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后,胡文虎又以他的永安堂和星係報為兩大支柱,在東南亞各地興辦了各種企業,包括崇僑銀行、大眾保險公司、自來水公司及電力公司等。
筆者到怡保特訪胡萬鐸時,他道出胡文虎與其胡家之淵源,說道:「他和我是同屬一老祖宗的親人,福建永定下洋鎮中川,他輩分比我高。能和這樣一位傳奇性成功人物同鄉,我深感榮幸。」
「二戰前,我們家族和他沒有任何聯繫,更不用說直接接觸,只是透過傳媒方知他是同鄉。胡文虎曾派人來怡保聯絡倡組客屬公會,但先父當時尚未發跡,還是一位寂寂無名之輩。客家公會也因戰爭等大環境關係而胎死腹中。」
胡萬鐸指出,戰后胡文虎及其女婿李志誠等,于1947年在新加坡倡辦崇僑銀行。而客屬總會副會長林師萬于1949年,到怡保發展銀行業務,籌組崇僑銀行分行,并誠意邀請當時已稍有名氣及活躍于霹州華社的胡曰皆參股。
胡萬鐸表示:「林師萬知道霹靂客家公會為購置會所正如火如荼籌款,即席認捐3000元。后來胡文虎也慨捐1萬元。為了客家公會家父才與胡文虎有了交往,彼此逐漸惺惺相惜,建立友好關係。」
「1950年客家公會會所開幕后,胡文虎一行人也曾到我家作客。可見他對先父的敬重。當時我約10多歲,家在華林市大街的店屋。父親曾在我面前對胡文虎說:『你看,我家就像你家的屎坑(廁所)一樣。』」
之后,霹靂怡保崇僑銀行分行也在1951年開幕,胡曰皆受邀成為小股東,而胡錫皆則被聘為第一任經理。從此兩家互有往返,關係較為密切。
胡萬鐸指出,約1952年間崇僑鋃行因受外界謠言中傷,慘遭「擠提」。當時怡保分行也受波及,每天成千上百的人提款,令銀行人員疲于奔命,窮于應付。
他透露,其父胡曰皆當時為止息怡保分行的「擠提」風波,即從其他銀行提調現款100萬元存入崇僑銀行,以實際行動并發表聲明對崇僑銀行的信任,以紓解民眾的疑慮。而崇僑銀行度過難關后,胡文虎曾再三感激胡曰皆的支持。
出錢出力抗日 洗脫漢奸污名
在二戰前后,東南亞出現了兩位華商巨人,他們是陳嘉庚與胡文虎。他們都是腰纏萬貫的巨富。對中國抗日期間,都同樣地付出巨大貢獻,可是在戰后,兩人的命運則不同。
陳嘉庚因在福建廈門集美辦教育,毀家興學,受到國人的愛戴。中共統治中國時,陳嘉庚曾任命為全國政協副主席。而胡文虎則因與國民黨的關係,戰后被譏為「漢奸賣國」、「反動華僑」稱號。
胡萬鐸透露,50年代在鐘靈中學讀書的他也被波及,當時有同學譏說:「你們姓胡的是漢奸。」,讓他心裏實在不好受。
據瞭解,胡文虎是南洋客屬總會的主要創辦人之一,并長期擔任該會會長職。20世紀20年代,正當永安堂虎標行業由緬甸遷往新加坡,轉向省港、東南亞大事發展的階段。他在香港成立第一個客屬團體──崇正總會之后,在新加坡創立南洋客屬總會,號召客屬鄉僑團結合作共謀發展。
中國蘆溝橋事變后,在新加坡的胡文虎對日本侵略中國義憤墳膺,自己不但出錢出力,也以南洋客屬總會長名義大力號召華裔投入抗日捐獻運動。
由于當時各地客屬人士的情況各異,如人數、財力等不盡相同,因此在各地籌建分會的過程中難易、快慢就不一致。而在胡文虎大力支持下,馬來西亞就成功組織了53個客屬公會。這些屬會對中國的抗戰,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1941年底太平洋戰爭爆發,香港、馬來亞、新加坡淪陷之后,星係報幾乎被迫停刊,永安堂的業務也受到重挫。東南亞的華僑組織活動也被取消。僑匯凍結,糧米禁運,而身居香港的胡文虎也遭受幽禁及監視。
當時港澳兩地難民最多,糧食嚴重缺乏,人民處于飢餓死亡線上掙扎。據說,胡文虎冒著生命危險,親赴東京覲見日本首相東條英機以解決糧食准運等問題。在此后,香港的維多利亞港常見掛有「老虎」大旗的船隻出入運回米糧賑災。
而古玉樑在其著作《胡文虎報業王國》中,就指出當時永安堂沒有被日人接管,成藥戰時沒停產,虎豹別墅未被侵奪。古玉樑說:「看來圓滑的胡文虎,當時確實與一般商人不同。」
查閱談話記錄
到底胡文虎見了日本首相東條英機,有沒有出賣國家利益換取糧食呢?
胡文虎被指控為「漢奸」的罪名,直至中國廈門市政協文史副主席洪卜仁,在日本東京參加國際會議期間,有機會查閱日本戰史檔案館內有關胡文虎與日本首相東條英機于1943年的談話記錄,才真相大白。
他們的談話內容有二:一是關于調運緬甸、暹羅等地多余大米紓解港澳一帶糧荒。談話中東條曾要求胡文虎利用與蔣介石關係,運米到國民黨統治區去換回 日軍急需的鎢礦。對此,胡文虎以交通工具無法解決為由,予以推脫。二是胡文虎向東條極力抨擊汪精衛和粵偽傀儡政權的腐敗。
而中共政府方面,則在1983年給予胡文虎平反,陸續歸還胡氏在福建永定祖業及廣州永安堂大樓等。
難敵富不過三代宿命
胡文虎長女胡仙在華文報業叱吒風雲將近半個世紀,在世界各語文印刷傳媒業,也開創先河,留下輝煌:采用尖端電子科技,遠程全版傳送《星島日報》,在四大洲6個國家9城市不同印廠同步出版。
胡文虎兒女胡蛟、胡好及胡文豹兒子胡清才,在上個世紀的50年代至70年代初都曾有不俗表現,卻不能持續。除了第二、三代長期爭奪遺產的費力耗財,再碰上區域性政治局勢劇變與商場轉型及競爭,胡家各地企業相繼敗下被吞購,令人不勝唏噓。
胡萬鐸感慨道:「今天,胡文虎的家族沒落了。他建立的報業王國與藥業都落入外人手裏。胡文虎的后代有人破產、自殺,有人成了通緝犯。一代富豪的后嗣淪落到如此地步令人惋惜、感嘆。儘管如此,胡文虎對社會的貢獻,卻永記史冊了。」
俗語說「富不過三代」,胡文虎家財萬貫、富可敵國,但卻富不過三代,敵不過宿命論。
胡萬鐸表示:「縱觀國內和我同鄉的老一輩,如胡子春、胡重益等都是盛名一時的大事業家、礦家,可是他們去世后,其事業、家族也煙消雲散,后代更是寂寂無聞。」
為甚么第一代的事業傳至第二代或第三代便不能繼承下去呢?
根據古玉樑對胡文虎家族的事業沒落的分析,一是忽略政治因素及客觀環境,二是經營的智慧與方式不當,三是好高鶩遠,忙于非核心業務,忘了堅守報業的傳統,忽視了文化與氏族事業。
可是身為富豪的胡萬鐸,卻認為是與教育文化背景有關。他說:「失去了傳統,大多數的富豪人家,其子弟多驕縱、奢侈,不知先輩創業艱辛。」
「其次是思想的差異。富家子弟為配合當地的發展多受英文教育,缺乏東方的倫理思想。因此有的兄弟鬩牆、各為私利,最終因內部矛盾而致祖業四分五裂。」胡萬鐸更透露,以胡文虎家族的沒落,不時警惕自己要好好教育兒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