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地首本九皇信仰刊物 后港斗母宫出版《九皇圣迹》
● 卢丽珊
有80多年历史的后港斗母宫首次出书和举办学术讲座。《九皇圣迹:后港斗母宫》一书也是本地第一本有关九皇信仰的刊物。
陈添来是该宫庙的管理委员会主席,他说:“新加坡许多庙宇在仪式、宗教事务与社会功能上尽管办得很出色,但是却对庙宇历史的忽略及无知也是一个事实。
“出版这本专集的目的是抛砖引玉,纠正民间庙宇忽视历史的文化偏差,鼓励更多庙宇出版富有文化内涵和历史深度的刊物,提升道教团体的形象,同时引导信徒走向健康向上的信仰道路。”
全面了解九皇信仰
该出版计划花费2万元,值得一提的是,它一改一般庙宇刊物的风格,从宫庙的史迹、传说、建筑和庆典四大方面全面了解九皇信仰。
该书的编者是厦门大学博士生候选人徐李颖(28岁)。花了一年的时间搜集资料,她表示后港斗母宫成立80多年却没有什么文献,主要是通过碑文以及到槟城等地去了解历史。
她说:“新加坡的华人寺庙越盖越富丽堂皇,庆典的声势也越来越浩大,可是年轻人却逐渐远离这些曾给予先辈寄托和希望的地方。作为在新加坡生活的一份子,人们应该更了解自己生活的这块土地——你不用去相信它,但是可以把它当成文化宝藏去欣赏、了解。”
徐李颖来自中国,目前是新加坡永久居民,她之前在新加坡国立大学修读硕士学位,研究范围是华人的宗教信仰。
编辑顾问之一是本地民间文化研究者林纬毅博士,他说:“本地的庙宇刊物很少把管理委员会的照片放在最后面,从这一点就看出庙宇的负责人应该放手让专业和年轻的人去做,不要以外行指导内行人。”
昨天学术演讲的嘉宾是新马著名民间宗教研究学者苏庆华博士,他现任马来亚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他昨天主讲新马的九皇信仰,以及从学术的角度分析它的历史演变和特色。
他表示在新、马两国,有关庙宇研究的专题著作并不多见,愿意研究的人更少,即使完成研究工作,书的写作完成,也往往缺乏热心的机构赞助经费出版。
新书发布会和讲座是配合农历九月神诞的第一天举行。发布会的特别嘉宾是财政部兼交通部政务部长陈惠华及如切区国会议员曾士生。
曾士生说:“希望这本书的出版能够带动新加坡的学者与学界,对新加坡传统华人宗教信仰与习俗,以至我国的多元宗教文化多关心和研究。”
计划筹集400万元修葺
后港斗母宫去年被列为国家古迹,管委会计划筹集400万元进行修葺。《九》一书将不公开出售,不过希望公众随缘乐捐,为修建宫庙筹款,目前管委会只出版1000本。
有兴趣的公众可拨电询问,电话号码是62880779,或莅临实龙岗路上段779A号。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