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315|回复: 1
|
這是宛如幼蟲的劇評
[复制链接]
|
|
這是我在台灣參與做的一齣戲
網路一些人寫的劇評
雖然台灣的劇評文化還不是罪盛行
可是至少還有一些人說說話
發表看法
希望在未來馬來西亞劇場也可以有劇評這一塊
有溝通才有衝突才有刺激才有進步
別再吝嗇你的想法
<<宛如幼蟲》團體:再拒劇團
時間:2006/9/9 pm2:30
地點:牯嶺街小劇場
亞陶再現
繼今年五月份台大戲劇系搬演亞陶名著「血如噴泉」之後,再拒劇團不惶多讓也打出亞陶牌,而且還找來另外三位和亞陶同樣有著高度傳奇色彩,並且在所屬領域亦被視為異類的精神分裂舞蹈家瓦斯拉夫.尼金斯基(Vaslav F. Nijinsky)、竊賊作家尚.惹內(J. Genet)以及以死為志職的劇作家及莎拉.肯恩(Sarah Kane)。如此殘酷的組合讓此劇宛如精神病個案分析大雜燴,但是他們並非使用醫學理論來進行個案分析,而是亞陶的「殘酷劇場」精神。於是乎出現一種假設,如果我們一直以來費盡氣力指責、扼殺的其實是屬於人類自然的本性,那我們所擁有的,到底是生命,或只是活著?
地下室的幼蟲們
劇中的小尚、莎拉、瓦洽分別以尚.惹內、莎拉.肯恩以及瓦斯拉夫.尼金斯基的替身形象出現。他們是一群被社會邊緣到不能再邊緣的幼蟲,之所以這樣稱呼他們是因為他們像幼蟲一樣缺少了些什麼,而遲遲無法進入那個變化的過程,也無法穿上那套乾淨的公民制服,引用著弗洛依德學派的理論侃侃描述自己的偏差行為。他們群聚在一間黑暗狹小的地下室,以各種方式謀生,唯有在這裡才讓他們感覺自在,正常。僅管連他們躺在純白色床單上都顯得很諷刺,但這裡沒有別人,他們可以痛快地相濡以沫。
劇中小尚的一段戲正替世界對他們三人的觀感做了最佳的詮譯;法官問小尚:「你為什麼要偷那枚硬幣?」小尚答:「因為我很窮。」法官回:「那不是理由。」以上對話共重覆出現二次。然後在第三次的時候,小尚回答:「因為他們認為我是一個賊。」
48號病人和她的馬桶
莎拉是編號48號的病人,在醫院裡48就是她的名字,因為方便管理。數次自殺的她和醫師進行了幾次談話,每次都是雞同鴨講。在莎拉和醫生之間存在一種溝通的不能和包容的缺乏。正如莎拉不能理解醫生一再用科學的角度看待她的精神狀態,醫生也同樣不能理解莎拉為何放任自己那股原始的野性。但莎拉終究是弱勢族群,是少數,是受壓迫者。代表醫生的多數一直以來都是勝利者,他們將一個又一個的少數汙名化,送進監獄和精神病院。有問題的不是有兩種截然不同的想法,而是彼此不願去包容和了解對方,甚至打壓異己,用少數人的墓碑打造一個社會安定的假象。
記得電影「金賽的性學教室」中,因為金賽博士揭露了人類滿足性需求的多種方式而觸怒保守派人士,包括他的教士父親,但他的父親最後竟也向他坦誠自己同樣會手淫。如果我們曾經都是如此,相煎又何太急呢?
瓦洽上帝(註1)
關於瓦洽的故事,摻雜了許許多多關於上帝的描述。瓦洽崇拜上帝甚至到了認為自己就是上帝的程度,上帝到底是救贖了瓦洽還是將他推入不幸的深淵。上帝是過去人們用來排除異己的產物之一,並且延用至今,多少人為祂而生也為祂死,自然也難以定奪其好壞。如果從未有過上帝這個東西,瓦洽是否就不會發瘋,還是說就算沒有上帝他也會認為自己是佛陀,或是任何一種足以主宰一切的神。想要變成神的瓦洽是為了逃離壓迫?還是瓦洽認為自己是神才遭到壓迫?這一切的一切似乎都訴說著一種理解的不可能,如果這一切是來自於生命的本質,而這本質經過千年的馴化只容在少數人身上殘存,也許包容是我們唯一能做的。
最後一位亡靈早已現身
看這齣劇的人應該都會有一個疑問,那就是此劇以上述四人所留下的文字做為底本,但卻只把其中三人的形象具體化到演員身上,那亞陶呢?那個在舞台上表演溫疫的垂死老人呢?其實「殘酷劇場」式的演出風格在此劇中處處著痕,開演前演員以集體發聲做為開場,配樂中挾雜大量話語錄音但不斷重覆播放的話語本身意義已被剝除,僅留下音調和情緒迴盪。完全拼貼式的反串歌舞將文本解構建構,大量的肢體企圖取代語言文字,空中落下的鮮血、飄落的紙張再再努力呈現著亞陶的舞台調度,將各別的元素提升,跳脫出僅是陪襯的常規限制。加上那些貫串全劇的亞陶文字,不正顯示了亞陶的無所不在,而且還是最早登場的一位,透過他的引導,向我們呈現了另一種世界的可能。
推薦指數 ★★★★
以上評論諸多是劇本傳達訊息的釐清與探討,就演出整體水準而言,文本的處理是相當值得一看的部分,以亞陶理論為架構,三個真實人物為例的辯証方式相當別出心裁,成功地為這些不被世人了解而遭邊緣化的人們平反也激發許多思考的觸角。原本非敘事性的作品在理解上就有一定的困難,如果又加上野心太大造成旁枝過多導致聚焦不易,實屬事倍功半,兩個半小時的戲應可再精簡一些。
肢體部分其實佔此劇相當大的比重,但除了末段鏡射群舞以外,群體部分的肢體表現都略顯粗糙,不但構圖上太過雜亂,主戲的肢體也不夠精準,不如捨棄一些難度較高但做不到的動作,選擇符合演員條件的肢體動作。另外就整體平衡度來說有點頭重腳輕,局尾的部分未能成功造就餘音繞樑的氛圍,反而平淡過了頭,失去原有的韻味。
最後針對節目單上說「*本節目有部分裸露畫面,不宜兒童觀賞。」這點倒是有些不同的看法。有句話這麼說,有露點就有賣點;一旦在節目單上做了這樣的說明,一來是讓觀眾有了預期心理不免讓這場殘酷和排膿的效果大打折扣,二來不免讓人一直期待誰要露?什麼時候要露?比起未註明此事而遭人汙名化批評,而選擇事先註明以設防火牆,就這部分來說也未免太不幼蟲了一點。
註1:關於上帝之敘述若有得罪請多多見諒。
http://www.wretch.cc/blog/tjd316&article_id=5071543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3-10-2006 10: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 ... 987/20061023021017/
時間:2006年9月10日
地點:牿嶺街小劇場
演出:再拒劇團《宛如幼蟲》
從生物學的角度來看,「幼蟲是動物個體發育中頗具形態和生理特點並有胚胎性質的發育階段。幼蟲一般具有暫時性專有器官或構造以適應其獨自生活方式的需要」(中國大百科智慧藏,http://134.208.10.81/cpedia/Content.asp?ID=21466),介於胚胎與成體之間一種暫時性的發育狀態,或者稱之為變態。再拒劇團以《宛如幼蟲》做為這次演出作品的名稱,除了取其原初、發展、暫時、變動等幾個性質的綜合意涵之外,也從幾位被社會排除的瘋狂天才所留下的文字做為剪貼重組的文本,包括尼金斯基、惹內、亞陶、莎拉肯恩,也許還包括了邱妙津(至少他們在節目單的最後一頁提到了她的《鬼的狂歡》)。
因為這個團體的兩位核心人物:黃思農與黃緣文,總是在演出前、演出後、演出中、演出外、節目單中、企劃案中,想很多、說很多、也寫很多,卻在作品當中僅看到比例極為不均的表演與場面調度,我常在想,如果他們只是把那些思索的文字結集出版,應該是個有趣的讀物,但是講老實話,他們將其「譯寫」成劇場表演的作品,實在還是顯得單薄,除非他們將該團的作品風格定為「閱讀劇場」,不過從種種的跡象看來,這絕非該團想要的創作路線,甚至是該團所要排除的路線。
導演黃緣文在節目單曾經提到他「已經忘記了是怎麼遇到這幾個人的名字,以及他們最有名的身分」,但是我能肯定的是,關於莎拉肯恩,有絕大多數的人(我合理地懷疑黃緣文也是)都是從詹慧玲或陳惠文在2005年下半年不約而同的演繹她的作品,開始知道或認識了莎拉肯恩,在某種精神契合或崇拜的心理作用下,莎拉肯恩的生平與作品立即受了此間劇場界的注意,同樣也受到再拒劇團的青睞。
另外關於惹內的《竊賊日記》與《繁花聖母》,尼金斯基的筆記,或者是亞陶的《血如噴泉》甚至是《劇場及其複象》,以及這次演出前台該團與心靈工坊出版社所合作的書展,關於瘋狂與天才、關於自殺、關於夢的解析、關於精神疾病、關於所謂「幼蟲」的書展,該團企圖在這些出版品與文字文本之中,架構起一個跨越/跨閱文本的「宛如」狀態,或宛如「拾人牙慧」/「炫學」的狀態。
些許的納悶來自關於精神官能症或歇斯底里的表演,難道只有大聲嘶吼與五官糾結一種表演法嗎?比例過重的音樂,包括所佔時間、播放的音量、音樂的風格化等,與作品的整體感本末倒置。究竟這個劇場作品有無可觀之處?舞台設計成一個骯髒的社會角落,整體感覺不錯;造型設計也頗為用心;另外,深具儀式性的開場戲是令人驚豔的,但往後的好幾個片段卻欲振乏力,幾乎要到最後潑紅漆或在泥巴中打滾,才似乎又找回了作品的生命力。
當《宛如幼蟲》想要「為社會邊緣人嗆聲」(《中國時報》記者陳淑英報導所用標題,2006年9月10日),我比較期待的是該團先不要將使命感背負得這麼重大,或許先將該團在創作與表演上的「幼蟲」狀態(原初、發展、暫時、變動)過渡到成蟲,才是目前的要務;不過該團在節目單裡又說了:「關於『拒絕』,是一種戰鬥的姿態,儘管這個姿態再單薄;關於『長大』,指的是成人所豎立的陰影和暴力、媚俗與犬儒」,想要戰鬥,三不五時也要裝備保養啊!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