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470|回复: 9
|
国际象棋简介与规则介绍
[复制链接]
|
|
如何给国际象棋下定义
前国际棋联主席,第五位世界棋王尤伟曾在专著中这样描述国际象棋:国际象棋融竞技、艺术与科学为一体。其中,竞技约占二分之一、艺术与科学约各占四分之一。
这一观点颇具代表性。
随着人们对国际象棋的了解,很少有人反对把国际象棋列入体育项目了。当然,如果要细分,国际象棋可以归为智力竞技而非体力竞技一类。但这也是相对的。据国外医学家测试,一场大师级的4-5小时的国际象棋比赛,棋手所消耗的心理能量相等于一场拳击场上拳击手所消耗的体力能量。
丹麦著名棋手拉尔森积数十年的棋艺生涯体验对国际象棋做出这样的看法:人人们把国际象棋成为艺术、竞技与科学的结合体。这一评价固然不错。不过,并非在任何场合下都是这样的三合一。下一局棋,妙着纷呈,你会觉得自己是一个艺术家在创造。当你下了一局惨不忍睹的棋,你会感到自己就像是拳击手,但只是一个糟糕的拳击手,这是国际象棋就是竞技。而你如果需要苦苦思索,精确计算,像面临一道数学难题的时候,弈棋就是一门科学。总之,国际象棋是一个复杂的多面体,从不同的角度闪耀出多彩的光华。
应该说,国际象棋是科学、文化、艺术、竞技融为一体的智力体育项目。它有助于开发智力,培养逻辑思维和想象能力,加强分析能力和记忆力,提高思维的敏捷性和严密性。它能培养人们战术技术思想意识和全局观点,增强人们工作中的计划性和灵活性。它还能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增进友谊,陶冶高尚情操,培养顽强勇敢、坚毅沉着、机智灵活等优秀的意志品质。
国际象棋无疑是全世界最普及的棋类,全球的棋迷多达数亿。国际象棋着法多变,趣味横溢,对于开发少年儿童的智力,更具有极好的效果。因此,目前世界上已有不少国家把国际象棋列入小学课程。
现制国际象棋在我国开展的时间不算长,从1956年开始,国际象棋才与我国传统的中国象棋与围棋一起列入国家开展的体育项目。从此,这项新兴运动项目发展很快,优秀选手不断涌现。在多次国际比赛获得优秀成绩的激励、鼓舞和吸引下,特别是谢军两次获得女子世界冠军的鼓舞推动下,我国青少年和儿童中国际象棋的爱好者愈加壮大。两年前,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发文,让国际象棋与围棋、中国象棋进学校,这无疑对国际象棋在中国的普及和开展将产生积极而重大的影响。
国际棋联目前拥有约160个成员国,几年前,国际奥委会将国际棋联纳入奥林匹克大家庭。这就意味着,国际奥委会承认国际象棋是体育项目。
早在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创办伊始,国际象棋就是奥运会的表演项目。国际棋联目前正在为国际象棋成为奥运会项目做着积极的努力。
[ 本帖最后由 mbnk 于 11-9-2006 08:05 PM 编辑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1-9-2006 07:0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国际象棋的起源与沿革
国际象棋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搏斗游戏之一,和中国的围棋、象棋和日本的将棋同享盛名。一般认为,在公元500年之前,在印度北部就有了这类游戏。当时的棋子比起今日的国际象棋在着法上简单得多,它们代表在古印度的步兵、武士、战车和大象。在棋盘上,国王和他的维齐(即今天的后)统帅一切。据多数史学家认为,国际象棋从印度逐渐传到中亚细亚、中国、波斯和欧洲。11世纪时盛行于君士坦丁堡,是拜占庭皇帝阿列克西斯•康姆涅纽斯很喜欢的一种消遣。
这种游戏一传到西方,有个别棋子的名称和设计便与当时欧洲的封建制度中的社会阶层挂上了钩。王和兵当然没有改变。大象在印度军队中是一种重型的力量,在西方则由主教替代,主教在当时中世纪教会中颇有权力,而大象在西方战事中没有人知道其威力无比。棋史学家列维在叙述第二次普尼克战争中汉尼伯曾经在意大利本土上使用兽力作战。印度棋盘上的武士,变成了马,世人公认为是骑士制度的一个代表。古战车变成城堡(德文"turn",西班牙文"torre",法文"tour",均为"城堡"的意思),英文中则为“rook”(城形棋子)。此字源出于波斯文"ruhk"(战车的意思)或者是出于意大利文"rocco。"(城塔的意思)。最后,维齐转而名为后,是中世纪宫廷的主要人物。
15世纪末,国际象棋规则在欧洲起了一个自然而然的变化。
其中最重要的变化是后从依附于王而变成在棋盘上极具威慑力量的角色。另外,兵起步时可以选走两格,象可以在斜线上自由行走以及王能够和车易位。这些变化可以说已经和今日世界上159个国家和地区所开展的国际象棋走法十分接近了。这种走法已被当今国际棋联这个国际象棋世界性组织所属的500万注册棋手所认可。直到进入20世纪时,国际象棋仍被认为是贵族和富有闲人的游戏。而今天,自从1917年十月革命后,在苏维埃政府的重视和大力推动下,使得国际象棋逐渐普及起来。如果说,国际棋联现有五百万注册棋手和数以亿计会下国际象棋(据国际棋联20世纪90年代的统计数字,现全世界大约有三亿)的人,那么,其中除了少数尖子棋手把它作为艺术和终生职业外,其余都是这种游戏的爱好者。
的确,在前苏联和接过前苏联"国际象棋王国"旗帜的俄罗斯,国际象棋是国家体育,被奉为"国棋",比足球更受人喜爱。由于国家和群众的大力推动,在20世纪40年代以来,前苏联特级大师们或多或少地控制了世界国际象棋的棋坛,虽然他们的优势很快受到了英国、美国等西方国际象棋强国的挑战。
在所有棋盘游戏中,国际象棋是一种把战略战术和纯技术融为一体的理想游戏。和西洋双陆相比,胜负决定于骰子一掷,诚然是不由自己作主;和国际跳棋相比,棋子的规模化控制了技术上的胜负。和国际象棋在思想性上、科学性上和深度上可以相比的只有日本将棋和中国的围棋、象棋。
国际象棋几乎就是融艺术、科学、知识和灵感为一炉的一种游戏。分析对局时是一种逻辑的实验使用,而在攻王的战斗中和战略问题的运筹的时候,就需要有一种创造性的灵感。不过,国际象棋不是像纵横字谜那样单纯是一种文字智力的测试。国际象棋的竞争使双方投入一场不流血的战斗,是双方思想和意志的一场激烈尖锐的战斗以及体力上的坚韧不拔的较量。
尤其是,国际象棋具有古老的和显眼的历史。这种游戏对许多国家数百年来的文化阶层间有着连绵不绝的延续性。读者可以在本书中看到千年以前的局面。这些棋局,迄今尚能引起许多棋手的兴趣。或许,未来的读者们对今天这些美妙的思想产物也会同样地深感兴趣,这才是今人羡古人,后人羡今人呀。
[ 本帖最后由 mbnk 于 11-9-2006 07:50 PM 编辑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1-9-2006 07:0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国际象棋起源的传说
国际象棋是怎么产生的?这个古老而又永远是生气勃勃的智力竞技究竟是哪一个国家、哪一个人的发明?这些问题长时期以来吸引了许多学者的注意力。
关于国际象棋的起源,曾经有种种饶有兴味的传说。其中较为著名的一个是这样的:在古代印度有一个国王,他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和难以计数的财富。但是权力和财富最终使他对生活感到厌倦,渴望着有新鲜的刺激。有一天,来了一位老人,他带着自己发明的国际象棋朝见国玉。国王见了这新奇的玩意非常喜欢,就与老人对弈起来。但是他一下上手,就舍不得放下了,竟留着老人一连下了三天三夜。到了第四天早上,国王感到非常满足,就对老人说道:"你给了我无穷的乐趣。为了奖赏你,我现在决定,你可以从我这儿得到你所要的任何东西。"
的确,这位国王是如此富有,难道还有什么要求不能满足吗?然而,老人却慢条斯理地回答道:"万能的王啊,您虽然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但恐怕也满足不了我的要求。"
国王不高兴了,他皱起了眉头,严肃地说道:"说,哪怕你要的是半个王国。"于是,老人说出了自己的要求:"请国王下令在棋盘的第1一格上放一粒小麦,第二格上放两粒小麦,第三格上放四粒,第四格上放八粒,就这样依次每格增加一倍小麦数量,一直到第六十四格为止。"
"可怜的人啊,你的要求就这么一点点吗?"
国王不禁笑了起来,他立即命人取一袋小麦来,按照老人的要求数给他,但是一袋小麦很快就完了。国王觉得有点奇怪,就命人再去取一袋来……接着是第三袋、第四袋……小麦堆积如山,但是离第六十四格还远得很呐。只见国王的脸色由惊奇逐渐转为阴沉,最后竟勃然大怒了。原来国库里的小麦已经搬空了,却还只是数到了棋盘上的第五十格。国王认为老人是在戏弄他,就下令把老人杀了。
其实,老人的话没有错,他的要求的确是满足不了的。根据计算,棋盘上六十四个格子小麦的总数将是一个十九位数,折算为重量,大约是两千多亿吨。而即使是现代,全世界小麦的年产量也不过是数亿吨而已。
还有一个传说是这样的:大约两千年前,在印度曾发生过一场激烈的战争,战争过后,尸骨成山,血流成河,真是惨不忍睹。一个聪明人眼看这种景象,便塑造了一些形态各异、戴盔披甲的将士作为棋子。他把战场上的战斗再现在棋盘上,终于把孔武善战、恃强好胜的国王、将军及婆罗门贵族的兴趣吸引、过来。从此,以棋盘上的智力较量,取代了战场上的血腥厮杀。
这些传说虽然很有意思,能给人以启示,但并不能帮助我们追根溯源,找到国际象棋的发明人。实际上,国际象棋也像其他许多游戏一样,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当人类的力量在解决基本的生存问题之后尚有富余时,游戏便自然产生了。不能说国际象棋是哪一个国家、哪一个人的发明,而只能说,它是劳动人民的创造,人类智慧的结晶。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1-9-2006 07:1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世界名人看待国际象棋
1. 国际象棋是智慧的体操。列宁
2. 国际象棋是智慧的试金石。歌德
3. 国际象棋对每一个幸福的家庭都是必不可少的。普希金
4. 国际象棋是一种高尚的娱乐。列夫.托尔斯泰
5. 国际象棋不只是一种娱乐……人生是一局棋。富兰克林
6. 国际象棋的魅力足够使你花去你的一生。汉斯.李
7. 际象棋是对人类智慧最尊重的竞赛。伏尔泰
8. 国际象棋是所有竞赛中最有趣的。路德.舒密特
9. 国际象棋是所有竞赛中最公正的竞赛。亚瑟.白西维斯.辛格
10. 国际象棋是所有竞赛中最美妙和最理性的竞赛。达.赛维奇夫人
11. 国际象棋是一种充满喜悦的体育。亚萨.沙尔
12. 国际象棋是一种真正思想的体育。汤麦士.柯根
13. 国际象棋是人类思维发现的最宝贵的一种。西里尔.爱达温.米希逊.约达
14. 国际象棋是两组人相抗衡的一种良好而又微妙的竞赛。赛米尔.约翰逊博士《英文词典》
15. 国际象棋是以竞赛形式出现的一种艺术。《苏联百科全书》
16. 国际象棋是智育的强有刀的武器。1924年全功工会代表大会上的口号
17. 国际象棋是两人用不同棋子在棋盘方格上抗衡的技艺。尚姆伯斯《20世纪词典》
18. 国际象棋是大海,其中蚊子能饮水,大象能洗澡。印度谚语
19. 国际象棋是我。萨尔瓦多.达里
20. 国际象棋是一种充满紧张和情感的追求。安东尼.赛迪和诺曼.李新
21. 国际象棋是一条跑道。法兰克.维戈尔.毛莱
22. 国际象棋是一种相互吃子的活动。马切尔.杜相
23. 国际象棋是一种通向精益求精的纯化战斗。安东尼.赛迪和诺曼.李新
24. 国际象棋是……家族罗曼史和伊底巴斯戏剧中的一个丑角。亚历山大.柯克潘恩
25. 国际象棋对思想来说是一阵冷水浴。安德曼.鲍纳.劳
26. 国际象棋是一种体育,一种激烈的体育。马切尔.杜相
27. 国际象棋……是一座暖房,在那里性格的果实比在生活中开得更成熟。爱德华.摩根.福尔斯脱
28. 国际象棋不属于懦夫。斯坦尼茨
29. 国际象棋只是一种竞赛,而不列入……科学……或艺术。拉斯克
30. 国际象棋是一场战事。拉斯克
31. 国际象棋无疑和绘画或雕刻是相同的艺术。卡帕布兰卡
32. 国际象棋不单单是学问和逻辑。阿廖欣
33. 国际象棋是表达逻辑科学的艺术,鲍特维尼克
34. 国际象棋是一种分析艺术。鲍特维尼克
35. 国际象棋是一种竞赛。斯帕斯基
36. 国际象棋像生活。斯帕斯基
37 国际象棋是生活。菲舍尔
38 国际象棋是我的生命一但我的生命不仅仅是国际象棋。卡尔波夫
39 国际象棋是一切一艺术、科学和体育。卡尔波夫
40. 国际象棋是一种艺术。卡斯帕罗夫
41. 国际象棋是雏型生命。国际象棋是战斗国际象棋是战役。卡斯帕罗夫
42. 国际象棋是一种斗争竞赛,是纯智力的,无机可投。列基
43. 国际象棋是为艺术获胜的战斗艺术。塔塔科弗
44. 国际象棋是双方各为其主的一种竞赛。法因
45. 国际象棋是天方夜谭。塔塔科弗
46. 国际象棋是对错误的斗争。楚凯尔托特
47. 国际象棋是智力增长的一种形式。塔拉什
48. 国际象棋是工作。布龙斯坦
49. 国际象棋是一个幻影。布龙斯坦
50. 国际象棋是一种体育。基恩
51. 国际象棋是我的生命。科尔奇诺依
52. 国际象棋当然是我的生命。迈尔斯
53. 国际象棋是双方意志的考验。凯列斯
54. 国际象棋是位美丽的女士。拉尔森
55. 国际象棋是一种国际性的语言。爱.拉斯克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1-9-2006 07:1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国际象棋常规知识
1)棋盘和棋子:
国际象棋棋盘是个正方形,由横纵各8格、颜色一深一浅交错排列的64个小方格组成。深色格称黑格,浅色格称白格,棋子就放在这些格子中移动。棋子共三十二个,分为黑白两组,各十六个,由对弈双方各执一组,兵种是一样的,分为六种:
王(1)、后(1)、车(2)、象(2)、马(2)、兵(8)
在正式比赛中,国际象棋棋子采用立体棋子,非正式比赛中可采用平面图案的棋子。
布棋如下:
A B C D E F G H
8 车马象王后象马车(白方)
7 兵兵兵兵兵兵兵兵
6
5
4
3
2 兵兵兵兵兵兵兵兵
1 车马象王后象马车(黑方)
2)行棋规则:
王:横、直、斜都可以走,但每着限走一步。
后:横、直、斜都可以走,步数不受限制,但不能越子。它是国际象棋中威力最大的子。
车:横、竖均可以走,不能斜走。一般情况下不能越子。
象:只能斜走。格数不限,不能越子。每方有两象,一个占白格,一个占黑格。
马:每步棋先横走或直走一格,然后再斜走一格,可以越子,也没有“中国象棋”中“蹩马腿”的限制。
兵:只能向前直走,每着只能走一格。但走第一步时,可以最多直进两格。兵的吃子方法与行棋方向不一样,它是直进斜吃,即如果兵的斜进一格内有对方棋子,就可以吃掉它而占据该格。
3)特殊走法:
除了上面所有棋子的一般着法外,国际象棋中存在下面三种特殊着法:
吃过路兵:如果对方的兵第一次行棋且直进两格,刚好形成本方有兵与其横向紧贴并列,则本方的兵可以立即斜进,把对方的兵吃掉。这个动作必须立刻进行,缓着后无效。
兵的升变:任何一个兵直进达到对方底线时,即可升变为除“王”和“兵”以外的任何一种棋子。
王车易位:每局棋中,双方各有一次机会,让王朝车的方向移动两格,然后车越过王,放在与王紧邻的一格上。王车易位根据左右分为“长易位”和“短易位”。在下面四种情况下,王车易位不允许:
王或车已经移动过;
王和车之间有其他棋子阻隔;
王正被对方“将军”;
王经过或达到的位置受对方棋子的攻击。
4)胜、负、和:
国际象棋的对局目的是把对方的王将死。比赛规定:一方的王受到对方棋子攻击时,成为王被照将,攻击方称为“将军”,此时被攻击方必须立即“应将”,如果无法避开将军,王即被将死。除“将死”外,还有“超时判负”与“和局”。出现以下情况,算和局:
一方轮走时,提议作和,对方同意;
双方都无法将死对方王时,叛和;
一方连续不断将军,对方王却无法避开将军时,成为“长将和”;
轮到一方走棋,王没有被将军,但却无路可走,成为“逼和”;
对局中同一局面出现三次,而且每次都是同一方走的,判为和局。
5)记分方法:
国际象棋的记分方式实行级别、积分制。级别分别是无级别、30-1级。每个级别需要积累100分。有关输赢后积分的详细计算方法如下(注意:输方扣分等于赢方得分):
和局:
双方现有积分相差10分以内,无积分;相差10-99分,则分低方得(10+差分/10)/2;
相差100分以上,分低方得差分/4。
低级别方赢:
双方现有积分相差100分以上,则得差分/2;相差10-99分,得10+差分/10;
相差10分以内,得10分。
高级别方赢:
双方现有积分相差200分以上,无积分;相差100-199分,得2分;
相差10-99分,得10-差分/12.5;相差10分以内,得10分。
下过50盘以后得分/失分会趋于稳定。
国际象棋的棋盘棋色
棋盘是块正方形的方板,由颜色一深一浅交替排列的64个小方格组成,纵横各8格。浅色方格称"白格",深色方格称"黑格"。对局时,双方隔着棋盘相对而坐。棋盘的摆法是应使每方右手边的那个棋盘角是白格而不是黑格。对局开始前,双方棋子应按规定摆法置于上面,即每方的次底线各摆8个兵,每方的底线由外向内依次是车、马、象,底线中间的两个格子摆王和后。应使白后在自格,黑后在黑格,后旁的中线底格置王。如果在对局过程中发现棋盘或棋子摆错,前者应移置在摆法正确的棋盘上继续弈下去,后者则应原局作废重下。
在国际象棋的雏形"恰图兰卡"(公元2至4世纪流行于印度)棋戏中,棋盘就是8×8格的。在很长一个时期,棋盘上没有白格、黑格之分。至少从11世纪欧洲改革年代开始,棋盘才演变成白格、黑格交替排列的了。棋盘上的白格、黑格分野有利于现代棋手在对局中使用斜线远射程棋子(后、象)的方便,当时却是为了入侵英国的诺曼第贵族的宫廷国际象棋服务。
棋色是指白方或黑方,也即执白(执先)或执黑(执后)主意。虽然从技术上来说,黑方或白方这两者皆不是颜色或色别、对局时采用的棋子可以用任何色彩,但对局双方的棋色必须予以区分和明确,执浅色棋子的一方为白方,执深色棋子的一方为黑方,至于棋子的实际颜色则不予考虑,例如象牙棋子一般是白色利红色或绿色和红色的。赠送给第二位非正式世界冠军摩菲的棋具颜色是银色和金色的,但它们俩代表白方和黑方。自从11世纪棋盘的格子分成两组相对的色格时,它们也被称作白格和黑格。虽说如果用浅色棋子(或格子)和深色棋子(或格子)表达似乎要较白棋(格)和黑棋(格)来说,要少引起混淆。
[ 本帖最后由 mbnk 于 11-9-2006 11:41 PM 编辑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1-9-2006 07: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特级大师称号与等级分
国际特级大师是什么样的称号?如何才能取得国际特级大师称号?国际特级大师标准分又是怎么一回事?我国目前有多少国际特级大师?等等。这里就上述几个问题作一些简单的介绍。
国际特级大师是国际棋联授予棋手的最高等级的终生称号。一般是指面对面比赛的棋手,如果是通过排局赛或通讯赛所得的称号,则分别冠之以国际排局特级大师和通讯赛国际特级大师。
国际棋联在1950年开始实施国际称号制度,面对面比赛的棋手称号共分为三个等级:国际特级大师、国际大师、棋联大师;或女子国际特级大师、女子国际大师、女子棋联大师。另外新设名誉国际特级大师、名誉女子国际特级大师各一个等级。每一个称号的获得都必须具备相应的条件。
根据《国际棋联称号条例》(1982年棋联全会通过,1984年至1992年历届棋联代表大会修订)规定,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取得国际特级大师称号:
一、任何棋手取得世界冠军候选人赛(俗称“八强赛”现在对男子是十四强,对女子是八强或九强)的资格。
二、任何棋手在国际棋联的区际赛中获得一次国际特级大师的成绩。
三、对于国际大师或棋联大师来说,在对局数不少于24局的比赛中,两次或两次以上获得国际特级大师的成绩标准,并在国际棋联的现行国际等级分名册中的等级分不低于2500分(对于女子是2300分)或在此后连续颁布的2个等级分名册中达到以上标准。
至于第三个条件则需要作一些说明。首先是作为可获国际特级大师称号的比赛,除了需满足获得称号的国际比赛的全部要求之外,还有其更高规格的要求。
获称号比赛的要求主要是:至少应有9轮,无等级分棋手不得多于20%(这一条限制,分区赛可以例外);至少有三个棋协参加,并且来自同一棋协的棋手不得多于1/3(这一条有三种情况例外:①有两个棋协参加的舍文宁根制可予以承认,②瑞士制比赛:至少应有来自非主办国的3个棋协的20名棋手拥有国际等级分。其中至少有10人拥有国际特级大师或国际大师称号,③预先登记的全国个人冠军赛可作为称号赛),一天不可超过两轮;用时比率不应超过两小时46着;必须遵循国际棋联的国际象棋规则等。
为获国际特级大师称号的比赛则还需具备如下要求:(1)比赛等级须在国际棋联7级以上(即参赛者平均等级分在2401分以上,对女子比赛而言,参赛者平均等级分在2201分以上)。(2)参赛的国际特级大师少于3人,所取得的国际特级大师成绩无效(对女子而言,男子特级大师、男子国际大师、女子国际特级大师或等级分为2300分以上的棋手少于3人,所取得的女子国际特级大师成绩无效)。(3)一天下两轮不得多于两天,最后三轮只允许一天一轮。另外,至少有一次称号成绩应从每天一轮的比赛中获得。(4)世界女子冠军赛中获胜或世界青年冠军赛纯粹第一名相当于男子国际特级大师一次9局的成绩。(5)世界女子青年冠军赛纯粹第一名相当于女子国际特级大师一次9局的成绩。(6)要有国际裁判任裁判长。
所谓标准分,过去也被称为序分,是指棋手为获得称号所必须达到的成绩。例如获得国际特级大师必须不少于两次获得国际特级大师的成绩,则第一个成绩称为第一标准分,第二个成绩称第二标准分。按国际棋联规定,至少有一个标准分应在循环赛或国际象棋奥林匹克团体赛中取得,否则,局数24局应为至少满30局,称号成绩才能够申请标准。
按国际棋联规定,标准分(即称号成绩)有效期为6年。
等级分是表示棋手实力等级的一种指数。根据棋手在某一时期内比赛成绩计算。分国际等级分和国家等级分两种。凡是国际比赛所示的等级分皆是指国际等级分。
国际等级分也称“国际棋联等级分”或“埃洛分”。它系匈牙利出生的美国教授埃洛(1903-1992)设计,由国际棋联等级委员会拟定,国际棋联1969年全体会议通过,1970年起正式实行。自1979年起由该组织计算并公布两次。首次公布时仅有2025名棋手入册,现已增至12000名。刚公布时男女起点分别为2200分和2000分,而从1993年1月开始,则改为男女排列在一起,公布的起点为2005分。
国际等级分是称号条例和许多重大比赛竞赛规程制订的基础。其理论基础是统计几率理论中的正常几率函数,转换关系用表格列出。其计算原理是:凡可以计算等级分的比赛,按本人等级分和对手等级分的差异从概率函数表上查出预期得分率,然后计算预期得分(瑞士制和循环制算法有所不同),最后把实际得分和预期得分的差乘以换算系数(根据不同情况分为10、16、25三种),正值为升,负值为降。在每个统计期内把升降值予以累计,便确定了每个棋手下次公布的新等级分(半年内有效)。
国际等级分的每一等级分类为100分。
国家等级分由某一国家有关机构根据本国棋手在某一时期内的比赛成绩计算。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1-9-2006 07:3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历代国际象棋世界棋王
姓名 在位时间
1. 斯坦尼茨 1886年-1894年
2. 拉斯克 1894年—1921年
3. 卡帕布兰卡 1921年-1927年
4. 阿廖欣 1927年—1935年,1937年—1946年
5. 尤伟 1935年—1937年
6. 博特温尼克 1948年—1957年,1958年—1960年,1961年—1963年
7. 斯梅斯洛夫 1957年—1958年
8. 塔尔 1960年—1961年
9. 彼得罗相 1963年—1969年
10. 斯帕斯基 1969年—1972年
11. 菲舍尔 1972年—1975年
12. 卡尔波夫 1975年—1985年
以下为职业国际象棋联盟承办
13. 卡斯帕罗夫 1985年—2000年
14. 克拉姆尼克 2000年11月2日始
以下为国际棋联承办
12. 卡尔波夫 1993年—1998年
13. 卡斯帕罗夫 1985年—1993年
14. 哈利夫曼 1999年—2000年
15. 阿南德 2000年12月24日始
16. 波诺马廖夫 2001年
17. 卡西姆扎诺夫 2004年
18. 托帕洛夫 2005年
历代国际象棋世界棋后
姓名 国籍 在位时间
1. 明契克 捷克 1927年—1944年
2. 鲁坚科 前苏联 1945年—1953年
3. 贝科娃 前苏联 1953年—1956年
4. 鲁布佐娃 前苏联 1956年—1962年
5. 加普林达什维利 前苏联 1962年—1978年
6. 奇布尔达尼泽 前苏联 1978年—1991年
7. 谢军 中国 1991年—1996年,1999年—2001年
8. 大波尔加 匈牙利 1996年-1999年
9. 诸宸 中国 2001年—2004年
10. 斯特凡诺娃 保加利亚 2004年-2006年
11. 许昱华 中国 2006年
[ 本帖最后由 mbnk 于 11-9-2006 07:51 PM 编辑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1-9-2006 08:0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1-9-2006 08:0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1-9-2006 08:0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保留
[ 本帖最后由 mbnk 于 11-9-2006 08:03 PM 编辑 ]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