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1002|回复: 8

各国茶道的比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7-11-2006 09: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的茶道
  (一).唐时的基础
  中国的茶道是到六世纪(唐朝)时陆羽集前人之大成,再加上他自己的精心研究撰写『茶经』,进而推广传播,才奠定了茶叶今日之基础。陆羽的『茶经』分为三篇(即上、中、下三卷),而事实上是分为十章如下:
   一之源:茶的起源
   二之具:制茶的工具-------二~六为茶道实务:
   三之造:茶的制造 -------有关之工具、器具大部份已被时代淘汰,而制造方法则因茶叶由
   四之器:制茶的器具-------早期的固型茶到现在的散型茶,其制造过程、方法、情况均有所
   五之煮:茶的煮法 -------不同;至于煮与饮,因茶叶改为冲泡方式而不再用烹煮,
   六之饮:茶的饮法 -------所以仅有〞饮〞聊具参考价值。
   七之事:茶的历史
   八之出:茶的产地
   九之略:茶的概略
   十之图:茶的挂图  
  
   以下仅就『茶经』之内容作一简要的探讨──
     1.从前的固型茶,成以后是又乾又硬,要煮用时必须先用以火烤。
  
   2.烤时持茶近火,经常里外翻转;如是以火烤而乾之茶,则烤至火气透为止;如是以日光乾燥之茶,则烤至柔软舒展为止。
  
   3.烤过后,又须加以研碎;其粉末如米粉者方为上等,如细角者为下等。
  
   4.煮茶时之炭、薪规格:
  
   A.木炭为佳─如桑、槐、桐、枥之类。
  
   B.坚薪次之─膏多之木或无用废材不用。
  
   a.膏多之木:如柏、桂、桧。
  
   b.无用废材:指朽腐之木。
  
   5.煮茶之水,用山水者上等,用江水者中等,井水者下等,总之须用活水。
  
   6.煮水标准:
  
   A.第一沸:水沸之程度,如鱼目而微有声;使水合乎茶之量,以盐调味。
  
   B.第二沸:容器之边缘,泉涌如连珠,水泡上升;酌水一瓢,以竹筷于水之中心回旋搅和,量粉末,投至水之中心。
  
  C.第三沸:如腾波鼓浪,煮至翻滚;取所酌之水止之,以育茶之华,并将火移开。

  D .过此以后则不可饮用。
  
  7.饮茶之法,趁〞热〞为之,边煮边饮。
  
  以上为陆羽所力倡的『茶道』,也是唐朝时集大成的饮茶方法,成为我国茶道最原始、最具体的指导原则,然而到宋朝时便革去一大部份。
  
   (二)宋时的讲究

  宋朝饮茶的习惯,基本上固然依循唐时的准则,却从高雅的享受中去谋求发扬光大,尤其士大夫阶级争相讲究茶品、水质、火候、茶具、煮法、饮用之效果。此时『饮茶』习惯已成附庸风雅之士聚集的原动力,藉茶吟咏,各机其妙,甚至评茶论器,名目、花样百出,蔚成风气,因此『斗茶』也成为我国比赛茶之始。
  『斗茶』交战时,以三件事来分优劣:一为茶、二为水、三为茶具,彼此夸耀其优点(品种、采摘、制作、来源、水质、成份、质料、特色 ),优则称胜。
  
  (三)明时的改革

  可是唐、宋这套饮茶的准则,到了明时,固型茶惨遭潮流淘汰,改为以散型茶为主,煮茶也改为泡茶,至于过程方面就更见紧缩,只注重茶品、水质、茶具,其余则不在讲究之列;尤其对水质讲究到极致,除了使用泉水、江水、井水外,还风行雪水、雨水,甚至于露水、竹沥水。
  民间所盛行之〞功夫茶〞,也是在改良泡散型茶后的产物,且不再以大壶冲泡,而崇尚小壶泡法(重品茗、忌牛饮);对茶器、茶具之讲究,要求陶、瓷、紫砂土质良好、制作精巧、造型高雅,因此在官方及民间的推波助澜下,成就了傲视国际的『陶、瓷艺术文化』,其中以〞景德镇〞的瓷器与〞宜兴〞的紫砂茶具享誉中外,间接地提升尔后「饮茶文化」走向精致化与生活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7-11-2006 09:3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各国茶道的比较

日本的茶道

    (一)茶道之源流

  中国茶叶最早传入日本,约在汉代就开始了。唐代,日本僧人来华,高僧最澄禅师和空海禅师到中国天台山国清寺流学,回国时带回茶籽栽种于日本滋贺县。宋代,日本荣西禅师两度留学中国,又带回茶籽,栽种于日本佐贺县。(荣西禅师着有<吃茶养生记>一书,是日本第一部茶书)。

  而根据日本历史中记载:「天平元年(公元729年),圣武天皇在宫中,召集僧侣讲谈般若经后,有行茶礼仪。」又说:「平安时代桓武天皇时,传教大师返国,带回茶种,种于比睿山附近地方,是为日本种茶之始。」虽然历史悠久,却完全变质,与我国古时茶道旨趣大不相同,日本敢据以夸张『国粹』,傲视西方,理由就在早已彻头彻尾改变,的确成了『日本茶道』。
  
  (二)茶道之精神
  日本茶道的基本精神,是将饮茶视为生活规范,藉以修身养性,学习礼仪,以环境幽雅为主体,以高尚享受为目的。而其缺点乃是违背时代,脱离现实,费时费事,名为固守茶道的传统,实仅维持茶道在充当古迹。
  
  (三)茶道之流派
   A.主流派:〞千利休〞与〞三千家〞
  
   1.村田珠光成立日本茶道1430年~1502年
   
   2.千利休追随绍鸥学习茶道别号抛秋,是安土、桃山时代的茶博士茶艺非常精湛,遂集茶道之大成1522年~1591年
   
   3.宗旦利休的孙子以宣扬茶道为专业儿子分立门户继承衣钵茶道─三千家
   
   4.江岑〞表千家〞的元祖仙叟宗室承接了乃父的隐居而成〞里千家〞的元祖一翁宗守住在武者小路成为〞武者小路千家〞  
  
   B.其他流派:
   a.薮内流 b.远州流 c.石州流 d.镇信流 e.宗偏流 f.不味能 g.江户千家流...等等派别。  
  
  (四)茶道之饮法与礼仪
   以驰名的茶道〞数寄屋〞为例,它建筑在私人的花园中,包括可以容纳五人的『茶室』,与一间毗连的『水屋』(洗涤茶具之场所),另有一间『待合』(提供宾客暂待,等主人邀请进入茶室之场所)。
   从『待合』到『茶室』,有一条小径,幽静之至,奇石与石凳陈列两旁,古松参天,枫叶满地,景致高雅。『茶室』的入口为活动格子门,高仅三尺,人须躬身而入,以保持谦逊态度。
   室内陈设简朴,瓶花佩合季节,且悬有名贵字画,供人欣赏。室之右角,设有小巧木架,挂着铜包锡的茶壶。茶碗各用饰盒贮藏。
  待客之礼仪与饮法──
    1.宾客进入『茶室』之后,依序面对主人就座,宾主对拜称『见过礼』,主人致谢称『恳敬词』。
  2.室内从此肃穆,宾主危坐,静看茶娘进退起跪调理茶具,并用小玉杵,将碗里的茶饼研碎。
  3.茶声沸响,主人则须恭接茶壶,将沸水注入碗中,使茶末散开,浮起乳白色饽花,香气溢出。
  4.将第一碗茶用文漆茶案托着,慢慢走向第一位宾客,跪在面前,以齐眉架式呈献。
  5.宾客叩头谢茶、接茶,主人亦须叩头答拜、回礼。
  6.如上一碗一碗注,一碗一碗献;待主人最后亦自注一碗,始得各捧起茶碗,轻嗅、浅啜、闲谈。(惟忌谈世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7-11-2006 09:3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各国茶道的比较

英国的茶道
  (一).茶自十六世纪传入欧洲。起出荷兰人从澳门购茶,寄往爪哇,然后运回荷兰,视为助消化的
   特殊饮料。十七世纪初叶,才渐渐输入西班牙、葡萄牙、法国、俄罗斯和英国。
  (二).欧洲若干国家,虽然了解茶能助消、话提精神,而却未造成重视欧洲若干国家,虽然了解茶能助消、话提精神,而却未造成重视的气候,惟独英国后来居上,奇迹的掀起饮茶风尚。当十六世纪时,英国还是喝咖啡的国家,自从茶叶输入后,发现有胜过咖啡的特点,朝野交相提倡,于是逐渐养成饮茶的社会习惯。 
  (三).英王查理二世的皇后─格德琳,从葡萄牙将饮茶的高尚习惯带入宫廷以后,更由尊敬与新奇,而鼓舞起贵族圈内的重视饮茶,但因为茶叶当时很贵,受限于购买力,只停滞于上流社会。
  (四).到了十九世纪,因交通与技术的长足进步,茶叶从各方面运入英国,茶价遂猛跌。于是茶便完全夺取咖啡的地位,成为英国的大众化饮料。  
  (五).英国的开放性茶道,一延几个世纪。据说:这是1840年,一位贝德佛公爵夫人最早所立下来的『不成文规矩』,目的在「缓和她每天下午四点钟时,便感到虚弱和疲惫,须歇下来喝茶,始能振作」。想不到从此之后,这个人的规矩,竟会不胫而走,逐渐扩展至全国每一个角落,蔚为普遍风气。
  (六).英国民族的性格特征,是保守、沉默、严肃,所以饮茶才能成为牢不可破的传统习俗,因此无论环境如何困难,他们各阶层国民每日的『上午茶』(上午十点半)与『下午茶』(下午茶),总是免不了。由于数代过惯这种规律的生活,也就特别郑重其事,把两次饮茶视为工作过程中的精神调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7-11-2006 09: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各国茶道的比较

评论:
   中国之茶道精华是追求真、善、美的艺术境界,与日本、英国之茶道大不相同,分述如下:
   1.中国茶道: 
   A.茶─科学的
   a.茶叶:品种众多、制作特色各自不同,可因应各种口味需求之人们;在制茶领域中不断改良创新,制茶机器应运而生,符合时代需要,省时、省力、卫生、美观。  
   b.茶具:精致化之陶瓷艺术,在造型符合实用、美观外,更注意其烧制过程中之变化,均要巧妙掌握其物理特性、化学原理,以制作出完美的艺术品。  
   c.功效:较注重〞意识型态〞方面,如〔提神醒脑〕、〔消除疲劳〕、〔增强耐力〕等,至于〞临床疗效〞方面则仅为参考。
  
   B.道─哲学的思想上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既可评论时事,亦可旁及万物;在思想的领域中,从〞实有〞到〞万无〞,从盘古到现今,任由驰骋。尤其是与各阶层的人士结合所产生之思想与行为如下:
   a.一般百姓:茶已融入生活中,饮茶时表现出一种悠悠然自得其乐的样子,纵使置身于酒楼饭馆中,亦可与周遭事物融合,闹中取静。  
   b.文人雅士:从许多诗词中可看出,各类文人雅士之聚会场所,总少不了茶与酒,因而藉酒助兴或感伤世事,再者以茶解讽或舒解心中郁气,并随时与山水天地融合,进而吟咏出许多意境优雅的诗词。  
  〔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
   日高丈五睡正浓,军将打门见周公。
   口云谏议送书信,白绢斜封三道印。
   开缄宛见谏议面,手阅月团三百斤。
   开道新年入山里,蛰虫惊动春风起。
   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
   仁风暗结珠非垒,先春抽出黄金芽。
   摘鲜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不奢。
   至尊之余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
   柴门反关无俗客,纱帽笼头自煎吃。
   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
   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唯有文章五千卷。
   四碗发冷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惟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蓬莱山在何处?
   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山上群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风雨。
   安得知百万亿苍生命,堕在巅崖受辛苦。
   便为谏议问苍生,到头还得苏息否?  
   c.宗教:茶与佛教、道教一触即密不可分,在其潜修心性过程中,藉饮茶时之恬淡心境,去做〞出世〞和〞入世〞的冥思与探讨,其中以〞禅宗〞最为重视『茶道』,甚至将『茶道』当成参禅时必修的一门功课,所谓「用茶破睡」以期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2.日本茶道:
  A.茶─大多以蒸青绿茶(煎茶)为主,近年来也饮用乌龙茶。民间普遍用泡茶法,最不良的习惯就是喝冷茶,与中国所称忌喝冷茶及隔夜茶有所出入。
  B.道─以日本之茶道基础来说,一大篇的繁文褥节和不断重覆的规定动作,再加上宾主间严肃拘谨的心态与宁静萧瑟的气氛,最不敢恭维的是一问一答的对话,将整个过程〔礼仪〕化,如同天皇召见一般,这样的茶道简直是作茧自缚。

  3.英国茶道:
  A.茶─大多以加味或拌花的茶叶为主。  
  B.道─英国这种开放性茶道,可喜的是有饮茶的新生命、新传统作基础,普遍又活跃;但唯一觉得美中不足的是只知『为饮茶而饮茶』而已,对中国之茶道而言,还只能在门外徘徊,未能登堂入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11-2006 08:1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顶你一把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1-11-2006 11:2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jameshook 于 11-11-2006 08:10 PM 发表
好文,顶你一把 =)

想頂我一把也該加多幾個字嘛!
這會讓人懷疑你在灌水叻。
但是無論如何我都頂你一把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12-11-2006 03:4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方野十狼 于 11-11-2006 23:20 发表

想頂我一把也該加多幾個字嘛!
這會讓人懷疑你在灌水叻。
但是無論如何我都頂你一把的。


顶到口干了,所以没气说多几句。
现在加多两行字,不错了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2-11-2006 05:1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jameshook 于 12-11-2006 03:46 AM 发表


顶到口干了,所以没气说多几句。
现在加多两行字,不错了吧?

這應該不是jameshook兄的作風.........
你到底是誰????
為何盜用jameshook兄的ID???
快招供...快~~~~不然別怪我嚴刑逼供噢!!!

來人.....“升堂...........碴胡......碴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2-11-2006 11: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老人!!狼不会那么恐怖的!!!一定是假冒的!!来人!!抓这两个冒牌货下去午门斩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7-1-2025 12:22 AM , Processed in 0.147118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