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方野十狼

茶事~818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6-3-2007 07:5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摸摸拉茶 于 24-3-2007 11:19 PM 发表
马帮是受薪的,
薪水由主办当局支付。
全程好像要一年多,他们不是茶商。

他們全是“臨記”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6-4-2007 06:1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磐安大山深处发现古茶场

编辑: 豆豆    来源: 新浪网

在浙江中部的磐安县大盘山区发现了一个古茶场———玉山古茶场。它被文物专家称为“中国茶文化的活化石”、“国内现存最早的茶叶交易市场”,2006年5月25日被国务院命名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雾锁千茶树,云开万壑葱,香飘千里外,味酽一杯中”。阳春三月,我们特地到这里一探“庐山真面目”。

高山台地上的古茶场
  玉山离磐安县城40多公里,地处大盘山北麓,海拔在600~800米之间,为火山形成的山顶台地,其土壤略带酸性,且终年云雾缭绕,是种植茶叶的理想场所。

玉山古茶场地处玉山的玉峰山下,距天台、新昌各50公里左右,地处历史上由婺州通往天台、新昌、宁波的古驿道旁。现存的古茶场分茶场庙、管理用房、茶场三个部分,建筑坐北朝南,自西向东依次排列,占地2940平方米。关于古茶场已发现的记载可追溯至宋。现存建筑为清乾隆辛丑年(1781年)由当地的名士周昌霁主持重修的。

最西端的是茶场庙,它是明代遗存建筑,主脊檐饰有双龙图案,主脊檐、二脊檐上下都刻绘着石灰雕与壁画。大门上方是周昌霁的手书“茶场庙”石匾。庙内供奉着“茶神”即“真君大帝”许逊。

与茶场一墙之隔的是茶场管理用房,是古时朝廷官员在此征茶、征税办公的场所。据说,早在宋代,这里就已经建有茶场和茶场庙,设有“茶纲”,到清咸丰二年,朝廷委派东阳县衙管理茶场,立“奉谕禁茶叶洋价称头碑”、“奉谕禁白术洋价称头碑”、“奉谕禁粮食洋价称头碑”三大碑。

从管理用房旁边的耳房转出,就是古茶场。古茶场在空间上,给人最直观的感觉就是一个四四方方的院子。

古茶场的功能

陆羽在《茶经》中说:“产茶者十三省四十二州,婺州东白者为名茶,大盘山、东白山产者佳,列为贡品。”

玉山在唐代即为贡品茶“婺州东白”的产地,茶叶产量很大。因此,列朝列代都很重视。唐朝设贡茶点采集贡茶;明代时设“巡检司”对其茶场实施管理;清代时,茶场由东阳县衙派人进行管理。但是在清末由于国力衰弱,茶叶产量也大不如前。但即使这样,仍然在“民国二十一年(1932)产茶万担,销杭、嵊、绍每担银十四元”。

古茶场的另一个功能是茶税的课征。在唐代中期以前,种茶、买卖茶叶并不征收赋税。唐中期后,由于茶业的发展成为一种大宗生产和贸易,加上安史之乱后国库拮据,征收茶叶赋税逐渐演变为一种定制。到了唐文宗时,为尽收茶叶之利,推行茶叶专营专卖的榷茶政策。玉山古茶场正是这样的茶叶交易场所,茶商在产茶季节住在那里采购茶叶,因此不必纳赋,只出场租费。

古茶场的最左边是茶场。茶场由前后三进和二侧厢房组成,通面阔20米,进深37.56米,依次由大门、小天井、第二进、大天井、第三进组成。整座建筑为清末民初重建,为一上下两层的楼式建筑。楼下为交易场所,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固定摊位,即是小店面的商铺;另一部分为散摊。楼上的结构为四面通连的走马楼,其整个楼的功用可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前面的廊为整个建筑楼的通道,便于楼上各个部分的联络。二是“斗茶”之所。每年春秋茶叶上市之际,由官府派当地管理茶场的官员主持“斗茶”。当地茶农将各色不同等级的茶叶送至楼上,当场冲泡,根据茶叶的色、形、味、香等确定茶叶的等级以及价格,上品悉数收入“贡茶”,其他的则由茶商自由交易。三是楼上的其余场地均构成小间,以供各地茶商住宿及堆放茶叶之用。

民俗茶文化放异彩

古茶场在民国初年,逢五逢十的市日除各地茶叶外,各种山货都聚集到这里,甚是热闹,但最热闹的还是春社与秋社。

春社的日期为立春后的第8个戊日,秋社则为立秋后的第8个戊日。清晚期后,春社又改为正月十四、十五、十六三天,秋社改为十月十四、十五、十六三日。
  春社日,当地的茶农,特别是那些采茶的姑娘大嫂都刻意盛装打扮,来到茶场祭拜“真君大帝”,然后聚在茶场里观看社戏。清末,又将春社的社日和元宵节合在了一起,附近各村的“灯龙”都要来朝拜“真君大帝”。清代东阳县令汤庆祖在《茶场春社》中这样描述:“年少女郎连袂生,看灯都集煮茶亭。”

物资交流大会是秋社的一大特色,人气大大超过春社。谢茶神是秋社的一项重要活动。据传“真君大帝”许逊的生日也恰好是十月十六,正好与社日相合,于是在这日里便有了竖大旗的活动。这大旗便是龙虎大旗。龙虎大旗本是道教中的一种仪式,据说始于东晋。到了明代的嘉靖年间,倭寇屡屡侵扰沿海,玉山人民为了抗击倭寇,便利用茶场的秋社,以祭许真君、竖龙虎大旗号召抗倭。从此相沿成习,竖大旗便成了秋社最具特色的一道风景。现在尚存一面较小的清代古旗,其长16.1米,宽17.6米,面积约283平方米。据当地老人回忆,他们小时候看到最大的旗,摊开来有一亩多地大。正因为如此,秋社的规模和热闹情景便大大地超过了春社。(感谢磐安文物办厉仲云同志对本文的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6-4-2007 06:1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届普洱茶“奥斯卡”昨颁奖

来源: 春城晚报   
  
33家茶企捧起孔明小金像

昨日,首届中国普洱茶孔明茶祖金像奖尘埃落定。33家企业捧得孔明小金像,30家企业及个人分获十大知名企业家、十大知名品牌和十大知名企业奖。


这次评选活动于12日至16日在西双版纳举行,是中国普洱茶协会、云南省普洱茶协会和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政府联合主办的,首届中国普洱茶战略联盟论坛峰会的主要活动之一。继3月底在全国各省市和港澳台地区大范围内初选,评出十大知名普洱茶企业、十大知名普洱茶企业家和十大知名普洱茶品牌等3大项,每项共20家初选入围名单后,这项普洱茶的茶祖孔明金像奖于4月2日正式开评。根据评选章程,整个评选活动采取专家集体评审、公证部门现场监督并当场公证的评选方式。

参评项目分为最高奖项茶祖孔明金像奖和分类奖,最终评出的孔明金像奖分为生茶和熟茶两大类。勐海茶场大益经典66、勐海春海茶厂春海特级品熟饼等10个厂家的茶品获得熟茶类金像奖;云南昌泰茶业集团昌泰号7538、7548生饼、思茅古普洱茶业有限公司乔木银毫沱茶等10个厂家的茶品获得生茶类金像奖;而勐海永明茶厂的双象牌七子熟饼、云南龙润茶叶集团龙润牌等13家企业,获得了最具市场竞争力、最具品牌影响力、最具收藏价值、最佳包装设计、最佳纪念茶、最佳礼品、文化传承贡献、最佳社会公益等分类奖项。

另有30家企业和个人分别获得了普洱茶2006十大知名企业、十大知名品牌和十大企业家称号的奖项;20家企业的茶品分获熟茶和生茶孔明茶祖银像奖;30个企业和个人分获普洱茶2006十大知名企业、十大知名品牌和十大企业家提名奖。随着颁奖仪式的结束,首届中国普洱茶战略联盟论坛峰会业正式宣告闭幕。

[ 本帖最后由 方野十狼 于 16-4-2007 06:18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7-4-2007 10: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150岁清代普洱茶将在广东佛山展出

新华网广州3月21日电 记者20日从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召开的新闻发布会获悉,珍藏于故宫博物院、有着150年历史的普洱贡茶--万寿龙团,将于4月1日在南海大沥镇的凯民茶博城展出。
    此次盛事是“百年贡茶回归普洱”系列活动的其中一站。从本月19日起,这一贡茶首次走出故宫,在全国一些城市展出,将于4月8日在第八届中国普洱茶节举办期间回到云南省普洱市进行展出,之后送回故宫。
    据介绍,1963年故宫在清理库房时,发现其他茶叶都已经成灰,只有普洱贡茶在历经百年后依然保存完好,并且存量多达2吨。此次回乡的3块普洱贡茶分别叫“七子饼”、“万寿龙团”和“普洱茶膏”,它们都为光绪年间的贡茶,距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这次选中的“万寿龙团贡茶”重约2.5千克,历经一百多年仍然保存完好,色泽明显,世所罕见,是中华茶文化的瑰宝。
    佛山市南海区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百年贡茶回归普洱”佛山站活动由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和佛山市人民政府等联合举办,活动为期一天,欢迎各界茶人、市民届时前来恭迎瞻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7-4-2007 11: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方野十狼 于 16-4-2007 06:13 PM 发表
来源: 春城晚报   
  
33家茶企捧起孔明小金像

昨日,首届中国普洱茶孔明茶祖金像奖尘埃落定。33家企业捧得孔明小金像,30家企业及个人分获十大知名企业家、十大知名品牌和十大知名企业奖。


这次评选 ...

得奖的茶厂的茶不知道会起价吗??这样的活动可以给普洱茶的市场宣传和加温,也不好太多奖,哈哈,不然好像每间厂都有奖拿,弄得买茶的整天买到金奖茶,市场看到有奖的茶都会唉一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7-4-2007 11:5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teaman 于 27-4-2007 11:52 PM 发表

得奖的茶厂的茶不知道会起价吗??这样的活动可以给普洱茶的市场宣传和加温,也不好太多奖,哈哈,不然好像每间厂都有奖拿,弄得买茶的整天买到金奖茶,市场看到有奖的茶都会唉一声.

當你見慣了也就沒什么啦!
就當着是“太公分豬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28-4-2007 05: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勐腊县象明乡嶍崆寨70多株古茶树遭砍伐

近日,在勐腊县象明乡“古六大茶山”重要古茶区之一的嶍崆寨,有一片古茶林遭人为砍伐。

象明嶍崆的诸多山名都以“茶园”称谓,其中的“打锣锤林茶园”已有几百年历史,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曾遭破坏,但有不少古茶树已经得到了恢复。从“古六大茶山”茶业开始复苏时起,这片茶林由该村的某农户管理和采摘,属纯生态优质茶。4月24日,该片茶林被由倚邦迁入该村的一名叫叶某的农民无端砍伐70多株,当场就被茶林主人遇见。主人当天就向乡政府和乡派出所作了汇报。

对古茶树的管护付出了几代人的心血,70多株古茶树遭砍伐令人痛心不已。我州古茶树年产量不多,资源极其有限,希望大家能充分认识到保护古茶树资源的重要性,对人为破坏古茶树资源的行为进行有力打击。只有这样,古茶树资源才能得到有效保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4-12-2007 01:3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狼。。。这帖该继续下去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7-2-2025 09:42 PM , Processed in 0.108438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