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331|回复: 8
|
古代琉球國的滄桑史
[复制链接]
|
|
[轉貼]古代琉球國的滄桑史
西元1372年(明太祖洪武五年),琉球三國明確表示向明朝政府稱臣,正式成爲明朝的藩屬。幾年之後,中山國滅了其他兩國完成統一,中山國國王被明政府冊封爲琉球王,成立了歷史上的琉球國。1879年,日本增派了450名軍人和160名警察,鎮壓了琉球“藩王”,並將王室強行遷移到東京。琉球國從此變成日本政府直轄下的沖繩縣。
據《古春風樓瑣記》記載,琉球國位於福建以東的海上,《隋書》中稱爲“流求”,《元史》中寫作“瑠求”。據說該島被波濤洶湧的大海包圍著,最初有一對夫婦住在島上。他們搬土運石,種草植樹,繁衍後代。後來島上的人多起來,人們就選出了第一位領袖“天帝子”。相傳天帝子育有三男,長子天孫氏被立爲國君,傳國二十五世後被叛臣利勇所殺。後有尊敦起兵誅滅了利勇,被擁立爲君,稱舜天王。這一事件大約發生在中國歷史上的宋朝。元朝末年,琉球分裂爲三個各自獨立的國家:中山、山南和山北。其中,以中山國的勢力最爲強大。在此後很長一段時間內,琉球三國都是與日本歷代政權平等交往的國家。西元1372年(明太祖洪武五年),明政府派楊戴出使琉球三國,分別冊封了三國國王。琉球三國也明確表示向明朝政府稱臣,正式成爲明朝的藩屬。幾年之後,中山國滅了其他兩國完成統一,中山國國王被明政府冊封爲琉球王。
此後,琉球國一直按照明朝的典章制度隔年進貢,謹守臣節。明朝滅亡後,琉球繼續與清政府保持了藩屬關係。清軍入關不久,琉球國王尚賢就派遣使者金應元前來請求冊封。由於琉球使者沒有攜帶明朝政府的冊封印信,因而請封未成。此後恰逢尚賢去世,於是改由其弟尚質繼續上表請封,後來琉球國王被清廷冊封爲琉球國中山王。康熙元年,又改封琉球國王。此後百餘年,琉球不斷遣使進貢,歷任琉球新王即位時都要遣使請封,從未間斷。
但是,明朝冊封琉球200多年後,日本看上了琉球王國。1609年,日本軍閥豐臣秀吉率軍侵略朝鮮,派薩摩藩諸侯島津氏向琉球敲詐錢財,遭到琉球國王的拒絕。島津氏遂率軍攻打琉球,俘虜了琉球國王尚甯,逼其寫下誓文,每年向薩摩藩輸糧8000石。日本將歷史上的侵略視爲“上貢”,並以此證明琉球一向是日本的“藩屬”。
1868年,日本維新政府的“太政官令”傳達到了琉球,將琉球王國置於日本鹿兒島縣的管轄之下,隨後又將其改爲政府直轄地。1872年10月,借明治天皇親政之機,鹿兒島縣秉承明治政府的旨意,令琉球王子伊江等人進宮朝拜。伊江等人從鹿兒島乘船出發,先抵達品川,後進宮朝拜。當時,琉球的賀表上寫的本是“琉球國王尚泰”,而日本外務省擅自去其國號,改爲“琉球尚泰”。明治天皇下詔將琉球王室“升爲琉球藩王,敘列華族”。第二年,又下詔書命琉球受內務省管轄,租稅上繳大藏省,將其納入日本內政的軌道,而這一切都沒有獲得琉球國的同意。
就在日本加緊控制琉球的時候,“牡丹社事件”爲日本人徹底佔領琉球並染指臺灣找到了藉口。
1871年11月27日,66名前往中國進行朝貢和貿易的琉球人,在回國途中因遇到大風,船舶漂流到了臺灣,被不明就裏的臺灣土著牡丹社民誤認作敵人,殺死54人,另外12人被清政府護送回國。“牡丹社事件”的當事人一方是中國子民,一方是中國藩屬國的臣民,本與日本無關,但日本卻蓄謀吞併琉球,並借機插手臺灣。
1873年日本使者副島種臣和柳原前光來到中國,他們本是來換取3年前與清政府簽訂的《天津修好條約》和《通商章程》文件的。但到達北京後,副島種臣前往禮部商討覲見同治皇帝的禮節,而副使柳原前光則前往總理衙門,拜見了辦事大臣毛昶熙和董恂。他分別與兩位元大臣談起了不久前發生的臺灣土著殺死琉球人的事件。毛、董二人在談話中無意流露出“殺人者皆屬‘生番’,系化外之民”的意思,結果被日本人抓住了話柄,強詞奪理地說這些“化外之民”不歸中國政府治理,進而表示否認臺灣是中國的領土,爲“代表”琉球出兵臺灣找藉口。
就在清政府對日本的侵略意圖疏於防範的時候,日本人的侵略行動已經開始了。日本先派海軍將領樺山資紀和水野遵到臺灣秘密考察,後以陸軍中將西鄉從道、大藏卿大隈重信爲侵台軍政長官,出兵臺灣。此時的日本畢竟還是羽翼未豐,因此向美國尋求幫助。而剛剛從南北戰爭的硝煙中走出來的美國也正伺機向外發展。與日本一拍即合的美國,派遣駐廈門兼臺灣領事李仙得等人爲顧問,租借美國郵船“紐約號”,隨同日軍出兵臺灣。
不料,英國駐華公使威妥瑪得知了此事。他擔心美國捲入中日衝突會打破力量平衡,破壞英國在遠東的利益,因此向美日兩國政府提出了抗議。迫於英國的壓力,美國只得宣告中立。但日本政府仍派兵3000人,夥同美國顧問于1874年四五月間在臺灣琅嶠登陸。
此時,清政府從威妥瑪口中得知了日本侵略臺灣的消息,但仍未對臺灣局勢引起足夠的重視,而是將注意力放在了“以夷制夷”上,寄希望於外國干涉。由於清政府的消極防禦政策,日軍在琅嶠登陸得逞,15天後進攻了牡丹社,殺死臺灣同胞30余人,並將社內房屋全部焚毀。李鴻章在相繼得到英、德、美等國的報告後,才確信日本已出乎他的意料進犯臺灣,遂大罵日本人背信棄義。但由於此時西北有浩罕國(今屬烏茲別克斯坦)軍官阿古柏侵略新疆,沙俄又乘機出兵佔領伊犁,清政府無法集中精力處理日軍侵台之事。因此,李鴻章決定使用和平手段處理臺灣事件。不過,與以往歷次與西方列強屈膝妥協的屈辱外交不同,這次使用了以武力爲後盾的實力外交手腕。
《北京專條》給琉球亡國埋下禍根
1874年5月,清廷命船政大臣沈葆楨以巡閱爲名,率兵到達臺灣,企圖在悄無聲息間解決問題。隨後,清政府又派福建布政使潘霨協同沈葆楨處理臺灣事務。沈、潘二人到達臺灣後,在軍事上展開了部署。此時,在台清軍共有一萬餘人,但由於李鴻章一味力圖不戰而屈人之兵,不但使清軍喪失了戰略主動,而且使得日軍得寸進尺,攻破了18個番社。早已到達上海的日本駐華公使柳原前光爲了等待前方消息,以日本政府的臺灣問題全權大臣是在臺灣的西鄉從道爲理由,拒絕與清政府談判。
其實,在台駐軍良久的日軍,因水土不服,經常遭受高山族同胞的突襲,傷亡已達全軍的1/3。但西鄉從道仍不示弱,一再宣稱還要派大部隊來;而李鴻章也絲毫沒有退縮,宣佈打算增兵兩萬,迫使日本不得不轉向與清政府進行談判。
9月1日,日本內務卿大久保利通來到中國。大久保利通向英國駐華公使威妥瑪和美國駐華公使忻敏求助。在他們的調停下,清政府答應給日本撫恤銀10萬兩,在台建築費40萬兩,先付10萬,其餘40萬在12月20日日本退兵後支付。10月31日,中日雙方簽訂了《北京專條》3條,在英國的支援下,日本敲詐清廷的陰謀得逞。但李鴻章爲清政府與日本簽訂的《北京專條》卻埋下了一個隱患,那就是,承認了日本爲被殺的琉球人出兵的合理性,這就等於隱約承認了琉球是屬於日本的,將琉球這個一直依仗中國扶持的小國推到了日本的魔爪之下!另一個害處則是使得西方列強更加蔑視中國,將洋務運動在列強心目中建立的自強形象損失殆盡。最大的受害者則是琉球。
琉球王國變成日本的沖繩縣
《北京專條》簽署後的第二年,日本派兵進駐琉球,並命令琉球尊奉日本明治年號,不再向清政府入貢。眼見形勢不妙,琉球國向宗主國清政府告急,派遣尚德宏到中國求助。尚德宏到達福州後,向閩浙總督何璟和福建巡撫丁日昌說明此事,又通過他們向清廷急報。
但清政府根本沒把這事放在心上,只是給駐日公使何如璋下了個命令,命他調查此事。實際上,當時的日本只有陸軍常備軍3萬余人,海軍4000人,軍艦15艘,且多破損不能出海。雖然何如璋對此事盡心竭力,但由於清廷在對日交涉時過分注重情理,沒有適時炫耀武力,反使日本摸清了清政府的懦弱本性,變本加厲。1875年9月,日本派遣軍艦侵入朝鮮領海,逼迫朝鮮政府與其在次年簽署了不平等條約。日本在朝鮮嘗到甜頭後,便加緊“處置”始終不肯歸順的鄰邦琉球。
1878年4月,日本政府悍然決定廢琉球爲郡縣。雖然琉球上下並不甘心亡國,但囿於國力弱小,無力抗衡日軍。日本政府令琉球國王尚泰到東京聽候處置。當時他正身染重病,所以派王世子前往東京,親自哀求日本政府暫緩國王赴日的行期,以爲緩兵之計。此時的琉球一心巴望清政府能夠救其出水火。8月30日,日本政府在何如璋按照清政府旨意的喋喋不休的交涉聲中,正式宣佈改琉球爲郡縣,聲明琉球與中國的關係由日本外務省處理,琉球終於沒有逃脫被日本吞併的命運。
此時,身在中國的尚德宏趕緊向李鴻章呈上了一封求助信,表示日本要“滅數百年藩臣之祀”,琉球上下正是“主憂臣辱”,“生不願爲日國屬人,死不願爲日國厲鬼”,懇請清政府“威惠於天下”,希望能“速賜拯援之策,立興師問罪之師”,救琉球國於水火。但琉球問題又正好跟此時阿古柏侵擾新疆的事件碰到了一起,清廷當然無法傾注全力拯救琉球。面對尚德宏的哭泣,清政府在猶豫不決之中讓日本占了先機。
但清政府畢竟不能對此袖手旁觀,聽任琉球滅亡。1879年3月,美國前總統格蘭特來到中國。在與格蘭特的會談中,李鴻章詳細介紹了琉球一案的來龍去脈,並希望利用格蘭特的特殊身份從中斡旋。但格蘭特一直弄不懂儒家色彩濃厚的“冊封”、“藩屬”等概念,調停始終不得要領。在調停時,日本人拿出了清廷在《北京專條》中埋下隱患的條款,使格蘭特啞口無言。
1879年4月,日本派出了一支由450名軍人和160名警察組成的隊伍,前去鎮壓了已有200年不設軍隊的琉球“藩王”,不容分說將王室強行遷移到了東京,並廢除藩政改爲由日本政府直轄的沖繩縣。
日本廢琉球爲縣後煞費苦心,極力淡化琉球人的民族意識,尤其避免“中山”的出現,企圖使琉球人忘卻本國歷史。爲了讓當地人徹底忘記“中山”,日本政府將地名改爲Okinawa(沖繩)。獨立的琉球國就這樣變成了日本的沖繩縣。
[ 本帖最后由 孟德新书 于 8-8-2006 06:31 PM 编辑 ] |
|
|
|
|
|
|
|
发表于 2-8-2006 09: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琉球國跟朝鲜是什么关系?现在的冲绳就是以前的琉球國?!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4-8-2006 11:2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851106 于 2-8-2006 09:23 PM 发表
琉球國跟朝鲜是什么关系?现在的冲绳就是以前的琉球國?!
西元1372年(明太祖洪武五年),琉球三國明確表示向明朝政府稱臣,正式成爲明朝的藩屬。幾年之後,中山國滅了其他兩國完成統一,中山國國王被明政府冊封爲琉球王,成立了歷史上的琉球國。1879年,日本增派了450名軍人和160名警察,鎮壓了琉球“藩王”,並將王室強行遷移到東京。琉球國從此變成日本政府直轄下的沖繩縣。 |
|
|
|
|
|
|
|
发表于 5-8-2006 01:5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丰臣秀吉是在1598年去世,1603年德川家康已经接任征夷大將軍,建立江戶幕府了
原帖由 lcoder 于 4-8-2006 11:21 AM 发表
但是,明朝冊封琉球200多年後,日本看上了琉球王國。1609年,日本軍閥豐臣秀吉率軍侵略朝鮮,派薩摩藩諸侯島津氏向琉球敲詐錢財,遭到琉球國王的拒絕。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6-8-2006 12:5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8-7-2008 07:5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琉球传统文化与中國情结
自从日本窃取琉球后,为扑灭琉球人的国家意识和獨立风潮,不择手段,使用了各种软硬兼施的方法,强行“日本化”。那时琉球人的汉化很深,虽然经过日本七十年的“皇民化改造”,但千年积累下来的中华文化根深蒂固,基本未变。他们使用与日本完全不同的汉语方言,风俗民情、社会人文依然属于儒家文化,口音属闽南语和台湾语系,更有自己独特的历史,采用的是中國的农历年号,节日喜庆也与儒家文化大同小异。一九七二年美国将琉球再度“转让”日本后,日本为消除中华文化,强制推行“国民义务教育”、穿日本服装、吃日本食品。每一个孩子必须进入只能讲日语、学日本文化的学校,接受至少十年的“免费教育”。而为消灭汉语方言,从小学起便在每个班级都制作三张“方言卡”,谁讲方言谁就会领到卡,持卡者直到发现其他讲方言的人,才能传给下一个,直到这位持卡人发现另一个。而每到放学以后,持卡的这三个学生则必须留下来打扫教室。因此,许多拿到卡的小学生,不惜和同学打架,逼同学用方言脱口说出“好痛”或“混蛋”,以转移卡片逃避扫除( 7) 。这样使琉球“日本化”到现在,依然没有使他们忘记历史, 忘记祖先。至今琉球人最爱引以为证据的是:日本人总是在客厅摆一把武士刀作为装饰,而琉球人则是摆类似中國琵琶的三弦琴,以此来对比日本的凶残好武,琉球人的爱好和平。
琉球人说:我们不是日本人
九六年底,琉球美军在基地事件再次雪上加霜,首先从美国传出,美军前不久,在琉球使用了放射性核子枪弹头,练习射击,给琉球造成核污染。事情的严重性并不在于核污染本身,而是当美军告诉日本政府时,日本心怀鬼态,拖了半年之久都不告知日本人民,更不告知琉球人,直到事情终于从美国暴发出来,再也按不住了,日本才急忙把这一旧闻公布出去,这使琉球人对日本更加不信任。
九七年三月,就在美国国防部长科恩访问日本时,驻琉球美军又传出强暴、虐待琉球妇女丑闻:一个美军将一名琉球妇女从头顶上扔出去,落在床上摔坏了好几根骨头。这件事无疑又一次在琉球的排美抗日的烈焰上,火上加油。日本政府使出两面手法,首先推出一个“振兴琉球法案”,准备投入大量资金,要在琉球推行所谓的“一国两制”,给予琉球更大的自主权,自治权。另一方面于九七年四月,日本国会强行制定“美军驻琉球法案”,不顾琉球人强烈的抗议,企图把美军强驻琉球变成正式法律,强制那些不愿将土地租给美军的数千户琉球人,租出他们的土地。结果引发琉球更大规模的抗议示威。他们不仅在琉球本地抗议,四月十七日,更有琉球居民团体代表一百人,穿着不同与日本的琉球民族服装,拿着象征着琉球民族的传统乐器鼓和三弦琴,在审议驻军法案的日本国会前,声嘶力竭地抗议。但日本议会还是无视琉球人的反抗,强行通过了此法。
这样,琉球哗然,要求獨立的呼声再度高涨起来,现在,在琉球书店里,醒目的琉球历史书中印着:“琉球曾是中國的附属国,我们不是日本人”。 |
|
|
|
|
|
|
|
发表于 28-7-2008 07:5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琉球传统文化与中國情结
自从日本窃取琉球后,为扑灭琉球人的国家意识和獨立风潮,不择手段,使用了各种软硬兼施的方法,强行“日本化”。那时琉球人的汉化很深,虽然经过日本七十年的“皇民化改造”,但千年积累下来的中华文化根深蒂固,基本未变。他们使用与日本完全不同的汉语方言,风俗民情、社会人文依然属于儒家文化,口音属闽南语和台湾语系,更有自己独特的历史,采用的是中國的农历年号,节日喜庆也与儒家文化大同小异。一九七二年美国将琉球再度“转让”日本后,日本为消除中华文化,强制推行“国民义务教育”、穿日本服装、吃日本食品。每一个孩子必须进入只能讲日语、学日本文化的学校,接受至少十年的“免费教育”。而为消灭汉语方言,从小学起便在每个班级都制作三张“方言卡”,谁讲方言谁就会领到卡,持卡者直到发现其他讲方言的人,才能传给下一个,直到这位持卡人发现另一个。而每到放学以后,持卡的这三个学生则必须留下来打扫教室。因此,许多拿到卡的小学生,不惜和同学打架,逼同学用方言脱口说出“好痛”或“混蛋”,以转移卡片逃避扫除( 7) 。这样使琉球“日本化”到现在,依然没有使他们忘记历史, 忘记祖先。至今琉球人最爱引以为证据的是:日本人总是在客厅摆一把武士刀作为装饰,而琉球人则是摆类似中國琵琶的三弦琴,以此来对比日本的凶残好武,琉球人的爱好和平。
琉球人说:我们不是日本人
九六年底,琉球美军在基地事件再次雪上加霜,首先从美国传出,美军前不久,在琉球使用了放射性核子枪弹头,练习射击,给琉球造成核污染。事情的严重性并不在于核污染本身,而是当美军告诉日本政府时,日本心怀鬼态,拖了半年之久都不告知日本人民,更不告知琉球人,直到事情终于从美国暴发出来,再也按不住了,日本才急忙把这一旧闻公布出去,这使琉球人对日本更加不信任。
九七年三月,就在美国国防部长科恩访问日本时,驻琉球美军又传出强暴、虐待琉球妇女丑闻:一个美军将一名琉球妇女从头顶上扔出去,落在床上摔坏了好几根骨头。这件事无疑又一次在琉球的排美抗日的烈焰上,火上加油。日本政府使出两面手法,首先推出一个“振兴琉球法案”,准备投入大量资金,要在琉球推行所谓的“一国两制”,给予琉球更大的自主权,自治权。另一方面于九七年四月,日本国会强行制定“美军驻琉球法案”,不顾琉球人强烈的抗议,企图把美军强驻琉球变成正式法律,强制那些不愿将土地租给美军的数千户琉球人,租出他们的土地。结果引发琉球更大规模的抗议示威。他们不仅在琉球本地抗议,四月十七日,更有琉球居民团体代表一百人,穿着不同与日本的琉球民族服装,拿着象征着琉球民族的传统乐器鼓和三弦琴,在审议驻军法案的日本国会前,声嘶力竭地抗议。但日本议会还是无视琉球人的反抗,强行通过了此法。
这样,琉球哗然,要求獨立的呼声再度高涨起来,现在,在琉球书店里,醒目的琉球历史书中印着:“琉球曾是中國的附属国,我们不是日本人”。 |
|
|
|
|
|
|
|
发表于 30-7-2008 12:5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日本最厲害占人便宜
可惜華人還不知道團結
真的是...

|
|
|
|
|
|
|
|
发表于 5-9-2008 09: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