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1784|回复: 11

黑茶 + 白茶(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6-8-2006 04:3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什么是黑茶?

   什么是黑茶?黑茶属后发酵茶,是中国特有的茶类,生产历史悠久,花色品种丰富。早在11世纪前后,即北宋熙宁年间(公元1074年)就有用绿毛茶做色变黑的记载。黑茶是很多紧压茶的原料,黑茶压制成的紧压茶有获砖茶、黑砖茶、花砖茶、湘尖茶、青砖茶、康砖茶、金尖茶、方包茶、六堡茶、圆茶、紧茶…等等。以湖南、湖北、四川、云南、广西等省区为主要产区。黑茶的年产量很大,仅次于红茶、绿茶产量,成为中国的第三大茶类。黑茶以边销为主,部分内销,少量外销,因此,习惯上又把黑茶制成的紧压茶称为边销茶。

黑茶中的代表茶类:
  黑茶因茶色黑褐而得名,一般是以较粗老的毛茶为原料,经杀青、揉捻、堆积做色、干燥的工艺流程制作而成。黑茶的紧茶是藏、蒙古、维吾尔等民族生活必须品。 黑茶的主要代表茶类有如下几种:
黑茶-六堡茶
  黑茶-六堡茶,产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苍梧县西北的六堡山区。
  
黑茶-六堡茶的制作分为鲜叶萎凋、揉捻、切碎、渥堆、烘干等工序。黑茶-六堡茶的特色在于“蒸”制,即将烘干的茶叶,分等级再投入大木桶中蒸软,然后摊入特制的方底圆身形竹篓中,进仓自然干燥,最后存放一两个月进行陈化,即为成品。
   黑茶-六堡茶汤色红浓,滋味浓厚醇和,含槟榔香气,风味独特。该其具有清热润肺,消滞去积的功效。
黑茶-云南普洱茶
  黑茶-云南普洱茶,产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西双版纳旧属普洱县管辖,所产茶叶均由普洱县集散,故此得名。
普洱茶的采制工艺及其品格:初制毛茶分为春、夏、秋三个规格。春茶又分春尖、春中、春尾三个等级;夏茶又称二水;秋茶称为谷花。普洱茶中以春尖和谷花品质最佳。以其鲜叶为原料,经特殊工艺制作而成的普洱茶,香味浓郁,耐泡,汤黄明亮,香气清幽,滋味醇浓。其品种有散茶及以散茶加工成型的沱茶、方茶等紧茶。散茶外形肥大、紧直、完整,色泽黑褐或褐红,汤色红浓明亮,滋味醇和回甜,具有特殊的陈香气,耐贮藏,以越陈越香著称,适于烹用泡饮。普洱茶具有明显的药疗效果,醒酒第一,消食化疾,清胃生津。
黑茶-湖南黑茶
  黑茶-湖南黑茶,早期生产主要集中在安化,现已扩大到桃江、沅江、汉寿、宁乡、益阳和临湘等地。
湖南黑毛茶的生产经杀青、初揉、渥堆做色、复揉、干燥赞美一道工序而成。一般分为四个等级,高档茶较细嫩,低档茶较粗老。一级茶条条索紧卷、圆直,叶质较嫩,色泽黑润。二级条索尚紧,色泽黑褐尚润。三级茶条索欠紧,呈泥鳅条,色泽纯净呈竹叶青带紫油色或柳青色。四级茶叶张较宽大粗老,条索松扁皱折,色泽黄褐。湖南黑毛茶内质要求香味醇厚,带松烟香,无粗涩味,汤色橙黄,叶底黄褐。以湖南黑毛茶为原料制的紧压茶有白沙溪茶厂生产的黑砖茶、花砖茶,益阳茶厂生产的特制茯砖茶,安化茶厂生产的湘尖茶等。

[ 本帖最后由 方野十狼 于 31-8-2006 01:58 PM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5 收起 理由
kingofsleeper + 5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8-8-2006 12: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还以为黑茶只有谱洱一种罢了!!
中国有出产红茶吗??
不是只有清茶,绿茶,白茶和黑茶而以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8-8-2006 02:2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黑茶,好奇怪喔!不知可有图片。是什么味道????它可是其中一种谱洱茶。





Flash: http://mhbig.mgame.com/img0/2087/5751/20875751/05/02/16/20875751134703.swf

[ 本帖最后由 SF03 于 28-8-2006 02:28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9-8-2006 01:2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wkgareth85 于 28-8-2006 12:27 PM 发表
我还以为黑茶只有谱洱一种罢了!!
中国有出产红茶吗??
不是只有清茶,绿茶,白茶和黑茶而以吗???

哪里,還有花茶叻!

[ 本帖最后由 方野十狼 于 30-8-2006 10:44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9-8-2006 09:1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方野十狼 于 29-8-2006 01:23 AM 发表

那里還有花茶叻!

不明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9-8-2006 09:2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F03 于 28-8-2006 02:22 PM 发表
黑茶,好奇怪喔!不知可有图片。是什么味道????它可是其中一种谱洱茶。





http://mhbig.mgame.com/img0/2087/5751/2087575 ...

酱油味,黑咖啡味@黑墨味!!!!

谱洱:有人说味道像草席,有人说樟螂味,也有人说中药味,我觉得比较像草席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29-8-2006 01:4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wkgareth85 于 29-8-2006 09:22 AM 发表

酱油味,黑咖啡味@黑墨味!!!!

谱洱:有人说味道像草席,有人说樟螂味,也有人说中药味,我觉得比较像草席味!




吓,不是吧,你可别吓人啦,真的有那么难喝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9-8-2006 09: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F03 于 29-8-2006 01:49 PM 发表




吓,不是吧,你可别吓人啦,真的有那么难喝吗???


是不难喝啦,但是喝多了,手抖脚抖,很饿的叻,顶不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30-8-2006 11: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 wkgareth85 的帖子

那么,有可能你喝到的是濕倉茶又是發了霉的那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1-8-2006 01: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白茶

白茶的产区及历史
 白茶,属轻微发酵茶,是我国茶类中的特殊珍品。因其成品茶多为芽头,满披白毫,如银似雪而得名。
  白茶,目前产区主要在福建省(台湾省也有少量生产)建阳、福鼎、政和、松溪等县。境内丘陵起伏,常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如以福鼎为例,年均气温在18.5℃,年降水量在1661毫米左右)。山地以红、黄壤为主,主要种植福鼎大白茶、政和大白茶及水仙等优良茶树品种。
  白茶的制作工艺,一般分为萎凋和干燥两道工序,而其关键是在于萎凋。萎凋分为室内萎凋和室外日光萎凋两种。要根据气候灵活掌握,以春秋晴天或夏季不闷热的晴朗天气,采取室内萎凋或复式萎凋为佳。其精制工艺是在剔除梗、片、蜡叶、红张、暗张之后,以文火进行烘焙至足干,只宜以火香衬托茶香,待水分含量为4~5%时,趁热装箱。白茶制法的特点是既不破坏酶的活性,又不促进氧化作用,且保持毫香显现,汤味鲜爽。
  白茶主要品种有白牡丹、白毫银针。白牡丹何以冠此高雅之芳名?白牡丹因其绿叶夹银白色毫心,形似花朵,冲泡后绿叶托着嫩芽,宛如蓓蕾初放,故得美名。白牡丹是采自大白茶树或水仙种的短小芽叶新梢的一芽一二叶制成的,是白茶中的上乘佳品。而采自大白茶树的肥芽制成的白茶称为"白毫银针",因其色白如银,外形似针而得名,是白茶中最名贵的品种。其香气清新,汤色淡黄,滋味鲜爽,是白茶中的极品。而采自菜茶(福建茶区对一般灌木茶树之别称)品种的短小芽片和大白茶片叶制成的白茶,称为"贡茶"和"眉茶"。贡茶的品质优于眉茶。
  白茶,素为茶中珍品,历史悠久,其清雅芳名的出现,迄今已有八百八十余年了。宋徽宗(赵佶)在《大观茶论》(成书于1107~1110"大观"年间,书以年号名)中,有一节专论白茶曰:白茶,自为一种,与常茶不同。其条敷阐,其叶莹薄,林崖之间,偶然生出,虽非人力所可致。有者,不过四五家;生者,不过一二株;所造止于二三胯(銙)而已。芽英不多,尤难蒸焙,汤火一失则已变而为常品。须制造精微,运度得宜,则表里昭彻如玉之在璞,它无与伦也。浅焙亦有之,但品不及。
  宋代的皇家茶园,设在福建建安郡北苑(即今福建省建瓯县境)。《大观茶论》里说的白茶,是早期产于北苑御焙茶山上的野生白茶。其制作方法,仍然是经过蒸、压而成团茶,同现今的白茶制法并不相同。而白茶的生产,是于清嘉庆初年(1769)采芽茶制成银针。1885年改采福鼎大白茶制成白毫银针。
  关于白茶的历史究竟起于何时?茶学界有些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白茶起于北宋,其主要依据是"白茶"最早出现在《大观茶论》、《东溪试茶录》(文中说建安七种茶树品种中名列第一的是"白叶茶")中;也有认为是始于明代或清代的,持这种观点的学者主要是从茶叶制作方法上来加以区别茶类的,因白茶的生产过程只经过"萎凋与干燥"两道工序。也有的学者认为,中国茶叶生产历史上最早的茶叶不是绿茶而是白茶。其理由是:中国先民最初发现茶叶的药用价值后,为了保存起来备用,必须把鲜嫩的茶芽叶晒干或焙干,这就是中国茶叶史上"白茶"的诞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3-2018 01:1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有先见之明呀

现在白茶很HO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6-4-2018 03: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别来无恙?晃一下就12年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3-1-2025 08:31 AM , Processed in 0.110331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