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9779|回复: 8

大马最大华基政党--马华公会的历任总会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1-10-2006 09:2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一任总会长敦陈祯禄(1949年2月至1958年3月)


敦陈祯禄爵士(1883 - 1960) 是马华公会的缔造者,第一任总会长。他是个成功的商人,卓越的政治家和杰出的爱国主义者。从英殖民地时代到国家的独立,他在政坛上活跃了近半个世纪,对民族国家作出了伟大的贡献。

陈祯禄一八八三年四月五日出生于马六甲。父亲陈恭安是个殷实商人,祖父陈春木长袖善舞,以经营航运业致富。敦陈的高祖陈夏观少怀壮志,一七六五年从福建漳州桴海南来。敦陈家族定居马六甲已有二百多年的悠长历史。

陈祯禄受过良好的教育,早年毕业于新加坡莱佛士学院,曾做过六年校长,曾做过六年校长。一九零八年他投身于橡胶工业。初时当一名胶园襄理,商途顺遂,很快就搞到风生水起,一身兼任廿家工商机构的董事职位。

由于工商业方面的辉煌成就,他脱颖而出,一跃成为社会闻人。一九一二年受封为太平局绅;一九一六年委为马六甲乡村局委员;一九二三年和一九三三年先后为海峡殖民地立法委和执行委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后,他取得了海峡英籍华人公会的领导地位,对当时英殖民官员和欧人对华人的种种歧视行为屡次发表文章,表示抗议。他更以立法委员的身份在议会上慷慨陈辞,要求增加亚籍人士的非官方议员席位。他为马六甲河沿岸的贫穷马来渔民请命,吁请殖民政府改善他们的生活环境。此外,他呈请准许非英籍民加入马来亚民事服务,华人婚俗合法化,提倡民选制度并建议执行议会延揽亚籍人等。

日本人占领马来半岛期间,陈祯禄避难流寓印度。马来亚光复后,敦陈放弃韬光养晦的生活,积极参加政治活动。一九四七年十月,他领导华人反对马来亚联合邦宪制。一九四八年,他被选为「民族联络委员会」的委员,他以成熟的智慧和崇高的理想奉献给该会。他成功地使该委员会一致同意接受经些少修正的「出生地法」 ( Jus Soli ) 的公民原则。这个决定,意味着为了民族的团结和合作,巫人和非巫人双方都要持容忍的态度和让步的精神。

一九四八年六月,因马共发动武装反叛,政府宣布实施紧急法令,当时乡区华人处境非常恶劣。陈祯禄提出组织「马华公会」的建议,并获得其他十六位华籍联邦议会议员的赞同。一九四九年二月廿七日马华公会正式成立,陈祯禄被选为总会长。敦陈领导马华,要完成几项重任务:(一)劝导华人效忠政府;(二)协助政府推行剿暴运动;(三)减轻华人被迫迁入新村所受的痛苦。当时为了完成这三大任务,敦陈马不停蹄,披星戴月,从大城市到穷乡僻壤,向族群作广泛的宣传。

一九五二年他受英皇封为「爵士」,是因为他服务社会的贡献。一九五七年他获得「敦」的最高荣誉,是因为他争取马来亚独立所建立的伟大功勋。

敦陈在一九六零年十二月十三日逝世,享年七十七岁。为了表扬他对国家的贡献,联盟政府给予他国葬的殊荣,全体内阁一齐送殡。国父东姑阿都拉曼,在一九六零年十二月廿一日在下议院发表哀悼辞指出:「如果没有敦陈当时给我那种巨大的支持,我必须承认,我所领导的争取独立的使命,将无法完成,或者须付出流血和不安的代价…。无论从任何角度看,敦陈祯禄是一个杰出的人,他是一个饱学之士,一个成功的商人,一个能干的政治家,一个献身社会人群的人,同时他也是一个卓越的爱国主义者。


东姑尊重历史,对陈祯禄实事求是的评价,是应该载入史册和教科书的。[size=-2]

[ 本帖最后由 AhGay 于 11-10-2006 10:29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1-10-2006 09:3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任总会长林苍佑医生(1958年3月至1959年7月)


林苍佑医生,祖籍福建同安金厦,1919年5月28日出生于槟城,早年在槟城大英义学受教育,1937年获英皇奖学金进入英国爱丁堡大学深造,1944年考获医学位。

1951年,首次被委为槟城殖民地议会议员。1955年被委为联邦议会代表,同时是槟城殖民地议会中的党鞭。

1958年3月马华改选,他获得党内少壮派与另一派系联手支持,在代表大会中突然提名挑战原任总会长敦陈祯禄,并以22张多数票中选该届总会长职。

林苍佑在任内,因召开特大修改党章,加强中委会权力,受到以陈修信为首的非当权派全面反对,引起激烈争论,投票结果,虽以决定性的一票通过修章议案,却已使马华濒于分裂。

与此同时,以林苍佑为首的马华领导层,也因为某些政治问题,与当时的首相兼巫统主席东姑阿都拉曼发生歧见,特别是在1959年大选前夕,林苍佑代表马华向东姑争取分配40个议席的参选权及要求列华文为官方语文,不得要领,而使双方关系恶化。

东姑最初只愿分配28席给马华,后来增加到31席,但林苍佑不接受,而东姑也不再让步,双方关系濒临破裂。

林苍佑掌权马华短短一年期间,党内外风波迭起,处境尴尬,进退失据,最终只好知难而退,辞去马华总会长职,并于1960年12月宣告退出马华,而于1962年,另起炉灶,成立民主联合党。

林苍佑辞去马华总会长职后,由谢敦禄出任过渡时期的代总会长。

林苍佑退出马华成立民主联合党,对华社来说,是非常不利的,因为,这项行动导致华裔的政治力量分散,从而使马华作为国内唯一争取与捍卫华裔权益的政治代表性被削弱,危害华裔的政治前景。   

林苍佑也在一九六九年大选前参与成立民政党(反对党)参与当年大选获得槟州政权,稍后加入国民阵线,目前他是民政党的顾问。




第三任总会长谢敦禄医生(1959年7月至1961年11月)


谢敦禄医生出生于吉打州,原籍福建海澄,早年受英文教育,後负笈香港大学,毕业医科学系。

1959年全国大选前夕,马华公会发生危机,林苍佑因为争取国会席位分配额不果,愤然辞卸马华总会长职,谢敦禄即被马华各州分会一致拥护,出任过渡时期的代总会长。

谢敦禄致力弥补因林苍佑事件造成的党内外裂痕。他首先会见联盟主席东姑阿都拉曼,化解马华与联盟的紧张关系,同时又召开紧急大会,议决马华继续留在联盟参加大选,使危机消弭于无形。虽然遭受这项风波打击,马华公会候选人仍获得选民支持,有廿位候选人于当年的大选中当选为我国独立以来的首次大选的国会议员,并有四人被委为内阁部长。谢敦禄在万难之中,领导马华渡过危机,他任职代总会长为期两年多。

1961年11月11日马华中央代表大会党选,谢敦禄无意寻求连任,敦陈修信在无对手下获选为总会长。[size=-2]

[ 本帖最后由 AhGay 于 11-10-2006 10:26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1-10-2006 09:3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任总会长敦陈祯禄(1961年11月至1974年4月)


家庭背景及履历:

敦陈修信,是马华已故首任总会长兼创党人敦陈祯禄之独生子,祖籍福建省漳州,于1916年5月21日出生于马六甲荷兰街,是马六甲的「巴巴世家」。他在家中排行第三,有二个姐姐及二个妹妹。

敦陈修信早年在马六甲高级中学及新加坡莱佛士学院受教育,后到伦敦攻读法律。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陈修信返国管理家族的橡胶园。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他到印度的新德里,在英国新闻部远东事务局工作。1943年,他和父亲敦陈祯禄在印度成立「海外华人协会」,出任总秘书。1945年12月,陈修信重返马来亚,出任马六甲华人事务助理参事。

1946年,敦陈修信出任马六甲市政局总监。次年结婚,育有三名女儿:陈淑英、陈淑丽及陈淑珠。

1948年,敦陈修信开始受委为联邦官委立法议会议员,从殖民地官委至民选议会,他先后担任联邦立法议员26年,至1974年引退为止。此外,他也担任马来亚园主公会理事会成员。

1949年,敦陈修信开始积极参政,同时当选马华马六甲支部秘书,马青支团团长及马华中央宣传委员会主席,此外,他也担任马六甲华人谘询局成员。

1952年至1957年敦陈修信担任马来亚种植人公会理事,薪金委员会委员和树胶业翻种局委员。

1955年起,敦陈修信连任马六甲国会议员。

1956年及1957年担任马来亚园主公会主席,同时也担任树胶生产人理事会和树胶业翻种局副主席。

1957年,敦陈修信出任马华副会长及我国工商部长。

1958年,马来亚独立后,敦陈修信担任联盟财政。1959年大选后,他出任我国财政部长。

领导马华:

1960年12月13日敦陈祯禄逝世。敦陈修信禀承他父亲敦陈祯禄的政治理想继续在马华党内积极活动。于1961年11月11日马华公会中央代表大会中,原任代总会长拿督谢敦禄医生无意寻求连任,敦陈被选为马华会长。在他的领导下,肇因于1958年马华党选的党内分裂状态渐告结束,会务也逐渐趋于安定。同时,在他的争取下,马华议员进入政府内阁的代表增加到九位,计有:敦陈修信--财政部长、丹斯里翁毓麟--不管部长兼驻美国及加拿大大使、丹斯里林瑞安--工商部长、许启谟--地方政府及房屋部长、吴锦波医生--卫生部长(1968年3月 22日至11月26日)社会福利部长(1968年11月27日)、李孝友--教育部副部长、李三春--劳工部政务次长、曾永森--首相署、国防部及乡村发展部政务次长。

1963年马来西亚成立,印尼苏卡诺政府恫言「粉碎马来西亚」,频频侵犯大马领空与疆土,使大马政府不得不宣布全国进入戒备的非常时期,在国家面临危难时刻,马华公会号召华人效忠我国,抗议印尼军事扩张主义的侵略。

1964年,敦陈修信被选为联盟副主席。4月25日全国举行大选,马华公会在联盟旗帜下大胜,赢得33国席议席中的27席,中选率81%。联盟政府成功地在马印对抗声中,赢得了1964年的大选。这场大选成功阻止了印尼的阴谋及破坏行动。

1968年,马华成立「马来西亚多元化合作社」,及发动全国性广招会员运动,获得踊跃响应。同年 4月,敦陈修信委任党总秘书许启谟,进行筹备设立高等教育学府。

1968年7月11日,拉曼学院在马华公会的争取下获批准设立,政府答应以「1元对1元」的原则,负责拉曼学院一半的经费。

1969年 2月24日,拉曼学院在全民的期望下终于诞生,缓和了当时华裔学生在追求高等教育面对学额缺乏的问题,并为日后千千万万无法踏进大学门槛的华裔子弟,提供一个选择深造的地方。


在马华党内,敦陈修信率先发起主办干部训练营,为党员进行党教育。

敦陈修信出任资金投资委员会及国家财政理事会主席,这个职位通常是由首相或副首相担任。

退出及重入内阁:

1969年5月大选,马华因种族情绪被挑动而遭挫折,许多候选人落选,鉴于失去华人代表性,敦陈修信与马华数名领袖,于 1969年5月13日前往首相官邸,会见首相东姑阿都拉曼,表明马华决定退出政府内阁及各州行政议会的意愿,东姑挽留不果,只好要求敦陈修信再考虑。

当天,吉隆坡发生种族冲突事件,一些地区已失去控制,种族暴动趋于严重,首相东姑向全国人民宣告吉隆坡进入紧急状态。东姑较后表示,此次暴乱是反对党在胜利后表现的狂妄及马来人对本身的政治地位感到不安所引起的。

513事件过后,马华中委会再重新讨论,鉴于华团纷纷要求马华重返内阁,于是接受正副首相的劝请,彻消前次所通过的议案,重返政府内阁,出任特别任务部长,但不担任部门首长。

1971年国会恢复,敦拉萨出任第二任首相,敦陈再度受委出任政府新内阁的财政部长,并获最高元首封赐一级效忠护国勋章 SSM「敦」衔。

同年,敦陈修信受委为国大名誉副校长,并获颁马大名誉法学博士学位。

华人团结运动:

同年2月7日,马华公会发起华人大团结运动,获得华社各阶层人士的热烈响应支持。

敦陈修信在华团领袖大集会上,呼吁华人大团结。他指出,为了国家与华人的利益,华人社会不能再四分五裂。华人大团结,目的不是要促进华人沙文主义,不是要和马来人或其他种族对抗,而是要和他们作有效的合作。一个彻底不团结的华族,只会造成马来西亚政治不稳定,这对任何人都没有好处,除了那些居心不良者之外。总有一天,华裔将把自己视为马来西亚人,而要到达那一天,是必须经过一个颇长的过程,因为这是不能在一夜间达到的。

此项华人大团结运动,分别在各地举行,吸引了百万华人群众参与。大集会亦通过了华人大团结运功六点宣言,并即席成立了〈马来西亚华人促进团结委员会〉。华人大团结运动引起华社群众的热烈反应,并形成一股带有政治思想的全国性运动。

敦陈修信个性直率,他是个以全民概念来看待问题的领袖,由于时常「我口说我心」,因而引来华社及马来族群极端份子的「内外夹攻」;可以说,他是国家的好领袖,也是一个具争论性的华族领袖。

1971年8月,马华召开第20届常年代表大会,敦陈修信在会上再三呼吁华人大团结,并发表「七一八」宣言,确定基本方针。他强调,华人团结是为了达到国家大团结,华人分裂是由于忽视了历史格局,忽视了政治条件局限,华人必须在当前政治现实范围内,争取民族基本权益。

华人大团结只能通过一个政治组织才能达到,这个政治组织就是马华公会。马华公会在敦陈修信的领导下竭尽所能地促进华人大团结。

敦陈修信认为,那些批评马华领导层素质不佳,不愿支持马华的人,应立刻加入马华,并从马华党内着手改变现状,才能发挥实际效用。假如因为不满马华而另组政党,将使华裔的政治力量分散,这是一种不健康的现象,只有那些抱存私己政治利益,及把这利益置于整个民族及国家利益之上的人,才会做出这种损害华裔政治权益的事。

敦陈也批评那些对政治从不过问及没有兴趣、自认高人一等的华裔知识份子,不配享有任何政治权益。而且假如在时间流程中他们被远远抛在后头的话,不应作出任何投诉;因为假如在政治上没有立场也不参与,不论华裔的人数有多少,都不会产生作用。

敦陈修信是一名奉行实用主义者,他领导马华公会,不相信政治对抗能为华社带来好处,他相信争取可实现,可达到和实践的事情是更为有效,而不是追求充满理想,但却是不切实际的事情。其中一个例子是华文独立大学。他选择补救的方法,设立拉曼学院,他设法取得校地,资金来源和专业人才,以成立拉曼学院。

今天,拉曼学院的教学素质,不仅获得华社,也包括土著和大马其他族群的认同。

党国功勋:

1974年4月8日,敦陈修信由于健康理由辞去马华总会长职位及财政部长职位,为了感谢他对马华所作的彪炳动绩,中委会一致委任他为马华首位荣誉终生会长以及首席顾问。这项委任表示了中委会对他一生最辉煌的贡献的赞扬和崇高的敬意。

敦陈修信在宣布引退政坛时,在辞职函中再三吁请华社给予马华全力的支持,团结一致在捍卫华裔权益的马华公会的旗帜下。

敦陈修信在任职马华总会长13年及财政部长15年期间,曾缔造两项备受推崇的记录:(一)他是第一个,亦是共和联邦国家中资历最久的财政部长,达15年之久。(二)他担任财政部长的15年内,以稳健的理财手法,致使国家当时的财政稳定,独立后各种经济建设均能迅速发展,为国家经济奠下了良好的基础,使我国当时的货币也能成为世界最坚强货币之一。

前首相已故敦拉萨在敦陈修信宣布退休时,对敦陈作出赞扬,他说:「今日我国的货币能成为世界最坚强货币之一,乃由于敦陈修信能谨慎,及具有先见地管理我国的财务及财政政策所致;由于可以保证,敦陈对我国的进步及发展所作的大贡献,必会受到后代人民及历史的永远铭记和珍惜。」言下之意,亦表示敦陈修信是世界最成功的财政部长之一。

敦陈修信是我国卓越的政治家及财经专家,他引退政坛后,担任国家经济顾问及森那美商业集团主席。

1988年3月17日,敦陈修信心脏病猝发逝世,国父东姑阿都拉曼在其亲笔撰文的哀悼词表示,敦陈修信的逝世是国家的损失,他对国家的效忠将永远铭记在人民心中。国父说,敦陈修信领导马华公会时,联盟日渐强大,我国开始享有有史以来不曾有过的繁荣,并成为东南亚最繁荣的国家之一。

敦陈修信的贡献,国父东姑阿都拉曼给予他最佳的评语。他在逝世后,获得政府为他举行国葬仪式。这标榜着他一生为国家所立下的显赫功绩。

敦陈修信逝世后,其女儿通过报章向国人表示,敦陈修信生前最大的愿望,是看到国内弥漫着多元种族和谐共处的气氛,并且在他献身于政治生涯中,也致力于实现这个目标。

身为建国的重要人物之一,敦陈修信的「遗言」,是有感而发的肺腑之言。[size=-2]

[ 本帖最后由 AhGay 于 11-10-2006 09:42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1-10-2006 09: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任总会长丹斯里李三春(1974年4月至1983年3月)


出生及教育背景:

丹斯里李三春,祖籍湖北省,1935 年3月24日出生于彭亨州北根,家中弟妹12人,12岁时全家移居柔佛新山,在新山英文书院肄业,考获高级剑桥文凭后,本拟前往澳洲攻读工程,但因当时家境贫苦,不得已放弃出国深造的念头。此外,他也考获新加坡政府举办的华文高中会考文凭。

政治生涯及仕途:

李三春于24岁时开始从事政治工作,1957年初参加新山马青团活动,从此之后,他的全部时间和精力,奉献了给党和人民,并显示出他卓越的政治才华。

1959年8月19日,我国举行独立后首次大选,李三春以一名“ 新雀”的身份获得提名为联盟候选人,奉命上阵在柔佛州居銮北区国会议席竞选,直接和社阵强人魏利煌医生对垒,在天时地利人和都不利他的情况下,结果竟以1458张多数票取胜,众望所归首次中选为居銮北区国会议员,成为当时全国最年轻的国会议员,从此便在政坛上崭露头角,步上仕途。

26岁那年,李三春当上了马青全国秘书长,1961年8 月受联盟总部委任为执行秘书。

1962年,李三春在全国马青代表大会上,中选为全国马青总团长。

1963年,李三春受马华总会长敦陈修信委任为政治秘书。1964 年全国举行第二届大选,他从居銮北区调换到昔加末南区参加国会竞选,面对社阵及人民联合党两位候选人的挑战,结果获得压倒性胜利,旋即被任为劳工部政务次长,当时他也是马华中央宣传主任。

1969年,全国举行第三届大选,李三春再度中选为昔加末南区国会议员,「 513 」不幸事件发生,政府组织紧急内阁,他被擢升为副特别任务部长。1971年,国会恢复召开,并重新改组内阁,李三春改任劳工部长。

1972年,原任马华署理会长许启谟逝世,李三春接任马华署理会长,并担任全国篮总理事会主席及拉曼学院信托委员。1973 年7 月升任为特别任务部长,一个月后这个部长名称改为工艺研究暨新村协调部长。

1974年4月8日,敦陈修信由于健康理由辞去马华总会长职位。中委会在力挽不果后接受他的辞职。李三春在敦陈修信引退政坛后,出任马华公会代总会长,即挑起马华既艰且钜的党务,取代了敦陈修信担任历时13年的马华总会长。当年适值联盟扩大为国民阵线,李三春率领马华加进国阵。

1975年8 月,马华举行中央代表大会及选举,李三春中选马华总会长,领导马华中央拟订五大计划,同年改组内阁时,李三春获调任劳工暨人力部长。1976年,再改任工程暨公用事业部长。

1978年4 月21日,李三春针对独立大学问题及独大运动,表明了马华对独大及创办高等学府的立场。

他说:「马华的立场是:第一,马华绝对支持任何人士创办高等学院,愈多高等学府,我们的子弟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愈多,这是马华向来声明的政策。第二,虽然我们接受国语为官方语文以及承认英文的重要性,但是今天的马华的成员,由中委至普通党员,大多数是受华文教育的,对华文的维护是不容置疑的,任何为维护华文发展的运动,必须受到全力的支持。第三,我们知道,涉及最近独大运动的人士绝大多数是为了维护华文教育以及高等就学机会的动机作出发点,对这个问题,我们不但有同感,而且也表示支持。第四,这一项独大的运动是根据1971年大学及大专法令而向最高元首陛下请求恩准。这个行动是合法的,因为这是法令下之条文所需要的步骤。」但问题是,独大既遵循1971年大学及大专法令向最高元首陛下请求恩准设立,就必须遵从和符合此法令条文,和其他大学一样,于 1983年开始以马来文做为教学媒介,而不是此运动所要的华文,因此马华不敢妄从,自欺欺人去支持不可能以华文为教学媒介的独立大学。

1978年7月8日,第五届全国大选,马华面对严峻的考验,反对党利用教育问题,包括1961年教育法令第21(B)及独立大学问题,工业协调法令以及施政偏差等课题挑起华人群众之情绪,导致这些情绪在竞选期间对马华产生极不利的舆论。

大选的成绩结果,马华在竞选的28 个国会议席中,只赢取了17 个,占60.7%,而角逐60个州议席,赢得了44席,占66.66%.

李三春在这次大选中第五次中选国会议员,同年再调任为交通部长,上任不久处理马航照章工作表现特出,受各方面之赞许。

建树:

李三春是一位实际体验政治生活,从基层奋斗成功之领袖,他在党内建下不少的功绩。当他担任马青总团长时,发起推动「马来西亚多元化合作社」,通过合作社运动领导华裔向经济领域进军。该合作社是于1968年8 月筹备与成立,首尾经过约14 年的时间,合作社资金数千万,发展计划和营业范围遍布西马各州,社员超过十万名。

1979年6月28日,李三春率领马华代表团,与以首相拿督胡先翁为首的巫统代表团举行了一项历时4小时的谈判。这次谈判主要是针对我国多元种族社会中各种不平衡现象,特别是华裔子弟受高等教育机会不足的问题。

这项谈判确定了当时我国五间大学的收生额根据种族比例,那就是由1979年开始逐渐增加非土著的收生额至土著55%,非土著45%。


这项谈判是在和谐友善的气氛中进行,彻底地讨论了存在我国多元种族社会中的各种不平衡现象,尤其是受高等教育机会的不均衡问题,详细地研究了采取各种各样的纠正步骤,双方终于达致了一项矫正这个不平衡现象的方案。它也展示了国阵政府的协商典范。

李三春担任马华总会长期间,把马华因1969年选举失利及1972年党争纷乱所产生党与华社的低落士气一扫而空。李三春在党务方面积极发动各种实际工作,于一九七五年领导马华中央发动党的第一个五大计划:(1) 筹建马华总部新大厦 (2)拉曼学院建校基金 (3)马华公会展开广招党员运动 (4)设立马化控股有限公司 (5) 成立马来西亚华人文化协会。

这五大计划构成马华公会政治蓝本的基础,在大马华人社会中产生了一股冲力,并且在很大的程度上具有一种催化作用,为华裔开辟一个新的境界,尤其在迅速变动的社会经济和政治背景中,也重申华裔社会自力更生精神下的务实处事方式。

1979年8月,马华举行中央代表大会及选举,李三春与对手曾永森共同竞选马华总会长之职,结果李三春中选,蝉联马华总会长。

1981年11月15日,李三春亲自主持掀开「孝亲敬老」运动,是项运动获得华社的赞扬及友族之好评。「孝亲敬老」运动通过马华中央领导全国马华、马青及妇女组普遍展开宣传工作,这项运动灌输年轻一代的大马人中良好的价值观,反应良好。同时,领导马华中央推动第二个五大计划的工作。

第二个五大计划是第一个五大计划的延续,是马华公会实施其政治蓝本第二阶段的工作。第二个五大计划为:(1) 成立自立合作社 (2) 成立州控股公司 (3) 成立干训中心 (4) 成立马华公会教育基金 (5) 成立华人文物馆。

第二个五大计划强调马华公会实际和现实的政治哲学,以处理华裔社会所面对的挑战,它也是一股动力,指引华裔社会应走的正确道路。

李三春在担任九年的总会长期间,任劳任怨,把马华的声势及党员的人数由廿万名增加至四十万名,党员人数增加了一倍。马华在他的领导之下,摆脱了60年代末期的困境,也启发了大马华裔社会,以一种崭新的角度看待华裔在政经文教各领域所面对的问题及所扮演的角色。

李三春成功的秘诀是:「少说话,多做事」,符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逻辑。

1982年2月27日,李三春荣获美国北加罗纳郡的康贝尔大学颁发名誉法学博士学生,康贝尔大学校长由美飞抵我国首都吉隆坡,同时主持拉曼学院毕业典礼颁发文凭。

领导马华,突破困境:

1982年4月22日,办事当机立断,临危不乱的李三春第六次参加大选,接受行动党秘书长林吉祥的挑战,到林吉祥所划定的12个华裔选民占多数的选区的其中一个竞选,以证明马华领袖不必靠马来选民的支持就能当选。李三春为寻求华人政治突破,特从柔佛州昔加末选区移师森美兰州的芙蓉区,芙蓉区是行动党自认势力最强的国会选区之一,也是行动党全国主席曾敏兴医生的选区,此区选民以华人占多数,但是林吉祥却临阵退缩,转由行动党全国主席曾敏兴医生上阵,引起举国人民关注,震撼了国内外政坛,结果李三春以845张多数票取胜,中选第六任国会议员,仍旧执掌交通部长。而马华候选人也成功攻破行动党保垒区,如:怡保、八打灵、华都牙也、万里望、居銮、白沙罗、大山脚等。

1982年大选是马华公会历史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大选的胜利是空前的。这一年的大选,对马华公会来说,意义深运!马华的表现十分超卓,创下了历来令人鼓舞的成绩,在所角逐的28个国会议席中,马华赢取了24个席位,在州选举方面,马华在所角逐的62个议席中,赢取了55个议席,马华在国会议席及州议席分别获得85.7%及88.7%的成功率,这是马华公会一项突破性的胜利。

从这项大选,反映了华人接受马华的务实政治及表现,热烈响应马华号召华人大团结及增加政治代表权的愿望。

1983年3月25日,在党内外声望达到最高峰的在任总会长丹斯里李三春突然宣布决定从政坛引退,他的辞职是马华的一项重大损失。

尽管马华各级组织中的大多数领袖竭力挽留,但是李三春去意坚决,不仅辞卸马华总会长的党职,连芙蓉区国会议员和交通部长的公职也一并辞掉,并订于当年五月一日正式告别政坛。

马华公会中委会为了表示对丹斯里李三春博士为马华公会作出丰功伟绩的贡献致以最崇高的敬意,特把马华大厦礼堂命名为「三春礼堂」,以使丹斯里李三春的彪炳功绩光辉永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1-10-2006 09: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六任总会长拿督梁维泮博士(代)(1983年3月至1985年11月)


教育背景

拿督梁维泮博士,原籍福建金门人,1938年出生于麻坡,早年在麻坡接受小学教育后,即进入新山英文学院继续中学课程。他在新加坡的马来亚大学考获物理学士荣誉学位,荣获英联邦奖学金前往加拿大深造,在沙斯卡顿省沙士卡知湾大学考获物理博士学位。 

由1968年至1974年,梁维泮是马大物理讲师,并由1972年至1974年期间任马大理学院副院长。1971年,他曾获加拿大多伦多「太空科学实验研究中心」研究奖学金一年。

1973年8月11日,他获选为马华中央工作委员会委员,并受委任为副总秘书。次年,他在麻坡竞选国会议员成功,随即被委为能源工艺及研究部政务次长。

1975年至1979年,梁维泮担任马华总秘书。1976年3月,他受委为副文化青年暨体育部长至1977年12月31日。1978年正月一日起,担任副财政部长。

1978年7月大选,梁维泮在麻坡原区寻求蝉联国会议席成功。 1979年8月,马华中央代表大会选举,他中选为副总会长。同年9月15日,他出任房屋暨地方政府部长,10月28日获柔佛州苏丹封赐DPMJ拿督勋衔。

1982年4月22日全国第六届大选,梁维泮再度蝉联麻坡区国会议席,并于四月卅日再次受委出任房屋及地方政府部长。次年 2月8日出任柔佛州马华联委会主席。

代总会长:

1983年3月25日,李三春宣布辞去马华总会长职,并于5月1日正式告别政坛。于是甫于1982年10月受委任填补何文翰辞职空缺,出任代署理总会长的拿督梁维泮,更上一层楼,自动升任代总会长。

在上任代总会长的同时,他援用总会长的职权,委任拿督麦汉锦为代署理总会长。

上任代总会长后,他倡议及推行〈八大方针计划〉,以八个新的委员会取代中委会的原有各局,使到原本担任干训中心主任,肩负训练党内接班人重任的拿督李金狮,以及诸如担任教育局主任的黄木良律师等人的原有职位,被无形中撤换掉。

1984年3月19日,马华发生了一场影响深远的危机。担任代总会长的梁维泮于当日上午援用「总会长特权」撤消由卸任总会长李三春委任的雪州及直辖区两位联委会主席和一名中委的职位;接着,在当日下午,受梁氏委为纪律委员会主席的麦汉锦更进一步开除十四名各级党领袖,包括:当时是票选中委兼副财政部长的现任总会长拿督斯里林良实医生,及当时担任副总会长的陈群川,担任马青总团长兼当然副总会长的李金狮,以及多名中委与州、区、支会领袖。

党争:

导致当权者采取这项开除行动的导火线是这些被开除者极力追查党内出现「假党员」的事件。

以当权者这种处理党务的高压手法,埋下了较后爆发竞争的危机。

在此之前,也就是1984年3月17日,一批中委(包括被开除的其中七名中委会成员)在当天长达七小时的中委会议中,正式提出议案,要求中委会设立一个委员会调查某些单位和某些人大量制造假党员的事件不得要领后,十五名中委联名签署公函要求订4月22日召开党全国特别代表大会,以通过议案,选出一个调查委员会,负责进行彻查假党员事件(较后有两名中委宣布退出联署)。

这项开除行动引发了一场长达20个月的激烈党争,最终根据法庭的谕令于1985年11月24日,在一个临时委员会主持,并在双方同意的独立秘书处毕马威公司的协助下,顺利举行被延迟了的党常年大会,由中央代表通过秘密投票当场选出以陈群川为首的马华公会新领导层。

领导层的顺利交替,终于结束了过去20个月的危机。




第七任总会长陈群川局绅(1985年11月至1986年9月)


出生:

陈群川祖籍海南省文昌县,1940年9月24日出生于雪州蒲种新村,家中兄弟姐妹共七人,较后随父母迁至吉隆坡冼都木屋区,就读于志文华小,中学转入冼都美以美英文中学。

陈群川的父亲是一名小贩,家境贫困,所以他从小就须分担父母亲的工作,生活清苦。

在贫苦的环境下,他在美以美英中九号班毕业后,找到一份国家电气局的书记工作,那时他的志愿是当一位电气工程师,于是每晚去工艺学院读大学先修班,考到高级剑侨文凭后,就申请调到巴生的发电厂工作;可是,事与愿违,他竟当了化学师的助手;不久,因工作不合心意,转换工作,在内陆税收局任职调查员,服务五年后,被调派到马六甲,因为照顾家庭,无法远行,只好另外物色一份工作,在益梳的税务部当税务部助理,三个月试用期满,被升为税务顾问,较后并兼任美孚石油公司税务顾问及多间会计公司的顾问。

政治道路:

1970年,陈群川受丹斯里林梧桐赏识,聘请为云顶高原的总经理。当时的云顶高原,还在发展阶段,陈群川毅然抛下益梳的优厚待遇,以及赴纽约的受训良机,转随丹斯里林梧桐上山,结果把云顶高原发展成为我国闻名的旅游胜地。在这期间,他展露的商业才华,受到商界的注目和赞赏。

1976年,陈群川前往美国哈佛大学攻读高级行政学课程。

1977年,陈群川在云顶高原担任七年的总经理后,于1977年5月1日接受马华总会长丹斯里李三春邀请出任马来西亚多元化合作社的总经理,以及马化控股有限公司的董事经理。他同时开始在政治上积极活动,走上政治道路。

陈群川的人生哲学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1978年7月8日,第五届全国大选,陈群川第一次出师即告报捷,中选为彭亨州劳勿区国会议员。1979年中选为马华中委,后出任马华联邦直辖区联委会主席。

1982年4 月22日,全国举行第六届大选,陈群川奉命移师首都,竞选白沙罗区。当时在这选区出现的三角战中,和他对垒的是民主行动党的V.大卫及回教党的南利耶辛,结果他以14522张多数票再度中选,成为白沙罗区国会议员。

1982年9月26日,陈群川出任马华副总会长。

党争爆发: 

1984年3月19日,马华爆发了一场影响深远的党争危机,并拖延了20个月之久。担任代总会长的梁维泮博士援引总会长权力,撤消陈群川直辖区联委会主席与李金狮的雪兰莪联委会主席职位。接着,纪律委员会主席麦汉锦更进一步开除14名各级党领袖,包括:当时是票选中委兼副财政部长的现任总会长拿督斯里林良实医生,及当时担任副总会长的陈群川,担任马青总团长兼当然副总会长的李金狮,以及多名中委与州、区、支会领袖。

导致当权者采取这项断然行动的导火线是这些被开除者极力追查党内出现“假党员”的事件。制造“假党员”者的目的是希望通过“假党员”在来届党选击败对手,以便成为党的合法领导者。

在此之前,也就是1984年3 月17日,一批中委在当天长达七小时的中委会议中,正式提出议案,要求中委会设立一个委员会调查党内有人大量制造“假党员”的事件不得要领后,15名中委联名签署公函要求订于4 月22日召开全国特别代表大会,以通过议案,选出一个调查委员会,负责进行彻查“假党员”事件。

当时的当权者采取断然的开除行动,其动机明显地是要阻止全国特别代表大会的召开,此举却激起全国基层的不满,使情况变得更加恶化。

1984年3月21日,一群中央代表通过报章刊登启事,吁请全体中央代表签名,集体要求在4 月29日召开特别代表大会,以便伸张正义,恢复被开除者的党籍,同时通过秘密投票,任命一个特别委员会彻查“假党员”事件,并议决中止该年3月至5月间举行的支、区会选举,以便核定党员名册及在名册核定后30 天内举行党选。

他们也发出要求召开特大的统一表格给全国中央代表签名,而且在短短48小时内便收集了总共1499名中央代表的签名表格,占总数2517名中央代表的59%以上。

中央代表大会是党章明文规定的党最高权力机构,召开特大无疑是解决党内纷争的最适当途径,无奈当时的当权者固执己见,千方百计阻止特大的召开,形成党危机。

1984年5月17日,当高庭在怡保开审假党员的案件时,当权者不得不在法庭上承认当权者控制的10个区会中,曾拥有21,693 名“假党员”。

“假党员”真象在法庭曝光后,当时的当权者“公信力”已丧失殆尽,全国80%以上区、支会、马青、妇女组各单位,以及 45名马华国、州议员,为贯彻党内民主,纠正党内歪风,奋起斗争,进行一场烈火朝天,意义重大的〈党内民主改革运动〉。

当时的当权者虽然顽冥如故,但经过20个月后,最终不得不屈服于党内外的正义压力,接受国阵调解人嘉化巴巴(当时的副首相)为首的临时委员会的调解原则和方案,允许举行一场公正和干净的选举。

领导马华:

1985年11月24日马华召开党选举大会,这次党选举,由临时委员会主持,在双方同意的独立秘书处毕马威公司的协助下,顺利举行被延迟了的党常年大会,由中央代表通过秘密投票,选出以陈群川为首的马华公会新领导层。

新领导层的产生,结束了过去20个月的党危机,马华党员在新的领导层下,恢复团结及进行巩固党的任务。

1986年3月2日,总会长陈群川的新领导层为贯彻〈党内民主改革运动〉的精神,召开特别代表大会通过修改党章,实践诺言,修改了党员可轻易被开除的原有条文,将马华民主化新的领导层采取更开明及集体负责的领导方式,马华因此进入民主与门户开放的新时代。

1986年8月4日全国大选,陈群川以6135张多数票,中选霹雳州务边区国会议员。

辞卸总会长职

一项始料不及的不幸事件却在新领导层产生后不久发生。总会长陈群川因其私人商业问题在新加坡面对法律诉讼,他多次向中委会提出辞职,惟受中委会一致婉拒;当新加坡高庭作出判决后,他再度呈辞,中委会派遣一个代表团前往新加坡劝请他重新考虑辞职的决定,但他却坚持辞职决定。

1986年 8月27日,马华中委会鉴于陈群川辞意坚决,没有其他选择,只好沉痛及勉为其难的接受他辞去马华总会长职位。不过,中委会对陈群川为重新团结党所作出的重大贡献及把党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的精神,致以崇高的敬意。

陈群川卸职后,原任署理总会长拿督斯里林良实医生根据新党章的规定自动填补空缺,成为马华公会总会长。他继续推行集体领导,集体负责的原则,贯彻民主改革运动的精神,负起马华的领航任务。[size=-2]

[ 本帖最后由 AhGay 于 11-10-2006 10:00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1-10-2006 10:1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八任总会长敦林良实医生(1986年9月至2003年5月)


教育及政途:

敦林良实医生,一九四三年出生于霹雳江沙,幼失怙,由慈母扶养成人,亲子情深,事母至孝。

他先后就读于太平中学与吉隆坡皇家军事学院,一九六一年负笈新加坡马来亚大学,一九六六年考获医学士,旋赴槟行医,稍后加入马华。

一九七四、七八、八二年,一连三届大选,中选为槟州马打古晋区国会议员,先后担任过地方政府部政务次长,新闻部、财政部、教育部副部长。一九八六年至今,一连三届则中选为柔佛州拉美士区国会议员。一九八六年九月三日出掌马华总会长并于一九八六年一月开始受委为我国交通部长至今。

他志坚如钢,做事不掘不挠,政治作风则稳重务实,计划周详,是解决问题的能手。

马华日趋壮大:

马华在他的领导下,日益强盛,壮大,并于九五年大选中取得历来最辉煌战绩,赢得卅国席,七十一州席。

教育方面,在他的推动下,马华为拉曼学院展开了筹款计划,筹到的款额为三千万元,加上政府拨款,共为六千万元,使总院得以完成多项硬体建设。

此外,马华也为拉曼学院推行了建设分院计划,目前已建设了槟城及柔佛分院校园,霹雳及彭亨分院则暂用临时教室上课。

在党内他以“家和万事兴”作为处理党务的哲学。他认为通过内部协商进行党选是一种好办法,并不表示违背原则。在他领导下,马华党内空前团结及和谐。

相关著作:
言论专辑



一九八六年的马华, 有如惊涛骇浪中的一艘船, 面对来自四方八面的重重压力, 冲击, 处境艰困凶险。

敦林良实医生, 便是在那个马华政经交困, 动荡不安的时刻, 临危受命, 接任马华总会长的职位,?负起振兴马华的重责。

他上任后,努力不懈,以其多年从政的经验,坚定不移的决心,稳重务实的处事方式,知人善任的眼光和胸怀,一方面致力党内团结,巩固组织,提升各级领导能力,一方面殚精竭智,通过认真研究、规划,寻求各种可行途径,解决困扰华社与马华的诸多问题。

九零年后的马华,在他的带领下,不但克服了八十年代面对的困境,而且显得朝气蓬勃,充满活力,在各领域取得辉煌的成就,树立起新的威信。这一切充份展现了他的优秀领导素质。

十七年来,敦林良实医生作为马华总会长,在许多大小场合,针对国内外政经文教以及各项社会课题,发表过无数精辟及深含哲理的谈话和政论。他的见解,不但是他个人政治思想的体现,也是马华的政治主张和政治行动的指导原则。

本辑的编辑目的,是从敦林良实医生八六年以来发表过的讲稿、访谈以及在许多场合即席发表的谈话中,摘录精粹的部份,整理分类、付梓,让马华全体党员各各级干部,了解马华政治主张的基本原则,以便在实践中有所遵循,并让党外读者体会马华在我国多元种政治现实中奋斗的基本思想,理解马华在不同阶段,为维护华裔长短期利益采用的策略的必要性和正确性。


中文画册:


动乱的年代是考验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韧力的年代, 也是孕育民族领袖的年代。

作为大马华人, 我们可为本身的传统文化感到骄傲, 因为我们的传统文化经得起考验, 我们很幸运, 拥有愿意无私地为大众的幸福作出贡献的民族领袖。

五十年代, 当我国半岛处在最黑暗、华族面对最危险的时刻 , 高瞻远瞩的民族领袖陈祯禄爵士适时挺身而出, 成立马华公会来力挽狂澜, 照顾族群的利益。

陈祯禄爵士领导马华无私地为族群的生存、发展, 作出长期而艰辛的奋斗, 奠下马华的优良传统, 使以后的人都义无反顾地追随他的脚步传承下去。

敦林良实医生是高瞻运瞩领袖陈祯禄爵士的忠实追随者, 他怀着对创党领袖的感恩之情, 决心沿着创党领袖的路线, 带领华社与国内各兄弟民族合作, 共同克服国内存在的邪恶思想、种族主义、贫穷。

林良实医生, 雄才大略, 在他领导下, 今日的马华团结稳定 , 如日中天; 志坚如钢, 不为博取支持而放弃原则, 宁可加倍辛劳, 推动有利国家、民族的计划来争取群众认同马华的民族代表地位。

由马华中央宣传局出版的<林良实画册 ━ 不屈不挠>, 以图片和扼要的说明介绍林良实医生的从政经历和表现, 让读者在欣赏很多具有历史性的图片之馀, 能透过图片了解他不断奋斗的一生。

林良实画册的英文版 ━ < WILL OF IRON >是于一九九五年出版, 由前任副首相嘉化主持推展礼。这本画册的华文版则是于一九九六年六月出版, 在内容方面比英文版增加两章, 纳入有关一九九五年大选前后的事迹和图片。

这本画册共分为六章, 即第一章: 政治家, 第二章: 内阁部长, 第三章: 族群领袖, 第四章: 热心教育的领袖, 第五章 : 知己知彼, 第六章: 高瞻远瞩。




第九任总会长拿督斯里黄家定(2003年5月至今)


马华总会长拿督斯里黄家定,现年47岁,是马华新一代杰出领袖之一。他在政治上有今日的明显政绩,并不是偶然的,而是经过漫长的24年艰辛奋斗,虚心学习。由一名支会普通党员,最低层开始,一步一步做起,由基层干部循序渐进成为中央领袖,故此获得广大基层党员的支持、爱戴和信任。
 
黄家定为人和谒可亲、谦虚有礼;作风稳重务实、坚守原则,这些条件充份展现了他的优秀领导素质。
 
黄家定出生在一个贫穷家庭,华校出身,后来到拉曼学院修读大学先修班;获得政府助学金进入马大深造,考获理科荣誉学位与教育文凭;精通中、英、巫三种语文。
 
1979年受到民族使命的召唤而加入马华,极积活跃於基层。1985年陈梁党争结束后,担任交通部长林良实的新闻秘书,进而出任政治秘书职。
 
1985至90年,黄家定当选为马青中委;90-95年成为票选马华中委;96年受到基层党员的鼓励而竞选马华副总会长,结果顺利当选。
 
受到党的委托,他参与1990年全国大选,角逐笨珍国会议席而告捷,随即受委为卫生部政务次长。
 
4个月后,即91年2月受党推荐出任首位华裔内政部政务次长,95年凭才干受认同而升任副内政部长。
 
在担任副内长期间,黄家定以敏锐的洞察力为华社的意愿排解苦难而深获佳评。
 
1999年全国大选,黄家定成功守住笨珍国会议席,大选过后内阁改组而受召出任房屋及地方政府部长至今。
 
23-05-2003,林良实辞职后,中委会当天在会议上一致推选黄家定为新任总会长。

2005年党选,黄家定当选为(2005年-2008年)总会长。[size=-2]

[ 本帖最后由 AhGay 于 11-10-2006 10:21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11-11-2006 08:0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土木建築師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5-12-2006 12:1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的帖,顶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1-12-2006 04:1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些文章是从马华的网站载过来的,其文略偏马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人文空间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9-1-2025 02:11 AM , Processed in 0.111780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