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1027|回复: 0

看看大陸,想想台灣──關於當代戲劇研究

[复制链接]
留學生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3-11-2006 03:5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看看大陸,想想台灣──關於當代戲劇研究

當我在讀這本由大陸戲劇學者藺海波於2002年10月所出版的《90年代中國戲劇研究》時,心中不禁覺得大陸人多,有時好辦事,有時事卻不一定辦好!

首先我們看「人多好辦事」。

人一多,從事相關專業領域或學科研究的專家學者也多,我手邊除了這本《90年代中國戲劇研究》之外,單是記錄或研究大陸當代戲劇的書,隨便一舉就有:《中國當代話劇藝術演變史》、《新中國話劇文學概觀》、《中國當代先鋒戲劇:1979-2000》、《先鋒戲劇檔案》、《中國當代話劇論稿》……等,這裡舉的只是「史綱」、「概觀」、「論稿」型的專書,倘若再把各種主題專論、劇本作品集、戲劇評論集也算在內的話(我們尚未將當代戲曲研究納入),那就非常可觀了。

相較之下,台灣當代戲劇研究專書,數量上就少很多,尤其是脈絡式、綜論型的書更是稀少,我腦中閃過的大概有:《台灣小劇場運動史:尋找另類美學與政治》、《西潮下的中國現代戲劇》、《都市劇場與身體》、《繼續前衛:尋找整體藝術和當代台北文化》、《做戲瘋,看戲傻:十年所見台灣劇場的觀眾與表演(1988-1998)》、《臺灣戲劇:從現代到後現代》等書,這樣粗略的印象,肯定掛一漏萬,但真正能夠提出一套系統論述來觀看近二十幾年的台灣當代戲劇發展的專書,幾乎是鳳毛鱗角。

也許可以從這裡看出海峽兩岸在書寫當代戲劇歷史發展的時候,大陸兼有概論與專論,論述的語言比較粗略,印象式的蓋棺論定也比較常出現,但可以讓讀者較容易掌握歷史發展的大脈絡;而台灣則較多是由散落的評論文章、研討會發表的論文所集結起來的文集,論述的語言相對地精練許多,作品或現象的討論也深入許多(如果要再多要求一點的話,善用當代文藝批評理論的好論文其實並不多,很難看到類似像《中外文學》裡頭那樣進出批評理論自如、且鞭辟入裡的深度論文),然而文集式的論著,多少會有論點不甚統一、脈絡缺乏聯繫等缺點。

大陸的研究者眾,出版的機制也提供了相對配合的管道,研究或接觸過大陸戲劇的人士應該都知道「中國戲劇出版社」,這是一家老字號的出版社,專門出版古今中外各種戲劇相關書籍的出版社(台灣至今尚未有專出戲劇類書的出版社),喜歡戲劇的朋友,書架上多半都會有該出版社的書籍。

不過,在四、五年前,大陸的許多出版社紛紛有了一些新世紀以來的改革措施,尤其強化了市場與營銷意識;有些出版社在出版板塊裡頭也開始規劃了戲劇類書的出版計劃,這其中頗受到筆者注意的便是「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這是一家大學出版社(這種在歐、美、大陸盛行的university press生態,在台灣的出版界完全不成熟),成立於1985年,歷來除了傳媒圖書(如語言與播音主持藝術類、新聞傳播類、影視文化類、廣告藝術設計類、媒體經營管理類、文藝美學類、通信與資訊系統和傳媒教育學等等)之外,他們的影音產品出版也頗有可觀;而在這裡頭,我最感興趣的就是從2002年開始出版的「戲劇戲曲學書系」(目前已出版了《中國戲劇史新論》、《中國戲劇史論考》、《中國劇場史論(上)(下)》、《中國劇場史資料總目》、《中國劇場史圖集》、《中國戲劇史》、《中國現代戲劇論‧建設民族戲劇之路》、《中國現代戲劇論‧衝突與發展中的戲劇》、《中國現代戲劇序跋集‧戲劇的人生》、《中國現代戲劇序跋集‧時代與民眾的戲劇》、《中國廣播文藝廣播劇研究(上)(下)》、《中國電視戲曲研究‧概覽》、《中國電視戲曲研究‧匯評》、《中國戲曲審美文化論》、《中國現代戲劇理論批評史稿》、《中國現代戲劇重大現象研究》、《90年代中國戲劇研究》、《戲曲藝術論》、《元雜劇藝術生產論》、《明清的戲劇》、《戲曲電視劇個案論析》、《西方劇論選‧從詩學到美學》、《西方劇論選‧變革中的劇場藝術》、《戲劇理論與戲劇分析》等書),全方位、多角度地將古今中外的戲劇和戲曲學做了一番鋪陳、整理與論述。這種「書寫─論述─出版」大軍的力量是頗為可觀的,在台灣最近出版的幾本關於「知識社會史」與「權力展示」的書籍裡頭,都提到了「知識─社會─權力」之間的結構關係;尤其是這幾年,大陸的戲劇類書常常會在論述架構裡頭,提及台灣、香港、澳門地區(大陸官方現在認定這叫做「兩岸四地」,非常快速的術語統戰,筆者在2002年赴澳門參加第三屆華文戲劇節,就已經聽到這樣的官方用語了,當時澳門才不過剛「回歸」三年而已,澳門的歷史博物館就已經展出「國旗、國歌、國徽展」了)的戲劇作品與戲劇發展,無非就是要透過歷史的書寫將這些地區的戲劇發展中國內部化,當書寫的歷史取得了正典權威之後,邊緣的論述想要再「逆寫帝國」就要花很大的力氣了。

其次我們再看看「人多,事不一定辦好」。

藺海波的《90年代中國戲劇研究》在其第一章「轉型期的中國戲劇」先以第一節「多元化的生存狀態」,描繪了90年代中國戲劇的十大面向之後,轉而點出了「文化轉型中的欣賞主體」(第二節)與「文化轉型中的創作主體」(第三節)的幾個問題,主要就是(1)無孔不入的大眾媒體文化機器,不斷地在複製著大眾,也剝奪了大眾的主體性,以及(2)「創作主體─戲劇家」的缺席,和(3)專業戲劇表演團體體制的痼疾。

關於第一個問題,我想這是全球化所帶來的普遍性文化危機,在此就不多做討論,因為不止大陸如此,台灣的戲劇界也多半如此。

至於第二個問題,作者所關心的是戲劇創作是否真正札根於現實生活的土壤中,並且關注人的真實生存狀況和真實情感遭遇,他認為90年代的中國戲劇創作主體(他主要舉劇作家與導演為例)表現得非常孱弱與滯礙,導致了戲劇家的嚴重缺席;這個論調也在幾次筆者參與華文戲劇的相關學術研討會中,頻頻被提及。但我卻總是隱隱覺得,這是大陸戲劇學界長期以來的論述主體,多半出自中文背景(和台灣正好相反,台灣的戲劇學者多半出自外文背景),在知識結構與論述語言上頭,其實還是「戲劇─文學─文字─情節」路線,而並非劇場真正本質的「劇場─表演─空間─身體─能量」路線,也因此常常可以看到在研討會的場合裡頭,看到不同學術背景(如中文與外文,當然還有其他社會科學或自然科學背景的)、不同美學世代、不同養成環境(如大陸、台灣、香港、澳門、新加坡、美國等,我還在期待看到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等地區的觀點)、不同論述語言(如印象批評╱形式主義╱新批評╱自由人文主義╱結構主義,與後結構主義╱解構╱新馬克思主義╱後殖民論述)、不同邏輯思考的交互辯證。還可以再提出來的就是,目前在這樣所謂的「華文戲劇」論述社群裡頭,年輕一輩的論述力量與數量仍然人微言輕,常會被淹沒在大陸戲劇學者的「主旋律」裡頭,尤其是到大陸內地去開會時,感受會特別深刻。

至於第三個問題,主要是因為大陸擁有世界上數量最多的專業戲劇表演團體和戲劇從業人員,每個人都有自己固定的工資、住房和獎金與福利待遇,所以「當劇團需要編劇、導演和演員為了參加藝術節和戲劇節而排演的時候,戲劇家們不可能不服從,而且一旦得獎,意味著給團裡給地區給市裡給省裡給國家作出了貢獻,關鍵是給各級領導提供了政績,這樣,自己不但在一定範圍內成名,而且會由此帶來稱職、提幹、住房等方面的實惠,何樂而不為。至於戲劇的題材、主題、人物形象,至於觀眾能有多少,作品能否受到觀眾的喜愛,則不是他們考慮也不用他們考慮的事情。」(頁30)這種社會主義大鍋飯的習性、沒有經濟壓力、不求精進的毛病,在大陸的許多戲劇院團是俯拾皆是的。這種情形在台灣應該是沒有的,我對國立國光劇團和國家交響樂團(NSO)等公家演出團隊的體制及運作並沒有深入研究,所以所能夠說的並不多;但是看到台灣更多的是民間演出團體在為自己的生存打拼,則是讓人感動許多,這也難怪,台灣的當代戲劇是目前公認華人世界裡,創造力最豐富的!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 ... 302/20060812145451/


[ 本帖最后由 多麗絲 于 24-11-2006 01:34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人文空间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8-1-2025 03:52 AM , Processed in 0.116394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