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148|回复: 0
|
颍川陈钟赖联宗考
[复制链接]
|
|
数年前,在马来西亚半岛北部发现了一座立于公元1881年的“吉打皇清陈钟赖总墓”,引起历史工作者的关注。这文物除了见证至少150年前,华族的先人已经在吉打州这片广袤的田野上蕃衍生息外,更令人感兴趣的,是陈、钟、赖这三个汉人的大姓氏,到底有什么地缘或血缘上的渊源?
笔者不是历史研究者,只是基于考据史实的意愿,谨就手边些许的文献和网上搜索的资料,作一番初步的整理和思考,略加陈述,并就教于史学界。
如所周知,汉人姓氏的由来源远流长。自轩辕帝始,其间演变不息,或以国、以郡、以邑为姓;或以爵、以官、以父名为姓;或为封赐,或为避乱、避讳等而改姓,不一而足。然至秦汉时代,已较为定型。所谓郡望,则取自该姓祖先落足而蕃衍光大之地。是以每个姓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可能发展出多个郡望,或多个姓氏在同一地区比邻而居,而采用同一郡望。
颍川郡便是一个明显的例子,由于颍川陈氏为第一望族,在海外人们也看惯了“颍川陈氏公会“这样的名堂,故以为颍川为陈氏之专有称号。其实不然,查以颍川为郡望者有陈、钟、赖、姚、虞、田、陆、孙、胡、袁、干、乌等12姓氏,其中以陈、钟、赖、乌、田为颍川五大望族。
这里有必要对“颍川郡”先做一些说明。颍川郡为秦时建制,公元前230年秦灭韩国,以韩都阳翟(今禹州市,近许昌)为中心而置郡,其范围涵盖了河南省的颍河流域。颍河是淮河的最大支流,发源于河南省伏牛山,即嵩山少林寺附近,沿东南直奔安徽省淮南市并汇入淮河。在地图上,只要以禹州市为圆心,朝北60公里的密县为半径,以顺时钟方向沿尉氏、鄢陵、临颍、郾城、舞阳、叶县、保丰、汝州市到登封画一个圆圈,便可看出颍川郡这块宝地的位置。如果说河南自古是中原的心脏,颍川郡便是河南的心脏了。颍川郡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发祥地之一。这个由治水的大禹所创之都,是中国从原始社会走向奴隶制社会所形成的有国家概念的第一个国都。
以下就颍川郡的个别姓氏来源作一些分析:
根据史载,陈氏为舜满之裔,舜32世孙,因助周武王伐纣有功而封于陈国(今开封以东,国土横跨豫、鲁、皖、苏之边界)。春秋时代为楚所灭,族人仍辗转迁入颍川。至于颖川郡的姚、虞、田、陆、孙、胡、袁等,皆与陈氏存有血缘关系,号称舜裔八姓同宗。
钟氏为商汤之后,以邑为氏。无论在复姓的钟离或单姓的钟氏,都发源于安徽,在晋汉之际因战乱往西北迁移,并以河南颍川长社为主要繁衍之地。
赖氏出于姬姓,周武王弟叔颖因伐纣有功,受封于颍川赖国(今河南息县包信镇)。春秋时代亦为楚所灭,族人一支往南避祸于湖北鄢地,余者四窜并基于与傅、罗二氏同属姬姓后裔而改姓傅、罗,逐有赖、罗、傅三姓联宗之血缘关系。
至于颍川郡的干姓,是黄帝时代的寒姓部落,古寒国在今山东潍县,为夏朝所灭,族人南迁至颍川,望出徐州。
乌姓始祖为金天氏少昊,即黄帝曾孙之后。乌姓望出颍川、汝南和鄱阳。至于有些文献以“邬”姓取代“乌”姓为颍川郡望,则是一项错误。查邬姓望出山西太原。
纵观上述,颍川郡除舜裔八姓同宗外,其余四姓则各有支脉。
然而为什么在马来西亚吉打州,会出现一座“皇清陈钟赖总墓“呢?
这可能要由一个历史故事说起:话说楚汉相争时,钟离昧是楚霸王悍将。项羽自刎乌江后,钟离昧投靠韩信。汉高祖得知后出诏捕拿,钟离昧遂自刎。其长子避难到颍川长社,生四子。为避株连,兄弟四人分姓陈、钟、赖、乌。
从时间的排列上看,赖氏是最早在颍川立国。由于陈国立国之初,不在颍河流域,因此赖氏比陈氏入颍早了约600年,比钟氏入颍则更早约900年。说明了不可能是钟氏后裔四兄弟分姓陈、钟、赖、乌后,才在颍川蕃衍出这四大姓氏,而只能是钟氏后裔倚付于当地原有的姓氏,融入颍川社稷,但保留本族亲情,一脉相承,自成一体并蕃衍不息。这支脉发展到赣南客系,犹为显著。
最后我们只好作一个简单的推论:吉打皇清陈钟赖总墓,只是客系籍贯以钟氏为主的一个家族会。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