得到大部 分利益而损害了其他地区。从当前的种族斗争、富国与穷国间的显著差异以及农奴制在 整个东欧留下的至今依旧可觉察的伤痕中,可清楚地看出这种损害所包含的内容。 四、全球性的政治关系 在直至1763年为止的这一时期中,全球性的政治关系同经济关系一样,发生了根本 的变化。西欧人不再被扩张中的伊斯兰教围在欧亚大陆西端。相反,他们已通过赢得对 印度洋的控制,从南面包围穆斯林世界,而俄罗斯人则已通过征服西伯利亚,从北面包 围穆斯杯世界。当时,西欧人还发现了美洲,为经济开发和殖民开辟了大片大片地区。 在这样做时,他们蓄积起巨大的资源和力量;这些资源和力量进一步加强了他们同伊斯 兰教面对面的地位,并在下一世纪中证明是越来越起决定性作用的。 所有这一切说明世界均势已起了一个根本的、重大的变化——一个可与先前人口均 衡方面的变化相比较的变化。以往,穆斯林世界一向是创始力的中心,它向四面八方探 查并推进——伸入东南欧、撒哈拉以南非洲、中亚和东南亚。现在,一个能以全球规模 而不仅仅是以欧亚大陆规模起作用的新的中心已崛起。在这新的中心,先是从伊比利亚 半岛,以后是从西北眈一条条贸易和政治影响的路线向各方伸展,围绕整个世界——向 西到南北美洲,向南绕过非洲,向东到印度并绕过东南亚。 这并不意味着欧洲人到1763年时已实际控制了所有这些地区。然而,它的确意味着 欧洲人已有效地支配着那些人口稀少的地区——南北美洲、西伯利亚以及后来的澳大利 亚——虽然他们以大陆规模进行的实际占据须等到19世纪才开始。但是,在非洲和亚洲, 除荷兰人侵入好望角和东印度群岛外,西欧人在这一时期中仅获得一些沿海据点。在别 处,诸土著民族非常强大,且有高度的组织,不允许在南北美洲和西伯利亚发生的情况 在他们那里重演。 例如,在西非,沿海地区的酋长们小心翼翼地保护着他们作为内地部落与欧洲人之 间的中间人的有利位置;由于他们的反对和气候方面的困难,欧洲人对内地的入侵被阻 止。因而,欧洲人只好满足于设立沿海商站,通过商站从事奴隶贸易以及其他任何也许 会产生利润的商品的贸易。 在印度,在达•伽马于1498年到达以后的250年中,欧洲人一直被疏远。这两个半 世纪里,他们能在少数港口经商,不过,显然是经土著统治者勉强同意才得以这样做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7-2007 03:2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例如,1712年,威廉堡的司令官、奥利弗•克伦威尔的外孙约翰•罗索用以下敬辞作为 给莫卧儿皇帝的一份请愿书的开端:“英国东印度公司总经理约翰•罗素伏地叩首,以 奴隶应有的恭敬提出最小的沙粒般的请求。……”直到18世纪末,英国人才强大到足以 利用莫卧儿帝国的解体、开始他们对印度领土的征服。 在中国和日本,如同俄罗斯人在进入阿穆尔河流域时所发现的那样,欧洲人侵略领 土的可能是根本不存在的。由于受到不容挑战的任意法令的支配,甚虽与远东的贸易也 是很不稳定的。1763年,即葡萄牙人到达远东已有两个多世纪时,西方商人只能在广州 和长崎经商。即使奥斯曼帝国,已失去的也仅仅是它在多瑙河对岸的边远地区,尽管它 当时正处于奄奄一息的状态并易受到欧洲的陆军强国和海军强国的侵略。 我们可以得出给论,在政治领域和在经济领域一样,1763年的欧洲正行进在半途中。 它不再是欧亚大陆的一个比较孤立、不重要的半岛。它已在海外和陆上扩张,确立起对 比较空寂、军事上软弱的南北美洲和西伯利亚的控制。但是,在非洲、中东、南亚和东 亚,欧洲人必须等到19世纪时才能宣称他们的统治。为了强调这些世纪的过渡性质,应 该着重指出,当西欧人正在由海路实现他们从翼侧包抄的全球性运动时,穆斯林仍有足 够的推动力从陆上继续挺进中欧,于1683年围攻中欧的维也纳,并且侵入撒哈拉以南非 洲和东南亚,在那里赢得新的皈依者。 五、全球性的文化关系 欧洲文化的强加和欧洲政治统治的强加一样,取决于各土著社会的状况。例如,英 国人和法国人能把各自的文化整个地迁移到南北美洲,是因为诸土著民族或者被消灭了, 或者已被撵走。然而,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印第安人仍然对格兰德河以北的白人的文明 有着明显的影响。英、法移民与印第安人之间刚发生接触时,印第安人对自己的社会准 则感到放心,认为自己的文化至少比得上正在入侵中的白人的文化。 1744年,当有人 在一次会议上提议易洛魁人送他们的一些孩子去威廉斯堡接受欧洲式的教育时,易洛魁 人的反应表明了这一点。他们用以下建议来表示反对:“如果英国绅上把他们的孩子送 12个或24个到奥农达加,联盟议会会关心他们的教育,用真正最好的方式抚养他们,使 他们成人。”印第安人这种坚定的独立心促使本杰明•富兰克林在1784年写道:“我们 称他们为野蛮人,是因为他们的生活方式不同于我们的,我们认为自己的生活方式是完 美的文化:他们也如此看待他们的生活方式。”诚然,白人拥有掠夺印第安人和接管整 个大陆的人数、组织和力量。但最后,白人发现,他们已不知不觉地在自己的词汇、文 学、服装、药物以及他们所种植和消费的作物中接受了当地印第安文化的许多特点。 印第安人对在格兰德河以南发展起来的拉丁美洲文明的影响也是很大的。不幸的是, 这种影响至今没得到充分调查,因为大部分研究是集中在相反的过程即伊比利亚文化对 印第安人的影响上。然而,即便是偶然来到拉丁美洲的旅人,也不能不注意到印第安文 化残余物的迹象。例如,用土砖砌造房屋,用没有锯过的松树原木作稿条即椽子。同样, 披在肩上的毛毯即塞拉普毛毯起源于印第安部落,用两块毛毯缝合在一起、正中开领D 制成的庞乔头篷也是如此。拉丁美洲大部分地区普遍信奉的罗马天主教,是基督教的教 义和惯例与印第安人的信仰和习惯的混合物。虽然印第安人已放弃当地诸神的名字,但 他们把这些神的特性分派给圣母玛利亚和圣徒们,期望天主教万神殿中的这些偶像能象 他们的神那样,治愈疾病、控制天气和使他们免受伤害——他们相信,他们的神以往这 样做过。在拉丁美洲的菜肴方面,也许可找到印第安影响的最明显的迹象。玉米粽子、 玉米粉圆饼和各种辣莱都是以印第安两大名产蚕豆和玉米为基本原料。 在1763年以前的这一时期中,除了前面已提到的新的、最重要的粮食作物的传播外, 欧洲人对非洲和欧亚诸土著文化的影响是微不足道的。在西非,土著酋长们把欧洲商人 基本上限制在他们的沿海贸易站。这些酋长的态度在1482年1月20日黄金海岸一个叫克 瓦米•安萨的酋长所说的以下这番话中惊人地显露出来。这番话是对葡萄牙一位高官显 贵的答复。他带着一支令人敬畏的扈从队到达那里,请求允许在当地修筑一座要塞。 我并不是感觉不到你们伟大的主人、葡萄牙首脑今日给予我的很高的荣誉。为了不 辜负他对我的友谊;我在和葡萄牙人做买卖时总是努力做到严守规矩,总是尽力为商船 快速搞到船货。但是,在今日以前,我从未看到其臣民的外表上出现过这么大的不同: 他们向来只是穿着简陋的服装,轻易地满足于他们所得到的商品;他们极不希望留在这 片土地上,直至能弄到全部船货时才会高兴起来,然后返回。现在,我注意到一个奇怪 的不同。许多衣着华丽的人渴望能在这里建造房屋,留在我们中间。这些地位很高的人 由一位指挥官带领,按这位指挥官自己的说法,他似乎是制造白天和黑夜的上帝的后裔; 这些人决不能使自己忍受这里的恶劣气候,也不能在这里获得充斥于他们国家的奢侈品。 因此,我们所有男子汉所共有的激情将不可避免地引起种种争端;更可取得多的做法是, 我们两个民族应当留在至今已确立的立场上,允许你们的船象通常那样作短暂的过访; 双方偶然相见的愿望会保持我们之间的和平。大海和陆地始终是近邻,所以老是不和, 争辩着谁该退让;拥有巨大暴力的大海试图征服陆地,同样顽强的陆地则决心反抗大海。 在中东、印度和中国的古老的文明中心,诸土著民族如人们可能预料的那样,对欧 洲入侵者的文化根本没有印象。穆斯林土耳其人虽与基督教欧洲人关系最密切,但极其 看不起他们。甚至在17、18世纪土耳其人本身每况愈下时,他们还毫不犹豫地表达对基 督教异教徒的轻蔑。1666年,土耳其首相对法国大使突然叫嚷道:‘难道我不知道你、 你是一个邪教徒,不信上帝的人,是一头猪、一条狗、一个吃粪的东西吗?” 对欧洲和欧洲人的这种傲慢不恭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可用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之间 由来已久的不和来解释。欧亚大陆其他地方对欧洲人的反应不是那么傲慢无礼,但同时 也没有尊敬的表示,更不用说敬畏了。当葡萄牙人到达锡兰时,科伦坡的土著官员将以 下这份对新来的人的颇为客观的评价送交在康提的国王:“在我们的科伦坡港口,来了 一些皮肤白皙但长相颇不难看的人;他们戴铁帽、穿铁农;他们不在一个地方停留片刻 列也们老是到处走来走去;他们吃大块的石头‘硬饼干’,喝血‘碰巧,地道的马德拉 葡萄酒’;他们用两、三块黄金或白银买一条鱼或一只酸橙。……”这位科伦坡官员是 个目光敏锐的人,接着又说,“他们的枪炮非常好。”后面一句评语特别予人以启示: 凡是在欧洲人给别的人们留下印象的地方,必定是由于其技术成就的缘故。 在印度大陆,当已在果阿安身的葡萄牙人于1560年引进宗教法庭时,诸土著民族的 反应是非常消极的。从]6O0至1773年,因有异教观点而被处火刑的受害者有73名。印 度居民不能不注意到天主教的一种不一致性:它监禁、折磨和以火刑烧死那些其唯一罪 行是持异端观点的人,而同时,又阻止那些将自焚视作一种崇高美德的寡妇自愿让火烧 死。此外,欧洲冒险家在印度的不法和狂暴行为进一步降低了印度人民对天主教徒的评 价。1616年,有人对英国牧师特里先生说:“基督教是魔鬼的宗教;基督教徒时常酗酒; 基督教徒时常干坏事;基督教徒时常打人;基督教徒时常辱骂别人。” 由于耶稣会传教士的卓越才能和学问上的造诣,中国人对欧洲人的反应开始时比较 良好(如第四章第四节所提到的)。耶稣会会土成功地赢得了一些皈依者,包括少数学 者和一些皇室成员。然而,即使是具备天文学、数学和地理学知识的能干的耶稣会会土, 也没有给中国人留下过深的印象。有位作者因为基督教接近于儒教,并惊奇地发现有些 欧洲人是“真正的绅士”,所以赞扬欧洲人,写了一篇最表示赞赏的评论: 天主国(上天之主的国家,即天主教国,可能指意大利)较远地位于佛教国(印度) 的西面。那里的人们懂得文学,而且同中国人一样博学且举止优雅。有卜利玛窦(马特 奥•里奇)的人来自该国;他取道印度,经过四年远足,抵达广东边界。他们的宗教是 崇拜天主(“上天之主”,意指上帝的天主教名词),正如儒教徒崇拜孔子,佛教徒崇 拜佛陀一样。他写的著作中,有一本题名为《天学实义》(基督教的真实含义);该书 常运用与儒教相比较的方法阐明真理,但是,尖锐地批评了佛教和道教有关虚无和空寂 的理论。……我非常喜欢他的思想。其思想接近于儒教;但是,在规劝教区居民时更诚 挚,这方面他不同于佛教徒,佛教徒总是喜欢用晦涩难解、无条理的话来愚弄和吓唬平 民百姓。……他和人谈话时,很有礼貌;如果受到挑战,他辩论起来是不知疲倦的。因 此,在外国也有真正的绅士。 这篇颂辞是个例外。中国大部分学者都拒绝西方科学和西方宗教。在教皇克雷芒十 一世于1715年3月颁布“自该日”训令、禁止基督教徒参加祭祖或尊孔的仪式之后,中 国皇帝康熙轻蔑地说:“读了这篇训令,我所能说的是,西方人,象他们那样愚蠢的人, 怎么能反对中国的伟大学说呢?他们当中没有人能透彻地理解中国的经籍;当他们说话 时,其中大部分人是可笑的。我现已阅完的这篇训令颇类似于佛教徒和道教徒的种种迷 信玩意儿,但是,没有任何东西象这篇训令那样充满了大错。”就当时中国民众对欧洲 人的看法而论,它或许准确地反映在以下这句格言中:只有他们中国人拥有双眼,欧洲 人是独眼,世界上所有其他的居民均为瞎子。假如是这种气氛,那么可以理解:1763年 以前,除诸如夭文学之类的某些专门的知识领域外,欧洲人对中国文明的影响是微不足 道的。 虽然这一时期中,中国人、印度人和土耳其人对欧洲人的文化没有印象,但欧洲人 却相反,对他们在君士坦丁堡、德里和北京所看到的东西印象非常深。他们首先熟悉奥 斯曼帝国,他们的反应是尊敬、钦佩和不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7-2007 03:2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在经济上,这一时期中,欧洲人将他们的贸易活动实际上扩 展到世界各地,不过,他们还不能开发那些巨大的本陆块的内地。虽然洲际贸易达到了 前所未有的规模,但贸易量仍远远低于以后世纪中所达到的数量。 在政治上,世界仍完全不是一个单一的整体。震撼欧洲的有名的六年战争未曾影响 到密西西比河以西的南北美洲、非洲内地、中东大部分地区和整个东亚。虽然欧洲人已 牢固地控制了西伯利亚、南美洲和北美洲东部地区,但到当时为止,他们在非洲、印度 和东印度群岛仅拥有少数飞地,而在远东,只能作为商人从事冒险活动,而且,即使以 商人身份活动,他们还必须服从最具有限制性、最任意的规章制度。 在文化上,这是一个眼界不断开阔的时期。整个地球上,一些民族正注意到其他民 族和其他文化。
总的讲,欧亚大陆诸古代文明给欧洲人的印象和影响较后者给前者的印 象和影响更深。当欧洲人发现新的海洋、大陆和文明时,他们有一种睁大眼睛的惊讶感 觉。他们在贪婪地互相争夺掠夺物和贸易的同时,还表现出某种谦卑。他们有时甚至经 历了令人不安的良心的反省,如在对待西届美洲的印第安人时所显示的那样。但是,在 这一时期逝去以前,欧洲对世界其余地区的态度起了显著变化。欧洲的态度变得愈来愈 粗暴、冷酷和偏狭。19世纪中叶,法国汉学家纪尧姆•波蒂厄抱怨说,在莱布尼茨的时 代曾强烈地使欧洲知识分子感兴趣的中国文明,“如今几乎没有引起少数杰出人物的注 意。……这些人,我们平日视作野蛮人,不过,在我们的祖先居住于高卢和德意志的森 林地带的数世纪以前,已达到很高的文化水平,如今,他们却仅仅使我们产生极大的轻 蔑。”本书第三篇将论述欧洲人为何开始感到自己胜过这些“劣种”,以及欧洲人如何 能将自己的统治强加于他们。 历史对我们今天的意义 从世界历史看地区自治与全球统一 公元1500年之后的时代是具有重大意义的时代,因为它标志着地区自治和全球统一 之间冲突的开端。在这以前,不存在任何冲突,因为根本就没有全球的联系,遑论全球 统一。数万年以来,人类一直生活在地区隔绝的状态中。当最初的人类大概从非洲这个 祖先发祥地散居开来时,他们就失去了与其原先邻居的联系。当他们向四面八方扩散开 来,直到占据了除南极洲以外的所有大陆时,他们持续不断地重复了这一过程。例如。 最初的蒙古种人穿越西伯利亚东北部到达阿拉斯加后,他们又向整个北美和南美地区继 续推进。他们在彼此相对隔绝的新的社会中定居下来。几千年来,他们各自形成了独特 的方言和文化,甚至在形体特征上也产生了差别。这一过程扩展到全球,因而一直到公 元1500年,种族隔离现象遍存于全球。所有的黑人或黑色种人都生活于非洲,所有的白 人或高加索种人都生活于欧洲和中东,所有的蒙古种人都生活于东亚和美洲,而澳大利 亚土著居民则生活于澳洲。 公元1500年前后,当西方进行海外扩张时,这种传统的地区自治便开始让位于全球 统一。各个种族不再互相隔绝,因为成千上万的人自愿或不自愿地移居到新的大陆。由 于欧洲人在这一全球历史运动中处于领先地位,所以正是他们支配了这个刚刚联成一体 的世界。到19世纪,他们以其强大的帝国和股份公司在政治上和经济上控制了全球。他 们还取得了文化上的支配地位,于是西方文化成了全球的典范。西方文化被等同于文明, 而非西方文化天生就下*。这种西方的霸权在19世纪时不仅欧洲人而且非欧洲人都认为 是理所当然。在人们看来,西方的优势地位几乎是天经地义,是由上帝安排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7-2007 03: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如今20世纪,钟摆开始再次摆向地区自治。欧洲用了四个世纪(1500-1900年)才 建立起世界范围的统治。而时间仅过去40年,欧洲这种统治就土崩瓦解了,这一瓦解过 程开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而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又加快了步伐。政治瓦解表 现为帝国统治的终结。经济崩溃与共产主义社会的兴起同时,即开始于1917年苏俄的建 立,并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共产主义扩展到中国、东南亚、非洲和古巴而不断加速。文 化分化范围更为宽广,西方文化不再被认为与文明同义,而非西方的文化也不再等同于 野蛮。 目前,西方文化在全世界不仅直接受到挑战。甚至被抵制。1979年11月,美国使馆 人员在德黑兰被扣留为人质时,西方记者曾书面向那些年轻的捕手提出许多问题。后者 集体作出回答,他们的答复如下:“西方文化对殖民主义者来说是一种极好的手段,一 种使人疏远本民族的工具。通过使一个民族接受西方和美国的价值观念,他们就能使之 服从其统治。”这些捕手还表达了对受西方教育或影响的伊朗知识分子的不信任。“我 们要这些满脑子腐朽思想的人有什么用呢?让他们到他们想要去的地方去吧!这些腐朽 的家伙就是那些跟在西方模式后面亦步亦趋的知识分子,他们对我们的运动和革命毫无 价值。” 具有这种观点的并不局限于年轻的激进派。许多持各种各样政治信仰的非西方人都 具有这种观点。印度政治理论家梅达(V.R•Mehta)在其颇具影响的著作《超越马克思 主义:走向另一种前景》中提出,无论是西方的民主还是苏联的共产主义都不能为印度 的发展提供合适的准则。他反对自由主义的民主,因为他认为这会把人贬低为生产者和 消费者,从而导致一个自私自利的以个人为核心的社会。他也同样抵制共产主义,因为 共产主义强调经济事务和国家活动,因而个人没有什么选择余地并且破坏了生活的丰富 性和多样性。梅达因此得出结论说,“每个社会都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都有充分发挥 其功能的自己的道路。……支离破碎的印度社会不能以西方社会为榜样加以改造。印度 必须找到适合其特殊情况的自己的民族建设和发展战略。” 反对西方的全球统治不足为怪。这种统治是一种历史的偏差,它由错综复杂的特定 情况而产生,因而必定是暂时的。但是令人惊奇的是,当前地区自治的力量同样也正在 主要的西方国家内兴起,一些已沉睡了几十年或几百年的民族群体或亚群体现在也活跃 起来并要求自治。
在美国,存在着少数民族群体,即黑人、操西班牙语者以及美洲土著 居民。在邻近的加拿大,法裔魁北克人要求脱离的倾向已威胁到加拿大版图的统一。同 样,英国正在对付苏格兰、爱尔兰和威尔士的所谓脱离主义者。法国也正面临着科西嘉、 布列塔尼和巴斯克解放阵线的同样的挑战。 地区自治的要求并非仅仅针对西方的中央政权。在伊朗,对西方影响的普遍反抗与 反对德黑兰中央政府统治的地方暴动——即由库尔德入、阿拉伯人、俾路支人以及土库 曼人这些少数民族发动的叛乱齐头并进。由于这些少数民族几乎占到全国总人口的一半, 伊朗百临地区自治要求的威胁远远超过来自任何西方国家的威胁。苏联也有类似的情况, 那儿聚居着几十个非斯拉夫族的少数民族。由于他们的出生率大大高于斯拉夫族,他们 同样很快将达到总人口的半数。苏联少数民族对政府不满的详细情况并不十分清楚。一 位苏联逃亡来的历史学家安德烈•阿马尔里克(And-rei Amalrik)在其《苏联会生存 到1984年吗?》一书中这样预测,少数民族将在苏联这个国家的瓦解中起到重要作用, 而这是他满怀信心地期待和盼望着的。 我们时代的众多动乱均由两大互相对抗的力量之间的冲突而引起。一方面,由于现 代通讯媒介、跨国公司以及环球飞行的宇宙飞船,现代技术正在前所未有地将全球统一 起来。另一方面,全球又因那些决心创造自己未来的沉睡至今的大众的觉醒而正被搞得 四分五裂。现代冲突这种历史性根源可以追溯到公元1500年以后的那几个世纪。在那几 个世纪中,西方探险家和商人首次把全世界所有居民联系在一起。直到今天,我们仍然 面临着这种决定性影响的积极面和消极面。埃及记者穆罕默德•海卡尔(Mohammed Heikl)写道:“陷入重围的民族主义已经集中精力,准备为了未来而不是过去而背水 一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7-2007 03:2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大航海的历史七

创造大航海时代的男儿们  
  
    为大航海时代打头阵的,是葡萄牙人。他们第一次将势力扩张到欧洲以外的世界,是国王约翰一世的占领非洲最西端的休达(1415年),亨利王子(之后被称为航海王子)也参与了此举。百年战争,使得英国与法国陷入了争战,时间上大约与明朝的郑和率领庞大的舰队远征印度洋为同一时期。葡萄牙以占领休达为契机,继续将势力扩张至马德拉群岛、亚速尔群岛,以及大西洋上的诸多岛屿。并进行非洲的探险,巴托罗缪•迪亚士就发现了好望角(1488年)。又继续经由海路往东方前进,发现了印度航线的巴斯哥•达•迦玛在1489年到达了卡利亥特,并携带大量的香料回里斯本支 。另一方面,西班牙经由向西行的航线,使得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1492年)。在缔结了托鲁迪夏斯修约后,大航海依然持续进行,麦哲轮同样经由向西航行到达了摩鹿加群岛。1522年与他的属下们完成了绕行世界一圈的壮举。

  地中海贸易的衰退

  在大航海时代以前,是由意大利的威尼斯与热那亚等两大都市国家执地中海贸易的牛耳。欧洲人想要取得经由丝路及海上交通路线运来的来自亚洲的产物,非得经过意大利商人或伊斯兰商人之手不可,要购买只有在东洋才有的香辛料,是必须要花上相当于宝石的金钱的,所以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弄到手。而且在当时,能与地中海相提并论的欧洲北部的波罗的海,是欧洲海上贸易的主要舞台,西欧的工业制品与东欧的货物及木材等交易,在此热络的展开,然而,一旦因为大航海时代而使得便宜的特产品从东方及新大陆流入欧洲之后,地中海及波罗的海贸易,便随之逐渐衰退了。

  海盗海雷丁•巴夏

  奥斯曼帝国的第十代斯卢坦•斯雷曼一世(1494~1566年),招聘了因攻击阿尔及利亚沿岸各都市而闻名的海盗巴巴洛斯•海雷丁•巴夏,并任命为奥斯曼海军的提督兼阿尔及利亚总督。之后,「巴巴洛斯」就成了阿尔及尔海盗的代名词。

  西班牙无敌舰队VS英国

  阿鲁玛达海战

  所谓的「阿鲁玛达」,是指无敌舰队的意思。是1588年西班牙的菲利普二世为了要侵略英国所派遣的大舰队。英国伊莉莎白一世援助了荷 兰的独立战争,并且对使用私人的缉拿船对西班牙船舰进行掠夺的主要人物,法兰希斯•德瑞克大表欢迎。刺激了西班牙。另一方面,菲利普将义勇军送到爱尔兰,援助天主教徒。1587年苏格兰女梅雅利•史邱亚特遭到伊莉莎白处决后,菲利普决心要向英国发动侵略。88年在海迪那•希德尼阿公爵的指挥下,130艘的军舰、水手八千人,和大约两万人的陆军所组成的庞大舰队出击了,但就在因为暴风的侵袭而显得十分脆弱的同时,被待命中的英国海军以仅仅80艘的船力给击退了。由于阿鲁玛达的惨败,西班牙的无敌神话崩溃了。西班牙自此失去了大西洋的制海权。

  大航海与新交易品

  地理上的发现,也同时让多数的交易品传入了欧洲。发现新大陆之后,马铃署、烟草、南瓜、四季豆、落花生、蕃茄、辣椒等,在此之前欧洲人所完全不知道的作物,引发了餐桌革命。

  香料战争

  新兴国家荷兰的兴起

  1596年,郝德曼所率领的荷兰船队出现在爪哇海上。这是由荷兰所进行的东南亚势力扩张。荷兰巧妙的利用了伊斯兰势力对葡萄牙的反感,与邦胜王国、阿契王国等缔结了友好关系。160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开始营运之后,在爪哇海的沿岸接连不断的建设了商馆。1605年再度让葡萄牙自安彭撤退。取得了马鲁古群岛各国家之主权。然而,爪哇中部的马达拉姆•伊斯兰王国抵抗了荷兰的势力扩张。马达拉姆军虽然从28年起直到隔年,包围了荷兰东印度公司的首都雅加达。但因为被荷兰海军对了海域而撤退。41年荷兰得偿宿愿,成功的攻陷了属于葡萄牙领土的麻六甲。在46年荷兰东印度公司与马达拉姆的苏丹缔结了和平条约之后,荷兰从此成为爪哇海最大的海上势力。身为东西方之间关卡而繁荣一时的麻六甲,也将宝座让给了雅加达。

  西班牙的征服新大陆

  西班牙是在16世纪时,以少数的精锐士兵、强力的武器、大炮与骑兵,征服了新大陆的三大帝国。1519年,在尤卡坦半岛上登陆的费尔南德•戈鲁狄思,于两年后征服了阿兹特克联合王国。在这之后,法兰西斯哥•毕沙罗征服了智利。于是,他们在那些国家中所掠夺来的财宝,给西班牙带来了庞大的财富。

大航海时代的交易  
  
    随着大航海的脚步,市场扩大到全世界。各地的交易品全都集中到了欧洲。

  前进非洲之路

  在航海时代的主角葡萄牙,也并不是在一开始就把目标摆在印度的,原本是为了要弥补无法在地中海贸易分得一杯羹的那部分损失,而图谋将势力扩张到非洲北部的。

  首先,占领了北非西北端的休达成为一个契机。从这里,让葡萄牙人明白了眼前有一个叫做的未知的市场存在着的事实。

  当时的非洲以上比宁王国为,有着许多的黑人王国,并拥有黄金、象牙、皮革等有价值的交易品。在金属资源方面居劣势的他们,十分欢迎葡萄牙带来的青铜与金属加工制品。

  这个交易的结果,使得青铜文化在比宁王国大放异彩。留下了许多的雕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7-2007 03:2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前往印度冒易圈

  在那时候,从以印度洋为中心的非洲东岸一直到中国的世界,是伊斯兰商人所完成的一条大贸易路线。

  首先,将来自非洲的象牙与黄金运送到印度,与印度的香料及染料、棉花等进行交换。同样的制品再往东运送,经过麻六甲海峡,交换成摩鹿加群岛(香料群岛的旧名)所生产的香料,或是中国的药品、绢、磁器、甚或是日本的银或茶等。兼具有锐利度与坚固度的日本刀,也是在中国及东南亚非常受到欢迎的商品。

  欧洲的商人们虽然也知道此事,但在开工航线被开僻之前,还是无法进入该贸易网中。控制着地中海的伊斯兰势力阻挡在前,大多数的印度贸易圈的制品拥有了不合理的高价。其中以香料情况最严重,在印谟 1 quintal(约等于50公斤)只值3库鱼札德(币值)的胡椒,但到了欧洲却变成可以卖到大约27倍价值的80库鲁札德。

  因此,想要直接进行交易,越过好望角的葡萄牙人纷纷蜂拥而来抢进了这个市场。

  再也没有比用「蜂拥而来」更适合来形容这混乱状况的形容词了。葡萄牙人以武力在印工建立了据点之后,为了要独占香料贸易,除了征服了香料的产地麻六甲王国,还在独占摩鹿加群岛的同时,在波斯湾的人口荷姆兹海峡上修筑要塞,严格监视着印度洋的动静。
新的产业与劳动力

  发现新大陆的结果虽然是取得了许多的新作物与黄金,但在16世纪的构成产业主体的,是银山和砂糖。

  银山也是因为*水银汞合金提炼法来开发的关系,而大量的增产,在的新大陆虽然掀起了一阵风潮,但却苦于劳力不足。

  同时,因为合约的关系而偶然取得巴西的葡萄牙人,运用在马德拉的经验,建设以砂糖农场。因为那份甘甜很受欢迎,砂糖产业大大的兴盛起来。但是劳动力却越来越不足。

  在新大陆的人力不足,白人动力决定性的不足是主要原因,而当地的印地安人也讨厌耗费体力的粗活。为此而演变成在非洲购买奴隶之事。使用以制作砂糖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废粮蜜为原料的茉姆酒与烟草等。来交换人奴隶,运往巴西。在巴西所生产的砂糖及在非洲所取得的黄金,则被运往欧洲。

  在当时,卖方虽是非洲人自己,但最后终于变成直接由欧洲人来参与猎取奴隶之事,悲剧因而逐渐扩大。

  物资流入的时代

  在大航海时代,欧洲的生活有了极大的变化。

  例如在大航海时代开始前,人们所穿着的几乎都是亚麻、毛织品或毛皮,经由丝路远道而来的中国丝绸,是除非身为王公贵族否则无法伯高级品,但是自从印度的棉传入之后,由于其轻柔度与印花的鲜丽多,棉制品因而开始流行了。

  餐桌上的变化也很剧烈。首先,以胡椒为代表的香辛料,大多数是从印度到东南亚一带的产物。胡椒与肉桂是只生产于印度与印尼,丁香与豆**则是只在摩加群岛才有的特产品,以铃薯、地瓜、番茄、玉蜀黍等,则是新大陆的产物。连乍看之下,好像是自古以来就有的辣椒,其实也是原产于安地拉斯的高地。

  茶与咖啡也是因为大航海而进入欧洲的。茶来自中国,咖啡则自阿拉伯流传而来。这样写也许会让人觉得咖啡是个例外,但是加在咖啡里的砂糖。是由新几内亚原产和甘蔗所制成的。于南洋殖民的过程中在被葡萄牙所征服的马德拉群鸟上生产。席卷了整个欧洲的餐桌。

  再来,还得要加上烟草和莱姆酒等两大嗜好品。烟草虽然是欧洲根本就没有的东西,但是才在当时的法国王宫中被拿来当作药物使用。立刻就在转瞬间广为流传。

  由甘蔗制成的莱姆酒是加勒比海的产物,虽然并非什么高品质的酒,但因为在航海中为了补充营养而被拿来当配给品,在水手之间传开了。因为是砂糖产业的副产品很容易就能生产。所以更加的普及,价钱也便宜,成为针对非洲的输出品,十分的受到欢迎。

  就是这样,在大航海时代有许多的商品被传入欧洲,但是大量金银的流入在带来莫大的财的同是也破坏了经济的平衡,使得货币价值跌落,让欧洲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物价高涨的困境。

  从1500到1600的100年间,物价跳升了好几倍。如此的飞涨虽然成为让欧洲的封建社会崩溃、迈向近代化的远因,但在这个时点上,谈近代未免还嫌太早了点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7-2007 03: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海员们的生活  
  
    在船上,从舰长到粮食仓库负责人,搭乘了许多担任各工各样角色的海员们。

  大型西班牙方帆船大解剖

  海这个字游戏了浪漫。对我们这种被日常琐事所绑住的人而言,在广阔的大海上工作的水手们,感觉上就像是生活在浪漫中的男子的代名词。这样的认识,似乎是早在远洋航海普及后的大航海时代便产生了。

  这个时代,海员一跃成为明星职业。

  葡萄牙与西班牙在大海的那一端所获得的财富实在是太庞大了。特别是与印度的直接交易,简直等于是把黄金直接带回来一般。

  海员们所获得的东西,绝不仅限于财富而已。他们被赋予身为探险者的荣誉。其中还有因为这样的经验得到赏识而取得高地位者。

  此外,领导这个时代的海员们也留下了许多的传说。例如,传说当时的葡萄牙人口只有100多万人,只不过是南欧的一个边境国家而已,却以区区的古千名士兵挑战巨大的印度。建立起了控制印度洋贸易圈的**西塔尼亚帝国。

  西班牙的征服者们,逐一征服了位于南美洲的异教徒帝国,真的是获得了装满一整船的财宝。而更甚者,掠夺了这些财宝的英国海盗船船长法兰希斯-德瑞克,不但获得了庞大的财富,甚至还得到了骑士地位。附带说明的是,英国因为对海盗船的投资所获得的收入,据说在鼎盛时期竟然达到了王室预算的三倍的40万英磅以上。

  大海有梦想、有浪漫,就这样,许多的年轻人投身于商船中。

  然而,这里也同时反应出了残酷苛刻的时代背景。奥图曼帝国的压力日增,黑死病的阴影仍挥之不去。在各地遭到排斥的犹太人们,为逃避异端的盘问只好将旨向新世界。正如在「时代解说讲座1」(P82~85)中所提及的,因为自新世界流入的银成为导火线的物价高涨,更是在人们的背上给予沉重的压力。

  危险的职业

  在此,我们就来查探一下水手们实际的生活风貌吧。

  要用一句话来说明水手的工作是很难的。若硬要记录下来的话,就是与驾驶船和交易相关之各式各样的杂务。帆的升降、绳索器具的管理、从积水的船舱中汲水出来、打扫、修理、搬运货物等。除了学习过测量器具的使用方法以及航海术的一部分海员之外,也就是所谓的一般水手们。并无法爱有体系的教育,只能一边工作一边学习与船舶有关的工作内容。其中好象甚至也不乏在港都中被强制募,形同诱拐般被拉上船的人。

  当水手绝对不是个平安的职业。船在海上沉没的话,获救的机率也很小。不但会遭遇到暴风雨,还会有触樵的民政部发生。也会有被海盗袭击、被杀、被俘虏后再被狠心卖掉的事情。若是在近海航行的船只,也许还能够找到个避难的场所,但是在进入大航海时代,变成远洋航行之后,所能做的也只有把帆降下来等待暴风雨过去而已。

  虽然说水手是如此这般残酷苛刻的职业,但是随着大航海时代的到来,理大的障碍出现在他们的眼前。

  船上的生活

  一进入大航海时代,动辄长达数个月的航海便增加了。如果是在近海的活动,2~3天,或者最久一个礼拜也能够*岸一次,但是大航海则无法如此。到新大陆的话要两个月,到印度的话则要4~5个月的航程,没有这样的心理准备是不行的。

  在这期间,是要在船上过日子的,

  当时船上的居住环境是很严苛的。能够享有单人房的,唯有船长和高级船员,而那在有些船上也仅只是住在兼做海图室之用的船舱中。

  其他的船员及乘客则全挤在船舱中一起睡,如果不自己带上船的话,就连寝具也没有。当时的船很容易在船舱的底部进水且积存海水,因为海水和拉圾混在一起后腐败,发出恶臭,讨厌船舱而睡在甲板上的人也为数不少。然而,之后在进入16世纪初期之后,采用了加勒比的居民所使用之吊床,就为得好睡多了。

  日常饮食

  1560年左右的船员的饮食是如下术这般的。

  每天700公克的面包和80公克的豆子、第周两次用盐淹制的内类、乳酪、淹雪鱼,偶而配上无化果、橘皮果酱、海澡等。一天虽然配给一公升的葡萄酒,但这是用来取代容易腐臭掉的生水,为了调味听说有胡椒、大蒜、醋、橄榄油等的少许配给。

  因为船内也设置有炉灶,只要天候许可的话也能够有热食可吃。把家畜带上船也是很普遍的事,山羊、猪、鸡等,也会在甲板及船舱上乱晃。

  尽管如此,船上的饮食已经被限制到了极点,长期航海下来会因为维他命的不足而引发坏血病,将许多的水手逼上死路。

  完成环绕世界航行的麦哲伦舰队,在出发时有280名的船员,但在归国时却减少到只剩下18下,虽然在各地的战斗中,失去了包括麦哲伦在内的许多高级船员,但据闻被坏血病夺走生命的人数远在那之上。根绝此疾病的在进入18世纪之前尚未被发现,然而,充作预防的方法,被建议要定期的摄取用醋泡过的甘蓝菜,以及柳橙或是柠檬、莱姆等的果汁,在*岸的地方则要补充新鲜的蔬菜和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7-2007 03: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黑暗的时代

  西欧的中世纪是个特别“黑暗的时代”。基督教教会成了当时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它
建立了一套严格的等级制度,把上帝当做绝对的权威,什么文学、什么艺术、什么哲学,一
切都得按照基督教的经典《圣经》的教义,谁都不可违背,否则,宗教法庭就要对他制裁,
甚至处以死刑。
  圣经里说,我们人类的祖先是亚当和夏娃。由于他们违背了上帝的禁令,偷吃了乐
园的禁果,因而犯了大罪,做为他们后代的人类,就要世世代代地赎罪,终身受苦,不要有
任何欲望,以求来世进入天堂。
  在教会的管制下,中世纪的文学艺术死气沉沉的,科学技术也没有什么进展。
  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学艺术的成就很高,人们也可以自由地发表各种学术思想,和
“黑暗的时代”的中世纪是个鲜明的对比。
  14世纪末,由于信仰伊兰斯教的奥斯曼帝国的入侵,东罗马的许多学者,带着大批的
古希腊和罗马的艺术珍品和文学、历史、哲学等书籍,纷纷逃往西欧避难。后来,一些东罗
马的学者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办了一所叫“希腊学院”的学校,讲授希腊辉煌的历史文明和
文化等。
  从此,西欧人发现古希腊的一切是那样的美好,中世纪的一切是那样的丑恶,许多西欧
的学者要求恢复古希腊和罗马的文化和艺术。这种要求就像春风,慢慢吹遍整个西欧。掀起
了一股汹涌澎湃的“希腊热”浪潮。这就是历史上所称的“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发生在意大利。意大利在地理和文化上是古代罗马的继承者,罗马人的文化在
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意大利的文化,拉丁语也是意大利的祖先语言。在欧洲的社会发展中,意
大利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复兴古代的艺术也就是发扬古代的优秀传统,发掘祖先的艺术本身
也是光荣的事。
  “文艺复兴”名义上是为了恢复古典的文学艺术,实际上是当时新兴资产阶级借此名义
来发展科学技术,要求在思想上摆脱封建主义的束傅,要求关心人、尊重人、一切以人为中
心,给人以个性自由和人身自由,强烈反对以神为中心的封建教义,反对人一出生就有罪的
说法,认为人是伟大的,人应享用人生的快乐,人应该掌握自己的命运。但这种思想就是以
人为中心的“人文主义”思想,是当时的进步思想。著名意大利诗人和学者波特拉克(13
04—1374年)第一次提出了和基督教教会抗争的这种进步思想,因此他被认为是文艺
复兴运动的先驱人物,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
  和波特拉克同时代的著名人文主义者还有但丁和薄伽丘。但丁的《神曲》把历史上和当
时社会上的主教和僧侣都打入地狱,甚至给活着的基督教的头头教皇在地狱里留了一个位
置,这是对基督教大胆的反抗。薄伽丘在他的《十日谈》中,尖刻地讽刺和挖苦了当时的教
士和贵族,对人的智慧和奋斗精神大加歌颂,这是对教会大胆的挑战。
  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过程中,关于《君士坦丁献土》文件和真伪的争论一事更促进了文
艺复兴的发展。
  基督教的罗马教皇,是宗教的领袖,被称为“爸爸”。他还拥有大片的领地,形成了
“教皇国”,罗马教皇就是这个“国”的“皇”,权力高于欧洲各国的君主。
  做为宗教的领袖,教皇是怎样拥有土地的呢?原来,在公元750年,法兰西国王“矮
子”丕平曾把意大利中部的一大片国土献给教皇,才形成了这个“教皇国”。但教皇认为法
兰西国王的声望太小,只有古罗马皇帝才能代表全欧洲,所以教皇伪造了一个文件,声称
“教皇国”是四世纪初罗马帝国的君士坦丁堡大帝呈献的,而且整个罗马帝国都臣属于教
皇。据此推理,那么整个欧洲都应听命于教皇。从此,代代教皇都把个伪造文件当做自己至
高无上权力的凭证。
到了15世纪,有一个天才的意大利历史学家瓦拉,他精通古代语言文字,经过研究他
发现《君士坦丁献土》的文件是用8世纪的拉丁文写的,而君士坦丁大帝是4世纪的人,他
怎么能用8世纪也就是几百年以后的拉丁文字写文件呢?瓦拉拆穿了教皇骗人的把戏,把教
皇“神圣”的假面具揭露出来。
  《君士坦丁献土》是象征教皇权力的文件,这文件都是假的,那教皇的权力又怎么能是
至高无上的呢?因此,中世纪基督教统治的大厦就摇摇欲坠了。那么基督教宣扬的绝对权威
等观念也受到了冲击,以人为中心的人文主义思想打了一个大胜战。
  这样,人们的思想从教会的精神枷锁中终于解放出来了,人们终于可以充分自由地发挥
自己的聪明才智了!人们在学习古希腊文化的基础上,注入自己的思想感情,创造出许多辉
煌的艺术精品。当时文艺复兴的最大中心是意大利的佛罗伦萨。佛罗伦萨的艺术家们在建
筑、绘画和雕刻等方面都取得了伟大的成就。
  建筑家布鲁列民斯建筑的佛罗伦萨大教堂的中央圆顶,有20多层楼高,在周围建筑物
的映衬下,显得无比的雄伟和壮丽,毫不逊色于中世纪的其他教堂。
  多纳太罗雕刻的艺术品以逼真生动著称。其中为帕都亚城城中广场雕刻的军人骑马像最
为人称道。这座雕刻充满生气,显示出军人的英勇和威武,是件完美的艺术珍品,是件令意
大利人自豪和兴奋的杰作。
  达•芬奇既是艺术家,又是科学家,是位多才多艺,学术渊博的文化巨人。他的杰作
《蒙娜丽莎》至今仍在法国罗浮博物馆。它抓住了一代又一代观众的心。通过一位少妇的肖
像,达•芬奇表现了人物内心丰富而细腻的内心世界。她那优美、端庄、发自内心的微笑,
猛然看去,给人一种柔和、温馨的感觉;当走近画像时,她又仿佛是在嘲讽……她的微笑,
使人浮想联翩,令人遐思不已。达•芬奇的绘画《最后的晚餐》被誉为“人类绘画的极
品”,他描绘耶稣在被捕前和门徒的聚餐,耶稣向门徒说出“你们中有人出卖我”时,12
门徒震惊时的各种动态,维妙维肖地勾勒出不同人物的心理,后代同一题材作品无一能超过
达•芬奇。晚年,达•芬奇致力科学研究,遗留下七千多件速写、手稿和设计图。从中人们
发现他在哥白尼之前就否定过地球中心说,在牛顿之前提出了重力法则。他还设计过飞机、
战舰、自动车床和蒸汽机等。恩格斯赞扬达•芬奇的科学贡献时说:“多种多样的重要发明
都得归功于他。”
  和达•芬奇同时代的米开朗基罗,在建筑、雕刻、绘画上都做出很大成绩。他设计的罗
马圣彼得大教堂的圆项,一直为后世仿效。他雕刻的《大卫》是个身体健美、精力充沛,对
生活充满信心的青年,体现了他对正义事业的执着精神和为之奋斗的蓬勃旺盛的精神。米开
朗基罗在罗马教皇宫的西斯廷礼拜堂屋顶上作的壁画,面积达300平方米,至今仍吸引千
百万人的注目。
  在文学艺术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意大利还出现了一些杰出的思想家,如康帕内拉。他
在《太阳城》中虚构了一个没有私有制,社会财富和产品都由社会成员享用,政治上人人平
等的理想社会,反映了人文主义思想家改造现世社会的理想方案,其中一些观点还闪烁着共
产主义思想光辉。
  以意大利为中心,文艺复兴的浪潮席卷了全欧洲,出现了一系列著名的宗教改革家(如
德国的马丁•路德)、文学家(英国的莎士比亚、法国的拉伯雷、西班牙的塞万提斯等)、
社会主义思潮的创见者(如英国的莫尔)、自然科学家(如波兰的哥白尼、意大利的伽利略
等)、哲学家(英国的培根等)等。在这些著名的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的推动下,文艺
复兴使中世纪的文化失去了光彩,极大地推动了社会历史的进程。文艺复兴预示中世纪“黑
暗时代”的结束,也表明人类对自由平等的美好社会的永恒追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7-2007 03:3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大航海的历史之海盗篇

当我在海上驰骋时,大家都唤我做船长基德;
当我在海上驰骋时,坏事做尽,并违背上帝的法则;
当我在海上驰骋时,四处游荡,找寻猎物,烧杀掳勒;
当我在海上驰骋时,离岸不远处我杀了威廉•摩尔,看着他的血流成河。
别了,行酒作乐的老少水手,我得走了,来寻觅我的藏宝吧!
别了,鲁侬镇美丽的姑娘,我得走了,没人愿宽恕我。
别了,我得走了,去遭受无穷无尽的苦难,去被埋葬……
这是十七世纪最有名气的海盗船长“黑胡子”基德的著名遗言。

传奇岁月的片段

  十四世纪中叶,随着新大陆的发现及新航路的开辟,人类历史翻开了全新的一页。在PC GAME上,以此为背景的最著名的游戏是《大航海时代》系列。无数冒险家驾驶着帆船,凭着一个简陋的罗盘和无尽的勇气,冲向茫芒未知的大海,去寻找财富与宝藏。随着海上贸易的频繁增加,另一项人类最古老的行业也迎来了它的黄金时期——那就是十四世纪中叶到十八世纪末的“海盗岁月”。

  海盗,古已有之,象北欧的维京人(PC GAME 《北欧海盗》)和活跃在地中海的腓尼基人等,都是非常著名的海盗。但没有任何一个时期的海盗能与十四世纪中叶到十八世纪末这段时期的海盗相比。在那个时期,海盗已成为一中非常平常的社会现象,再加上各国政府之间为了争夺海上霸权均组建了大量的私掠船队例如英国的私掠船队就非常有名,不止一次地出现在《大航海时代》中被涉及,用来攻击敌国的商船。更加刺激了海盗队伍的发展。

  海盗的生活是残酷和艰苦的,但也是充满激情和自由的,当时的许多年青人正就是因为想追求那中充满激情和自由的生活而成为海盗的一员。在着众多的海盗中自然也不乏劫富济贫的义盗,他们的事迹在后世的民间传说中成了自由和勇气的象征。

海盗的知识

海盗一词在英文中的三种说法:
PIRATE(海盗)
  “PIRATE”的基本意思是指海上抢劫者。而“PIRACY”则是指在海军部的司法权以内的海上掠夺。由政府授意、组织的“官方海盗”。

《四海霸主》(Corsairs)《公海贸易战》(Ship)
CORSAIR(回教徒海盗)
  这个词被用来指在地中海进行劫掠的海盗或私略者。他们中最著名的是从北非来的蛮族(欧洲人称伊斯兰教徒野蛮人)海盗。他们的政府授权他们以便攻击基督国家的海上运送。

  名声略逊的是由圣约翰骑士领导,不断与土耳其人争斗的马尔他海盗。起初他们的热情由宗教来推动,但是后来海上掠夺成了真正目的。

PRIVATEER(私掠者)
  “PRIVATEER”既可以指武装的船只(武装民船),又可以指它的首领(私掠者)或它的船员。私掠者与海盗之间的主要的差别是:私掠者得到政府的命令及授权来俘获敌对民族的商船。

  来自政府或是商会的信件公文是国际通用的。战时各国常采用武装民船来攻击敌对船只,因为这样既省下了造船费,又保存了正规海军的实力。

  私掠许可证——在战争期间授权私人驾驶武装民船来攻击,俘获,和抢劫敌国商船的正式公文。

  一封私掠许可证的原始功能是将私人犯的错误合法化。听起来匪夷所思,真是强盗的逻辑。例如,一个荷兰商人的货物在德国被偷,而他不能通过合法或外交的手段来获得对于他的损失的补偿,他就能得到一封荷兰政府授权的私掠许可证。这样的许可证允许他俘获德国商船来弥补他的损失。自打18世纪初它就不再被用来做这样的事。私掠许可证的功能已经发生了变化。现在政府使用这些许可证作为国家工具来加强海军。这就使得本国在不增加预算的情况下,凭空多出一支能攻击敌国商船的海上力量。按规定,被俘获的船只必须被带往海军部,以确认它们是合法的猎物,而非中立国家的财产。

  私掠者在国家的法律之下执行命令。私掠许可证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哪些国家的船只能被合法地俘获。如果船长不幸抢夺了其它国家的船只,那么将要付出的代价无疑是极大的。

  当然,许可证并不完全给私掠者提供安全保障。当私掠者与他的武装民船被敌对国家俘获时,往往他们会被作为海盗,迅速处死。还有一种情况:如果交战两国缔结和平协议,而私掠者不知道这消息,继续攻击现在是友邦的船只的话,他也将被捕。有时侯,私掠者离陆地时间太长,这样一来当他返回大陆时他只听到和平条约的消息。

  私掠许可证的使用在1856年终止。当时许多国家在巴黎签订了声明。美国以及若干另外的国家较迟签订该国际条约。美国那时候十分依*私掠者来壮大他们的海上力量,因为他们缺少强大的海军。

海盗旗

  骷髅旗——也就是一个骷髅加上两根交*骨头的旗帜绝对是海盗的标志。虽然来源已不可考,但很多人认为这个词其实是来自法语单词JOLI,“非常红”的意思。从前的海盗们用这个词来描述船桅上高高飘扬的血色旗帜。不管它源自何处,骷髅旗的作用是没有争议的——将恐惧之箭深深射入海上猎物的心底。以前的海盗在平时使用称为“假色”的任意国国旗,而战时则升起“真色”——骷髅旗,来联络,以及恐吓那些牺牲品。

  在18世纪时,第一面海盗旗由艾曼纽•韦恩船长在加勒比海升起。多数情况下,海盗在追逐猎物时,升起白色旗帜,表明身份——有时猎物会因此降下国王的旗帜而屈服;如果猎物拒绝投降,则升起黑白两色旗帜,表明意图;而若猎物继续逃窜,或是海盗船长过于残暴的话,红色旗帜会在桅顶飘扬,意思是一旦捕获猎物,不留任何活口。当然,海盗旗上的图形也是为了表达其特定含义而被设计出来的。

海盗的规章

  很多海盗在组织上有着严格的规章制度。通常都是写成条文,并由全体船员签名共同遵守的。大多数情况下,它包含了劫掠得手后的战利品分配比例。自然,条文中还包括了的违纪者的处罚——当然都是极其严厉的。

以下是巴沙洛缪•罗伯茨船长和他的船员所用的规章。(BY查尔斯•詹森船长,1724)
1:每人都有选举权
2:人人公平,但在财产方面不得欺骗,违者放逐
3:禁止赌博
4:晚八点熄灯,此后想喝酒的到甲板上去喝
5:保持武器的整洁,随时可用
6:男孩和女子不得加入队伍,若有船员带女子到海上,他将被处死
7:延误战机者,处死或放逐
8:船上不得互斗,争端到岸上用剑或手枪解决
9:不得谈论改变生活方式的话题
10:船长得两份战利品,炮手一份半,其他人等一又四分之一份。

例2 约翰•非利浦船长和他的船员所用的规章(BY非利浦•高瑟,1924)。
1:人人遵从内部命令,船长得所有战利品的一半
2:逃跑者和对同伴守秘者将被放逐(给予一桶火药,一桶水,一件小武器)
3:从群体中偷盗财物者,视价值大小,放逐或枪决
4:当遇见别的被放逐者,给予船长和船员认为合适的惩罚
5:当条文在军中时,殴打他人者给予摩西之法(赤裸的背上打四十鞭)
6:折断武器者,持蜡烛不加灯罩者,同上
7:不能保持武器整洁者,玩忽职守者,扣除应得的战利品,或给予船长和船 员认为合适的惩罚
8:战斗中失去一关节者,给予四百金币,失去一肢者,八百
9:调戏女子者立即处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7-2007 03: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海盗的武器

  海盗们过的是亡命海上的生活,自然得想尽办法让自己“活下去”。没有一件武器的海盗注定无法生存。当时流行的武器是手枪和水手弯刀——当然他们也使用其他各种各样的武器。当欧洲海盗开始使用手枪时,多数他们的蛮族竞争者们还在用着弓箭。

匕首
匕首是用作突袭的理想武器,另外,在挥剑不便的狭小空间也十分有用。

登船斧
这件武器的设计的确很妙.多数这种斧子都比较粗糙,铁板一块加上木柄而已,但在登船时用来砍断索具和网,倒是格外地有效。

火枪
在海盗船上,火枪可是种比较豪华的装备,不是人人都有的啦!当时的人们用碳,硫和硝酸钾混合制成黑火药,来驱动火枪所使用的圆形铅弹。在十八世纪,多数火枪还是依*燧石打火器来点火。燧石被紧紧夹在一个钳子中,当扣压扳机时,燧石撞击对面的金属块而产生火花。火花被导入装有火药的盘子,BOOOOOOOM!子弹就由枪口射出了!
和今天的枪支不同,那时的火枪是没有膛线的。

霰弹枪

虽然找不到现成的名字,笔者认为叫它霰弹枪还是恰当的。这武器和火枪十分相似,只不过后者一次发射一颗子弹,它能一次发射数颗。在这一点上,它和今天的猎枪有点象。霰弹枪通常比火枪短,还带有一个张开的枪口,龇牙咧嘴地对着想射杀的家伙。

手枪

和火枪功能相似,手枪在当时可是常用得多。虽然在射程上无法相比,但由于体积的关系,手枪在使用和携带上更为方便。海盗对手枪一向推崇倍至。通常第一个登上敌人船只的船员有任意挑选战利品的奖赏,而大多数人挑的第一件东东就是——手枪!传说黑胡子有一条子弹带,上面有好几把装在套子里的手枪。

水手刀

水手刀可以说是海盗最最主要的武器了。为了适应接近战,水手刀被设计得比一般的刀剑稍短。它是一件劈砍用的武器,而且呈弧状,以增加劈砍的威力。水手刀并不需要使用者有高深的技术,同时它也是海军舰船上的标准武器。步兵所使用的军刀和水手刀颇为相象。

大炮

黑火药出现不久,大炮也应运而生。其实,它的构造并不复杂。一根中空的粗管子,堵塞一头,就是它的全部。大铁球炮弹从空的一头填入炮管,推到底。而炮弹和底部之间,就是火药。 大炮的末端有点火孔,可以用火柴来点燃火药。大炮的威力是巨大的。大炮可以发射圆球弹,葡萄弹和铁链弹。圆球弹就是一个大铁球,用来在船板上打洞十分有效;葡萄弹是好多小炮弹,用于撕裂敌船的帆,或是对甲板上的人员造成大面积杀伤;至于铁链弹,则是用长铁链连接的两颗大铁球,打断敌船的桅杆好用得很。
当时的大炮是用“磅”来分级的,例如十磅大炮,或是十二磅大炮等等。

食物清单

主食——发霉的面粉与米饭(几个月啊,想让它不发霉也难);腌乳酪;

菜肴——咸肉与鱼;蔬菜;

饮品——不新鲜的淡水;在太阳下曝晒了数星期之久的陈啤酒;蒸馏提取的白兰地;由白兰地、茶、柠檬汁与各种香料调制而成的奇怪混合饮品(加入柠檬主要是为了避免坏血病与佝偻病);

水果——钉着铁钉的木菠萝,芒果,香蕉与苹果(钉上铁钉是为了在水果里加入铁质来防止贫血);

非常时期的配菜——海鸟;猫;狗;老鼠与臭虫(怕了吧?不过和饿死相比,你吃还是不吃呢?)。 船长的审判

  在从前海上的日子里,你知道吗?船长就是法律!船员如果对船长不敬或是在战时表现怯懦,他将会付出巨大的代价。以下是当时常见的刑罚。

抛入海中:受到该项惩罚的船员被从行进中船中扔到海里,仅此而已。

抛入海中•改•拖曳:受惩罚者被一条扎牢在船尾的绳子拖曳向前。受惩罚者通常在死前要遭受数天的痛苦。

放逐:是指将受惩罚者独自丢在荒岛上。

放逐•改•“One Man Island”:在附近没有岛屿的情况下,受惩罚者被置于舢板上独自漂流,直到死于日射病或鲨鱼之口。

猫的九条尾:这个怪异的名字指的是一种用九股涂过柏油的绳子制成的绳鞭。有些残忍的船长还特地在绳鞭的末梢装上鱼钩或是火枪的弹丸,并且在受鞭笞者的背部涂上盐及醋来增加痛苦。

猫的九条尾•改•摩西之法:一种专为船长的侍从保留的鞭打变化形式称为摩西之法,通常在星期一执行。之所以有这个名字是由于耶稣从前也受过同样的三十九鞭。大家相信这种刑罚能够平息神的情绪并给下个礼拜带来好天气。

浸水:将受惩罚者残酷地浸在水里,再在刺骨的海风中将他悬挂在主桅下数小时。

浸水•改•船底拖曳:“浸水”的致命版是声名狼籍的“keel hauling(船底拖曳)”。绳通过船底从右舷拉到左舷,将受惩罚者固定在船底的绳上,使其受到来自龙骨的摩擦。大多数的木制船底满是剃刀般锋利的毛刺与碎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人文空间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5-1-2025 07:54 PM , Processed in 0.125960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