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441|回复: 5
|
伟大的3大奇书之一《智慧书》 作者:葛拉西安 @更新直第5个格言@
[复制链接]
|
|
这是被欧洲许多学者认为,千百年来,人类思想史上具有永恒价值的处世智慧包含于三大奇书:
一是马基雅维里的《君王论》,二是《孙子兵法》,三就是这本《智慧书》
现在我就在此与大家分享这本《智慧书》所带给读者们的智慧与教育。
德国大哲学家叔本华曾刻意将《慧智书》译成德文,并盛赞此书“绝对的独一无二”。尼采也赞扬此
书在论述道德的奥妙方面,整个欧洲没有一本书更精微、更曲折多姿。在1873年的一则札
记里,尼采写道:“葛拉西安的人生经验显示出今日无人能比的智慧与颖悟。”
《智慧书》者是三本奇书中最微妙、最
具实用价值者。《君王论》主要是针对那些处心积虑希望取得或保有王权的帝王而写;《孙
子兵法》则主要针对那些运等于帷幄的将帅而写;而《智慧书》却是为每一个人写的书。它
以一种令人感到惊异的冷峻定观态度极深刻地描述了人生处世经验,为读者提供了战胜生活
中的尴尬、困顿与邪恶的种种机妙策。通过这些多姿多彩的人生格言,人们不仅获得克服生
活中可能出现的逆境的良方,更重要的是增强了对生活的理解和洞察力。《智慧书》在一定
程度上兼有《君王论》的坦率和《孙子兵法》的高品位,它一方面使我们叹服其机智与完美
的审慎态度,另一方面又使我们产生向善的心理。
《智慧书》给我们印象最深的,是它在鞭辟入里地剖析人性底蕴方面显示出的登
峰造极的智慧。当然,同类的著作我们还可以举出《增广贤文》、《菜根谭》、《厚黑学》
或卡耐基的若干处世书,但是,这些书在剖析人性方面或失于猥琐,或伤于零散,或低于品
位,或耽于夸张,虽各逞其强,毕竟难以和《智慧书)媲美。就是莎士比亚的悲剧、培根的
《论人生》尽管在剖析人性方面的深刻性是举世皆知的,但在系统、全面地描述人性方面,
也未免略逊一筹。
    有人也许希望葛拉西安会就这个题目写出煌煌巨著,因为这是一个人们永远挖掘不尽的
主题。但是,我却宁愿葛拉西安写得更短些。我们都有许多事情要做,如果事情可以用最简
练的语言来陈述清楚,这就是无异于延长了我们的生命。而葛拉西安行文的简洁和叙述的精
警,实在使我们感激和佩服不己。只有思索得最清晰,对所论问题了如指掌的智者才可以写
出这样明白,睿智而又生动的格言。如果人们能学会用最少的语言给予别人最多的思想,那
么,人生会变得多么美好。
[ 本帖最后由 音乐王子 于 23-1-2007 01:01 AM 编辑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3-1-2007 12:5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智慧书》里,总共分别了300个格言。
每一个格言里都具有深厚的智慧所在,希望读者们能体会《智慧书》里的精髓所在。
那我就从第一个格言开始吧!
1.世间万象都已尽善尽美,而成为一个真正的道德上的完人,则是宇宙万物完美的
    顶峰
    当今世界要造就一个圣贤比古希腊时期造就希腊七贤还要费劲。当今世界对付某一个人
    所花的精力物力要比过去对付整整一个民族所花的精力物力还要大。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3-1-2007 12:5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2.性格与聪明乃发挥人之天赋资源的两个依托
    凡欲使其天赋得到自然发挥者,须使其才华依托其性格与聪明二者。若只依靠其中一
    个,则只能获得一半的成功。光靠聪明成不了大事,你还得有一个适合你的聪明性格才成。
    愚人之所以失败,在于其行事不顾及自身的具体条件、地位,出身及朋友关系。
3.勿使所行之事公开亮底
    出人意料的成功往往最能使人们心悦诚服。过分明显的事既无用也无趣。不急于表态可
    使人们揣测不已;如果你的地位重要到能够引起人们的期待心理,则此种情况更是如此。神
    秘就是靠其神秘性来赢得敬重的。即使你必须道出真相,也最好避免什么都和盘托出。不要
    让人人把你里里外外都一览无余。小心谨慎是靠小心缄默来维持的。你决心要做的事一旦披
    露,就很难获得尊重,反倒常常招致批评。如果事后它们结局不佳,则你就更易遭到双倍的
    不幸。如果你真想获得人们的敬仰和敬奉,就学学那行而不言的神灵吧。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3-1-2007 01:0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4.有识尚需有胆方可成伟业
    知识与勇气是不朽的,因此也就可以便你不朽。你掌握了什么样的知识就成为什么样的
    人。你如果有真智慧,则可以为所欲为。孤陋寡闻者元异于自固一方黑暗世界。体力与判断
    力好比双手与双眼。有识无胆者,其智慧是结不出果子的。
5.培养人们对你的依赖心理
    神之所以成为神不在于人们顶礼膜拜其雕像,而在于人们诚心敬奉它。真正的聪明人宁
    愿人们需要他,而不是让人们感谢他。有礼貌的希求心理比世俗的感谢更有价值,因为心有
    所求,便能铭心不忘,而感谢之辞无非促人忘却。与其别人对你彬彬有礼,不如别人对你有
    依赖之心。饮足井水者往往离井而去;桔子被榨于汁水后往往由金黄变为渣泥。一旦对你不
    再有依赖心,也就不再对你毕恭毕敬,经验启示给人最重要的教训是:维持别人对你的依赖
    心理,不要完全满足其需求。此法甚至可使君王亦受你控制。但你践行此法时不可过分,不
    要只是引而不发从而使人误入歧途,也不要只为一己之利而无视他人病人膏肓。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4-1-2007 10:5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6.臻善臻美
    人非生而完美。你要每日德业兼修,不断进取,最终成为尽善尽美者,使你秉性圆满无
缺,声名显赫。凡完美之人有如下特征:趣味高雅,才智精纯,意志明晰,判断老练。有的
人永远难以臻于完美,总是缺点什么。另外一些人则需要很久的时间来修养才能初见成效。
凡臻善臻美者总是言语明智、行为谨慎、小心翼翼的,上流社会总是愿与之结交,乐与之为
伍。
    7.不要显得比上司高明
    被别人比下去是很令人恼恨的事情,所以要是你的上司被你超过,这对你来说不仅是蠢
事,甚而至于产生致命后果。自以为优越总是讨人嫌的,特别容易招惹上司和人君嫉恨,因
此,对寻常的优点可以小心加以掩盖,例如相貌长得太好亦不妨用某种缺陷加以抵消。大多
数的人对于在运气、性格和气质方面被超过并不太介意,但是却没有一个人(尤其是领导
人)喜欢在智力上被人超过。因为智力是人格特征之王,冒犯了它无异犯下弥天大罪。当领
导的总是要显示出在一切重大的事情上都比其他人高明。君王喜欢有人辅佐,却不喜欢被人
超过。如果你想向某人提出忠告,你应该显得你只是在提醒他某种他本来就知道不过偶然忘
掉的东西,而不是某种要靠你解谜释惑才能明白的东西,此中奥妙亦可从天上群星的情况悟
得:尽管星星都有光明,却不敢比太阳更亮。
    8.人的最高精神素质是不受一时冲动的情绪所摆布
    用你的自尊使你免受庸俗、转瞬即逝的印象之左右。没有一种胜利比战胜自己及自己的
冲动情绪更伟大:因为这是一种意志的胜利。即使当激情影响你的时候,也不要让它影响你
的地位,特别是当你的地位对你很重要时。这是避免麻烦的明智之途,也是获得他人尊重的
捷径。
    9.避免你的土生土长的缺陷
    河水的好与坏总与河床土质的好坏相关;人不论生在何地,必秉承该地的优质与劣质。
有的人比别的人多蒙其故乡故镇的恩惠,因为他们出生时正值气朗大清。不管什么国家,即
使它非常高雅文明,也总有某种天生的缺陷。正是这些缺陷使其邻国得到安全感而产生自慰
心理。谁能克服或至少掩饰得住这样的民族性缺陷,谁就等于打了一场胜仗。你只要办到了
这一点,自会被你的同胞尊为出类拔革者,因为出人意料的成功最受人尊重。其他缺陷则源
自人们的出身、条件,职业和所处时代。如果这一切缺陷都体现在某一个人身上而未被预察
到并加以纠正,则此人必成为举世难容的魔怪。
    10.名声与好运
    一个经久不衰,一个流转不定。前者常跚跚来迟,后者可助人乐生。好运须防他人嫉
妒;名声须防湮没无闻。你可以诚心求好运,有时亦可努力促成之;然一切名声无不以持之
以恒的苦干为本。求名的愿望根植于力量与旺盛的精力。从古到今,名声总是与巨人为伴,
而且总是趋于极端:不是好雄怪杰,便是天才英豪;不是臭名昭著,便是有口皆碑。 |
|
|
|
|
|
|
|
发表于 27-1-2007 06: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可否提供有关《智慧书》作者的资料?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